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杭州中学2024学年第一学期初二阶段性综合练习科学问卷考生须知:1.本科目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卡内填写班级和姓名。3.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卡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卡。5.本卷g取10N/kg。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西溪湿地约70%的面积为河港、池塘、湖漾、沼泽等水域,湿地内生态资源丰富,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从全市范围来看,该湿地的水循环比较活跃B.湿地内大量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参与水循环C.湿地的水时其中生物生存所必须的最基本物质之一D.湿地内利用最多的水资源是陆地咸水【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西溪湿地约70%的面积为河港、池塘、湖漾、沼泽等水域,该湿地水循环比较活跃,故A正确。B、湿地内大量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参与水循环,故B正确。C、湿地的水时其中生物生存所必须的最基本物质之一,故C正确。D、湿地内利用最多的水资源是陆地淡水,故D错误。故选D。2.有一款沙漠取水装置如图所示,其顶部装有涡轮,底部插入地底两米左右。有风时,涡轮旋转使内部气体流速变大,地表上方外部的热空气导入管内,形成的小水珠沿管壁流入储水器,最后连接水泵或吸管将水取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表和地下温差越小,获得水越快B.无风的时候有利于储水器里水的获得C.用此装置从空气中获得水的过程是化学变化过程D.旋转时涡轮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利于外界空气的进入【答案】D【解析】【详解】A.地表和地下温差越小,获得水越慢,故A错误;B.根据题意知道,有风时,涡轮旋转使内部气体流速变大,所以,无风的时候不利于储水器里水的获得,故B错误;C.用此装置从空气中获得水的过程是物理变化过程,故C错误;D.根据题意知道,涡轮旋转使内部气体流速变大,则压强变小,所以,旋转时涡轮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利于外界空气的进入,故D正确。故选D。3.2024年4月25日,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搭乘神州十八号前往天宫一号空间站,期间会高速穿过大气层。以下关于地球大气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工作在太空中的人造卫星表面温度总是特别低,一般都在零下几十摄氏度B.雷电风雨等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C.大气层分层的主要依据是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D.飞船离开地球时依次经过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答案】A【解析】【详解】人造卫星的表面在太阳照射的情况下,可达150摄氏度以上,A选项错误。风、雷、雨、电等强对流活动都发生在对流层,B选项正确。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是大气层分层的主要依据,C选项正确。飞船离开地球时依次经过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D选项正确。根据题意,故选A。4.2023年5月28日,中国国产大飞机C919首个商业航班飞行圆满完成。某飞机机翼横截面的大致形状如图所示。下列现象中涉及的原理与机翼获得升力的原理相同的是()A.对着漏斗嘴向下吹气,乒乓球不掉下来B.用吸管吸牛奶,牛奶盒发生形变C.加热空气后,热气球不断上升D.覆杯实验中松手后,硬纸片不会掉下【答案】A【解析】【详解】飞机的机翼能获得向上的升力,是应用了流速越大流体的压强越小的原理;A.当沿漏斗管口用力吹气时,乒乓球上面的空气流速加快,压强变小,而球下方的压强仍是大气压,大于球上方的压强,故乒乓球不会掉下去,故A符合题意;B.吸牛奶的过程中不仅吸了牛奶同时吸出了空气,故牛奶盒外部的空气对牛奶盒有一个向里的力,使牛奶盒变形,证明大气压的存在,故B不符合题意;C.热气球升空利用的是空气浮力和物体的浮沉条件,故C不符合题意;D.纸片托水的“覆杯实验”,纸片托水正是因为大气压托起了纸片,能证明大气压的存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5.如图是小金模拟测大气压值的托里拆利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金将该装置从杭州中学带到附近山顶,则玻璃管中水银柱的液面上升B.若换用更粗的玻璃管,管中水银柱的液面会下降C.若玻璃管内水银柱上方混入少量空气,玻璃管中水银柱的液面会上升D.小金发现向上提玻璃管(管口不离开水银槽中的水银面),水银柱高度不变【答案】D【解析】【详解】A.