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鸦片战争 课件-高三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1页
两次鸦片战争 课件-高三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2页
两次鸦片战争 课件-高三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3页
两次鸦片战争 课件-高三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4页
两次鸦片战争 课件-高三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民族的抗争与探索—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时空坐标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1840—1919年)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也是中华民族屈辱与探索时期,落后的农业文明遭受先进的工业文明的冲击,中国开启了近代化的历程。(1)政治与国家治理:列强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中国社会政治局势和外交观念发生了重要变化。先进的中国人为寻求国家出路和挽救民族危亡,开始了一系列抗争与探索。从太平天国运动、维新变法、清末新政与预备立宪运动到辛亥革命,清政府最终灭亡,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共和政体在中国建立。阶段特征解读(2)经济与社会生活:在西方侵略下,传统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经济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兴起和曲折发展,中国开启了工业化进程。近代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由此开始。西医传入中国,中国的公共卫生事业初步发展起来。西方的生活方式传入中国,中国的物质生活和礼仪风俗受到冲击,呈现出中西合璧的特点。(3)思想与文化交流:近代前期,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向西方的学习从器物层面深入到制度层面和思想层面,中西文化出现了碰撞与交流的特点。以下三本书均为权威历史学家编写关于中国近代史著作,其书名有何共同点?从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政治:由君主专制走向民主国家经济: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演进思想:向西方学习不断深入;以俄为师生活:移风易俗、文明化、城市化外交:从朝贡体制到近代条约体制转变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研究课

千年变局——两次鸦片战争时空坐标课程标准1、认识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这一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及意义。2、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考情分析【考点定位】1.侵华战争的时代背景及其影响,尤其是民族危机的加深和近代化;2.清政府外交的变化等1.外来经济影响(2024·江苏高考·6)2.鸦片战争影响(2024·江西高考·6)3.鸦片战争(2024.1·浙江高考·7)4.鸦片战争时空之维(2024·山东高考·17)5.鸦片战争的评价(2023·北京高考,6)6.鸦片战争后列强经济侵略(2023·天津高考·5)7.鸦片战争后外交体系的转变(2023·河北高考·6)8.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2022·全国甲卷,28)9.列强侵华与中国外交观念的转变(2022·山东高考,5)10.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融(2022·湖北高考,6)问题引领一、为什么鸦片战争必然会爆发?二、为什么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必败?三、不平等条约的具体条款对中国有哪些危害?四、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有何影响?一、为什么鸦片战争(1840-1842)必然会爆发?

材料

如果当初中国准英国人所请,让他们自由贸易,文明的欧洲人是不是就不会贩卖这个害人的东西?还是会。英国还是需要靠鸦片赚取外汇,即使在20世纪初期亦然。当时,世界上大部分地区所消费的大量生产商品仍少,英国对外国商品(和原物料)的渴求则和其工业实力一样增长快速,在这情形下,工业上的优势并不能确保其拥有足够的外汇。

——[美]彭慕兰、史蒂文·托皮克《贸易打造的世界:1400年至今的社会、文化与世界经济》阅读材料根据所学,并运用主体分析的思路探究第一次鸦片战争必然爆发的原因。一、为什么鸦片战争(1840-1842)必然会爆发?(根本原因)

材料

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修订......我们可以希望,英、法、美交涉人员通力合作......都更能影响中国政治去履行对目前事情的改进。---英国克勒拉得恩伯爵致包令涵英国人为什么失望?最后导致了什么结果?第二次鸦片战争(1956-1960)原因: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英国要求修约,但被清政府拒绝。二、为什么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必败?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从“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的角度分析中国鸦片战争战败原因。材料

……在经济上的表现,就是不能将大量的财富组织起来,转化为有效的投资,这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话来说就是:货币不能转化为资本。魏源在《圣武记·军储篇》中说,由于长期依赖从美洲舶来的白银贵金属,结果中国没有产生西方式的金融革命,由于缺乏金融组织的支持,所以,中国在产业和军事革命的竞争中落伍了。材料

