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新起点八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下列各项属于动物学习行为的是()A.黑猩猩通过堆叠箱子摘下悬挂在高处的香蕉B.狼将捡到的婴儿哺育成“狼孩”C.蜘蛛结网捕捉昆虫D.鸟类的筑巢、孵卵和育雏2、下列动物不属于两栖动物的是()A.蟾蜍B.大鲵C.海龟D.蝾螈3、鸟卵的结构中,将来能发育成雏鸟的部分是()A.胚盘B.卵黄C.卵白D.系带4、下列高科技成果中,根据基因工程原理进行的是()A.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超级水稻B.我国科学家将苏云金杆菌的某些基因移植到棉花体内,培育出抗虫棉C.我国科学家通过返回式卫星搭载种子培育出太空椒D.我国科学家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培养出太空牛5、学校修建了生物兴趣小组自主管理的花园,想了解花木的生长情况,要采用下列哪种方法?A.实验法B.调查法C.观察法D.查找资料法6、蜂群中蜂王、工蜂、雄蜂各司职,分工合作。蜜蜂这种行为属于()A.繁殖行为B.防御行为C.社会(群)行为D.迁徙(节律)行为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7、【题文】已知双眼皮由显性基因(A)控制;单眼皮由隐性基因(a)控制。小红是双眼皮,其体细胞内可能的基因组成是()
8、下列选项所示的动物行为中,属先天性行为的是()A.
蚯蚓走迷宫B.
刚出生的袋鼠爬进育儿袋C.
失去雏鸟的红雀喂鱼D.
大山雀学着偷喝牛奶9、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绿豆与菜豆的亲缘关系比绿豆与合欢的更近B.绿豆和菜豆这两种植物的相似程度很高C.合欢和紫檀的共同点比绿豆和紫檀的共同点多D.目是分类最基本的单位10、王大爷所在的村正在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民通过植树、生产蔬菜等副业来增加收入.在植树过程中,为了提高树苗成活率,王大爷应该采取的措施是()A.带土移栽B.去掉部分叶片移栽C.在烈日炎炎的中午移栽D.保留所有叶片移栽11、下列动物中发育是完全变态发育的是()A.蜜蜂B.蝼蛄C.蝇D.螳螂12、下列关于细菌营养方式的正确描述是()A.腐生细菌能够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B.自养细菌靠分解动植物遗体来生活C.寄生细菌靠吸收活的动植物体内营养物质来生活D.根瘤菌的营养方式属于寄生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3、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是____和____。14、(2016•成都)有的微生物能够分解枯枝落叶、动物的遗体和粪便中的有机物,从而获得生活必需的物质和能量,这样的营养方式称为____.这类微生物是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者.15、科学家将男人和女人细胞内的染色体进行整理后;形成了下列排序图,请你分析回答。
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在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____存在的.
(2)根据染色体组成可以判断,B为____性染色体组成.
(3)A产生的生殖细胞中含有____条染色体,其中第____号为常染色体,剩下一条为____.16、昆虫的身体分为____、____、____三部分.17、【题文】我们已经知道,昆虫的发育过程有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之分。那么你知道它们发育时期的区别是____;18、关于生物进化的原因,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种解释,其中被人们普遍接受的是英国科学家达尔文的____学说.这个学说提出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最终结果是____.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3题,共15分)19、有的真菌和细菌会使人生病,如足癣就是细菌引起的病。()20、哺乳动物都具有体毛.21、子女和父母相似,是由于子女继承了父母的基因。评卷人得分五、实验探究题(共4题,共40分)22、某生物兴趣小组以大豆种子为实验材料对植物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进行探究。现将他们的实验设计与结果整理于下表。请分析表格内容,回答有关问题:(表中未说明部分,均认为条件适宜)。(1)甲组探究的问题是种子的萌发需要____。(2)乙组设计的实验与甲、丙两组相比,设计上存在着缺陷,请指出:____。(3)要证明光照对大豆种子萌发有无影响,应选用____组的实验装置,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4)装置A、E、F中均有未萌发的种子,原因是____。(5)在大豆种子萌发时,____最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____最终发育成茎和叶。23、,探究题: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大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吸入肺颗粒物。由于它能通过肺泡直接进入循环系统,对人体危害极大。为了探究空气中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是否相关,某中学的同学在我市广场周边对空气进行采样,采样时段与统计结果如下表:
