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同步测试试卷(含答案详解)_第1页
2024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同步测试试卷(含答案详解)_第2页
2024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同步测试试卷(含答案详解)_第3页
2024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同步测试试卷(含答案详解)_第4页
2024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同步测试试卷(含答案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同步测试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4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1、夏天的雨后,常有一些蚯蚓爬出地面,这是因为()A.蚯蚓要爬出地面呼吸 B.蚯蚓爬出地面取食C.蚯蚓要爬出地面散热 D.蚯蚓喜欢在潮湿的地面爬行2、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人们逐渐养成出门自觉戴口罩、常用酒精消毒、实时关注疫情消息,这些行为属于()A.先天性行为 B.后天学习行为 C.节律行为 D.攻击行为3、去年,一群亚洲象在一头“迷糊”领头象的带领下,从西双版纳出发,集体一路向北迁徙,经过了长途跋涉,最终回归栖息地。这种行为属于()A.领域行为 B.社会行为 C.取食行为 D.繁殖行为4、最佳保持健康的方法是适度运动,下列关于运动描述正确的是()A.骨骼肌接受刺激收缩时,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 B.运动仅靠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来完成的C.运动系统是由骨和肌肉组成 D.一个运动动作由一组肌肉就可以完成5、蝙蝠之所以不属于鸟类而是哺乳动物,是因为蝙蝠()A.会飞 B.体温恒定 C.胎生、哺乳 D.心脏有四腔6、下列不属于动物社会行为的是()A.散养的鸡在山林间觅食 B.狒狒的“首领”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C.马蜂遭到侵袭时,群起而攻 D.白蚁群中有蚁后、蚁王、工蚁、兵蚁明确分工7、抹香鲸生活在海洋中,但它却属于哺乳动物,主要原因是A.用肺呼吸 B.胎生、哺乳 C.体温恒定 D.大脑发达8、动物信息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下列不属于动物之间信息交流的是()A.黑长尾猴通过不同的叫声传递蛇、豹和鹰等不同敌害来临的信息B.蝶蛾类雌性昆虫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虫C.黄鼠狼遇到危险时释放臭屁D.蚂蚁的通讯9、下列生物中,属于真菌的是()A.霉菌 B.大肠杆菌 C.乳酸菌 D.破伤风杆菌10、食品的腐败主要是由细菌和真菌引起的。下图是人们喜欢吃的食品,这些食品的保存方法及原理不正确的是()A.古城纯牛奶——巴氏消毒法,加热杀灭细菌B.干香菇——腌制法,利用防腐剂杀灭细菌C.平遥牛肉——真空包装法,隔绝空气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D.带鱼——低温保存法,低温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第Ⅱ卷(非选择题6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细菌根据形态的不同,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螺旋菌三种不同的类型。2、在探究“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时,会发现鸟的骨骼肌中__________最发达,附着胸骨上,能牵动两翼完成飞行,胸骨上高耸的突起叫做__________。3、鱼是适应水中生活的一类动物,身体呈______形,体表常常被有______,上面有粘液,可以减小游泳时的阻力。4、请按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将下列序号排序:_______。①制培养基②在温暖处培养③高温灭菌④接种⑤冷却5、涡虫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从______排出。三、判断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蚯蚓的身体细长,所以是线形动物。(______)2、鳄鱼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______)3、节肢动物的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可以防止体内水分蒸发,更好地适应陆地生活。(____)4、珊瑚虫、水螅、水母都是腔肠动物。(______)5、根据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并且把答案填涂在答题卡选择题对应区域)材料一每到冬季来临之前,可见大雁成群结对的从北方飞来。而青蛙和蛇却不见了踪影。材料二随着人类对野生动物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对动物行为研究工作的深入,人们发现很多野生动物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一些重要行为丢失,如野马只会在水槽中饮水。为了恢复野马在野生条件下饮水能力,饲养员把原先导水入槽的橡胶管拉向水坑,一步步诱导野马去水坑饮水,从而恢复野马的野外生存能力。(1)材料一中大雁的行为属于取食行为(______)(2)材料一中青蛙和蛇的行为属于节律行为(______)(3)材料二中野马所形成的水坑饮水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______)(4)材料二中野马所形成的水坑饮水行为只与遗传因素有关(______)四、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请你利用如下实验材料,设计实验验证鹰的骨较轻,有利于飞行。鹰的骨若干,鱼的骨若干,带有刻度的水槽,天平,砝码,烘干机。(1)实验假设:相同体积的鹰骨比鱼骨___________。(2)实验步骤:A.在带有刻度的水槽中放入一定量的水,记录刻度。B.将一定量的鹰骨_____________,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取出,并补充水槽中的水到步骤A记录的高度。