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_第1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_第2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_第3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_第4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3月月考化学试卷1.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可证明某晶体是离子晶体的是()A.易溶于水B.晶体不导电,熔化时能导电C.熔点较高D.晶体不导电,水溶液能导电【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于在熔融状态下,共价键不能断裂,而离子键可以断裂,电离出阴阳离子,所以在熔融状态下,离子晶体可以导电,但分子晶体不能导电,据此可以进行判断,所以答案选B。考点:考查晶体类型、性质的有关判断点评:本题是基础性知识的考查,也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之一。主要是训练思维的严谨性以及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2.某单质晶体一定不是()A.离子晶体B.分子晶体C.原子晶体D.金属晶体【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离子间通过离子键形成的晶体是离子晶体,所以单质晶体一定不是离子晶体。B、C、D都是有可能的,刘若英氢气、硅、铁,答案选A。考点:考查晶体类型的判断点评:本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主要是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3.下面的排序不正确的是()A.晶体熔点由低到高:CF4<CCl4<CBr4<CI4B.硬度由大到小: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C.熔点由高到低:Na>Mg>AlD.晶格能由大到小:NaF>NaCl>NaBr>NaI【答案】C点睛:分子晶体中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主要取决于分子间的范德华力、氢键;原子晶体中原子间作用力的大小取决于共价键的强弱;金属晶体中微粒间作用力的大小取决于金属原子半径及价电子数目;离子晶体中微粒间作用力的大小取决离子半径及离子所带电荷数。4.下列各组中的两种固态物质熔化或升华时,克服微粒间相互作用力属于同种类型的是()A.碘和氯化钾B.金刚石和重晶石C.二氧化硅和干冰D.软脂酸甘油酯和冰醋酸【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碘是分子晶体,碘熔化克服分子间作用力,氯化钾是离子晶体,熔化时克服的是离子键,选项A不符合题意;金刚石是原子晶体,熔化时克服的是共价键,重晶石是离子晶体,熔化克服的是离子键,选项B不符合题意;干冰形成的晶体是分子晶体,,熔化克服的是分子间作用力。二氧化硅形成的是原子晶体,熔化克服的是共价键,选项C不符合题意;软脂酸甘油酯和冰醋酸都是分子晶体,熔化时克服的都是分子间作用力,选项D符合题意。考点:晶体类型的判断5.下列的晶体中,化学键种类相同,晶体类型也相同的是()A.SO2与Si02B.C02与H20C.NaCl与HClD.CCl4与KCl【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SO2与SiO2均含有共价键,前者是分子晶体,后者是原子晶体,A错误;B.CO2与H2O均含有共价键,均是分子晶体,B正确;C.NaCl含有离子键,属于离子晶体,HCl含有共价键,属于分子晶体,C错误;D.CCl4含有共价键,属于分子晶体,KCl含有离子键,属于离子晶体,D错误,答案选B。考点:考查化学键和晶体类型判断6.当镁原子由1s22s22p63s2→1s22s22p63p2时,以下认识正确的是()A.镁原子由基态转化成激发态,这一过程中吸收能量B.镁原子由激发态转化成基态,这一过程中释放能量C.转化后位于p能级上的两个电子处于同一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D.转化后镁原子与硅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化学性质相似【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1s22s22p63s2为基态电子排布,1s22s22p63p2为激发态电子排布。由基态变为激发态是需要吸收能量的,因此A正确,B错误。根据洪特规则电子优先占据一个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C错。电子由基态变为激发态,并没有影响电子层结构,D错。所以正确的选项为A。考点:基态、激发态点评:根据构造原理、泡利原理和洪特规则,能量最低排布的就是基态电子排布,能量不是最低的排布就是激发态电子排布。7.在乙烯分子中有5个σ键.一个π键,它们分别是()A.sp2杂化轨道形成σ键.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π键B.sp2杂化轨道形成π键.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σ键C.CH之间是sp2形成的σ键,CC之间是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的π键D.CC之间是sp2形成的σ键,CH之间是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的π键【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在乙烯CH2=CH2分子中,C原子是sp2杂化,乙烯分子中有5个σ键、一个π键,它们是C—C之间是sp2形成的σ键,CH之间是s—sp2形成的σ键及CC之间是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的π键,答案选A。