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华师大新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华师大新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华师大新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华师大新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华师大新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华师大新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为验证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目的是()A.B.C.D.2、下列物质不能用来冶炼金属的是()A.H2B.CC.COD.Cl23、从下图水分子分解示意图中获得以下信息,其中不正确的是rm{(}rm{)}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也可分D.rm{1}个水分子由rm{2}个氢原子和rm{1}个氧原子构成4、“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下列叙述缺乏科学依据的是()A.小孩经常咬铅笔芯,会导致铅中毒B.不可用工业酒精勾兑饮用酒C.加碘食盐的“碘”是指碘元素D.用活性炭除去冰箱的异味5、发生火情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B.火灾中烟雾较浓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C.将森林大火蔓延路线前方的一片树木砍掉D.室内着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通风6、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酸能使石蕊溶液变红,CO2也能是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CO2是酸B.锌和铜均是金属,锌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则铜也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C.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滴入酚酞试液后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D.溶液中有晶体析出,其溶质质量减小,所有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7、下列图象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

A.某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水中持续加入食盐并不断搅拌。

B.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水。

C.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石灰水至过量。

D.等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8、(2011•南京一模)某学校化学实验室要用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配制1L30%的硫酸溶液(密度为1.22g/cm3).配制1L30%的硫酸溶液.

①计算。

需要98%的浓硫酸的体积为mL,需加水的体积为mL(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cm3;计算结果取整数).

②量取。

③稀释。

稀释浓硫酸时的正确操作是.9、____理论是目前唯一的有关溶解性能的经验理论.10、宁德山清水秀;物产丰富;有很多名优特产:茶叶、水蜜桃、猕猴桃、食用菌,竹编.很多城市是滨海城市,海水中含有多种化学物质.

(1)请用化学用语回答:2个氯离子______,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

(2)茶叶中富含茶多酚,化学式为C17H19N3O,有关茶多酚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茶多酚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B.茶多酚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

C.茶多酚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17:19:3:1D.茶多酚分子中含有氢气分子。

(3)以下变化是物理变化的是______

A.茶叶发酵制成红茶B.猕猴桃酿酒。

C.用竹子编制花篮D.食用菌光合作用。

(4)福安的水蜜桃远近驰名,水蜜桃中含有的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最丰富的是______

A.蛋白质B.油脂C.维生素D.水。

(5)合理施用化肥可增加农作物产量,常用化肥有CO(NH2)2、Ca(H2PO4)2、K2SO4等,其中属于氮肥的是______.11、用化学用语填空:rm{(1)3}个氢氧根离子____rm{(2)}氮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rm{(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____12、在①空气,②氧气,③水蒸气,④二氧化碳,⑤高锰酸钾,⑥冰水混合物,⑦铁粉⑧纯净水⑨氮气⑩氧化铁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填序号,下同),____,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单质的是____化合物____,氧化物____.13、(2015•天津模拟)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2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

(2)50℃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35g中,含乙物质____g.

(3)若要配制相同温度下,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甲和乙的饱和溶液,温度应控制在____℃.

(4)若分别用100g水配制50℃时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然后均降温至10℃,所得溶液的质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____.14、无土栽培是利用营养液栽培作物;作物从营养液中吸取养分和水分.下表是几种作物无土栽培营养液中的成分和溶质的质量分数.

。作物种类蕃茄甜瓜茄子

肥。

料硝酸钙晶体[Ca(NO3)2•4H2O]3.54%8.26%3.54%硝酸钾晶体(KNO3)4.04%6.07%7.08%7.08%磷酸二氢铵晶体(NH4H2PO4)0.77%1.53%1.15%1.15%硫酸镁晶体(MgSO4•7H2O)2.46%3.70%2.46%2.46%(1)上述营养液中,属于氮肥的有____;属于磷肥的有____;属于钾肥的有____;属于复合肥的有____.

(2)植物生长除水分外,是否只需要氮、磷、钾元素____.

(3)不同的作物需要营养元素的量是否相同____.

