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启东中学2025届高三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图甲表示食物链上能量流动的部分情况,图乙表示兔的能量来源与去向。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注:图甲中的草指某一种草,假定该生态系统只有图示这一简单的食物链A.图甲中草到兔的能量传递效率为(能量②/能量①)×100%B.能量W1=A1+B1+C1+D1C.兔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均以热能散失D.由兔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包括兔的遗体和粪便2.果蝇刚毛和截毛是由X和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的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的,刚毛对截毛为显性。两个刚毛果蝇亲本杂交后代出现了一只染色体组成为XXY的截毛果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是XBXb,亲本雄果蝇的基因型可能是XBYb或XbYBB.XXY截毛果蝇的出现,会使该种群的基因库中基因的种类和数量增多C.刚毛和截毛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但不表现伴性遗传的特点D.亲本雌果蝇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X染色体条数与基因b个数之比为1:13.下列有关克隆羊“多莉”培育的叙述,正确的是()A.培育过程中需对核供体母羊注射促性腺激素,促进其超数排卵B.重组细胞培养到8细胞胚过程中,有机物总量增多总体积变大C.营养限制性培养有利于重组细胞中基因表达的分子开关的开启D.来自于乳腺细胞核的蛋白质因子可使核DNA被重新编排排4.下图为人体某结构部分细胞的生命历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3和6过程中因基因选择性表达而有新蛋白质合成B.4过程的细胞内染色质收缩但不影响DNA复制和转录C.5过程的细胞不会发生细胞凋亡且细胞周期会延长D.6过程不包括细胞免疫过程中靶细胞的裂解清除5.某同学欲在弃耕一年的自家菜地中开展两个活动: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两活动的取样点应相同,且要随机取样B.对土壤中活动能力强的小动物应用标志重捕法调查C.只需对样方中的蒲公英、样土中的各种存活动物逐个计数D.调査结果不能说明弃耕对蒲公英种群密度及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的影响6.下列关于“α—淀粉酶的固定化及淀粉水解作用的检测”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50mg可溶性淀粉需溶于100ml热水中,搅拌均匀待用B.α—淀粉酶在水溶液中不稳定,固定化后可永久重复使用C.实验中两次用10倍柱体积的蒸馏水洗涤反应柱的目的一样D.亲和层析洗脱液加指示剂呈红色,表明淀粉已水解成麦芽糖7.据报道,我国确诊一名输入性裂谷热(RVF)患者。RVF是由裂谷热病毒(RVFV)引起的急性发热性传染病,遗传物质是RNA。下列关于RVFV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A.没有细胞结构,因此它不是生物B.核酸由5种碱基和8种核苷酸组成C.结构简单,仅含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D.能引发传染病,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8.(10分)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A.核被膜外层与光面内质网相连B.核孔复合体是供蛋白质、RNA自由出入的通道C.核仁是核糖体的两个亚基组装成核糖体的场所D.染色质由DNA、蛋白质和少量RNA组成,凝聚程度较低二、非选择题9.(10分)橙子的果肉除可供食用外,还可以制作果酒,其生产流程大致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利用橙子的果肉制作果酒的原理是_________,另外发酵装置应定时_________。(2)将等量的酵母菌接种到几组相同的培养液中,相同时间后,可通过比较实验前后_______进行发酵能力的测试。(3)可采取________法进行接种,以进行酵母菌的分离纯化。进一步比较不同菌株的发酵效果后,可获得更高效的菌种。(4)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______来检验,若观察到_____,则可说明有酒精产生。(5)橙汁调配过程中要控制初始糖浓度。实验发现,若初始糖浓度过高,所得果酒酒精浓度反而偏低。从酵母菌生长繁殖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6)发酵后进行离心收集的目的是________。10.(14分)干扰素是动物体内的一种蛋白质,可用于治疗病毒的感染和癌症。长期以来,人们利用相关病毒诱导白细胞产生干扰素再从血液中提取,但每升血只能提取0.05μg。1982年,我国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等技术开发研制出我国首个基因工程药物——重组人干扰素。