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沪科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沪科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沪科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沪科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沪科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沪科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638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下列选项中,反映了七千年前我国长江流域先民生产生活特点的是:A.司母戊鼎B.半地穴式房屋C.干栏式房屋D.青铜神树2、李白、杜甫诗歌创作风格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生活背景不同B.所受教育不同C.阶级出身不同D.艺术追求不同3、最有可能住在图所示房屋的原始居民是。

A.山顶洞人B.大汶口人C.半坡居民D.河姆渡居民4、社会主义建设时,在各行各业中涌现出了许多英模人物。下列被誉为“党的好干部”的是()A.雷锋B.王进喜C.焦裕禄D.邓稼先5、下列几位科学家中,对人类文化传播贡献最大的是A.张衡B.蔡伦C.张仲景D.华佗6、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称之为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等级制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7、下列国王中,导致国家灭亡的有()A.夏桀B.商纣C.周厉王D.周幽王8、宋代著名的词人有()

A.苏轼B.李清照C.辛弃疾D.李白9、关于佛教说法正确的有()A.佛教起源于古印度B.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C.我国第一座佛教寺院是白马D.对我国思想文化、文学艺术都产生深远影响10、隋朝是古代统一的苦难与辉煌,伟大与罪恶并存的王朝。下列叙述与它的“辉煌”“伟大”有关的是()A.实现了南北朝的统一B.开通大运河C.创设科举制度D.开创“文景之治”11、能够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A.元谋人B.北京人C.河姆渡居民D.半坡居民1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最主要的阶段特征是()A.国家产生B.民族交融C.国家统一D.政权分立13、某班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下列图片应该入选“盛唐篇”的是()A.

都江堰B.

耧车C.

曲辕犁D.

筒车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4、观察下图,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内。(2分)A河姆渡遗址B半坡遗址15、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经学会制造彩陶。16、618年,李渊起兵反隋,进入长安,建立唐朝,是为唐高宗。后退位,传位李世民。______(判断对错)17、春秋五霸是:______、______、______、吴王阖闾、______。18、说说下列图标的含义。

A____B____C____D____E____​19、公元前207年,项羽在______消灭了秦军主力。公元前206年,______占领咸阳,推翻秦朝。20、人物追踪:请结合图片及文字信息回答问题。

(1)按时间写出以上人物的序号是______。

(2)被“唐宗”喻为自己“知得失”的镜子的人物是______。

(3)“宋祖”于______年建立北宋。21、在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的战役是______。22、______末年,群雄并起,互相混战。曹操势力日益强大,第一,靠镇压______起家,第二,“挟______以令诸侯,”具有政治上的优势地位,第三,“唯才是举”,实行______。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3题,共30分)23、土尔扈特是回族的分支。24、在我国历史上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洞里的原始人先后有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______(判断对错)25、禅让制即将部落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用“禅让制”推举出的首领有黄帝、尧、舜。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五、连线题(共1题,共5分)26、连线题(4分)(1)唐太宗a.开设武举和殿试(2)武则天b.扩充国学规模(3)吴道子c.《步辇图》(4)阎立本d.《送子天王图》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C【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原始农耕居民的相关知识,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生活在七千年前我国长江流域的居民是河姆渡原始居民,他们居住在干栏式的房子里,所以答案是C。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原始的农耕生活【解析】【答案】C2、A【分析】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李白的诗气势磅礴,豪迈奔放,感情热烈,想象丰富,语言清新明快,意境奇妙,语言轻快,一生写下了不少讴歌祖国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人们称他为“诗仙”.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他的诗深刻反映了那个动荡的历史时代,真挚地表现了他关心国家盛衰和民生疾苦的心情,人们称之为“诗史”.杜甫感情真挚,笔触细腻,风格雄浑,语言简练.被后人尊为“诗圣”,因而导致二人创作风格不同的主要原因所处的生活背景不同,即李白生活于盛唐时期,而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时期.

故选A.

本题考查唐诗.重点掌握李白;杜甫诗歌创作风格不同的主要原因.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我国古代科技、文化和艺术成就.【解析】【答案】A3、D【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状况。图片所示的房屋是干栏式房屋,是河姆渡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结合教材可知,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的长江流域,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是水稻,过定居生活。由于长江流域炎热、潮湿,河姆渡原始居民建造干栏式房屋,有利于通风防潮。因此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解析】D4、C【分析】焦裕禄1962年被调到河南省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他坚持与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努力改变兰考面貌.他身患肝癌,依旧忍着剧痛,坚持工作,被誉为“党的好干部”.

故选C.

本题考查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英雄模范人物的掌握情况.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模范人物焦裕禄的事迹.【解析】C5、B【分析】注意本题的题眼是“对人类文化传播”;结合所学,张衡的贡献是地动仪,张仲景和华佗的主要贡献是在医药学方面,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交流传播与文明的发展。故选B项。

【解析】B6、A【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禅让制的准确理解,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禅让制指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中国上古时期的禅让制度,最早记载于《尚书》之中,相传黄帝之后的尧、舜、禹时期,他们采用推举的办法选出部落联盟的首领,这种方法在历史上称作“禅让”,故选A。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建立和变革·禅让制【解析】【答案】A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7、ABD【分析】根据课本所学知识;夏桀;商纣、周厉王、周幽王都是历史上的暴君,但周厉王的残暴没有导致亡国.

