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0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成立-2023年中考历史一轮通关复习(部编版)_第1页
考点10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成立-2023年中考历史一轮通关复习(部编版)_第2页
考点10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成立-2023年中考历史一轮通关复习(部编版)_第3页
考点10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成立-2023年中考历史一轮通关复习(部编版)_第4页
考点10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成立-2023年中考历史一轮通关复习(部编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中考历史一轮通关复习考点10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成立目录课标要求1聚焦两会·关注民生时空线索2聚焦两会·关注民生单元综述3聚焦两会·关注民生知识框架4聚焦两会·关注民生考点解读5聚焦两会·关注民生真题引领6聚焦两会·关注民生通过了解孙中山等民主革命先行者早年的革命活动、武昌起义及中华民国成立的史事,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局限性;知道民国初期北洋军阀的统治。01课标要求(2022版)02时空线索专题概述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后,建立起北洋军阀统治,破坏民主共和,复辟帝制。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出现“短暂的春天”;辛亥革命后,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推动了思想的解放。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拉开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但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新文化运动冲击了旧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中国在艰苦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03单元综述04知识框架05考点解读一、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一、孙中山早年革命活动——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1、成立兴中会:1894年,在檀香山成立,提出“振兴中华”的宗旨。2、领导广州起义:1895年,准备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起义失败。3、成立同盟会:A:时间、地点: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B: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孙中山为同盟会总理,《民报》为机关报。C:性质是: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D:意义: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

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4、提出“三民主义”:(1)概况: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的核心是“民权主义”)

(2)意义: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结论:民主革命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走上革命道路孙中山早年革命活动成立兴中会发动广州起义1894年,上书李鸿章,提出变法图强遭到拒绝。随后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政府,才能救中国1894年美国檀香山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1895年起义失败,流亡海外时间地点性质区分兴中会-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同盟会-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革命思想传播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革命军》陈天华《猛回头》《警世钟》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制度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05考点解读成立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为了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1905年8月日本东京(1)确定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意义目的时间地点内容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对同盟会革命纲领的阐述和完善(1)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前提)(2)民权主义:“创立民国”(核心)(3)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补充和发展)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内容意义地位(3)创办《民报》为同盟会机关报。(2)选举孙中山为同盟会总理,建立领导机构。鞑虏-满清贵族统治局限-没有明确提出反帝已实现:民族主义-推翻清政府,结束封建君主专制。民权主义-创建中华民国未实现:民生主义孙中山早年革命活动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05考点解读二、辛亥革命1、革命志士的奋斗2、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随后,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10月11日,起义军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黎元洪为都督。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史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爆发时间:1911年;

领导人(阶级):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

指导思想:三民主义;

爆发的标志性事件:武昌起义;

重要成果:成立中华民国、清帝退位、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结果: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意义或功绩(即成功的一面):①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最大功绩)

②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③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中国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失败的一面:即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05考点解读时间主要力量概况结果清政府仍然存在,直到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1911年10月10日湖北新军新军工程营起义→夺取军械库→占领武昌城→夺取武汉三镇→湖北军政府成立,推举黎元洪为都督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孙中山未参与影响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封建帝制),并没有结束封建制度辛亥革命之武昌起义武昌起义05考点解读三、中华民国的创建1、中华民国的建立