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相对于从基因组文库中获取干扰素基因,从已病毒免疫的白细胞中提取mRNA,再反转录并构建的cDNA文库中获取的干扰素基因,更易在大肠杆菌中合成正常干扰素。从基因表达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2)天然的干扰素很难在体外保存,但通过蛋白质工程可得到“可保存的干扰素”。蛋白质工程以_____和_____的关系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3)在构建该基因表达载体时,需同时用限制酶HindⅢ和BstⅠ处理目的基因和质粒,主要目的是_____。(4)质粒中LacZ基因编码的半乳糖苷酶,能催化生成蓝色物质从而将细菌染成蓝色。在含有四环素的培养基中,未被转化的大肠杆菌的生长现象是_____,含有质粒载体的大肠杆菌的生长现象是_____,含有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的生长现象是_____,从而获得所需重组细胞。(注:若能正常生长需要写出菌落特征)(5)转基因细菌产生的干扰素可能会成为某些人的过敏原,存在潜在风险。有科学家将干扰素基因转入小鼠基因组,获得膀胱生物反应器,最终在尿液中获得干扰素。在该操作中,应使干扰素基因在_____细胞中特异性表达。11.(14分)H7N9型禽流感病毒是一种新型禽流感,由颗粒型重配病毒引起,于2013年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发现。该病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下图为某患者体内一些生理过程的示意图,其中①~⑥表示体内的激素或免疫物质。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患者的发热症状主要是由激素③的作用造成的,激素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当其含量过高时,激素②的分泌会______________。据图可知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是______________。(2)患者因在服药后大量出汗而使尿量减少,参与此过程调节的激素是____________(用数字表示),其作用的靶器官是__________________。(3)图中⑥表示免疫活性物质: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若⑥属于信号分子,能增强有关细胞免疫,则物质⑥是____________;若⑥能特异性识别并清除抗原,则物质⑥是____________。若⑥参与非特异性免疫过程,则物质⑥是____________。(4)由图可知,患者感染H7N9型禽流感病毒后,参于机体稳态的调节机制是________调节。12.Rag2基因缺失小鼠不能产生成熟的淋巴细胞。科研人员利用胚眙干细胞(ES细胞)对Rag2基因缺失小鼠进行基因治疗,其技术流程如图(图中数字序号表示的是相关过程)。请回答:(1)过程①将进行培养的上皮细胞注入去核的卵母细胞中,接受细胞核的卵母细胞应处于__________________时期。(2)过程②利用的技术是____________________,当重组胚胎培养到囊胚期时,可从其_________分离出ES细胞。(3)过程③中获取的目的基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需要构建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建之前可以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计引物,利用PCR技术对目的基因进行扩增。为了检测ES细胞的DNA上是否插入了干扰素基因,可采用______________技术。(4)按此方法和图示技术流程,完成Rag2基因缺失小鼠的基因治疗涉及的酶有___________和耐高温的DNA聚合酶(Taq酶)等。通测Rag2基因的表达情况,可提取治疗后小鼠骨髓细胞的蛋白质,用__________________进行杂交实验。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B【解析】
图甲分析:①表示草流向兔子的能量,②表示兔子流向狐狸的能量,③表示兔子的粪便量,④表示兔子流向分解者的能量,⑤表示兔子的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图乙分析:W1为兔的同化量,A1为兔子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C1为兔子流向分解者的能量,D1为兔子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B1为未利用的能量。【详解】A、图甲中箭头①指的是摄入量不能作为同化量用于传递效率的计算,A错误;B、图乙中能量W1为兔的同化量,等于A1+B1+C1+D1(其中B1为未被利用的能量),B正确;C、兔如以葡萄糖为底物进行有氧呼吸,一摩尔葡萄糖彻底分解释放2870kJ能量,其中的1161kJ(约40%)转化成ATP中的化学能,1709kJ(约60%)以热能散失,C错误;D、兔排出来的粪便不属于兔自身的能量,而属于上一营养级的能量,D错误。故选B。2、D【解析】
