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营口鲅鱼圈区2024-2025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无答案)_第1页
辽宁省营口鲅鱼圈区2024-2025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无答案)_第2页
辽宁省营口鲅鱼圈区2024-2025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无答案)_第3页
辽宁省营口鲅鱼圈区2024-2025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无答案)_第4页
辽宁省营口鲅鱼圈区2024-2025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无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物理第一次教学反馈测试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32分,1-13单选每题2分,14-15多选每题3分,少选、漏选得2分,多选不得分)1.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 B.我们所用物理教材的宽度约为C.初中物理课本一页纸的厚度约为 D.课桌的高度约为2.机械运动是自然界最普遍的一种运动,下列各种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飞机在天空中飞行 B.行星转动 C.树上苹果由绿变红 D.枯叶飘落3.我国古代曾用张开的大拇指与中指间的距离作为长度单位,称为“拃”.如图所示是利用刻度尺测量某同学“一拃”的长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B.读数时,视线应从甲方向观察C.图中“一拃”的长度应读作 D.若该刻度尺零刻度线磨损,也能进行“一拃”的长度的测量4.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在一首词中有这样的描写:“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其中“不觉船移”所选的参照物可能是()A.船在水中的倒影 B.船周围的浮萍 C.被船惊飞的鸟 D.船附近岸边的花草5.唐代诗人张继留下的诗并不多,但一首《枫桥夜泊》伴随苏州城,伴随寒山寺流传千年.在《枫桥夜泊》中曾写道“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下列对钟声的解释正确的是()A.钟声是由空气的振动产生 B.钟声是由钟体的振动产生C.钟声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钟声是通过水传到诗人的耳朵6.小明用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四次测得的结果分别为:,那么物体的长度为()A. B. C. D.7.我国古书《梦溪笔谈》中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关于这一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声音由振动产生的 B.空气可以传声C.固体可以传声 D.固体传声的速度大于空气传声的速度8.某辆汽车在高速路上正常行驶后,速度表的指针指在如图所示的位置,由表可知()A.此时汽车的速度是 B.此时汽车的速度是C.行驶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 D.行驶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9.敲锣时,要想使锣停止发声,只要用手按住锣面即可,这是因为()A.锣声通过手掌被人吸收 B.手对锣面形成真空,无法传声C.锣面停止振动 D.有声音,但被手遮往,听不到10.将来,依托人工智能技术,我国研发的“忠诚僚机无人机将与有人驾驶歼20战斗机“比翼齐飞”(即相对静止),如图所示,若认为无人机是静止的,则选取的参照物是()A.歼20战斗机 B.无人机 C.地球 D.太阳11.在下列描述中,你认为合理的是()A.正在进站的和谐号动车可近似看成做匀速直线运动B.误差是由于不遵守测量操作规则所引起的C.由可知,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D.地球同步卫星围绕地球飞行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12.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刚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如图所示是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人都做变速直线运动 B.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前内,小刚跑得较快 D.全程内,小刚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明的平均速度13.实验前,小顾和同学们跃跃欲试,都想要测出最准确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顾说:我又要认真按老师要求去做,就不会有实验误差.”B.小明说:“我只要测量方法正确了就不会产生实验误差.”C.小灵说:“我对同一个量多测几次,求出它们的平均值,就不会有误差了.”D.小高说:“你们最终只能减少实验误差,不能消除误差,即使老师测量也会有误差.”14.如图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图像,由图像可知()A.秒钟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秒时间内,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C.经过10秒钟,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相同 D.第10秒钟时,甲、乙两车速度相同15.以下几个实验现象,不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A.放在玻璃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把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弱B.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不同C.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D.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放入水中,人们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第II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16.唐朝诗人胡令能写了一首《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路人发出声音是由于声带_______产生的,垂钓小儿不敢答话,因为他知道,声音可以通过气体和_______传播,可能会吓跑将要上钩的小鱼.现代城市中居民安装双层玻璃窗,可以起到隔音效果,这说明声音不能在_______中传播.17.如图所示,为了让读数更精确,应选择_______刻度尺,所测物块的长度为_______;如图所示中停表的读数为_______s.18.从国家航天局获悉,搭载嫦娥八号探测器的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成功,如图所示是点火后火箭升空时情景.若以火箭为参照物,火箭内嫦娥六号是静止的;而以_______为参照物,嫦娥六号又是运动的:运动和静止是_______(选填“绝对”或“相对”)的.19.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后,跑在最前面的是_______车,它与后面的车的距离是_______m.20.甲乙两物体运动的路程比是,所用的时间比是,则它们的速度之比为_______;若它们通过相同的路程,则它们所用的时间之比为_______.三、实验题21.(6分)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滑下,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求出不同路段的平均速度.(1)实验原理是_______;(2)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长一些,便于测量时间,应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斜面的倾斜角度;(3)小车从A点运动到B点所用的时间_______s;从A点到C点的路程________,小车在段的平均速度_______.如果测量过程中,小车还未到C点就停止计时,会导致测量的平均速度偏_______.22.(7分)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图①图②图③图④(1)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_______,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是_______.可见,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产生的;(2)如图②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3)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_______可以传声,在月球上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塑料球弹起;(4)如图④所示,把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所听到的声音将会逐渐_______.并由此推理可知:_______.23.(4分)如图所示,小明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间的通话,这表明_______;(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相同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快些.这一实验表明:声音在金属中的传播速度要比在细棉线中的传播速度_______;(选填“快”或“慢”)(3)如果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捏住棉线中间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声音;(4)松松的棉线会抑制、减弱并最终吸收振动,如果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弛状态,则听的一方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声音.四、计算题24.春节期间,小明同家人乘火车去北京,他乘坐的火车长为,途中当火车以的速度匀速穿过一条隧道时,小明测出自己通过该隧道的时间为.问:(1)该隧道的长度为多少m?(2)火车完全通过该隧道需要的时间为多少s?(3)若该火车通过一座长为的大桥时,火车完全在桥上的时间为,则该火车过桥的平均速度为多少?25.便捷的交通与互联网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刘爷爷带着孙子驾车到昆明市呈贡高铁南站,然后乘车去贵阳游玩.看到路边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如图甲所示,求:甲乙(1)刘爷爷此时车上的速度计如图乙所示,刘爷爷是否违章驾驶;(2)汽车以如图乙所示的速度匀速行驶,从标志牌到达呈贡需要的时间;(3)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汽车从标志牌处到达呈贡需要的最短时间.五、科普阅读题2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科学重器—原子钟星空浩瀚,地球转动,四季更替,草木枯荣,从人类意识觉醒开始,“时间”便如影随形.从太阳升落、日晷、沙漏、水钟、机械钟、石英钟到目前最准确的计时工具——原子钟,这些计时方法与工具的发展体现了不同时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计时工具大多是以某种规则运动的周期(完成一次规则运动所用的时间)为基准计时的,比如日晷以日地相对运动的周期为基准;机械摆钟以摆的振荡周期为基准;石英钟以石英晶体有规则的振荡周期为基准.选作时钟基准的运动周期越稳定,测量时间的精准度就越高.基于此,科学家制造出了原子钟(如图所示).它以原子释放能量时发出电磁波的振荡周期为基准,由于电磁波的振荡周期很稳定,使得原子钟的计时精准度可达每百万年才差1秒.人们通常选取自然界中比较稳定、世界各国都能接受的事物作为测量标准.原子辐射电磁波振荡周期的高稳定性,使得它非常适合作为时间的测量标准,于是在1967年,国际计量大会将“1秒”重新定义为铯原子辐射电磁波振荡9192631770个周期的持续时间.时间单位“秒”作为国际通用的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