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新高二开学摸底考试卷(浙江专用)
一、单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分布在人体肠道的正常微生物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能合成多种人体生长发育必需的
维生素。这些微生物群还能帮助宿主消化特定食物,如长期生活在海边的人有一种特殊的
细菌帮助他们消化海藻,非洲一些食用高粱秆的儿童则拥有消化纤维素的细菌。以下有关
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海藻和高粱都含有核糖体
B.消化纤维素的细菌其细胞壁的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
C.海藻的遗传物质是DNA,乳酸杆菌的遗传物质是RNA
D.双歧杆菌、乳酸杆菌、酵母菌都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K答案』A
[祥解X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原核生物,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只有核糖
体一种细胞器。常见的原核生物有蓝细菌、细菌、放线菌等。细菌都有细胞壁、细胞膜和细
胞质,都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也没有染色体,但有环状的DNA分子,位于细胞内特定
区域,这个区域叫做拟核。
【详析:1A、人体、海藻和高粱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双歧杆菌、乳酸杆菌为原核生物,
它们细胞结构中均含有核糖体,A正确;
B、消化纤维素的细菌其细胞壁的成分为肽聚糖,B错误;
C、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海藻和乳酸菌的遗传物质均是DNA,C错误;
D、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细胞结构中都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酵母菌细胞结构
中有成形的细胞核,为真核生物,D错误。
故选Ao
2.白沙茶叶历史源远流长。调查组调研发现,黎族人民自古有采摘五指山脉的野生大叶茶
治病,如果从此算起,海南茶事已有近千年历史。下列关于茶的说法,错误的是()
A.采摘的新鲜茶叶的细胞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H2O
B.茶和人体所含元素种类大致相同,但含量差异很大
C.Mg、Fe、Zn等都属于组成茶叶细胞的微量元素
D.当种子进入休眠状态后,结合水/自由水的比值上升
(答案』C
【详析】A、水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因而采摘的新鲜茶叶的细胞中含量最高的化
合物是H2O,A正确;
B、茶和人体所含元素种类大致相同但含量差异很大,这体现了不同生物之间元素组成的统
一性和差异性,B正确;
C、Mg是细胞中的大量元素,而Fe、Zn等都属于组成茶叶细胞的微量元素,C错误;
D、自由水比例越高,细胞代谢越强,当种子进入休眠状态后,自由水比例下降,结合水/自
由水的比值上升,D正确。
故选C。
3.苏轼曾用“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来形容月饼的美味。“酥”与“饴”的主要成分分别是
脂肪和麦芽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酥”中的脂肪由甘油和氨基酸组成
B."饴,,中的麦芽糖水解产物是蔗糖和葡萄糖
C.月饼中的麦芽糖与本尼迪特试剂混合后即会出现红黄色
D.月饼经消化吸收后可以作为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k答案』D
(祥解》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单糖,
蔗糖和麦芽糖是植物特有的二糖,乳糖是动物细胞特有的二糖,淀粉和纤维素是植物细胞的
多糖,糖原是动物细胞的多糖。脂质的种类及作用:脂肪:储能、维持体温;磷脂:构成膜
(细胞膜、液泡膜、线粒体膜等)结构的重要成分。固醇:维持新陈代谢和生殖起重要调节
作用,分为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
【详析】A、脂肪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A错误;
B、麦芽糖的水解产物是2分子葡萄糖,B错误;
C、麦芽糖具有还原性,与本尼迪特试剂混合后在水浴加热的情况下会产生红黄色沉淀,C
错误;
D、月饼经消化吸收后可以作为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D正确。
故选D。
4.如图为胰腺腺泡细胞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将核膜与③联系起来,三者构成生物膜系统
B.胰蛋白酶在②上以氨基酸为原料合成
C.胰蛋白酶的合成与分泌过程中④的膜面积基本不变
D.使用3H标记氨基酸可探究胰蛋白酶分泌的过程
(答案』A
(祥解力分析题图:①是内质网、②是核糖体、③是细胞膜、④是高尔基体。
【详析】A、①是内质网,内连核膜,外连细胞膜,但是生物膜系统还包括其他的细胞器膜,
A错误;
B、②是核糖体,胰蛋白酶属于蛋白质,其合成是在②上以氨基酸为原料开始的,B正确;
C、胰蛋白酶的合成与分泌过程中④高尔基体的膜面积基本不变,C正确;
D、使用3H(具有放射性)标记的氨基酸可探究胰蛋白酶形成的过程,D正确。
故选Ao
5.下列四种不同生物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和乙的主要区别在于乙具有细胞核
B.丙和丁的主要区别在于丁具有叶绿体
C.甲和丙的主要区别在于丙具有细胞结构
D.乙和丁的主要区别在于乙没有叶绿素
(答案』C
[[祥解》分析题图可知,甲是新冠病毒,既不属于原核细胞,也不属于真核细胞;乙是草
履虫,是真核生物,丙是蓝藻(蓝细菌)是原核生物,有叶绿素、藻蓝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丁是黑藻,属于真核生物。
