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历史复习之世界古代史_第1页
2025年中考历史复习之世界古代史_第2页
2025年中考历史复习之世界古代史_第3页
2025年中考历史复习之世界古代史_第4页
2025年中考历史复习之世界古代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中考历史复习新题速递之世界古代史

选择题(共25小题)

1.(2024秋•桐柏县月考)《婆罗门法典》中,印度人凡分四级:一日祭司,即婆罗门;二日武士,即刹帝

利;三日工人阶级,即吠舍,包括农民、工人及商人;四日贱民阶级或奴隶阶级,即戍达罗(首陀罗)。

换言之,这四级的人,即祈祷者、打仗者、生产及买卖者、供他人驱使者是也。材料描述的是()

A.古埃及奴隶制度B.古印度种姓制度

C.西欧封建等级制度D.古巴比伦奴隶制度

2.(2024•六盘水)古巴比伦王国给人类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其中,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

完整的成文法典是()

A.《汉谟拉比法典》B.《十二铜表法》

C.《罗马民法大全》D.《拿破仑法典》

3.(2024•河北区模拟)在亚历山大庞大的远征军队伍中“有工程师、哲学家、地理学家、测量师等专门

人才,他们沿途收集资料、绘制地图,与当地哲人交往”,这一现象表明,亚历山大远征客观上()

A.推动希腊民主制度的扩展

B.导致希腊罗马文明的消亡

C.加速亚非自然经济的解体

D.促进了欧亚非文化的交流

4.(2024•杜尔伯特县二模)8世纪,法兰克国王查理鼓励基督教发展,并向教会贡献“什一税”,教会势

力剧增。同时,教皇为查理加冕,称查理为“罗马人的皇帝”。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

A.罗马教会至高无上B.教权屈居王权之下

C.王权教权相互勾结D.教权凌驾王权之上

5.(2023秋•盘龙区期末)历史人物是时代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力量,他们不仅塑造了某个时代的特征

和风貌,也为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位历史人物在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推动雅典的奴隶制民主

政治发展到高峰。他最有可能是()

A.伯里克利B.亚历山大C.苏格拉底D.查士丁尼

6.(2023秋•宁乡市期末)约翰是古代雅典的公民,世代经商,已成年娶妻,家中有妻子杰西卡,一个8

岁的女儿,一个5岁的儿子和一个奴隶。某一天,召开公民大会,这一家有资格参会的人数为()

A.0AB.1AC.2人D.3人

7.(2023秋•雁塔区校级期末)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如表中史实和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序号史实结论

©雅典民主政治伯里克利主政的时期,雅典

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

峰。

②亚历山大东征东征有侵略性质,但一定程

度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

汇。

③罗马帝国起源凯撒接替屋大维,建立起了

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

④西欧庄园制度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

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

单位。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8.(2023秋•龙湖区期末)有学者认为:“古印度文明是口传神话和故事的海洋,却是文字记载历史的荒

漠……他的塔、石柱、石窟和文学艺术的内容,都渗透着因果思想的影响。”该学者旨在说明()

A.印度文化始终缺乏成熟的文字系统

B.古代印度没有形成系统的文化模式

C.古代印度文化带有浓郁的宗教色彩

D.印度文明呈现多样性和包容性特征

9.(2023秋•高州市期末)希腊神话中谷神的女儿跌落冥界,谷神去求宙斯帮忙,最后冥王哈迪斯同意女

孩每年有一半的时间回到谷神身边。当女儿回来时,谷神心情愉快,于是人间就草木茂盛、春风秋阳。

这反映出希腊神话()

A.神人同形同性

B.影响广泛且深远

C.是人类宝贵的精神遗产

D.取得了辉煌成就

10.(2023秋•衡南县期末)中世纪欧洲大学可以主办学术讲座,控制人员编制,有权审查并发放各种证书

和学位,甚至享有赋税、司法等方面的特权。这说明中世纪欧洲大学()

A.拥有较大的自治权B.受到世俗权力支配

C.享有充分言论自由D.具备政府管理职能

H.(2023秋•衡南县期末)如表反映西欧庄园法庭()

