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艺美学复习资料题型: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文本分析(类似于案例分析)重点第一章、艺术的审美经验(看一看就好)在美学上,在审美活动中产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被称为审美经验,艺术的审美经验是文艺美学学科的理论岀发点,是最基本的审美事实。音乐欣赏的三个前提:艺术文本的先行存在、艺术家的二度创作(演奏)、乐意欣赏的听众。应该承认,审美对象的存在是产生我们的审美经验不可缺少的前提,必须有艺术对象,才可能有我们的欣赏。但是,在任何艺术的审美活动中,审美对象(艺术作品)都不以纯然课题的方式存在,因而也不能等同于审美客体(艺术作品文本)。审美客体确实是存在于审美活动之外和之前的,而审美对象只能存在于具体的审美活动之中,也就是存在于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相互遭遇,相互作用之时,因此,主要的环节在于我们的欣赏者。首先我们欣赏艺术对象完全出自愿,无论创作者或者演奏者都不可能强迫我们去欣赏;其次,我们在欣赏的时候乂是完全能动的,是我们的心灵对于艺术对象的一种积极并带有创造性的回应,否则就不可能有那样的感受和想象,就不可能产生那样的审美经验。正如我们在欣赏音乐的时候,在我们的审美经验中,或者说在我们内心被及其的情感体验、想象和感悟中,作曲家写出的那些无生命的乐谱符号,乐队奏出的那些物理性的声波震动,才变成了动人的乐音和旋律。也就是说,乐曲只有在我们的审美经验中才能从前在的状态转变成为它现实的存在。如此看,在我们欣赏艺术形象的时候,最基本的审美事实既不是文本的存在,也不是演奏,而是我们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审美经验。因为如果没有我们的审美经验,就没有这艺术形象的存在。审美经验与审美对象的关系:米杜夫海纳认为,如果说审美对象只有在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遭遇(即杜夫海纳所说的审美知觉的形成)时才能存在,那么它的呈现也只有在审美主客体遭遇的那一时刻产生的审美经验中才有可能。这就是说,审美经验的产生与审美对象的呈现是同时发生的,审美经验的产生就意味着审美对象的呈现,而审美对象的呈现就意味着审美经验的产生。审美经验和审美对象是合二为一的、不可分割的统一的整体,它就像一张纸的两面,从主观看是审美经验,从客观看是审美对象。所以,在审美活动的范围内,既不能说审美经验是审美对象的前提,也不能说审美对象是审美经验的前提,因为两者有着一个共同的前提,就是审美主体和客体的相遇或相互作用。而当我们作为审美主体面对审美客体并与之发生审美关系时,我们最先意识到的是审美对象在我们的审美经验中呈现和展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把审美经验看做是最基本的审美事实,并将其确立为我们文艺美学研究的出发点。原子事实:我们在进入艺术的审美活动之初最先真切地感受到的审美事实。美必须具有的儿个基本特点:感性形象性“形”更多是指可见事物的外貌,而象则更多指天象或象征之意。《周易》:“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一一直观感性;以痕迹征兆象征之意。《老子》:“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一一多了“想象”的意思了。艺术作品的思想包含在形象中,毫无痕迹却别有味道。严羽《沧海诗话》:“诗有别才,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事实上,人们很多复杂的悄感往往不是语言所能穷尽的,象却表达更多的含义。闲愁“一川烟雨,满城风絮。”归期''巴山夜雨涨秋池”相思“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非功利性三种态度:科学、现实功利、非功利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一一《青松》陈毅阴阴清禁里,苍翠满春松。一一《禁里春松》唐代陆情感的感染性审美必须以形象感染人,打动人,以悄动人是审美的重要特点,它不像传输科学知识或哲学道理,用抽象、客观的概念给人理性的知识。据记载,清朝有人在春节间阅读《红楼梦》七遍,因深感黛玉之悲。最终抑郁而终。在文学艺术的审美中,主要是一种悄感的逻辑而不是科学的逻辑,按照科学的道理不能发展的事情,按照审美的情感逻辑却可以发生。用一般的日常科学常理来衡量文学艺术,往往是行不通的。汉乐府《上邪》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4。美是一个具有相对性的概念美总是与一定历史时期。一定生产力水平,一定文化意识形态的特定人群相联系的一个概念,鲜美的相对性是美这个概念所持有的。