由于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所以将该装置从育才中学带到缙云山上,则玻璃管中水银柱的液面将下降,故A错误;B.液体压强与容器的横截面积无关,所以换用更粗的玻璃管,管中水银柱的液面不变,故B错误;C.若玻璃管内水银柱上方混入少量空气,空气会产生压强,所以大气压支持的水银柱高度会降低,玻璃管中水银柱的液面会下降,故C错误;D.外界大气压不变,支持的水银柱高度就不变,所以向上提玻璃管(管口不离开水银槽中的水银面),水银柱高度不变,故D正确。故选D。6.2024年9月24日,西湖边的第一只冬候鸟——鸬鹚到了!摄影爱好者就拍下了它的靓影:鸬的到来,也预示着高温天气的结束,西湖也将迎来最美的季节。导致我国北方和南方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海陆分布 B.地形 C.纬度位置 D.季风【答案】C【解析】【详解】我国南方地区纬度低、冬季正午太阳高度较大,气候较温差,北方地区纬度较高、离冬季风又近,气候寒冷,两地区气温差异的影响因素是纬度位置,C正确;海陆分布、地形、季风不是主要因素,ABD错误;故选C。7.小明在洗碗时发现,同一只碗既可以漂浮在水面上,也可以沉入水底(如图所示)。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碗漂浮时所受的浮力大于它所受的重力B.碗漂浮时所受的浮力小于它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C.碗沉底时所受的浮力小于漂浮时所受的浮力D.碗沉底时排开水的体积等于它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答案】C【解析】【详解】A.当碗漂浮时,碗静止在水面上处于平衡状态,所受的浮力和重力二力平衡,所以浮力等于碗的重力,故A错误;B.当碗漂浮时,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的大小,故B错误;CD.当碗沉底后,浮力小于自身重力,漂浮时浮力等于自身重力,所以沉底时所受的浮力小于漂浮时受到的浮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碗沉底时排开水的体积小于它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故C正确,D错误。故选C。8.杭州中学校园使用“直饮水”,直饮水机内水处理的过程如图所示,步骤①对应的作用是()A.吸附杂质 B.过滤C杀菌消毒 D.蒸馏【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步骤①中炭罐中含有活性炭,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具有异味的物质,即能够吸附杂质,故选A。9.2023年12月底,杭州遭遇了严重的雾霾,早晚通勤期间尤为严重,能见度不足一公里。“霾”是指空气中因悬浮大量的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浑浊现象。如果把清洁的空气看做是一种气态的溶液,那么“霾”可视为()A.溶液 B.纯净物 C.悬浊液 D.乳浊液【答案】C【解析】【详解】霾”是指空气中因悬浮大量的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浑浊现象。如果把清洁的空气看做是一种气态的溶液,尘土颗粒属于固体,分散到气态的空气中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悬浊液。故选C。10.20℃时,向盛有72g水的烧杯中加入固体,充分溶解(如甲所示),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不考虑水分蒸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是饱和溶液,乙是不饱和溶液B.丙和丁都是不饱和溶液C.丁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8%D.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答案】C【解析】【分析】20℃时,向盛有72g水的烧杯中加入18g固体M,充分溶解,甲中还有固体,所以甲是饱和溶液,升温后固体溶解,乙可能是不饱和溶液,再升温后丙没有固体,所以丙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加入10g固体,固体全部溶解,所以丁可能是不饱和溶液。【详解】A、甲是饱和溶液,乙可能是不饱和溶液,故错误;B、丙是不饱和溶液,丁可能是不饱和溶液,故错误;C、丁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100%=28%,故正确;D、M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错误。故选C。11.某温度,100克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含有26.5克氯化钠。