【详析】A、甲是新冠病毒,乙是草履虫,病毒和动物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有细胞结构,A
错误;
B、丙是蓝藻,丁是黑藻,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有细胞核,B错误;
C、甲是新冠病毒甲,丙是蓝藻,病毒无细胞结构,蓝藻是原核生物,甲和丙的主要区别在
于丙具有细胞结构,C正确;
D、乙和丁的主要区别在于乙没有细胞壁和叶绿体,D错误。
故选C。
6.法囊藻细胞液中的离子浓度与海水中有明显差异(下图1),图2是K+细胞内浓度随时
A.K+通过主动转运进入细胞
B.细胞吸收K+所需能量由细胞呼吸提供
C.主动转运一定具备的特点之一是逆浓度运输
D.在人工环境下培养法囊藻一段时间后,培养液的pH会发生变化
[答案》C
k祥解》主动运输的特点一般是逆浓度梯度进行运输,需要转运蛋白的协助,需要消耗能
量,能量由细胞呼吸提供。
【详析】A、从图1常规状态下,细胞液K+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或者图2中K+随
时间延长进入细胞,直到细胞液中浓度高于外界溶液浓度还在继续进入细胞可以看出,K+
是通过主动转运进入细胞,A正确;
B、细胞吸收K+所需能量由细胞呼吸提供,B正确;
C、主动转运一定具备的特点是需要载体、能量,逆浓度运动从图2可以看出,在细胞液浓
度低于外界溶液浓度那一段时间的主动转运是顺浓度梯度的,C错误;
D、在人工环境下培养法囊藻一段时间后,各种离子被吸收的量有差异,引起培养液的pH
发生变化,D正确。
故选C。
7.不同光照强度下,不同温度对某植物(CO2吸收速率的影响如图。
)
<
姻
与
6旨
。
下列叙述垂堡的是()
A.在图中两个CP点处,此时植物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B.图中M点处,此时有机物的积累速率能够达到最大
C.高光强下,M点左侧C02吸收速率升高与光合酶活性增强相关
D.低光强下,CO2吸收速率随叶温升高而下降的原因是细胞呼吸速率上升
(答案』A
K祥解力本实验研究在两种光照强度下,不同温度对某植物C02吸收速率的影响,自变量
为光照强度和温度,因变量为co2吸收速率。
【详析】A、CP点代表呼吸速率等于光合速率,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A错误;
B、图中M点处CO2吸收速率最大,即净光合速率最大,也就是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差
值最大,此时有机物的积累速率能够达到最大,B正确;
C、在高光强下,M点左侧CO2吸收速率升高主要原因是光合酶的活性增强,C正确;
D、CO2吸收速率代表净光合速率,低光强下,C02吸收速率随叶温升高而下降的原因是呼
吸速率上升,需要从外界吸收的CO?减少,D正确。
故选Ao
8.每年4月份的丽水九龙湿地,萤火虫构成了神奇的夜景。萤火虫发光机理在于尾部部分
细胞内存在的荧光素,在荧光素酶和能量的作用下与氧发生化学反应,发出荧光。某同学
在体外模拟萤火虫发光,具体操作如下:
组别底物酶能源结果
①荧光素不加酶ATP未发出荧光
②荧光素荧光素酶ATP发出荧光
③荧光素高温处理的荧光素酶ATP未发出荧光
④荧光素蛋白酶ATP未发出荧光
⑤荧光素荧光素酶葡萄糖?
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①②组、②④组说明酶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
B.②③组说明高温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C.实验⑤的“?”处所对应的结果是发出荧光
D.②和⑤说明葡萄糖不是细胞的直接能源物质
[答案》D
K祥解X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作用条件较温和的特点,酶催化反应的机理在于降低化
学反应的活化能。
【详析】A、由①、②组结果可知,荧光素发生化学反应发出荧光离不开酶的催化,酶催化
反应的机理在于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实验②、④的自变量是酶的种类,需要控制的无
关变量有温度、pH等,其结果可证明:荧光素在ATP供能,在荧光素酶的作用下,才能发
出荧光,证明酶具有专一性,不能证明高效性,A错误;
B、②③组说明高温会使酶失活,不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B错误;
C、葡萄糖不是细胞的直接能源物质,不能为该反应提供能量,实验⑤的“?”处所对应的结
果是未发出荧光,C错误;
D、②中用ATP可以发出荧光,⑤中用葡萄糖未发出荧光,说明葡萄糖不是细胞的直接能
源物质,D正确。
故选D。
9.酵母菌在有氧环境与无氧环境中都能生活。不同氧含量的环境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不
同。下列有关酵母菌的呼吸,叙述错误的是()
A.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都能产生ATP
B.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都能产生CO2
C.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都能产生水
D.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都有糖酵解过程
1答案》C
k祥解』有氧呼吸:在氧气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
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大量ATP的过程。有氧呼吸的场所:细胞质
基质和线粒体。无氧呼吸:在没有氧气的参与下,葡萄糖等有机物经过不完全分解,释放少
量能量的过程。无氧呼吸的场所:细胞质基质。
【详析】A、酵母菌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都能产生ATP,A正确;
B、酵母菌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都能产生CO2,B正确;
C、厌氧呼吸不能产生水,C错误;
D、酵母菌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第一阶段相同,都有糖酵解过程,D正确。
故选C.
