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物理讲义《浮力》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知识讲解_第1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物理讲义《浮力》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知识讲解_第2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物理讲义《浮力》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知识讲解_第3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物理讲义《浮力》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知识讲解_第4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物理讲义《浮力》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知识讲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浮力》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

【学习目标】

1、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

2、会利用浮力的产生原因、称重法、公式法、特殊状态法,计算浮力的大小,并解决实际问题;

3、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知道浮力的大小只与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排开液体的密度有关;

4、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能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解决有关问题。

【知识网络】

(产生原因:%=晶上一晶下

大小:阿基米德原理--F.=GW=pgV.

方向:竖直向上

浮漂浮F*二G轮船一排水或切“=邑0左

翼gg

力应用J上浮F4G气球、飞艇

悬浮F0=G潜水艇

下沉F„<G

【测量或计算方法:①产生原因②称重法③公式法④特殊状态法

【要点梳理】

要点一、浮力的计算方法

1、压力差法:对于形状规则的物体(如长方体),它所受的浮力可用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来

求,即:4孚=为上-。下。压力F=Ps=p^gh。浮力是液体对物体压力的合力,压力的产生又是因

为液体压强导致的,压力差法适用于任何形状的物体,只是对于不规则的物体,运用这个方法不方便。

2、阿基米德原理:七=6排=2液g降卜,浮力的大小只跟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3、受力平衡法: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列出平衡等式,找到浮力与重力和可能受到的拉

力、压力、支持力的关系。

(1)漂浮(悬浮):耳孚=6物

(2)称重法:耳字=G物一心

(3)沉底:F浮=仃物_尸支

要点诠释:

1、利用公式求浮力时,要知道公式的适用范围和适用条件,不能乱套公式。

2、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浮在同一种液体中,G9=%=■夕便目「,=/gl]

=’乜,为一定值,等于红(浮在液体中的物体,将露出液面部分切去,物体上浮又露出

V.P.%P.

液面,4为定值,等于立)。

qP«

要点二、物体的浮沉条件

1.受力比较:

(1)上浮&>G9时,合力方向向上;

(2)下沉:&<G倚时,合力方向向下;

(3)漂浮(悬浮):&=q时,合力为零;

(4)沉底:Q+FN=G.,合力为零。

2.密度比较:

(1)上浮(漂浮):p0>P.;

(2)下沉(沉底):pQ;

(3)悬浮:&=,%。

要点诠释:

1.对于实心的物体,由F序=厂+,G=»«g=々jg。,浸没时限=%,所以当外,时,

%>G物体上浮;当Q1g时,4=G,物体悬浮;当外<外,4<G物体下沉。

2.物体上浮、下沉是运动过程,在此过程中受非平衡力作用,下沉的最终状态是沉到液体底部;上浮

的最终状态是浮出液面,最后漂浮在液面,漂浮和悬浮的共同特点都是浮力等于重力(&=G)。在平

衡力作用下静止不动,不同点是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漂浮时物体的体积大于排开液体的体积%>/;

悬浮时,物体的体积等于排开液体的体积味=啧。

要点三、浮力的应用

1.轮船、气球、飞艇的浮沉原理一一调节重力、浮力的关系:

(1)要使密度大于水的物质做成的物体浮于水面可采用“空心”办法,增大体积从而增大浮力,使物

体浮于水面,用钢铁做成轮船,就是根据这一道理。

(2)潜水艇靠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上浮和下潜。当时,潜水艇上浮;当水箱中充水时,自身

重力增大,增大到FuG时,可悬浮于某一位置航行;水箱中再充水,至F浮<G时,则潜水艇下沉。

(3)利用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通过改变气囊里气体的质量来改变自身的体积,从而改变所受浮力的

大小,来实现升降,气球和飞艇就是利用空气浮力升空的。

2.密度计原理及用途:

密度计是用来测定液体密度的仪器,它根据漂浮时的受力平衡及阿基米德原理而制成的,密度计在

待测液体里呈漂浮状态,所受浮力大小不变,都等于它的重力,根据浮力公式,

Fs=Gs=PsgVft,液体密度较大的时候,密度计露出部分多,反之就少,所以密度计上的刻度数是

上面较小而下面较大,密度计上的数值表示待测液体密度是水密度的倍数。如“0.8,”表示该液体密度

MO.8X103kg/m3o

要点四、关于浮力问题的分析:

1、要明确研究对象的浮沉状态,不要在不明白物体的浮沉状态时就套用公式进行无谓的计算。要根据

物体的浮沉状态找到合理的分析计算方法,注意区别V排和V物,注意在物体悬浮和漂浮时F『G物。

2、根据公式夕=三知,要测量物质的密度,就必须测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利用物体浸在液体中所受

的浮力及和重力G之间的关系,可间接得出物体所受的重力和物体的质量,利用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排

开液体的体积。7等于物体的体积V,可测出物体的体积,代入密度公式就可以计算出物质的密度。

3、要判断液面的升降,关键是要分析变化前、后两种情况下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大小,没变化前物体

排开液体的体积为乙,变化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为用,如果啧>味,液面下降;/=用,液面

不变;/,液面上升。

【典型例题】

类型一、浮沉条件解题

.(•铁岭模拟)(多选)如图a、b、c三个实心小球,其中a与b质量相等,b与c体积相同;

将三个小球放入水中静止不动时,a球漂浮、b球悬浮、c球沉底,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它们在水中的体积关系是:Va<Vb=Vc

B.它们的重力关系是Ga=Gb>Gc

C.它们的密度关系是:Pa<Pb<Pc

D.它们所受的浮力关系是:Fa=Fb=Fc

【答案】CD

【解析】A、由图可知,a漂浮,b悬浮,则V排a<Va,V排b=Vb,当物体的重力等于受到的浮力时物体

悬浮或漂浮,Fa=Ga,Fb=Gb;a与b质量相等,则物体的重力相等,所以浮力Fa=Fb,F浮=PgV排,所以

V排a=V排b,由题干可知:Vb=Vc,V排a=V排b=V排c,故A错误;B、b悬浮,c沉入底部,所以Fb=Gb,Fc

<Gc;b与c体积相同,根据F滓=PgV排可知:Fb=Fc,Gb<Gc;则Ga=Gb<Gc,故B错误;C、当物体的

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下沉,当物体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悬浮,当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

密度时物体上浮或漂浮,根据a漂浮、b悬浮、c沉入底部可知:Pa<Pb<Pc,故C正确;D、由上

分析可知:浮力Fa=Fb=Fc,故D正确,故选CD。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重力公式、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浮沉条件的掌握和运用,灵活运用好物

体的浮沉条件是本题的关键。

举一反三:

【变式】(•历下区一模)如图所示,把甲、乙两个体积相同的实心小球投入水中,甲球漂浮,乙球悬

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球的质量可能等于乙球的质量

B.甲球的密度一定小于乙球的密度

C.甲球受的浮力可能大于它的重力

D.甲球的浮力一定等于乙球的浮力

【答案】B

类型二、受力分析解题

C»2.如图所示,台秤上的烧杯和水共重49N,用弹簧秤吊着一个体积1dn?的圆柱形铝块,当铝块浸

没水中,水未流出,此时弹簧秤的示数是,台秤的示数是o(g=9.8N/kg;

已知P铝=2.7X103kg/m3)

【思路点拨】(1)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可以求出浮力,利用“称重法测浮力”可以求出物体的弹簧测力计

的示数;(2)台秤对烧杯的支持力和烧杯对台秤的压力是一对平相互作用力,对烧杯和水受力分析求出

支持力的大小,即台秤受到的压力大小。

【答案】16.66N;6kg

【解析】铝块受到的浮力:%=夕水g%=1.0xl()3检/加X9.8N/格xlxl033=9.8N

铝块受到的重力:6铝=夕铝g曝=2.7x103馆/加3X9.8N/馆xlxlO-3〃/=26.46N

研究圆柱形铝块,当铝块浸没水中静止时受三个力平衡,有等式:%+%=G

弹簧测力计示数:辱=G—%=26.46N—9.8N=16.66N;

由于水对铝柱体有浮力作用,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铝块对水有压力作用,F氐=F浮。以烧杯和

