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含答案)_第1页
河南省周口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含答案)_第2页
河南省周口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含答案)_第3页
河南省周口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含答案)_第4页
河南省周口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周口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

学校:.姓名:.班级:考号:

一、填空题

1.亲爱的同学,你已经进入了八年级,相信你已经深深爱上了物理这门课,知道物理是一

门研究声、光、热、、等形形色色物理现象的学科。

2.如图甲所示,纪念币的直径为cm;如图乙所示,秒表的读数为So

3.明代的一位诗人曾写下这样的诗句:“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

流”,其中“桥流水不流”,诗人选择的参照物是(选填“流水”或“地面”);人骑水牛时,

他相对于牛是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4.如图甲,若用圆棒敲击盛水的高脚杯,水量变多,发声的音调将(选填“变高”、

“变低”或“不变”)。如图乙,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水,用嘴对着试管口部吹气,使其发声;此

过程中的发声体是(选填“试管”、“声带”或“管内空气柱”);增加试管中的水量,吹气

时声音的音调将(选填“变高”、"变低”或“不变”)。

5.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作了一个“小孔成像观察仪”。此观察仪成像原理是

将小孔对准远处的景物,能在光屏上看见一个(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观察景

物时,增大光屏与小孔之间的距离,则光屏上的像将(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试卷第1页,共8页

插入

小孔

方向

易拉罐圆筒

6.“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现有一蜻蜓立于距水面0.8m处的荷尖上,池中水

深1.5m,则蜻蜓在水中的像距水面________m;蜻蜓点水时在水中的像大小将(选

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二、单选题

7.某同学用一把最小刻度为1mm的直尺,先后测量同一木块的厚度,四次测量结果分别记

为3.12cm、3.13cm、3.12cm、3.31cm„该测量结果应该记为()

A.3.12cmB.3.13cm

C.3.123cmD.3.17cm

8.关于物质的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的直径很小,一般为

B.可以借助光学显微镜观察到分子

C.常见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D.大雾中,我们看到空气中许多极小的水珠就是一个个小分子

9.如图所示,是“风光互补”景观照明灯,它“头顶”小风扇,“肩扛”电池板,“脚踩”蓄电池,

“腰”挎照明灯,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小风扇是风力发电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B.照明灯是将光能转化电能

C.光电池板是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D.蓄电池在夜晚放电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10.我国的古诗词和民间俗语中往往包含着物理知识的运用。从物理知识运用的角度看,下

列对于诗句或俗语的理解、解释正确的是()

A.“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播声音

试卷第2页,共8页

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很高

C.“闻其声知其人”——可以根据响度来判断说话者是谁

D.“响鼓也要重锤敲”一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音调越大

11.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t

A.物体通过的路程s越长,其速度v越大

B.物体运动所用的时间,越少,其速度v越大

C.物体运动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D.物体运动的速度v由士确定,但与s、f的大小无关

t

12.日出东方,万物光明;林间疏影,潭影映人。该句中“潭影映人”是一种光学现象,下列

光现象与其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三、多选题

13.如图所示,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由东向西运动,根据图象分析说法正确的是

试卷第3页,共8页

B.10s时,甲、乙两车相距70m

C.甲、乙两车的速度之比为4:1

D.以丙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

14.如图所示,一束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照到墙上的E点。若要使反射光射到墙上的尸点,

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A.平面镜不动,入射点不变,增大入射角

B.入射光不动,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一定距离

C.入射光不动,平面镜逆时针转动适当角度

D.入射光不动,平面镜向右平移一段距离

四、作图题

15.如图1,我国敦煌的塔式光热电站通过平面镜把太阳光反射后会聚到吸热塔,其中某束

光的传播路径如图2所示,在图2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用“2表示平面镜)

吸热塔

16.如图中,牙医借助平面镜观察牙齿的背面,请在图乙中画出能反映此过程的光路图。

试卷第4页,共8页

五、实验题

17.在探究降落伞滞空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同学们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分析

表中数据并回答问题。

滞空

次伞绳长的伞面积伞质释放高

时间

数(m)形(m2)量(g)度(m)