C.把_________放入水槽中,使水面上升到________________,然后取出。D.将两种骨放在烘干机内烘干。E.将两种骨放在天平上_________,进行比较。(3)预测结果:相同体积的鹰骨比鱼骨轻。(4)实验结论:相同体积的鹰骨比鱼骨轻,有利于飞行。2、疫情防控时期推广的七步洗手法家喻户晓。某生物兴趣小组的两位同学利用盛有无菌培养基的培养装置,分别设计了探究洗手能减少手上的细菌数量的实验,请分析回答:(1)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2)___同学的设计更合理,原因是_______。培养基和培养皿在接种前要经过___处理,其目的是防止杂菌对实验的干扰。(3)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会形成___抵抗不良环境。(4)实验培养48小时后,发现洗手前按指印的培养装置中有大量的细菌菌落,洗手后按指印的培养装置中有较少的细菌菌落。据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A【分析】身体呈长圆筒形,褐色稍淡,细长约由100多个体节组成。前段稍尖,后端稍圆,在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的环带。前端离环带近约13个体节,后端离环带远,腹面颜色较浅,大多数体节中间有刚毛,在蚯蚓爬行时起固定支撑作用和辅助运动作用。用湿润的体壁呼吸,蚯蚓是通过肌肉收缩和刚毛的配合向前移动的,具有避强光,趋弱光的特点。【详解】蚯蚓靠湿润的体表来呼吸的,其体壁密布毛细血管,土壤中的氧气先溶解在体表的黏液里,然后渗进体壁,再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完成,大雨过后,由于洞穴中有水,使蚯蚓无法正常呼吸,所以爬到地面上来呼吸空气。因此A符合题意。故选A。2、B【分析】据行为获得的途径将动物的行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详解】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人们逐渐养成出门自觉戴口罩、常用酒精消毒、实时关注疫情消息,这些是在遗传因素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故选B。3、B【分析】社会行为的特征: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详解】分析题干可知,亚洲象迁徙过程中表现出有族长领头象的分工;在雌性族长的带领下迁移等,说明亚洲象具有社会行为。故选B。4、A【分析】此题考查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组成和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以及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详解】A.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A正确。B.哺乳动物各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各不相同,但是它们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密切配合的。它的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

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B错误。C.运动系统是由骨、骨连结(如关节)和骨骼肌组成的。关节在运动中起着支点的作用,可使运动更加灵活,C错误。D.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至少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D错误。故选A。5、C【分析】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面有毛,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是恒温动物;哺乳胎生。【详解】结合分析可知,蝙蝠虽能飞行,但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属于哺乳动物,不是鸟类。故选C。6、A【分析】社会行为是一些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如蜂群中的蜂王、工蜂、雄蜂各有分工,有的群体中还会形成等级,如草原上的雄性头羊总是优先占领配偶。【详解】散养的鸡在山林间觅食没能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没有明确分工,不属于社会行为;狒狒的“首领”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马蜂遭到侵袭时,群起而攻、白蚁群中有蚁后、蚁王、工蚁、兵蚁明确分工都有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都属于社会行为。故选A。7、B【分析】哺乳动物的特征有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等。【详解】哺乳动物最突出的特征是胎生哺乳,因此“抹香鲸生活在海洋中,但它却属于哺乳动物”,主要原因是胎生、哺乳。故选B。8、C【分析】动物之间通过动作、声音、气味、性外激素等进行信息交流。【详解】A.长尾叶猴发现不同的天敌发出不同的叫声是通过声音进行信息交流,不符合题意。B.雌性蛾类通过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蛾前来交尾,属于动物群体内信息传递方式,不符合题意。C.黄鼬遇到袭击放出臭气属于防御行为,不属于信息交流,符合题意。D.动物通讯,就是指个体通过释放一种或是几种刺激性信号,引起接受个体产生行为反应。信号本身并无意义,但它能被快速识别,更重要的是它代表着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属性,动物通过动作、声音、气味进行信息交流,不符合题意。故选C。9、A【分析】真菌有大量的菌丝构成的,每个细胞结构为: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和液泡等,体内不含叶绿体,营养方式为异养,必须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详解】青霉菌是真菌。大肠杆菌、乳酸菌、破伤风杆菌都属于细菌。故选A。