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语文教案人的起点(《人之生也直》和《良知》)时间:2010.9.5上课时间:主备人:杨正国审核:备课组教学目标1、通过对孔孟言行的学习,识记相关的名句,了解他们的思想观点,学习他们立身处世的准则,提高自己内心修养的境界。
2、通过反复诵读,掌握文言诵读规律,积累古今异义词等文言文基础知识。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感知孔孟的观点,学习他们的修养境界通过对孔孟言行的学习,学习他们立身处世的准则,提高自己内心修养的境界。教学方法朗读、分析、质疑、讨论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1、导语:通过第一专题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孔子和孟子的言行和思想,懂得了要仁爱天下,要勤奋好学,要不取不义之财等。这些美好的品德擦亮了我们的眼睛,陶冶了我们的情操,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孔孟的思想,接受贤人们高尚情操的陶冶。
2、板书课题:人的起点——人之生也直
二、整体感知
1、识记:皋陶()攘()忿戾()
直知同智达枉证隐
党乡同向肆矜廉
2、初步感知:直是儒家的道德规范,为人正直,服从“礼”的规定,就能成为真正的君子。
三、朗读、质疑、讨论
1、学生自渎,找出自己的疑点,以备讨论交流。
2、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讨论解决疑难。
(1)罔:不正直的人。
(2)错:同“措”,安放、安置。
(3)乡:同“向”,刚才。
(4)党:上古居民以五百家为一党,又称乡党,引申为乡里的意思。
(5)直躬:坦率正直。
(6)攘:窃、偷。
(7)证:告发,检举。
(8)隐:掩藏。
(9)或是之亡:或许连这也没有了,亡,同“无”。
(10)肆:肆意,不拘小节。
(11)矜:操守矜持的人。
(12)廉:行为方正峭厉。
(13)忿戾:易怒好争。
3、学生概括各节主要内容,教师点拨明确
(1)孔子认为,一个人的生存是由于正直,而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那只是他侥幸地避免了灾祸。
(2)孔子认为,选拔正直的人,罢黜邪恶的人,就能使邪者归正。
(3)孔子认为,一切都要服从“礼”的规定,“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就具有了“直”的品德。
(4)孔子认为,没有道德修养的伪君子,就是破坏道德的人。
(5)孔子认为,需要用道德的力量加以惩治人们的毛病。
四、练习巩固
1、结合课文,说说你对孔子所说的“直”的理解。
2、完成课后练习二,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
教后感悟
高三语文教案人的起点(《人之生也直》和《良知》)时间:2010.9.7上课时间:主备人:杨正国审核:备课组教学目标1、通过对孔孟言行的学习,识记相关的名句,了解他们的思想观点,学习他们立身处世的准则,提高自己内心修养的境界。
2、通过反复诵读,掌握文言诵读规律,积累古今异义词等文言文基础知识。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感知孔孟的观点,学习他们的修养境界2、通过对孔孟言行的学习,学习他们立身处世的准则,提高自己内心修养的境界。教学方法朗读、分析、质疑、讨论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1、导语: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人之生也直”这篇文章,请同学说说孔子提出的“直”指的是什么?师明确后学习下一篇课文。
2、板书课题:人的起点——良知
二、整体感知
1、识记:颡()瞽瞍()铄()蓰()
2、初步感知:体会孟子性善论的观点。
三、朗读、质疑、讨论
1、学生自读,找出不懂的地方,以备讨论交流。
2、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讨论解决疑难。
(1)良能:本能。
(2)信:诚,确实。
(3)颡:额。
(4)势:外在的力量、形式。
(5)其性亦犹是也:人性由善变为不善的变化也像这样。
(6)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从人的禀赋资质来说,是可以使它善的,这便是我所说的性善。
(7)铄:授、给。一说以火销金为铄,意为自外而内。
(8)弗思:没有去思考,了解。
(9)蓰:五倍。
(10)无算:无法计算,无数。
(11)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蒸,众多。物,事。则,法则。秉,执持。彝,常。懿德,美德。
3、学生概括各节主要内容,教师点拨明确。
(1)孔子认为,人的本性是相近的,由于习染不同才相互有了差别
(2)孟子认为,人有良能和良知是因为仁和义是通行天下的。
(3)孟子认为,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人的本性是善的。
(4)孟子认为,仁、义、礼、智是人本性具有的,探求就能得到它们,放弃就会失掉它们。
四、练习巩固
1、掌握文中重点字词。
2、总结文中特殊句式。
3、说说你对孟子提出的“良知”的理解。
4、思考:孔子说的“直”与孟子说的“良知”之间有关联吗?
5、讨论:孟子用什么手法驳斥了告子“性无善无不善”的理论?
