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化学知识清单梳理_第1页
2024年中考化学知识清单梳理_第2页
2024年中考化学知识清单梳理_第3页
2024年中考化学知识清单梳理_第4页
2024年中考化学知识清单梳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中考化学(企国通用)於备知但循单梳理

(精品J

一、基本的实验技能

抢分点B基本实验操作

操作名称正确操作常见错误操作操作名称正确操作常见错误操作

用手钝・蛤不超过容

闻药品扇闻7:覆液体的/

X看外於

气味加热A

块状固锌粒镒子检查装

体药品]D置气密J}18

的取用性b

固体药左?蜉

仪器的夕命产《

品的称,,二国

连接手握胶塞

14韭

引流

取用较手

过滤£1

多液体牵a

匕、不断搅拌

9T990口不断水、

俯视

so]80第浓硫酸

读取液8C丁力浓硫酸V

.两—aTp"

F1-配浓硫酸圜浓硫酸

体体积60-60-

6f水平稀释割水

(读数偏小)(读数偏7t)(读数4秋)

y〈一

h一f

直匚

/要璃棒

取用较空测定溶

m

i>点滴噂

少液体:1售、素田试纸b耋X本lp试H纸

;液的pH

.

°试管口

固体J[承向下酒精灯

艮喻

点X燃熄6灭

加热1T的使用金畲金S

1洒精灯酒精灯

二、重要的学生实验

拾分点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1.实验装置

弹簧夹

2.实骐原理

红磷在密闭容器中与空气中的。2发生反应,使密闭容器中压强减小,水被压人容器,进入容器

占燃

中水的体积约等于消耗0?的体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0,—2P7O5。

3.实验现象

(1)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2)装置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中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中空气体积的

1

4.实验结论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夺。

5.红磷替代品应满足的条件

(1)能够在空气中燃烧。

(2)在空气中燃烧时只能与氧气反应,不消耗空气中的其他气体。

(3)燃烧生成固体,或生成的气体易被溶液吸收。

6.误差分析

误差原因

红磷的量不足,氧气不能被耗尽

装置漏气,使装置外的空气进入

测量结果偏小

过早打开弹簧夹,装置内气体温度偏高,压强偏大,导致进入瓶中的水

的体积偏小

弹簧夹未夹紧,红磷燃烧时集气瓶内气体受热顺着导管逸出

测量结果偏大

伸入过慢,使装置内的气体受热逸出,导致进入瓶中的水的体积偏大

拾分点函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

L实验过程及装置

2.实验现象

①过程n无明显现象;②过程mA烧杯中溶液变红。

3.实验结论

分子在不断运动。

4.实验分析

(1)大烧杯的作用是防止氨分子扩散到空气中,对空气造成污染(或使氨分子局限在一

定空间内运动,浓度增大,实验现象明显)。

(2)A烧杯中的液体变红,而B烧杯中液体未变红的原因是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

的氨气进入到A烧杯中,形成氨水,使酚酸溶液变红,而酚配溶液不具有挥发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速记一科学探究j

辂芬袤…函,电解水实验

通过检验,判断生成物的元素组成,进而分析反应物的元素组成。

实验原理

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2珥。翼2H2t+O2T

活邂j*活塞

1乙

实验装置甲、

n

通直流电后,两个电极表面均出现气泡,一段时间后,玻璃管甲、乙所收

实验现象

集到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

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产生气体较少的玻璃管尖嘴处,带火星的木条复

生成正极

燃,证明是氧气。

气体

的检用点燃的木条靠近产生气体较多的玻璃管尖嘴处,发现气体燃烧并产生

负极

验淡蓝色火焰,证明是氢气。

实验结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抢分点国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

1.实验原理

MnO2△

⑴制取O2:2KCK)3=^=2KC1+302f2KMnO4=^=K2MnO4+MnO2+02f

Mn02

2H2O2^=2H2O+O2t

⑵制取CO2:CaC03+2HC1^=CaCl2+CO2T+H20

2.发生装置

(1)固体加热型

举例:实验室用高镒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镒制氧气。

(2)固液(或液液)不加热型

长颈

漏斗分液

漏斗

举例:实验室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CO2;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镒制02;