分析题干信息可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和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因此雌果蝇有三种基因型:XBXB、XBXb、XbXb,雄果蝇有四种基因型:XBYB、XBYb、XbYB、XbYb。【详解】A、根据题意可知,两个刚毛果蝇亲本杂交后代出现了一只染色体组成为XXY的截毛果蝇,该截毛果蝇的基因型一定为XbXbYb,Y染色体一定来自于亲本中的雄果蝇,因此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是XBXb,亲本雄果蝇的基因型一定是XBYb,A错误;B、XXY截毛果蝇的出现不会改变基因库中基因的种类,B错误;C、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因此会表现为伴性遗传的特点,C错误;D、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应该为XBXb,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已经完成复制,X染色体有2条,并且b基因复制后有2个b基因,因此X染色体条数与基因b个数之比为1:1,D正确。故选D。3、C【解析】
克隆羊“多利”是将白面绵羊的乳腺细胞核移植到黑面绵羊的去核卵细胞中,形成重组细胞后,经过一系列培育过程而成。【详解】A、克隆羊“多莉”培育不需要对供体母牛进行促性腺激素的注射,A错误;B、重组细胞培养到8细胞胚过程中总体积变小,有机物总量减少,B错误;C、核移植前对胚胎干细胞进行营养限制性培养等,这些措施都有利于重组细胞中基因表达分子开关的启动,C正确;D、在重组卵细胞开始第三次分裂时,原乳腺细胞的调节蛋白便全部被卵细胞质中的蛋白因子替换了,因此核重新编排,D错误。故选C。4、A【解析】
1、据图分析,1、2过程为有丝分裂,使得细胞数量增加;3过程为细胞分化,此时基因选择性表达。2、衰老细胞内染色质收缩导致DNA不能正常的复制和转录。3、癌变时细胞周期变短;细胞免疫过程中靶细胞的裂解清除属于细胞凋亡范畴。4、细胞凋亡又称细胞编程性死亡,由基因控制。【详解】A、图中3和6过程分别为细胞分化和凋亡,二者都受不同基因的控制,细胞分化和凋亡过程中,一些基因发生选择性表达,从而合成新蛋白质,A正确;B、衰老细胞染色质收缩,使DNA不易解旋,从而影响DNA的复制和转录,B错误C、癌变的细胞也会被免疫系统识别清除从而发生细胞凋亡,癌细胞无限增殖细胞周期会缩短,C错误;D、细胞凋亡是细胞内遗传信息程序性调控,使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如细胞免疫过程中靶细胞的裂解清除,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分析:1、据图分析,1、2过程为有丝分裂,使得细胞数量增加;3过程为细胞分化,此时基因选择性表达。2、衰老细胞内染色质收缩导致DNA不能正常的复制和转录。3、癌变时细胞周期变短;细胞免疫过程中靶细胞的裂解清除属于细胞凋亡范畴。4、细胞凋亡又称细胞编程性死亡,由基因控制。5、D【解析】
调查植物和活动能力不强的虫卵、动物种群密度常用样方法;调查活动能力强,运动范围大的动物种群密度常用标志重捕法;土壤中小动物身体微小,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调查其丰富度不适合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而采用取样器取样法,样方法用于调查植物的丰富度。【详解】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和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是两个独立活动,取样点不要求相同,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用样方法,要做到随机取样,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采用取样器取样法,应选择有代表性的地点取样,A错误;大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不适合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丰富度,B错误;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需对样方中的蒲公英进行逐个计数,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只需计数小动物的种类数,不必对生物个体逐个计数,C错误;调査结果均是弃耕后的蒲公英种群密度、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而没有对弃耕前进行调查,因此不能说明弃耕对蒲公英种群密度及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的影响,D正确;故选D。6、A【解析】
