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河北省永年县一中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共含有7条食物链B.伯劳鸟和袋鼬只存在捕食关系C.该食物网中最长的食物链含有6个营养级D.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型越大2.实施垃圾分类处理是保护环境的有效措施之一,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可回收垃圾经过处理,可实现资源循环再生利用B.避免有害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的浪费C.厨余垃圾都应直接就地填埋处理,增加土壤肥力D.控制城市填埋垃圾的总量,有助于降低土地占用3.下图表示用云母片(具不透水性)插入燕麦胚芽鞘的尖端部分。用单侧光照射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A.甲不弯曲,乙向右弯曲,丙向左弯曲B.甲不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曲C.甲向左弯曲,乙向右弯曲,丙向右弯曲D.甲向右弯曲,乙不弯曲,丙不弯曲4.下列有关种群与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其个体数量将不断增多B.种群增长曲线为“J”型时,其种群增长率是先增大后减小C.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群落中的物种数目的多少可用丰富度表示D.森林中各种生物的垂直分层现象是由光照决定的5.某生物兴趣小组在野外发现了一种组织颜色为白色的不知名野果,该小组欲检测这些野果中是否含有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时,无需水浴加热,常温下就能观察到紫色反应B.制备该野果脂肪的临时装片过程中,染色后需用清水洗去浮色C.在该野果的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后,即可出现砖红色沉淀D.还原糖检测实验结束后,可以将剩余的斐林试剂装入棕色瓶,以便长期保存备用6.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玉米的黄粒和圆粒 B.家鸡的长腿和毛腿C.绵羊的白毛和黑毛 D.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7.遗传信息、遗传密码、反密码子分别是指()①信使RNA上核苷酸的排列顺序②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③DNA上决定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④信使RNA上决定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⑤转运RNA上一端的3个碱基⑥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A.①③⑤ B.②⑤④ C.①②⑤ D.③④⑥8.(10分)在2019年女排世界杯上,中国女排以十一连胜的优异成绩,卫冕了世界冠军。在比赛过程中,运动员机体不会发生的反应是A.肝糖原分解速度加快,维持血糖平衡B.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形成尿液减少C.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汗液分泌增加D.产生大量乳酸,使内环境pH显著降低二、非选择题9.(10分)下图是高等植物光合作用过程图解(①~④代表物质)。据图分析回答。(1)图中1和Ⅱ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_两个阶段,其中I的产物[①]是_________。(2)叶绿体中的色素包括类胡萝卜素和_________两大类,后者主要吸收蓝紫光和_________;实验室常用_________来分离绿叶中的色素。(3)夏日晴天中午,气孔的开放程度减小,[③]_________进入叶肉细胞的量大大减少,首先导致_________(填“C3”或“C5”)的合成减少,光合作用随之减弱。10.(14分)有资料表明:糖尿病是全世界最主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中国糖尿病的患病人数已高居全球首位。糖尿病分为Ⅰ型糖尿病和Ⅱ型糖尿病。部分糖尿病是由于患者体内的抗体1和抗体2水平异常引起,其机理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中分析,血糖浓度上升,会刺激下丘脑的感受器进而通过神经刺激分泌________,作用的靶细胞是________,通过促进________,而降低血糖。从图中分析可看出,人体内调节血糖平衡的机制是________调节。(2)胰高血糖素是由________分泌,其作用是________,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至正常水平。(3)两种类型的糖尿病都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吗?________(填“能”或“不能”),据图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11.(14分)如图为小麦种子发育和萌发过程中内源激素、种子含水量以及营养物质积累量的变化。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题图可知,在种子发育期后期,ABA增加,营养物质积累量基本不变,因此推断ABA能促进种子___________。