(S)

11.5方12069.25

竞赛通知

正定于9月31日举办降落伞飞

21.5方12035.85行赛,请自制降落伞,悬挂物

形是10g钩码,伞面和伞绳总质

量不超过20g。比赛时降落伞

从指定高处落下,在空中滞留

31方12035.85

时间最长着胜。

47中物理活动小组

410.52033.65

5112035.85

6113034.90

(1)活动中用到的测量工具有天平、

(2)分析两次实验证据可知:降落伞的滞空时间与降落伞形状无关;

(3)在(2)的基础上,继续分析4和5两次实验证据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试卷第5页,共8页

(4)要探究降落伞的滞空时间与降落伞总质量的关系,应分析两次实验证据。

(5)结合上述探究,你该如何设计你的降落伞来赢得比赛?o

18.小明和小红在做,探究声音的产生及传播”的实验。

甲乙丙

(1)如图甲所示,小明用小锤敲击音叉,在听到声音的同时,会观察到乒乓球,

通过这个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2)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会把乒乓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可以

在______中传播;

(3)如果把甲、乙两个装置搬到月球上进行,则(选填“甲”或“乙”)能成功;

(4)乒乓球在实验中起的作用是能把微小振动放大,这种研究方法叫做法;

(5)如图丙所示,小明和小红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饮料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他们用“土

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证明(选填“固体”“气体”或“液体”)能传播声音。如

果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捏住棉线时,,发声也停止了。

19.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铭宇将粗糙的白色纸板竖直立在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

纸板由E、F两部分组成,如图所示。

(1)实验时从纸板前不同位置都能看到入射光线,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反射;

(2)如图所示,此时入射角为度;

(3)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的关系,铭宇应进行的操作是;

(4)让另一束光沿2。入射,反射光沿。4射出,该实验现象说明;

(5)把纸板略向前倾斜,纸板上线40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将,成的像是正立_

20.请阅读《频闪照相》并回答问题。

试卷第6页,共8页

频闪照相

我们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确定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流逝有怎样的

变化。但是物体在运动时位置不断改变,时间不断推移,如何有效的同时记录两个不断变化

的物理量呢?

同学们是否注意过,飞机在起飞和降落时会不断地发出闪光的信号,这个信号灯每隔相等的

时间就会闪一下。根据这个闪光,即便是在黑夜我们不但能方便的确定飞机的位置,还可以

估计下一次闪光时飞机在哪里,以及判断飞机的升降状态和飞行方向。

我们由此获得启发,是否可以在物体运动过程中每隔相等的时间拍摄照片记录位置从而研究

物体的运动规律呢?其实这就是“频闪照相”,顾名思义就是频繁闪光拍摄的照片。具体说就

是在暗室中把照相机固定在地面上保持拍摄状态,但由于没有光照亮物体,底片并不感光。

光源是一只闪光灯,它每隔0.02s闪亮一次,闪亮的时间很短,只有大约1/lOOOs。光源发光

时物体被照亮,底片就记录下这时物体的位置。减少闪光的间隔就会使物体的位置变化更为

精细。

如图1为一张羽毛球飞行时的频闪照片,由于羽毛球通过任意两个相邻位置所用的时间相等,

所以如果两个相邻位置间距离较大就意味着速度较大。从这张照片中可以看到羽毛球从最高

点下落后,速度越来越大。

图2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2所示是一个小球从/点沿着直线运动到尸点的频闪照片,频闪照相机每隔0.02s

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做______直线运动,你判断的依据是;

试卷第7页,共8页

(2)小球从/点运动到尸点的平均速度是m/s;小球从2点运动到。点的平均速度

(选填“大于”、“等于"、“小于”)小球从。点运动到厂点的平均速度。

六、计算题

21.2020年11月10日8时12分,我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坐底马里亚纳海沟。其下

潜的速度为20m/s,从接触水面开始计时,50s时悬停,向海底发射一束超声波,12s后收到

信息。(超声波在海水中的速度是1500m/s)

(1)潜水器下潜50s的深度;