法庭记录

事由判决

佃户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土地佃户被罚款6便士

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佃户被罚款6便士

A.维护佃户利益

B.体现庄园自给自足的特征

C.维护领主利益

D.享有“不输不入”的特权

12.(2023秋•龙湖区期末)有学者认为:“像阿拉伯这样一个多民族的神权政体国家,除了阿拉伯人之外,

还包括波斯人、伊拉克人、叙利亚人、埃及人,以及北非的柏柏尔人等。无论它的经济还是军事实力都

是当时政局松散、不统一的西欧社会所无法比拟的,故文化的对外传播既是帝国强盛的标志,也是必然

的结果。”据此可知,作者在强调()

A.阿拉伯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

B.强大国力对文化的影响

C.阿拉伯帝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D.阿拉伯文化领先于世界

13.(2023秋•衡南县期末)阿育王在位时,孔雀王朝成为印度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帝国,按古代印度“种

姓制度”的划分,阿育王属于()

A.婆罗门B.刹帝利C.吠舍D.首陀罗

14.(2023秋•盘龙区期末)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不再像以前那样无偿

地赏赐,而是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以上内容描述的是封君封臣制的()

A.诞生背景B.主要内容C.重要地位D.积极影响

15.(2023秋•盘龙区期末)某同学进行九年级历史复习时翻阅教材整理出如表内容,他最有可能在复习的

主题是()

《汉谟拉比法典》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

《十二铜表法》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后世罗马法典乃至

欧洲法学的渊源

《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A.人类起源B.文字演变C.政权更替D.法制发展

16.(2023秋•盘龙区期末)“阿拉伯人广泛翻译古代波斯、印度、希腊和罗马的文献,融合东西方文化,

在文学、艺术、科学和思想等领域取得重要成就。阿拉伯商人和旅行家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中

国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等先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这段文字材料旨在说

明阿拉伯人()

A.实行哈里发中央集权统治

B.建立疆域最大的帝国的过程

C.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文化

D.为世界文化作出的重要贡献

17.(2023秋•慈溪市期末)根据小明学习笔记上的谚语,判断他学习的主题是()

学习主题

①“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②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③中世纪最美的花朵一一大学兴起

A.古代欧洲文明B.封建时代的亚洲

C.封建时代的欧洲D.走向近代的欧洲

18.(2023秋•阎良区期末)基督教是世界重要的宗教之一。下列关于基督教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以耶稣为“救世主”

②获得了法兰克王国统治者的支持

③诞生于欧洲地区

©4世纪末罗马皇帝将它确定为国教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19.(2023秋•封开县期末)751年,安西节度使高仙芝所率唐军与阿拉伯军队在怛罗斯发生大战,激战五

日后,唐军败北,被俘的中国士兵中有会造纸术的,…不久,阿拉伯帝国范围内的巴格达、开罗等地都

陆续出现了一批造纸工场。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造纸术是通过和平方式外传的

B.材料主要反映亚欧之间的文明交流

C.材料主要叙述了造纸术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D.阿拉伯人推动了造纸术的传播

20.(2023秋•江岸区期末)如表是某同学整理的学习笔记,他探究的主题最可能是()

地区内容

西欧基督教的兴起;欧洲城市和大学的兴起;《查士丁尼法典》

西亚伊斯兰教的创立;阿拉伯帝国的崛起;阿拉伯文化

东亚日本大化改新;武士和武士集团

A.上古世界文明起源与传播

B.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变化

C.中古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

D.亚洲普遍进入了封建社会

21.(2023秋•慈溪市期末)巴以冲突让耶稣诞生地巴勒斯坦地区成为世界焦点,下列宗教诞生于此的是

()

A.佛教B.伊斯兰教C.道教D.基督教

22.(2023秋•惠东县期末)《汉谟拉比法典》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由此可

得到的结论是()

