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浙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浙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浙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浙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浙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浙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拼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楦头(xuān)保佑B.菜畦(qí)人声鼎沸C.蝉蜕(tuí)消释D.桑葚(shèn)优然自得2、下列加下划线词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硬____(lǎng)____耀(xuàn)掺____(huò)____伏(quán)B.____给(cì)愚____(cǔn)踪____(jì)羞____(què)C.御____(pìn)____差(qīng)____当(tuǒ)____乳(bǔ)D.____样(mú)____报(chéng)____刻(qǐng)狭____(ài)3、下面新词儿理解不准确的一个是()A.“打非”是指打击非典型性肺炎病菌。B.“一头雾水”是指摸不着头脑,稀里糊涂。C.“洪荒之力”是指全部的力量,最大的力量。D.“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寓意友谊经不起考验,说变就变。4、“别了,我亲爱的老师,我亲爱的同学”这句话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A.“我”不忍心离开老师和同学,不舍得离开祖国,抒发了“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B.老师和同学送“我”礼物,“我”很高兴。5、“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的意思是()A.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不同,有的比泰山还重,有的比鸿毛还轻。B.人都是要死的,或者死得如泰山一样重,或者死得如鸿雁的毛一样轻。C.人总是要死的,或者死得像泰山,或者死得像鸿雁的毛。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6、我是拼音小能手。____________维持秩序威严7、形近字组词。

性____线____

姓____钱____8、多音字组词。

绿lǜ____lù____

空kōng____kòng____9、根据课文《学与问》内容填空。

____的夜空有那么多星星,为什么到了白天却____了?10、读课文《一个这样的老师》;根据意思写词语。

因要求过高而难以实现的希望。____

将来有那么一天。____

非常遥远、遥远而不可到达。____

非常迅速,像风吹电闪一样。____评卷人得分三、诗歌鉴赏(共5题,共10分)11、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各题。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1)题目中“闻”的意思是______;这首诗被前人称赞是杜甫______。

(2)请用自己的话说一下诗的颔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反映了诗人当时一种什么样的心态?12、古诗赏析: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乱花”的意思是______。

(2)对本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对西湖早春美景的喜爱之情。

B.本诗线索是:诗人的行踪;从孤山寺起到白沙堤终。

C.诗中体现了“早春”的词语有:早莺;新燕、乱花、白沙堤。

D.本诗中表明作者寓情于景的句子是: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3、古诗阅读。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造化钟神秀______

(2)下面对这首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______

A.一;二句用“岱宗夫”把泰山比作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B.三;四句写近观泰山神奇秀丽、巍然耸立的形象。

C.五;六句写黄昏时的山景和诗人的感受。

D.最后两句写望岳而产生登临峰顶的意愿。14、观书有感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1)诗巧妙运用比喻,用“半亩方塘”比喻________,“鉴”写出了方塘的________的特点。“天光云影”比喻________。(2)赏析“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3)这首诗在写作方法上有何特点?请简要说说。15、夏意宋苏舜钦别院深深夏席①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②时一声。【注释】①席:竹席。②流莺:即莺。流:指其鸣声婉转。

(1)本诗通过描写院深席清、____、树阴满地、____、等四幅夏日画面,流露出诗人的____心情。

(2)赏析“石榴开遍透帘明”中“透”字的妙处。评卷人得分四、语言表达(共3题,共27分)16、扩句。

①长势喜人。

②生态保护区生长着银杉树。17、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他堵住了蝙蝠的鼻子。

②外祖父送给了莺儿一幅墨梅。18、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它一听到弦响;心里怎么能不害怕呢?

②对浪费能源的现象,我们怎么能容忍呢?评卷人得分五、判断题(共4题,共16分)19、世界上力气最大的是植物的种子。20、判断正误:“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这里的“野草”指的是鲁迅先生的散文《野草》。21、“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这两句用对偶的手法写出了夏夜特有的景象。22、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采用的是双关的修辞手法。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B【分析】A.“楦头(xuān)“应读“xuàn”;

B.正确;

C.“蝉蜕(tuí)”应读“tuì”;

D.”优然自得“应为”悠然自得“;

答案:B

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字音的辨析;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辨析字形字音,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书写,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词义字义辨析判断.

