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2019年上盘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
(后附答案及解析)
抽选经典试题,有针对性的考点中的难点、重点、考点进行强化训练,力口强记忆。
第1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每小题2分,共8分)
崔琰字季圭,清河东武城人也。少朴讷,好击剑,尚武事。年二十三,乡移为正,始
感激,读论语、韩诗。至年二十九,乃结公孙方等就郑玄受学。学未期,徐州黄巾贼
攻破北海,玄与门人到不其山避难。时谷汆县乏,玄罢谢诸生。琰既受遣,而寇盗充
斥,西道不通。于是周旋青、徐、兖、豫之郊,东下寿春,南望江、湖。自去家四年
乃归,以琴书自娱。
太祖破袁氏,领冀州牧,辟琰为别驾从事,谓琰曰:“昨案户籍,可得三十万众,
故为大州也。"琰对日:“今天下分崩,九州幅裂,二袁兄弟亲寻干戈,冀方蒸庶暴
骨原野。未闻王师仁声先路,存问风俗,救其涂炭,而校计甲兵,惟此为先,斯岂鄙
州士女所望于明公哉!”太祖改容谢之。于时宾客皆伏失色。
太祖为丞相,琰复为东西曹掾属徵事。初授东曹时.,教日:“君有伯夷之风,史鱼之
直,贪夫慕名而清,壮士尚称而厉,斯可以率时者已。故授东曹,往践厥职。”魏国
初建,拜尚书。时未立太子,临淄侯植有才而爱。太祖狐疑,以函令密访于外。惟琰
露板答曰:“盖闻春秋之义,立子以长,加五官将仁孝聪明,宜承正统。琰以死守
之。“植,琰之兄女婿也。太祖贵其公亮,喟然叹息,迁中尉。
琰声姿高畅,眉目疏朗,须长四尺,甚有威重,朝士瞻望,而太祖亦敬惮焉。琰尝
荐巨鹿杨训,虽才好不足,而清贞守道,太祖即礼辟之。后太祖为魏王,训发表称赞
功伐,褒述盛德。时人或笑训希世浮伪,谓琰为失所举。琰从训取表草视之,与训书
曰:“省表,事佳耳!时乎时乎,会当有变时。”琰本意讥论者好谴呵而不寻情理
也。有白琰此书傲世怨谤者,太祖怒曰:“谚言’生女耳',‘耳'非佳语。'会当
有变时’,意指不逊。”于是罚琰为徒隶,使人视之,辞色不挠。太祖令曰:“琰虽
见刑,而通宾客,门若市人,对宾客虬须直视,若有所瞋。”遂赐琰死。
初,太祖性忌,有所不堪者,鲁国孔融、南阳许攸、娄圭,皆以恃旧不虔见诛。而琰
最为世所痛惜,至今冤
之。(节选自《三国
志•崔琰列传》)
12.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年二十三,乡移为正,始感激感谢,感恩
B.于是周旋青、徐、兖、豫之郊迂回,绕道
C.太祖狐疑,以函令密访于外犹豫不决
D.后太祖为魏王,训发表称赞功伐呈上奏折
13.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以函令密访于外皆以恃旧不虔见诛
B.而太祖亦敬惮焉而校计甲兵
C.于是罚琰为徒隶而琰最为世所痛惜
D.琰虽见刑,而通宾客皆以恃旧不虔见诛
14.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学未期,徐州黄巾贼攻破北海
学习不满一个学期,徐州的黄巾军攻占了北海郡
B.昨案户籍,可得三十万众,故为大州也
昨天统计户籍,冀州有三十万人,所以这倒是个大州啊
C.贪夫慕名而清,壮士尚称而厉
贪鄙的人会仰慕你的名声而清廉,壮士会尊敬你的声誉而砥砺意志
D.琰本意讥论者好谴呵而不寻情理也
崔琰的本意在于讥讽那些评论的人喜欢指摘别人而不推寻情理
15.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崔琰起初就学于郑玄,后因战乱饥荒未能学完,归家后以弹琴读书来自娱
自乐。
B.崔琰在太祖打败袁氏,夺得冀州之际,敢于批评太祖重武力轻民生的行
为。
C.崔琰推举的杨训才学横溢,品德清高坚守道义,深得太祖赏识,也得到世
人的认同。
D.崔琰与孔融、许攸等人一样,皆因太祖多疑加罪而死,而崔琰最为世人深
深惋惜。
第2题: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答题。(8分)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
颠沛必于是。”(《里仁》)造次:紧迫,仓促
(1)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①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3分)
②君子去仁,恶乎成名?(2分)
(2)孔子如何看待利与欲?请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第3题:
第4题:
第5题: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
万石君罗文①传
苏轼
罗文,歙人也。资质温润,缜密可喜,隐居自晦,有终焉之意。里人石工猎龙尾山,
因窟入见,文块然居其间,熟视之,笑曰:“此所谓邦之彦也,岂得自弃于岩穴耶?”
