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1、知道处处皆学问,虚心向人请教。
2、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彩图,知道如何去搜集资料。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习惯。
2、让学生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并逐步养成收集资料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指导学生看图,让学生感知“不懂就问”的重要性。
1、齐读“不懂就问”。
2、指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思考:图上分别有什么人?在哪里?分别
在干什么?
二、组织讨论,使学生懂得如何做到“不懂就问”。
1、看完图画后,你明白了什么?
2、假如遇到不懂的问题不问,或者不懂装懂,结果会怎样?
3、我们今后该怎么做?
三、小结。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使学生明白收集资料的重要性。
二、指导观察图画,适当讲解,让学生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
1、图上画的人在干什么?态度怎样?
2、观察图画,说说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收集资料。
3、讨论:除了图上的方法外,你认为还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收集资料?
4、讲授收集资料常用的方法。
(1)做摘抄笔记⑵制作资料卡片(3)拍照片(4)编辑剪报
三、引导学生畅谈学习收获。
四、总结。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不懂就问:向一切懂的人请教
学习习惯做摘抄笔记
收集资料制作资料卡片
拍照片;编辑剪报
1.我们爱你啊,中国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会写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
4、学习西方的写作方法,练习写两节诗。
教学重点:
通过感情朗读,逐层次理解重点字词和句子,体会诗歌所表达的趋势面强烈的
爱国热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读中体会、感受祖国的伟大。
教学过程
一、解读一一我眼中的祖国
1)创设情境:播放歌曲《我爱你中国》,演唱叶佩英
2)简介:“中国”名称的由来
3)交流:你眼中的中国(把自己知道的关于祖国的知识一一交流)
二、聆听一一我读懂的祖国
1)初读,感知文本,边读边画出生词或不理解的词句;画出自己感兴趣的内
容,写写自己的感受。
2)精读,理解文本
①理清课文脉络层次。
②读文交流,作者爱祖国的什么?
三、倾诉一一我心中的祖国
1)抒情
指导说说“我心中的祖国”吧!
2)写话:以“中国”为主题写一篇文章,可以是你的所见所闻《我眼中的中
国》;可以是你的奇思妙想《未来的中国》;也可以是你参观或游览一些名胜古迹后
的《我的中国行》等等。
四、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山河无比壮丽
特产闻名世界
我们爱你啊,中国民族风韵
迷人我们爱你啊,中国
文化古老灿烂
民族精神伟大
2.郑成功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简要复述课文。
3、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
的历史功绩,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4、仿写第五小节。
教学重点、难点
1、抓住各段中的关键词句感悟郑成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气节。
2、简要复述课文,仿写战斗场面。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轻声读课文,思考《郑成功》一文向我们介绍了他的那些事迹呢?
2、检查生字词。
3、概括课文重要内容。
4、根据提示理清文章脉络。
二、学习课文第1-3小节.
1、指名读,思考:第1-3小节主要写什么?
2、默读,思考:那些词句写出了台湾人民对侵略者的痛恨?那些词句写出了
郑成功决心要收复祖国的宝岛台湾。
3、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郑成功为什么要收复台湾了,想象一下郑成功“慷慨
激昂”说话的样子,有感情朗读郑成功的语言。
4、分角色朗读第3小节.
四、作业布置:
1、读抄词语。2、练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想一想:郑成功为什么要收复台湾?
2、有感情朗读读第1-3小节。
二、学习课文第4-6小节。
1、自由读课文第4-6小节,找找他们胜利的原因,划出相关语句,想想你从中
体会到了什么?
2、交流。
3、课文是如何描写侵略者的狼狈相和可耻下场的?
4、地朗读第第4-5小节,要读出郑军的威武气势。
5、指名读课文第6小节。
①郑成功的军队受到「台湾同胞的热烈欢迎,找出描写台湾同胞的喜悦心情词
句。
②自由练读。
③全班齐读。
三、学习课文第7-8小节。
1、默读,思考:郑成功是怎样建设台湾的?
2、齐读。
四、学习课文第9小节。
1、齐读.
2、说说人们为什么永远也不会忘记郑成功?
五、总结全文。
六、布置作业。
1、、填写反义词组成成语。
街()巷()有()无()()曲()工
举足()()弃()投()()口()声
因()得()眼()手()
2、、将画线部分换成课文中的成语,句意不变。
(1)、郑成功情绪激动、语调高昂而又充满正气地说:“我们一定要收复祖国的
宝岛台湾!”()
(2)、这支前进中的庞大舰队,前后绵延十几里,风吹动船帆好像把天空都遮住
了,战旗招展。()
(3)、芬兰侵略者凭借高大坚固的铁甲船和舰上的大炮,企图依靠险要的地热、
有利的条件进行抵抗。()
(4)、台湾同胞听说郑成功的军队到了,个个像遇到出乎预料的喜事一样特别高
兴。()
(5)、街头巷尾,鞭炮之声不绝,人们又唱歌又跳舞,非常高兴,欢庆胜利。()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决心收台
郑成功(民族英雄)
收复台湾
建设台湾
不忘英雄
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具体语言材料感知并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理解感悟“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和肖邦弥留之际的请求中蕴含的思想
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二、初读指导
L检查自读情况。
2、默读课文,思考揭题时提出的问题答案各在文中哪一部分。
3、指导分段
二、精读指导
1、回答:“我”是谁?文章哪一部分告诉我们的?