(2)分析题图中GA、IAA和ABA在发育与萌发过程中的含量变化,可推知发育与萌发过程中GA与IAA有_____作用,而与ABA有一定的______关系。(3)题图中,在种子萌发初期,GA含量升高,营养物质含量明显减少,推知GA能促进_____合成,从而促进_____水解,为种子萌发提供条件。12.某种药物A由于某种原因随着污水进入某大型水库,导致连续爆发“水华”。为防治“水华”,在控制上游污染源的同时,研究人员依据生态学原理尝试在水库中投放以藻类和浮游动物为食的鲢鱼和鳙鱼,对该水库生态系统进行修复。下图1表示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图2是投放鲢鱼和鳙鱼前后几种鱼的生物积累量。请回答下列问题:(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若大量含药物A的污水流入该水库,会使某些藻类种群大暴发,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这说明_____。(2)投放入该水库生态系统中的鲢、鳙鱼属于第_____营养级。为确定鲢、鳙的投放量,应根据食物网中的营养级,调查投放区鲢、鳙鱼的_____的生物积累量(在本题中指单位面积中生物的总量,以t•hm-2表示);还应捕杀鲢、鳙鱼的天敌,目的是_____。(3)藻类吸收利用水体中的N、P元素,浮游动物以藻类为食,银鱼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若要调查水库中银鱼的种群密度,应采用_____法。由图可知,将鲢、鳙鱼苗以一定比例投放到该水库后,造成银鱼生物积累量_____,引起该变化的原因是_____。(4)投放鲢、鳙这一方法是通过人为干预,调整了该生态系统食物网中_____,从而达到既提高经济效益又改善了水质的目的,这主要体现的生态工程原理有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解析】此食物网中有8条食物链,A错误;伯劳鸟和袋鼬之间存在捕食和竞争关系,B错误;该食物网中最长的食物链含有6个营养级,如合欢树→叶状虫→蜘蛛→知更鸟→伯劳鸟→袋鼬,C正确;营养级高的生物体型不一定大,如甲虫的体积没有桉树大,D错误。故选C。2、C【解析】根据处理垃圾应首先分类回收,最大限度减少资源的浪费,根据垃圾的分类和性质采取科学的方法处理,不能随意丢弃、掩埋或焚烧。【详解】A、可回收垃圾是指适宜回收循环使用和资源利用的垃圾,可回收垃圾经过处理,可实现资源循环再生利用,A正确;B、实施垃圾分类处理,避免有害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的浪费,B正确;C、厨余垃圾中水分含量高达74%很容易形成渗滤液,在进入填埋场后便会形成大量渗滤液,这种渗滤液不易降解,在垃圾处理过程中堪称“顽疾”。一定未经处理便会造成垃圾对水源及土壤的二次污染,直接影响附近的饮用水安全,造成土壤肥力下降水产品被污染,因此不应直接就地填埋处理,C错误;D、历年积存的垃圾侵占大量土地,控制城市填埋垃圾的总量,有助于降低土地占用,D正确。故选C。3、B【解析】植物的向光生长主要受生长素调控;生长素是尖端产生的,可以向下运输;植物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位置;生长素运输受单侧光影响;向光弯曲的部位是尖端以下的部位;弯曲生长是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导致的,哪侧长得快,则向对侧弯曲。【详解】甲图云母片阻断了生长素的横向运输,两侧生长素浓度相同,所以甲直立生长不弯曲;乙图云母片阻断了生长素的向下运输,所以乙不生长不弯曲;丙图云母片阻断了右侧生长素的向下运输,则左侧浓度高于右侧长得快,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所以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甲不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故选B。4、C【解析】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其个体数量在一段时间内维持相对稳定,A错误。种群增长曲线为“J”型时,其种群增长率是一直不变的,B错误。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群落中的物种数目的多少可用丰富度表示,C正确。森林中植物的垂直分层是由光照决定的,但动物的垂直分层现象是由食物条件和栖息空间决定的,D错误。点睛: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的增长率是一直不变的,而“S”型增长率是一直下降的。5、A【解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蔗糖)。(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4)淀粉遇碘液变蓝。【详解】A、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时,无需水浴加热,只要有蛋白质的存在,就能观察到紫色反应,即在常温条件下即可用双缩脲试剂直接鉴定蛋白质的存在,A正确;B、对该野果的切片进行脂肪鉴定时,需使用染色液(苏丹Ⅲ染液)进行染色,再用50%的酒精洗去浮色,因为染色剂能够溶解到酒精中,B错误;C、在该野果的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后,需在50~60℃条件下隔水加热,看是否出现砖红色沉淀,来鉴定是否含有还原糖,C错误;D、斐林试剂需要现配现用,因此还原糖检测结束后,不应将剩余的斐林试剂装入棕色瓶,D错误。故选A。6、C【解析】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判断生物的性状是否属于相对性状,需要抓住关键词“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进行辨析。