乃相与定交,磨碧成就之,使从诸生学,因得与士大夫游,见者咸爱重焉。
武帝方向学,喜文翰,得毛颖②之后毛纯为中书舍人。纯一日奏曰:“臣幸得收录以
备任使。然以臣之愚,不能独大用。今臣同事,皆小器顽滑,不足以置左右,愿得召
臣友人罗文以相助。”诏使随计吏入贡。蒙召见文德殿,上望见,异焉。使待诏中
书,久之拜舍人。
是时墨卿、楮先生③,皆以能文得幸,而四人同心,相得欢甚。时人以为文苑四贵。
上尝叹曰:“是四人者,皆国宝也。”然重厚坚贞,行无瑕玷,自二千石至百石吏,
皆无如文者。
上得群才用之,诏书符檄礼文之事,皆文等预焉。上思其功,以歙之祁门三百户封
文,号万石君。
文为人有廉隅,不可犯,然搏击非其任,喜与老成知书者游,常曰:“吾与儿辈处,
每虑有玷缺之患。”其自爱如此,以是小人多轻疾之。或谗于上曰:“文性贪墨,无
洁白称。”上曰:“吾用文掌书翰,取其便事耳。虽贪墨,吾固知,不如是亦何以见
其才。”自是左右不敢复言。
元狩中,诏举贤良方正。淮南王安举端紫④,与文并用事。紫虽乏文采,而令色尤可
喜,以故常在左右,文浸不用。上幸甘泉,祠河东,巡朔方,紫常扈从,而文留守长
安禁中。上还,见文尘垢面目,颇怜之。文因进曰:“陛下用人,诚如汲黯之言,后
来者居上耳。”上曰:“吾非不念尔,以尔年老,不能无少圆缺故也。”左右闻之,
以为上意不悦,因不复顾省。
文乞骸骨伏地,上诏使驸马都尉金日弹翼起之。日弹,胡人,初不知书,素恶文所
为,因是挤之殿下,颠仆而卒。上悯之,令宦者瘗⑤于南山下。
(选自《苏轼文集?三十九卷》,中华书局版)
【注】①罗文:人名。有一种歙砚也名为罗文,产于婺源龙尾山。②毛颖:笔
的别称,古时笔以兔毫制成,有锋颖,因此借作姓名为毛颖。韩愈有《毛颖传》。③墨
卿、楮先生:墨与纸的别称。④端紫:指端砚,产于广东肇庆,居中国四大名砚之
首。⑤瘗:(yl)埋葬。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乃相与定交,磨碧成就之成就:完成
B.武帝方向学,喜文翰方向:目标
C.今臣同事,皆小器顽滑小器:吝啬
D.然搏击非其任搏击:争斗
1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以歙之祁门三百户封文不赂者以赂者丧
B.每虑有玷缺之患。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C.紫常扈从,而文留守长安禁中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D.因是挤之殿下,颠仆而卒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
因遗策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罗文的一生有起有落,经历了成才、荐举、得幸、被谗、失宠等过程。他自重自
爱,因而遭到小人的轻蔑嫉恨。
B.汉武帝用人重视真才实学,尽管罗文有贪墨的缺点,但汉武帝仍然重用罗文;汉武
帝用人的另一个重要原则是后来者居上。
C.罗文、毛纯、墨卿、楮先生共同协助汉武帝治理国家,四人同心同德,友爱互助,
当时的人把他们称作“文苑四贵”。
D.本文寓意丰富,能给读者很多启迪。从罗文成才的原因看,个人的禀赋固然重要,
后天的学习与交往也很关键。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此所谓邦之彦也,岂得自弃于岩穴耶?(3分)
(2)紫虽乏文采,而令色尤可喜,以故常在左右,文浸不用。(4分)
(3)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3分)
▲
第6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T2题。(共28分,6T1每小题3分,12题10分。)
(一)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践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
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
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
也。
一—选自《劝学》
(二)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
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
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
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
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
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
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
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一选自《师说》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彰:清楚
B.而绝江河绝:横渡
C.非能水也水:游泳
D.今之众人众人:许多人
7、下列句中加横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蚓无爪牙之利
B.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其皆出于此乎
C.吾尝终日而思矣则群聚而笑之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而耻学于师
8、同“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C.不拘于时,学于余。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
