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丽水市2022学年第一学期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监控高一历史试题卷(2023.1)考生须知:1.全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全卷33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考生答题前,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卷上。3.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卷上相应区域内,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它作为新石器时代晚期一支高度发达的考古学文化,在长江下游地区文明化进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其以玉器为代表的宗教性遗物,数量之多和品质之精是空前的。以琮、璧、钺为代表的玉器系统赋予了区别身份、地位、权力等社会人伦的含义。材料描述的文化遗存是()A.仰韶文化 B.良渚文化 C.大汶口文化 D.龙山文化2.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新生产关系的出现,随着庶民地位的提高和学术文化的下移,不同的社会阶层分别从自己的视角出发,提出各自政治、社会主张和要求,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壮观景象。其中典型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派别是()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3.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建立,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建立于()A.公元前2070年 B.公元前1046年 C.公元前221年 D.公元581年4.西汉贾谊在《治安策》中建议:“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下列汉朝的做法与材料建议相符是()A.设立刺史 B.推行郡国并行制 C.颁布“推恩令” D.设置西域都护府5.出身寒门的晋代文学家左思曾作诗(如图)感慨自己的不得志。这可以用来说明()咏史(节录)晋左思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A.贵族政治下的官职世袭 B.寒门子弟毫无入仕机会C.科举制下屡试不第的郁闷 D.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6.史载唐中宗李显因为私情,常不经两省(中书省、门下省)而径自封拜官职。但中宗究竟心虚难为情,所以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时人讥讽为“墨敕斜封”。这反映了()A.皇权受到一定的制约 B.三省之间相互制约C.三省出现一体化趋势 D.科举制度已被废除7.在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少数民族在诸多方面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唐朝时期对祖国东北边疆地区的开发作出了积极贡献的少数民族是()A.吐蕃 B.回纥 C.突厥 D.靺鞨8.下图是中国某一历史时期几个政权并立的形势图。据图推断()A.①和③为“兄弟之国”,双方间边境基本保持安定B.①对④称臣,每年向④缴纳一笔财物,称为“岁贡”C.②向③称臣,但仍然保持事实上的独立D.④实行“猛安谋克”制,先后灭掉了②和③9.一位理学家认为:“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据此判断该学者()A.倡导致良知 B.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观C.主张格物致知 D.带有主观唯心主义倾向10.如图所示为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广告铜版图。上方标明:“济南刘家功夫针铺”,中间是白兔捣药的图案,于图案左右标注“认门前白兔儿为记”;下方则刻有说明商品质地和销售办法的广告文字:“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转卖兴贩,别有加饶,请记白。”铜版图文并茂,文字简练,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出现商标的广告。据此可知宋代()①雇佣关系盛行 ②北方棉纺织业繁荣 ③民间贸易活跃 ④雕版印刷技艺高超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11.史载:南宋时荆湖、江南与两浙,膏腴之田弥亘数千里,中原士人扶携南渡数千万人,于此足征南方经济渐起,与北方经济争衡矣。而金元战争二十年间,北方之残破尤甚,是以元人尝云江南财富占天下什七。针对上述情形,元朝()①重新开通了京杭大运河 ②创造性地开辟了长途海运航线③实行行省制度 ④在全国范围内将纸币作为主币发行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12.有学者为某书作序:“予开卷细玩,每药标正名为纲,附释名为目,正始也。次以集解、辩疑、正误,详其土产形状也。次以气味、主治、附方,著其体用也。……兹岂仅以医书觏哉,实性理之精微,格物之通典,帝王之秘录,臣民之重宝也。李君用心,加惠何勤哉。”据此判断该书是()A.《唐本草》 B.《千金方》 C.《本草纲目》 D.《农政全书》13.明朝中后期,作为皇室仆人的宦官,获得了协助甚至代理皇帝批红的权力,还负责提督东厂,控制锦衣卫。这本质上反映了()A.宦官能力出众 B.君主专制的强化 C.宰相权力削弱 D.出现宦官专权局面14.下图为明至清粮食总产量、粮食总需求量和人均粮食占有量演变示意图。结合所学判断()A.人均粮食占有量的减少折射出人地矛盾加剧B.全国各地经济作物广泛种植制约了粮食产量C.高产农作物的引进未能促进粮食产量的增长D.明清时期粮食的产量与人均占有量同步增长15.对中国来说,1840年是一个历史的分水岭。这一年,英国政府以清政府禁止鸦片为由,挑起了战争。该战争()A.实现了鸦片贸易合法化 B.导致了严重的边疆危机C.证明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D.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6.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下图是中日甲午战争形势图,结合所学判断,北洋舰队覆灭于图中的()A.① B.② C.③ D.④17.大沽炮台,承载了中国近代史的伤痛。规定拆除大沽炮台的条约是()A.《天津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18.近代某文献记载:“前因民军起事,各省相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据此判断,该文献是()A.《民报》发刊词 B.《钦定宪法大纲》C.《清帝逊位诏书》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荣氏兄弟在1912年投资创办的福新面粉公司,规模不断扩大,到1919年,已经拥有12个分厂,资本总额已达1200多万元。该公司发展壮大的主要原因是()①辛亥革命扫除了政治上的一些束缚和障碍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战③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基本统一全国 ④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此起彼伏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0.1919年,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在中国大地爆发。