2.默读第一段,思考-:肖邦为什么离开自己的祖国‘
3.指导朗读。
(1)指名朗读
(2)朗读时要求语调低沉、激愤,语速稍缓,重读“不得不”。
(3)范读、指名读、齐读。
三、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人
1、读了课文第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2、指名读第一段c
3、过渡:既然是不得不离开祖国,那么离别的情景定是令人难忘的。
二、继续精读训练
1.学习第二段。
(1)读第二段,弄清文中写了告别的哪几个场景。
⑵交流:
(3)自由读对这三个场景的描写,看看哪儿特别感动你,为什么。
(4)交流并指导朗读。
(5)朗读全段,体会师生间真挚深厚的情感。
2.学习第三段。
⑴什么消息令肖邦悲愤欲绝?肖邦是怎样做的?
(2)从肖邦的举动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默读第4自然段,思考写了什么。
⑸比较句子
a他勉励自己要工作、工作、再工作。
b他勉励自己要工作,工作,再工作。
(1)朗读体会肖邦忘我工作的精神。
(2)自由读、指名读。
(8)思考: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9)小结:这一段写什么?
三、试背第二段,想想如何记忆。
四、布置作业。
1、扩词。
邦()()()逝()()()
2、补充词语。
悲愤欲()与世长()弥留之()热泪()眶
()人奋起()国他乡()国之痛
2、扩句。
(1)肖邦思念着祖国。
(2)战士救出了小姑娘。
(3)弟弟写字。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人
二、巩固背诵第二段,交流记忆方法
三、继续精读训练第四段
1.指名读。
2.出示:弥留之际,肖邦紧紧握着姐姐路德维卡的手,喃喃地说:“我死后,
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
(1)什么叫“弥留之际”?
(2)肖邦为何病得这样重?
(3)肖邦弥留之际哪来的力量“紧紧握着”姐处的手?
(4)朗读肖邦的话,看看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3.想象肖邦此时在想什么。
三、总结课文,朗读全文
四、布置作业。
1、查字典,填空。(略)
2、读下面的句子,对的画“V”,错的在原句上修改。
(1)这真是一幅好看的、漂亮的、美丽的图画c()
(2)王珊只要会唱歌、就会跳舞。()
(3)李宾虽然刻苦学习,但是热爱劳动。()
(4)经过努力,我的学习目的提高了。()
(5)朝霞把大地染得一片金黄。()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肖邦--------波兰
切肤的亡国之痛
强烈的爱国之情
4.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乃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默写本诗。
3、体会诗中表达的强烈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开展陆游临终前最牵挂的事和杜甫听到胜利喜讯后那样欢快的原因。
教学难点
领会两首诗明白如话和感染力强的特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三、理解诗句
四,了解内容
1.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作者的这种心情是通过哪些词句表达出来
的?
五、朗读课文
六、同桌互相背诵课文
七、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质疑
轻轻的读这首诗,想想你有什么问题要你要提的吗?
三、学法指导
你准备怎样来学习这篇课文呢?能告诉大家你准备先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
第三步做什么?
四、学生自主学习
五、学生交流学习的结果
1、指名诗本诗,读后评价有无读错的地方。
2、交流你读懂了什么?你想说些什么话?
六、反复品读,感悟诗歌表达的爱国主义情感
1、自由读
2、小组内相互读,然后选一个读的最好的同学代表本组来进行表演。
3、指名背诵,全班背诵
七、读下面的短信,用诗填空。
台湾小朋友;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祖国日益强大,香港、澳门回到了祖国怀抱,可你们远
离祖国母亲,我们多么盼望你们早日回到祖国妈妈身边!这里,我只好用陆游的一首
《》来表达我这时的感受:“(),()o
()()”我深信:以后我们会团圆的,这也是我们全
体大陆小朋友的愿望!
欢迎到我们家乡玩!
六(1)班全体同学
2011年9月190
八、课外延伸
1、同学们,学了这首诗后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呢?