解惑也。
(二)
杜甫,字子美,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曾祖依艺,位终巩令。祖审言,位终膳部
员外郎,自有传。父闲,终奉天令。
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天宝末,献《三大礼赋》。玄宗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
参军。十五载,禄山陷京师,肃宗征兵灵武。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谒肃宗于彭原
郡,拜右拾遗。房瑁布衣时与甫善,时培为宰相,请自帅师讨贼,帝许之。其年十
月,瑁兵败于陈涛斜。明年春,博罢相。甫上疏言瑁有才,不宜罢免。肃宗怒,贬培
为刺史,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时关畿乱离,谷食踊贵,甫寓居成州同谷县,自负薪
采相,儿女饿殍者数人。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
上元二年冬,黄门侍郎、郑国公严武镇成都,奏为节度参谋、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
赐绯鱼袋。武与甫世旧,待遇甚隆。甫性褊躁,无器度,恃恩放恣。尝凭醉登武之
床,瞪视武日:“严挺之乃有此儿!”武虽急暴,不以为忤。甫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
树,结庐枕江,纵酒啸咏,与田峻野老相狎荡,无拘检。严武过之,有时不冠,其傲
诞如此。永泰元年夏,武卒,甫无所依。及郭英乂代武镇成都,英乂武人粗暴,无能
刺谒,乃游东蜀依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崔宁杀英乂,杨子琳攻西川,蜀中大
乱。甫以其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乱,乃溯沿湘流,游衡山,寓居
耒阳。甫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耒阳聂令知之,自棹舟迎甫而还。永
泰二年,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于耒阳,时年五十九。
子宗武,流落湖、湘而卒。元和中,宗武子嗣业,自耒阳迁甫之柩,归葬于偃师县西
北首阳山之前。(节选自《旧唐书?杜甫传》)
9、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玄宗奇之,召试文章奇:认为…不一般
B.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宵:在夜里
C.严武过之,有时不冠过:指出过错
D.自棹舟迎甫而还棹:用桨划
10、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杜甫凄苦人生的一项是()
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②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
③贬瑁为刺史,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④自负薪采相,儿女饿殍者数人
⑤瞪视武日:“严挺之乃有此儿!”⑥甫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④⑥D.②③⑤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甫出生于官宦之家,虽然没有考中进士,但因为文章写得好,仍然在天宝末年受
到皇上的赏识。
B.杜甫因为自幼同房瑁就有深交,所以在房瑁讨伐叛军,兵败陈涛斜被免去宰相职务
时,极力上疏救助,终因此招祸,也被免职。
C.严武和杜甫是世交,所以严武对待杜甫很优厚,在很多时候也能原谅杜甫
的放肆行为。
D.由于郭英乂对待杜甫不好,高适也已经死去,杜甫只好携家出川,生活颠沛流离,
最后死在耒阳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自负薪采相,儿女饿殍者数人。(3分)
⑵“严挺之乃有此儿!”武虽急暴,不以为忤。(3分)
⑶结庐枕江,纵酒啸咏,与田峻野老相狎荡,无拘检。(4分)
第7题: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以下问题。(16分)
专诸者,吴堂邑人也。伍子胥之亡楚而如吴也,知专诸之能。伍子胥既见吴王僚,说
以伐楚之利。吴公子光日:"彼伍员父兄皆死于楚而员言伐楚,俗自为报私仇也,非
能为吴。”吴王乃止。伍子胥知公子光之欲杀吴王僚,乃曰:“彼光将有内志,未可
说以外事。”乃进专诸于公子光。
光既得专诸,善客待之。九年而楚平王死。春,吴王僚欲因楚丧,使其二弟公子盍
余、属庸将兵围楚之潜(水名);使延陵、季子于晋,以观诸侯之变。楚发兵绝吴将盍
余、属庸路,吴兵不得还。于是公子光谓专诸曰:“此时不可失,不求何获!且光真
王嗣,当立,季子虽来,不吾废也。”专诸曰:“王僚可杀也。母老子弱,而两弟将
兵伐楚,楚绝其后.方今吴外困于楚,而内空无骨鲤之臣,是无如我何。”公子光顿
首曰:“光之身,子之身也。”
四月丙子,光伏甲士于窟室中,而具酒请王僚。王僚使兵陈自宫至光之家,门户阶介
陛左右,皆王僚之亲戚也。夹立侍皆持长钺酒既酣公子光详为足疾入窟室中使专诸置
匕首鱼炙之腹中而进之既至王前专诸擘鱼因以匕首刺王僚,王僚立死。左右亦杀专
诸,王人扰乱。公子光出其伏甲以攻王僚之徒,尽灭之,遂自立为王,是为阖闾。阖
闾乃封专诸之子以为上卿。
(《史记•刺客列传》)
5、”/”给下列文段断句。(4分)
夹立侍皆持长镀酒既酣公子光详为足疾入窟室中使专诸
置匕首鱼炙之腹中而进之既至王前专诸擘鱼因以匕首刺
王僚
6、解释下列加点的实词。(2分)
1)善客待之
2)使兵陈自宫至光之家
7、翻译下列语句。(6分)
1)且光真王嗣,当立,季子虽来,不吾废也。
译文:
O
2)方今吴外困于楚,而内空无骨鳗之臣,是无如我何。