【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乙烯分子结构以及化学键的判断等知识。【名师点睛】(1)怎样判断化学键的类型和数目?①只有两原子的电负性相差不大时,才能形成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当两原子的电负性相差很大(大于1.7)时,不会形成共用电子对,这时形成离子键。②通过物质的结构式,可以快速有效地判断共价键的种类及数目;判断成键方式时,需掌握:共价单键全为σ键,双键中有一个σ键和一个π键,三键中有一个σ键和两个π键。(2)三点说明:①s轨道与s轨道重叠形成σ键时,电子不是只在两核间运动,而是电子在两核间出现的概率增大。②因s轨道是球形的,故s轨道和s轨道形成σ键时,无方向性。两个s轨道只能形成σ键,不能形成π键。③两个原子间可以只形成σ键,但不能只形成π键。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不一定都伴随着能量变化B.伴有能量变化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C.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一定不同【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一定都伴随着能量变化,故A错误;伴有能量变化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灯泡发光是物理变化,故B错误;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C错误;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一定不同,故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9.下列反应中,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同时又是吸热反应的是()A.Ba(OH)2.8H2O与NH4Cl反应B.铝与稀盐酸C.灼热的炭与CO2反应D.甲烷与O2的燃烧反应【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反应不是氧化还原,故错误;B、为氧化还原反应,放热反应,故错误;C、为氧化还原反应,吸热反应,故正确;D、为氧化还原反应,放热反应,故错误。考点:氧化还原反应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10.已知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产生苍白色火焰,在反应过程中,破坏1mol氢气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破坏1mol氯气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形成1mol氯化氢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Q1+Q2>Q3B.Q1+Q2>2Q3C.Q1+Q2<Q3D.Q1+Q2<2Q3【答案】D【解析】破坏1mol氢气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破坏1mol氯气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形成1mol氯化氢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对于H2(g)+Cl2(g)═2HCl(g)反应热△H=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Q1kJ/mol+Q2kJ/mol2Q3kJ/mol=(Q1+Q22Q3)kJ/mol,由于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反应热△H<0,即(Q1+Q22Q3)<0,所以Q1+Q2<2Q3,故选D。11.下列分子或离子中,含有孤对电子的是()A.H2OB.CH4C.SiH4D.NH4+【答案】A考点:孤对电子的判断12.在氯化钠晶体晶胞中,与某个Na+距离最近且等距的几个Cl所围成的空间构型为()A.正四面体形B.正八面体形C.正六面体形D.三角锥形【答案】B【解析】NaCl晶胞为,选取最上方那一面中心的Na+为研究对象,等距且最近的Cl包括最上方正方形棱边中心4个、立方体中心1个、上方立方体中心1个共6个Cl,它们围成的图形是正八面体。正确答案:B。13.下面的排序不正确的是()A.晶体熔点的高低:B.熔点由高到低:Na>Mg>AlC.硬度由大到小: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D.晶格能由大到小:NaF>NaCl>NaBr>NaI【答案】B【解析】A.因为对位形成分子间氢键增大熔点,邻位形成分子内氢键降低熔点,所以晶体熔点的高低:>,故A正确;B.Na、Mg、Al原子半径依次减小,金属离子电荷逐渐增多,金属键逐渐增强,则熔点由高到低:Al>Mg>Na,故B错误;C.原子半径Si>C,三者都为原子晶体,原子半径越大,共价键的键能越小,则硬度越小,故C正确;D.离子半径越小,晶格能越大,则晶格能由大到小:NaF>NaCl>NaBr>NaI,故D正确;故选B。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NO2、SO2、BF3、NCl3分子中没有一个分子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都满足了8电子稳定结构B.P4和CH4都是正四面体分子且键角都为109°28′C.NaCl晶体中与每个Na+距离相等且最近的Na+共有8个D.