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大学语文》期末题库及答案_第1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大学语文》期末题库及答案_第2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大学语文》期末题库及答案_第3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大学语文》期末题库及答案_第4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大学语文》期末题库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大学语文》期末题库及答案《大学语文》题库及答案一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司马迁祭文梁启超《文选》二、词语辨识(每词2分,共10分】“公患之,使组魔贼之”中“患”的解释?“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中“凡愚”的意思?“王道迂阔而奠为”中“迂阔”的意思?“纵一苇之所如”中“纵”的意思?“举酒属客”中“属客”的意思?三、默写(本题10分)杜甫《秋兴八首(其一)》四、分析题(20分)试分析下面叶圣陶《苏州园林》中一段文字的语言特色。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诸如此类,无非要游览者即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题目:许愿要求:(1)写成叙述性文章;(2)500字以上。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供参考)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县)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条文,是指以浓厚的感情对死者表示哀痛、怀念和评价一类的记叙性文章。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光绪年间的举人。我国近代史上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主要著述有《饮冰室合集》。《文选》,为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纂,世称《昭明文选》。《文选》是一部文学作品总集。选录自先秦至梁的诗文辞赋,不选经子,史书也只略选“综集辞采”,“错比文华”的论赞。二、词语辨识(每词2分,共10分)患,厌恶。凡愚,平凡愚钝。迂阔,迂远而不切合实际。纵,放任,听凭。属客,劝客人饮酒。属,斟酒劝客。三、默写(本题10分)杜甫《秋兴八首(其一)》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评分:词语或标点每错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四、分析题(共20分)试分析下面叶圣陶《苏州园林》中一段文字的语言特色。分析:(1)鉴于说明是要对事物的形状、特征、性质、相互关系或事理进行介绍、阐释和解说,因此往往使用确切和平实的语言,而上面这段文字中作者也正是这样运用语言的。如“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以及“诸如此类,无非要游览者即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都没有使用什么形容词、副词和复杂的句式,显得简单清楚,平实明确。(10分)(2)本文作者是散文写作的大师,在语言的使用上还显示出文艺性散文和小品文的风格,例如:“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以及“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中的“隔着”、“界着”,“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用词用语;还有“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中的“栽几丛”、“蔓延着”等等,都具有清纯平淡中见生动,于自然流畅中见意趣的语言特点。(10分)五、作文(本题40分)评分:内容具体,主题明确,思想健康,文从字顺,且达到500字,即可给30分以上。反之给30分以下。病句、错别字(包括标点)每2处扣1分,最多扣10分。《大学语文》题库及答案二一、名词解释(每空5分,共20分】袁枚:《诗经》柳宗元近体诗二、词语解释(每词2分,共10分)“赵盾弑其君”中“弑”是什么意思?“夫黄雀其小者也,黄鹄因是以”中“因是以”是什么意思?“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中“固”是什么意思?“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中“我之谓”的是什么意思?“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中“见”是什么意思?三、默写(本题10分)默写李密《陈情表》之中一段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是以区区不能废远。(结束)四、分析题(15分)研读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一段著名的内心独白,分析哈姆雷特的心理特征。