译文:
O
8、吴王阖闾能立王成事的原因有哪些?(4分)
答:
第8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0小题。
秦孝公据嵯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
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①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
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
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②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
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举为一。
(选自贾谊《过秦论》)
9.下面的断句正确的一项
是
(3分)
A.秦孝公据嵋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
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B.秦孝公据嵋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
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C.秦孝公据靖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
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D.秦孝公据嵋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
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10.将下列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②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第9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
廖有方
(唐)范掳
廖有方,元和乙未岁,下第游蜀。至宝鸡西,适公馆。忽闻呻吟之声。潜听而微掇
也。乃于间室之内,见一贫病儿郎。问其疾苦行止,强而对曰:“辛勤数举,未偶知
音。”眄睐叩头,久而复语。唯以残骸相托,余不能言。拟求救疗,是人俄忽而逝。
遂贱鬻所乘鞍马于村豪,备棺瘗①之,恨不知其姓字。苟为金门②同人,临歧凄断。
复为铭曰:“嗟君殁世委空囊,几度劳心翰墨场。半面为君申一恸,不知何处是家
乡。”
后,廖君自西蜀回,取东川路,至灵龛驿。驿将迎归私第,及见其妻,素衣,再拜呜
咽,情不可任,徘徊设辞,有同亲懿③。淹留半月,仆马皆饯。掇熊虎之珍,极宾主
之分。有方不测何缘,悚惕尤甚。临别,其妻又悲啼,赠熙缗锦一驮,其价值数百
千。驿将曰:“郎君今春所葬胡维秀才,即某妻室之季兄也。”始知亡者姓字。复叙
平生之吊,所遗之物,终不纳焉。少妇及夫坚意拜上。有方又曰:“仆为男子,粗察
古今,偶然葬一同流,不可当兹厚惠。”遂促辔而前,驿将奔骑而送复逾一驿尚未分
离廖君不顾其物驿将执袂各恨东西物乃弃于林野。
乡老以义事申州。州将以表奏朝廷。文武宰寮,愿识有方,共为导引。明年,李逢吉
知举,有方及第,改名游卿,声动华夷,皇唐之义士也。其主驿戴克勤,堂牒本道节
度,甄升至于极职。克勤名义,与廖君同远焉。
【注】①瘗(yi):掩埋。②金门:金马门,汉代宫门名。汉代贤士等待皇帝召见的地
方。③亲懿:至亲。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辛勤数举,未偶知音举:被举荐。
B.再拜呜咽,情不可任任:承受。
C.淹留半月,仆马皆快淹留:羁留,逗留。
D.李逢吉知举,有方及第主持,执掌。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问其疾苦行止,强而对日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B.遂贱鬻所乘鞍马于村豪不拘于时,学于余
C.物乃弃于林野今君乃亡赵走燕
D.克勤名义,与廖君同远焉亦知水与月乎
18.下列各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廖有方侠肝义胆,仁者,襟怀,济人于苦厄而不受回报,他的义举为时人所称
道。
B.戴克勤因为廖有方为自己妻子的长兄胡维料理后事,而对廖有方及其仆人盛
情相待。
C.灵龛驿将一家重情重义,知恩图报,戴克勤的德行也弟得了朝廷的肯定,被
提拔为驿站最高长官。
D.本文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表现了主人公廖有方的义气,也从一个
侧面反映了唐朝社会对情义的推重。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驿将奔骑而送复逾一驿尚未分离廖君不顾其物
驿将执袂各恨东西物乃弃于林野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久而复语。唯以残骸相托,余不能言。(3分)
(2)仆为男子,粗察古今,偶然葬一同流,不可当兹厚惠。(4分)
第10题: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T3题。
陈俊卿,字应求,兴化人。幼庄重,不妄言笑。父死,执丧如成人。绍兴八年,登进
士第,授泉州观察推官。秩满,秦桧当国,察其不附已,以为南外睦宗院教授。
金主亮渡淮,俊卿受诏整浙西水军,李宝因之遂有胶西之捷。亮死,金主褒新立,申
旧好,廷臣多附和议。俊卿奏:"和戎①本非得已,今不若先正名,名正则国威强,岁
币可损。”因陈选将练兵、屯田减租之策,择文臣有胆略者为参佐,俾察军政、习戎
务以储将材。