若在该温度下向此溶液中加入3克氯化钠和7克水,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 B.30%C. D.26.5%【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某温度,100克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含有26.5克氯化钠,其中水的质量=100g−26.5g=73.5g,溶液中氯化钠与水的质量比=26.5g:73.5g=53:147,3克氯化钠和7克水的质量比=3g:7g=63:147>53:147,所以3g氯化钠不能完全溶解在7g水中,所以在该温度下向此溶液中加入3克氯化钠和7克水,则所得溶液仍为饱和溶液,其中溶质质量分数=×100%=26.5%,故选D。12.如图所示,容器内装水,一个小球连接在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容器的底部(弹簧处于伸长状态)。设想当地球的引力减为一半时,则图中的小球将()A.球受到的重力减小,浮力不变,小球向上运动B.球受到的重力减小,浮力不变,小球向下运动C.球受到的重力减小,浮力减小,小球向上运动D.球受到的重力减小,浮力减小,小球向下运动【答案】D【解析】【详解】小球受到重力、弹力以及浮力作用,而弹力大小等于重力与浮力的差;当地球引力减为一半时,g将变为原来的一半,而,因此浮力也减为原来的一半,即重力与浮力之差变为原来的一半,因此弹簧被伸长的长度变为原来的一半,则小球向下运动,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13.两个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把体积相同的A、B两个实心小球放入甲液体中,两球沉底;放入乙液体中,两球静止时的情况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小球A的质量小于小球B的质量B.甲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液体的密度C.小球B在甲液体受到的浮力小于在乙液体受到的浮力D.小球A在甲液体中排开液体的质量大于在乙液体中排开液体的质量【答案】D【解析】【详解】A.乙液体中,A漂浮,A的密度小于乙液体的密度,B下沉,B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两个小球的体积相同,根据m=ρV知道,A的质量小于B的质量,故A正确;B.A、B在甲液体中均下沉,则甲液体的密度均小于两个小球的密度,由A知道,乙液体的密度大于A的密度,所以甲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液体的密度,故B正确;C.由A知道,甲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液体的密度,B在两种液体中都浸没,由知道,小球B在甲液体受到的浮力小于在乙液体受到的浮力,故C正确;D.由图知道,在甲液体中,小球下沉,则在乙液体中所以由知道,小球A在甲液体中排开液体的质量小于在乙液体中排开液体的质量,故D错误。故选D。14.20oC时,将等质量a、b两种固体,分别加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升温到50oC时,现象如图乙,a、b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甲a、b溶液中的溶质质量相等 B.图乙a、b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图丙N表示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D.30oC时a、b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答案】B【解析】【详解】A、20℃时,将等质量的a、b两种固体,分别加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a中有剩余固体,b中无剩余固体,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应小于b,故A错误;
B、图乙中的b不是饱和溶液,在50℃时,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所以a肯定也不是饱和溶液,故B正确;
C、根据图甲中信息可以知道20℃时a的溶解度小于b的溶解度,而图3中在20℃时,N曲线的溶解度大于M曲线的溶解度,故M表示的是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故C错误;
D、根据图丙可知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因此30℃时,a、b的溶解度都比20℃时大,且30℃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当a中的物质完全溶解时,溶质的质量分数就会相等,故D不正确。