2、请同学们收集一些陆游的其它作品发表在作品栏中。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涕泪满衣裳
漫卷喜欲狂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放歌
须纵酒极度的喜悦心情(爱
国)
即从……便下……
最牵挂:收复失地,统一中国
陆游毕生的心事和无限
的希望(爱国)
最遗憾: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
统一
习作1
教学目标
1、通过加快与交流,丰富学生的见闻,积累习作素材。
2、鼓励学生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领会本次习作的要求,自主选择假期中感受最深的一段生活经历写一篇作
文。
教学重点
加快与交流假期生活,丰富习作素材,解决“写什么”的问题。
教学难点
将自己的感受在习作中表达出来,写出真情实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导加快假期生活。
1、同学们,假期不知不觉地过去了,我们又重聚在校园,想不想回到那五彩
斑斓的假期中去呢?那么几天我们打开记忆的仓库,重温那美好的假期生.活。
2、分小组自由交流暑假生活情况。
3、集体交流。
二、深入交流,注重内心感受。
三、明确要求,完成习作底稿。
1、明确习作要求:
(1)写一段生活经历,这经历发生在假期中。
(2)要写出真情实感。
(3)题目自定。
2、学生自主选择假期中感受最深的一段生活经历进行习作。
四、指导学生修改习作,认真誉写。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假期生活经历:旅游、读书、
划船、看比赛、走亲戚……
习作要求
写出真情实感
感受:快乐、幸福、充实、烦
恼、寂寞、遗憾……
练习1
教学目标
1、语言与生活:辨析相同写法、不同读音的词语意思,根据上下文选择正确
的读音。
2、诵读与欣赏:感情歌词特点,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写好钢笔字:注意古诗的格式,将古诗写美观。
4、口语交际“介绍我国的一个民族。
5、学写毛笔字:陪、将。
教学重点、难点
语文与生活、口语交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部分。
1、指名读小故事,说说故事的焦点在哪里?
2、讨论:你觉得这首诗中的“妻子”该怎么读,为什么。
3、那么,丁大勇所说的“一个词尾如果是‘子‘、‘儿'、’头',就应该读成轻
声”的说法不对呢?
二、教学第二部分。
1、审题。
2、自由读词语,想想每组词语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3、集体交流。
4、根据意思读词语。
三、教学第三部分。
I、审题c
2、按要求独立思考,完成练习。
3、交流。
4、齐读句子。
四、作业。
1、根据意思,给词语注上正确的读音。
(1)工作够标准,实在。地道()
(2)称呼比自己年龄小的男子。兄弟()
(3)照料、照顾。照应()
(4)把力气贯注到身体某一部分。运气()
2、根据词语的不同读音,分别写出相应的句子。
(1)地道(didao):
(2)地道(dida。):
(3)东西(dongxT):
⑷东西(dongxi):
第二课时
一、诵读与欣赏。
1、播放歌曲《爱我中华》。
2、引导说说听后的感想。
3、唱一唱这首歌。
4、指导朗读。
二、写好钢笔字。
1、审题。
2、诗中有哪些字难写,要特别注意呢?
3^练习。
4、反馈: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指出存在的问题,进行矫正训练。
三、布置作业。
第三课时
一、教学口语交际。
1、谈话导入。
2、小组内交流,在相互交流与补充中逐步完善对某个民族的认识。
3、出示介绍范例,讲述介绍要点:条理清楚,重点突出,围绕某个民族的聚
居地点、着装特色、包含习惯、主要节目等方面进行介绍。
4、自主选择一个熟悉的或感兴趣的民族进行重点介绍,可以同座位相互交流、
相互补充。
5、集体交流、评议。
6、总结。
二、学写毛笔字。
1、审题。
2、观察范字,在写时要注意什么?
3、练写毛笔字。
4、反馈指导。
三、作业
5.负荆请罪
教学口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负判请罪”
这个成语的由来。
2、通过朗读理解剧本语言,体会廉颇知错就改及蔺相如顾全大局的品质。
3、学会阅读剧本。练习排演小话剧。
4、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语言文字体会蔺相如为国家而不计较私怨、委曲求全的博大胸襟和廉颇
知错就改的可贵精神。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二、自读课文,疏通词句。
三、感知课文,理清脉络。
四、作业
抄写词语、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二新课
1、默读课文,想一想:你从这一幕中读懂了什么?把读懂的内容在书旁做简
单的批注。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讨论:“你真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啊!”
(1)理解“深明大义、宽容大度”。
(2)蔺相如的“深明大义、宽容大度”表现在哪里?
(3)读下面一组句子,比较一下哪种说法好?
你真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啊!
你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啊!