隆兴初元,张浚初谋大举北伐,俊卿以为未可。会谍报敌聚粮边地,诸将以为秋必
至,宜先其未动举兵,浚乃请于朝出师。已而邵宏渊果以兵溃,俊卿退保扬州。主和
议者幸其败,
乾道元年,入对,上劳抚之,因极论朋党之弊。除吏部侍郎、同修国史。论人才当以气节
为主,气节者,小有过当容之;邪佞者,甚有才当察之。
四年十月,制授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俊卿以用人为己任,所除吏
皆一时选,奖廉退,抑奔竞。或才可用,资历浅,密荐于上,未尝语人。每接朝士及牧守自
远至,必问以时政得失,人才贤否。
以观文殿大学士帅福州。俊卿至福州,政尚宽厚,严于治盗,海道晏清,以功进秩。明年,
请祠②,提举洞霄宫。归第,弊屋数楹,怡然不介意。
十三年薨,年七十四。,赠太保,赐谥正献。
俊卿孝友忠敬得于天资清严好礼终日无惰容平居恂恂若不能言,而在朝廷正色危论分别
邪正斥权势无顾避凡所奏请,关治乱安危之大者。雅善汪应辰、李素,尤敬朱熹,屡尝论
荐。其薨也,熹不远千里往哭之,又状其行。
(节选自《宋
史•陈俊卿传》,选入时略有删改)
【注】①和戎,和亲。指封建王朝与边境少数民族统治者结亲交好。②请祠,请求任祠
禄官。宋初,大臣老年不能任事者,常命为祠禄官。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必问以时政得失,人才贤否贤否:贤能与邪恶。
B.凡所奏请,关治乱安危之大者治乱:治理乱世。
C.秦桧当国,察其不符已当国:掌管国事。
D.因极论朋党之弊朋党:拉帮结派。
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俊卿孝友忠敬/得于天资/清严好礼/终日无惰容/平居恂恂若不能言/而在朝廷正色
危论/分别邪正/斥权势无顾避/
B.俊卿孝友忠敬/得于天资/清严好礼/终日无惰容/平居恂恂若不能/言而在朝廷正色
危论/分别邪正斥权势/无顾避/
C.俊卿孝友忠敬/得于天资/清严好礼终日/无惰容/平居恂恂若不能言/而在朝廷正色
危论/分别邪正/斥权势无顾避/
D.俊卿孝友忠敬/得于天资/清严好礼终日/无惰容/平居恂恂若不能/言而在朝廷正色
危论/分别邪正斥权势/无顾避/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俊卿孝顺、友爱、忠诚、尊敬。他尤其敬重朱熹,曾多次上书推荐。他死后,朱
熹不远千里赶来吊唁他,又写传记记载他的品行。
B.陈俊卿甘于清贫。他在年老时请求担任祠禄官,回到家后,看到自家破旧的房子只
有几根柱子尚存,他却能怡然自得,毫不介意。
C.陈俊卿主张富国强兵。他认为议和是不得已的事情。他向皇帝建议选择有胆略的文
臣主持军务,但张浚计划北伐时他却表示反对。
D.陈俊卿做人正直。他不巴结秦桧,在任职期满后没有升迁,后被秦桧派任南外睦宗
院教授。他当政后被授官的人都是当时的杰出人才。
14.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近主装新立,申旧好,廷臣多附议和。(4分)
译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气节者,小有过党容之,邪佞者,甚有才当察之。(4分)
译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1题:阅读课外文言文语段,完成8T1题。(共15分)
放鹤亭记苏轼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
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
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
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
云表;暮则像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日:
“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故
《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
好鹤则亡其国。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
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
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
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山人欣然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
鹤、招鹤之歌曰:
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翻然敛翼,婉将集兮,忽何所见,
矫然而复击。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
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履,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
余以汝饱。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升高而望,得异境焉升:登上B.鸣鹤在阴,其子和之和:和睦
C.隐德之士,狎而玩之狎:亲近D.鹤归来兮,东山之阴阴:北边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②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
酒者
B.①升高而望,得异境焉②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
C.①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②山人欣然而笑曰