固定化酶:将水溶性的酶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固定在某种介质上,使之成为不溶于水而又有酶活性的制剂。酶固定化的方法有:吸附法、包埋法、交联法和共价偶联法,教材实验中用的是吸附法。【详解】A、可溶性淀粉溶液的制备,取50mg可溶性淀粉溶于100mL热水中,搅拌均匀,A正确;B、酶固定化后可以重复使用,但不能永久使用,B错误;C、第一次使用10倍柱蒸馏水洗涤是为了除去未吸附的游离淀粉酶,第二次是为了洗去残留的反应物和产物,目的不一样,C错误;D、亲和层析洗脱液加指示剂呈红色,说明淀粉水解成糊精,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固定化酶技术的原理和方法及淀粉水解作用的检测,牢固掌握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现象及结论等是解题的关键。7、D【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RVF是由裂谷热病毒(RVFV)引起的急性发热性传染病,遗传物质是RNA,RN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详解】A、RVFV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但是能在寄主细胞内进行繁殖,A错误;B、RVFV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由4种碱基和4中核苷酸组成,B错误;C、RVFV病毒结构简单,只由核酸与蛋白质构成的,不含有核糖体,C错误;D、RVFV病毒不能离开活细胞而单独生存,D正确。故选D。【定位】病毒的相关知识【点睛】病毒相关知识整合图解(1)病毒的结构特点:病毒是非细胞结构的生物,主要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2)病毒代谢特点——寄生:病毒缺乏细胞所具有的酶系统和能量,只能在活细胞内生存增殖,如用活鸡胚培养H7N9型禽流感病毒;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病毒时,应先用含有放射性的培养基培养寄主细胞,再用寄主细胞培养病毒。8、D【解析】
细胞核由核被膜、染色质、核仁、核基质等部分组成。核被膜是指包被细胞核的双层膜,其外层与粗面内质网膜相连;核被膜上有核孔复合体,是蛋白质、RNA等大分子出人细胞核的通道;染色质是细胞核中或粗或细的长丝,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细胞核所携带的遗传信息就在染色质的DNA分子中;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质凝聚成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看到的染色体,染色体和染色质成分相同,只是凝聚程度不同,是细胞分裂不同时期形状各异的同一种物质;核仁是细胞核中呈圆形或椭圆形的结构,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详解】A、核被膜外层与粗面内质网相连,A错误;B、核孔复合体是供蛋白质、RNA等生物大分子进出的通道,但是具有选择性,B错误;C、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但是并不是核糖体组装的场所,C错误;D、染色质凝聚程度较低,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还含有少量的RNA,D正确。故选D。二、非选择题9、酵母菌能将葡萄糖等在无氧条件下转化成酒精排气培养液重量的变化稀释涂布平板(平板划线)(酸性)重铬酸钾灰绿色糖浓度过高,酵母菌细胞失水,生长繁殖受到抑制获得杂质较少的发酵液【解析】
果酒发酵菌种为酵母菌,原理是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大量增殖;在无氧条件下,进行酒精发酵。发酵温度控制在18~25℃,最适为20℃左右,前期需氧,后期不需氧。【详解】(1)制作果酒的原理是酵母菌能将葡萄糖等在无氧条件下转化成酒精。因发酵过程中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物都有二氧化碳,因此发酵装置需要定时排气。(2)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产生二氧化碳,使得培养液的重量减轻。因此,可通过比较实验前后培养液重量的变化进行发酵能力的测试。(3)酵母菌的分离纯化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或平板划线接种。(4)可用酸性的重铬酸钾检测酒精,若观察到溶液由橙黄色变为灰绿色,说明有酒精产生。(5)初始糖浓度过高,所得果酒酒精浓度反而偏低,因为初始糖浓度过高,酵母菌细胞失水甚至死亡,生长繁殖受到抑制。(6)发酵后进行离心收集的目的是将酵母菌离心破碎沉淀,获得杂质较少的发酵液。【点睛】答题关键在于掌握果酒制作的原理及条件,并与细胞呼吸、细胞失水、微生物接种方法等知识建立联系,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10、从基因组文库中获得的干扰素基因有内含子,在大肠杆菌中干扰素基因的转录产物中与内含子对应的RNA序列不能被切除,无法表达出干扰素蛋白质分子的结构规律生物功能防止目的基因和载体任意连接(或自身环化或反向连接)无法生长正常生长,菌落呈蓝色正常生长,菌落呈白色(或无色)膀胱上皮【解析】