6、完成课后练习三,积累相关的通假字。
五、积累与应用
1、文言知识积累。
2、名句积累。
(1)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2)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3)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4)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5)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教后感悟“人的起点”测试题班级姓名成绩一、解释下列加点字(每空2分)罔之生也幸而免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古之矜也廉二、默写名句(每空2分)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不逾矩。”2、子路曰:“,敝之而无憾。”3、不义而富且贵,。4、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5、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6、己欲立而立人,。7、君子喻于义,。8、,来者犹可追。三、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下列语句中加点字意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远:遥远)B、乡愿,德之贼也。(贼:泛指盗窃的人,或指强盗)C、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隐:掩藏、隐瞒)D、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疾:疾病)2、下列句子中虚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于其身也,则耻师焉。B、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宋何罪之有。C、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公为我献之。D、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B、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C、今也或是之亡也。D、今曰“性善”,然则彼皆非与?4、下列加点字的解释相同的一项是()A、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束而出。B、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齐国虽小,吾何爱一牛。C、治则进,乱则退。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D、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曰:是鲁孔丘与?四、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题目。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公都子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以瞽瞍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今曰性善,然则彼皆非与?”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侧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诗》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夷,好是懿德。’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则,民之秉彝也,故好是懿德。’”5、词类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A、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卒廷见相如。B、孔子师郯子。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C、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公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D、项伯杀人,臣活之。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6、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尽信书,则不如无书。B、为此诗者,其知道乎!北冥有鱼,其名为鲲。C、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人固有一死。D、幽、厉兴,则民好暴。以强陵弱,以众暴寡。7、下列各句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侧隐之心,仁也。B、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C、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D、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8、对下面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的本性犹如湍急的河水,在东边挖开就向东流,在西边挖开就向西流。B、人之可使为善,其性亦犹是也。人可以让他做不善的事情,大概他的本性就是这样吧。C、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因此,文王、武王在位,民众就崇尚善;幽王、厉王在位,民众就崇尚暴。D、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人们的性情是能够成为善的,这就是我所说的善。至于成为不善,不是资质的罪过。五、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2题。虞愿字士恭,会稽余姚人也。年数岁,中庭橘树冬熟,子孙竞来取之。愿独不取,家人皆异之。元嘉末,为国子生,再迁湘东王国常侍,转浔阳王府墨曹参军。明帝立,以愿儒吏学涉,兼番国旧恩,意遇甚厚。帝性猜忌,星文灾变,不信太史,不听外奏,敕灵台知星二人给愿,常直内省,有异先启,以相检验。帝以故宅起湘宫寺,费极奢侈。以孝武庄严刹七层,帝欲起十层。不可立,分为两刹,各五层。新安太守巢尚之罢郡还,见帝,曰:“卿至湘宫寺未?我起此寺,是大功德。”愿在侧曰:“陛下起此寺,皆是百姓卖儿贴妇钱,佛若有知,当悲哭哀愍,罪高浮图,有何功德?”