D.①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②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
鹤乎
10.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记叙了建亭的时间、地点和缘由,描写了放鹤亭四季景色。
B.第二自然段通过对山人放鹤、收鹤的叙述,说明了放鹤亭得名的原因。
C.第三自然段通过与山人的对话,明确表达了作者对“隐居之乐”的理解。
D.第五自然段中"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这表面上是招鹤,实则表达了苏
轼虽羡慕隐居之乐,但仍眷恋仕途的情感。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
(2)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阅读下面文言文段,然后回答10——14小题。
刘宠,字祖荣,东莱牟平人,齐悼惠王之后也。悼惠王子孝王将闾,将闾少子封牟平
侯,子孙家焉。父丕,博学,号为通儒。
宠少受父业,以明经举孝廉,除东平陵令,以仁惠为吏民所爱。母疾,弃官去。百姓
将送塞道,车不得进,乃轻服遁归。
后四迁为豫章太守,又三迁拜会稽太守。山民愿朴,乃有白首不入市井者,颇为官吏
所扰。宠简除烦苛,禁察非法,郡中大化。征为将作大匠。山阴县有五六老叟,龙眉
皓发,自若邪山谷间出,人赍百钱以送宠。宠劳之曰:“父老何自苦?”对曰:“山
谷鄙生,未尝识郡朝。它守时吏发求民间,至夜不绝,或狗吠竟夕,民不得安。自明
府下车以来,狗不夜吠,民不见吏。年老遭值圣明,今闻当见弃去。故自扶奉送,”
宠曰:“吾政何能及公言邪?勤苦父老!”为人选一大钱受之。
转为宗正、大鸿胪。延熹四年,代黄琼为司空,以阴雾愆阳免。顷之,拜将作大匠,
复为宗正。建宁元年,代王畅为司空,频迁司徒、太尉。二年,以日食策①免,归乡
里。
宠前后历宰二郡,累登卿相,而清约省素,家无货积。尝出京师,欲息亭舍,亭吏止
之,日:“整顿洒扫,以待刘公,不可得止。”宠无言而去。时人称其长者。以老病
卒于家。
(《后汉书?刘宠传》)
注:①策,古时用于计算的小筹,常用于卜卦。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乃轻服遁归遁:悄悄地走B.而准约省
素省:检查
C.自明府下车以来下车:到任D.年老遭值圣
明值:遇到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子孙家焉且焉置土石
B.整顿洒扫,以待刘公作师说以贻之
C.齐悼惠王之后也策之不以其道
D.以老病卒于家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1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刘宠受民拥戴、严于自律的一组是()
(3分)
①百姓将送塞道,车不得进,乃轻服遁归②乃有白首不入市井者,颇为官吏所
扰
③宠简除烦苛,禁察非法④年老遭值圣明,今闻当见弃去,故自扶奉送⑤顷
之,拜将作大匠,复为宗正⑥而准约省素,家无货积
A.①④⑥B.②③④C.④⑤⑥D.①②
⑤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宠是齐悼惠王的后代,父亲刘丕是一个很有学问的大儒。刘宠年轻时跟
随父亲学
习,因精通经学被举为孝廉,后授东平陵县令,因仁爱惠民受吏民爱戴。
B.刘宠任会稽太守时,去除烦琐的规章制度,禁官扰民,郡中秩序井然,深受
老百姓欢迎爱戴。为表达感激之情,山阴县有五六个眉毛头发都花白了的老翁
送钱给他,盛情难却,刘宠在各人的钱中挑了一枚大的接受了。
C.刘宠前后连任二郡太守,多次任卿相要官,但清廉朴素,家里没有多少资
财。他曾经从京师外出,想在亭舍休息,亭吏不认识他而把他拒之门外,刘宠
没有说话就走了,时人称他为长者。
D.刘宠治吏有道,爱民有方,政绩突出,百姓拥护。却因天气阴气超过了阳气
和测算日食有误先后两次被免官,回到家乡后,因郁郁不得志而病逝家
中。
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百姓将送塞道,车不得进,乃轻服遁归。
(2)它守时更发求民间,至夜不绝。
第15题:阅读下面的文言,完成后面的问题。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晋汉
人才,持论劲直。以讲和方定,议不行。
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召见。寻知潭洲兼湖南安抚。乃度
马殷营垒故基,起盖若栅,招步军二千人,马军五百人。先以缗钱五万于广西买马五
百匹,诏广西安抚司岁带买三十匹。时枢府有不乐之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力,卒
不能夺。经度费巨万计,弃疾善斡旋,事皆立办。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
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如期落成,
开陈本末,绘图缴进,上遂释然.时秋霖几月,所司言造瓦不易,问:“须瓦几
何?”曰:“二十万。”弃疾日:“勿忧。”令厢官自官舍神祠外,应居民家取沟檐
瓦二十,不二日皆具,僚属叹伏。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
时江左大饥,诏任责荒政。始至,榜通衢曰:“闭梁者配,强汆者斩。”次令尽出公
家官钱银器,召官吏、儒生、商贾、市民各举有干实者,量借钱物,逮其责领运汆,
不取子钱,期终月至城下发泉。于是连橘而至,其直自减,民赖以济。时信守谢明乞
米救助,幕属不从,弃疾曰:“均为赤子,皆王民也。”即以米舟十之三予信。帝嘉
之,进一秩。以言者落职。
弃疾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有《稼轩集》行世。咸淳间,史馆校勘谢防得过弃疾墓旁
僧舍,有疾声大呼于堂上,若鸣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绝声,榜得秉烛作文,旦且
