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0-主题限时集训(十三)(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隋书·倭国传》中记载:“上遣文林郎裴世清使于倭国,度百济(今朝鲜半岛南端),行至竹岛……又东至秦土国,其人同于华夏,以为夷洲(今台湾),疑不能明也。又经十余国,达于海岸,皆附庸于倭。”可见隋朝时()A.与东南亚各国建立官方联系B.中日官方沟通加强C.日本对外扩张势头已经显现D.指南针已广泛运用B[依据材料“上遣文林郎裴世清使于倭国”可知隋朝时派遣以文林郎裴世清为首的官员赴日本回访,中日官方沟通加强,故选B项。]2.661年,唐高宗设市舶使于广州,其职责主要是:向前来贸易的船舶征收关税,代表宫廷选购 确定数量的舶来品,对市舶贸易进行监督和管理。这表明,市舶使的设置()A.促进内外贸易平衡 B.规范了唐朝海外贸易C.体现经济重心南移 D.使广州成为外贸中心B[材料强调市舶使的职责是征收关税、选购 舶来品和监督管理市舶贸易,这在确定程度上规范了唐朝海外贸易,故选B项。]3.(2024·“皖南八校”联考)元世祖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在杭州、泉州设置市舶都转运司,“官自具船”,选人到海外进行贸易,所得利润中,“官取其七,所易人得其三”。这表明元初()A.官员留意经商技能 B.商人所受剥削沉重C.政府重视海外贸易 D.社会经济走向开放C[依据材料“设置市舶都转运司”“官自具船”“官取其七,所易人得其三”可知,政府设立特地的机构与自备船只进行贸易,从而说明政府重视海外贸易,故选C项;“‘官自具船’,选人到海外进行贸易”,可知官员负责怪船,由特地的商人负责贸易,并不留意经商技能,解除A项;政府打算船,商人只负责贸易,获利三七分,商人获利不低,解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政府重视海外贸易,而非强调元朝经济开放,解除D项。]4.(2024·佛山质检)1704年,教皇发布了禁止中国教徒用“天”或“天主”称呼上帝等七条禁约;康熙皇帝看到禁约后说:“……彼此乱言者,莫过如此。此后不必西洋人在中国行教,禁止可也。”这表明()A.教皇违反了宗教改革精神B.认知差异阻碍了东西方文明沟通C.清朝强化了闭关锁国政策D.西方国家蓄意干预中国信仰自由B[依据材料教皇禁止中国教徒用“天”或“天主”称呼上帝第七条禁约,导致康熙帝下令禁教,中西双方的认知差异阻碍了东西方文明沟通,故选B项。]5.据统计:16—18世纪,中国向全世界出口的商品约有236种之多,其中手工业品有137种……世界各地的白银源源不断流入中国。据此分析,这一时期的中国()A.闭关锁国政策名存实亡B.对外经济交往依旧频繁C.经济结构发生显著变更D.政府支持开拓海外市场B[通过题干内容可知,在16到18世纪,“中国向全世界出口的商品约有236种之多”并且还出现了“世界各地的白银源源不断流入中国”的现象,这反映出在该时期中外沟通现象依旧比较频繁,故选B项。]6.在1757年乾隆皇帝宣布撤销宁波、泉州、松江三个海关的对外贸易之前,清朝政府规定的通商口岸有4个,每个口岸每年平均只有1艘西方商船靠岸。只留1个广州口岸时,每年平均靠岸64艘西方商船,是开放4个口岸年头的16倍。由此可知,一口通商()A.不利于中国开展对外交往B.推动了海关管理体制的近代化C.并未能缓解西方经济侵略D.客观上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D[由材料可知,只开放广州一处通商口岸,反而有更多的西方商船到中国通商,与中国进行贸易往来,故客观上有利于对外贸易,故选D项。]7.梁启超在草拟京师高校堂章程时指出“中国学人之大弊,治中学者则绝口不言西学,治西学者亦绝口不言中学……二者相需,缺一不行。不讲义理,绝无根底,则浮慕西学,必无心得”。能全面精确体现梁启超办学理念的是()A.主见全面学习西方科技文化B.主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C.中学和西学融会贯穿D.借助传统文化宣扬西学C[材料中梁启超指责“治中学者则绝口不言西学,治西学者亦绝口不言中学”,主见中学和西学融会贯穿,故选C项;梁启超主见中学和西学融会贯穿,A、B两项不够全面,解除;梁启超主见中学和西学融会贯穿,而非借助传统文化宣扬西学,解除D项。]8.16—19世纪初,西班牙侵入菲律宾后开拓了菲律宾与墨西哥之间的商业航线,被称为“马尼拉大帆船贸易”。此后中国的丝绸、瓷器等商品源源不断地输入拉丁美洲各地,美洲的白银至少有半数输往中国。“马尼拉大帆船贸易”()A.