(4)配制上述1吨甜瓜营养液需要磷酸二氢铵____kg;其中含钾元素____kg.15、原水(未经处理的水)中含有泥沙;悬浮物和细菌等杂质;可用次氯酸杀死细菌.氯气溶于水时可生成次氯酸和盐酸,某水厂自来水的生产净化步骤如下:

原水→加明矾→沉淀→过滤→通入氯气→净水。

ABCD

(1)可以除去大颗粒悬浮物杂质的步骤为____(填编号)

(2)能消毒杀菌的步骤为____(填编号),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16、Cu;Fe、Al、Ag、Au是生产生活中常用的金属.下面是学习小组关于这几种金属的学习交流.请你参与交流并回答问题:

(1)李明同学在对上述金属Cu、Fe、Ag进行活动性确定时采用了三种试剂,这三种试剂可以是____;

(2)请你写出上述一种金属与AgN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7、纯净物是含杂质很少的具有一定纯度的物质.____.(判断对错)18、当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干冰,二氧化碳的分子间隙没有了.____(判断对错)19、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的质量大约相等____.(判断对错)20、二氧化碳是由碳和氧气两种单质组成.____.21、溶液和浊液都是混和物,它们本质的区别在于溶液是无色透明的.____(判断对错)22、氢气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____.(判断对错)23、旅游城市标志青铜奔马(马踏飞燕)变绿,说明它发生了化学反应____.24、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酒精灯.____.评卷人得分四、实验题(共2题,共20分)25、(2012•杨浦区二模)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图中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比b物质的陡,说明:____;

(2)若要想在200g水中溶解更多的a物质,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

(3)40℃时,将20g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a、b物质都是易溶物。

B、可用结晶的方法分离a、b的混合物。

C;a的饱和液从40℃降温至20℃后仍然饱和。

D、30℃时,a、b的饱和液中所含溶质质量一定相等.26、硫酸厂排放的废水其主要污染物是硫酸.某化学兴趣小组对一家硫酸厂排出的废水进行检测.取一定量废水样品于烧杯中,用1%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完全中和时消耗氢氧化钠溶液40克,最后所得混合溶液的质量为l38克(假定废水中其他成分不与氢氧化钠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H2SO4+2NaOH═Na2SO4+2H2O).

求:(1)该样品中硫酸的质量.

(2)废水中所含硫酸的质量分数.评卷人得分五、推断题(共4题,共24分)27、某化工厂排出的废水透明、澄清、略显蓝色.一同学取少量废水,用盐酸酸化,有白色沉淀生成(不溶于稀硝酸).过滤,将所得的滤液分成两份,一份滤液中加入稀硫酸,也有白色沉淀生成(不溶于稀硝酸);另一份滤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产生蓝色沉淀.已知白色的Fe(OH)2固体在潮湿的空气中可生成红褐色的Fe(OH)3:该同学设计了一个从废水中除去重金属离子的实验方案如下:

试回答:

(1)固体A中一定含有的物质为____(写化学式).

(2)B溶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____(写离子符号).28、(8分)2011年5月食品塑化剂事件引起社会高度关注。常用塑化剂的学名“邻苯二甲酸二酯”,化学式为C24H38O4,它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有特殊气味,不溶于水,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有毒。常用作各种塑料制品的工业添加剂,不可食用。可是黑心业者为了牟取暴利竟然将其添加到多种饮料、果冻、果酱和方便面等食品中。若长期食用此类食品可能对生殖系统、免疫系统造成危害,大量摄入还可能致癌。请分析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以下对于C24H38O4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①该物质是有机化合物②该物质中含有24个碳原子③该物质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④该物质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9(2)写出该塑化剂的两条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做法,可以使我们远离塑化剂的是_____________;①少喝各种饮料,日常饮水以白开水为主②经常吃方便面、面包等速食食品以适应我们快节奏的生活③尽量少用塑料制品直接接触热的、含油脂的食物④呼吁政府完善食品安全监督检验机制,严惩黑心业者(4)请你再写出一条远离塑化剂的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硝酸钡;氯化钠、氢氧化钠、硫酸钠、硫酸铜中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其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请根据实验填空.

探究活动一:

(1)取样;加足量的水,充分搅拌,过滤,得到沉淀A和无色溶液B.

(2)取沉淀A在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

由此可推出: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写化学式;物质名称皆可;下同).