单质的晶体中一定不存在的微粒是阴离子【答案】D【解析】A.二氧化氮分子中,N元素位于第VA族,则5+2=7,所以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二氧化硫分子中,S元素位于第VIA族,则6+2=8,所以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三氟化硼分子中,B元素位于第IIIA族,则3+3=6,所以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三氯化氮分子中,氮原子为有第VA族,则5+3=8,所以满足8电子结构,故A错误;B.白磷是正四面体结构,但键角是60°,CH4正四面体分子且键角为109°28ˊ,故B错误;C.NaCl晶体中与每个Na+距离相等且最近的Na+个数=3×8×=12,故C错误;D.单质的晶体中一定不存在的微粒是阴离子,可能含有阳离子,如金属晶体,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涉及8电子稳定结构的判断、键角的判断、晶体的结构等知识点。易错选项是B,注意白磷分子中4个磷原子位于四面体4个顶点上,与甲烷的键角不同。15.下列表达方式错误的是()A.B.甲烷的电子式C.硫离子核外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D.碳-12原子构成126C【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CO2分子碳原子体积大,氧原子体积小,且碳原子处于2个氧原子中间,呈直线型,故A错误;B.甲烷的电子式中,碳原子最外层4个电子分别与4个氢原子各自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故B正确;C.硫原子的核外有16个电子,得到2个电子形成硫离子,硫离子的核外含18个电子.故C正确;D.碳-12原子构成核内质子数为6,所以可表示为:C,故D正确。故选A。考点:考查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电子式;结构式16.已知X.Y元素同周期,且电负性X>Y,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与Y形成化合物时,X显负价,Y显正价B.第一电离能Y不一定大于XC.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X对应的酸性弱于Y对应的酸性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mY小于HmX【答案】C【解析】A、由于X的电负性更强,所以X和Y如果形成共价化合物,共用电子对偏向X,X显负价;如果形成离子化合物,X形成的是阴离子显负价,因此A正确。B、同周期从左到右各元素电负性递增,因为电负性X>Y,所以同周期Y在前X在后,X的非金属性更强。而同一周期,各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从左到右总体递增,但是如果原子最外层处于全满或者半满时是一种亚稳定状态,对应原子的第一电离能比相邻的原子高,所以出现了诸如N元素第一电离能比O元素大情况,既Y的第一电离能不一定大于X,B正确。C、X的非金属性更强,如果都存在最高价含氧酸,则X对应的酸性强于Y对应的酸性,C错误。D、X的非金属性更强,所以X的氢化物更稳定,D正确。正确答案C。点睛: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各元素第一电离能呈增大的趋势,但是处于全满和半满是一种亚稳定状态,第一电离能比相邻的元素高。17.根据等电子原理,等电子体之间结构相似.物理性质也相近。以下各组粒子不能互称为等电子体的是()A.CO和N2B.O3和SO2C.CO2和N2OD.N2H4和C2H4【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具有相同原子数和价电子数的微粒之间互称等电子体,据此分析.解:A.CO和N2的原子个数都为2,价电子数:前者为10,后者为10,原子数和价电子数都相等,属于等电子体,故A不选;B.O3和SO2的原子个数都为3,价电子数:前者为18,后者为18,原子数和价电子数都相等,属于等电子体,故B不选;C.CO2和N2O的原子个数都为3,价电子数:前者为16,后者为16,原子数和价电子数都相等,属于等电子体,故C不选;D.N2H4和C2H4的原子个数都为6,价电子数:前者为14,后者为12,原子数相等,但价电子数不相等,不属于等电子体,故D选;故选:D.18.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H能正确表示物质的燃烧热的是()A.CO(g)+1/2O2(g)==CO2(g)△H=283.0kJ/molB.C(s)+1/2O2(g)==CO(g)△H=110.5kJ/molC.H2(g)+1/2O2(g)==H2O(g)△H=241.8kJ/molD.2C8H18(l)+25O2(g)==16CO2(g)+18H2O(l)△H=11036kJ/mol【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C→CO2,H2O为液态水,A、符合燃烧热的定义,故正确;B、C→CO2,因此不符合燃烧热,故错误;C、水为液态水,故错误;D、可燃物系数为1mol,故错误。考点:考查燃烧热等知识。19.已知X.Y.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离子晶体,其晶胞如图所示,则下面表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正确的是()A.ZXY3B.ZX2Y6C.ZX4Y8D.ZX8Y12【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晶胞结构可知晶胞含有X是,含有Y是,Z全部在晶胞内,共计是1个,则化学式为ZXY3,答案选A。