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详解】(1)从基因组文库中获得的干扰素基因有内含子,在大肠杆菌中干扰素基因的转录产物中与内含子对应的RNA序列不能被切除,无法表达出干扰素。因此相对于从基因组文库中获取干扰素基因,从已病毒免疫的白细胞中提取mRNA,再反转录并构建的cDNA文库中获取的干扰素基因,更易在大肠杆菌中合成正常干扰素。(2)蛋白质工程以蛋白质分子的结构规律和生物功能的关系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3)在构建该基因表达载体时,需同时用限制酶HindⅢ和BstⅠ处理目的基因和质粒,主要目的是防止目的基因和载体任意连接(或自身环化或反向连接)。(4)用限制酶HindⅢ和BstⅠ处理质粒时,破坏了lacZ基因,导致半乳糖苷酶不能合成,而半乳糖苷酶能催化生成蓝色物质从而将细菌染成蓝色。在含有四环素的培养基中,未被转化的大肠杆菌不含四环素抗性基因,无法生长;含有质粒载体的大肠杆菌含有四环素抗性基因,能正常生长,含有lacZ基因,菌落呈蓝色;含有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含有四环素抗性基因能正常生长,lacZ基因被破坏,菌落呈白色(或无色)。(5)要获得膀胱生物反应器,最终在尿液中获得干扰素,应使干扰素基因在膀胱上皮细胞中特异性表达。【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操作步骤,掌握各操作步骤中需要注意的细节,能正确分析题图,再运用图中信息准确答题,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有一定难度。11、甲状腺激素减少下丘脑⑤肾小管和集合管淋巴因子抗体溶菌酶神经---体液---免疫【解析】
题图分析,甲状腺激素分级调节过程: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下丘脑是内分泌调节的枢纽,因其能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激素和促激素;同时也是血糖、体温调节中枢和水盐平衡中枢,而且与生物节律有关。【详解】(1)由图可知:激素③是由甲状腺分泌的激素并且对下丘脑和垂体具有反馈调节作用,故③是甲状腺激素。激素②由垂体分泌作用于甲状腺,激素②是促甲状腺激素,当甲状腺含量过高时会抑制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图中显示下丘脑作为内分泌活动枢纽,不仅能够调节机体内激素分泌,还能调节机体免疫系统。(2)机体内能够减少排尿量的激素是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它通过加强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来减少排尿量。(3)免疫系统中的活性物质中,能够传递信息的是能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的是淋巴因子,即⑥是作为信息分子的淋巴因子;免疫活性物质中,能清除体液中抗原的是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即⑥表示抗体;能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的是能够消灭细菌的溶菌酶,即⑥为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的溶菌酶。(4)结合图示可知,患者从发热到体温恢复正常的过程中,人体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都参与了调节,同时还需要机体的免疫系统发挥效应清除病菌,最终经过神神经--体液--免疫的综合调节机体恢复稳态,故可知调节机体内环境稳态的主要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购林地定金合同协议
- 购房补充协议合同模板
- 订制信货亭合同协议
- 购车合同转成借款协议
- 设备带土建合同协议
- 2025幼儿园数学思考能力试题与答案
- 《Reading Helping Each Other;Young Girl Warns Others about Tsunami》教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 甘肃省兰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2【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康复医学专业毕业生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0年全国生物学联赛试题
- 2025年昆明市高三语文三诊一模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 连云港2025年连云港市赣榆区事业单位招聘3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8.1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 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 诊疗规范考核试题及答案
- 临沂市罗庄区兴罗资本投资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 船舶动力系统可靠性提升-全面剖析
- 湖北省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武汉四调)
- 彩超试题及答案三基
- 期中试题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英语六年级下册(含答案)
- 食堂负面清单管理制度
- 人工智能设计伦理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浙江大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