康有为在《上清帝第一书》中说:“自琉球灭,安南失,缅甸亡,羽翼尽剪,将即腹心”,这样中国的战略屏障就丧失了,在战略上处于非常不利的位置,这也就是魏源在《圣武记》中所指出的问题。因此,魏源指出:国内政策的制定,必须建立在对国际和周边局势的正确分析的基础上,这也就是林则徐所谓“开眼看世界”的意思。——韩毓海《从永贞革新到鸦片战争》组织能力下降未能及时认清地缘政治方面即世界和周边局势变化法国从越南打开侵入亚洲的缺口。俄国势力侵及中国东北和新疆地区。英国在美洲、非洲夺取殖民地的同时,把目标对准了亚洲。美国商人活跃于世界各地,积极参与侵华活动。现代化国家VS中世纪国家

英国

中国

政治

先进的君主立宪制国家

落后的封建专制国家

经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主

封建小农经济为主

军事热兵器为主,船坚炮利

冷兵器为主,武备废弛

外交积极的殖民扩张

消极的闭关自守

总体

资本主义强国

封建主义弱国(2022全国甲卷28)1846年,上海的进口货值较前一年下降13%,1847年又减少5.4%,1848年更大幅度地下降20.1%。此后虽有回升,但极不稳定,一直到1854年还没有恢复到1845年的水平。这可用于说明,进口货值的下降A.阻止了自然经济的解体B.导致西方商品倾销重心转移C.促使传统手工业的恢复D.成为列强进一步侵华的借口D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条约内容鸦片战争《南京条约》(英1842)割香港岛、赔款、五口通商、协定关税《虎门条约》(英1843)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兵船港口“巡查贸易”,通商口岸传教,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居留《望厦条约》(美1844)《黄埔条约》(法1844)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英法美俄1858)各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10处通商口岸、外国商船自由航行长江各口岸,赔款等《北京条约》(英法俄1860)增开天津为商埠准许华工出国,割九龙司归英属香港界内,赔款《瑷珲条约》(俄1858)抢占中国东北10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破坏领土主权加重百姓负担便利倾销商品与掠夺原料关税自主权开始遭受破坏三、不平等条约的具体条款对中国有哪些危害?破坏司法自主权地位上的不对等文化渗透、引发民教冲突继续与扩大、程度加深居住权、租界前身鸦片贸易合法化一轮书P122必考概念——拓视野①领事裁判权:近代西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在殖民地或附属国攫取的一种特权,即它的侨民在当地的民事、刑事诉讼,所在国法庭无权审理,而由它派驻当地的领事依照本国法律审判。②最惠国待遇:指缔约国双方在通商、航海、关税、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相互给予的不低于现时或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优惠、特权或豁免待遇。缔约双方在平等互利原则的基础上相互享受最惠国待遇。租界是指西方列强根据不平等条约在中国通商口岸地区所划定的、实行完全独立于中国行政系统和法律制度以外的一套殖民地统治制度的地区。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条约内容鸦片战争《南京条约》(英1842)割香港岛、赔款、五口通商、协定关税《虎门条约》(英1843)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兵船港口“巡查贸易”,通商口岸传教《望厦条约》(美1844)《黄埔条约》(法1844)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英法美俄1858)各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10处通商口岸、外国商船自由航行长江各口岸,赔款等《北京条约》(英法俄1860)增开天津为商埠准许华工出国,割九龙司归英属香港界内,赔款《瑷珲条约》(俄1858)抢占中国东北10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三、不平等条约的具体条款对中国有哪些危害?以下条约内容哪一条对中国危害最大?无知与落后是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根源痛或不痛?(浙江文综·17)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上述言论针对的是A.领事裁判权 B.片面最惠国待遇C.居住及租地权 D.“门户开放”政策(天津文综·7)《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合约上签字;1943年1月,中国分别与美英两国签署新约,取消美、英在华治外法权及《辛丑条约》所给予它们的一切权利。从这些变化可以看出A.中国近代主权丧失 B.中国逐步成为世界强国C.中国外交逐渐自强 D.中国摆脱帝国主义压迫CB......炮声震撼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对亚洲来说,战争改变原有格局。......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炮口下的震撼1.社会性质的变化:

在形式上保留有封建社会国家机关及主权所有,同时在经济、政治、文化上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国家控制与压迫的社会。这两个概念来自马克思、恩格斯,后来列宁在共产国际二大做时用过,一开始是分开来的,后来由毛泽东将这两个概念合起来描述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于是沿用到今天。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由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主要矛盾与革命任务变不变?四、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有何影响?有资本主义,但资本主义不发达能做一些主,但主要是列强做主——依赖列强2.经济结构的变动: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近代工业兴起。条约内容鸦片战争《南京条约》五口通商、协定关税《虎门条约》协定关税、通商口岸《望厦条约》《黄埔条约》二鸦《天津条约》增开10处通商口岸、外国商船自由航行长江各口岸《北京条约》增开天津为商埠,准许华工出国商品倾销掠夺原料洋纱、洋布涌入→自然经济自给自足、男耕女织的特性改变传统经济结构逐步解体农产品日趋商品化服务于国际市场四、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有何影响?鸦片战争后的清朝统治阶级他们认为战争起因是外交处置不当引起的偶然事件,并没有认识到这是西方列强向东方扩张的必然趋势,也没有认识到战争失败是由两国全方位差距造成的,而是把战争失败原因归结为“前线将领指挥不力”。战争结束后签订的《南京条约》,本来极为丧权辱国,但清朝统治者竟然称之为“万年和约”:一方面天真的以为签了条约就可以太平无事;另一方面,竟然希望屈辱的条约保持万年不变。统治者阶级普通民众开明士人

议和之后,都门仍复恬嬉,大有雨过忘雷之意。海疆之事,啭喉触讳,绝口不提,即茶坊酒肆之中,亦大书“免谈时事”四字,俨有诗书偶语之禁。愚昧麻木林则徐:“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四、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有何影响?3.社会思潮变动:开眼看世界开眼看世界一个被迫融入世界的近代开端魏源《海国图志》徐继畬《瀛寰志略》林则徐《四洲志》姚莹《康輶纪行》材料:他们从一个封闭的容器中探头出来,开眼看世界,并能放下“

天朝”的架子,平静得看待另一种文明,已是石破天惊之举。——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以求自强不屑蛮夷武威德化学习西方抵制侵略不贵奇巧先进技术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乾隆帝(1793年)致乔治一世的信

其实,天朝德威远被,万国来王......无所不有,然从不贵奇巧,并无更需尔同制办物件。——《九朝东华录》与五十年前的乾隆帝的心态相比,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提出反映了少数士大夫的心态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1)冲破“贵华夏、贱夷狄”的思想观念(2)冲破“闭关锁国”的禁锢(3)赋予经世致用新的内容国家观外交观教育观启迪洋务派、维新派探索总理衙门(1861)洋务中国逐步摒弃天朝体制向近代外交转变外交事务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为清政府办洋务及外交事务而特设的中央机构(1861—1901)。(1901《辛丑条约》规定:改为外务部,仍位列六部之上。)中国晚清主管外交事务、派出驻外国使节。并兼管通商、海防、关税、路矿、邮电、军工、同文馆、派遣留学生等事务的中央机构。【外交与洋务混一,早期近代化特点】外交机构的变化:五口通商大臣——总理衙门——外务部①1844年“五口通商大臣”:只是兼办外交,既无专官更无专署。②1861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晚清政府外交近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央机构半殖民地化的标志。③1901年设立的外务部,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外交机构近代化的完善,也是近代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的标志。夷务“美中不足”的“研究西方热”?魏源《海国图志》徐继畬《瀛寰志略》林则徐《四洲志》姚莹《康輶纪行》长技:火器、弹药等西方技术。未涉及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学习。未受重视小结: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社会性质变动

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由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主要矛盾变动

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转变未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革命任务变动

从反封建转变为反侵略反封建经济结构变动

中国日益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近代工业兴起社会思潮变动

少数仁人志士发出向西方学习的时代先声对外关系变动

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向近代外交转变;盲目自大到有所妥协

(2021•福建适应)如表所列的是鸦片战争前后向国人介绍西方的书籍概况。如表表明当时

A.闽粤是了解世界的重要窗口B.政府大力推动学习西方C.士人群体广泛关注外部世界D.中外文化交流日益密切A(2024·江苏高考·6)1850年,上海出现第一家专营进口棉布的商店,到1858年这类洋布店已有十五六家,以门市零售为主。1860年以后,内地商人纷纷到上海采购,上海洋布店转向以批发为主,实力大增。上海洋布店的发展反映出A.政府鼓励兴办实业B.外来经济因素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