考点:考查晶胞化学式计算20.向盛有硫酸铜水溶液的试管里加入氨水,首先形成难溶物,继续添加氨水,难溶物溶解得到深蓝色的透明溶液,下列对此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后溶液中不存在任何沉淀,所以反应前后Cu2+的浓度不变B.沉淀溶解后,将生成深蓝色的配合离子[Cu(NH3)4]2+C.[Cu(NH3)4]2+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型D.在[Cu(NH3)4]2+离子中,Cu2+给出孤对电子,NH3提供空轨道【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氨水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当氨水过量时,氨水和氢氧化铜反应生成可溶性的铜氨络合物,所以难溶物溶解得到深蓝色的透明溶液.A.硫酸铜先和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氢氧化铜和氨水反应生成络合物;B.氢氧化铜和氨水反应生成配合物而使溶液澄清;C.根据[Cu(NH3)4]2+的空间构型判断;D.配合物中,配位体提供孤电子对,中心原子提供空轨道形成配位键.解:A.硫酸铜和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继续加氨水时,氢氧化铜和氨水继续反应生成络合物而使溶液澄清,所以溶液中铜离子浓度减小,故A错误;B.硫酸铜和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继续加氨水时,氢氧化铜和氨水继续反应生成络合物离子[Cu(NH3)4]2+而使溶液澄清,故B正确;C.[Cu(NH3)4]2+的空间构型为平面正四边形,故C错误;D.在[Cu(NH3)4]2+离子中,Cu2+提供空轨道,NH3提供孤电子对,故D错误;故选B.21.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预测H2S和BF3的立体结构,两个结论都正确的是()A.直线形;三角锥形B.V形;三角锥形C.直线形;平面三角形D.V形;平面三角形【答案】D【解析】H2S分子的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62×1)=2,因其σ键电子对数为2,故分子为V形结构;BF3分子的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33×1)=0,因其σ键电子对数为3,则BF3分子为平面三角形结构。22.面是一些原子的2p能级和3d能级中电子排布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A.AB.BC.CD.D【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同一轨道自旋方向相同,违反泡利不相容原理,故A错误;B.2p能层有3个电子,应在3个不同的轨道,不符合洪特规则,故B错误;C.不同轨道的单电子自旋方向不同,违反了洪特规则,故C错误;D.符合洪特规则、泡利不相容原理,故D正确;故选D。考点:考查原子核外电子排布23.构造原理揭示的电子排布能级顺序,实质是各能级能量高低顺序.若以E表示某能级的能量,下列能量大小顺序中正确的是()A.E(3s)>E(3p)>E(3d)B.E(3s)>E(2s)>E(1s)C.E(2f)>E(3d)>E(4s)D.E(5s)>E(4s)>E(4f)【答案】B【解析】A、同一能层,s、p、d能级能量递增,既E(3s)<E(3p)<E(3d),A错误。B、能级相同时,能层越高,能量越大,既E(3s)>E(2s)>E(1s),B正确。C、不存在2f能级,C错误。D、根据能级交错原理,E(4f)>E(5s)>E(4s),D错误。正确答案B。24.现有四种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如下:①1s22s22p63s23p4;②1s22s22p63s23p3;③1s22s22p5。则下列有关比较中正确的是()A.第一电离能:③>②>①B.原子半径:③>②>①C.电负性:③>②>①D.最高正化合价:③>②>①【答案】A【解析】由核外电子排布式可知,①1s22s22p63s23p4为S元素,②1s22s22p63s23p3为P元素,③1s22s22p5为F元素;A.同周期自左而右,第一电离能增大,但P元素原子3p能级为半满稳定状态,第一电离能高于同周期相邻元素,所以第一电离能Cl>P>S;同主族自上而下第一电离能减弱,故F>Cl,故第一电离能F>P>S,即③>②>①,故A正确;B.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故原子半径P>S>F,即②>①>③,故B错误;C.同周期自左而右,电负性增大,同主族自上而下降低,故电负性③>①>②,故C错误;D.S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为+6,P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为+5,F没有正化合价,故最高正化合价:①>②,故D错误;故选A。点睛:考查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元素周期律等,难度不大,注意能级处于半满、全满时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高于同周期相邻元素。25.有下列两组命题A组B组Ⅰ.H—I键键能大于H—Cl键键能①HI比HCI稳定Ⅱ.H—I键键能小于H—C1键键能②HCl比HI稳定Ⅲ.HI分子间作用力小于HCl分子间作用力③HI沸点比HCl高Ⅳ.HI分子间作用力大于HCl分子间作用力④HCl沸点比HI高B组中命题正确,且能用A组命题加以正确解释的是()A.Ⅰ①B.Ⅱ②C.Ⅲ③D.Ⅳ④【答案】B【解析】因为H—Cl键长比H—I键长短,因此H—Cl键更稳定,所以双原子分子HCl比HI稳定,对应B组②正确,可用A组Ⅱ解释;HI、HCl形成的晶体都属于分子晶体,HI相对分子质量更大,分子间作用力大,沸点高,对应B组③正确,可用A组Ⅳ解释。