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第27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课标阐释时空构建1.两弹一星: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目的、主要成就及意义2.“东方魔稻”:袁隆平成功培育杂交水稻的成就及意义3.“银河”系列计算机:我国巨型计算机研制的成就及意义4.“神舟”号飞船:中国成功放射“神舟”五号飞船的成就及意义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82页一、两弹一星1.“两弹”(1)目的:反对核威逼,打破核垄断。(2)历程a.1964年6月,中国放射第一枚中近程①运载火箭。b.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②原子弹试爆成功,中国由此跨入核国家行列。c.1966年10月27日,③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中国从今拥有导弹和原子弹“两弹”结合的战略核导弹。d.1967年6月17日,第一颗④氢弹试爆成功。2.“一星”(1)1970年4月24日,“长征—1”号航天运载火箭顺当地将⑤“东方红-1”(2)1975年11月26日,中国成功放射返回式⑥遥感卫星,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二、“东方魔稻”1.研制: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①“南优2号”,此后又成功培育出②“超级杂交稻”。2.意义(1)在理论上突破了“水稻等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的经典遗传理论禁区,大大丰富了作物遗传育种的理论和技术。(2)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自20世纪70年头中期至2001年,中国已累计种植杂交水稻30多亿亩,增产粮食40亿吨,创建经济效益4000多亿元。(3)推广杂交水稻技术成为联合国粮农组织在全球范围内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的一项战略安排,西方媒体因此称杂交水稻为“东方魔稻”③“其次次绿色革命”。三、“银河”系列计算机1.1983年,中国第一台运算速度每秒亿次的巨型计算机——①“银河—Ⅰ”型机诞生。2.1997年,每秒运算130亿次的“银河—Ⅲ”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标记着我国高性能②巨型计算机研制技术取得新的突破,中国在这个领域跨入了世界先进行列。3.20世纪80年头以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日新月异,中国政府实施以③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实现了④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四、“神舟”号飞船1.成功放射:①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宇宙飞船把宇航员②杨利伟2.意义(1)中国成为第③三个有实力把宇航员送入太空的国家,中国的航天科技步入发达国家行列。(2)激发了中国人民剧烈的民族骄傲感。(3)是继④“两弹一星”之后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又一个光辉的里程碑。(4)在将来的5-10年里,将为中国带来上千亿元的经济效益,成为带动高新技术及相关领域发展的强大动力。,eq\a\vs4\al(微小点拨)[易混易错]“两弹一星”指的是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其中“两弹”不包括氢弹。[深度点拨]新中国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一方面加强了中国的国防力气,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供应稳定的和平环境,也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带动了相关领域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增加了中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教材互补]中国在尖端科学技术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对于增加中国的综合国力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人民版)[重点精讲]被誉为“中国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培育出的杂交水稻,为我国农业生产带来了大幅度、大面积的增产,这项成果不仅是我国、也是世界农业科研的一项重大成果。西方世界称,杂交水稻是“东方魔稻”。国际上甚至把杂交水稻当作中国继四大独创之后的第五大独创,被誉为“其次次绿色革命”。[深度点拨]“银河”系列计算机在十几年间先后问世,表明中国的高性能巨型计算机研制技术已经居于世界前列,加速了国家信息化发展。[易错提示]20世纪80年头以后我国科技发展以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发展为主。[素养透视]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两弹一星”到新时期“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中国科技蓬勃发展,勾画科技成就的时间线索,形成宏观相识。(时空观念)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83页探究主题一凸显立德树人国防科技史料一1964年10月16日,我国在新疆罗布泊沙漠成功地进行了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结束了我国的无核时代。当时,前苏联撕毁援华条约、撤走专家,西方对中国进行科技封锁,又正值困难时期,我国科学家、解放军和工人发扬自食其力、艰苦创业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克服了种种不可思议的困难。探究点120世纪五六十年头,我国在极其困难的状况下坚决确定研制“两弹一星”的主要缘由是什么?提示:抵挡帝国主义的武力威逼、打破大国的核讹诈和核垄断,尽快增加国防实力。史料二假如六十年头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放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实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盛发达的标记。——邓小平探究点2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说明我国研制“两弹一星”的重大意义。提示:“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打破了美、苏两国对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垄断,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同时为社会主义建设创建了安定的环境。