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壹章节世界史专题专题四第贰章节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一、《共产党宣言》1、时间: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2、内容:有文字记载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资本主义社会终将被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肯定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到非常革命的作用;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即共产党,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一、《共产党宣言》3、意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理论,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
二、国际工人运动1、原因: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2、表现(1)第一国际
1864年,英国、法国、德国等国的工人,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史称“第一国际”。
以提高工资、缩短工时、改善劳动条件为目标进行经济斗争二、国际工人运动(2)巴黎公社背景: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社会矛盾激化成立:1871年3月28日,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结果:1871年5月28日,资产阶级反动政府勾结普法联军联合反扑,公社失败三、俄国十月革命1、背景:1917年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统治,建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临时政府没能满足人民和平土地和面包需求,引起更大不满2、领导人:列宁,指出布尔什维克党必须通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领导十月革命3、过程:1917年11月,列宁来到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领导,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为信号攻占冬宫,逮捕临时政府领导人,推翻临时政府。建立苏维埃政府。三、俄国十月革命
4、性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5、特征: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6、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①一切政权转归工兵农代表苏维埃,各地建立苏维埃政权;②通过了《和平法令》建议一战停战和谈缔结和约;③宣布成立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任人民委员会主席三、俄国十月革命
7、取得三年内战胜利;内战时期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余粮收集制、取消自由贸易等)8、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1)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2)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3)对中国的产生的影响: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给中国革命指明了新的方向。四、苏维埃俄国的新经济政策
1、时间:1921年春实行新经济政策2、内容:(1)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2)允许使用雇佣劳力,允许出租土地,实行自由贸易;(3)中小企业允许国内外资本家经营;(4)按劳取酬工资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余粮收集制,实物配给制,劳动义务制,取消自由贸易,全部工业国有化)四、苏维埃俄国的新经济政策
3、特点(即“新”在哪里):利用市场来发展经济,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4、作用:从国情出发,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五、苏联的建立与发展
1、苏联的建立1922年底,苏联的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1924年列宁去世;五、苏联的建立与发展
2、斯大林时期(1925-1953)(1)苏联工业化提出者:斯大林开始提出实现国家工业化设想时间:1926年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重点:优先发展重工业;措施:提出两个五年计划(1928—1937),运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完成;成果: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工业国。作用:一方面,能够在短期内,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实现工业化;另一方面,排斥市场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模式固化,使苏联经济体制日益僵化。五、苏联的建立与发展
2、斯大林时期(1925-1953)(2)农业集体化背景:1927到1928年苏联发生严重粮食危机目的:(斯大林决定用行政手段)解决粮食问题,适应工业化需要时间:20世纪30年代开始方法:消灭富农,支持建设集体农庄,组建拖拉机站,为集体农庄提供机械服务,监督集体农庄执行国家生产计划。局限性:严重损害农民利益,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五、苏联的建立与发展
2、斯大林时期(1925-1953)(3)苏联模式(又称“斯大林模式”)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制定(确立社会主义制度,铲除了人剥削人的现象)特征: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积极作用:苏联模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促进了苏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短时间内实现工业化,为后来苏联军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消极作用:但由于没有尊重经济规律,苏联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体制障碍。五、苏联的建立与发展
3、赫鲁晓夫改革(1)措施:政治上: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经济上:发动垦荒运动,广种玉米;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改为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2)影响:未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时期形成的政治经济体制。五、苏联的建立与发展
4、勃列日涅夫改革(1)措施:经济上推行“新政策”,加速科技进步、完善经济管理体制和加强经济刺激。(2)局限性:改革仍然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政治经济体制)。重点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轻工业与新兴产业明显落后。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成为苏联经济的顽疾。五、苏联的建立与发展
5、戈尔巴乔夫改革时间:1985年,戈尔巴乔夫开始改革。措施:实施加速经济改革的方案,效果不佳,转到政治体制改革,取消苏共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倡导“公开性”和“政治多元化”。危害:使人们的思想发生混乱,无政府状态蔓延,局势迅速失控。五、苏联的建立与发展
6、苏联解体(1)时间:1991年,戈尔巴乔夫辞职,叶利钦控制全局。1991年底苏联解体。(2)影响:美苏“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结束。五、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
1、社会主义国家二战后,东欧、亚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出现了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力量逐渐壮大东欧:民主德国、南斯拉夫、波兰亚洲:中国、朝鲜、越南拉丁美洲:古巴五、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
2、经互会建立:冷战形成后,为了东欧国家与苏联保持高度一致。1949年,苏联同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建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影响:帮助东欧国家克服战后经济困难。但将各国经济纳入苏联模式,取消各国共产党自主权。五、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
3、中苏关系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苏建交。1950年中苏缔结了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衡水金卷四省(四川云南)高三联考9月联考历史(含答案)
- 2025租赁合同终止协议书范文
- 企业安全培训账号密码课件
- 氢气制备与储存优化-洞察及研究
- 出入口保安培训课件
- 2025电视剧版权购买合同范本
- 2025合同范本合同协议书模板管理规程
- 2025年版融法合同违约诉状范本
- 2025管理技能合同风险评估与控制方法
- 2025《上海市机动车驾驶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
- 2023年中元节烧包袱禁忌 中元节烧包袱是单数还是双数(3篇)
- 幼儿文学课件完整版
- DB6101T3128-2022养老服务规范 助餐服务
- 临时用地复垦与方案
- 语言学纲要课件
- 地下室开槽引流方案
- 电子课件-《市场营销》-A45-2298完整版教学课件全书电子讲义(最新)
- 新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2021年新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 美的观念(玛丽艳)
- 农药学原理课件--作用机制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