使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中国B.使全球性的贸易联系加强C.成为大西洋贸易的典型模式D.使中国沦为列强原料产地B[“开拓了菲律宾与墨西哥之间的商业航线”使美洲和亚洲有了干脆的贸易往来,使全球贸易联系加强,故选B项;“16—19世纪初”世界的贸易中心是大西洋沿岸,解除A项;“菲律宾与墨西哥之间的商业航线”是太平洋上的贸易航线,解除C项;“中国的丝绸、瓷器等商品源源不断地输入拉丁美洲各地”说明中国的手工业具有世界优势,而不是原始农产品,解除D项。]9.19世纪60、70年头,中国出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无独有偶,同一时期日本和朝鲜也分别出现了“和魂洋才”和“东道西器”的思想。据此可知()A.向西方学习已成为东亚历史潮流B.东亚国家以儒学为共同价值取向C.东西方文明起先出现融合的趋向D.文化本土化已成为东亚社会共识A[材料中晚清中国、日本和朝鲜在面临民族危机时分别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和魂洋才”和“东道西器”为口号或者指导思想,主见向西方学习,故选A项。]10.16世纪末,每年约有25~30艘来自澳门、福建、宁波的华商船将丝料、瓷器、茶叶和其他货物运至被西班牙人限制的马尼拉,西班牙船队横越太平洋运抵墨西哥西海岸的卡普罗港,将其中一部分货物换取当地的黄金、白银,其余货物再连同黄金、白银一起运往欧洲。据此可知,当时()A.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B.全球各地建立起干脆的商贸关系C.新航路开拓促进了东西方贸易交往D.三角贸易的路途与内容发生了变更C[由材料16世纪末西班牙船队将来自中国的商品运到墨西哥,在墨西哥交易后再连同黄金、白银一起运往欧洲可知,新航路开拓加强了世界的联系,促进了东西方贸易的发展,故选C项;19世纪中期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解除A项;新航路开拓后,全球各地通过大西洋沿岸的西方国家建立起间接的商贸关系,解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新航路开拓的影响而非三角贸易的路途与内容的变更,解除D项。]11.1680—1830年塞内加尔主要出口“商品”占出口总额的百分比年份项目1680173017801830黄金5.07.80.23.0树胶8.19.412.071.6奴隶55.364.386.51.9据上表可知,1680—1830年塞内加尔()A.处于三角贸易的主导地位B.民族独立运动得到发展C.经济发展依附于欧洲市场D.矿产资源开发始终迟滞C[依据材料表格塞内加尔1680—1830年间,奴隶出口数量骤减,树胶的出口量却猛增,结合所学学问可知,此时正处于欧洲工业革命时期,须要大量的生产原料,而运用机器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削减。由此可知,塞内加尔的经济发展依附于欧洲市场,故选C项。]12.有学者指出,新航路的开拓,使世界首次出现了“南北美洲和东欧(包括西伯利亚)生产原料,非洲供应人力,亚洲供应各种奢侈品,西欧则指挥这些全球性活动”的现象。这一观点体现出该学者()A.运用全球史观分析历史现象B.留意探究新航路开拓的缘由C.对新航路开拓赐予全面确定D.对西欧殖民活动的辩证分析A[全球史观要求把世界看成一个整体,世界不断由孤立走向统一整体,由材料信息可知选A项;材料探究的是新航路开拓的影响,故解除B项;材料只是就新航路开拓对世界市场的影响进行了评价,故解除C、D两项。]13.19世纪七八十年头,中国多地出现诸如洋教信徒“因为不愿在祖坟前祭拜父祖……被严峻殴伤,部分信徒还被剥夺了祖产”,由此引发严峻的教民冲突的案例。这主要反映出()A.国人普遍反感外来宗教B.政府纵容传教士扰民C.中西文化观念存在冲突D.传统文化阻碍近代化C[依据材料可知,19世纪七八十年头,因洋教信徒不愿在祖坟前祭拜父祖而引发教民冲突,这反映出国人对西方文化的排斥,说明中西方文化观念存在冲突,故选C项。]14.16世纪初,欧洲的马和牛被引进美洲;1555年中国出现了最早的玉米种植记录;18世纪初,原产自美洲的咖啡风靡欧洲。据此可知()A.美洲在世界物种交换中居主导地位B.新航路开拓催生出欧洲新的生产方式C.世界交往的理性化促进了文明进步D.