A.商品经济比较活跃

B.法典维护的是奴隶主的利益

C.法典推动国家达到全盛

D.奴隶制度相当发达

23.(2023秋•慈溪市期末)法典规定:“倘自由民因负有债务,将其妻、其子或其女出卖,或交出以为债

权,则他们在其买者或债权者之家服役应为三年。”据此可知,该地区()

A.主张君权神授B.盛行家庭奴隶制

C.商品经济活跃D.等级森严

24.(2023秋•宁波期末)从黄河到地中海,丝路共建尚和合。下列历史能体现“尚和合”的有()

①古罗马称霸地中海地区

②拜占庭帝国编纂《罗马民法大全》治理国家

③亚历山大帝国东征扩大版图

④阿拉伯帝国吸收、消化外来文化融合发展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5.(2023秋•慈溪市期末)“东征和帝国的建立在客观上使希腊文明与埃及、巴比伦和印度的文明得以接

触、交流、融合。”这里的“帝国”是指()

A.波斯帝国B.亚历山大帝国

C.罗马帝国D.查理曼帝国

2025年中考历史复习新题速递之世界古代史(2024年9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2024秋•桐柏县月考)《婆罗门法典》中,印度人凡分四级:一日祭司,即婆罗门;二日武士,即刹帝

利;三日工人阶级,即吠舍,包括农民、工人及商人;四日贱民阶级或奴隶阶级,即戍达罗(首陀罗)。

换言之,这四级的人,即祈祷者、打仗者、生产及买卖者、供他人驱使者是也。材料描述的是()

A.古埃及奴隶制度B.古印度种姓制度

C.西欧封建等级制度D.古巴比伦奴隶制度

【分析】本题考查古印度种姓制度,难度不大,熟练记忆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描述的是古印度种姓制度,雅利安人进人印度后,逐渐建

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在这一制度中,第一等级是婆罗门,掌管祭祀,第二等级是

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第三等级是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主要

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在这四个等级之外,

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一贱民,他们在社会上遭到歧视和凌辱,故B项符合题意。材料中表述的是

古印度的种姓制度,与古埃及、西欧和古巴比伦无关,排除ACD项。

故选:B»

【点评】记忆古印度种姓制度相关知识,做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答。

2.(2024•六盘水)古巴比伦王国给人类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其中,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

完整的成文法典是()

A.《汉谟拉比法典》B.《十二铜表法》

C.《罗马民法大全》D.《拿破仑法典》

【分析】本题考查《汉谟拉比法典》和古巴比伦文明,难度不大,熟练记忆基础知识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A.据所学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

法治传统源远流长,符合题意。

B.《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与古巴比伦王国无关,排除。

C.《罗马民法大全》是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时期汇编成册的,与古巴比伦王国无关,排除。

D.《拿破仑法典》是法国拿破仑统治时期编纂的,与古巴比伦王国无关,排除。

故选:Ao

【点评】记忆《汉谟拉比法典》和古巴比伦文明相关知识,做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答。

3.(2024•河北区模拟)在亚历山大庞大的远征军队伍中“有工程师、哲学家、地理学家、测量师等专门

人才,他们沿途收集资料、绘制地图,与当地哲人交往”,这一现象表明,亚历山大远征客观上()

A.推动希腊民主制度的扩展

B.导致希腊罗马文明的消亡

C.加速亚非自然经济的解体

D.促进了欧亚非文化的交流

【分析】本题考查亚历山大东征,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由材料“有工程师、哲学家、地理学家、测量师等专门人才,他们沿途收集资料、绘制地图,

与当地哲人交往”并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帝国开始东征,历经10年征战,亚历山

大建立了一个地跨欧亚非的空前庞大的帝国,东征和帝国的建立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加强了东

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故D正确;题干没有涉及希腊的民主制度,排除A;题干不能体现

希腊罗马文明的消亡,排除B;题干和自然经济的解体无关,排除C。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亚历山大东征,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亚历山大远征客观上促

进了欧亚非文化的交流。

4.(2024•杜尔伯特县二模)8世纪,法兰克国王查理鼓励基督教发展,并向教会贡献“什一税”,教会势

力剧增。同时,教皇为查理加冕,称查理为“罗马人的皇帝”。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