(5)根据上述统计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车流量越大,空气中PM2.5的浓度____;(6)请你为我市空气质量的改善提两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1,考试完毕后,试题卷请同学们妥善保存!以便科任教师进行试卷讲评。2,右边空白页可作草稿纸使用。24、如图是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及运动的实验,请结合实验步骤和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取一条活蚯蚓,可发现其身体是有许多环形的____构成,这使它的躯体运动灵活.如图所示____端时蚯蚓身体的前段.理由是肥厚且无节间沟的____靠近身体的该端.(2)用手指触摸蚯蚓身体颜色较淡的腹面处,会感觉有小的突起,这些小突起叫____.用放大镜观察这些小突起,可发现它们朝身体的后方,具有辅助____功能.(3)用手触摸蚯蚓,还能感觉到它的体表有____,故实验中要不断用浸湿的棉球轻擦蚯蚓的体表,这样做是为了使其体表保持湿润,有利于蚯蚓用____来呼吸.(4)实验完毕后,应将蚯蚓如图处理?____.25、若B代表有酒窝的基因b代表无酒窝现在有一对夫妇他们的基因组合都是Bb;试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下面的棋盘方格填写表格。
。父亲。
母亲BbB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2)由此可知,他们所生的子女的基因组合可能有______种;表现出来的性状有______种,显性性状个体与隐性性状个体的数量比为______。评卷人得分六、其他(共3题,共12分)26、【题文】在五个相同的瓶子中分别装入等量的下表所示的相应物质;并搅拌均匀,在瓶口处套上一个挤瘪的气球。把五个瓶子同时放在一个不通风的环境中,放置一段时间。
。装置。
物质。
温度。
现象。
①
水+白砂糖+酵母菌。
22-30℃
有气泡产生;气球胀大了。
②
水+白砂糖。
22-30℃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是瘪的。
③
水+酵母菌。
22-30℃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是瘪的。
④
水+白砂糖+酵母菌。
0℃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是瘪的。
⑤
水+白砂糖+酵母菌。
100℃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是瘪的。
(1)试管①有气泡产生的原因是____。
(2)在上述实验中;①和②是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的作用;你作出的假设是____。
(3)如果探究白砂糖是酵母菌所需的营养物质;可以选择两支试管为一组。
(4)除此之外;请你再从表中选出一组对照实验,你选取此两组作为对照实验,准备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瓶口闻到了酒味;证明酵母菌可以把白砂糖中的葡萄糖转化为____。
(6)你如何鉴定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27、【题文】(10分)为了验证酵母菌的发酵作用;李娜同学做了如下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一定量的干酵母和蔗糖放入右图中的瓶内;并加入一些温开水,摇匀。
②将一只未充气的小气球套在瓶口上(如图)。
③将瓶子放在教室内的窗台上(或温暖的地方);每天观察瓶中的情况。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瓶中的液体会有什么现象发生?____
(2)套在瓶口上的小气球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____
(3)要将瓶中的水、酵母菌、蔗糖充分摇匀的原因是:____
(4)为什么要将瓶子放在温暖的地方?____
(5)上述实验在日常生活中有何应用?试举例说明。____。28、【题文】(6分)在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的实验时;某实验小组的实验设计如下:在甲;乙、丙三个玻璃缸中,分别注入三分之二容积的水。取三条活鲫鱼,分别放入三个鱼缸中,其中甲、乙玻璃缸中的鱼捆住不同的鳍,请预测实验结果并回答:
(1)甲图中的鱼捆住了____鳍,观察甲缸中的鱼,你将会看到的现象是____。
(2)乙图中的鱼捆住了____鳍。观察乙缸中的鱼,你将会看到的现象是____。
(3)丙图中的鱼起____作用。
(4)你们认为在捆绑鱼鳍时应注意什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A【分析】试题分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学习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黑猩猩通过堆叠箱子摘下悬挂在高处的香蕉,是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狼将捡到的婴儿哺育成“狼孩”、蜘蛛结网捕捉昆虫、鸟类的筑巢、孵卵和育雏,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选A。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动物行为的获得途径和特点。【解析】【答案】A2、C【分析】【解答】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以青蛙;蟾蜍,蝾螈及大鲵(又称娃娃鱼)为代表,而海龟属于爬行动物.
