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3碳和碳的氧化物(考点专练)-2021年中考化学考点微专题(原卷版)_第1页
专题03碳和碳的氧化物(考点专练)-2021年中考化学考点微专题(原卷版)_第2页
专题03碳和碳的氧化物(考点专练)-2021年中考化学考点微专题(原卷版)_第3页
专题03碳和碳的氧化物(考点专练)-2021年中考化学考点微专题(原卷版)_第4页
专题03碳和碳的氧化物(考点专练)-2021年中考化学考点微专题(原卷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03碳和碳的氧化物碳单质的性质及用途1.(2020·湛江模拟)炭雕是一种集观赏、净化空气于一体的工艺品,其主要成分是木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炭雕作为艺术品可以长久保存

B.

炭雕能吸附室内微量的有害气体

C.

摆放炭雕必须远离火种

D.

水能溶解掉炭雕,所以不能经常用湿抹布擦拭,以免炭雕消失2.(2020·深圳模拟)碳及碳的化合物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应用广泛。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古代用墨书写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是因为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B.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C.

扶贫工作组在某村利用沼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

二氧化碳使湿润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O和CO2的性质及用途3.(2020·汕头模拟)区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不宜使用的方法是(

)A.

闻气体的气味

B.

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C.

用燃着的木条检验

D.

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4.(2020·清远模拟)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A.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

图书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C.

煤气泄漏,立即关阀门并开窗通风

D.

室内用木炭烤火,可以放一盆水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反应类型5.(2020·湛江模拟)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下列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CaCO3CaO+CO2↑ B.HCl+KOHKCl+H2OC.CO2+2NaOHNa2CO3+H2O D.2Na+2H2O2NaOH+H2↑6.(2020·汕尾模拟)碳及其部分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X、Y表示转化中的另一种反应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X可以是单质或氧化物

B.

反应①中CO一定发生了氧化反应

C.

Y可以是Ca(NO3)2溶液

D.

打开碳酸饮料瓶盖时会发生反应②1.(2020·湛江模拟)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对应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石墨有滑腻感,可用来作电极

B.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来作保护气

C.

活性炭有吸附性,可用来吸附异味

D.

金刚石的硬度大,可用来切割玻璃2.(2020·汕头模拟)5.石墨烯可用机械剥离法从石墨中剥离制得。它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只有一层原子厚度的二维晶体(如图),图中每一个小球代表一个碳原子。它是目前发现的最薄、强度最大、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一种新型纳米材料。科学家甚至预言石墨烯将“彻底改变21世纪”。关于石墨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石墨烯和金刚石都由碳元素组成

B.

石墨烯的导电性比银强

C.

石墨烯中每个碳原子为三个六元环共用

D.

从石墨中剥离出石墨烯属于物理变化3.(2020·梅州模拟)两位英国科学家因在石墨烯材料方面的开创性研究获得2020年诺贝尔奖。石墨烯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关于碳单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可用来裁玻璃

B.

石墨有金属光泽,有导电性,所以是一种金属

C.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所有物质

D.

金刚石、石墨和足球烯(C60)都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4.(2020·肇庆模拟)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得出的相关结论正确的是(

)A.

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生成CO2,所以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

B.

铁丝在氧气中能够燃烧,空气中有氧气,所以铁丝在空气中一定能够燃烧

C.

二氧化碳能使燃着木条熄灭,所以能使燃着木条熄灭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D.

水与过氧化氢都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所以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同5.(2020·肇庆模拟)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比较,完全正确的是(

)A.

组成:CO2、CO均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

性质:CO2、CO都有可燃性

C.

用途:CO2可用于灭火;CO可用于人工降雨

D.

危害:CO2会导致酸雨;CO会引起中毒6.(2020·汕尾模拟)在圆底烧瓶中充满CO2,通过注射器向瓶中注入一种液体(图1)。图2是向烧瓶中分别注入同体积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后通过传感器得到的气压变化图象。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开始时,瓶内气压增大可能是注入的液体使瓶内气体压缩所致

B.

曲线①显示气压最终恢复原状,说明CO2几乎不溶于水

C.

两条曲线对比,可证明CO2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

该实验不能证明CO2能与水反应7.(2020·云浮模拟)个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探究实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的实验说明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B.

乙加入水后塞上橡胶塞,振荡后塑料瓶变瘪,说明CO2与水发生了反应

C.

若丙的A处黑色粉末变红色、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CO具有还原性

D.

丙实验结束应先停止通入CO,后A处熄灭酒精灯,防止澄清石灰水倒吸8.(2020·汕尾模拟)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相互之间存在下图所示的关系(图中短线“—”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箭头“→”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均已略去)。其中A、B、C在常温下的状态各不相同,且均为氧化物;D是一种黑色固体,常温下性质稳定;B、E组成元素相同,请回答:(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D________;E________;(2)B与C反应的生成物是________(3)写出E的一种用途________(4)写出下列转化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C________E→B________9.(2020·东莞模拟)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结构及变化规律。根据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石墨可用作电极,是利用其具有良好的________。资料表明: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金刚石,从结构上分析,这一转化中发生改变的是________。(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写字母序号)。A.一种元素可以组成多种性质不同的单质

B.反应物相同,生成物一定相同

C.石墨与金刚石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结构不同

D.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3)根据下列实验,回答相关问题。①图1实验现象说明二氧化碳的性质是________②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图2实验中颜色变化的原因________③图3中的实验开始时,先________,后________,该实验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10.(2020·清远模拟)木炭作为还原剂用于金属冶炼已有几千年历史。教材用如图Ⅰ实验介绍这一知识。图Ⅰ图Ⅱ(1)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2)酒精灯火焰处加有铁丝网罩,其作用是________。(3)固定试管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其目的是________。(4)图Ⅰ与教材中的装置还是略作了改进,实验结束时,可先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再熄灭酒精灯,这样做的目的除了防止石灰水倒吸入热的试管,使试管炸裂外,还可以防止________。(5)为了提高成功率,某研究小组设计如图Ⅱ方案进行实验。(实验研究)分别称取2g木炭与CuO混合物,按每种比例重复实验3次。实验记录如下表:总质量相同(2g)但木炭与CuO比例不同的实验对比表比例1:61:71:81:91:10~1:111:121:13加热时间

实验现象红热,产生大量气泡,石灰水变浑浊偶尔红热,气泡较少实验结果表层铜球较大,出现未完全反应的黑色木炭粉末,且木炭含量越高黑色粉末越多反应较完全,生成亮红色网状铜块部分生成主要产物是由实验数据分析,除温度外,影响实验的因素是________;从产物分析,该反应混合物的最佳比例范围是________。(装置改进)稳定的高温是本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实验装置也会影响加热的效率。图Ⅱ装置将卧式装置改为直立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