(2)潜水器悬停处距海底的距离;

(3)“奋斗者”号还需多长时间潜到海底。

试卷第8页,共8页

参考答案:

1.力电

【详解】[1]⑵物理学是研究声、光、热、电、力等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

2.2.50337.5

【详解】口]纪念币测量从5cm开始到7.5cm,所以直径读数为2.5cm,此刻度尺的最小分度

值是0.1cm,所以纪念币的直径约为2.50cm。

⑵秒表小表盘指分,大表盘指秒,所以秒表的读数为

5min+37.5s=337.5s

3.流水静止

【详解】口][2]“桥流水不流”可以理解为“桥动水不动”,意思就是说桥在运动,研究对象应

该是桥,以流水为参照物,桥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则桥是运动的,选择的参照物是流水;人

骑水牛时,以水牛为参照物,人相对水牛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故人是静止的。

4.变低管内空气柱变高

【详解】口]若用圆棒敲击盛水的高脚杯,杯子和水振动发声,水量变多,杯子和水振动的

频率变慢,故音调变低。

⑵[3]用嘴对着试管口部吹气,试管里空气柱振动发声,此过程中的发声体是管内空气柱;

增加试管中的水量时,空气柱变短,振动频率变快,音调变高;由于空气柱越来越短,可知

其原因是发声体的长度发生了变化。

5.光的直线传播倒立变大

【详解】口]小孔成像原理是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⑵小孔成像时,像是倒立的实像。

[3]观察景物时,移动圆筒位置,增大光屏与小孔之间的距离,即像距变大,由小孔成像的

规律可知,光屏上的像变大。

6.0.8不变

【详解】口][2]因平面镜成像时像距等于物距,蜻蜓立于距水面0.8m处的荷尖上,此时物距

为0.8m,则像距也为0.8m;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所以蜻蜓点水时

在水中的像大小将不变。

7.A

【详解】根据四次测量结果,可以观察出3.31cm与其他三次测量结果偏差较大,属于错误

数据,应去掉。依据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在最后结果除不尽时采取四舍五入,保留到

答案第1页,共7页

分度值下一位的方法,应该记为

,3.12cm+3.13cm+3.12cm.

L=----------------------------=3.112cm

3

故选A„

8.C

【详解】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它直径数量级一般为故A错误;

B.组成物质的分子体积非常小,如果将分子看成一个个的小球,其直径只有百亿分之几米,

一般显微镜看不到,所以必须使用超级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故B错误;

C.物质是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即常见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故C正确;

D.大雾中,我们看到空气中许多极小的水珠不是一个个小分子,是许许多多的水分子结合

在一块的结果,故D错误。

故选C。

9.C

【详解】A.风扇式发电机可以通过风吹动扇片转动,把风能转化为电能,故A不符合题意;

B.照明灯消耗电能而发光,将电能转化为光能,故B不符合题意;

C.太阳能电池板是将光能转化为电能,为照明灯提供电能,故C符合题意;

D.蓄电池在夜晚放电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o

10.A

【详解】A.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播声音,故

A正确;

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响度很大,故B错误;

C.“闻其声知其人”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是谁,故C错误;

D.“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D错误。

故选A„

ll.D

【详解】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是个定值,即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是个定值,与物体通过的

路程和运动的时间无关,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2.D

答案第2页,共7页

【详解】“潭影映人”是光的反射现象。

A.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即光的折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屏幕上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水中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3.CD

【详解】AC.左图为甲、乙两车的s-f图像,由图可知,甲、乙两车运动的路程都与时间成

正比,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当/产2s时,s所8m;当tz=4s时,sz=4tn,则甲车的速度

s申8m,,

丫甲=

/甲2s

乙的速度

s乙4m.