10.图I和图H表示某生物(2n=4)有丝分裂过程中两个不同时期的细胞。下列叙述错误
III
A.细胞I中染色单体数目为8
B.细胞II中染色体已缩短到最小程度
C.细胞II中核DNA含量与细胞I中相同
D.该生物的细胞通过凹陷形成环沟实现胞质分裂
k答案』A
k祥解』分析题图:图示I中该细胞每一极都含有同源染色体,且没有染色单体,处于有
丝分裂后期;图示n中该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
有丝分裂中期。
【详析】A、根据图示分析可知,图示I中该细胞每一极都含有同源染色体,且没有染色单
体,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单体数目为0,A错误;
B、图示n中该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
中期,其染色体高度螺旋化,已缩短到最小程度,B正确;
C、根据AB选项分析可知,图示I中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图示n中该细胞处于有丝
分裂中期,此时两个细胞中的核DNA含量与体细胞相比均加倍,两细胞中核DNA含量相
同,都含有8个DNA,C正确;
D、根据图示可知,该生物细胞为动物细胞,胞质分裂时,赤道面处细胞膜向内凹陷,形成
环沟,最后将细胞一分为二,D正确。
故选Ao
1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
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是个体发育的基础。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的数目不发生改变
B.细胞分化后,细胞中细胞器的功能发生改变
C.同种生物不同类型的细胞中mRNA完全不同
D.单细胞生物经细胞分化形成新的个体
K答案》A
[祥解》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
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特点:普遍性、稳定性、不可逆性,其实
质为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分化的结果表现为细胞的种类增多,功能趋于专门化。
【详析】A、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的数目不发生改变,但细胞种类发生改变,A正确;
B、细胞分化的本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分化后的细胞中细胞器的种类发生改变,但其相
应的功能没有改变,B错误;
C、同种生物不同类型细胞的产生是细胞分化的结果,而细胞分化的本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
达,因而不同种的细胞中mRNA的种类不完全相同,C错误;
D、单细胞生物不存在细胞分化过程,D错误。
故选Ao
12.一个兴趣小组利用豌豆的种子形状(由等位基因R/r控制)这一性状进行杂交实验,
具体实验过程见下图,两种形状表示一对相对性状。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P
F1O0注:O代表种子性状是圆形
F2。缪O代表种子性状是皱形
o®o®
F3??
A.图中的杂交和自交过程中均发生了等位基因分离
B.图中①和②两种类型数量比约是3:1
C.①的子代圆形:皱形=5:1
D.②的子代全是皱形
K答案5A
K祥解X在杂合子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当细
胞进行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
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详析】A、图中的纯合子自交过程中(减数分裂过程中)没有发生等位基因分离,A错
误;
B、图中①是RR和Rr,②是rr,两种表型类型数量比约是3:1,B正确;
C、1/3RR和2/3Rr分别自交后代比例圆形(l/3RR+2/3x3/4R_);皱形(2/3xl/4rr)=5:1,C
正确;
D、②是rr,其子代全是皱形,D正确。
故选A。
13.人的拇指能向背侧弯曲和不能向背侧弯曲为一对相对性状,用A/a表示。某学校兴趣
小组对该校学生的拇指弯曲情况进行了调查,其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
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
父母拇指均能向父母中只有一人拇指能父母拇指均不能向
背侧弯曲向背侧弯曲背侧弯曲
拇指能向背侧弯曲
4804980
学生人数
拇指不能向背侧弯
88348200
曲学生人数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拇指能向背侧弯曲是隐性性状
B.第一组父母可能有的基因型是AA、Aa