故选:B。15.诗歌和谚语往往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下列对诗歌和谚语的解读正确的是()A.“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描述的是气候特征B.“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形象地反映了山地气候、植被的垂直变化C.“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反映了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小的特点D.“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指影响我国的冬季风【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表示短时间的天气状况,描述的是天气特征,故A错误。B、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气候出现垂直地带性规律,导致植被分布出现垂直变化。这也是形成一些高山“一山有四季”、山顶积雪终年不化的主要原因,故B正确。C、“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反映了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日较差大的特点,故C错误。D、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市西。从地理学的角度来看,富含水汽的夏季风到达河西走廊后已属强弩之末,难以再向西北前行,故D错误。故选B。二、简答题(共7题,共28分)16.根据“水循环示意图”填空:(1)2023年8月24日,日本正式将福岛核污水排入大海,被污染的海水会通过水循环的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环节进入大气,有可能通过__________环节到全球上空,进而通过__________环节污染全世界陆地。(2)浙江省是饮用水较为缺乏的地区之一,我们要珍惜保护水资源,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____A.将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B.植树造林,涵养水源C.随手关闭水龙头D.用洗漱过的水冲马桶【答案】(1)①.B②.C③.A(2)A【解析】【分析】本题以“水循环示意图”为资料,涉及水循环的环节、保护水资源的措施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小问1详解】海陆间水循环的环节有蒸发和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2023年8月24日,日本正式将福岛核污水排入大海,被污染的海水会通过水循环的蒸发B环节进入大气,有可能通过水汽输送C环节到全球上空,进而通过降水降水A环节污染全世界陆地。【小问2详解】将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导致河流水污染,A观点错误,符合题意。植树造林,涵养水源有利于增加水资源,B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随手关闭水龙头有利于节约用水,C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用洗漱过的水冲马桶有利于节约用水,D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17.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请根据图1和图2回答问题。(1)图1是电解水的实验,B应为电源的_______(选填“正”或“负”)极。(2)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答案】(1)正(2)【解析】【小问1详解】导线A端连接的试管中气体的体积较小,是氧气,则连接的是电源的正极;【小问2详解】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18.小金自制了把如图所示的简易的气压计从山顶带到山脚的水平地面上,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当用一根细管对着玻璃管口上方水平吹气时,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答案】①.变小②.变大【解析】【详解】[1]气压与海拔高度有关系,高度越高,气压越低,气压计从山顶带到山脚的水平地面上,由于外界气压变大,则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会下降。[2]当用一根细管对着玻璃管口上方水平吹气时,玻璃管上方空气流速变快,压强变小,瓶内的气压大于管口的气压,因此液柱的高度会变大。19.水下滑翔机是一种新型的水下机器人(图甲),总重为515N,图乙是其部分结构示意图。该滑翔机通过液压泵将油在内、外油囊间来回转移,从而达到上浮和下潜的目的。(1)该滑翔机的工作原理是改变_______(填“浮力”或“自身重力”)大小以达到上浮和下潜;(2)当外油囊中无油时,滑翔机排开水的体积为,已知海水密度随深度变化情况如图丙所示。当外油囊中油的体积为时,该滑翔机刚好处于600m的深度。通过计算可知,此时该滑翔机处于_______(填“下沉”“悬浮”或“上浮”)状态。(忽略海水压强对油和滑翔机外壳体积的影响)【答案】(1)浮力(2)悬浮【解析】【小问1详解】由材料知道,该滑翔机通过液压泵将油在内、外油囊间来回转移,使得排开液体的体积改变,则该滑翔机的工作原理是改变浮力大小以达到上浮和下潜。【小问2详解】由图丙知道,当该滑翔机刚好处600米的深度时,ρ海水=1030kg/m3,水下滑翔机此时的体积为V=0.0495m3+0.0005m3=0.05m3水下滑翔机受到的浮力为等于自身重力515N,所以,此时该滑翔机所处的状态是悬浮。20.读南半球某地区天气图,回答问题:(1)影响甲地的天气系统称为_______(填“低压”或“高压”)。