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促进了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是我国旺盛昌盛的重要标记。史料三这次卫星放射成功,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是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途的宏大成功,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又一丰硕成果……中国人民这一宏大成功,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据新华社电史料四“神舟”6号尚在太空遨游,许多“搭车”企业就已起先计算收益。航天领域每投入1元钱,将会产生7元至12元的回报。航天,将为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动力……——据新华社电探究点3史料三和史料四所反映的问题有何不同?提示:两则史料反映了不同时期中国空间技术的发展,其侧重点有所差别。史料三反映了“文革”期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成功放射,打破了美苏对空间技术的垄断,具有政治意义。而史料四则反映了新时期党和政府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神舟”6号的成功放射为我国和平利用太空资源创建了条件,具有经济意义。1.“两弹一星”研制成功的意义(1)“两弹一星”抢占了科技制高点,增加了我国科技实力和国防实力,奠定了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地位。(2)打破了核垄断,加强了国防实力;为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创建了一个安定的环境;提高了国际地位。2.发展航天技术对人类现在和将来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有何作用与意义(1)航天技术可以带动计算机、电子、测控等多种科学技术的发展。(2)航天技术可干脆服务于我们的生活,例如通信卫星、气象卫星等,改善了我们的生活。(3)航天技术干脆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4)航天技术的发展对增加中国的经济实力、科技竞争力、国际实力和民族凝合力都具有重大意义。3.比较20世纪80年头前后中国发展高科技侧重点的不同及缘由(1)20世纪80年头前:主要是为了冲破美苏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垄断,主动发展高新科技,以巩固国防、维护国家平安,为社会主义建设创建一个安定的环境。缘由: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企图扼杀新生人民政权;②20世纪60年头中苏关系恶化;③美苏争霸导致世界局势惊慌。(2)20世纪80年头后:进行科技体制改革,主动推行科技成果商品化,推动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指导,主动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缘由:①20世纪80年头后,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战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②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国际地位不断提高;③国际形势有了很大改变。《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阅历》文章中提到:“中国的阅历第一条就是自食其力为主。我们许多东西是靠自己搞出来的……这样,就可以激昂起整个国家奋勉图强的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中,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A.首颗人造卫星放射成功B.驾驭载人航天技术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D.成功培育杂交水稻[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历史说明的核心素养要求,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学问解决问题的实力。考点:现代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载人航天。[得分思路]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的放射成功,与材料中“改革开放以来”不符,故A项错误;从1999年起,“神舟”号飞船在经过4次无人飞行成功试验后,于2003年载着宇航员杨利伟飞上了太空,与材料中“改革开放以来”相符,故B项正确;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与材料中“改革开放以来”不符,故C项错误;1973年,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与材料中“改革开放以来”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B探究主题二富含家国情怀的新中国高新科技史料一中国农夫说,吃饭靠“两平”,一是邓小平;二是袁隆平。探究点1史料一中中国农夫为什么要这么说?提示:邓小平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夫的生产主动性,激发了农村经济的活力;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增加了农夫收入,解决了农夫吃饭问题。史料二“袁(隆平)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美]经济学家唐·帕尔伯格探究点2袁隆平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详细表现在哪里?有何意义?提示:表现: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此后又培育出“超级杂交稻”。意义:解决了中国以至世界人民的吃饭问题;为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供应了战略思路;被西方媒体称为“东方魔稻”“其次次绿色革命”。史料三巨型计算机探讨权威西孟·克雷曾经说:“搞巨型计算机探讨,不殚精竭虑、呕心沥血是做不成的。”探究点3中国在巨型计算机研制方面跨入世界先进行列的标记是什么?提示:1997年,每秒运算130亿次的“银河-Ⅲ”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史料四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重大科技成果达到6万多项,经推广应用后新增产值累计达到1400多亿元。