A.罗马教会至高无上B.教权屈居王权之下

C.王权教权相互勾结D.教权凌驾王权之上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法兰克国王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8世纪,查理成为法兰克王国国王。继位后,查理四处征伐。800年前后,法兰克王国的版图

扩展到今天的意大利北部、西班牙北部和德国西部的广大地区,与原来西罗马帝国的欧洲部分基本相当,

成为当时西欧最大的王国。查理大帝实行鼓励基督教发展的政策,把王国划分为很多教区,命令每个教

区的人民把每年收入的1/10贡献给教会,称为“什一税”。800年,教皇在罗马为查理举行了加冕礼,

称查理为“罗马人的皇帝”。因此,查理被称为“查理大帝”或“查理曼”。他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

史称“查理曼帝国”。故题干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王权教权相互勾结,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法兰克国王的相

关史实。

5.(2023秋•盘龙区期末)历史人物是时代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力量,他们不仅塑造了某个时代的特征

和风貌,也为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位历史人物在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推动雅典的奴隶制民主

政治发展到高峰。他最有可能是()

A.伯里克利B.亚历山大C.苏格拉底D.查士丁尼

【分析】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难度不大,熟练记忆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A.根据材料“在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推动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结合所学知识

可知,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在雅典进行改革,使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符合题意。

B.亚历山大是马其顿王国的国王,在生存年代是前356年一前323年期间,不符合题干时间,排除。

C.苏格拉底是古希腊哲学家,他没有进行改革推动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排除。

D.查士丁尼是东罗马帝国的国王,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Ao

【点评】记忆雅典民主政治相关知识,做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答。

6.(2023秋•宁乡市期末)约翰是古代雅典的公民,世代经商,已成年娶妻,家中有妻子杰西卡,一个8

岁的女儿,一个5岁的儿子和一个奴隶。某一天,召开公民大会,这一家有资格参会的人数为()

A.0人B.1AC.2人D.3人

【分析】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难度不大,熟练记忆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雅典的成年男性公民才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

政治权利,因此只有亚瑟夫符合资格,故B项符合题意;其余三项人数不对,排除ACD项。

故选:Bo

【点评】记忆雅典民主政治相关知识,做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答。

7.(2023秋•雁塔区校级期末)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如表中史实和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序号史实结论

©雅典民主政治伯里克利主政的时期,雅典

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

峰。

②亚历山大东征东征有侵略性质,但一定程

度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

汇。

③罗马帝国起源凯撒接替屋大维,建立起了

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

④西欧庄园制度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

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

单位。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古代欧洲文明,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伯里克利主政的时期,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亚历山大东征具

有侵略性质,但一定程度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西欧庄园制度,在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

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①②④正确。故A符合题意;屋大维在凯撒之后建立起横跨欧、亚、

非三洲的帝国,③错误,排除BCD。

故选:Ao

【点评】本题考查古代欧洲文明,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屋大维在凯撒之后建立起

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

8.(2023秋•龙湖区期末)有学者认为:“古印度文明是口传神话和故事的海洋,却是文字记载历史的荒

漠……他的塔、石柱、石窟和文学艺术的内容,都渗透着因果思想的影响。”该学者旨在说明()

A.印度文化始终缺乏成熟的文字系统

B.古代印度没有形成系统的文化模式

C.古代印度文化带有浓郁的宗教色彩

D.印度文明呈现多样性和包容性特征

【分析】本题考查佛教和古印度文明,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据题干并所学知识可知,古印度文明,文字记载的历史较少,但是佛教思想却影响着古印度的

塔、石柱、石窟和文学艺术的内容,说明古代印度文化带有浓郁的宗教色彩。故C正确;古印度本身

存在有印章文字等,“始终缺乏”表述错误,排除A;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古印度本身存在具有自身特色