3、指导朗读。
4、分鱼色朗读。
三、作业
将剧本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负荆请罪
文:蔺相如一顾全大局、宽宏大度
武:廉颇f知错就改、光明磊落
6、最后的姿势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品读语言文字,能够说出“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感受谭千秋老
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
3、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
4、能够体会环境及其场景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学习侧面烘托人
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品读语言文字,能够说出“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感受谭千秋老
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
2、能够体会环境及其场景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学习侧面烘托人
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背景导入,初入情境
1.师:同学们,还记得20学年5月12日14分28分04秒吗?(四川汶川里氏
8级地震)
2.看图片(书上的两幅),感受大地震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灾难。
3.请学生交流预习中搜集的地震中的感人故事。(至少两个)
二、揭示课题,了解谭千秋
1.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最后的姿势》,也是发生在地震中的一个感人故事,故
事的主人公是:谭千秋
2.简介谭千秋,先请学生讲,教师补充。教参57页
三、课题引领,初读课文
1.通过预习,你能来模仿一下,谭老师最后的姿势是怎样的吗?
2.初读课文,读完后思考:谭老师“最后的姿势”是什么样子的?用在文
中画出相应的语句c
四、朗读词语组块,概括主要内容
1.分组出示词语,朗读,交流预习中理解的词语
(1)废墟坍塌塌陷尘埃
(2)震撼诠释生死攸关
2.浏览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五、理清课文脉络,体会写作方法
1.学习给课文分段,学生自主练习。
第一段(1)5.12谭千秋老师早早地赶到学校上班。
第二段(2-7)在地震来临时,谭千秋老师用自己的身体保护四个学生的经过。
第三段(8T0)地震后,救援人员、获救学生和老师的感受。
第四段(1172)人们对谭千秋老师的深情赞颂。
2.体会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环境烘托等写作方法。
(1)第二段:正面描写第三段:侧面描写
(2)第二段:环境烘托
(3)第6节最后一句:细节描写
六、布置作业
1、抄写文中的词语2遍。摘抄文中的成语。
2、《补充习题》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主要内容,直入文本中心
1.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关注写人的文章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2.通过上一课的学习,说说谭老师给你留下的初步印象。
3.朗读课文的最后一节。找找他是个怎样的老师?
二、学习第一段,感受谭老师的爱与责任
1.自由读课文,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老师?从哪些词语中读出来的?
三、学习第二段,感受潭老师的爱与责任
L朗读课文,先在小组内分读课文,再在全班展示读。
2.说说段意,比较这段的段意和文章主要内容的关系,体会抓住重点内容,删
除次要内容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3.自主圈画批注式学习谭老师的语言和动作。
(1)用“一一”画出语言,用“”画出动作。
(2)仔细阅读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在旁边写上你的批注。
(3)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人物的语言和动作。
4.朗读鉴赏式学习四处环境描写。
(1)天空阴沉沉的。预示着地震的来临。
(2)忽然,课桌摇晃起来!整个楼房都摇晃起来!地震!体会连用3个感叹号
的表达效果。
(3)楼房摇晃得……腾空而起。楼房马上要坍塌,情况危急到了极点,起到了
很好的烘托作用。
(4)地动山摇。……楼房塌陷了……这样的环境描写预示着谭老师遇难了,他
的姿势成为永恒的瞬间。
(5)朗读体会环境描写在写作中的烘托作用。
四、学习第三段,体会这一段侧面描写的作用
1.默读课文,思考:如果去掉这段,你觉得行吗?
2.这一段引用了哪三位人物的话语?为什么这样选择?
3.朗读课文,抓住救援人员的语言,抓住飞身,抓住生死攸关组织有感情地朗
读。
五、学习第四段,深情赞颂潭老师的爱与责任
1.朗读第11小节,体会文本表达的情绪线索:亲切一痛苦一赞颂
2.课后3
3.“英雄不死,精神千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4.倘若请你把题目中的“最后”换成文中另外的词语,你会换成什么?
六、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的第2.3题,记住答案的要点。
2.完成《补充习题》剩下作业。
3.朗读课文,每个同学都要做到有感情,优生用演讲的方式诵读。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7.船长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关词语。
2.通过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片断的训练,感受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为
人的精神。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后作业4中的两个句子,能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
意。
4.学习课文通过人物语言和行动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5.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片断,“哈尔威船长巍然屹立在他的
船长岗位上……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能够展现船长风采的重点语句,体会船长崇高的精神境界。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激发兴趣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2、检查自学效果。
3.默读课文,按提纲“遇险一自救一牺牲”给全文分段讨论:
三、作业
1.牛字描红、临写,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
i•,*,•
.,..
第二'课前:I.
I••、•'••
一、复习检查.
,•>
二、精读训练
1、谈话引出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1)哈尔威船长是个怎样的人?
(2)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忠于职守”、“做人之道”的意义。你怎样理解句中的
,,又,,的?
(3)指导朗读。
(4)过渡:课文怎样具体写他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的?
2、朗读理解课文第一段。
(1)默读、思考:“诺曼底”号是在什么情况下被撞的?当时情形怎样?