人类社会的横向沟通取得重大进展D[结合所学学问可知,新航路开拓后使得不同大洲之间的物种实现了多向沟通,并没有哪洲的物种占据主导地位的现象,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新航路开拓实现的是物种沟通,并未体现催生出欧洲新的生产方式,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新航路开拓实现的是生物上的物种沟通,并未体现交往理性化,故C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欧洲、美洲、中国的物种沟通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故D项正确。]15.在全球化加速的进程中,源于非洲的音乐舞蹈登上了欧美、亚洲的舞台,中国制造的商品及餐饮店遍及全世界的各个角落,美国好莱坞制作的大片占据了世界各国的影视市场,英语成为世界各国精英通用的语言。上述现象说明全球化()A.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多元发展B.扩大了亚非与欧美国家的差距C.加强了各国之间的相互联系D.造成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A[“非洲的音乐舞蹈”“中国制造的商品及餐饮店”“美国大片”“英语”等遍及全世界,说明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国文化也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多元发展,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5分)16.古丝绸之路是中外文明交汇的重要通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唐初之时胡风盛行,有一种被称为胡瓶的银带把壶沿丝路传入中原,这便是唐三彩凤首壶的原型,银带把壶有“萨珊(波斯王朝)式”和“粟特(西域古国)式”之分。唐三彩凤首壶在继承“粟特式胡瓶”长颈、扁腹、圈足、单柄特征的基础上,将凤鸟的头部雕塑成具有三维空间特征的立体造型,使得凤首壶多了几分传统意韵,更重要的是,这从整体上变更了壶的形制结构,使之成为一种新的器形,凤首壶腹部两面堆贴纹饰、有弯弓骑射的人物,有翩斑起舞的凤凰,所饰纹样明显吸取了本土化的艺术元素。隋唐以来,风乌纹摆脱了原始迷信和宗教思想的限制,在各种工艺品上展翅鸣舞,是这一时代审美特征的显现。考古发觉的宋代凤首壶主要分布于广东和福建,安徽、江西等地也有零星发觉。广州是宋代最早设立市舶司的对外贸易港口。为满意陶瓷外销的市场需求,广州西村窑应运而生,生产的凤首壶数量较多,多远销海外,西村窑是北宋时期一个以生产外销瓷为主的大规模的民间窑场,被称为“仿造各地名窑产品的工场”。——摘自罗佳《唐宋陶瓷凤首壶所见丝绸之路艺术沟通》材料二丝绸之路沿线的敦煌、吐鲁番、楼兰、尼雅、焉者、库车、和田、穆格山等地都发觉过不少各种语言文字书写的文书材料,前人已经利用其中的资料来探讨丝绸之路的某些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其中尤其以姜伯勤《敦煌吐鲁番文书与丝绸之路》为集大成之作。但丝绸之路沿线仍旧在不断出土新的文书,而国内学人关注不够的西域各种胡语资料中,也有许多是探讨丝绸之路的重要材料。出土文献供应了有关丝绸之路交通路途的干脆记录,如隋代裴矩的《西城图记》,唐朝贾耽的《皇华四达记》等。假如我们把出土文献整理一下、可以勾画出一条具体而贯穿的“丝绸之路”。——摘自荣新江《出土文献所见丝绸之路概说》(1)依据材料一关于凤首壶的论述,概括指出唐朝的时代风格。说明宋代凤首壶产销的变更,并简析其缘由。(8分)(2)依据材料二,指出作为一个古丝绸之路的探讨者,应当具有哪些技能和素养。(6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在继承‘粟特式胡瓶’长颈、扁腹、圈足、单柄特征的基础上,将凤鸟的头部雕塑成具有三维空间特征的立体造型,使得凤首壶多了几分传统意韵”可得出开放包涵,富于创新;依据材料一“凤首壶腹部两面堆贴纹饰、有弯弓骑射的人物,有翩斑起舞的凤凰”可得出豪放大气。其次小问,依据材料一“宋代凤首壶主要分布于广东和福建,安徽、江西等地也有零星发觉”可得出主要分布于南方;依据材料一“生产的凤首壶数量较多,多远销海外”可得出海上出口活跃。第三小问,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宋代凤首壶产销的变更主要和经济重心的南移、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政府推动和陶瓷工业的发展等因素有关。