探究活动二:为探究其他物质是否存在;该小组同学进行如图实验:

(1)由探究活动二得出,原白色固体中一定没有____.

(2)无色溶液B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有____,其溶液的pH____7(填大于、小于、等于);用pH试纸测B溶液pH值得操作方法是____.

(3)由探究活动一、二仍不能确定原白色固体中是否含有的是____,得出该结论的理由是____.30、如图;A;B、C、D、E、F均是初中化学的常见物质,A、B、C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变化①(即A+E→B)的现象是固体颜色由黑变红,变化②(即C+F→B)的现象是固体颜色由红变黑,相应变化的生成物没有仝部列出,各变化的条件也未标出。

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式为______;

(2)写出变化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A【分析】【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判断能否发生反应,进而可确定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解析】【解答】解:A、铁与AgNO3溶液反应置换出银,说明了活动性铁>铜;铜与AgNO3溶液反应置换出银;说明了活动性铜>银;但无法确定银和铜的活动性强弱,故该方案不合理.

B;铁与稀盐酸反应置换出氢气;说明了活动性铁>氢;Cu与稀盐酸不反应,说明氢>铜;再将铜丝放入硝酸银溶液中,有银析出,说明活动性铜>银,由此可得的三种金属活动性锌>铜>银,该方案合理.

C、铜与FeSO4溶液不反应,说明了活动性铁>铜;铜与AgNO3溶液反应置换出银;说明了活动性铜>银;由此可得的三种金属活动性铁>铜>银,故该方案合理.

D、铁与CuSO4溶液反应置换出铜,说明了活动性铁>铜;银与CuSO4溶液不反应;说明了活动性铜>银;由此可得的三种金属活动性铁>铜>银;故该方案合理.

故选:A.2、D【分析】【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具有还原性的物质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金属,可以用于冶炼金属,据此解答.【解析】【解答】解:A;氢气具有还原性;可以用于冶炼金属,故A不符合题意;

B;碳具有还原性;可以用来冶炼金属,故B不符合题意;

C;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以用来冶炼金属,故C不符合题意;

D;氯气不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不能用于冶炼金属,故D符合题意;

故选D.3、C【分析】此题考查微观示意图反映的化学信息,试题难度中等。微观示意图反映了物质的组成和分子构成,由微观示意图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变化、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rm{C}选项错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解析】rm{C}4、A【分析】【分析】A;铅笔芯中含有石墨和粘土;不含有铅;

B;工业酒精中含有甲醇;甲醇对人体有害;

C;加碘食盐中的碘通常是指碘元素;

D、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解析】【解答】解:A;小孩经常咬铅笔芯;铅笔芯的成分是石墨和粘土,不含金属元素铅,不会导致铅中毒.错误;

B;不可用工业酒精勾兑饮用酒;因为工业酒精中含有甲醇,甲醇对人体有害.正确;

C;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碘元素.正确;

D;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可用活性炭除去冰箱的异味.正确.

故选A.5、D【分析】【分析】灭火的方法有:(1)与空气(或氧气)隔绝.(2)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3)撤走可燃物.发生火灾时温度较高,可燃物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由于温度高,密度比空气小,聚集在较高处.【解析】【解答】解:A;盖上锅盖可以使油与氧气隔绝;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

B;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可以降低空气的温度;也可以防止烟尘进入呼吸道;

C;将森林大火蔓延路线前的树木砍掉可以使可燃物与火源隔绝;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

D;打开所有门窗通风能够向室内补充氧气;从而促进可燃物的燃烧;

故选D.6、C【分析】【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的物质种类判断;

B;根据金属活动性判断;

C;根据指示剂的性质判断;

D、根据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方式判断【解析】【解答】解:A、CO2是非金属氧化物;不是酸,故A错;

B;锌和铜均是金属;但铜不能与硫酸反应置换出氢气,故B错误;

C;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滴入酚酞试液后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推理正确,故C正确;

D;溶液中有晶体析出的原因可能是溶解度减小或蒸发溶剂;当恒温蒸发溶剂析出晶体时,溶质的质量分数就保持不变,故D错误.