(2)丙地的风向为_______风。【答案】(1)高压(2)东北【解析】【分析】本题以南半球某地区天气图为材料,涉及天气系统与风向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天气系统的掌握程度。【小问1详解】读压线图可知,甲地气压值高于四周,故为高压中心。【小问2详解】风向为风吹来的方向,根据“一般定向法”可知丙地的风向为东北风。21.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图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在其左侧得到淡水。其原理是海水中的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而其他各种离子不能透过。请回答:(1)采用膜分离技术淡化海水的原理,与化学实验中常见的_______操作相似。(2)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后,海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答案】①.过滤②.增大【解析】【详解】(1)根据图片可知,淡水膜相当于滤纸,海水相当于溶液,则采用膜分离技术淡化海水的原理,与化学实验中常见的过滤操作相似;(2)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后,海水中的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而其他各种离子不能透过,即溶质不能通过淡化膜,加压后的右侧海水中溶质不变,溶剂质量减少,海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增大。22.如图所示的是医院为病人输液时用的吊瓶,瓶中插入两条管子,A管是输液管、B管是空气管。在输液的过程中,如果发现病人的血液沿输液管回流,可将吊瓶适当地升高,血液就会随着药液重新流入患者的血管而不再回流。这是因为当吊瓶升高后,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了流入患者血管药液的压强,阻止了血液的流出,B管的目的是利用______的作用使药液能顺利流出。【答案】①.增大②.大气压【解析】【详解】[1]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在液体密度不变时,深度越深,压强越大。使吊瓶升高,可增大流入患者血管的药液深度,从而压强增大,阻止血液流出。[2]当药瓶中的药液逐渐减少时,药液产生的压强逐渐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空气通过B管进入瓶内,保持瓶内压强与大气压相等,使药液能顺利流出。三、实验探究题(共6题,共42分)23.某实验小组利用弹簧测力计、小石块、溢水杯等器材,按照如图所示的步骤,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1)先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空桶和石块的重力。把石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石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____N;(2)为了得到更普遍的结论,下列继续进行的操作中不合理的是_______;A.用原来的方案和器材多次测量取平均值B.用原来的方案将水换成酒精进行实验C.用原来的方案将石块换成体积与其不同的铁块进行实验(3)另一实验小组在步骤C的操作中,只将石块的一部分浸在水中,其他步骤操作正确,则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得到与(2)相同的结论。【答案】(1)1.4N(2)A(3)能【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称重法,可得物体受到的浮力为【小问2详解】本实验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属于探究性实验,多次测量找普遍规律;A.测量型实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此实验为探究型,不能求平均值,故A不符合题意;B.用原来的方案将水换成酒精进行多次实验,找出普遍规律,故B符合题意;C.用原来的方案将石块换成体积与其不同的铁块进行实验,找出普遍规律,故C符合题意。故选A。【小问3详解】只将石块的一部分浸入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减小,排开水的重力减小,浮力减小,仍能得出相同的结论。24.小金同学暑期去宁波象山游玩,来到了花岙岛的盐场。据说这里是浙江省最后一块传统盐场,这里的晒盐技术已传承1300多年。爱探索的小金同学从盐场带回粗盐样品,进行粗盐提纯实验,如下图。(1)图甲中的操作①②③分别对应图乙中的_______(填图中字母);(2)图乙a中,待到蒸发皿中_______时,撤去酒精灯。A.水分全部蒸发 B.溶液开始沸腾 C.出现多量固体 D.出现少量固体(3)下列哪些操作会使最终精盐的产量偏低的有_______。A.溶解粗盐时,加入的水量不足 B.过滤时滤纸破损,混合液流入滤液中C.滤渣没有用蒸馏水冲洗 D.蒸发后,所得的精盐很潮湿(4)假设图甲中的数据均通过正确合理的步骤得出,小金认为这12g白色固体并不全是氯化钠,请帮他说明理由。_______。