引文:哈姆雷特: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死了;睡着了;什么都完了;要是在这一种睡眠之中,我们心头的创痛,以及其他无数血肉之躯所不能避免的打击,都可以从此消失,那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结局。死了;睡着了;睡着了也许还会做梦;嗯,阻碍就在这儿:因为当我们摆脱了这一具朽腐的皮囊以后,在那死的睡眠里,究竟将要做些什么梦,那不能不使我们踌躇顾虑。人们甘心久困于患难之中,也就是为了这个缘故;谁愿意忍受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费尽辛勤所换来的小人的鄙视,要是他只要用一柄小小的刀子,就可以清算他自己的一生?谁愿意负着这样的重担,在烦劳的生命的压迫下呻吟流汗,倘不是因为惧怕不可知的死后,惧怕那从来不曾有一个旅人回来过的神秘之国,是它迷惑了我们的意志,使我们宁愿忍受目前的磨折,不敢向我们所不知道的痛苦飞去?这样,重重的顾虑使我们全变成了懦夫,决心的赤热的光彩,被审慎的思维盖上了一层灰色,伟大的事业在这一种考虑之下,也会逆流而退,失去了行动的意义。且慢!美丽的奥菲利娅!——女神,在你的祈祷之中,不要忘记替我忏悔我的罪孽。题目:漂泊要求:写成叙述性文章。500字以上。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供参考)一、名词解释(每空5分,共20分).袁枚(1716-1797),字子才,号简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诗人、诗论家。乾隆四年(1739)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诗经》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周初至春秋末叶大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分为〈风》、滩》、《颂》三大类。“风”是民歌,一百六十篇,因分采于十五个国家和地区,故称“十五国风”;“雅”为西周京畿乐歌,分为大雅与小雅,一百零五篇;“颂”为庙堂祭祀乐歌,四十篇。它从不同方面反映了社会生活与精神面貌,奠定了我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参加了以王叔文为代表的新政,失败后被贬永州司马,10年后,又左迁柳州刺史,故世称柳柳州。.近体诗,古代诗体之一,也称“今体诗”,指与“古体诗”相对的格律体,为唐宋及后代诗人经常采用。它在诗的字数、句数、平仄、对偶及押韵方面都有严格规定。二、词语辨析(每词2分,共10分)“弑”,古代下杀上,如臣杀君,子杀父,都叫弑。“因是以”,犹此矣。“固”,本来。“之”,复指提宾。“我之谓”,谓我,即我说的。“谓”指……而言之。“见”,表被动。三、默写(本题10分)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微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评分:词语或标点每错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四、分析题(共15分)研读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一段著名的内心独白,分析哈姆雷特的心理特征。此段乃是整个悲剧的核心,极富哲理性,它展示了哈姆雷特的心灵煎熬。“生存还是毁灭?”这生死抉择,引起王子深沉的思索。生存,即活下去,“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具体地说,也就是“忍受人世的鞭挞和讥讽,压迫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剧,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微贱者费尽辛勤所换来的鄙视。”由此看来,生存太难,而毁灭反而容易得多,只要抽刀一击便可自杀身死,顷刻间万事皆休,何尝不是一种解脱。然而,作为思想家的哈姆雷特具有一般人达不到的深度,他一旦将这思虑再向纵深开掘,马上又出现新的问题:倘若如宗教所说,灵魂不死呢?那“活着”时的诸多苦难不依旧存在吗?不还得照样“忍受”吗?原来,死不是苦难的结束,而是苦难的延续,如果生前不消灭世间的不义,那死后的梦都得不到宁静。这样通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哈姆雷特坚定了信念,最后选择的不是毁灭而是“活着”,他要在忍受中揭露罪恶,为父报仇,重振朝纲,直至完成“扭转乾坤的伟大事业”。这段独白,一针见血,鞭挞社会罪恶,指出时代特征以及英雄人物的历史使命,更重要的是此段展示了主人公的思想骤变,突出了他的哲人特点,哈姆雷特从此摆脱“自杀”的念头,开始了一系列的复仇行动。五、作文【本题45分)评分:内容具体,主题明确,文从字顺,且达到500字,即可给30分以上。反之给30分以下。病句、错别字(包括标点)每1处扣1分,最多扣10分。《大学语文》题库及答案三一、名词解释(每空5分,共20分)鲁迅《孙子兵法》弗朗西斯•培根4.《文选》二、词语解释(每词2分,共10分)“呜呼,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中“使”是什么意思?“吴王从台上观,见且斩爱姬,大骇”中“且”是什么意思?“史公以风庐道奉檄守御”中“檄”是什么意思?“乍前乍却,以观世事”中的“乍”是什么意思?“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中“兹”是什么意思?三、默写(10分)请默写李白的《宣州谢胱楼饯别校书叔云》。四、分析题(本题15分)试析李清照《醉花阴》中名句“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高妙之处。命题:竞争要求:写成议论性文章。500字以上。