故选C.7、D【分析】

A;向水中加入食盐;则溶液的浓度从零开始增大,后来不再改变,故A错误;

B;硫酸呈酸性;其pH小于7,开始时溶液的pH不会大于7,故B错误;

C;在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液中加入氢氧化钙;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不会过一段时间再生成沉淀,故C错误;

D;锌比铁活泼;产生氢气的速率比铁快,在坐标中斜线比铁的斜线陡,等质量的铁与锌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铁的大于锌的,故D正确;

故选D.

【解析】【答案】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物质在水中不能无限量的溶解,向水中加入食盐,则溶液的浓度从零开始增大,后来不再改变,硫酸呈酸性,其pH小于7,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越活泼的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速率越快,等质量的铁与锌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铁的大于锌的.

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8、略

【分析】

①设需要浓硫酸的质量为x

x×98%=1L×1000×1.22g/cm3×30%

x=373.5g

则需要98%的浓硫酸的体积=373.5g÷1.84g/cm3=203mL

需加水的体积=1L×1000×1.22g/cm3-373.5g≈847g合847mL

③为防止浓硫酸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不能及时扩散而引起液体飞溅;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

故答案为:

(1)203;847;

(2)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

【解析】【答案】①根据加水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质量不变;由稀释后所得稀硫酸计算需要浓硫酸的体积和所加水的体积;

③根据浓硫酸溶解时会放出大量的热;为防止放出的热量造成液体溅出,稀释时应严格遵循规定进行溶解.

9、沉淀溶解平衡【分析】【分析】根据已有的影响溶解的因素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析】【解答】解:沉淀溶解平衡理论是目前唯一的有关溶解性能的经验理论,故填:沉淀溶解平衡.10、略

【分析】解:(1)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氯离子可表示为:2Cl-;根据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其化学式为:H2O;

(2)据化学式C17H19N3O,某元素质量分数=×100%知,碳的质量分数大于氢的质量分数,故A错误;B正确;据化学式C17H19N3O知;茶多酚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7:19:3:1,而非质量比,故C错误;茶多酚分子中含有氢气分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分子中不含有分子,故D错误;故选B;

(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方法是根据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即有无新物质生成.

A;茶叶发酵制成红茶;在酶促作用下,以多酚类化合物氧化为主体的一系列变化的过程,生成了其他物质,是化学变化;

B;猕猴桃酿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用竹子编制花篮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食用菌光合作用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4)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水果;蔬菜、种子食物、动物肝脏、肌肉、鱼类、鱼肝油、蛋类、牛奶和羊奶等均富含维生素,故选C;

(5)尿素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填:CO(NH2)2.

故答案为:

(1)2Cl-,H2O;(2)B;(3)C;(4)C;(5)CO(NH2)2.

(1)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离子,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2)据化学式为C17H19N3O;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质量比的计算等解答;

(3)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断是解此题的依据;

(4)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

(5)含有氮元素的化肥属于氮肥;含有钾元素的化肥属于钾肥;含有磷元素的化肥属于磷肥。

本题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别,生命中的六大营养元素等,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解析】2Cl-;H2O;B;C;C;CO(NH2)211、(1)3OH-(2)(3)CH4【分析】【分析】rm{(1)}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进行解答;rm{(2)}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表示方法进行解答;rm{(3)}根据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及化学式的书写进行解答。【解答】rm{(1)}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rm{1}个电荷时,rm{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rm{3}个氢氧根离子表示为rm{3OH^{-}}故填:rm{3OH^{-}}rm{(2)}氮原子核内有rm{7}个质子,核外有rm{2}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rm{2}个电子、第二层上有rm{5}个电子,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故填:rm{(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化学式为rm{CH_{4}}故填:rm{CH_{4}}【解析】rm{(1)3OH^{-}}rm{(2)}rm{(3)CH_{4}}12、略

【分析】【分析】根据物资的组成及物质分类的概念分析判断,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解析】【解答】解:①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②氧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由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③水蒸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既属于化合物又属于氧化物;④二氧化碳,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既属于化合物又属于氧化物,⑤高锰酸钾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由三种元素组成,既属于化合物,⑥冰水混合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既属于化合物又属于氧化物,⑦铁粉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由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⑧纯净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既属于化合物又属于氧化物;⑨氮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由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⑩氧化铁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由铁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既属于化合物又属于氧化物.