祭之,文成而声始息。德佑初,桥得请于朝,加赠少师,谥忠敏。(有删节)
10.对下面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是()
A.时虞允文当国当:主持
B.时江左大饥,昭任责荒政江左:长江以北
C.各举有干实者干实:真实才干
D.逮其责领运汆,不取子钱子钱:利息
1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
是()
A.①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晋汉人才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
B.①议者幺聚敛闻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C.①旦且祭之,文成面声始息②拔剑切面啖之
D.①德佑初,榜得请王朝②尤致思王天文阴阳历算
12.下面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明辛弃疾“有大略”的一组
是()
①经度费巨万计,弃疾善斡旋,事皆立办
②应居民家取沟檐瓦二十,不二日皆具
③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
④即以米舟十之三予信
⑤逮其责领运汆,不取子钱,期终月至城下发祟
⑥弃疾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
A.①③⑥B.②④⑥C.③④⑤D.①②⑤
13.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
是()
A.辛弃疾任职湖南时,顶住各方压力,甚至冒着违抗上命的危险,终于如期盖好了部
队的营房。
B.辛弃疾通过抑制奸商稳定粮价、发放无息贷款扩大粮等措施,较好地完成了江西的
赈灾工作。
C.辛弃疾虽然有济世报国的远大抱负,但因生不逢时,他的政治军事才干却一直没有
施展的机会。
D.文章结尾尽管有些迷信色彩,但却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辛弃疾壮志未酬、怀才不遇
的同情。
14.把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枢府有不乐之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4分)
(2)于是连橘而至,其直自减,民赖以济。(3分)
第16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褚彦回幼有清誉。宋元嘉末,魏军逼瓜步,百姓咸负担而立。时父湛之为丹阳尹,使
其子弟并着芒屣,于斋前习行。或讥之,彦回时年十余,甚有惭色。湛之有一牛,至
所爱,无故堕厅事前井,湛之率左右躬自营救之,郡中喧扰,彦回下帘不视也。又有
门生盗其衣,彦回遇见,谓曰:“可密藏之,勿使人见。”此门生惭而去,不敢复
还,后贵乃归罪,待之如初。尚宋文帝女南郡献公主,拜驸马都尉,除著作佐郎,累
迁秘书丞。湛之卒,彦回悉推财与弟澄,唯取书数千卷。
宋明帝即位,累迁吏部尚书。有人求官,密袖中将一饼金,因求请见,出金示之,
S:“人无知者。"彦回日:“卿自应得官,无假此物。若必见与,不得不相启。”
此人大惧,收金而去。彦回叙其事,而不言其名,时人莫之知也。
彦回美仪貌,善容止,俯仰进退,咸有风则。每朝会,百僚远国使,莫不延首目送
之,时人以方何平叔。尝聚袁粲舍,初秋凉夕,风月甚美。彦回援琴奏《别鹄》之曲,
宫商既调,风神谐畅。王或、谢庄并在粲坐,抚节而叹曰:“以无累之神,合有道之
器,不可得已。”
时伦人常珍奇与薛安都为逆,后又求降,明帝加以重位。彦回谓全其首领,于事已
弘,不足大加宠异。帝不从,珍奇寻又叛。建安王刘休仁,人才令美,帝与彦回谋诛
之,彦回以为不可。帝怒曰:“卿痴不足与议事。”彦回惧而奉旨。明帝崩,遗诏以
为中书令、护军将军,与尚书令袁粲受顾命,辅幼主,粲等虽同见托,而意在彦回。
彦回同心理事,务弘俭约,百姓赖之。既而王道隆、阮佃夫用事,奸赂公行,彦回不
能禁也。性和雅,有器度,不妄举动,然世颇以名节讥之。(节选自《南史•列传十
八》)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尚宋文帝女南郡献公主尚:娶
B.莫不延首目送之延:邀请
C.时人以方何平叔方:比作、相比
D.建安王刘休仁,人才令美令:美好
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褚彦回“有器度”的一组是(3分)
①帝与彦回谋诛之,彦回以为不可②可密藏之,勿使人见
③善容止,俯仰进退,咸有风则④彦回叙其事,而不言其名
⑤彦回同心理事,务弘俭约⑥后贵乃归罪,待之如初
A.①②⑤B.①③④C.③⑤⑥D.②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褚彦回的父亲带领随从们解救掉到井里的牛,场面喧闹混乱,褚彦回不喜欢这种场
面,所以放下帘子来阻隔外面的混乱和喧闹。
B.褚彦回到袁粲家参加聚会,在风月和美的凉爽秋夜展示了自己高超的琴艺,得到了
王成、谢庄的高度赞扬,这说明褚彦回具有很高的音乐修养。
C.明帝在遗诏中任命褚彦回为中书令、护军将军,让他和袁粲共同接受遗命,辅佐幼
主,但明帝更属意于褚彦回,由此可见皇帝对褚彦回很器重。
D.褚彦回和袁粲同心协力处理政事,褚彦回倡导俭约,因此百姓很依赖他,后来王道
隆、阮佃夫掌权,褚彦回不能禁止,因此受到别人讥讽。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此门生惭而去,不敢复还,后贵乃归罪,待之如初。
(2)卿自应得官,无假此物。若必见与,不得不相启。
第17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
李娇传
李崎,赵州赞皇人,早孤,事母以孝闻。为儿童时,梦有神人遗之双笔,自是渐有学
业。弱冠举进士,累转监察御史。时岭南邕、严二州首领反叛,发兵讨击,高宗令娇
往监军事。娇乃宣朝旨,特赦其罪,亲入獴洞以招谕之,叛者尽降,因罢兵而还,高