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供参考)一、名词解释(每空5分,共20分)鲁迅,本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孙子兵法》,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古代第一兵书。<孙子兵法》总结了春秋末期的军事学说和战争经验,所概括的军事理论及用兵原则具有朴素的唯物辩证思想。3.弗朗西斯•培根,英国著名的哲学家、科学家、思想家。他是莎士比亚的同时代人,近代英国思想史上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近代人类思想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杰出人物之一。《人生随笔》的作者。4.《文选》为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纂,世称《昭明文选》,是一部文学作品总集。二、词语解释(每词2分,共10分)1.“使”这里用作连词,是假使的意思。2.“且”,将要的意思。3. “檄”,有关军事的公文。4.“乍”,忽然。5. “兹”,此的意思。三、默写(本题10分)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评分:词语或标点每错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四、分析题(本题15分)试析李清照《醉花阴》中名句“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高妙之处。分析;“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三句,此处不说思念,而思念又至深。作者自比菊花,勾画出一个以秋菊为伴、孑然一身、多情善感的思妇形象。如花间仙子,具体、生动、传神——黄昏人静,西风凄紧,风卷珠帘,蓦然发现自己比黄花还瘦。原因何在?昼夜被离别折磨,苦苦相思所致。字后藏情,弦外有音,情凄婉而意含蓄,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五、作文(本题45分)内容具体,主题明确,文从字顺,且达到500字,即可给30分以上。反之给30分以下。病句、错别字(包括标点)每1处扣1分,最多扣10分。《大学语文》题库及答案四一、名词解释(每空5分,共20分)《战国策》辛弃疾《论语》普希金二、词语解释(每词2分,共10分)“专淫逸奢靡,不顾国政,郢都必危矣”中“专”是什么意思?“夫黄雀其小者也,黄鹄因是以”中“因是以”是什么意思?“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中“尽”是什么意思?“迤逦到山路转折处”中“迤逦”是什么意思?“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中“亡”是什么意思?三、默写(本题10分)请默写《再别康桥》(全诗)四、分析题(本题15分)请分析辛弃疾的《醉花阴》的写作特色。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命题:我的QQ要求:写成叙述性文章。500字以上。五、作文(本题45分)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供参考)一、名词解释(每空5分,共20分)《战国策》,是古代国别体史料汇编,它主要记述战国时代谋臣策士游说各国或互相辩论所提出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反映当时社会复杂尖锐的矛盾和斗争。辛弃疾,南宋杰出的爱国词人。主张坚决抗金,遭到主和派打击,历任闲职多年,后闲居农村20年之久,终抑郁而卒。其词作慷慨悲壮,扣动人心。作品收于《稼轩长短句》中。《论语》,儒家经典,主要记载孔子师徒的言行,由孔子弟子与再传弟子记录编篡而成。对中国后世政治、思想、文化、教育都产生了长期而深远的影响。普希金,1799—1837,俄国作家,主要作品有长诗《欧根•奥涅金》、小说《上尉的女儿》、历史剧《鲍利斯•戈都诺夫》,他在诗歌、小说、戏剧等方面的创作都取得辉煌成就,被誉为“俄罗斯文学之父”。二、词语解释【每词2分,共10分)“专”,一味地。“因是以”,犹此矣。“尽”,全。“迤逦”,曲折连绵。“亡”,失去。三、默写(本题10分)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评分:错处或不完整酌情扣分。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荐,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苹!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浸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萧;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四、分析题(本题15分)试分析辛弃疾《醉花阴》分析:词的上片一开头以沉郁顿挫之势振起全篇既写南宋王朝的衰弱,也悲叹作者自己已经老年,立刻把读者引入伤春氛围中。“惜春常怕花开早”,深入写出惜春,“何况落红无数”一句,使惜春的感情进一步深化了。然而回天无力,芳草遍天涯,春是无归处的了,词人怨春了。多么的盼望皇帝起用自己,可“怨春不语”,怨那皇帝不说话呀!那些小人们正如狠琐蜘蛛忙着张起网来,招惹轻薄柳絮一样正春风得意呢!下片,借古人以喻今情,表达自己屡遭打击,而奸佞小人也未必有好下场。“长门事”以下五句,借司马相如写《长门赋》为陈皇后争回宠幸之事,再叹自己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只居闲职的苦闷,表现出伤春的情绪。陈皇后虽重金买赋,她只能在寂寞中了此残生,对君王的脉脉深情又能向谁倾诉呢?随后,再由吊古转入伤时。“君莫舞”一句,指那些主和派奸佞们尽管权倾一时,但到头来下场也并不美妙。.杨玉环也好,赵飞燕也好,到头来全都横死。