正确答案C。点睛:当只含有某一种共价键时,可以直接用共价键的稳定性判断分子的稳定性。而含有多种共价键则不能直接运用,如C=C键键能大于C—C键,但是由于双建中有一个键不稳定,所以乙烯比乙烷更容易参加反应。26.在HF.H2O.NH3.CH4.N2.CO2.HI分子中:(1)以非极性键结合的非极性分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以极性键相结合,具有正四面体结构的非极性分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以极性键相结合,具有三角锥型结构的极性分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以极性键相结合,具有折线型结构的极性分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以极性键相结合,而且分子极性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N2(2).CH4(3).NH3(4).H2O(5).HF【解析】试题分析:本题通过常见的7中分子的结构分析,主要考查极性键与非极性键、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分子的空间构型等基础知识,考查考生对共价键极性和分子极性的综合判断能力,对分子空间结构的综合分析能力。解析:(1)非极性键是由同种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7中分子中只有N2分子中存在非极性键。非极性分子中正负电荷中心重合,N2分子中不存在正负电荷分布,属于非极性分子。正确答案:N2。(2)极性键是由不同种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7中分子中HF、H2O、NH3、CH4、CO2、HI中含有极性键。分子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的是CH4。正确答案:CH4。(3)上述(2)中HF、H2O、NH3、HI都是极性分子,具有三角锥型结构的极性分子是NH3。正确答案:NH3。(4)上述(3)中,具有折线型结构的极性分子是H2O。正确答案:H2O。(5)上述(3)中分子极性最大的是HF,因为H—F键的极性最强。正确答案:HF。点睛:共价键的极性取决于形成共价键的元素是否相同,同种元素间形成非极性键,不同种元素间形成极性键。分子极性取决于分子中正负电荷中心是否重合,正负电荷中心重合的分子是非极性分子,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的分子是极性分子。实际判断时,凡是完全由非极性键形成的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而由极性键形成的双原子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27.现有甲.乙.丙.丁四种晶胞(如下图所示),可推知:甲晶体中A与B的离子个数比为________;乙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丙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丁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答案】(1).1:1(2).C2D(3).EF(4).XY3Z【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以四种常见晶胞图为基础,主要考查晶胞中原子(离子)的计算方法、晶体的化学式,考查考生的读图能力和晶胞结构的计算能力。解析:甲晶胞中含A离子1个,B离子个,离子数目比为1:1。乙晶胞中含C粒子1个,D粒子个,C、D粒子数目比为,所以乙晶体化学式为C2D。丙晶胞中含E粒子、F离子均为个,E、F粒子数目比为,所以丙晶体化学式为EF。丁晶胞中含X粒子1个,Y粒子个,Z离子个,X、Y、Z粒子数目比为1:3:1,所以丁晶体化学式为XY3Z。正确答案:1:1、C2D、EF、XY3Z点睛:晶胞在晶体中的各个方向上都可以重复排列,所以晶胞表面的原子都是与相邻的晶胞共用的,晶胞原子数研究中,所以晶胞表面的粒子都是与相邻的晶胞共用的,晶胞粒子数研究中,表面的粒子只占到其中的几分之一,晶胞内部的粒子则完全属于该晶胞。具体,常见的立方体的晶胞,顶点的粒子晶胞占1/8,棱边上的粒子晶胞占1/4,面上的粒子晶胞占1/2。28.可以由下列反应合成三聚氰胺:CaO+3CCaC2+CO↑=CaC2+N2CaCN2+C,CaCN2+2H2O=NH2CN+Ca(OH)2,NH2CN与水反应生成尿素[CO(NH2)2],尿素合成三聚氰胺。(1)写出与Ca在同一周期且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内层排满电子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______;CaCN2中阴离子为CN22,与CN22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有N2O和________(填化学式),由此可以推知CN22—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2)三聚氰胺()俗称“蛋白精”。动物摄入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后,三聚氰酸与三聚氰胺分子相互之间通过________结合,在肾脏内易形成结石。(3)CaO晶胞如图所示,CaO晶体中Ca2+的配位数为________,Ca2+采取的堆积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O2处于Ca2+堆积形成的空隙中;CaO晶体和NaCl晶体的晶格能分别为:CaO3401kJ·mol1、NaCl786kJ·mol1。