水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有等式:%=G*+G水+%,

台秤受到的压力:&=G.+G*+F&=49"+98"=588",

F588N

台秤的示数:加示=上=:=6kg。

g9.8N/kg

【总结升华】题考查了受力分析、力的合成、受力平衡条件的应用、浮力大小的计算等问题,题目综合

性较强。

举一反三:

【变式】盘秤上放一盛水容器,秤的示数为1kg。将一5N的物体吊在弹簧秤下放入水中,如图所示,求

当弹簧秤示数为4N时,容器下的盘秤示数为多少?(g=10N/kg)

【答案】1.1kg

类型三、测密度

©»3.在一次社会实践活动中,小明拾到了一块外形奇特颇有观赏价值的石头,此石块的密度是多大

呢?小明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和一根细线在河边就测出来了,请你猜想小明是怎样测量的。(要求写出主

要的测量步骤和计算密度的表达式)

【思路点拨】测量石块的密度,主要从测量质量和体积两方面来考虑:①弹簧测力计可以测出重力,间

接求出质量;②测出浮力,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出石块的体积;③根据密度公式计算石块的密度。

【答案】主要测量步骤:

①用细线拴住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在空气中称重,测出石块重G;

②把石块浸没在河水中,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石块所受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

G-F

③根据测量的实验数据计算出石块的体积V和密度Q,石块的体积/=------;

PRR

石块的密度:Q=—E—

【解析】根据公式•知,要测量石块的密度,需要测出石块所受的重力和石块的体积,石块

VVg

所受的重力可以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测出;由于石块的形状不规则,且密度大于河水的密度,因此,可以

将石块浸没在河水中,使石块排开河水的体积等于石块的体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知,石块浸没在河水

P

中排开河水的体积/=一三,将石块用细线系住浸没在河水中,读出石块所受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用

称重法求出石块所受的浮力,进而求出石块的体积,最后求出石块的密度。

【总结升华】无论哪种方法测物体的密度,都是从质量和体积两个方面入手,所有步骤都应围绕这两方

面进行。

举一反三:

【变式】小东同学想测出液体B的密度,但手边只有一个弹簧测力计、一根细线,一个小石块、两个烧

杯和足量的水,小东同学根据这些器材设计出了下面的实验步骤,但不完整,请你将小东的实验步骤补

充完整:

①用细线系住小石块,将适量的水与液体B分别倒入两个烧杯中;

②;

③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石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拉力F;

④o

请根据小东测量的物理量表示出液体B的密度外=

【答案】②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石块所受的重力G;④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石块浸没在液体B中时受到

的拉力〃=舒外

【解析】水的密度已知,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石块所受的重力后,再把小石块浸没在水中用弹簧测力计

测量,测出小石块所受的拉力,即可计算出小石块所受的浮力和小石块的体积;再把小石块浸没在液体

B中,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测出小石块所受的拉力,即可计算出小石块在液体B中的所受的浮力和液体

B的密度。

类型四、漂浮载物

.如图甲所示,金属块A在木块B上,木块恰好浸没在水中。将金属块放入水中,容器底对金属块

A的支持力是2N,木块静止时,有2/5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乙所示。已知木块的体积是金属块体积的

5倍,求:金属的密度和木块的重力。(g=1.0N/kg)

甲乙

【答案与解析】从乙图可知,木块B在水中漂浮所以:厚木=G木,

3

此时木块有2/5的体积露出水面,木块浸入液体的体积为:

3

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耳孚木=P水曝g=P水~^g,

3

即:夕水0二6木=「木g限,

33

代入数值得:夕木=]夕水==xl.0xl()3饭/府=0.6xl03^g/m3;

从甲图可知,金属块A和木块B在水中漂浮,

,,,4字木=6木+G金,

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4孚木'=2遥曝'=0成腺,

即:夕水g娱=6木+6金二夕木8限+夕金金,

而:瞑=5曝,

代入得:8g5曝=P木g5嗫=Q金g七,

解得:P金=5(「水-'夕木)=5x(1.0xl()3Ag7/〃3一0.6义1()3炫/加3)=2xl()3馆/加3。

从乙图可知,金属块A沉到容器的底部,金属块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浮力和支持力,

则:6金=P浮金”支,

即:夕金曝g=0/金g+尸支,

代入数值得:2x103像/加3xi0N/左gxq=1.0xl()3饭/加3xi0N/Agx「金+2N,

解得:K=2xl0^m3;

而:9=5曝=5x2xl()T/3=ixio-3%3,

,木块的重力为:G木=夕木限g=0.6xl()3他/加3xioN/Agxlxl()T/"3=6N。

【总结升华】一是漂浮条件的使用,二是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和应用。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

用,难点是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举一反三:

【变式】如图所示,在木块A上放一金属块B后,木块A恰好没入水中,此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P.