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H20

3.收集装置

(1)排空气法:操作简单,收集到的气体比较干燥,但气体纯度不高。

向上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

不与空气中的任何成分发生反应,且密度与空气密度相差较大

适用范围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如。2工。2)用向上排空气法

l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如为]为)用向下排空气法

判断气体的密度大小的方法: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29(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

量),则该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29,则该气体的密度

比空气的密度小。

(2)排水法:难溶或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可用排水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气

体纯度较高,但含有一定量的水蒸气。

水槽

J---

4.检验和验满

的检验的验满CO2的检验CO?的验满

5.“多功能瓶”的使用

功能装置进出口方向

a

口Lb

排水法收集气体b进a出

与水

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a4,b进出

排空气1ba

法收集气体

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a进b出

ab

■3

检验、干燥、除杂进出

Lba

卜二

2.实验现象及分析

装置实验现象原因分析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白磷既与氧气接触,温度又达到着火点

甲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温度未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但未与氧气接触

通人氧气前白磷不燃烧未与氧气接触

通人氧气后白磷燃烧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又与氧气接触

3.实验结论

燃烧需要的条件是: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辂分点幽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

1.实验原理:根据金属能否与稀盐酸、稀硫酸或盐溶液发生反应进行判断。

2.判断依据:(1)金属能否与氧气反应或反应的剧烈程度;

(2)金属能否与酸反应或反应速率的快慢;

(3)金属能否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3.比较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Zn、Cu、Ag)

方法试剂操作步骤

三种金属中活动性最强和最弱的两种分别将Zn片和Ag片放入C11SO4溶

两金夹

金属的单质及活动性居中的金属的盐液中,根据是否有紫红色的Cu被置

-*盐

溶液(Zn片、Ag片和CuS()4溶液)。换出来确定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三种金属中活动性居中的金属的单将Cu丝分别插入两种溶液中,通过

两盐夹

质及其他两种金属的盐溶液(Cu是否有金属被置换出来,确定金属的

一金

丝、Zn。?溶液和AgNOs溶液)o活动性强弱。

先取活动性相近的两种金属单质取Zn片、Cu片和稀盐酸验证Zn和

两金、一

(至少有一种能与酸反应)和一种酸Cu的活动性顺序,然后再取AgNO3

酸加一

(稀盐酸或稀硫酸),再取另一种金溶液,将Cu片插入其中验证Cu和

属的盐溶液。Ag的活动性顺序。

抢分点超铁的冶炼

1.原理:Fe2()3+3C01=2Fe+3c。2

2.装置

3.实验现象

(1)硬质玻璃管中的现象:红棕色物质逐渐变成黑色;

(2)试管中的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操作顺序

解读:未参与反应的CO释放到空气中,会污染

①点燃装置末端酒精灯

空气。

解读: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因为co和空气的混

②先通入co,再点燃酒精喷灯

合物受热易发生爆炸。

实验结束后,先熄灭酒精喷灯,

解读:防止试管中的澄清石灰水倒吸,炸裂硬

③继续通人co至试管冷却后,

质玻璃管。

再停止通入co

5.装置评价:一氧化碳有毒,装置中需要有尾气处理装置,可以通过点燃或收集的方三

处理。

抢分森画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1.操作步骤

2.溶质或溶剂质量的计算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x溶质质量分数

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

3.误差分析

(1)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溶质质量偏小或溶剂质量偏大(如①称量时药品与祛码放反且使用了游码;②量取水引

体积时仰视读数;③固体药品倒入烧杯时,纸片上残留少量固体药品;④固体药品中含冷

少量杂质)

(2)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溶质质量偏大或溶剂质量偏小(如量取水的体积时俯视读数)

涯至二一科学堡宠J3

德芬点窕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变质的探究

L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

(1)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2NaOH+CO2^Na2CO3+H20

(2)氢氧化钠变质的检验(实质是检验碳酸根离子)

分析:能和CO;-反应产生明显现象,但不能和0H-反应产生同样的现象。

IT:气泡

2+2+

Ca.Ba:白色沉淀

试剂选择现象化学方程式

N%C()3+2HC1-2NaCl+H2O+CO2?