故选ABD.

本题考查夏朝;商朝和西周的灭亡.

本题考查夏朝、商朝和西周的灭亡,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知道夏桀、商纣、周幽王导致国家灭亡.【解析】【答案】ABD8、ABC【分析】略【解析】ABC9、ABCD【分析】略【解析】ABCD10、ABC【分析】略【解析】ABC11、CD【分析】能够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C河姆渡居民和D半坡居民;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浙江省余姚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骨器,种植粟.

故选CD.

解决本题的关键字眼是“农耕”;由此可知考查的知识点是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解析】CD12、BD【分析】略【解析】BD13、CD【分析】根据所学史实;唐朝时期,农民发明了曲辕犁和灌溉工具筒车.而A为战国时期的著名水利工程,B为西汉时期出现的播种工具.故CD正确.

故选CD.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唐朝经济的繁荣;重点识记在农业工具方面的发明.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识图能力.【解析】CD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4、略

【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原始农耕居民的相关知识,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距今约7000年前的长江流域,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的陕西西安附近的半坡村,所以本题的答案是西安填半坡遗址;杭州填河姆渡遗址。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原始的农耕生活【解析】【答案】左上B右下A15、略

【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会制造彩陶的原始居民。学会制造彩陶的是半坡原始居民,并且能够在上面刻画美丽图案和符号,有些学者认为这些符号是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而河姆渡原始居民只会制造普通的隐患。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中华文明起源•原始的农耕生活【解析】【答案】错误:河姆渡更正:半坡16、略

【分析】618年;隋朝灭亡,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他就是唐高祖,不是唐高宗,后传位于李世民,即唐太宗,年号“贞观”。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唐朝的相关知识。

本题考查唐朝的建立者。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解析】×17、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越王勾践【分析】春秋时期社会的主要特点是诸侯争霸。春秋时期;由于周王室衰落,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要依附于强大的诸侯。为了争夺领土和人民,各诸侯国之间不断进行战争。强大的诸侯,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另一种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故答案为: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越王勾践。

本题考查春秋争霸;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春秋争霸,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解析】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越王勾践18、禁止机动车驶入标志可循环利用标志前方隧道标志限制速度标志允许掉头标志【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生活中一些常见标志的认识情况,从而使学生意识到生活中规则无处不在。答案依次是禁止机动车驶入标志、可循环利用标志、前方隧道标志、限制速度标志、允许掉头标志。

【点评】知道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标志的含义。19、略

【分析】公元前207年在巨鹿之战中;项羽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为灭亡秦朝奠定了基础.趁项羽决战之机,刘邦率兵进逼咸阳,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故答案为:巨鹿;刘邦.

本题主要考查项羽和刘邦的起义.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项羽和刘邦的起义.【解析】巨鹿;刘邦20、略

【分析】(1)唐太宗李世民626年继承皇位;嬴政于公元前221年建立秦朝;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了北宋.故正确顺序为②①④③.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在位时;注意虚心纳谏,重用著名的谏臣魏征,魏征死后,唐太宗认为失去一面重要的镜子.

(3)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了北宋,取代后周.历史上称这一事件为“陈桥兵变”.

故答案为:

(1)②①④③.

(2)魏征.

(3)960.

本题以历史人物图片为切入点;考查李世民;嬴政、朱元璋、赵匡胤的相关知识.

本题考查李世民、嬴政、朱元璋、赵匡胤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历史史实的能力.【解析】②①④③;魏征;96021、略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赤壁之战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208年,曹操率领二十多万大军南下,想要统一南北,南下的曹军迅速前进,刘备见曹军人数众多,便联合孙权,孙刘联军在长江沿岸的赤壁一带和曹军对峙,周瑜指挥联军用火攻的办法大败曹军,曹操带领少数人马慌忙逃回北方,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故填:赤壁之战。【解析】赤壁之战22、略

【分析】依据所学;东汉末年,政局混乱.一些地方官吏和豪强势力趁南扩充实力,形成了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集团.在军阀混战中,曹操势力日益强大.曹操靠镇压黄巾起义,控制了汉献帝,取得“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有利政治地位,他招贤纳士,”唯才是举”,经济上实行屯田.200年打败袁绍,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

故答案为:

东汉;黄巾起义;天子;屯田.

本题考查曹操.

本题以曹操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解析】东汉;黄巾起义;天子;屯田四、判断题(共3题,共30分)23、√【分析】【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学生根据自己历史知识的储备,得出正确答案。

【点评】本题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24、×【分析】生活在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的云南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他们使用打制的石器,过群居生活,共同劳动(采集;狩猎)共同分享劳动成果。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三万年北京周口店附近的山顶洞穴里,他们使用打制石器,但已经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已会人工取火。在我国历史上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洞里的原始人先后有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这个表述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了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吃到熟食,缩短了消化过程,促进了体质的发展。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活地点。【解析】×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