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邓稼先》第一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第1页
1《邓稼先》第一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第2页
1《邓稼先》第一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第3页
1《邓稼先》第一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第4页
1《邓稼先》第一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邓稼先》第一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1邓稼先

第1课时:把握人物形象

教学目标

1.通过小标题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各部分的关系,学习邓稼先的思想品格和奉献精神。

2.学习精读方法,抓住重点句段,理解文章丰富的内涵,体会作者情感。

3.学习邓稼先高尚的品格,坚强的意志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奉献精神,争做一个大写的人。

教学重难点

重点:概括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感情和赞颂邓稼先献身国家国防事业的崇高精神.

难点:学习本文对比手法的运用,学习从不同方面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导入:

1.由张爱萍将军题诗引入

当年中国国防部长张爱萍为邓稼先题写了这样一首诗,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朗诵一下这首诗:

踏遍戈壁共草原/二十五年前/连克千重关/群力奋战君当先/捷音频年传/蔑视核讹诈/华夏创新篇/君视名利如粪土/许身国威壮河山/哀君早辞世,/功勋泽人间。

教师点拨:张爱萍将军在诗中所赞扬的视名利如粪土,许身国威壮河山的君,就是邓稼先先生。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获得者,他为中国的国防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是党和人民的最优秀的儿子。这节课,让我们跟随杨振宁走近邓稼先,认识邓稼先……

2.本文人物邓稼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获得者,早年留学美国,学成归来为中国的国防事业做出来杰出贡献.

3.作者简介

杨振宁:美籍物理学家,1957年和李政道一起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共同获得若贝尔物理学奖。

预学检测

1.给加粗的字注音

风悲日曛__可歌可泣__鲜为人知__鞠躬尽瘁__锋芒毕露__

热泪盈眶__马革裹尸__层出不穷__锋芒毕露__

2.据拼音写汉字

邓jià__先至死不xiè__妇rú__皆知平沙无yín__

家喻户xiǎo__兽tǐng__亡群选pìn__燕然lè__功

3.根据下面的词义,请同学们试一试说出成语.

(1)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得流泪。形容事迹英勇悲壮,非常感人。(___)

(2)兢兢业业,不辞辛劳,直到死为止。()

(3)每家每户都知道。()

(4)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战场。()

(5)比喻人的锐气、才能完全显露出来,多用于爱逞强显能,好表现自己。()

4.《邓稼先》的作者是______,美籍华裔____学家,获1957年诺贝尔____学奖。他和邓稼先有长达半个世纪的深厚友情。

设计目的:

①整合预学成果(修改—补充—讨论—质疑)

②修改补充音、形、意

5.了解预学学情

①组内讨论并解决自学质疑

②组长收集整理未解决的疑问

③组长确定中心发言人

设计目的:

暴露预学中存在的问题

思考走向深入

教师评价激励

走进邓稼先

语文活动(一):畅说心中的邓稼先

邓稼先是这样的人,请根据:他……(品质+依据)这样格式来概括.

分配任务,小组探究、合作:

①自主勾画关键语句或语段,批注人物形象;

②组内交流,组员轮流发言;

③成果展示,并回答其他小组的提问。

设计目的:

1.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参与度

2.拓展思维,优势互补

教师评价激励:

[小结](教师点拨)

从历史背景来看,他是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的伟大人物,是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杰出科学家。尤其是“巨大贡献"和“鲜为人知”形成对比,凸显了他不平凡的一生和默默奉献的精神。

从生平经历来看,他是一个功勋卓越、无私奉献的爱国人士。如:①在美国获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②1958年受命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并成功设计了两弹。③1985年重病期间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

从伟人对比中来看,他纯厚朴实、真诚无私。与锋芒不露的奥本海默的对比,更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

从一封回信给“我"的触动来看,他严谨认真、实事求是、襟怀坦荡、热爱祖国。

[资料补充]邓稼先的20元奖金

1985年邓稼先因之前核辐射病倒住院,期间好友杨振宁来到医院看望他。两人交谈过程中,杨振宁问邓稼先“两弹”研制成功国家发了多少奖金。邓稼先如实告诉了他,“原子弹10元,氢弹10元。"原来在当时,国家最高科技奖是一万元,研制“两弹”的科技人员有一千人左右。邓稼先认为这是集体的功劳,就把所得奖金给平分了,因此他得到了20元钱。

从具体事件来看,他身先士卒、无私奉献。在实验出现问题时,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

从作者的评价来看,他忠诚纯正、无私奉献、志存高远,他是我们中华民族“永恒的骄傲”。

追问:在文中这样评价性的语段在文中还有很多,试找出来读一读,体会作者写此文时的思想感情。

明确:第9、17、18、23、27、28、38、41-44自然段。这些语段都表达了作者对邓稼先的崇敬、赞扬、怀念之情。

总结(教师点拨):邓稼先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忠纯朴实、无私奉献、默默无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有着伟大而崇高的人格,有着赤诚的爱国情怀,他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是中国人民的好儿子,更是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板书)

[课堂总结]如何分析人物形象:

从具体的事件中认识人物;

从人物描写(正面、侧面)中认识人物;

从对比中认识人物;

从评价中认识人物;

从背景或环境中认识人物;

课堂检测

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和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元勋(xūn)挚友(zhì)燕然勒功(yàn)锋芒毕露(lù)

B.选聘(pìn)彷徨(páng)鲜为人知(xiǎn)本截然不同(jié)

C.殷红(yīn)谣言(yáo)妇孺皆知(rú)平沙无垠(yín)

D.奠基(diàn)畴划(chóu)热泪盈眶(kuàng)至死不懈(xiè)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钟南山和李兰娟院士不顾高龄,心存大爱,逆行而上敢担当,成为家喻户晓的抗疫英雄。

B.九寨沟是四川省鲜为人知的名胜,它在国内外都有极高的知名度。

C.“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们砥砺奋进,为祖国的事业鞠躬尽瘁,是真正值得我们敬佩的人。

D.瓦屋山因暴雨侵袭多地受灾,当地消防员们彻夜营救被困群众,他们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五.作业布置

1.抄写课后生字词,掌握正确读音和字形.

2.完成课后习题一所布置的的要求.

3.收集有关邓稼先的故事,更进一步认识人物的优秀品质,培养自己的爱国之情.

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