酸稀盐酸或H2so4产生气泡

Na2cO3+H2SO4^=Na2SO4+弭0+C02f

Ca(OH)2Na2cO3+Ca(OH)2^=CaCO31+2NaOH

碱产生白色沉淀

[或Ba(OHb]Na2cO3+Ba(OH)2^=BaCO3;+2NaOH

氯化钢或Na2cO3+BaCl2——BaCO3;+2NaCl

盐产生白色沉淀

氯化钙溶液(或Na2cO3+CaCl2^=CaCO3;+2NaCl)

(3)氢氧化钠是部分变质还是全部变质的探究

分析:完全变质—Na2cO3部分变质——NaOH,Na2CO3

在有C。:存在的情况下检验是否有0H-:

/酚醐溶液1co;一也显碱性,

\Cu2;Mg2+j也能产生同样的现象

思路:先除尽CO;-,再检验0H-。

2+

除去C。〉:NaOH(Na2CO3)——Ca、Ba?+(不能引入OIT)。

实验设计

实验步骤试剂选择现象化学方程式或结论

除去NaOHCaQ溶液Na2cO3+CaCl———CaCO31+2NaCl

产生白色沉定2

中的Na2cO3

(或BaCl2溶液)(或Na2c。3+BaCl2—=BaCO31+2NaCl)

溶液变红部分变质

检验是否存

无色酚酗:溶液

在NaOH

溶液不变色全部变质

2.氢氧化钙变质的探究

(1)氢氧化钙变质的原因:CO?+Ca(OH)2^CaCO31+H20

(2)实验设计

实验步骤现象化学方程式结论

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足

有气泡CaCO3+2HC1^

量水充分搅拌,过滤,向滤渣中氢氧化钙已变质

产生CaCl+C0f+H,0

加入足量稀盐酸22

产生白CO,+Ca(0H)2——

部分变质

取少量上述步骤中的滤液于试色沉淀CaCO3J+H20

管中,通入CO?无明显

全部变质

现象

抢分点ffl酸碱中和反应

1.中和反应的实质:H++。灯・也。

2.指示剂的选择及其原因

(1)由于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没有明显现象,所以需要借助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判断中和

反应是否发生。

(2)酸碱中和反应指示剂一般选择酚酸溶液,不选用紫色石蕊溶液的原因是紫色石蕊溶

液在碱溶液中呈蓝色,在中性溶液中呈紫色,蓝色和紫色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

3.实验现象

(1)酸入碱时,当溶液由红色变无色时,酸碱恰好完全反应。

(2)碱人酸时,当溶液由无色变红色时,酸碱恰好完全反应。

4.中和反应的pH坐标曲线图

图解:图1中,4点的pH>7,可知在未反应前溶液为碱性,C点的pH<7,可判断出该反

应是将酸加入碱中,同理可判断出图2是将碱加入酸中。

速记一科学探究:籁

'格分点…蜜粗盐提纯

除去粗盐中的不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Na2sO4,CaCl2,MgCl2)

步骤过程作用或原理

①溶解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直至粗盐不再溶解

②过滤除去粗盐中的不溶性杂质

③向滤液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BaCl2+Na2SO4^2NaCl+BaSO"

CaCl2+Na2C032NaCl+CaCO31

④加入过量Na2c溶液

BaCl2+Na2CO3=BaCO31+2NaCl

⑤加入过量NaOH溶液MgCl,+2NaOH_2NaCl+Mg(OHbJ

⑥过滤除去生成的BaSO4、CaCO3、BaCC)3、M或OH”沉淀

2HC1+Na2CO3^2NaCl+H2O+CO2f

⑦加入足量稀盐酸

HC1+NaOH=NaCl+H20

边加热边搅拌,当有较多晶体出现时停止加热,利

⑧蒸发

用余热将其蒸干

【特别提醒】在粗盐提纯中加入过量氯化钢是为了彻底除去硫酸钠,加入过量碳酸钠是为

了彻底除去氯化钙和过量的氯化钢,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是为了彻底除去氯化镁。

三、物质的检验、鉴别和除杂

抢分点鲍常见物质、离子的颜色及反应现象

1.常见物质及离子的颜色

(1)常见固体的颜色

黑色固体:炭粉(C)、二氧化镒(MnO?)、铁粉(Fe)、四氧化三铁(Fes。’)、氧化铜(CuO)