故选:C.
【分析】根据两栖动物的定义分析解答.3、A【分析】解:据分析可见: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将来发育成胚胎。
故选:A。
如图鸟卵的结构包括:胚盘,卵壳,系带,卵黄膜,卵黄,气室,卵白,卵壳膜.
卵壳起保护作用;
内层卵壳膜和外层卵壳膜起保护作用;
气室可以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
卵白既有保护卵细胞又有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和水分;
卵黄系带起到固定卵黄的作用;
卵黄膜是紧包在卵黄外面的膜;起保护作用;
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将来发育成胚胎.
鸟卵的结构以及各结构的作用是考查的重点,可结合着鸟卵的结构示意图掌握.【解析】A4、B【分析】解:运用基因工程技术;不但可以培养优质;高产、抗性好的农作物及畜、禽新品种,还可以培养出具有特殊用途的动、植物;例如抗冻番茄、抗虫棉;基因工程药品的生产:基因工程生长激素、基因工程干扰素等通过基因工程实现工业化生产,均为解除人类的病苦,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基因治疗是把正常基因导入病人体内,使该基因的表达产物发挥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袁隆平院士培育的杂交水稻是利用了不同水稻的基因不同,通过有性生殖过程进行自然的随机的基因重组,然后通过人工选择培育形成的新品种,属于杂交育种,不属于基因工程.我国科学家通过返回式卫星搭载种子培育出太空椒属于改变生物的基因进行育种;我国科学家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培养出太空牛属于无性生殖技术.
故选:D
基因工程又称基因拼接技术和DNA重组技术;是以分子遗传学为理论基础,以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的现代方法为手段,将不同来源的基因按预先设计的蓝图,在体外构建杂种DNA分子,然后导入活细胞,以改变生物原有的遗传特性;获得新品种、生产新产品.基因工程技术为基因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基因工程的概念以及应用.基因工程是指在基因水平上,按照人类的需要进行设计,然后按设计方案创建出具有某种新的性状的生物新品系,并能使之稳定地遗传给后代.【解析】B5、C【分析】【分析】此题考查了科学探究的方法。了解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是解决此题的关键。【解答】科学探究最常用的方法是实验法和观察法。观察法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步骤:①要有明确的目的;②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及时记录;③要有计划、要耐心;④要积极思考;⑤要交流看法、进行讨论。观察法与实验法的本质区别是否对研究对象施加有影响的因素;联系:实验法是以观察法为基础。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调查法:①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③要如实记录;④要进行整理和分析;⑤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资料:①资料的形式包括文字、图片、数据(图表)和音像等;②对获得的资料要进行整理和分析,从中寻找答案和探究线索。想了解花木的生长情况,要采用观察法就可以,C符合题意。故选C。【解析】C6、C【分析】【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社会行为的特点。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理解各种行为的区别。
【解答】蜜蜂群体的各种行为;社会行为是指营群体生活的动物,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它们所具有的一系列的动物社群行为,据此答题。
A.繁殖行为是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等一系列行为,故A不符合题意;
B.防御行为是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集体防御等,故C不符合题意;
C.社会行为是指营群体生活的动物;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它们所具有的一系列的动物社群行为;蜂群内有蜂王、工蜂、雄蜂三种蜂,这是蜜蜂群体的分工合作,是社会行为,故C符合题意;
D.节律行为是指生物随着地球;太阳、月亮的周期性变化;逐渐形成的周期性、有节律的行为就是节律行为,如鸟类的迁徙,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解析】C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7、AC【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当控制某个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双眼皮由显性基因A控制,单眼皮由隐性基因a控制.则双眼皮为显性性状,基因组成可能是AA或Aa,单眼皮为隐性性状,基因组成是aa.
考点: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基因的传递.【解析】【答案】AC8、BC【分析】解:AD;蚯蚓走迷宫和大山雀学着偷喝牛奶都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学习行为.