C.第三组父母再生一个拇指不能向背侧弯曲孩子的概率是0
D.第二组父母再生一个拇指不能向背侧弯曲孩子的概率是1/2
(答案』B
K祥解』根据表中第一组调查,双亲均为拇指能向背侧弯曲,而子代中出现拇指不能向背
侧弯曲个体,说明拇指能向背侧弯曲为显性性状。
【详析】A、第一组父母拇指均能向北侧弯曲,孩子出现拇指不能向背侧弯曲的,拇指不能
向背侧弯曲是隐性性状,A错误;
B、第一组父母可能有的基因型组合是AAxAA、AAxAa、AaxAa,B正确;
C、第三组父母可能有的基因型组合是aaxaa,第三组父母再生一个拇指不能向背侧弯曲孩
子的概率是1,C错误;
D、第二组父母可能有的基因型组合是AAxaa、Aaxaa第二组父母再生一个拇指不能向背侧
弯曲孩子的概率不一定是1/2,D错误。
故选Bo
14.假性肥大型肌营养不良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该病某家系的遗传系谱图如下图所示。
其中II-2不携带该病的致病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IQ-rBO正常女性
:甘□正常男性
n(yrnc)-!-®•患病女性
mr—Lq_■患病男性
A.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若II-1再次怀孕,可通过染色体组型分析来检测胎儿是否患病
C.若III-2与一个正常男性结婚,生一个患该病女儿的概率是1/2
D.若III-4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产生异常生殖细胞的可能是其父亲
(答案』D
[[祥解》“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女病父正(或子正)非伴性”,可据此回答。
【详析】A、根据^1与II2都正常但III1却患病,说明该遗传病为隐性遗传病,该遗传病
患者中有男性也有女性,所以不可能是伴Y遗传,II-2不携带该病的致病基因,说明该遗
传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A错误;
B、该遗传病为单基因遗传病,可通过基因检测来分析胎儿是否患病,B错误;
C、设该病的等位基因为A、a,因为该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则02基因型为XAXa或XAXA,
两种基因型比例为1:1,若与一个正常男性XAY结婚,无论是那种基因型,后代女儿都不
会患病,C错误;
D、若ni-4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产生异常生殖细胞的可能是其父亲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时同源染色体没有分裂所致,D正确;
故选D。
15.艾弗里和同事利用肺炎链球菌进行了离体转化实验,下图为实验设计中的一组,物质
X为某种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用于制备细胞提取物的S型菌不需加热处理
B.若不添加物质X,则Y中只有光滑型的菌落
C.若物质X是蛋白酶,则Y中有S型菌和R型菌
D.若物质X是DNA酶,其作用是催化S型菌DNA的水解
[答案》B
(祥解力20世纪40年代,艾弗里和他的同事将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破碎后,设法去除绝
大部分糖类、蛋白质和脂质,制成细胞提取物。将细胞提取物加入有R型活细菌的培养基
中,结果出现了S型活细菌。然后,他们对细胞提取物分别进行不同的处理后再进行转化
实验,结果表明分别用蛋白酶、RNA酶或酯酶处理后,细胞提取物仍然具有转化活性;用
DNA酶处理后,细胞提取物就失去了转化活性。
【详析】A、本实验中可通过相应酶设法将里面的蛋白质等物质去除,所以用于制备细胞提
取物的S型菌不需加热处理使蛋白质等变性,A正确;
B、若不添加物质X(各种酶),细胞提取物存在S型细菌的DNA,加入有R型活细菌的培
养基中,会出现S型(转化)和R型(未转化)细菌两种,B错误;
C、若物质X是蛋白酶,细胞提取物中蛋白质被分解,但还存在S型细菌的DNA,加入有
R型活细菌的培养基中,培养后的Y中会有S型菌和R型菌,C正确;
D、若物质X是DNA酶,其作用是催化S型菌DNA的水解,S型菌DNA被降解后R型
菌就不能发生转化,从而说明DNA是遗传物质,D正确。
故选B。
16.用ON标记大肠杆菌后,放在一个含UN的培养基中让其连续分裂4次,大肠杆菌中
一个DNA片段含有100个碱基对,其中胞嗓咤有60个。下列叙述不可能的是()
A.含有15N的DNA分子占1/8
B.含有"N的DNA分子占7/8
C.该DNA片段中共有氢键260个
D.复制过程中该DNA片段需游离的腺喋吟脱氧核甘酸600个
K答案』B
k祥解力题意分析,1个DNA分子连续复制4次会得到16个DNA分子,因为DNA进行
的是半保留复制,故每个DNA分子都含I,N;含KN的DNA分子有2个。
【详析】A、DNA进行的是半保留复制,又因所用培养基含MN,所以后代含&N的DNA
分子只有两个,占DNA总数(16个)的比例为1/8,A正确;
B、DNA进行的是半保留复制,又因所用培养基含14N,所以后代含14N的DNA分子占