【答案】(1)cba(2)C(3)AC(4)合理,该流程中只能除去不可溶性杂质,12g白色固体中可能含有可溶性杂质【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甲图可知,将15g含有泥沙的粗盐加水溶解得到含有泥沙的混合液,再进行过滤,最后对滤液进行蒸发结晶即可,那么对应图乙中的c、b、a;【小问2详解】图乙a中,待到蒸发皿中有大量晶体析出时,撤去酒精灯,防止固体溅出,故选C;【小问3详解】A、溶解粗盐时,加入的水量不足,会导致部分食盐不会溶解,从而导致得到的精盐偏少,符合题意;B、过滤时滤纸破损,混合液流入滤液中,会导致精盐的质量偏大,不符合题意;C、滤渣没有用蒸馏水冲洗,会导致部分食盐损失掉,会使最终精盐的产量偏低,符合题意;D、蒸发后,所得的精盐很潮湿,会导致得到精盐的质量偏大,不符合题意。故选AC。【小问4详解】根据流程图可知,混合物经溶解、过滤和蒸发只能除去不溶于水的杂质,不能除去可溶性的杂质,12g白色固体并不全是氯化钠理由是该流程中只能除去不可溶性杂质,12g白色固体中可能含有可溶性杂质。25.小金学习了浮力知识后,想利用弹簧测力计和铁块制作一个测定液体密度的仪器,如图所示。(铁的密度为)(1)首先,他称得此铁块的重力;然后,将金属块浸没在待测液体中,设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则待测液体的密度表达式为______(用题目中的符号表示)。小金依据此规律,在测力计右侧标注出了液体的密度值,做成了一支密度计;(2)水银的密度是,利用该密度计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测出水银的密度,请说明理由:_______。【答案】(1)(2)①.不能②.因为水银密度大于铁块,铁块无法浸没在水银中;或铁块会漂浮在水银中【解析】【小问1详解】将金属块浸没在待测液体中,金属块受到的浮力为金属块的体积为则液体的密度为【小问2详解】[1][2]由于水银的密度大于金属块的密度,因此金属块放入水银中会漂浮,由于无法测量进入液体中的体积,因此无法测量排开液体的体积,则液体的密度无法测量。26.某学习小组开展了“制作蔗糖”的项目化学习,步骤分成甘蔗切段→压汁→熬制→结晶等。小明在制作过程中取了少量熬制中的蔗糖不饱和溶液来做测试,过程如下:(1)“快速晾干筷子,析出少量晶体”是通过_______的方法结晶的。(2)小明用得到的蔗糖想制作一个棒棒糖,小明将蔗糖加入热水中,用筷子稍作搅拌,观察到杯底还留有蔗糖固体,接着就进行过滤等后续操作,等待几天后却没有制得棒棒糖,杯中也没有晶体析出。请分析棒棒糖制作失败的原因_______。(3)小明总结了失败的原因后,进行了更改如图所示,为了加快制作棒棒糖的速度,让烧杯中的蔗糖快速析出,他是如何操作:_______。①试管内加入适量水②烧杯内加入适量氢氧化钠固体③烧杯内加入适量食盐④烧杯内加入适量硝酸铵固体【答案】(1)蒸发溶剂(2)最初配制的蔗糖溶液不饱和##最初配制的蔗糖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太低(3)④【解析】【小问1详解】用筷子蘸取的是热的蔗糖饱和溶液,快速晾干筷子,析出少量晶体,是通过蒸发溶剂的方法结晶的;【小问2详解】几天后却没有制得擦棒糖,杯中也没有晶体析出,可能是因为最初配制的蔗糖溶液是不饱和溶液或最初配制的蔗糖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太低;【小问3详解】①试管内加入适量水,可能会变得不饱和,故错误;②烧杯内加入适量氢氧化钠固体,会使溶液的温度升高,不利于试管中的蔗糖快速析出,故错误;③烧杯内加入适量食盐,对试管中的溶液几乎没有影响,故错误;④烧杯内加入适量硝酸铵固体,会使溶液的温度降低,有利于试管中的蔗糖快速析出,故正确;故选④。27.小金在学完浮力后认识了密度计,将其放入液体中,当它竖立静止时,与液面相交的读数即为待测液体的密度。(1)如图甲、乙所示,让同一支密度计分别静止在水和酒精中,放在水中受到的浮力_______(选填“>”、“=”或“<”)放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2)小金将一根玻璃管的下端缠绕了适量铁丝,初步做成了一支密度计(如图丙所示);为了给密度计标上刻度,他进行了如下实验;a.将其放入水中,竖立静止后,做好标记为A,在密度计上与水面相平处标上水的密度值;b.将其放入植物油中,用同样的方法在密度计上标上植物油的密度值;①如图丙所示,小金制作的密度计,刻度0.9应该在_______(选填“p”或“q”)点;②使用过程中小金发现细铁丝很容易滑落,于是他改变这段细铁丝形状,并把铁丝置于玻璃管内,再次测量同一杯水(如图丁所示),杯中液面将_______(选填“上升”、“下降”或“仍在A处”);③为了使测量结果更准确,如何使简易密度计上两条刻度线(如0.9、1.0)之间的距离大一些?写出一种方法_______。【答案】(1)=(2)①.p②.仍在A处③.换更细吸管或换密度更大且质量更大配重或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细沙【解析】【小问1详解】当密度计置于水、酒精的容器中,密度计漂浮,所受的浮力均重于密度计的重力,因而同一支密度计分别静止在水和酒精中,密度计受到的浮力相等。【小问2详解】[1]由图酒精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密度计受到的浮力相等,则,密度计放在酒精中,液面的位置在纯水密度值刻度线的上方,即刻度0.9应该在p点。[2]小明改变这段细铁丝的形状再次浸没在水时,其排开水的体积不变,即所受的浮力不变,故杯中的液体将仍在A处。