(2)交流讨论
⑶朗读指导。
3.朗读理解第二段。
(1)速读,找出最能表现船长沉着镇定的一段话。
(2)出示挂图。
(3)图文结合,理解船长的“沉着镇定”。
(4)他真的把每一个人都考虑到了吗?
(5)哈尔威船长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下达了哪些不同命令?结果怎样?从中我们可
体会到他的哪些品质?
(6)出示: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的上
(7)为什么没有人违抗他的意志?,“伟大的灵魂”指什么?
(8)指导朗读第二段。
三、布置作业。
1、看拼音,写词语。
jiantingzhixukongbub6wukuqi
()()()()()
zhongyuzhishoujingranyouxuweiranyili
()()()
一、修改病句。
1、北京的秋天是个迷人的城市。
2、小兰穿着鲜艳的衣裙和红色的帽子。
3、各种车辆都要听众交警叔叔的指导。
4、大家都讲卫生,我们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保障了。
5、他的家乡是北京人。
6、在我们学校里,学生爱护老师,老师爱戴学生。
第三课时
一、复习提问
二、继续精讲训练
1.填空:第20分钟到了,船长哈尔威屹立在(),犹如一尊():()
也没有做,()也没有说,随着轮船()o他无怨无悔,因为船上的60人()。
他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又一次运用了()的权利,
(1)同桌讨论,共同填空。
⑵指名填空,填空后齐读这段话。
2.朗读、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
1.分角色感情朗读全文。
2.看板书总结。
四、作业。
1、根据句子的意思,选择带点字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伏:(1)隐藏(2)低下去(3)身体向前靠在物体上(4)屈服(5)使屈服
(1)我看了看伏在我身边不远的邱少云。()
(2)爸爸每晚伏案工作,起到深夜。()
(3)辽阔的大海波浪起伏,极为壮观。()
(4)哪咤有降龙伏虎的本领。()
(5)周瑜害诸葛亮不成,只得伏输。()
2、成语加法。
6()敲碎打+()丝不苟二()箭双雕
出()鸣惊人:()本正经二()面三刀
闭()龙戏珠+()毛不拔二()思而行
(4)()顾茅庐+()步登天二()海为家
⑸()面楚歌+()无所有二()花八门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遇险临危不惧
船长自救忠于职守
英雄牺牲舍己为人
8.爱之链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让学生充分感受人间真情,知道当别人需要帮助的
时候,应该给予无私的帮助。
4、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学习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
和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品质的写法。
教学重点
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让学生充分感受人间真情,知道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
应该给予无私的帮助。
教学难点
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学习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
言来表现人物的品质的写法.
教学过程
I,
■—.1.
:.第时」:
J..
一、导人新课,激发兴趣].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三、默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1、课文主要讲了几件事?
2、按提纲“乔依帮助老妇人一一老妇人帮助女店主”给全文分段,再试着概
括段意。
四、作业
1.生字描红、临写,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学习课文「8自然段
1、在一个风雪交加的黄昏,一位老妇人的车在这抛锚了,此刻她的内心会是
怎样的?
2、全班交流。
3、乔依看到这一切,他怎么做的?思考:
1)乔依是怎样为老妇人修车的?
2)你从这些句子的描写中看出了什么?
4、课文中还有哪些段落的描写也反映出乔依的为人?你从乔依安慰老妇人的
话中体会到什么?
5、你从他的言行中能感受到他具有怎样的品质?
6、小结。
三、学习9-n小节
1、自学第二个故事。
2、自读9一11自然段。
3、出示填空题:
来到了小餐馆,老妇人看到(),突然想起了
()于是()。
提示:她还看到了什么?还会想起什么?你可以结合前文,也可以展开想象。
4、齐读9T1小节。
四、学习12小节。
1、出示句子:她轻轻地亲吻着丈夫那粗糙的脸颊,喃喃地说:“一切都会好起
来的,亲爱的,乔依……”
2、从女店主的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五、总结课文。
说说课文为什么用“爱之链”作题目?
六、拓展。
以“乔依醒来……”为开头,展开想象写一段话。
提示:1)注意故事的连续性;
2)描写时注意抓住人物的对话、表情和动作等;
3)要升华“爱”的主题。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乔依帮助老妇人帮
助女店主...
习作2
教学目标
1、通过认真观察插图,读懂书中的儿童诗,能从诗歌中感受到小作者对雪人
浓浓的眷恋之情。
2、在真诚的交往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鼓起勇气直接或间接地向父母表达
谢意,学会感恩。
3、根据要求完成习作,注意叙事清晰,结构完整,抓住人物的心理活动和神
情变化反映人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感恩,在生活中真诚地与人交往,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按要求完成习
作,能抓住人物的心理活动和神情变化反映人物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营造爱的氛围。
1、指导看图,思考:
2、你从图画中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又从小诗中感受到什么?