100%,B错误;
C、一个DNA片段含有100个碱基对,其中胞嚏咤有60个,说明其中A-T碱基对有40个,
G-C碱基对有60个,则其中含有的氢键的数目为3x60+2x40=260个,C正确;
D、一个DNA片段含有100个碱基对,其中胞喀咤有60个,故该DNA中A有200x1/2-
60=40个,而该DNA分子连续复制4次会得到16个DNA分子,相当于新合成15个DNA
分子,故需要游离腺喋吟脱氧核昔酸15x40=600(个),D正确。
故选B。
17.研究人员选取基因型相同的大鼠幼崽,随机分为2组,分别由“负责任”母鼠(善于舔
舐和清洁幼崽)和“不负责任”母鼠(不善于舔舐和清洁幼崽)抚养,结果幼鼠成年后对轻
微社交刺激的反应明显不同(如下图),而且不同的应激反应会遗传给后代。进一步研究发
现,幼鼠应激反应的形成与皮质醇受体基因的表达程度呈正相关,而两组鼠的基因序列是
相同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母鼠抚养方式会改变幼鼠的基因结构
B.应激反应通过碱基序列遗传给后代
C.不负责任母鼠抚养方式降低了皮质醇受体基因甲基化程度
D.不负责任母鼠抚养方式降低了皮质醇受体基因乙酰化程度
[答案XC
【详析】A、母鼠抚养方式属于后天的影响,不会改变幼鼠的基因结构,A错误;
B、依据题干信息,大鼠的幼崽基因型相同,其相关基因的碱基序列相同,所以应激反应并
不是通过碱基序列的方式遗传给后代的,B错误;
C、依据题干信息,幼鼠应激反应的形成与皮质醇受体基因的表达程度呈正相关,所以“负责
任”母鼠抚养方式提高了皮质醇受体基因甲基化程度,而“不负责任”母鼠抚养方式降低了皮
质醇受体基因甲基化程度,基因的表达水平高,C正确;
D、依据题干信息,幼鼠应激反应的形成与皮质醇受体基因的表达程度呈正相关,所以“负责
任”母鼠抚养方式降低了皮质醇受体基因乙酰化程度,而“不负责任”母鼠抚养方式提高了皮
质醇受体基因乙酰化程度,基因的表达水平高,D错误。
故选C。
18.如图为真核细胞中正在发生的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
③
A.①是RNA聚合酶,与DNA上启动部位结合后从左往右移
B.②是DNA模板链,同一DNA上不同基因的模板链相同
C.③是DNA编码链,其基本组成单位与④的相比仅有碱基种类存在差异
D.④是RNA,需在细胞质中加工成熟后再进行翻译
k答案XA
(祥解力题图中,表示正在进行DNA的转录,RNA聚合酶有解旋和催化磷酸二酯键形成
的作用。①是RNA聚合酶,②是DNA的模板链,③是编码链,④是RNA。
【详析】A、根据转录出的RNA可知,①是RNA聚合酶,与DNA上启动部位结合后从
左往右移,A正确;
B、②是DNA模板链,同一DNA上不同基因的模板链不一定相同,B错误;
C、③是DNA编码链,结构与④相比除了碱基的差异,还有五碳糖的差异,③上为脱氧核
糖,④上为核糖,C错误;
D、④是转录出的RNA,需在细胞核中加工后再通过核孔转移至细胞质中,D错误。
故选Ao
19.油菜是由白菜(AA,2n=20)与甘蓝(CC>2n=18)通过种间杂交、染色体自然加倍
形成的异源四倍体。油菜容易被线虫侵染造成减产,萝卜(RR,2n=18)具有抗线虫基
因。科研人员以萝卜和油菜为亲本杂交,通过如图所示途径获得抗线虫油菜新品种。下列
叙述错误的是()
油菜AACC
------------------体细胞染色体数=38
油菜AACC------------------------------
>BCi
体细胞染色体数=3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BG
乂.Fi植株ACR.异源多倍体AACCRR
体细胞染色体数=28体细胞染色体数=56
油菜AACC
萝卜RR体细胞染色体数=38
体细胞染色体数=18
注:方框中每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一个染色体组。
A.Fi植株高度不育,需要诱导其染色体数目加倍
B.BCi植株中细胞染色体组成为AACCR
C.BC2植株群体中可能存在不抗线虫的个体
D.培育抗线虫油菜新品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答案》D
K祥解X由题意和题图可知,Fi植株属于油菜AACC和萝卜RR为亲本的各自花药ACxR
的细胞融合ACR,用秋水仙素处理使染色体形成异源多倍体AACCRR,2n=56;异源多倍
体AACCRR形成的配子为ACR与亲本油菜AACC形成的配子为AC杂交(回交),获得
BCi0由于BCi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为AACCR,染色体组成为AACCR的BCi与亲本油菜
AACC杂交形成的BC2植株中的染色体数目为38〜47。
【详析】A、根据题意,亲本油菜AACC产生配子AC,亲本萝卜RR产生配子R,两种配
子融合形成Fi染色体组成为ACR,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会因联会紊乱导致植株不育,因
此需要诱导其染色体数目加倍,A正确;
B、根据题图可知,BCi的亲本异源多倍体AACCRR产生配子ACR,油菜AACC产生配子