民族危难之际,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掀起了伟大的社会革命运动。下列关于这一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青年学生始终是运动的主力军B.运动实现了“外争主权,内惩国贼”的目标C.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的转折点D.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21.这场伟大的群众运动,吹响了反封建的号角,带来了苏区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打土豪、分田地”为大部分苏区农民的生存、农村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文明进步谱写出了壮丽的篇章。这场群众运动是()A.国民革命运动 B.土地革命 C.“减租减息”运动 D.人民解放战争22.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在两年多的时间里,红军转战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行程约二万五千里。这一伟大壮举的起止点是()A.瑞金、延安 B.瑞金、会宁 C.井冈山、吴起镇 D.井冈山、会宁23.在某次会战期间,蒋介石致电八路军参谋处表示祝贺:“贵路军一战攻克平型关,毙敌遍野,俘虏甚多。忠勇之气,益寒敌胆。特电驰贺,续候捷音。”这次会战是()A.太原会战 B.徐州会战 C.武汉会战 D.长沙会战24.中国共产党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叶挺,戎马一生,为人民解放事业作出杰出贡献。1946年4月8日与夫人李秀文在返回延安途中,不幸遭遇空难。下列关于他的说法错误的是()A.领导了南昌起义 B.曾出任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军长C.指挥“百团大战” D.参加了著名的汀泗桥、贺胜桥战役25.下列民主革命时期出现的语句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②“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③“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④“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③①④ D.③①②④26.下表是根据新华通讯社国内资料组编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19491980》整理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相关“大事”(部分)。表格内容反映了该时期我国外交()时间事件1953年进行抗美援朝战争,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1954年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1954年中印、中缅发表联合声明倡议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的准则1964年中国与法国正是建立外交关系,法国成为与新中国建交的第一个西方大国1965年周恩来应邀率团参加在印度尼西亚召开的第一次亚非会议十周年庆祝活动A.灵活与务实的特点 B.促成多极化格局的形成C.彻底摆脱了外交困境 D.完全突破了意识形态束缚27.据浙江省统计局调查:“1965年浙江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33元,比1957年的87元增长52.9%,年均增长5.4%。”这一时期浙江农村居民收入有所增加可能得益于()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实行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推进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的推广28.1982年宪法增加了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规定,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新的阶段。该宪法表决通过于()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C.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 D.全国人大十三届一次会议29.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这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的成果。这一时期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有()①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②国家综合国力不断提升③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30.考古发现的实物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资料。右图的文物(护臂)出土于新疆民丰尼雅遗址,其质地为汉代蜀地的织锦。上面织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八个汉隶大字,现藏于新疆博物馆。它的发现被誉为20世纪中国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之一。该护臂()A.反映了隶书是汉代普遍使用的字体 B.证明了新疆自汉代以来即为中国领土C.是研究汉代丝织技术发展的第一手史料 D.是目前所见“中国”一词最早的实物见证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31题10分,32题、33题各15分,共40分)31.(10分)中华民族是一个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民族是一个具有共同生活方式的人们共同体,必须和“非我族类”的外人接触才发生民族认同。(华)夏作为民族名称的出现,正是夏、商、周三代以黄河中下游流域为中心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不仅具有同一性,而且高于其四周的部落集团,并不断地与其发生交往的结果,(华)夏正是与四周的夷、蛮、戎、狄的对称。——摘自邱久荣《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1)根据材料一,概括“夏作为民族名称”出现的原因。结合所学,指出华夏认同观念产生的时间。(5分)材料二北族王朝在入主中原的过程中,他们有机会对汉文化取得相当深入的了解,同时却逐渐疏远,甚至完全断绝了与其原居地之间的联系。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北魏。……不论是出于有意还是无意,他们与文化上亲缘人群之间的联系总之是断绝了。这种断绝意味着,这些王朝不得不更多地依赖于被征服地的本土资源,也就是汉文化的资源,来维持自己的统治。在有些时候,甚至他们与汉族之间的族类界限也变得有点模糊了。——摘编自姚大力《追寻“我们”的根源——中国历史上的民族与国家意识》(2)阅读材料二,以北魏孝文帝改革为例,说明北魏是如何“更多地依赖”“汉文化的资源”“来维持自己的统治的”,并从民族关系的角度扼要概述其历史意义。(5分)32.