第(2)问,依据材料二“发觉过不少各种语言文字书写的文书材料”可得出熟识考古学和各族语言文字;依据材料二“丝绸之路沿线仍旧在不断出土新的文书,而国内学人关注不够的西域各种胡语资料中,也有许多是探讨丝绸之路的重要材料。出土文献供应了有关丝绸之路交通路途的干脆记录”可得出多种途径收集资料,了解前人的有关探讨成果和文献等;同时还要擅长探讨。[答案](1)特点:开放包涵;富于创新;豪放大气。变更:主要分布于南方,海上出口活跃。缘由:经济重心的南移;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政府的推动;陶瓷工艺的发展等。(8分)(2)熟识考古学,熟识各族语言文字;多种途径收集资料,了解前人的有关探讨成果和文献史料;擅长探讨等。(6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明清时期中国人口大迁徙图清朝前期玉米、甘蔗推广种植图番薯于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年)由广东、福建人分别从安南(今越南)吕宋(今菲律宾)传入中国大陆。清初番薯入赣。番薯传入湖南始于平江:“平江山中广(东)福(建)客民多种之。”不久推广到邻近县份,嘉庆年间,民“赖以佐食”。后来,闽粤移民在四川建成了规模可观的番薯产区。——摘编自葛剑雄、曹树基、吴松弟《简明中国移民史》人口与粮食问题是明清时期所面临的重要社会问题。试评析材料中所示现象,并得出结论。(要求:现象需描述材料所示主要历史信息;论证充分;结论符合史实;逻辑清楚)(12分)[解析]依据题干中供应的图片可以从高产作物推广、人口迁徙或者二者结合的角度提出观点,以高产作物推广为例。明清时期,外来的高产农作物品种在中国的中西部地区得到快速推广。评析重在分析高产作物推广的缘由,可以从新航路开拓的影响,即伴随着地理大发觉与全球物种沟通的出现,以玉米、番薯为代表的高产农作物品种传入我国东南地区。也可以分析人口流淌使得作物结构发生变更,以及由此产生的影响,即明清时期,东南地区的居民向湖广、四川地区大规模迁徙,为这些地区带来了新的农作物品种,变更了这些地区的粮食结构,促成这些地区的土地开发利用和社会稳定。最终对论证过程进行总结升华。明清时期外来的高产农作物品种的快速推广与国内的大规模人口迁徙关系亲密。[答案]现象:明清时期,外来的高产农作物品种在中国的中西部地区得到快速推广。(2分)评析:伴随着地理大发觉与全球物种沟通的出现,以玉米、番薯为代表的高产农作物品种传入我国东南地区。由于种种缘由,明清时期,东南地区的居民向湖广、四川地区大规模迁徙,为这些地区带来了新的农作物品种,变更了这些地区的粮食结构,促成这些地区的土地开发利用和社会稳定。(8分)总之,明清时期外来的高产农作物品种的快速推广与国内的大规模人口迁徙关系亲密。(2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两千多年来,丝绸之路始终主宰着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丝绸之路让中国的丝绸和文明风靡全球;罗马和波斯在路边缔造了各自的帝国;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沿着丝绸之路快速崛起并传遍世界,融汇出耶路撒冷三千年的历史;成吉思汗的蒙古铁蹄一路向西,在带来杀戮的同时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融;大英帝国通过搜刮丝绸之路上的财宝,铸就了日不落的辉煌;从张骞通西域到“一带一路”,翻开这部应有尽有的史诗巨著,我们或将发觉,丝绸之路不仅塑造了人类的过去,更将主宰世界的将来。——摘编自彼得·弗兰科潘《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从材料中随意选取或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学问加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精确)(14分)[解析]本题以丝绸之路为依托,描述了从古代、近代到现代,丝绸之路对中国文化、世界宗教、帝国崛起等世界文明的重要影响。首先,阅读材料,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选择一个或多个角度或整体进行阐述,提出观点。