(性质:资产阶级共和国)(1)概况: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2)纪年:以1912年是民国元年,改用公历。【1911+民国xx年=公元xx年】(3)意义: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4)法律文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1)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结束。(2)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4月,临时政府迁往北京。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颁布: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内容: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主权在民);国民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参政等自由和权利(自由平等);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三权分立);(3)地位: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05考点解读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中华民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改用公历是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时间概况地位意义颁布性质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颁布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的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换算公元纪年-1911=民国纪年①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临时宪法②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辛亥革命之成果中华民国的建立05考点解读四、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1、北洋军阀混战的黑暗局面(1)袁世凯复辟帝制:为实现皇帝梦,袁世凯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1915年末,袁世凯准备在1916年元旦举行登基大典,复辟帝制。(2)北洋军阀割据混战: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大小军阀连年混战,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3)孙中山捍卫革命成果的斗争有:二次革命、护国战争(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护法运动05考点解读06真题引领1.(2022·四川自贡·统考中考真题)某校历史社团组织成员参观“吴玉章故居陈列馆”,该馆由“立志救国救民、投身辛亥革命、参与领导南昌起义、归国抗战等”部分组成。社员能在“投身辛亥革命”部分中看到()A.拥护维新变法 B.参加同盟会 C.加入中国共产党 D.维护国共合作【答案】B【详解】同盟会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为指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团结革命志士投身辛亥革命的政治组织,故B项目正确;由材料“投身辛亥革命、参与领导南昌起义、归国抗战等”,可见与维新变法无关,排除A项;辛亥革命爆发于1911年,而中国共产党诞生于1921年,辛亥革命时不存在国共合作,排除CD。故选B项。2.(2022·甘肃白银·统考中考真题)张岂之主编的《中国历史》中写道“随着武昌城头的枪声响起,一场全国性的各省”独立“运动爆发了,清王朝犹如泥人一般摇摇欲坠。“材料描述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 B.戊戌变法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答案】D【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各省群起相应,清政府受到沉重打击,很快土崩瓦解,史称“辛亥革命”,D项正确;1851年,广西的金田起义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排除A项;1898年,清政府主持戊戌变法,排除B项;19世纪末,中国北方爆发义和团运动,以“扶清灭洋”为口号,排除C项。故选D项。06真题引领3.(2022·山东临沂·统考中考真题)清帝退位诏书,起草人为近代实业家、教育家、政治家张謇,是清朝最后一位皇帝同时也是自秦始皇创立皇帝制度以来的最后一位皇帝颁布的退位诏书,从此清朝正式灭亡。该退位诏书颁布的首要原因是()A.武昌起义及各省的响应 B.各地纷纷掀起发展实业的热潮C.袁世凯软硬兼施的逼迫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答案】A【详解】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武昌全城被起义军占领。随后。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宜布独立,支持革命。这是清帝退位诏书颁布的首要原因,A项正确。06真题引领4.(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统考中考真题)“以暴力推倒了帝制,代之以民国……打下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以暴力推倒了帝制,代之以民国……打下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通过暴力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中华民国,D项正确;洋务运动是维护清政府统治,排除A项;戊戌变法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排除B项;义和团运动打出“扶清灭洋”的口号,没有推翻封建帝制,排除C项。故选D项。06真题引领5.(2022·贵州贵阳·中考真题)正确地计算历史时间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把图所示的“民国八年”换算成公元纪年是()A.1914年 B.1919年 C.1924年 D.1929年【答案】B【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1912年是民国元年,所以“民国八年”是1919年,B项正确;1914年是民国三年,1924年是民国十三年,1929年是民国十八年,排除ACD项。故选B项。06真题引领6.(2022·重庆·中考真题)下列图片所示史料反映的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趋势是()

《清帝退位诏书》《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部分条文A.从分裂走向统一 B.从屈辱走同独立C.从专制走向民主 D.从封闭走向开放【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清帝退位诏书”表明封建君主专制被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部分条文”表明中国实行民主共和,即材料体现近代历史发展趋势是从专制走向民主,C项正确;材料内容不能体现出统一、独立和开放,排除ABD项。故选C项。06真题引领7.(2022·广东·统考中考真题)有学者说:“1911年的辛亥革命是一桩扣人心弦的事件。在当时世界上还到处是皇帝、沙皇、苏丹和国王的时候,古老的中华帝国在短短几周之内成为欧亚大陆上继法国之后的第二个共和国。”该学者重点强调()A.欧亚大陆的联系 B.封建帝制的危害C.法国大革命影响 D.辛亥革命的意义【答案】D【详解】材料中说明中国的辛亥革命建立的共和国,世界影响较大。显然材料中强调的是辛亥革命的意义,D项正确;材料不是分析欧亚大陆的联系和封建帝制的危害,排除A和B项;材料分析的是辛亥革命的意义,不是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排除C项。故选D项。06真题引领8.(2022·河北·统考中考真题)某学者在评价辛亥革命时指出:“自古以来,皇帝被看做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绝对权威,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被怀疑、不可以被抛弃?”这说明辛亥革命()A.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B.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产生C.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D.扫除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答案】A【详解】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题干的“自古以来,皇帝被看做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绝对权威,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被怀疑、不可以被抛弃?”说明辛亥革命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A项正确。06真题引领9.(2022·四川成都·统考中考真题)1925年,孙中山先生病逝。蔡元培先生挥笔书写了如下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意为“我们”)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这里的“未竟之功”是()A.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B.结束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C.推翻满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D.创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答案】A【详解】依据题干材料“孙中山先生病逝”“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即要完成了孙中山未完成的事业。结合课本所学,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A项正确;BCD是孙中山已经完成的任务。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06真题引领10.(2022·辽宁营口·统考中考真题)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A.结束了清王朝反动统治 B.根除了国民的封建思想C.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D.推翻了帝国主义的压迫【答案】A【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