将金属块B从木块A上取下,放入水中并浸没,静止时容器底对金属块B的支持力为20N,此时水对容

器底的压强为P?。已知木块A的体积为7.5X金属块B的密度为3XlOTg/n?,取g=10N/kg。则

()

A.Pi大于P?B.Pi小于P?

C.金属块B的体积为2X10%,D.木块A的密度为O.GXlO'kg/m,

【答案】AD

【解析】如图,B在木块上漂浮,4孚1=6木+6-,

将金属块B从木块A上取下,放入水中,金属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B将下沉,而木块漂浮,此时二者

受到的浮力F浮2=G木+F浮B,

,GB>F,浮B,

1,与1〉F谆2,

=「水曝g,

•••前后排开水的体积:41〉曝2,

,容器内水深:hx>h2,

P=pgh,

:.P、>P],故A正确、B错;

,PB〉P水,

B在水中下沉至水底:GB—F支+F浮,

即:4/g=2ON+0j;g,

VB=—出一=1x10-3加3,故C错;

0Bg一夕水g

金属块B在木块上漂浮,木块A恰好没入水中,耳孚=6木+68,

即:夕水晨g=Q/Sg+夕木腺g,

解得:0木=这仝二也2=0.6x103和/加3,故D正确。

类型五、综合应用与实验探究

◎>5.木块A的体积为500cm3,质量为300g,用细线拉着浸没于盛水的圆柱形容器中,容器的底面积

为100cm?,容器内水面高度为30cm,如图所示,求:

(1)物体受到的浮力;

(2)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3)绳子的拉力T;

(4)若剪断绳子后,木块静止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g取10N/kg)

【思路点拨】已知木块体积可求所受浮力,已知水的深度可求压强,根据二力平衡可求可求绳子拉力;

绳子剪断后,木块漂浮,浮力等于重力,算出排开水的体积,根据总体积减去排开水的体积就是减小的

水的体积,从而算出减小的水深度,进一步算出水的深度,求出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答案与解析】⑴物体受到的浮力:耳孚=pg-=lxl()3馆/加3xi0N/像x5xlO、3=5N;

(2)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pgh=lx103^g/m3xlOA^/Agx0.3/n=3000Po;

(3)物体A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根据A受力平衡可得:%=G+T,即:T=F『G=5N—3N=2N

(4)若绳子剪断后,木块漂浮:F^=G=mg

由阿基米德原理:=pgV^=mg

m0.3kg

可得:喉二一=3x10-4m3=300cm3;

1.0xl()3馆/加3

P

V^=V-V^-500cm3-300cm3=200cm3

匕咸—20(W

所以:4咸==2cm=0.02m

SIQOcm2

木块静止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33

Px=pg(/z-〃减)=lxlO^g/mxlOiV/kgx(Q.3m-0.02m)=2800Pa。

【总结升华】题目考查浮力、液体压强的计算,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力的合成等问题,题目综合性较

强。

举一反三:

【变式】如图所示,将一个体积为1.0X10%?、重6N的木块用细线系在底面积为400cm2

的圆柱形容器的底部。当容器中倒入足够的水使木块被浸没时(g=10N/kg)

求:(1)木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剪断细线后,木块处于静止时,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多大?

(3)木块露出水面处于静止后,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减小了多少?

【答案】(1)由:品=夕液%g得:璃=1.0x103左g//xL0xl(T3加3X1ON/馆=10N;

(2)木块静止在水面时,由于漂浮,所以:F9=G=6N,

F浮6N=6.0x10",

「水g1.0xl03^g/m3xlOA^/kg

曝=%一降J=1.0xl(y3加3—6.0xl()Y加3=40x107加3;

/.、,噎4.0x10"加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