红色固体:红磷(P)、铜(Cu)、氧化铁(Fe2()3)

暗紫色固体:高镒酸钾(KMnO4)

(2)常见溶液的颜色

黄色溶液:含Fe3+,如氯化铁(FeC&)溶液

蓝色溶液:含Cr+,如硫酸铜(CuSO4)溶液

浅绿色溶液:含Fe?+,如氯化亚铁(FeCl2)溶液

(3)常见沉淀的颜色

白色沉淀:氢氧化镁小8(01!)2]、氢氧化铝[田(011)3]、氯化银(人凶1)、硫酸领

(BaSC)4)、碳酸钢(BaC()3八碳酸钙(CaCO3)

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Fe(OH)3]

蓝色沉淀:氢氧化铜[Cu(OH);

2.常见的反应现象

(1)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物质燃烧的现象(一光、二热、三生成)

镁:2Mg+0232Mg。(白色)一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

铁:3Fe+2()2区如FesOK黑色)一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硫:S+。23so2T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碳:C+02暨0)2->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特例】铜和氧气反应:2Cu(红色)+()2金=2CuO(黑色)一红色固体变成黑色

(2)金属和酸的反应(有气泡产生,溶液由...色变为...色)

铁和稀盐酸反应:Fe+2HCl=FeC12(浅绿色)+旦T-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学

浅绿色

锌和稀硫酸反应:Zn+H2SO4—ZnS04+H2f一有气泡产生

(3)金属和盐溶液的反应(有……固体生成,溶液由……色变成……色)

锌和氯化铜溶液反应:Zn+CuCU(蓝色)『ZnCU+Cu(红色)一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涵

蓝色褪去

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Cu+2AgNO3=2Ag+Cu(NO3)2(蓝色)-有白色固体析出,溶轮

变成蓝色

铁和硝酸银溶液反应:Fe+2AgNO3.Fe(NO3)2(浅绿色)+2Ag-溶液由无色变为目

绿色

铁和硝酸铜溶液反应:Fe+Cu(NO3)2(蓝色)-Fe(NO3)2(浅绿色)+Cu(红色)—正

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C11SO4(蓝色)『Cu(红色)+Fes。,(浅绿色)一有红色固H

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4)金属冶炼的现象(……色固体变成……色)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Fe2()3(红棕色)+3C0旦=2Fe(黑色)+3C。2f红棕色固体变兄

黑色

氢气还原氧化铜:见+CuO(黑色)&Cu(红色)+氏。一黑色固体变成红色

木炭还原氧化铜:C+2Cu0(黑色)理Cu(红色)+C()2f->黑色固体变为红色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Cu。(黑色)&Cu(红色)+C。2T黑色固体变成红色

(5)酸和碳酸盐的反应(有气泡产生)

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MgC()3+2HCl=MgCl2+H2O+CO2f

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Na2cO3+2HC1=2NaCl+H2O+CO2f

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3+2HC1-CaCl2+CO2t+H20

硫酸和碳酸钠反应:Na2cO3+H2SO4—Na2SO4+H2O+CO2t

(6)碱和盐、盐和盐的反应

①碱和盐(溶液由……色变成……色,生成……色沉淀)

氢氧化钠与硫酸铜:2NaOH+CuS()4(蓝色)『Cu(OH)"(蓝色)+Na,SO4T溶液由定

速记一科学探究)

色变成无色,生成蓝色沉淀

硫酸钠与氢氧化钢:Na2sOa+Ba(0H)2^BaS0"(白色)+2NaOH一生成白色沉淀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0H)2+Na2C()3^CaCO31(白色)+2NaOH一生成白色沉淀

【特例】铁盐和碱反应:NH,Cl+NaOH^NHsf+NaCl+凡0一有刺激性气味产生

②盐和盐(生成……色沉淀)

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Na2cO3+CaCU『CaCO33(白色)+2NaQ一生成白色沉淀

硫酸钠和氯化钢反应:Na2sO4+BaC12『BaS()4I(白色)+2NaCl一生成白色沉淀

硫酸锌和硝酸银反应:Z11SO4+Ba(NO3)2-Zn(N()3)2+BaSgI(白色)一生成白色沉淀

硝酸钢和碳酸钠反应:Na2cO3+Ba(NO3)2^BaC()31(白色)+2NaNO3T生成白色沉淀

碳酸钠和氯化钢反应:Na2c+BaQ『BaCO33(白色)+2NaQ一生成白色沉淀

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NaCl+AgNO3=AgCl[(白色)+NaN()3一生成白色沉淀