的文化色彩,“没有形成”表述错误,排除B;材料强调的是宗教对印度文化的影响,并未突出多样性

和包容性,排除D。

故选:Co

【点评】本题考查佛教和古印度文明,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材料说明古代印

度文化带有浓郁的宗教色彩。

9.(2023秋•高州市期末)希腊神话中谷神的女儿跌落冥界,谷神去求宙斯帮忙,最后冥王哈迪斯同意女

孩每年有一半的时间回到谷神身边。当女儿回来时,谷神心情愉快,于是人间就草木茂盛、春风秋阳。

这反映出希腊神话()

A.神人同形同性

B.影响广泛且深远

C.是人类宝贵的精神遗产

D.取得了辉煌成就

【分析】本题考查了古代的文学与戏剧,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根据材料可知,希腊神话中的神和人一样有自己的喜怒哀乐,这反映出希腊神话具有神人同形

同性的特点,A项正确;题干材料无法体现希腊神话对后世的影响,排除B项;虽然希腊神话确实是

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一部分,但题干内容并未直接体现其作为精神遗产的价值,排除C项;题干中并未

提及希腊神话在何种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排除D项。

故选:Ao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0.(2023秋•衡南县期末)中世纪欧洲大学可以主办学术讲座,控制人员编制,有权审查并发放各种证书

和学位,甚至享有赋税、司法等方面的特权。这说明中世纪欧洲大学()

A.拥有较大的自治权B.受到世俗权力支配

C.享有充分言论自由D.具备政府管理职能

【分析】本题考查中世纪欧洲大学的相关内容。

【解答】A.据材料“中世纪欧洲大学可以主办学术讲座,控制人员编制,有权审查并发放各种证书和学

位,甚至享有赋税、司法等方面的特权”及所学可知,13世纪,巴黎教师行会得到罗马教皇和国王的

支持,自治权利得到保证。大学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故A正

确。

B.中世纪欧洲大学没有受到世俗力的支配,排除B。

C.中世纪欧洲大学不允许异端言论,排除C,

D.中世纪欧洲大学不具备政府管理职能,排除D。

故选:Ao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准确解读材料主旨的能力,识记中世纪欧洲大学的相关内容,有

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H.(2023秋•衡南县期末)如表反映西欧庄园法庭()

法庭记录

事由判决

佃户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土地佃户被罚款6便士

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佃户被罚款6便士

A.维护佃户利益

B.体现庄园自给自足的特征

C.维护领主利益

D.享有“不输不入”的特权

【分析】本题考查西欧庄园法庭的相关内容。

【解答】A.庄园法庭维护的是领主利益,并不是维护佃户的利益,排除A。

B.材料未涉及自给自足的特征,排除B。

C.根据材料可知,佃户因为个人原因导致领主的利益受到损失,那么佃户会被庄园法庭进行处罚,说明

当时庄园法庭维护的是领主利益,故C正确。

D.材料未涉及庄园法庭享有“不输不入”的特权,排除D。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识记理解西欧庄园法庭的相关内容,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12.(2023秋•龙湖区期末)有学者认为:“像阿拉伯这样一个多民族的神权政体国家,除了阿拉伯人之外,

还包括波斯人、伊拉克人、叙利亚人、埃及人,以及北非的柏柏尔人等。无论它的经济还是军事实力都

是当时政局松散、不统一的西欧社会所无法比拟的,故文化的对外传播既是帝国强盛的标志,也是必然

的结果。”据此可知,作者在强调()

A.阿拉伯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

B.强大国力对文化的影响

C.阿拉伯帝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D.阿拉伯文化领先于世界

【分析】本题考查了伊斯兰教的创立和阿拉伯国家的建立,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根据材料''像阿拉伯这样一个多民族的神权政体国家,除了阿拉伯人之外,还包括波斯人、伊

拉克人、叙利亚人、埃及人,以及北非的柏柏尔人等。无论它的经济还是军事实力都是当时政局松散、

不统一的西欧社会所无法比拟的,故文化的对外传播既是帝国强盛的标志,也是必然的结果。”可知,

作者对比了阿拉伯和当时欧洲的国力,强调政局松散、不统一的西欧不能和国力强大的阿拉伯相提并论,

因而得出阿拉伯文化的对外传播是阿拉伯帝国强盛的必然结果,体现了强大国力对文化的影响,B项正

确;材料题干强调的重点不是阿拉伯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排除A项;阿拉伯帝国是一个多民族国