吆二-=——=l1m/s

t乙4s

甲、乙两车的速度之比为

v用:v乙=4m/s:lm/s=4:1

故C正确,A错误;

B.10s时,甲车行驶的路程

s六v甲t4m/sx10s=40m

乙车行驶的路程

s乙'=v乙,乙'=lm/sxl0s=10m

由题知,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由东向西运动,所以10s时,甲、乙两车相距

As=s用'-s-40m-10m=30m

故B错误;

D.右图为丙车的四图像,由图可知,丙车的速度v桁4m/s,而v乙=lm/s,所以

V护V乙

两车都由东向西运动,以丙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故D正确。

故选CDo

14.AD

【详解】A.平面镜不动,入射点不变,增大入射角,则反射角增大,反射光线有可能射到

答案第3页,共7页

墙上的尸点,故A符合题意;

B.入射光不动,将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一定距离,入射角、反射角均不变,反射光依然射

到墙上的£点,故B不符合题意;

C.入射光不动,将平面镜逆时针转动适当角度,入射角减小,反射角减小,反射光线不可

能射到墙上的尸点,故C不符合题意;

D.入射光不动,平面镜向右平移一段距离,入射角不变,反射角不变,光路变长,入射点

上移,反射光线上移,反射光线有可能射到墙上的尸点,故D符合题意。

作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的平分线,即为法线,过。点做法线的垂线,即为平面

16.

【详解】先作出牙齿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即牙齿的像的位置,连接像和人眼与平面镜交于

一点,即为入射点,连接牙齿和入射点为入射光线,连接入射点和人眼为反射光线,如图:

答案第4页,共7页

牙齿

人眼

牙齿的像安、

17.刻度尺秒表3和5见解析5和6见解析

【详解】(1)臼⑵测伞的绳长、伞释放的高度需要刻度尺;测降落伞滞留的时间需要停表;

测伞的质量需要天平。

(2)[3]探究降落伞的滞空时间与降落伞形状的关系,保持其它因素不变,而只改变伞的形

状,由表中数据,应选择3和5两组数据进行比较。

(3)[4]分析4和5两次实验,绳长、总质量相同时,第5次伞的面积较大,伞滞空时间较

长,可以得到在绳长、总质量相同时,伞面面积越大,伞滞空时间越长。

(4)[5]要探究降落伞的滞空时间与降落伞总质量的关系,保持其它因素不变,只改变质量,

应该选择5和6两组数据进行比较。

(5)[6]在伞的总质量一定条件下,尽量增大降落伞面积,可以增大伞滞空时间。

18.被弹开见解析空气甲转换固体振动停止

【详解】(1)用锤敲击音叉,音叉振动发出声音,会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说明声音

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3]图乙中,右边的音叉和左边的音叉之间有空气,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会把

乒乓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3)[4]在月球上做图甲实验,乒乓球能被弹起;在月球上做图乙实验,乒乓球不能被弹起,

原因是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故甲能成功。

(4)[5]用乒乓球的振动呈现音叉的振动,可以将微小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这是转换法

的应用。

(5)[6][7]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

的通话,说明固体能传播声音;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振动停止,

发声也停止,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

19.漫40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多次实验光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不变虚

答案第5页,共7页

【详解】(1)[1]实验时从光屏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是由于光屏表面凹凸

不平,光在这里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

(2)[2]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50。,则入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为90。-50。=40。,即

入射角是40。。

(3)[3]在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时,为了得出普遍的规律,应多次改变入射角的

大小,这样才能避免结论的偶然性,应进行的操作是改变光线/。与ON的夹角,即改变入

射角的大小,多次实验。

(4)[4]让光线沿着80方向射向镜面,发现反射光线沿着04方向射出,则说明反射时,

光路是可逆的。

(5)[5]⑹由平面镜成像特点之一:物像等大可知,把纸板略向前倾斜,纸板上线ON在平

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将不变,成的像是正立虚像。

20.变速见解析1.25小于

【详解】(1)口][2]由图可知,直线运动的小球在相等的时间内(0.02s),通过的路程不相等,

所以小球从N点到尸点是做变速直线运动。

(2)[3]⑷从/到忆由图中刻度尺可量出N尸间的距离为

S科=12.50cm=0.125m

小球从N点运动到尸点的时间必=0.1s;则小球从4点运动到尸点的平均速度

0.125m

=1.25m/s

0.1s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