[3]因为,所以使h变大,应减小S即可,具体做法是:用更细的吸管或换密度更大且质量更大配重或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细沙。28.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往往隐含着科学道理,学习科学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生活发现】自行车在烈日下暴晒,车胎容易发生爆炸。压缩一段封闭在注射器内的空气,发现越压缩越费劲。【提出问题】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建立假设】小金根据上述“生活发现”,提出了以下猜想假设一: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可能与气体的温度有关;假设二: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可能与气体的_______;【实验验证】为验证假设一,按如下步骤进行:①取一根长约为1米一端封闭的细玻璃管,在室温下用水银封闭一端空气柱,将玻璃管竖直固定,并在玻璃管上标出水银下表面的位置,如图所示;②将空气柱浸入的水中,待水银柱不再上升后,往玻璃管内注入水银,直到水银柱下表面到达标记处为止;③将空气柱浸入的水中,重复实验。【现象描述】空气柱的温度越高,上方的水银柱也越长。【得出结论】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可能与气体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压强_______(选填“越大”或“越小”);步骤②中,往玻璃管内注入水银直到水银柱下表面到达标记处为止,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具普遍性,应_______。【答案】①.体积或密度②.越大③.控制空气柱体积相同④.改变温度多次实验/换用其他气体多次实验【解析】【详解】[1]据生活实际知道,气体的压强可能和气体的温度、质量、体积等有关系。所以,假设二: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可能与气体的体积有关系。[2]空气柱的温度越高,上方的水银柱也越长。故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越高,其压强越大。[3]探究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压强的大小可能与气体的温度有关,应控制体积不变,故步骤②中往玻璃管内注入水银,直到水银柱的下表面对准标记为止,目的是控制封闭气体的体积不变。[4]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具普遍性,改变温度多次实验或换用其他气体多次实验。四、解答题(共7题,共45分)29.下表是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与其质量分数对照表。回答下列问题:质量分数(%)1020304050密度1.111.221.331.431.53(1)时,随着溶质质量分数增大、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逐渐_______。(2)配制时,100克1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氢氧化钠固体多少克?若将100克10%的氢氧化钠溶液稀释成5%,需要往溶液中加多少水?(3)时,122g氢氧化钠最多可以配置多少毫升20%的氢氧化钠溶液?【答案】(1)增大(2)配制20℃时100克1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为:100g×10%=10g;若将100克10%的氢氧化钠溶液稀释成5%,设需要加水的质量为x,溶液在稀释过程中溶质质量不变,则:100g×10%=(100g+x)×5%1x=100g答:需要氢氧化钠固体10g;若将100克10%的氢氧化钠溶液稀释成5%,需要往溶液中加100g水。(3)20℃时,20%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为1.22g/cm³;122g氢氧化钠可配制20%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122g÷20%=610g;其体积为:610g÷1.22g/cm³=500cm³合500mL。答:122g氢氧化钠最多可以配置500毫升20%的氢氧化钠溶液。【解析】【小问1详解】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20℃时,随着溶质质量分数增大,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逐渐增大;【小问2详解】见答案;【小问3详解】见答案。30.每逢橘子丰收时节,我区永宁江两岸有放橘灯的习俗,这一习俗已经流传一千多年。橘灯制作时将橘子的上端剥开一小部分,取出橘肉,在橘壳中放入蜡烛,点上火。随后,再将橘灯放入江中,任它们随风漂浮,庆祝蜜橘丰收。小黄同学用一个质量为50克的橘壳制作橘灯:(1)橘壳漂浮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2)放入一个重为0.08牛的蜡烛后,排开水的体积增加了多少?