如选择“丝绸之路让中国的丝绸和文明风靡全球”,可提炼出观点一:丝绸之路让中国文明传播到世界各地;如选择“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沿着丝绸之路快速崛起并传遍世界,融汇出耶路撒冷三千年的历史”,提炼出观点二:丝绸之路是一条信仰之路;如选择“丝绸之路让中国的丝绸和文明风靡全球;罗马和波斯在路边缔造了各自的帝国;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沿着丝绸之路快速崛起并传遍世界,融汇出耶路撒冷三千年的历史;成吉思汗的蒙古铁蹄一路向西,在带来杀戮的同时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融”,提炼出观点三:丝绸之路塑造了古代人类的文明。其次,依据自己提炼的观点,结合相关所学学问,对所选的材料进行阐述,留意史论结合,逻辑清楚,论据充分。如以“观点二:丝绸之路是一条信仰之路”为题,可用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并且渐渐中国化;犹太教与基督教为什么会诞生于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耶路撒冷以及向西传播,基督教最终成为世界性宗教;伊斯兰教的诞生与丝绸之路的关系,及其对阿拉伯世界的影响等史实来说明。最终,对阐述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升华,留意不能脱离观点,但也不要重复观点。[答案]示例:观点:丝绸之路是信仰之路。(2分)论证:犹太教、基督教不谋而合都诞生在耶路撒冷,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缘由就是耶路撒冷处在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枢纽位置,这里是东西方的交会处,也是往来于丝绸之路的人的会聚之地。不同的文化、思想在这里碰撞,交会整合之后通过丝绸之路快速传播出去,这是宗教能够诞生和传播的重要前提。佛教沿着丝绸之路东传,犹太教、基督教沿着丝绸之路西传,最终传遍全球。总之,在丝绸之路这条狭窄的通道上,各种宗教竞争特别激烈,只有开放、包涵的宗教才能存活下来。(12分)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两个世界的初次碰撞——历法之争康熙十一岁时,目睹了中西文化围绕历法的激烈交锋。康熙七年(1668)大臣会议,请皇帝圣裁。康熙命代表大统历的杨光先、代表回回历的吴明暄、代表西历的南怀仁,分别用各自的算法推算正午日影所止之处。三次实地测验,杨光先、吴明暄有误,康熙又令测立春、雨水二节气及月、火、木星之运行。杨光先、吴明暄“逐款不合”,南怀仁“逐款皆符”。杨光先痛心疾首道:“臣监之历法,乃尧舜相传之法也。皇上所正之位,乃尧舜相传之位也。今南怀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IEC 22460-1:2025 EN Cards and security devices for personal identification - ISO UAS licence and drone or UAS security module - Part 1: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basi
- 2025年消费者行为与市场趋势相关试卷及答案
- 2025年道路交通运输管理职业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考试试卷及答案
- 数字化教与学平台的建设与应用 黄海 中山大学
- 2025年金属基复合材料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氟碳涂料项目发展计划
- 肿瘤的淋巴转移
- 蛋白过敏宝宝护理指南
- 中药饮片工业管理体系研究
- 主题班会《中国梦我的梦》课件
- 古诗词诵读《客至》-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 西南交11春学期《模拟电子技术A》离线作业
- 施工单位平安工地考核评价表(标准)
- 建筑材料分类整理
- 人民币发展史-课件(PPT演示)
- 经历是流经裙边的水
- 骨科疾病的康复课件
- 三氯乙醛 氯醛MSDS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 合作社贷款申请书范文(优选十三篇)
- 产品平台与CBB技术管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