3、有感情地诵读儿童诗。
二、感动,唤醒爱的记忆,倡导爱的表白。
1、其实,爱并不遥远,爱就在我们身边。
2、依照诗歌的结构,说一说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
3、指导学生将自己想对父母说的话写在纸上,朴素交流,完善自己想表达的意
思。
4、回家后直接或间接地向父母表达诚挚的谢意与真诚的爱,注意父母的反应,
尤其是父母的神态与动作,并关注自身的内心感受。
三、习作,书写爱的诗篇。
1、明确习作要求。
(1)记叙父母关爱自己的令自己极受感动的一件事。
(2)由衷而自然地表露对父母的敬意与谢意。
(3)注意父母的反应,尤其是语言、神态及动作。
(4)将事情经过记叙完整,叙事过程清晰。
2、写法指导。
(1)环境描写,有助于情感的铺垫与升华。如:《爱之链》的开头。
(2)细节描写,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心理。如:《爱之链》的第4自然
段.
2、完成习作。
四、修改,完善爱的表述。
五、誉抄习作。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练习2
教学目标
1、语文与生活:辨析同意词的不同用法。
2、诵读与感悟:明确《我不期望回报》一诗中表达的深刻哲理,感情人生的
价值。
3、写好铅笔字。
4、学写毛笔字:形、居IJ。
教学重点、难点
语文与生活、诵读与感悟、口语交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学习做主持人。
二、练习,对同意词进行辨析。、、
1、请学生当主持人,集体门板书上第二部分的内容。
2、评议。
三、拓展,组织语文学习活动。
1、变换内容,再模仿主持节目。
2、4人小组讨论,进行准备.
3、展示。
4、总结。
四、布置作业。
1、根据拼音将相照应的词语填入括号中。
(1)r6nghua
春暖花开,冰雪(),大地上充满了生机。
这块塑料被火一烤,就()了。
(2)linjin
()中午,我的肚子“咕咕”直叫。
学校()有一个小公园。
(3)pTnwei
我()着妈妈的拿手菜一--糖醋排骨。
我长大后会做一个有()的人。
(4)huazhuang
妈妈正在(),很快要去参加一个宴会。
地下工作者为了开展工作,常常需要()。
二、照“开心辞典”的样子,回答下面几个题目。
1、狱中的同志在敌人面前表现得十分坚强,一点也不()。
A.软弱B.脆弱C.虚弱
2、读了《草原》一文,我仿佛看到了()的内蒙大草原。
A,宽阔B.辽阔C.宽敞
3、”这篇文章的内容很单薄。”一句话中的“单薄”意思是()。
A.少,不多B.不强壮C.不充实
4、“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所用的修辞方法是])
A.设问B.反问C.呼告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诵读与感悟。.
1、介绍诗人。.、,
2、阅读《我不期回报》。:・•・]
3、反复吟诵,感悟诗中表达的菸刻*叁;.・.
二、写好钢笔字。,••
I....
三、作业。
第三课时
一、口语交际。
1、谈话导入。
2、交流注意事项。
3、模仿记者采访。
(1)明确采访目的,确定采访对象,列出采访提练。
(2)进行采访练习,注意记录与提问的态度。
(3)采访结束,请被采访者提出自己采访中的优点及不足之处。
(4)抢先“最佳采访者”,集体展示。
二、学写毛笔字。
1、审题。
2、观察范字
3、练习、反馈。
三、布置作业。
独立采访一位任课教师或学校领导、学习榜样……写一篇采访日记。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明确采访目的
采访前确定采访对象
学会采访
拟订采访提纲
采访
提问得体,有礼貌
记录及时,有选择
9.小草和大树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3、理解课文,领悟在逆境中只有具备坚强的意志和聪明智慧的人才可能拥有
精彩人生。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清课文脉络。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二、自读课文。
三、检查自学情况
四、理清课文层次,分段。
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说说段意。
五、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六、布置作业。
一、看拼音写词
konchengqianbeixiazhdizi
))()()
zTbujuannijingpiexiaquanheng
)())()
yilijiaoguangangtiedamingdingding
()())()
二、形近字组词。
堪()撇(辈()狭()脑()
湛()蔽()悲()侠)恼)
第二课时
一、复习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学习第一大段
1、默读,文中把夏洛蒂・勃朗特比作什么?
2、仙人掌花生活在怎样的环境里?
三、学习第二大段
1、朗读课文,说说主人公遭遇到了怎样的家庭不幸?
2、面对这些不幸,主人翁是怎样艰难谋生的?用笔把表现主人翁艰难谋生的
词语画下来,多读几遍,交流感受,体会其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物性格。
3、在写作的道路上,夏洛蒂遇到了哪些挫折?