家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C项;材料没有比较,不能看出阿拉伯文化领先于世界,排除D项。

故选:Bo

【点评】本题考查阅读材料分析材料和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

和所学知识进行作答。

13.(2023秋•衡南县期末)阿育王在位时,孔雀王朝成为印度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帝国,按古代印度“种

姓制度”的划分,阿育王属于()

A.婆罗门B.刹帝利C.吠舍D.首陀罗

【分析】本题考查了种姓制度。

【解答】雅利安人在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第一等级婆罗门(祭司、贵族)掌握神权;第二等级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把持国家军事行政大

权。第三等级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第一、第二等级;

第四等级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干最低贱

的职业。国王属于第二等级刹帝利。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种姓制度的等级划分与分工。

14.(2023秋•盘龙区期末)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不再像以前那样无偿

地赏赐,而是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以上内容描述的是封君封臣制的()

A.诞生背景B.主要内容C.重要地位D.积极影响

【分析】本题考查了封君与封臣,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8世纪前期,查理•马特任宫相时,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

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因此材料内容描述的是封君封臣制度的主要内容,B项正确;

封君封臣制是在社会动荡和自然经济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制度,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封君封臣制度的背景,

排除A项;封君封臣制在古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在西欧还是中国古代,都曾对其政治

结构和社会秩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西欧封君封臣制度的主要内容,而不是地位或

其影响,排除CD项。

故选:Bo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5.(2023秋•盘龙区期末)某同学进行九年级历史复习时翻阅教材整理出如表内容,他最有可能在复习的

主题是()

《汉谟拉比法典》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

《十二铜表法》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后世罗马法典乃至

欧洲法学的渊源

《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A.人类起源B.文字演变C.政权更替D.法制发展

【分析】本题考查了古代人类文明成就,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根据材料”《汉谟拉比法典》《十二铜表法》《罗马民法大全》”可知,这三部文献都是法律,因

此最有可能复习的是法制发展,D正确;材料内容与人类起源、文字演变无关,排除AB;材料没有涉

及政权的更替,排除C。

故选:Do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6.(2023秋•盘龙区期末)“阿拉伯人广泛翻译古代波斯、印度、希腊和罗马的文献,融合东西方文化,

在文学、艺术、科学和思想等领域取得重要成就。阿拉伯商人和旅行家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中

国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等先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这段文字材料旨在说

明阿拉伯人()

A.实行哈里发中央集权统治

B.建立疆域最大的帝国的过程

C.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文化

D.为世界文化作出的重要贡献

【分析】本题考查了阿拉伯科学与文化,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根据材料可知,阿拉伯人把中国和印度的科技发明传入欧洲,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阿拉伯

商人和旅行家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融合东西方文化,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为世界文化作

出的重要贡献,D项正确;阿拉伯实行哈里发中央集权统治,但材料内容没有体现阿拉伯人的政治体制,

而是主要强调了对世界文明作出的贡献,排除A项;阿拉伯人建立了疆域广阔的帝国,但材料内容没

有强调其疆域有关的史实,排除B项;阿拉伯人在吸收吸取其他地区文明成果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特色

的文明,排除C项。

故选:D。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7.(2023秋•慈溪市期末)根据小明学习笔记上的谚语,判断他学习的主题是()

学习主题

①“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②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③中世纪最美的花朵一一大学兴起

A.古代欧洲文明B.封建时代的亚洲

C.封建时代的欧洲D.走向近代的欧洲

【分析】本题考查了中古欧洲I,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欧许多城市通过斗争,取得了某种程度的自由与特权,“城市的空气使

人自由”这是中世纪时形容城市的一句谚语,“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是指封臣和封君之间没