AC,两种配子融合形成BCi,其染色体组成为AACCR,B正确;
C、BC2的亲本BCi染色体组成为AACCR,减数分裂过程中A与A配对C与C配对,R中
无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I后期随机移向两极,导致配子中获得的R染色体也是随机的,
其中可能不含抗线虫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因此BC2植株群体中可能存在不抗线虫的个体,C
正确;
D、题图中培育培育抗线虫油菜新品种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D错误。
故选D。
20.粉龙头猴面花和红龙头猴面花是起源于同一祖先的两个物种。它们的分布区域有重
叠,前者主要由黄蜂授粉,后者主要由蜂鸟授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猴面花与黄蜂、蜂鸟之间存在协同进化
B.源于同一祖先的两种猴面花种群基因库相同
C.传粉者的不同导致不同猴面花产生不同的变异
D.粉龙头和红龙头是长期地理隔离导致生殖隔离形成的两个物种
K答案』A
[祥解X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有: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
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进而
通过隔离形成新的物种;生物进化的过程实际上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协同进化的
过程;生物多样性是协同进化的结果。协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
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详析】A、协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
展,故猴面花与黄蜂、蜂鸟之间存在协同进化,A正确;
B、粉龙头和红龙头猴面花属于不同的物种,尽管起源于一个祖先种,但因进化最终导致它
们的基因库会存在差异,B错误;
C、变异是不定向的,因此不同猴面花产生不同的变异不是传粉者的不同导致的,C错误;
D、粉龙头和红龙头猴面花分布区重叠,二者不存在地理隔离,D错误。
故选Ao
二、综合题:共5题,共60分。
21.下图为高等动物细胞结构示意图,①〜⑤表示细胞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I)结构①由两个空间相互垂直的中心粒和其组成,主要存在于细胞。
(2)经②进行加工、分类的物质主要去路有:一些通过囊泡被分泌至胞外;一些通过囊泡被
运至细胞膜,成为;还有一些包裹在膜囊或囊泡中,与高尔基体脱
离,形成»
(3)通过③进入细胞核的含磷有机物有(写出一种)。细胞在⑤上合成的含氮有
机物是,在细胞核中合成的含氮有机物是o
(4)若要将细胞中线粒体与其他细胞器分离,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答出1种即可)。将正常线粒体各部分分离,结果见图。甲~丁中含有线粒体DNA的
是,乙与丁主要区别是种类不同。
甲乙丙丁
k答案』(1)周围物质动物和低等植物
⑵膜蛋白溶酶体
(3)ATP、核甘酸多肽(蛋白质)核酸
⑷差速离心丙蛋白质
(祥解力分析题图,①是中心体、②是高尔基体、③是核孔、④是内质网、⑤是核糖体。
【详析】(1)结构①由两个空间相互垂直的中心粒和其周围物质组成,主要存在于动物和
低等植物细胞中。
(2)经②高尔基体进行加工、分类的物质主要去路有:一些通过囊泡被分泌至胞外;一些
通过囊泡被运至细胞膜,成为膜蛋白;还有一些包裹在膜囊或囊泡中,与高尔基体脱离,形
成溶酶体。
(3)通过③核孔进入细胞核的含磷有机物有ATP、核昔酸等。细胞在⑤核糖体上合成的含
氮有机物是蛋白质,在细胞核中合成的含氮有机物是核酸。
(4)若要将细胞中线粒体与其他细胞器分离,可以采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将正常线粒
体各部分分离,结果见图。甲~丁中含有线粒体DNA的是线粒体基质,乙与丁是线粒体内
外膜主要区别是蛋白质种类不同。
22.延迟荧光是植物光合器官在停止光照后的发光现象,是在光合电子传递链中产生。某
科学家以大豆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盐胁迫环境下植物延迟荧光特性和光合速率的变化。
具体分组情况如下:
第一小组的营养液中添加的NaCl浓度分别为0(对照)、25、50、75、100、125、150、
175mMo
第二小组的营养液中NaCl浓度为125mM,同时添加的CaCb浓度分别为5、10、20、
40、80、160、320mM»
实验结果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4o14
兴
兴2
■■延迟荧光
匚二)光合速率n>
n^除
阂200
53o^制
假
而
而8
三
-^M烈
智m
O2om6o
o堂l
;lc
cc4p
sppsp.