据不完全统计,到2001年,“863安排”累计创建新增产值560多亿元。探究点4依据所学学问归纳史料四出现的缘由。提示: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完善,为科技发展创建了必要的前提;党和政府对科技的高度重视和正确决策,为科技发展供应了保证;广阔科技人员的辛勤工作和创新精神;科学技术同生产力结合,促进经济发展。史料五中国经济现代化必需抓住机遇,我们在历史上曾经错失三次重大机遇……第一次是1793年错失第一次工业革命扩散的机遇……其次次是1842-1860年错失其次次工业革命起步的机遇……第三次是1957-1976年错失第三次产业革命技术转移的机遇。——《中国经济现代化报告2005》探究点5分析中国经济现代化中错失第三次重大机遇的缘由。提示:帝国主义的敌视、封锁;“左”倾错误;“文化大革命”。1.新中国科技发展的缘由(1)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科技事业发展创建了前提。(2)党和政府对科技发展的重视和正确决策,为科技事业发展供应了保证。(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吸取国际相关科研成果。(4)优秀科学家和广阔科技工作者在科技事业中的开拓创新和无私奉献。(5)新中国教化事业的发展供应了雄厚的人才储备。2.新中国科技发展的重要意义(1)经济:重大科技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注入了科技因素。(2)国防:重大科技的发展集中在国防领域,有利于我国国防事业的发展。(3)政治:有利于增加民族凝合力。(4)世界: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重大科技成就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3.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历史启示(1)科技的发展与国家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基础是亲密相关的。(2)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要求,反之也推动了经济的发展。(3)维护世界和平,避开核斗争的灾难。(4)科学是一把双刃剑,要正确对待,合理把握,为人类造福。下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五个阶段的科技发展状况(科技成果)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一五”安排促进了①时期的科技发展B.“两弹一星”成果是在②时期取得的C.“文化大革命”使④时期内没有取得任何科技成就D.籼型杂交水稻是在⑤时期取得的重大成果[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历史说明的核心素养要求,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学问解决问题的实力。考点:现代中国科技发展。[得分思路]“两弹一星”是指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放射成功,这些成果的取得都不是在②时期取得的,所以B错误;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放射成功是在④时期取得的,所以C错误;籼型杂交水稻是在1973年培育成功的,所以D错误,本题正确答案是A。[答案]A[随堂训练]对应学生用书第84页题组1“两弹一星”和航天科技成就1.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美国人曾预言中国五年内不会有运载工具,西方记者称中国“有弹无枪”。打破这一预言的是中国()A.第一颗导弹放射成功 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C.“东方红-1”号放射成功 D.“神舟”飞船放射成功解析:导弹的放射必需由火箭运载才能完成,中国的近程导弹和中程导弹都是在1969年之前完成的,这就打破了美国“中国五年内不会有运载工具”的预言。答案:A2.“在他的心中,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3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其中的“两弹”是指()A.原子弹、氢弹 B.原子弹、导弹C.氢弹、导弹 D.原子弹、核弹解析:“两弹一星”应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答案:B题组2袁隆平的“东方魔稻”和银河系列计算机3.从人文精神角度来看,下列科技成就中最有价值的是()A.网络技术 B.籼型杂交水稻C.“两弹一星” D.火药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实力。杂交水稻有利于解决世界粮食问题,体现了人文精神。答案:B4.中国以国产微处理器为基础制造出本国第一台超级计算机——“神威蓝光”。神威系统每秒能进行约1千万亿次运算,该系统采纳的8700片神威1600微处理器是由中国的一家计算机探讨所设计、在上海制造的。下列与之有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计算机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产物B.中国“银河-Ⅰ”型计算机在20世纪7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智能桌游棋盘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智能手表支付终端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智能墙面抹灰机械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企业管理-员工宿舍租房合同模板
- 2025年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合作协议书
-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师培训计划
- 2025年中石化:石油脑项目合作计划书
- 六年级数学专题复习计划
- 幼小衔接课程设计与实施计划
- 四年级语文与其他学科融合计划
- 2025至2030中国电化学储能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前景预判研究报告
- 2025年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 离婚协议书原版
- 2025年高考地理复习 大单元八 人口、城镇与大都市辐射 题库
- 新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3.3 练习五课件
- 2025年天津市滨海新区中考数学一模试卷
- 2025年杭州市高三语文二模作文题目“科技与相互理解”写作指导
- 小学生摄影课件
- 2025(标准)承包清工劳务合同协议书范本
- 合伙入股协议合同范本
- 急救与心理技能(视频课)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中南大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