.SIS.ffi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1.常见气体的检验

气体检验方法实验现象

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

二氧化碳通人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氨气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水蒸气通过无水CuSO4无水CuS()4变蓝

2.常见离子的检验

离子检验方法实验现象

①取少量试剂滴加紫色石蕊溶液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②用玻璃棒蘸取少量试剂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pH<7

H+③取少量试剂加入碳酸盐,并将产生的气体通人产生气泡,澄清石灰水变

澄清石灰水中浑浊

④取少量试剂加入Zn粒有气泡产生

①取少量试剂滴加紫色石蕊溶液紫色石蕊溶液变蓝

②取少量试剂滴加无色酚酰溶液无色酚酗溶液变红

0H-

③用玻璃棒蘸取少量试剂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pH〉7

④取少量试剂加入铜盐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cr取少量试剂滴加少量AgNOs溶液和稀HNO,有白色沉淀生成

so:取少量试剂滴加少量Ba(NC)3K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生成

取少量试剂滴加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人澄清产生气泡,澄清石灰水变

co|-

石灰水中浑浊

取少量试剂滴加碱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NH;

试纸放在试管口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3.常见物质的鉴别

物质鉴别方法

①加入盐酸:有气泡冒出的是铜锌合金,反之为黄金

黄金和铜锌合金(假黄金)

②灼烧:有黑色物质生成的是铜锌合金,反之为黄金

软水和硬水加肥皂水:泡沫多、浮渣少的是软水,反之为硬水

点燃:有烧焦羽毛气味,且燃烧后的残留物是黑色,能捏

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碎的是蚕丝或羊毛;无气味的是棉或麻;产生特殊气味,

产物通常是黑色硬球,且捏不碎的是合成纤维

①看颜色或加水:灰白色或难溶于水的为磷肥

化肥②加碱性物质研磨,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的为镀态氮

肥(钱盐)

用水区分,硝酸钱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氢氧化钠溶于

硝酸钱、氯化钠和氢氧化钠

水,溶液温度升高;氯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变化不明显

抢分点缪物质的除杂

1.除杂原则

(1)不增:除杂时不能引入新杂质。

(2)不减:除杂时所加物质不能与被保留的物质反应。

(3)易分:除杂后的生成物和被保留的物质易于分离。

2.除杂方法

(1)气体除杂

根据物质的性质差异选用固体或液体除杂试剂。如:除去CO中的C02

\COz可与NaOH溶液反应

2CO不与NaOH溶液反应-通入NaOH溶液中

CO,+2NaOH=Na,C0,+H,0

CO----------------------------------------

(2)固体除杂

①当被提纯物质与杂质中只有一种可溶于水,或杂质能与水反应时,可选择用水溶解、过

滤的方法除杂,也可以根据情况选择其他试剂。

如:除去氯化钠固体中的碳酸钙

Naa(CaCOJ溶解.NaCl溶液、CaCC^沉淀

eh蒸发结晶zekE过滤

NaCl固体-------NaCl溶液v“二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速记一科学探究;M

②当两种物质都难溶于水时,可根据物质的性质差异选用气体或液体除杂。

如:除去Cu粉中的Fe粉

Fe比Cu活泼加入铜盐溶液或酸

Cu粉(Fe粉)

------------------[CuC4溶液或稀盐酸]

_Fe+CuC]Cu+FeCl2

Cu粉、FeCl2溶液

]过滤Fe+2HC1FeCl2+H2t

Cu粉

(3)液体除杂

液体之间的除杂,一般为酸、碱、盐之间的除杂,其实质为溶液中阴、阳离子的去除。

①被提纯物质与杂质含有一种相同的离子。

如:除去NaCl溶液中的Na^COs

被提纯的物质:NaCl

阳离子相同,

阴离子不同

列举与杂质中的

.阴离子不共存

的阳离子

+

被提纯物质中

的阴离子

HC除杂试剂

②被提纯物质与杂质所含阴、阳离子都不相同时,选取与杂质中阴、阳离子都不共存的

阴、阳离子组合成除杂试剂。

如除去NaN5溶液中的G1SO4,可选用Ba(OH”溶液[生成物为Cu(0H)2沉淀与BaSO4

沉淀,过滤即可达到目的]。

雷速记二身边的化学物质

抢分点遢空气氧气

1.空气的成分及体积分数: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

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2.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空气:木炭红热,无烟,无焰