匚1Om
.2,
m2
s
S20l
0)1)
CaCU浓度/mM
(1)对植物进行处理后,在叶绿体的(场所)发生延迟荧光现象。为研究延迟荧
光现象中光合色素的吸收光谱,制备叶绿体悬浮液,置于光谱仪中测定并记录叶绿体悬浮
液对的吸光率。
(2)由实验结果可知,延迟荧光和光合速率有着极好的性,说明延迟荧光强度的变化
能准确、真实的反应植物光合性能,可作为光合速率的指标。
(3)实验结果表明,分组中NaCl浓度为mM对大豆叶片的光合作用起促进作用,以—
mMNaCl的促进效果最为显著。实验结果还表明,10mM和80mM浓度的CaCb对盐胁迫
的效应分别是和o
(4)叶绿体是对盐胁迫最敏感的细胞器之一,盐胁迫可能会导致(至少答两点),进而
导致光合作用速率下降。
1答案X(1)停止光照(黑暗处理)类囊体薄膜不同波长光
(2)正相关
⑶25~75(0~75或25、50、75)50缓解加剧(促进)
(4)叶绿素含量下降;光合膜结构损坏
(祥解力叶肉细胞的光合色素位于类囊体薄膜上,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将水分解。水分解
为氧和H+的同时,被叶绿体夺去两个电子,电子经传递,可用于NADP+与H+结合形成
NADPH,在暗反应NADPH作为活泼的还原剂,参与暗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同时也储存
部分能量供暗反应阶段利用。
【详析】(1)延迟荧光是植物光合器官在停止光照后的发光现象,因此要研究延迟荧光,
需要对植物进行黑暗处理,光合电子传递链是光反应的过程,因此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发
生延迟荧光现象。要研究延迟荧光现象中光合色素的吸收光谱,自变量为不同波长的光。
(2)观察图中数据可知,延迟荧光和光合速率变化趋势一致,因此延迟荧光和光合速率有
着极好的正相关性,说明延迟荧光强度的变化能准确、真实的反应植物光合性能,可作为光
合速率的指标。
(3)观察图中数据可知,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光合速率先增大后减小,与对照组相比,
在25~75(0~75或25、50、75)mM对大豆叶片的光合作用起促进作用,以50mMNaCl的
促进效果最为显著。实验结果还表明,10mM和80mM浓度的CaCb对盐胁迫的效应分别是
缓解和促进。
(4)盐胁迫可能会导致叶绿体结构损伤和功能破坏,进而导致光合作用速率下降。具体来
说,在盐胁迫下,叶绿体和细胞质中可能会积累过量的Na+和CP,这会使光系统I捕光
色素蛋白复合体等结构受到损伤。同时,盐胁迫还可能显著改变叶绿体的结构,例如使叶绿
体内的淀粉粒、脂滴、数量增多,基质片层结构松散、肿胀。这些变化会影响叶绿体中色素
对光能的吸收和转化,导致叶绿体中色素受损,影响光能捕获效率和电子传递量子效率等,
进而为暗反应提供的物质(如ATP、NADPH)减少,最终使光合作用速率下降。
23.下列是某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的相关模式图,图一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
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二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请据图回答:
图一图二
(1)图一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基因突变大多发生在
图一的段(用字母表示),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图二的细胞。
(2)图二中甲细胞处于图一中的段,有对同源染色体。
(3)图二各时期的细胞发生在该生物体的器官,丙细胞名称是o
(4)如果某生物的基因型是AaBb(没有发生突变),则图二的乙细胞的基因型
是,该个体正常能产生________种类型的卵细胞,基因型
是O
(5)现有某药物能专一性地抑制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则使用此药物后,细胞的分
裂将停留在图一中的段。(用字母表示)
k答案》(1)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AB乙
(2)DE4
⑶卵巢第一极体/极体
⑷AAaaBBbb4AB、Ab、aB、ab
(5)DE
"羊解』分析图一:AB段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增倍,其形成的原因是发生了DNA的
复制;CD段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减半,说明姐妹染色单体消失,形成的原因是发生了
着丝粒分裂;BC段存在染色单体。分析图二: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乙细胞处于减数
分裂I(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质进行不均等分裂,是初级卵母细胞;丙细胞处于减
数分裂H(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详析】(1)图一中CD段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减半,形成的原因是发生了着丝粒分
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AB段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增倍,形成的原因是发生了DNA复
制,若DNA复制出错,则会导致基因突变。图二的乙细胞正在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
减数分裂I后期,此时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会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
合,这是基因重组的来源之一。
(2)图二中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呈现的特点是:着丝粒分裂后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分
别移向细胞两极,据此可判断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处于图一中的DE段。图二甲细胞含有4
对同源染色体。