4、夏洛蒂热切盼望的结果怎样?
5、面对这样傲慢的训诫,夏洛蒂又是如何表现的呢?
6、沉重的打击,夏洛蒂屈服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四、学习第三大段
1、夏洛蒂有没有通过写小说实现自己的理想,敲开幸运之门呢?
2、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感受主人翁经过不懈努力最终取得成功的喜悦。
五、回顾全文
1、交流对课题的理解。
2、回顾全文,整体把握“小草”成长为“大树”的艰辛历程。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小草
家庭不幸,艰难谋生
立志写诗,遭遇打击
反思权衡,开拓新路
孜孜不倦,获得成功
大树
10.轮椅上的霍金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9人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
词语。从提供的词语中选两个造句。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霍金是一位非凡的科学家,也是一位生活强者,
教育学生学习他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伟大人格。
教学重点、难点
透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霍金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对科学不停息探索精神。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读书兴趣。
二、自读全文,整体感知。
三、检查自学情况
四、理清课文层次,分段。
1、默读课文,课文写了霍金的哪些事?
2、给课文分段,说说段意。
五、归纳主要内容。
六、布置作业。
一、看拼音写词并选两个造句
zhanxietianjingdingliyaquewusheng
()()()()
ddrdozh6foy6uzhongsh6nmimoce
()()()()
jingyangtangtujingmo
()()()
二形近字组词
摊()膜()牌()扰()鸦()
滩()摸()版()犹()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检查词语读音。
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细读课文,体会中心。
1、自读课文,了解除了霍金的勇敢顽强以外,课文还介绍了霍金的哪些故事?
尝试给故事拟小标题,并讲出理由。
2、交流感受,品味这两则故事表现了霍金怎样的品质?
四、总结课文。
五、布置作业。
说说下列各词的反义词,并写下来
残酷()打扰()折服()唐突()
禁锢()舒适()悲悯()静谧()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
充满传奇色彩的篁天才
霍金
勇敢顽强的价格力量
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
11.一本男孩必读的书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交流,进入课文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受
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文中生字词语
2、学生分节读课文,随时纠正。
3、指名说说不理解的词语。
4、整体把握,建立印象
三、学习写字
1、重点指导写字
2、展示评议
n、布置作业
1、读熟课文
2、抄写课文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学习课文
(一)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
1、《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历险小说究竟写的是什么内容,让“我”爱不释手了
呢?
2、要能在一座孤岛上生活28年需要什么/这些东西都是现成的吗?鲁滨逊是怎
样获得生活的必需品的呢?
3、汇报交流,理解曾滨逊的聪明机智与坚强毅力
4、读到这里,你觉得这部小说的内容有吸引力吗?你还想了解些什么?
(二)体会“我”的感受
1、读书要读出自己的感受,课文中的吴缅读了这本书后有什么感受呢?
2、理解“名言”
3、吴缅为什么希望自己成为这样一个人呢?
三、整体联系,理解课题
1、吴缅为什么要把这本书珍藏起来,传给儿了呢?
2、吴缅的爷爷为什么要把书传给他的爸爸,他爸爸为什么又要把书传给吴缅
呢?
3、现在我们能不能说说课文为什么要以“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为题吗?这
本书女孩子不能读吗?
四、读写结合,促进发展
五、布置作业。
1、多音字组词。
lud()tan()bie()chuan()
落D()弹dan()别bie()传zhuan()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书()的小鸟()水稻•:)的人
()的纸()的朋友()面包•)的环境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鲁滨孙漂流记》
学会生存
学会坚强
习作3
教学目标
1、选择自己喜欢的美味写下来,突出它的色、香、味、形。
2、能在叙述的过程中融进自己的心理体验。
3、通过互动,培养小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能够完整地听完别人的介绍并
进行简单评价。
教学重点、难点
从美味的色、香、味、形4个方面介绍,并在叙述的过程中融进自己的心理体
验。
教学过程
、导入,激发的表达的欲望。
二、研读例文、明确习作要求
1、阅读《鸭血粉丝汤》,看看小作者是如何写美味的?
2、交流。
3、分析本次习作要注意的问题。
三、习作,介绍美味。
1、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美味,介绍它的四大特点。
2、学习用拟人化的手法将美味介绍得更加生动形象。
3、习作。
四、修改,完成习作替抄。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习作要求
色、香、味、形
融入自己的心理体验、独特感
受
练习3
教学目标
1、语文与生活:学习如何修改文章。
2、诵读与感悟:阅读《从岩缝里长出来的小草》,常怀一颗感恩的心。
3、写好钢笔字:把字写得正确、端正、美观。
4、口语交际:学会申诉。
5、学写毛笔字:和、胆
教学重点、难点
语言与生活、诵读与感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修改文章的方法。
1、分角色读父子对话、从读中理解。
2、读两位大师的话,领悟修改文章的方法。
二、修改一段话,练习朗读修改作文的方法。
1、练习修改。
2、交流修改意见。
3、再读修改后的内容。
三、总结。
第二课时
一、诵读与感悟。
1、自读,思考:这是一株怎样的小草?