(15分)近代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强运动的领袖们并不是事前预料到各种需要而定一个建设计划。他们起初只知道国防近代化的必要。但是他们在这条路上前进一步以后,就发现必须再进一步;再进一步以后,又必须更进一步。其实必须走到尽头,然后能生效。近代化的国防不但需要近代化的交通、教育、经济,并且须要近代化的政治和国民。半新半旧是不中用的。……曾国藩诸人虽向近代化方面走了好几步,但是他们不彻底,仍不能救国救民族。——蒋廷黻《中国近代史》(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写出“自强运动”的名称,并列举两家“他们”为实现“国防近代化”而创办的企业,分析“他们不彻底”的表现。(5分)材料二民族资产阶级势力,从十九世纪末叶逐渐成长起来。二十世纪初叶,民族资产阶级开始形成,并分化为左右两翼。在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和帝国主义分割中国的刺激下,在全国人民反抗外辱、自强图存的影响下,他们要求挽救民族危机,建立一个适合于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权,在中国迅速地发展资本主义。——何干之《中国民主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述民族资产阶级为“挽救民族危机”提出的方案。(4分)材料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整个中国革命,既然含着两重任务,即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因此整个中国革命的过程,就不能不分为两个阶段来进行:第一阶段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民主革命,第二阶段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整个中国革命运动所以必须分为两个阶段来进行,这是由于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决定的。——摘编自贾杰,王喜春《从民主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简述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内容,并写出制定该纲领的会议。列举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反对“帝国主义”进行的斗争。②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时间及其内容。从社会变革的视角扼要说明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6分)33.(15分)制度创新是一个国家永葆生机和富有活力的重要保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针对“五代以来,领节旄为郡守者,大抵武夫悍卒,皆不知书,多擅权不法”的现象,宋廷开始剥夺藩镇的治民权。随着北宋统治的巩固,中央政府逐步废除节度使、刺史等唐五代时期军政合一,由武人担任长官,有利于潘镇割据的地方行政机构。到北宋仁宗时期,地方行政的管理从唐代的刺史制转变到宋代的知州制,由唐代的道制演变为宋代的路制。——摘编自陈长征《唐宋地方政治体制转型研究》(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廷防止“武夫悍卒”“擅权不法”的举措。结合所学,分析这些举措的影响。(5分)材料二清朝对“大一统”的贡献不仅体现在对“内外一体”的阐释和深化,更体现在实践方面,具体表现为实现疆域统一、中华民族主体构建及其边疆治理向边疆内地化的探索。首先,经过顺治、康熙、雍正及乾隆四朝长达110多年艰苦卓绝的不懈努力,清朝于乾隆二十年(1755)十月终于实现全国疆土的统一,形成了空前辽阔的疆域,这是清朝留给中国一项重要的历史遗产——领土遗产。——摘编自陈跃《论中国古代“大一统”内涵的发展演变》(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简述清朝前期统治者在西藏地区“边疆治理内地化”的探索,分析清朝留下的“领土遗产”的意义。(5分)材料三“一国两制”构想坚持了原则性与灵活性的辩证统一,既表达了坚定的原则性立场,又根据不同时期国际、国内以及港、澳、台具体形势的变化,采取了不同的策略。“一国两制”决策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思想内涵,是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的典范。它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并为解决国际关系中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崭新的理论和方法。——摘编自陈欣新《“一国两制”决策研究》(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一国两制”构想的“原则性立场”,简述该构想提出的历史意义。(5分)
丽水市2022学年第一学期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监控高一历史试题卷参考答案2023.1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题号l2345678910答案BDCCDADCCD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ACBADDDcBC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BBACDABCD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31.(1)原因:夏商周时期以黄河中下游流域为中心的地区具有政治、经济、文化同一性(共同的生活方式亦可);夏、商、周的政治、经济、文化高于四周的部落集团;夏、商、周不断地与四周的部落集团交往。(3分)时间:春秋战国。(2分)(2)说明:穿汉服;说汉语;改汉姓;定门第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3分,任写3点)(如写修订律令,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公司职工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典型题
- 2025公司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基础题】
- 2025简化版租房合同协议
- 2025年个体工商户转手合同
- 2025合同风险管理常见法律挑战与应对策略
- 2025供应商合作协议合同
- 2025年电磁学计量标准器具项目建议书
- 2025常用的农产品购销合同范本
- 2025超市员工劳动合同模板
- 2025合作合同个体工商户合资经营协议书
- 2025购销合同(电子产品)范文
-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建筑成本影响因素研究
- 2025年普法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80题)
- 心力衰竭护理查房 课件
- 【课时练基础作业】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期中计算能力测试》(含答案)
- 树木修剪合同协议
- 2025年兰州市九年级诊断考试(一诊)物理试卷
- 2024年4月27日福建省事业单位《综合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 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管理制度
- 药物治疗管理MTM
- 项目执行进度实时跟踪表(电子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