宗甚嘉之。累迁给事中,时酷吏来俊臣构陷狄仁杰、李嗣真、裴宣礼等三家,奏请诛
之,则天使娇与大理少卿张德裕、侍御史刘宪覆其狱。德裕等虽知其枉,惧罪,并从
俊臣所奏。娇曰:“岂有知其枉滥而不为申明哉!孔子曰:'见义不为,无勇
也。“乃与德裕等列其枉状,由是忤旨,出为润州司马。诏入,转凤阁舍人。则天
深加接待,朝廷每有大手笔,皆特令蟒为之。
中宗即位,娇以附会张易之兄弟,出为豫州刺史。睿宗即位,出为怀州刺史,寻以年
老致仕。初,中宗崩,蟒密表请处置相王诸子,勿令在京。及玄宗践祚,宫内获其
表,以示侍臣。或请诛之,中书令张说曰:“娇虽不辩逆顺,然亦为当时之谋,吠非
其主,不可追讨其罪。”上从其言,乃下制曰:“事君之节,危而不变,为臣则忠,
贰乃无赦。赵国公李娇,不知逆顺,状陈诡计,朕亲览焉。以其早负辞学,累居台
辅,忍而莫言,特掩其恶。寻起为庐州别驾而卒。有文集五十卷。
(节选自《旧唐书•李娇传》)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1)梦有神人遗之双笔(2)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B.(1)高宗甚嘉之(2)余嘉其能行古道
C.(1)并从俊臣所奏(2)吾从而师之
D.(1)及玄宗践祚(2)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1)皆特令娇为之(2)皆在衽席之下
B.(1)岂有知其枉滥而不为申明哉(2)吾尝终日而思矣
C.(1)自是渐有学业(2)游于是乎始
D.(1)宫内获其表(2)其皆出于此乎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李矫“善于临机处事”和“正直守义”的一组是
()
A.(1)靖乃宣朝旨,特赦其罪,亲入獴洞以招谕之。
(2)娇日:“岂有知其枉滥而不为申明哉!孔子曰:'见义不为,无勇也。'
B.(1)德裕等虽知其枉,惧罪,并从俊臣所奏。
(2)乃与德裕等列其枉状,由是忤旨,出为润州司马。
C.(1)中宗即位,矫以附会张易之兄弟,出为豫州刺史。
(2)事君之节,危而不变,为臣则忠,贰乃无赦。
D.(1)初,中宗崩,娇密表请处置相王诸子,勿令在京。
(2)然亦为当时之谋,吠非其主,不可追讨其罪。
16.翻译。
(1)乃与德裕等列其枉状,由是忤旨,出为润州司马。(4分)
(2)睿宗即位,出为怀州刺史,寻以年老致仕(3分)
(3)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3分)
第18题: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
沈光字总持,吴兴人也。光少骁捷,善戏马,为天下之最。常慕立功名,不拘小节。
初建禅定寺,其中幡竿高十余丈,适遇绳绝,非人力所及,诸僧患之。光见而谓僧
曰:“可持绳来,当相为上耳。”诸僧惊喜,因取而与之。光以口衔索,拍竿而上,
直至龙头。系绳毕,手足皆放,透空而下,以掌拒地,倒行数十步。观者骇叹,莫不
嗟异,时人号为“肉飞仙。”
大业中,炀帝征天下骁果之士以伐辽左,光预焉。光将诣行在所,宾客送至濡上者百
余骑。光酹酒而誓曰:“是行也,若不能建立功名,当死于高丽,不复与诸君相见
矣。”及从帝攻辽东,以冲梯击城,竿长十五丈,光升其端,临城与贼战,短兵接,
杀十数人。帝望见,壮异之,驰召与语,大悦,即日拜朝请大夫,赐宝刀良马,恒致
左右,亲雇渐密。未几,以为折冲郎将,赏遇优重。帝每推食解衣以赐之,同辈莫与
为比。
光自以荷恩深重,思怀竭节。及江都之难,潜构义勇,将为帝复仇。先是,帝宠呢官
奴,名为给使,宇文化及以光骁勇,方任之,令其总统,营于禁内。时孟才、钱杰等
阴图化及,因谓光曰:“我等荷国厚恩,不能死难以卫社稷,斯则古人之所耻也。今
又俯首事仇,受其驱率,有腼面目,何用生为?吾必欲杀之,死无所恨。公义士也,
肯从我乎?”光泣下沾衿,曰:“是所望于将军也。仆领给使数百人,并荷先帝恩
遇,今在化及内营。以此复仇,如鹰鹘①之逐鸟雀。万世之功,在此一举,愿将军勉
之。”孟才为将军,领江淮之众数千人,期以营将发时,晨起袭化及。光语泄,陈谦
告其事。化及大惧曰:“沈光者,勇决不可当,须避其锋。”是夜即与腹心走出营
外,留人告司马德戡等,遣领兵马,逮捕孟才。光闻营内喧声,知事发,不及被甲,
即袭化及营,空无所获。遇德戡兵入,四面围合。光大呼溃围,斩首数十级,贼皆披
靡。德戡辄复遣骑,持弓弩,翼而射之,光身无介胄,遂为所害。麾下数百人皆斗而
死,一无降者。时年二十八。壮士闻之,莫不为之陨涕。
(节选自《隋书?沈光传》)
注:①鹘:zhdn一种似鹦鹰的猛禽。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诸僧患之患:担心
B、光预焉预:准备
C、吾必欲杀之,死无所恨恨:遗憾
D、期以营将发时期:约定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光见而谓僧曰吾尝终日而思
矣
B、炀帝征天下骁果之士以伐辽左以弱天下之民
C、将为帝复仇。相与为一
D、如鹰鹘之逐鸟雀人非生而知之者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沈光“骁勇善战”的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全门安装工程合同
- 劳务分包合同标准格式2篇
- 居民供暖供气合同范本
- 二手挖机出售协议案例3篇
- 学徒劳务合同范本3篇
- 利润分成合作协议合同3篇
- 劳动合同中的试用期管理3篇
- 小型超市合作协议合同范本共3篇
- 学生宿舍后勤服务招标3篇
- 安居房施工合同签订地点法律规定
- 2025年应急管理普法知识竞赛题(附答案)
-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
- 强酸强碱烧伤及中毒的处理方法
- 厂家管道吹扫方案(参考)
- 超深水油田开发及水下生产系统概述-37页的简介
- 轧钢高线车间装配工工艺规程
- 法制副校长聘书模板52426
- 钢板桩施工专项方案
- 水土保持常用监测表格(共9页)
- PPT翻书动画效果的制作
- 病理学第十六章-神经系统疾病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