木炭

氧气: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空气:发出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氧气:发出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注意事项】在集气瓶中放适量水或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防止污染

空气。

[空气:红热

I氧气: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注意事项】在集气瓶中放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防止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

瓶底。

磷燃烧现象:放热,产生大量的白烟。

镁条燃烧现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

卷分菽■碳和碳的氧化物

L金刚石、石墨、”的比较

①物理性质差异大的原因: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②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渚B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2.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稳定性: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制作墨汁)

可燃性J2c+02必边(:0(氧气不足)

(用作燃料)c+()2型C()2(氧气充足)

还原性c+2CuO=^=2Cu+CO2f

(冶炼金属)高温

3.CC)2的性质及用途

(1)物理性质:在标准状况下,C02是无色、无味的气体,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2)化学性质: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与水反应:CO2+HzO^H2c

与碱反应:2NaOH+C()2^=Na2c。3+H20C02+Ca(OH)2^=CaCO3j+H20

(3)用途:灭火、作气体肥料、人工降雨(干冰)、制碳酸饮料等。

4.CO的性质及用途

(1)物理性质:在标准状况下,co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

点燃

(2)化学性质:可燃性:2C0+O2=2CO2

(3)还原性:FezOs+3C0盘退2Fe+3cO2

(4)毒性: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造成人体缺氧。

(5)用途:作燃料、冶炼金属。

辂务装函水

L水的净化流程及方法

沉淀:常加入絮凝剂(如明研)使大颗粒杂质沉降

过滤: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

速坦三_皂坦的名竽理速J臆

吸附:加入吸附剂(如活性炭),除去不溶性和部分可溶性杂质以及水中的色素和异味等

3

杀菌消毒:加入杀菌剂(如漂白粉等),杀灭水中的细菌等微生物

蒸储:除去水中的所有杂质,净化程度最高

2.硬水和软水

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1)概念

软水:不含或含有较少可溶液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产生泡沫多、浮渣少的是软水

(2)鉴别方法:加肥皂水

产生泡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

J生活中:煮沸

(3)硬水软化i实验室:蒸储

抢分点覆金属

1.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导电性:用于制作导线

(1)金属的共性导热性:用于制作炊具

.延展性:冲压成各种形状

(2)金属的特性:大多数金属为银白色,而铜呈紫红色,金呈黄色。常温下,大多数金属为

固态,而汞呈液态。

2.金属的化学性质

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

心口(金属越活泼,反应越容易)

/氧飞|4A1+3O2----2A氢

/金属+酸-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在氢之前)

-

_L^J-Zn+H2SO4^^ZnSO4+H2t

\金属+盐一a新金属+新盐

丫丁|[金属比新金属的活动性强(底Na除外)]

Fe+CuSO4=Curf^O;

3.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判断

(1)金属与氧气、酸或盐溶液的反应:金属与氧气或酸反应越剧烈,说明金属活动性越强;

金属与盐溶液能发生反应,说明该金属的活动性比盐中金属的活动性强。

(2)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越靠前,活动性越强。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3)化学方程式:反应物中金属的活动性比生成物中金属的活动性强。

(4)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的金属比以单质形式存在的金属

活动性强。

4.金属与混合盐溶液反应后滤液、滤渣的成分

(1)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优先置换原则

①多种金属和一种盐溶液反应,最活泼的金属先和盐溶液反应。

②一种金属和多种盐的混合溶液反应,金属先和最不活泼的金属的盐溶液反应。

(2)金属与混合盐溶液反应后滤液、滤渣成分的判断

①一种金属与一种盐溶液反应,示例:

将铁粉不断加入到一定质量的硝酸铜溶液中,随着铁粉的加入,反应情况如图所示:

Fe与Cu(NCh)£

恰好完全反应

滤渣CuCu、Fe

0

铁粉的质量

滤液中的溶质Fe(NO工

Fe(NO工Fe(N03)2

CU(NO3)2

②一种金属和两种盐溶液的反应,示例:

将铁粉不断加入到一定质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随着铁粉的加入,反应情

况如图所示:

Fe与AgNOsFe与Cu(NO)

恰好完全反应恰好完全反应

滤渣AgCu、Cu、Fe

o

滤液中Fe(NOJzFe(NO)懦aFe(N。,Fe(NO3)2甯

的溶质CU(NO3)2Cu(NO工

AgNO,32

抢分点雷酸、碱、盐

1.酸的化学性质(5条)

紫色石蕊一变红

指示剂

酚醐T不变色

碱一盐+旦0,如2HC1+Ba(OH)2=BaCl2+2H2O

酸+

活泼金属>盐+H2t,如H2s。4+ZnZnSO4+H2t

金属氧化物一盐+旦0,如H2SO4+CuO-CuS04+H2O

一新酸+新盐,如

某些盐H2so4+BaCl2-2HC1+BaSO41

2.碱的化学性质(4条)

紫色石蕊一变蓝

指示剂

酚―变红

酸一盐+弭0,如NaOH+HC1^NaCl+H20

碱+

某些非金属氧化物一盐+见0,如2NaOH+C02——Na2C03+H20

―新碱+新盐,如2NaOH+MgSO4——Mg(OH)2J+

某些盐

Na2sO,

速记三物质构成的奥秘

3.盐的化学性质

金属f新盐+新金属,如CuSO4+Fe---FeSO4+Cu

酸―新盐+新酸,如Na2CO3+H2SO4——Na2SO4+H2O+CO2|

盐+

碱一新盐+新碱,如Na2CO3+Ca(OH)2——CaCO3;+2NaOH

盐―新盐+新盐,如Na2S04+Ba(NO3)2——BaSO"+2NaNO3

■速记三―物质构成的奥秘

捻分点圈中考化学必背元素及其符号

1.前二十号元素

氢氮锂镀硼碳氮氧氟

HHeLiBeBCN0FNe

钠镁铝硅磷硫氯钾钙

NaMgA1SiPSC1ArKCa

补充元素17种

镒铜铁锌银领汞锡金碘

MnCuFeZnAgBaHgSnAuI

钮铭钻镣硒氮碑

VCrCoNiSeKrAs

,抢分点国化合价

1.常见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口诀

+1+i-i+i+i-2+2+2+2+2

一价钾钠氯氢银KNaClHAg二价氧钙钢镁锌0CaBaMgZn

+2+4+3+4+5

二四碳cC三铝四硅五价磷A1SiP

+2+3+2+4+6

亚铁正二铁正三FeFe二四六硫都齐全Sss

+200

Cu

铜汞二价最常见Hg莫忘单质都为零H202

2.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

+1-1-1-1-1

口诀:一价镂(NH4)、硝(NC)3)、氢氧根(0H)、高镒酸根(M11O4)、氯酸根(C103);

_2_22

二价碳酸(&)3)、硫酸(S04)、镒酸根(MnO4)。

【特别提醒】原子团的化合价在数值上与所带电荷数一致。

抢分点图离子

1.书写形式:元素符号或原子团+所带电荷

2.注意事项:数字在前,正负在后(数字为“1”时可省略)

3.常见的离子

氢离子一IT钠离子一Na.钾离子一。镁离子一Mg?+钙离子一Ca2+

铁离子一Fe?+亚铁离子—Fe?+领离子—Ba?+铜离子一Ct?+银离子—Ag*

锌离子一Zn”铝离子一Al"氯离子一Cl一氧离子一。2-

4.常见的原子团

氢氧根一0H-碳酸根一CO"硫酸根一SO:硝酸根一N(V

磷酸根一P0;俊根一NE+

抢分我图初中常见物质的名称及化学式

L单质的化学式

气体单质:用元素符号加下标2表示,如氢气(%)、氧气(O?)、氮气(风)、氯气(Cl2)

【特例】①稀有气体单质用元素符号表示,如景气(He);②臭氧(O3)

其他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如碳单质(C)、铁单质(Fe)

【特例】澳单质(B「2),碘单质(I2)

2.化合物的化学式

(1)正价左,负价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