BC;刚出生的袋鼠爬进育儿袋和失去雏鸟的红雀喂鱼;是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
故选:BC
(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
(2)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特点.【解析】【答案】BC9、AB【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被子植物的分类。掌握生物的分类等级;明确各等级之间的大小及亲缘关系。
【解答】
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以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单位。生物所属的等级越大,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远,共同点越少;生物所属的等级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点越多。
A.由分类索引可知;绿豆和菜豆同属,绿豆与合欢同目,属比目小,因此绿豆和菜豆的亲缘关系比绿豆与合欢更近,故A符合题意;
B.属;科、目中属最小;因此绿豆和菜豆同属,相似度最高,故B符合题意;
C.合欢与紫檀同目;绿豆与紫檀同科,科比目小,因此合欢和紫檀的共同点比绿豆和紫檀的共同点少,故C不符合题意;
D.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以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单位,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B。【解析】AB10、AB【分析】解: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水的水分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刚刚移栽的植物,幼根和根毛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根的吸水能力很弱,去掉部分枝叶,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根吸收的主要部位是根毛和幼根,移栽植物时一般要带一个土坨,这样可以保护根毛和幼根不受到损伤,利于根吸水,提高成活率.
故选:AB
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在叶片进行;叶柄和幼嫩的茎也能少量的进行.
对移栽植物进行遮荫、去掉部分枝叶,选择阴天或傍晚时移栽,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利用移栽植物的成活.【解析】AB11、AC【分析】解:AC;蜜蜂、蝇昆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AC正确;
BD;蝼蛄、螳螂的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BD不正确.
故选:A;C.
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而不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若虫、成虫,据此答题.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完全变态的发育特点.【解析】AC12、CD【分析】【解析】试题分析:依靠分解动物的尸体、粪便或植物的枯枝落叶吸取有机养料的叫腐生生活,细菌能把其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自养细菌靠自身合成有机物生存;进行寄生生活的细菌,只能靠吸收活的动植物体内的有机物来生活,不能吸收体表的有机物;根瘤菌是生活在植物根内部的一类固氮微生物,能把空气中植物不能直接利用的氮固定下来,转变成可以被植物利用的氮肥,但不是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属于寄生。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细菌的营养方式。【解析】【答案】CD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3、精子卵细胞【分析】【解答】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把控制性状的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分析】生物体表现出来的是性状,在亲子代之间传递的是基因。14、腐生分解【分析】【解答】解:”有的微生物能够分解枯枝落叶;动物的遗体和粪便中的有机物;从而获得生活必需的物质和能量“,这样的营养方式称为腐生.这类微生物是生态系统成分中的分解者.
故答案为:腐生;分解。
【分析】分解者指的是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分解者的概念和营养方式.15、略
【分析】
(1)每种生物的体细胞内都含有一定数量的结构不同的染色体;这些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从图中也可以看出,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
(2)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Y染色体与X染色体在形态上有很明显的区别:X染色体较大,Y染色体较小;因此图示中B为男性的染色体.
(3)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即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比体细胞中的减少一半;图示中A为女性的染色体排序图,其产生的生殖细胞中含有23条染色体,其中第1至22染色体为常染色体,第23号染色体是性染色体.
故答案为:(1)成对。
(2)男。
(3)23;1-22;性染色体。
【解析】【答案】人的体细胞内有23对染色体;包括22对常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性染色体包括:X染色体和Y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16、略
【分析】
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为感觉和摄食中心,胸部是由翅和足为运动中心,而腹部为听觉、呼吸和生殖中心.
故答案为:头;胸;腹。
【解析】【答案】本题考查昆虫的身体分部.
17、略
【分析】【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的区别.解答时可以从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方面来切入.
解答:解: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蝶、蚊、蝇、菜粉蝶、蜜蜂,蚕等.
不完全变态发育: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例如:蜻蜓、蟑螂、蝼蛄、蟋蟀、蝗虫等.通过比较得知,昆虫的发育过程有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之分,其区别是不完全变态发育无蛹期(完全变态发育有蛹期).