【详解】A、玉米的黄粒和圆粒符合“同种生物”,但不符合“同一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A错误;B、家鸡的长腿和毛腿符合“同种生物”,但不符合“同一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B错误;C、绵羊的白毛和黒毛符合“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属于相对性状,C正确;D、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符合“同一生物”,但不符合“同一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D错误。故选C。7、B【解析】遗传信息是指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因此遗传信息位于基因中,即②;遗传密码是指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因此密码子位于mRNA上,即⑤;反密码子是转运RNA上识别密码子的3个相邻的碱基,即④;故选B。8、D【解析】运动员剧烈运动时,(1)机体产热大量增加,通过神经调节,引起皮肤毛细血管舒张和汗腺分泌增强,导致散热加快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2)机体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较多,刺激渗透压感受器,引起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继而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以维持体内的水盐平衡。(3)机体血糖大量消耗,血糖含量降低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加,使血糖快速补充。(4)比赛结束后,运动员可适量补充水分以消除由于细胞外液中渗透压升高引起的渴感。【详解】A、由于参加比赛是高强度的运动,消耗了大量的能量,为补充机体血糖的稳定,应该会肝糖原分解速度加快,以维持血糖平衡的现象,A正确;B、运动员在高强度运动后,会分泌大量的汗液,使得机体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合成并分泌抗利尿激素,并由垂体释放出来,促进了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导致尿液减少,B正确;C、由于运动,机体产热量增加,体温上升,刺激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引起汗液分泌增加以增加散热,维持体温的恒定,C正确;D、在运动过程中,由于无氧呼吸对能量的补充,机体会产生大量乳酸,但由于内环境中存在缓冲物质能够对pH做出调节,内环境pH不会显著降低,D错误。故选D。二、非选择题9、①.光反应②.暗反应③.氧气(或“O2”)④.叶绿素⑤.红光⑥.层析液⑦.二氧化碳(或“CO2”)⑧.C3【解析】1、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Ⅰ表示光反应阶段,Ⅱ表示暗反应阶段。①是氧气,②是[H],③是二氧化碳,④是有机物。2、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详解】(1)图中的Ⅰ阶段称为光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Ⅱ是暗反应,场所是叶绿体基质,①是氧气。(2)叶绿体中的色素包括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根据绿叶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实验室常用纸层析法来分离绿叶中的色素。(3)夏日晴天中午,气孔的开放程度减小,CO2进入叶肉细胞的量大大减少,首先导致C3的合成减少,光合作用随之减弱。【点睛】本题结合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图解,考查光合作用过程及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要求考生识记光合作用的具体过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过程及各物质的名称;掌握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能运用所学的知识答题。10、(1)①.胰岛B细胞②.胰岛素③.全身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储存葡萄糖④.神经—体液(2)①.胰岛A细胞②.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3)①.不能②.抗体2所导致的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的受体异常,胰岛素无法发挥作用,注射胰岛素无法治疗【解析】据图分析:血糖平衡的调节是神经-体液调节.一方面血浆中血糖浓度升高,可以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另一方面,高浓度的血糖刺激葡萄糖感受器产生兴奋传至下丘脑,下丘脑发出的神经冲动作用于胰岛B细胞引起胰岛素的分泌,同时,血糖升高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与其拮抗作用的胰岛素分泌增加.胰岛素作用于组织细胞促进葡萄糖转运蛋白的作用加速组织细胞摄取、利用葡萄糖,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合成,促进葡萄糖转化为脂肪、蛋白质等非糖物质.