故答案为: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②⑦⑨;③④⑤⑥⑧⑩;③④⑥⑧.13、略

【分析】【分析】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2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50℃时,乙的溶解度是40g,因此乙物质的饱和溶液35g中,设含乙物质的质量为x,【解析】【解答】解:(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故答案为:乙>甲>丙;

(2)50℃时,乙的溶解度是40g,因此乙物质的饱和溶液35g中,设含乙物质的质量为x,故答案为:10;

(3)若要配制相同温度下;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甲和乙的饱和溶液,温度应控制在40℃,因为在该温度下,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故答案为:40

(4)若分别用100g水配制50℃时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然后均降温至10℃,所得溶液的质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乙>甲>丙,因为甲析出固体最多,乙析出固体较少,丙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质量分数还是最小;故答案为:乙>甲>丙;14、略

【分析】【分析】(1)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2)根据植物还需要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进行解答;

(3)根据图表可知不同的作物需要营养元素的量不同进行解答;

(4)根据磷酸二氢铵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以及硝酸钾晶体中含有钾元素进行解答.【解析】【解答】解:(1)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所以属于氮肥的有Ca(NO3)2•4H2O;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磷酸二氢铵晶体(NH4H2PO4);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硝酸钾晶体(KNO3);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故填:硝酸钾晶体(KNO3)、磷酸二氢铵晶体(NH4H2PO4);

(2)根据植物还需要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则植物生长除水分外,不只需要氮;磷、钾元素;

(3)根据图表可知:不同的作物需要营养元素的量不同;

(4)根据磷酸二氢铵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则:配制上述1吨甜瓜营养液需要磷酸二氢铵为:1000kg×1.53%=15.3kg;硝酸钾晶体中含有钾元素的质量为:1000kg×6.07%×=23.4kg.

故答案为:(1)Ca(NO3)2•4H2O;磷酸二氢铵晶体(NH4H2PO4);硝酸钾晶体(KNO3);硝酸钾晶体(KNO3)、磷酸二氢铵晶体(NH4H2PO4).

(2)否.(3)不相同.(4)15.3kg;23.4kg15、略

【分析】

(1)沉淀可以除去大颗粒悬浮物杂质.故填:B.

(2)氯气能够消毒.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属于化学变化.故填:D;D.

【解析】【答案】可以根据净化水的方法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6、略

【分析】

(1)由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知,Fe、Cu、Ag这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Fe>Cu>Ag,可以取中间金属的盐溶液与两边的金属反应来比较,所以,这三种试剂可以CuSO4溶液;Fe,Ag;

(2)由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知,铁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了硝酸亚铁和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AgNO3=Fe(NO3)2+2Ag.

故答为:(1)CuSO4溶液,Fe,Ag;(2)Fe+2AgNO3=Fe(NO3)2+2Ag.

【解析】【答案】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分析.若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可采取“三取中”的方法一次性完成验证,即取活动性处于中间的那种金属的可溶性盐进行金属和盐溶液的置换进行验证.

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7、√【分析】【分析】混合物从组成上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而纯净物只有一种物质组成.【解析】【解答】解:纯净物只有一种物质组成.生活中也可以说是含杂质很少的具有一定纯度的物质.

故答案为:√18、×【分析】【分析】分子、原子和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它们很小,之间有间隔,总是不断运动的.【解析】【解答】解:当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干冰时;二氧化碳的分子间隙变小了,不是没有了.

故填:×.19、√【分析】【分析】可以根据微观粒子的特征进行分析、解答,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解析】【解答】解: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大约相等;所以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的质量大约相等这种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20、×【分析】【分析】根据物质的组元素进行分析,二氧化碳是由碳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解析】【解答】解:二氧化碳属于纯净物;是由碳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不含有碳和氧气.

故答案为:×.21、×【分析】【分析】根据已有的溶液和浊液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析】【解答】解:溶液和浊液的区别在于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而浊液不具有均一、稳定的特点,故说法错误,故填:×.22、√【分析】【分析】根据氢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和很多物质反应进行解答.【解析】【解答】解:氢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和很多物质反应.