故答案为:不完全变态发育无蛹期(完全变态发育有蛹期)【解析】【答案】不完全变态发育无蛹期(完全变态发育有蛹期)(2分)18、自然选择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分析】【解答】对生物进化的原因;提出了各种解释,其中被人们普遍接受的是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他认为:自然界中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从而能产生大量的后代.而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是有限的,生物为了获取食物和空间,要进行生存斗争.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只有哪些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被淘汰.因此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
【分析】达尔文认为:生物具有过度繁殖的倾向,而在自然界,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是非常有限的,这样就必然存在生存斗争;在生存斗争过程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就容易生存,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就被淘汰.生物的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四、判断题(共3题,共15分)19、×【分析】试题分析:细菌、真菌中有一些种类营寄生生活,它们从活的动植物体和人体吸收营养物质,导致动植物和人患病,如真菌寄生在人的体表,使人患足癣、臂癣、甲癣等。故题干说法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细菌、真菌与人类的关系,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解析】【答案】×20、×【分析】【解答】解:哺乳动物体表被毛;但是不是所有的哺乳动物都体表有毛,如鲸是水生哺乳动物,体表无毛,因此题干的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哺乳动物的特征有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等21、A【分析】【解答】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成条存在.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基因又随着染色体成对存在,成对的基因中一条基因来自父方,一条基因来自母方,因此,后代就具有了父母双方的许多性状.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因此子女的某些特征与父母相似,这是由于父母将各自基因的一半传给了子女.所以题干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分析】性状遗传的实质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控制性状的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因此可以从性状的遗传实质来解决本题。五、实验探究题(共4题,共40分)22、(1)适宜的温度(2)种子数太少(3)丙光照对种子的萌发无影响(4)种子已死亡(5)胚根胚芽【分析】【分析】本题主要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记该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探究实验应遵循的原则。【解答】(1)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为: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甲组A、B两组实验只有温度不一样,所以变量是温度,因此甲组探究的问题是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2)在探究实验中所用实验材料数量越多;误差越小,结论越可靠。因此,乙组设计的实验与甲;丙两组相比,设计上存在着缺陷是种子数太少。
(3)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要证明光照对大豆种子萌发有无影响,那么实验的变量应是光照,故应选丙组的实验装置,丙组两装置的发芽率几乎相等,所以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光照对种子的萌发无影响。
(4)A;E、F都为种子萌发提供了适宜的条件;但仍有未萌发的种子,说明种子的自身有问题,原因是种子已死亡。
(5)种子萌发时;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因此,在大豆种子萌发时,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胚芽最终发育成茎和叶。
【解析】(1)适宜的温度(2)种子数太少(3)丙光照对种子的萌发无影响(4)种子已死亡(5)胚根胚芽23、(1)变量(2)抽样(3)取平均值(4)(5)越高(6)减少汽车尾气排放上下班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合理即可)【分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探究空气中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的关系、空气质量与健康的有关知识。明确实验原理、空气质量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及深刻理解科学探究、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是解决此题的关键。【解答】(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空气中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是否相关;而在不同时段车流量不同,因此,本实验的变量是采样时段,其他条件都相同。
(2)同一地点选择不同的位置进行检测;而不是全部,可见使用的调查方法是抽样检测。
(3)取数据的平均值可以减少实验误差。另外;减少实验误差的办法还可以设置重复组等。
(4)上班时段PM2.5的平均值为86微克/立方米。如下:
(5)清晨时段;车流量最少,PM2.5的平均值为20.33微克/立方米;上班时段,车流量最大,PM2.5的平均值为86微克/立方米;中午时段,车流量少,PM2.5的平均值为40.67微克/立方米;下班时段,车流量最大,PM2.5的平均值为98微克/立方米;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车流量越大,空气中PM2.5的浓度越大。
(6)根据实验结论可知;上下班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少开车可以改善空气质量。
【解析】(1)变量(2)抽样(3)取平均值(4)(5)越高(6)减少汽车尾气排放上下班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合理即可)24、(1)体节;B;环带;(2)刚毛;运动;(3)粘液;湿润的体壁;(4)把蚯蚓放回适合它生存的自然环境。【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与人类生活关系的知识。(1)蚯蚓身体细长;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组成,这样的动物叫做环节动物。蚯蚓身体前段稍尖,后端稍圆,在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的环带,前端离环带近约13个体节,后端离环带远,据此判断图中B为蚯蚓身体的是前端,判断理由环带靠近前端。
(2)蚯蚓的腹面大多数体节中间有刚毛,刚毛有协助运动的作用。因此,用手触摸蚯蚓体节近腹面处时,会感觉有小的突起;这是因为摸到了蚯蚓体表的刚毛,它具有辅助运动的作用。
(3)用手触摸蚯蚓,还能感觉到它的体表有粘液。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依靠湿润的体壁完成呼吸。空气中的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粘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因此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因此,在实验过程中,用浸湿的棉球轻擦蚯蚓体表,其目的是保持蚯蚓的体表湿润,维持其正常的呼吸。
(4)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需要爱护动物,保护动物。因此,实验结束后,应该将蚯蚓放回归大自然中去。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蚯蚓的形态特点、刚毛的分布、运动和呼吸等。
【解析】(1)体节;B;环带;(2)刚毛;运动;(3)粘液;湿润的体壁;(4)把蚯蚓放回适合它生存的自然环境。25、BBBbBbbb323:1【分析】解:(1)若B代表有酒窝的基因b代表无酒窝现在有一对夫妇他们的基因组合都是Bb;他们生育子女的基因组合;性状表现情况如下图:
故表格中的空格分别是:。父亲。
母亲BbBBBBbbBbbb(2)由(1)遗传图解可知:他们所生的子女的基因组合可能有BB、Bb和bb3种;表现出来的性状有2种;其中新出现的性状无酒窝是隐性性状,有酒窝是显性性状。因此,显性性状个体与隐性性状个体的数量比为3:1。
故答案为:(1)。父亲。
母亲BbBBBBbbBbbb(2)3;2;3:1
(1)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
该题考查了基因的显隐性及其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结合遗传图解解答。【解析】BBBbBbbb323:1六、其他(共3题,共12分)26、略
【分析】【解析】
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探究“糖对酵母菌活性的影响”的实验和酵母菌的营养方式以及酵母菌的生存条件.解答从发酵现象;酵母菌的作用;确定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等方面切入.
解答:解:(1)酵母菌在温度适宜时;葡萄糖被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大量能量(蒸馒头、面包的原理).所以有气泡产生.
(2)①和②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酵母菌,其他条件都相同,因此探究的是酵母菌的作用.酵母菌能将有机物(糖;葡萄糖)分解,产生气体(二氧化碳),以此作出假设.
(3)酵母菌的营养方式是异养(腐生).酵母菌在温度适宜时;葡萄糖被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大量能量(蒸馒头、面包的原理).糖是酵母菌的“食物”.①③两支试管为一组,不同的是①有白砂糖,③没有白砂糖,因此可选①③两支试管为一组探究白砂糖是酵母菌所需的营养物质.
(4)①④或①⑤的温度不同;因此可以探究酵母菌的生活(生长;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
(5)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并释放较少的能量,因此在瓶口闻到了酒味.
(6)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果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
(1)酵母菌分解白砂糖中的葡萄糖(或有机物);产生气体(或二氧化碳)
(2)酵母菌要点:酵母菌能将有机物(糖;葡萄糖)分解;产生气体(二氧化碳)
(3)①③(4)①④或①⑤酵母菌的生活(生长;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
(5)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坑道钻探劳动合同范本
- 商铺房认购合同协议书
- 外卖车架租赁合同范本
- 商业推广合作协议合同
- 复婚协议书离婚协议书
- 家政培训就业合同范本
- 团体活动合作合同范本
- 地产家政服务合同范本
- 壹度便利加盟合同范本
- 场地抵押借款合同范本
- GB/T 23454-2025石材台面板
- 房子约定份额协议书
- 建筑合同增项协议
- 三叉神经射频热凝术护理
- 《煤矿顶板管理技术》课件
- 降低用药错误发生率不良事件RCA分析品管圈PDCA成果汇报
- 盘扣用量表0822(含公式)
- 《园林叠石假山》课件
- 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 湖北省孝感市汉川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 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心得体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