有互有义务的封建主从关系;12世纪,欧洲大学开始兴起并获得了一定的自治权,大学的兴起是欧洲

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因此材料强调的是封建时代的欧洲,C正确,排除ABD。

故选:Co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8.(2023秋•阎良区期末)基督教是世界重要的宗教之一。下列关于基督教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以耶稣为“救世主”

②获得了法兰克王国统治者的支持

③诞生于欧洲地区

©4世纪末罗马皇帝将它确定为国教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分析】本题考查了基督教的产生与传播,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结合所学可知,以耶稣为“救世主”是基督教的核心教义之一。耶稣被视为上帝的儿子,降临

人间拯救世人,因此被称为“救世主”,①正确;结合所学可知,历史上,基督教确实得到了法兰克王

国(如墨洛温王朝和加洛林王朝)统治者的大力支持,这有助于基督教在欧洲的传播和巩固地位,②正

确;结合所学可知,基督教实际上起源于西亚地区,具体是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后来,

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和基督教的传播,它才逐渐成为欧洲的主要宗教,排除③;结合所学可知,公元

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颁布了“米兰敕令”,宣布基督教为合法宗教。到4世纪末,狄奥多西

一世进一步将基督教确定为罗马帝国的国教,④正确,综上,A正确,排除BCD。

故选:Ao

【点评】本题考查阅读材料分析材料和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

和所学知识进行作答。

19.(2023秋•封开县期末)751年,安西节度使高仙芝所率唐军与阿拉伯军队在怛罗斯发生大战,激战五

日后,唐军败北,被俘的中国士兵中有会造纸术的,…不久,阿拉伯帝国范围内的巴格达、开罗等地都

陆续出现了一批造纸工场。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造纸术是通过和平方式外传的

B.材料主要反映亚欧之间的文明交流

C.材料主要叙述了造纸术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D.阿拉伯人推动了造纸术的传播

【分析】本题考查了阿拉伯民族的贡献。

【解答】题干材料中说阿拉伯军队在战争中通过被俘的中国士兵学会造纸术,随后阿拉伯帝国范围内的

巴格达、开罗等地都陆续出现了一批造纸工场,这说明阿拉伯人推动了造纸术的传播。

故选:D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材料型选择题,必须认真阅读材料,提炼材料观点。

20.(2023秋•江岸区期末)如表是某同学整理的学习笔记,他探究的主题最可能是()

地区内容

西欧基督教的兴起;欧洲城市和大学的兴起;《查士丁尼法典》

西亚伊斯兰教的创立;阿拉伯帝国的崛起;阿拉伯文化

东亚日本大化改新;武士和武士集团

A.上古世界文明起源与传播

B.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变化

C.中古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

D.亚洲普遍进入了封建社会

【分析】本题考查中古世界历史发展,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欧基督教的兴起、欧洲城市和大学的兴起、《查士丁尼法典》、西亚伊斯

兰教的创立、阿拉伯帝国的崛起、阿拉伯文化、日本大化改新、武士和武士集团等都属于中古世界历史

发展的内容,故C项正确;上古世界文明起源与传播指的是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等四

大文明古国,与题干不符,排除A项;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变化与“西亚伊斯兰教的创立;阿拉伯帝

国的崛起;阿拉伯文化”不符,排除B项;亚洲普遍进入了封建社会与“西欧基督教的兴起;欧洲城

市和大学的兴起;《查士丁尼法典》”不符,排除D项。

故选:Co

【点评】本题考查中古世界历史发展,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1.(2023秋•慈溪市期末)巴以冲突让耶稣诞生地巴勒斯坦地区成为世界焦点,下列宗教诞生于此的是

()

A.佛教B.伊斯兰教C.道教D.基督教

【分析】本题考查了基督教的产生与传播,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结合所学可知,1世纪时产生于巴勒斯坦一带的基督教,创始人是耶稣,他教导人们忍受苦难,

死后可以升入“天堂”,D项正确;佛教的创始人为释迦牟尼,产生于古印度,排除A项;伊斯兰教的

创始人为穆罕默德,产生于阿拉伯地区,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