本题需要做个有心人,平时学习时需要对文章中出现的词语进行积累,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平时认真书写,规范书写,仔细辨析.【解析】B2、D【分析】略【解析】D3、A【解析】A.不准确,打非:指打击制作、出售非法非版物和音像像制品的行为:打黄~。B.准确,一头雾水:形容摸不着头脑,糊里糊涂。C.准确,洪荒之力:指全部的力量,最大的力量。D.准确,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友谊经不起考验,说变就变。故选:A。4、A【分析】考查学生归纳中心思想的能力,概括中心思想的基本步骤是:一、读通文章,理解内容,知道文章的主要内容。二、领会写作意图,想想作者在文章中赞扬什么。【解析】“别了,我亲爱的老师,不舍得离开祖国。故选:A。5、A【分析】考查了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句子指的是说出句子的表层意思,有时又要说出句子的深层含义。表层意思就是指根据字面所表达的,深层意思是指句子所包含的感情,观点,议论或主旨等。理解句子首先要读懂全文所表达的内容,了解文章的主题,再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去理解句子所表达的内容。【解析】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阅读句子“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可知,但死的意义不同,有的比鸿毛还轻。故选:A。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6、wéichízhìxùwēiyán【分析】【分析】维持;保持使继续存在维持秩序。秩序,意思是有条理地;有组织地安排各构成部分以求达到正常的运转或良好的外观的状态。威严,指威势,威信。

【点评】培养学生理解词义,读准字音,会用这些词语造句,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提高学生准确认读拼音的能力。7、性别光线姓名金钱【分析】【分析】形近字;是指几个字形结构相近的字,而形近字的含义却不一样。解释形近字是指几个字形结构相近的字。特点形近字的搭配有一定的规律,并有各自的特点。

【点评】字形指个别字元的外形、形体、写法。学生在书写时要注意辨认形近字和同音字,不要弄混。形近字是指几个字形结构相近的字,而形近字的含义却不一样。解释形近字是指几个字形结构相近的字。特点形近字的搭配有一定的规律,并有各自的特点。8、绿色绿林天空有空【分析】【分析】绿lǜ蓝和黄混合成的颜色;一般草和树叶呈现这种颜色:绿色。lù专用于某些名词:绿林。空kōng体内部的窟窿。空泛。kòng使空,腾出来:空一个格。

【点评】字形分析法指谜面上有关的笔画、部首或整个字组合在一起来猜谜语的方法。将谜面上有关的笔画、部首或整个字组合在一起。多音字,就是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也往往不同。多音字有以下几种用法:读音有区别词性和词义的作用;使用情况不同,读音也不同,读音有区别用法的作用;语体不同,读音不同,读音有区别语体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口语和书面语等;方言词汇的存在造成多音。9、晴朗无影无踪【分析】【分析】晴朗;阳光充足,天空没有云雾。无影无踪,踪:踪迹。没有一点踪影。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

【点评】根据课文内容填空,首先熟读课文,课文熟悉了才能正确填空。10、奢望有朝一日遥不可及风驰电掣【分析】【分析】奢望:因要求过高而难以实现的希望。有朝一日:将来有那么一天。遥不可及:及:到达。指非常遥远;遥远而不可到达。风驰电掣:驰:奔跑;掣:闪过。形容非常迅速;像风吹电闪一样。

【点评】首先理解词义,并用词语造句。比如:不朽:永不磨灭。造句: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注意“奢侈”的书写。三、诗歌鉴赏(共5题,共10分)11、略

【分析】(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和词语释义。闻的意思是听说;本诗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

(2)本题考查对重点诗句的理解掌握。描绘诗句画面时;需正确理解诗句的本义,然后用生动的语言再现画面即可。赏析作者的心态时,需结合画面的特点和写作背景具体分析。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回望妻子儿女,也已一扫愁云,随手卷诗书,全家欣喜若狂。表现了诗人大喜若狂的心态。

答案:

(1)听说;“生平第一首快诗”

(2)画面略。颔联对诗人极为反常举动的描写;恰当地把诗人大喜欲狂的心态逼真地表现出来。

参考译文:

剑门关外;喜讯忽传,官军收复冀北一带。高兴之余,泪满衣裳。回望妻子儿女,也已一扫愁云,随手卷诗书,全家欣喜若狂。老夫想要纵酒高歌,结伴春光同回故乡。我的心魂早已高飞,就从巴峡穿过巫峡,再到襄阳直奔洛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于广德元年(公元763年)春天;那时杜甫52岁。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冬季,唐军在洛阳附近的衡水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了洛阳和郑(今河南郑州);汴(今河南开封)等州,叛军头领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第二年,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自缢,其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等相继投降,至此,持续七年多的“安史之乱”宣告结束。杜甫是一个热爱祖国而又饱经丧乱诗人,当时正流落在四川。他听闻消息后,欣喜若狂,恨不得马上回到和平、安定的家乡。做题时要读懂诗文,仔细体会诗中的佳句妙语,理解作者的情绪情感。

做好此题要根据注释了解诗作的写作背景,阅读全诗了解内容,从诗中的重点语句中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解析】听说;生平第一首快诗12、略

【分析】(1)本题考查重点词语的理解与掌握.乱花的意思是纷繁的花.

(2)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感情的理解与掌握.诗中体现早春的词语有:早莺;新燕、乱花、白杨.故选C.