10、B【分析】由于各种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接触到食物,并利用食物上的有机物,发育繁殖。期间会产生很多的生长代谢产物,产生各种各样的味道,如酸、臭等等。因此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故防止食品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杀死或抑制微生物在食品中的生长、繁殖。【详解】A.巴氏灭菌法,亦称低温消毒法,由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发明的低温杀菌法,是一种利用较低的温度既可杀死病菌又能保持物品中营养物质风味不变的消毒法,古城纯牛奶是巴斯德消毒法,正确。B.干香菇用脱水法,食物失去水分,抑制细菌和真菌生长,错误。C.真空包装法,原理都是密封前灭过菌,且密封严,细菌不能进入,空气也不能进入,从而杀死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故平遥牛肉是利用真空包装法,隔绝空气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正确。D.带鱼,低温冷冻,低温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正确。故选B。二、填空题1、球菌球菌

【详解】根据细菌的不同形态,细菌可以分为球菌、杆菌、螺旋菌三种类型。。

2、胸肌龙骨突【详解】鸟类多数营飞行生活,其结构特征总是与其生活相适应的。如前肢变成翼,有大型的正羽,排成扇形,适于飞行;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鸟类的骨骼轻、薄、坚固,有些骨内部中空,可减轻体重;胸肌上高耸的突起叫作龙骨突,胸肌发达,附着在胸骨上,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3、梭鳞片【分析】鱼适于在水中生活的特点有:身体呈流线型(梭形),减小运动时的阻力;体表常常有鳞片和黏液,保护身体的同时能减小阻力;靠鳃呼吸;靠鳍游泳。【详解】鱼是适应水中生活的一类动物,身体呈梭形,体表常常被有鳞片,上面有粘液,可以减小游泳时的阻力。4、①③⑤④②【分析】培养细菌和真菌的步骤是:制培养基,高温灭菌,冷却,接种,在温暖处培养。接种以后再灭菌会把接种的微生物杀死,导致实验失败,接种是指将少量细菌或真菌放在培养基上的过程叫接种。【详解】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①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③将配制好的培养基高温灭菌:可以将培养皿上、培养基内混有的细菌或真菌的孢子等杀死;⑤冷却;④接种:将少量细菌或真菌放在培养基上的过程叫接种;②恒温培养:把接种后的培养皿放在保持恒定温度的培养箱中,也可以放在室内温暖的地方进行培养。5、口【详解】涡虫有口,在腹面后侧,咽是肌肉质长条状,能从口内伸出用于捕捉食物。咽连着肠,在捕捉食物的同时就分泌消化液,成为液体状后再进行消化。涡虫无肛门,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从就由口排出体外。三、判断题1、错误【详解】蚯蚓在土壤中生活,身体呈圆筒形,有许多环形体节构成,靠前端有环带,属于环节动物。蚯蚓靠体壁发达的肌肉与刚毛配合完成蠕动,依靠湿润的体壁完成呼吸,故题干观点错误。2、错误【分析】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有:体表有鳞片,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蜥蜴属于爬行动物。【详解】鳄鱼属于爬行动物,幼体和成体都是用肺呼吸,体表有鳞片,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题干说法错误。3、正确【详解】节肢动物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具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的作用,能够更好地适应陆地生活,不能随身体长大而长大。题干说法正确。4、正确【详解】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①身体呈辐射对称、②体表有刺细胞、③有口无肛门。珊瑚虫、水螅、水母都具有腔肠动物的特征,都是腔肠动物,故题干说法正确。5、(1)错误(2)正确(3)错误(4)错误【分析】(1)根据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动物行为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学习行为。根据动物行为的功能特点动物行为分为防御行为、觅食行为、攻击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等。(2)迁徙行为:动物每年春季和秋季,有规律的、沿相对固定的路线、定时地在繁殖地区和越冬地区之间进行的长距离的往返移居的行为现象。(3)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4)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1)迁徙行为:动物每年春季和秋季,有规律的、沿相对固定的路线、定时地在繁殖地区和越冬地区之间进行的长距离的往返移居的行为现象。因此,材料一中大雁的行为属于迁徙行为,错误。(2)节律行为是指生物随着地球、太阳、月亮的周期性变化,逐渐形成的周期性、有节律的行为就是节律行为。因此,材料一中蛙和蛇在春季出来活动,冬天有冬眠行为,这种行为是季节节律行为,正确。(3)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因此,材料二中野马所形成的水坑饮水行为属于学习行为,错误。(4)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因此,材料二中野马所形成的水坑饮水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错误。四、实验探究1、轻放入水槽水面上升的高度鱼骨步骤B记录的高度称重【分析】鸟类的骨有的很薄,有的愈合在一起,比较长的骨大都是中空的,充满空气,这样的骨既可以减轻体重,又可以增强紧密性,利于飞翔生活。【详解】(1)假设不能随便作出,应有一定的依据,要根据己有的知识和经验针对提出的问题作出假设,根据题干信息“设计实验验证鹰的骨较轻,有利于飞行”,本探究实验可作出的假设是:相同体积的鹰骨比鱼骨轻。(2)实验步骤:A.在带有刻度的水槽中放入一定量的水,记录刻度。B.将一定量的鹰骨放入水槽,记录水面上升的高度,然后取出,并补充水槽中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