2、文章写了小草的什么品质?
3、从岩缝里长出来的小草为什么那么挺拔、那么结实?从中你又有何想法?
二、写好钢笔字。
1、审题。
2、描红°
3^反馈。
三、作业。
在田字格簿上抄写。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12.姥姥的剪纸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
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解题
二、自学生字,疏通课文
1、学生自学生字词语
2、初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三、检查自学情况
四、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哪些自然段讲的是一个方面的意思,可以合并起
来。
2、学生默读思考.同桌交流"
3、指名说说全文共写了几个方面的内容,教师适当点拨。
三、布置作业
读熟课文
第二课时
一、欣赏剪纸
1、课文里哪些语句具体描写了姥姥的剪纸?请分别找出来,朗读体会剪纸的
特点。
2、学生朗读课文找出相关的语句,体会相应的特点。
3、学生朗读有关词语,边读边展开想象体会姥姥的剪纸是何等精美,何等的
有意义。
5、指导朗读
二、认识姥姥
1、姥姥是怎样剪纸的?姥姥为什么能剪出如此精美的艺术作品?
2、姥姥是一位怎样的人?
3、学生自主读悟,同桌互动。
4、学生抓住相关的词句,朗读体会老老的特点,把握人物形象,感悟任务的
内在的品格。
5、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有关语句。
三、练习深化
1、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后最后两节争取同背诵。
2、引导背诵
3、“熟能生巧,……准头了”结合你生活中的体验,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4、读完这篇课文,你想对姥姥说些什么?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12.姥姥的剪纸
剪纸: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姥姥;心灵手巧、勤劳善良
13.牛郎织女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牛郎利老牛的亲密关系。
2、理解老牛在这个民间传说中所起的作用。
3、故事由“喜”转“悲”,理解王母娘娘的专制给牛郎织女造成的痛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
二、初读感知,理清脉络。
1、自由读课文。
2、概括课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给课文分段。
三、精读第一段。
1、课文中介绍牛郎是个怎么样的人?从哪里可以看出?
2、用“”画出表现牛郎和老牛的关系的语句
四、精读第二段
1、老牛中牛郎说了什么话?说明什么问题?
2、织女为什么愿意留在人间做牛郎的妻子?
五、布置作业
1、比一比,组词。
嘻()舔()谎()妻()咧()嫂()郎()
嬉()添()慌()凄()掇()缀()朗()
2、照样子写词.
1、又肥又嫩
2、清清爽爽
3、笑嘻嘻
4、眉开眼笑(与人体有关)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精读6、7自然段
1、牛郎织女"日子过得挺美满”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织女愁什么?
2、老牛又讲话,它说什么?
三、精读笫四段。
1、你觉得王母娘娘是个怎样的人?
2、用“”画出描写牛郎和织女的句子,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四、总结全文
相识
相知
相守
相离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14.安赛腰鼓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十二至十六自然段
2、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了解安赛腰鼓独特的魅力,感受黄土高原后生粗犷、
豪迈的性格。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安赛腰鼓的磅礴气势,领悟作者所歌颂的
生命的力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自读课文。
三、检查自读情况。
1,安赛腰鼓是怎样的腰鼓?
2、按“鼓响之前—腰鼓表演—鼓声止息”把课文分为三部分。
四、学习第一部分。
1、腰鼓表演就要开始了,你看到了什么?
2、交流。
3、指导朗读。
五、布置作业
1、比一比,再组词。
梁()聚()崩()搏()栗()捶()旋()燥()
粱()骤()蹦()博()粟()锤()族()躁()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忘情()闪射()火烈()亢奋()搏击()恬静()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逼妻子写协议书
- 股权入伙协议书
- 工程劳务合同和协议书
- 建烟花爆竹入股协议书
- 管件采购协议书
- 电线产品协议书
- 换热站安全施工协议书
- 芯片代理协议书
- 退还补贴协议书
- 美甲学员协议书
- 第12课《我是小小消防员》(说课稿)苏少版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 蔬菜生产实习总结
- 消防工程包清工合同范本年
- 梁宁产品经理思维30讲知识讲稿
- 《无痛消化内镜》课件
- 课题申报书: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币图像的国家形象视觉构建研究
- 硫酸的安全培训
- 幼儿教师信息素养养成(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知到智慧树答案
- T-CBDA 70-2023 中小型体育馆室内装饰装修技术规程
- 女孩青春期生理健康教育
- 2024年物理实验室安全教育:从理论到实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