尚书令袁粲在坐,为之失色。帝乃怒,使人驱下殿。愿徐去无异容。以旧恩,少日中,已复召入。帝好围棋,甚拙,去格七八道,物议共欺为第三品。与第一品王抗围棋,依品赌戏。抗每饶借之,曰:“皇帝飞棋,臣抗不能断。”帝终不觉,以为信然,好之愈笃。愿又曰:“尧以此教丹朱[注],非人主所宜好也。”虽数忤旨,而蒙赏赐,犹异余人。迁兼中书郎。出为晋平太守,在郡不治生产。前政与民交关,质录其儿妇。愿遣人于道夺取将还。在郡立学堂教授。郡旧出蚺蛇,胆可为药。有饷愿蛇者,愿不忍杀,放二十里外山中,一夜蛇还床下。复送四十里外山,经宿,复还故处。愿更令远,乃不复归,论者以为仁心所致也。海边有越王石,常隐云雾,相传云:“清廉太守乃得见。”愿往观视,清澈无隐蔽。后琅琊王秀之为郡,与朝士书曰:“此郡承虞公之后,善政犹存,遗风易遵,差得无事。”以母老解职,除后军将军,褚渊尝诣愿,不在,见其眠床上积尘埃,有书数帙。渊叹曰:“虞君之清,一至于此。”令人扫地拂床而去。(《南齐书·虞愿传》节选)[注]丹朱:尧的儿子。尧认为他不肖,不足以授天下。9.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物议共欺为第三品物议:众人的评论。B.抗每饶借之饶借:谦让。C.虽数忤旨,而蒙赏赐忤旨:违背皇帝的旨意。D.愿遣人于道夺取将还将还:将要送还。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①而蒙赏赐,犹异余人②不敢言而敢怒B.①袁粲在坐,为之失色②且为之奈何?C.①清廉太守乃得见②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D.①前政与民交关,质录其儿妇②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11.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虞愿“为人耿介”和“为政清廉”的一组是()A.①佛若有知,当悲哭哀愍②子孙竞来取之,愿独不取B.①愿徐去无异容②愿更令远,乃不复归C.①愿遣人于道夺取将还②帝乃怒,使人驱下殿。愿徐去无异容。D.①愿又曰:“尧以此教丹朱,非人主所宜好也。”②见其眠床上积尘埃,有书数帙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宋明帝为湘东王时,虞愿任湘东王国常侍。明帝即位后,虞愿因与他有旧恩,因而受到重用。尽管皇帝生性猜疑,仍让虞愿负责灾异预报。B.虞愿虽因私人关系而得到皇帝的信用,但却敢于犯颜直谏。皇帝耗巨资建造寺院,他认为劳民伤财,罪孽比佛塔还高;皇帝爱好围棋他也当面指责。这在当时是很难得的。C.虞愿在晋平郡任太守时敢于为民做主,并且仁爱廉洁,深受同僚和百姓的称道;但作者同时也指出他不关心郡内的农业生产。D.虞愿除了勤于吏治外,对儒学也很有研究,并且非常重视学校教育,皇帝也因此很器重他。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1)以愿儒吏学涉,兼蕃国旧恩,意遇甚厚。(2)常直内省,有异先启,以相检验。(3)此郡承虞公之后,善政犹存,遗风易遵,差得无事。。附录:近年高考默写题出现的涉及《论语》的语句。(一)工欲善其事,。(《论语·卫灵公》)(05年全国卷)(二)《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论语·为政》)(05年浙江卷)(三)君子坦荡荡,。(《论语·为政》)(05年上海卷)(四)子在川上曰:“!。”(《论语·子罕》)(05年江苏卷)1、C2、D3、A4、D5、A6、C7、D8、B9.D(将还:把她送还)10.B(A项的两个“而”均为转折连词,可是B项第一句的“为”是表原因的介词,因为;第二句的“为”是表对象的介词,对C项的两个“乃”均为副词,才D项的两个“其”均为人称代词,作定语,他的)11.D(A项第二句不属于“为政”B项第二句只能表现虞愿仁慈C项两句都是表现虞愿为人耿介D项第一句是虞愿当面指责皇帝笃好围棋,表现虞愿为人耿介;第二句通过旁人之眼看出虞愿无余财,表明虞愿清廉)12.C(错在“他不关心郡内的农业生产”。原文“在郡不治生产”意为“虞愿在郡内不经营家产”生产,家庭谋生的产业)13.(9分)(1)认为虞愿对儒学和吏治都有研究,再加上在封国时的往日恩情,所以对虞愿待遇十分优厚。(3分)“以”(认为)、“涉”(涉猎,研究,学习)、“意境”(待遇)三处,一处1分。(2)常年在内省当班,有灾异情况就预先禀告,以便检验审查。(3分)“直”(同“值”,当班,值班)、“启”(禀告)、“以”(以便)三处,一处1分。(3)此郡承蒙虞公治理之后,善政仍然存在,遗风易于遵守,我几乎清净无事了。(3分)“承”(承蒙),“犹”(还、仍然),“差得”(大体上能,差不多能,几乎能)三处,一处1分。附录:1、必先利其器2、思无邪3、小人长戚戚4、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文言翻译:虞愿,字士恭,会稽余姚人。虞愿年仅数岁,庭院中的橘树冬天果实成熟了,子孙辈都争着来摘取。他却独独不来摘取,家里人对此都感到奇异。元嘉末年,虞愿为国子生,后又迁任湘东王的常侍,转任浔阳王府墨曹参军。宋明帝即位后,认为虞对儒学和吏治都有研究,再加上在封国时的往日恩情,所以对虞愿待遇十分优厚。皇帝生性猜疑,星象天文的灾异变化,不相信太史,不听外面大臣奏告,命令灵台把观察星象的两个人交给虞愿,常年在内省当班,有灾异情况就预先禀告,以便检验审查。皇帝用旧宅的地皮建造湘宫寺,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烟台市长岛县2025届小升初全真模拟数学检测卷含解析
- 2025-2030年中国IGBT投资战略决策及未来竞争态势研究报告
- 班级卫生与环境美化工作方案计划
- 制定可行的月度目标的重要性计划
- 新生儿硬肿症的临床护理
- 班级心理辅导员的选拔计划
- 新质生产力旅游景区
- 中枢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临床护理
- 癌痛控制该不该用杜冷丁课件
- 2025-2030国内冷轧硅钢片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与投资机会研究报告
- (二模)2025年汕头市高三普通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 河北开放大学2025年《医药企业管理》形成性考核1-4答案
- (二模)2025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地理试卷(含标准答案)
- 急性肾盂肾炎护理查房
- 人教版2025年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一)(考查范围:第16~18章)
- 2025年高考语文作文命题方向预测04 科技创新(预测理由+作文真题+审题立意+高分范文)解析版
- 雨季三防安全培训
- 【9化一模】2025年安徽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含答案)
- 河南会考地理试题及答案2024
- 2025年03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19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高中语文高考作文押题预测十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