故答案为:√.23、√【分析】【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析】【解答】解:青铜奔马(马踏飞燕)变绿过程中有新物质铜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答案为:√.24、×【分析】【分析】点燃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会引起酒精失火.【解析】【解答】解:点燃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因为: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时,酒精溢出引起火灾.

故答案为:×.四、实验题(共2题,共20分)25、略

【分析】【分析】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1)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2)根据溶解度曲线;结合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来完成解答;

(3)根据物质的溶解度结合溶质的质量分数来完成解答;

(4)A;根据对物质溶解性的粗略分类来判断;

B、根据a、b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变化情况来完成解答;

C;根据a的溶解度来进行判断;

D、根据a和b的溶解度来进行判断.【解析】【解答】解:(1)图中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比b物质的陡;说明a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

(2)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a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所以若要想在200g水中溶解更多的a物质,可采取的升高温度的方法;

(3)由溶解度曲线可知40℃时a的溶解度为30g,所以100g水中溶解30ga物质,而50g水中能够溶解15ga物质,即题给的20ga不能全部溶解,此时得到的溶液为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23.1%.

(4)A、在20℃时a和b的溶解度都大于10g,所以a和b都是易溶物质;故A正确;

B、a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大,而b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所以可以可用结晶的方法分离a、b的混合物;故B正确;

C;a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所以降低温度之后a的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故C正确;

D;在没有指明溶液的质量的情况下是无法比较溶质的质量的;故D错误.

故选ABC.

故答案为:(1)a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b大;

(2)升温;

(3)23.1%;

(4)ABC.26、略

【分析】【分析】(1)利用化学方程式;根据氢氧化钠的质量求出硫酸的质量.

(2)根据%,求出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解析】【解答】解:(1)氢氧化钠的质量=40g×1%=0.4g

设硫酸的质量为x

H2SO4+2NaOH═Na2SO4+2H2O

9880

x0.4g

x=0.49g

答:废水中硫酸的质量为0.49g

(2)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0.5%

答: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0.5%五、推断题(共4题,共24分)27、略

【分析】【分析】由题中的框图可知:已知红褐色固体是氢氧化铁Fe(OH)3,可知X是金属铁,铁把银、铜置换出来,故固体A为Ag、Cu、Fe;又由于加入过量的铁和出现的白色沉淀,所以B溶液中一定有Fe(NO3)2和Ba(NO3)2.根据常见的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是氯化银和硫酸钡,进行分析.【解析】【解答】解:根据“用盐酸酸化;有白色沉淀生成(不溶于稀硝酸)”,可知反应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是氯化银;根据“加入稀硫酸,也有白色沉淀生成(不溶于稀硝酸)”,则可知反应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是硫酸钡;根据“加入足量NaOH溶液,产生蓝色沉淀”,则可知有铜离子.

由题中的图知:废水加过量固体X;然后向滤液中加氢氧化钠,产生白色沉淀又变成红褐色沉淀由题中信息知白色沉淀是氢氧化亚铁,红褐色沉淀是氢氧化铁.可知金属X是铁,废水中含有银离子;钡离子和铜离子,铁可将银离子和铜离子置换出来,还有过量的铁.故固体A中一定含有的物质为Fe、Ag、Cu;

根据离子共存知识,用已经肯定存在的离子进行验证,只要不反应证明可以共存于体系,则推测B溶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Ba2+、Fe2+.

故答案为:

(1)Fe、Ag、Cu;(2)Ba2+、Fe2+;28、略

【分析】:(1)①该物质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含有碳氢氧元素的物质一般是就是有机物,所以①正确,②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碳元素的角标是24,所以每个该物质的分子中有24个碳原子,故②错误,③根据化学式可知该物质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故③正确,④该物质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4×12):(1×38)=144:19,故④错误,故答案为:①③.(2)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等都是物理性质,故答案为:无色、液体(或有特殊气味,不溶于水,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3)塑化剂经常添加到多种饮料、果冻、果酱和方便面等食品中,故答案为:①③④,(4)根据(3)可知塑化剂的添加食物,故答案为:尽量少吃方便面【解析】【答案】(1)①③(2)无色、透明的液体(或有特殊气味,不溶于水,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