(3)在图二中,乙细胞处于减数分裂I后期,细胞质进行不均等分裂,是初级卵母细胞,
所以题文中的“某生物”为雌性动物,各时期的细胞发生在该生物体的卵巢中。丙细胞不含同
源染色体,且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分裂n中期。对比分析乙、丙
细胞中染色体的大小、颜色、位置可推知:丙细胞的名称是极体。
(4)如果某生物的基因型是AaBb,没有发生突变,则在图二的乙细胞中,位于同一条染色
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相同位置上的基因相同,乙细胞的基因型是AAaaBBbb。该个体在减
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
由组合,因此正常情况下能产生4种类型的卵细胞,基因型是AB、Ab、aB、ab。
(5)某药物能专一性地抑制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则使用此药物后,导致细胞中
的着丝粒分裂后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细胞的分裂将停留在图一中的DE
段。
24.果蝇(2n=8)是研究生物体遗传规律的模式生物,摩尔根通过对果蝇眼色的观察及分
析发现伴性遗传。现有一果蝇种群,其眼色表现为粉红眼和红眼,由A/a控制,另有一对
等位基因B/b控制眼睛的有无。现随机选择一对眼色均为红眼的雌、雄果蝇于培养瓶中单
独培养,经多次交配产卵,共得到325只子一代果蝇,具体如下表所示:
红眼粉红眼无眼
雌果蝇/只122410
雄果蝇/只62198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果蝇作为经典模式生物在遗传学研究中备受重视,它具有—(答出两点即可)等优
点。
(2)亲代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为避免亲代果蝇影响实验结果的统计,在子代
处于蛹期时将亲代果蝇,于新的培养瓶中继续培养、繁殖。
(3)Fi代雄果蝇能产生_____种基因型的配子,Fi个体构成的种群中基因b的频率
为o
(4)已知果蝇细胞中X染色体的条数(m)和染色体组的数目(n)的比值决定果蝇的性
别,若m/nWl/2,果蝇表现为雄性,如性染色体组成为XY,XYY,XO(不可育);若
血吟1果蝇表现为雌性,如性染色体组成为XX、XXY,其余性染色体组成异常的果蝇均
胚胎致死。若Fi中发现一只无眼雌果蝇,为探究其眼睛的变异类型,可通过显微摄影并制
作、基因测序等方法鉴定变异类型。还可进行杂交实验,请完善实验思路,预测实
验结果并分析讨论。
①实验思路:第一步:选择Fi中(填表型)与该无眼雌果蝇进行多次杂交获得
F2;第二步:观察记录表型及个数,并做统计分析。
②预测实验结果并分析讨论:I、若统计后的表型及其比例为粉红眼雌性:无眼雄性=1:
1,则该无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变异类型为基因突变,Fi中无眼雌果蝇只出现一
只的原因是;II、若统计后的雄性表型及比例为,则该无眼雌果蝇的基因型
为AaXbXbY变异类型为染色体畸变,原因是(填“父方”或“母方”)减数分裂异常。
k答案》(1)易饲养、繁殖周期短、具有多对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染色体数目少等优点
⑵AaXBXb、AaXBY筛选出来
⑶6/六1/3
(4)染色体组型模型粉红眼雄果蝇aaXbXb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不定向性,
只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aXb的雄配子红眼雄性:粉红眼雄性:无眼雄性=1:1:8母
方
【详析】(1)果蝇作为经典模式生物在遗传学研究中备受重视,它具有易饲养、繁殖周期
短、具有多对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染色体数目少等优点。
(2)一对眼色均为红眼的雌、雄果蝇杂交,子代表现为:雌雄果蝇均出现红眼:粉红眼=3:
b出现性状分离,亲本为杂合子自交型,基因型可能为AaxAa或XAXaxXAY,而无眼性
状仅在雄性中出现,判断控制眼睛有无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亲本基因型为XBXbxXBY,
结合两对性状分析,控制眼色的基因应位于常染色体,若位于X染色体,则子一代雌蝇将
全为红眼,与实际不符,故控制眼色的基因应位于常染色体,控制眼睛有无的基因位于X染
色体上,亲代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Xb、AaXBY,为避免亲代果蝇影响实验结
果的统计,在子代处于蛹期时将亲代果蝇筛选出来,于新的培养瓶中继续培养、繁殖。
(3)亲代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Xb、AaXBY,子一代雄果蝇基因型为AAXBY、
AaXBY、aaXBY、AAXbY、AaXbY,AaXbY,能产生6种基因型的配子,分别是AXB、
aXB、AXb、aXb、AY、aY,亲本杂交,不考虑突变和致死,则F1个体构成的种群中基因
b的频率同亲本种群中b频率相同,即为1+(2+1)=1/3o
(4)由题意可知,果蝇细胞中X染色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业厂房购买协议3篇
- 垫资施工合同中的工程安全3篇
- 家电购销合同模板
- 山塘管护协议书3篇
- 录用合同范本版2篇
- 仓库租赁续租3篇
- 动迁房买卖合同中的权利义务3篇
- 电气机械电动车充电服务与维护考核试卷
- 电子白板交互功能维修考核试卷
- 稀有金属回收与再利用技术考核试卷
- 福建省龙岩市一级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 数学试题(含答案)
- 2025年街道全面加强乡村治理工作实施方案
- 明股实债协议合同
- 2025“十五五”金融规划研究白皮书
- 9.2法律保障生活(教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 2025年江西上饶铅山城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建筑工程结算审核现场踏勘
- 加油站防汛抗洪应急预案范本
- 融资岗专业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高考物理模拟试卷1(贵州卷)及答案
- 胃癌课件完整版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