【答案】(1)0.5N;(2)【解析】【详解】解:(1)壳漂浮时,受到的浮力为(2)放入蜡烛后,橘壳仍然漂浮,此时增加的浮力大小等于增加的重力,则答:(1)橘壳漂浮时,受到的浮力是0.5N;(2)放入一个重为0.08牛蜡烛后,排开水的体积增加了8×10−6m3。31.下表是氯化钠、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温度/℃12030405060溶解度/g氯化钠36.036.336.437.037.3硝酸钾31.645.863.985.5110(1)从上表可知,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的是_______。(2)要从含有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溶液中分离出硝酸钾,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3)60℃时,向100g水中加入100g硝酸钾,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答案】(1)氯化钠##NaCl(2)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3)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答: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解析】【小问1详解】从上表可知,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的是氯化钠(或NaCl);【小问2详解】硝酸钾、氯化钠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要从含有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溶液中分离出硝酸钾,应采用的方法是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小问3详解】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向100g水中加入100g硝酸钾,硝酸钾完全溶解,见答案。32.(负压式救护车利用技术手段,使车内的气压低于车外气压,防止车内气体向外扩散,大大减少了交叉感染的概率。(1)下列现象中有可能处于“负压”状态的是_______;A.正在做饭的高压锅内 B.高空中飞行的飞机机舱内C.充满气体的氧气罐内 D.正在吸取药水的注射器内(2)救护车通常设计为流线型,当救护车高速行驶时,救护车对路面的压力会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汽车受到的重力;(3)碘酒溶液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AB、C三位同学分别画出了碘酒溶液中碘分子分布的示意图,其中酒精分子没有画出。根据溶液的特征,_______(选填“A”“B”或“C”)的示意图更符合事实。【答案】(1)D(2)小于(3)A【解析】【小问1详解】A.正在做饭的高压锅内,其内部的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不处于“负压”状态,故A不符合题意;B.高空中飞行的飞机机舱,其内部的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不是处于“负压”状态,故B不符合题意;C.充满气体的氧气罐内,其内部的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不是处于“负压”状态,故C不符合题意;D.正在吸取药水的注射器内,内部压强小于大气压,故D符合题意。故选D。【小问2详解】救护车多设计为流线型,上方凸起,上方空气流速快,压强小,下方平滑,空气流速慢,压强大,救护车受到向上的升力,所以救护车对路面的压力小于汽车受到的重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听力职业病免责协议书
- 赔偿和解协议书
- 结婚忠义协议书
- 卡丁车安全免责协议书
- 聘请队长协议书
- 道路借管协议书
- 村集体资产处置协议书
- 自愿给地协议书
- 学生未返校安全协议书
- 租赁电镀协议书
- 上海市上宝中学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
- 河南省南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终质量评估+物理试卷答案
- 食品安全与质量检测技能大赛考试题库400题(含答案)
- 2024年浙江省嘉兴市初三中考三模科学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
- 核心素养-空间观念
- 吉林省长春市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附真题答案】
- DZ/T 0462.3-2023 矿产资源“三率”指标要求 第3部分:铁、锰、铬、钒、钛(正式版)
- 梧州喜得宝矿业有限公司广西梧州市金山顶金银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 2024年职业卫生技术人员评价方向考试题库附答案
- 安全管理之肉制品安全及防控措施
- 绿色算力基础设施的能源与算力协同优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