抗体1与胰岛B细胞的受体结合,导致葡萄糖不能与胰岛B细胞的相应受体结合,使胰岛B细胞不能分泌胰岛素;抗体2与组织细胞中胰岛素的受体,从而使胰岛素不能与组织细胞的受体结合,发挥作用,最终均使血糖浓度升高。【详解】(1)从图中分析,血糖浓度上升,会刺激下丘脑的感受器进而通过神经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来降低血糖。胰岛素作用的靶细胞是全身组织细胞,通过促进织细胞摄取、利用、储存葡萄糖来降低血糖。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调节血糖平衡的机制为神经—体液调节。(2)胰高血糖素由胰岛A细胞分泌,其作用是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3)I型糖尿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但是II型糖尿病不可以,因为抗体2使胰岛素的受体异常,胰岛素无法发挥作用,故注射胰岛素无法治疗糖尿病。【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血糖平衡调节,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11、(1).脱水干燥进入休眠状态(2).协同(3).拮抗(4).淀粉酶(a-淀粉酶)(5).淀粉【解析】由图分析可知,种子发育中期,GA和IAA含量比较多,种子中营养物质快速积累;种子发育后期,ABA占优势,含水量下降,营养物质积累量不变,种子进入休眠期;种子萌发和幼苗发育期,含水量增加,GA和IAA相继增多。【详解】(1)由题图可知在种子发育期后期,ABA增加,营养物质积累量基本不变(说明呼吸作用很弱),因此推断ABA能促进种子脱水、干燥进入休眠状态。(2)在种子发育期中期,GA和IAA含量增加,营养物质积累量增加,因此推测GA和IAA可能参与有机物向籽粒的运输与积累,则发育与萌发过程中GA与IAA有协同作用,而与ABA有一定的拮抗关系。(3)在种子萌发初期,GA含量升高,营养物质含量减少,因此推测种子萌发时,GA能促进淀粉酶基因表达合成淀粉酶,从而促进淀粉水解,为种子萌发提供条件。【点睛】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作用,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图形分析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2、(1).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污水有机物中的能量和投入鱼苗中的能量(2).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3).二、三(4).捕食对象(食物)(5).提高鲢、鳙鱼的成活率(6).样方(7).明显下降(8).鲢、鳙与银鱼在食物上存在竞争关系(9).物种种类及比例(营养级的复杂程度)(10).整体性、物种多样性原理【解析】1、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能量流动的途径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的。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通常为10%~20%之间,相邻两个营养级的传递效率=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的同化量/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100%。2、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大大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同时也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还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人类最有益的部分。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其中抵抗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恢复力稳定性是指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签约主播合作合同协议
- 红塔集团烤烟合同协议
- 清包房屋维修合同协议
- 租赁荒山办厂合同协议
- 签约临时工人合同协议
- 消防评估报告合同协议
- 窗户定做加工合同协议
- 立井井筒安装合同协议
- 海外技术派遣合同协议
- 米面油商品采购合同协议
- 市场调查与分析(完全)
- 临床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
- 裸眼3D研究报告裸眼3D项目商业计划书(2025年)
- 芯片知识课件下载
- 计算机组成原理练习题(含参考答案)
-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汇编
- 2025浙江温州市公用事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54人(第一批)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盘式磁力耦合器
- 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圆梦杯”高三统一模拟考试(七)数学试卷(含答案)
- 物流园区规划与建设-全面剖析
- (二模)咸阳市2025年高三高考模拟检测(二)生物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