答案:

(1)纷繁的花(2分)

(2)C(2分)

译文: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低垂,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阳光温暖的树木上栖息;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泥在筑巢.

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总观赏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的白沙堤.

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描写杭州西湖的七律.此诗通过对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西湖风景的喜爱,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做题时要读懂诗文,仔细体会诗中的佳句妙语,理解作者的情绪情感.

做好本题要根据注释了解诗作的写作背景,阅读全诗理解诗歌内容,从诗人所描写的景物特点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读懂诗歌.【解析】纷繁的花;C13、略

【分析】(1)本题考查词义的理解.要要结合语境理解.“造化钟神秀”意思:大自然在这里凝聚了一切钟灵神秀.“造化”指的是大自然.

(2)本题考查对重点诗句的理解掌握.本题考查对诗中重点词语的理解与掌握.第一句诗中的“岱宗“指的泰山;而不是拟人的手法.故A错误.

故选:A

答案:

(1)大自然(1分)

(2)A(2分)

译文:

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伟?走出齐鲁,依然可见那青青的峰顶.神奇自然会聚了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的黄昏.层层白云,荡涤胸中沟壑;翩翩归鸟,飞入赏景眼圈.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此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

此题考查了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赏析诗歌要注意熟读全诗,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懂得用心去感悟,有时需结合写作背景进行赏析.【解析】大自然;A14、略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的理解能力。古人作诗讲究炼字,用简洁的语言展现复杂的内容。答题时结合诗句,理解意思即可。用“半亩方塘”比喻书;鉴”写出了方塘清澈的特点;“天光云影”比喻书中内容。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词语的能力。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示例: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注入新鲜血液,不断创新,才能达到新境界。​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表达技巧的理解能力。首先要了解常见的写作手法: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相间、小中见大、以乐写哀、烘托渲染、对比映衬等。结合具体句子进行分析。这首诗借景喻理,前两句写景,后两句议论。一问一答,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深切而独特的读书感受,暗含哲理。【解析】【小题1】书清澈书中内容【小题2】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注入新鲜血液,不断创新,才能达到新境界。【小题3】借景喻理,前两句写景,后两句议论。一问一答,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深切而独特的读书感受,暗含哲理。15、略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及诗人情感的理解与体悟能力。解答时,需要反复诵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意,根据诗中的意象,体会诗歌意境,揣摩诗人的情感,在此基础上,按照题目要求,结合整首诗歌,抓住关键词句来分析。从诗歌题目“夏意”和诗中的“夏席”“石榴”“树阴”等关键词语,可知诗歌写的是夏季。本诗每一句都是一幅画面,依次描写了院深席清、石榴开遍、树阴满地、梦觉流莺四幅画面,流露出诗人悠闲旷达的心情。

此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语言的能力。解答这类题型,学生应先找准赏析的角度,如修辞、描写方法、写作手法等;再结合语境作正确的赏析。这里要求从重点词语的角度赏析,其答题格式为:释词+表达效果+表现了/赞美了什么。本诗“石榴开遍透帘明”中“透”,穿透的意思,榴花盛开红红如火,却无刺目之感,给人一种润润、娇娇的感觉,意境十足,令人赏心悦目。【解析】【小题1】石榴开遍、梦觉流莺,于炎炎夏日悠闲旷达(恬然自在)【小题2】透:穿透。描写了榴花盛开的情景。它红红如火,却无刺目之感,给人一种润润、娇娇的感觉,意境十足,令人赏心悦目。四、语言表达(共3题,共27分)16、①在农民们的辛勤劳动下,今年小麦的长势十分喜人。②生态保护区生长着上千株枝叶茂盛的银杉树。【分析】【分析】扩句;又称扩写,顾名思义,与缩写刚好相反,它是在主干的基础上添枝加叶,也就是说,根据表达的需要添加上定语;状语、补语等连带成份,使句子的或课文意思更具体形象,充实丰满。

【点评】扩句不能另加主干,如主语“我”不能变成“我们”或“我和某某”。不能改变原句的基本意思和句型。17、①他把蝙蝠的鼻子堵住。②外祖父把一幅墨梅送给了莺儿。【分析】【分析】陈述句与“被”;“把”字句所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但句式变了,使用的场合和效果也有差别。把字句:要强调执行者,就将句中执行者调到句首做主语,后面再加上“把”字和被执行者,即成把字句。被字句:要强调被执行者,就将句中的被执行者调到句首做主语,后面再加上“被”字和执行者,即成被字句。

【点评】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改为第三人称(或第一人称),如果有第二人称,改为具体人称。改换标点符号。冒号与逗号互换,去掉或加上双引号。适当的调整词语,使语句通顺。增删个别词语,保持句子的流畅通顺。18、①它一听到弦响,心里很害怕。②对浪费能源的现象,我们不能容忍。【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