最后“闲愁最苦”三句,又呼应前文,回到惜春这个主题上来,为日暮途穷的南宋王朝忧伤煎熬,最后还是不忘爱国忧民。前后照应,使全诗沉浸在凄凉哀怨之中。五、作文(本题45分)评分:内容具体,主题明确,文从字顺,且达到500字,即可给30分以上。反之给40分以下。病句、错别字(包括标点)每1处扣1分,最多扣10分。《大学语文》题库及答案五一、名词解释(每空5分,共20分)莎士比亚祭文梁启超《文选》二、词语解释(每词2分.共10分)“晋侯饮赵盾酒”中“饮”是什么意思?“举酒属客”中“属客”是什么意思?“庄辛去之赵”中的“之”是什么意思?“纵一苇之所如”中“纵”是什么意思?“所以然者,兵多意盛”中“然”是什么意思?三、默写(本题10分)请默写杜甫的《秋兴八首(其一)》。四、分析题(本题15分)研读《晋灵公不君》中关于组魔一段故事,试分析组魔的人物性格。犹不改。宣子骤谏。公患之,使组麂贼之。晨往,寝门嗣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麂退,叹而言日:“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题目:奉献要求:

文体不限。500字以上。五、作文(本题45分)IIIIIIfI1I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供参考)一、名词解释(每空5分,共20分)莎士比亚(1564-161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戏剧家,人文主义文学杰出代表。祭文,是指以浓厚的感情对死者表示哀痛、怀念和评价一类的记叙性文章。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光绪年间的举人。我国近代史上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主要著述有《饮冰室合集》。《文选》,为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纂,世称《昭明文选》,是一部文学作品总集。二、词语辨析(每词2分,共10分)“饮”,(yin),给酒喝。意动用法。“属"(zhu)客,劝客人饮酒。属,斟酒劝客。“之”,往。“纵”,放任,听凭。“然”,如此,这样。三、默写(本题10分)杜甫《秋兴八首(其一)》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评分:词语或标点每错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四、分析题(本题15分)研读《晋灵公不君》中关于组麂一段故事,试分析组麂的人物性格。分析:.组麂是我国思想道德史上出现较早的“舍生取义”人物。组麂为什么会被晋灵公选中去杀赵盾?此前是否干过此类事情?不得而知。但是从本文对他的描述上看,他并不是“不忠”、“不信”的杀手,而是品质高尚、有道德,有原则的“义士”。文章第二自然段,从“使组魔贼之”其人物出现,到其“触槐而死”结束,仅用八九十个字,便使组魔从一个“杀手”转变为“义士”,完成了性格上飞跃,笔法非常精到。事实上本文是在“不忠”和“不信”两难的境地来刻划组魔这个人物的。“晋灵公不君”,他也是君。组麂也要听命,也要守信。赵盾不是君,但也是“主”,而且是“不忘恭敬”的“民之主”,也一定要忠恕。更何况做人要守信义,讲原则,明是非。所以,在“有一于此”选择时,组魔要用自己的生命换取“忠’’“信”,这就是“义”。“舍生取义”乃为大义之人。这就是本文塑造的为了正义、道义,也为了自己的信仰和原则献身的大义凛然人物性格。五、作文(本题45分)评分:内容具体,主题明确,文从字顺,且达到500字,即可给30分以上。反之给30分以下。病句、错别字(包括标点)每1处扣1分,最多扣10分。《大学语文》题库及答案六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战国策》辛弃疾《论语》普希金二、词语辨析(每词2分。共10分)“专淫逸奢靡,不顾国政,邹都必危矣”中“专”的意思?“夫黄雀其小者也,黄鹄因是以”中“因是以”的意思?“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中“尽”的意思?“迤逦到山路转折处”中“迤逦”是什么意思?“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中“亡”的意思?三、默写(10分)再别康桥(全诗)四、分析题(本题20分)试分析(晋灵公不君》组麂这一人物的性格。引文(节录)-犹不改。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钮魔贼之。晨往,寝门闻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魔退,叹而言日:“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题目:上网要求:1.写成叙述性文章。2.500字以上。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供参考)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战国策》,是古代国别体史料汇编,记事年代大致上接《春秋》,下迄秦末楚汉之争,共约二百四十年左右。大约为战国末年和秦、汉间人所撰,原编者不明。它主要记述战国时代谋臣策士游说各国或互相辩论所提出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反映当时社会复杂尖锐的矛盾和斗争。辛弃疾,南宋杰出的爱国词人。主张坚决抗金,遭到主和派打击,历任闲职多年,后闲居农村20年之久,终抑郁而卒。其词作慷慨悲壮,扣动人心。作品收于《稼轩长短句》中。3.《论语》,儒家经典,主要记载孔子师徒的言行,由孔子弟子与再传弟子记录编篡而成。对中国后世政治、思想、文化、教育都产生了长期而深远的影响。4.普希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