导致两者晶格能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4)配位化合物K3[Fe(CN)n]遇亚铁离子会产生蓝色沉淀,因此可用于检验亚铁离子,已知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和配体提供电子数之和为14,求n=______。【答案】(1).[Ar]3d104S2(2).CO2(3).直线形(4).氢键(5).6(6).面心立方最密堆积(7).CaO晶体中Ca2+、O2-的带电量大于NaCl晶体中Na+、Cl-的带电量(8).6【解析】(1)与Ca在同一周期且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内层排满电子的基态原子是锌,根据构造原理,基态的锌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或[Ar]3d104s2;与CN22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有N2O和CO2;等电子体具有相同的价电子数、原子总数,结构相似,二氧化碳分子是直线形,所以CN22离子的空间构型是直线形.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或[Ar]3d104s2;CO2;直线形;(2)三聚氰酸与三聚氰胺分子相互之间能形成氢键,所以是通过分子间氢键结合,在肾脏内易形成结石,故答案为:氢键;(3)以钙离子为中心,沿X、Y、Z三轴进行切割,结合图片知,钙离子的配位数是6,Ca2+采取的堆积方式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O2处于Ca2+堆积形成的八面体空隙中;晶格能大小与离子带电量成正比,CaO晶体中Ca2+、O2的带电量大于NaCl晶体中Na+、Cl的带电量,导致的氧化钙晶格能大于氯化钠的晶格能,故答案为:6;面心立方最密堆积;CaO晶体中Ca2+、O2的带电量大于NaCl晶体中Na+、Cl的带电量;(4)CN是常见的配位体,在配位化合物K3[Fe(CN)n]中每个配体可以提供2个电子,而铁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根据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和配体提供电子数之和为14,可得2+2n=14,所以n=6,故答案为:6。点睛:本题考查了物质结构知识,涉及核外电子排布、分子空间构型、杂化原理、配合物的计算等。易错点是配位数的确定,以一种微粒为中心,沿X、Y、Z三轴进行切割,从而确定配位数。29.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甲、乙、丙、丁、戊是周期表中前30号元素,其中甲、乙、丙三元素的基态原子2p能级都有单电子,单电子个数分别是2、3、2;丁与戊原子序数相差18,戊元素是周期表中ds区的第一种元素。回答下列问题:(1)甲能形成多种常见单质,在熔点很高的两种常见单质中,原子的杂化方式分别为________(2)+1价气态基态阳离子再失去一个电子形成+2价气态基态阳离子所需要的能量称为第二电离能I2,依次还有I3、I4、I5…,推测丁元素的电离能突增应出现在第________电离能。(3)戊的基态原子有________种形状不同的原子轨道;(4)甲、乙分别都能与丙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3的微粒,则该两种微粒的空间构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丙和丁形成的一种离子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右图,该晶体中阳离子的配位数为_________。距一个阴离子周围最近的所有阳离子为顶点构成的几何体为_______________。已知该晶胞的密度为ρ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则该晶胞中黑球的半径r=_____cm。(用含ρ、NA的计算式表示)【答案】(1).sp2、sp3(2).二(3).3(4).平面三角形(5).平面三角形(6).8(7).正方体(立方体)(8).【解析】甲、乙、丙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甲、乙、丙三元素的基态原子2p能级都有单电子,单电子个数分别是2、3、2,故甲、乙、丙分别是C、N、O,戊元素是周期表中ds区的第一种元素,所以戊为Cu,丁与戊原子序数相差18,则丁为Na,由分析知甲、乙、丙、丁、戊分别是C、N、O、Na、Cu元素,(1)碳单质中熔点较高的有金刚石和石墨,金刚石中碳原子全部形成4个共价键,所以是sp3杂化,而石墨层状结构,碳原子形成3个共价键,所以是sp2杂化,故答案为:sp2;sp3;(2)钠是第IA元素,最外层有1个电子,失去1个电子后,就达到稳定结构,再失电子会很困难,所以电离能突增应出现在第二电离能,故答案为:二;(3)Cu是29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9,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可以看出铜原子的基态原子轨道是s、p、d,所以有3种形状不同的原子轨道,故答案为:3;(4)甲、乙都能和丙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3的常见微粒分别是CO32、NO3,中心原子含σ键电子对数为3对,CO32含有的电子对数=3+=3,NO3含有的电子对数=3+=3,所以都是平面三角形结构,故答案为:平面三角形;平面三角形;(5)根据晶胞(Na2O)结构可知N(Na+):N(O2)=2:1,根据晶胞结构,顶点和面心处微粒的数目为8×+6×=4,内部的微粒数目为8,所以顶点和面心处是阴离子,阳离子全部在晶胞内,所以与钠离子最近的阴离子是4个,即配位数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