它有主观性,时代性,民族性等等,因而不可避免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大唐之音”的豪迈气概,雄健高昂,激惜向上,“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礼拜行路难)“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宋词的秀美优雅,深沉意蕴,淡雅深致。“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第二章、艺术的审美范畴审美范畴:是指人们对美、对艺术的感受和体验所呈现出来的审美现象,以及艺术美的基本类型和基本形态。即时审美经验的类型,也是审美现象的类型。审美范畴是审美经验和审美现象具有最大共同性的类型,也是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中都普遍存在着的审美类型。其综合构成人的完整性,或者说不同的审美范畴是人的存在的完整性的不同侧面,它往往是成对出现的。一•优美与崇高崇高昂扬向上,优美给人以愉悦的乍受。优美:优美通常亦成为美,是美学和文艺美学的一个基本范畴。优美指以和谐为基本特征,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可亲可爱的审美对象和审美类型。优美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它基于人的生活。基于审美经验,但乂超越个人的日常生活,具有明显的神圣性和超验性(二重性)。崇高:是人的本质力量(人的需要一一自山自觉的活动或劳动,在其现实性上,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经过巨大的异己力量的压抑、派车、震撼之后,最终通过人生实践而得到全面的高级和完整的体现。在崇高形态中,人不仅超越了对象,也超越了人自身。就审美经验而言,它使主体受到了震撼,带有庄严感或敬畏感,其至伴有某种程度的恐惧或痛苦。毕达哥拉斯(古希腊),音乐两个类型:一种男子气的,尚武的,粗犷而乂激动人心的;另一种则是甜蜜蜜软绵绵的。(第五交响曲“我要卡住命运的喉咙,它决不能把我完全压倒!”命运敲门的声音“恩格斯)西塞罗(罗马)进一步把美分为秀美和威严两种:一种在于秀美,另一种在于威严,我们必须把秀美看做女性美,把威严看做男性美。西方美学史关于崇高的认识:(一)、古罗马修辞学家朗吉穹斯最最早提出“崇高“的概念。他在《论崇高》里说:“天之生人,不是要我们做卑鄙下流的动物,它带我们到现实生活中来,到包罗万象的宁宙中来,要我么做造化万物的观光者,所以它一开始边在我们心灵中植下一种热情一一对一切伟大的、比我们更深深的事物的渴望。”崇高的五个源泉:(前两个主要是天赋,后三个重要的是技巧)庄严伟大的思想;慷慨激昂的感情;运用藻饰的能力;高雅的措辞;5堂皇的结构。《论崇高》崇高风格的表现:文章风格:格调高昂、伟大、庄严、雄浑一一例如:荷马史诗、西塞罗演讲对观众的效果:不是说服,而是狂喜;不能自控,难以抗拒;不是润物无声,而是瞬间现出全部威力朗吉穹斯认为崇高感的主要心理特征就是诗人心荡神驰、热血沸腾、如痴如醉、即主体心灵出于激荡状态。(二) 英国18实际博克最早对崇高与美进行比较研究,他在《论崇高与美》中从生理学的观点对二者进行比较。他把人类的生理本能氛圉“自我保存“和”种族保存“两类,分别是崇高感和美感产生的基础。自我保存收到威胁就引起恐惧,恐惧就是崇高感的主要内容。种族保存的本能表现在对异性的爱,爱就是美感的主要内容。(三) 康德真正确立了崇高在美学中的独特地位。他把崇高分为数量的崇高和力量的崇高两类。“只要我们自觉安全,它们的星族航愈可怕,也就愈有吸引力,我们就欣然把这些对象看做崇高的,因为它们把我们心灵的力量提高到超出惯常的凡庸,使我们显示出另一种抵抗力,有勇气去和自然这种表现的万能进行较量。”崇高的表现形态:1.自然界中的崇高:数量上的巨大和力量上的强大,显示出一种人的感官难以把握的无限大的特性。当人们在实践中积累起足够的经验,认识到这类自然存在对于自己只是一种危险的象征,而不会构成现实的威胁时,就产生了崇高。在中国古代没有崇高这一概念,相当的是“大”、“阳刚之美”、“风骨“”豪放“:大:①老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曰大。“孔子:“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孟子:充实之为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二.丑与荒诞1853年,罗森克兰兹《丑的美学》标志着丑成为一种特殊的审美形态,是对于现代丑学的开启。(重点)艺术中的丑及其审美特征:我们认为,现实中的丑和艺术中的丑是两种不同的现象。虽然他们之间存在着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但是对于审美经验而言,性质是根本不同的。正如少女用歌声表达她失去爱情是美的,而守财奴用歌声表达他失去钱财的痛苦并不具有审美价值一样,丑和恐怖在现实中,以及不同的艺术作品中的存在方式和效果也是不一样的。如果说罗丹的《老妓女》(雕塑)通过展现一个老年妇女枯萎的肌肉、遍布皱纹的肌肤、平瘦扁平的乳房、弯曲的四肢,唤起人们深深的同情,撞响警钟,告诫人们不要纵欲好色,那么,像毕加索的《亚维农的少女》和波德莱尔的《腐尸》等作品,则把少女形体的优美与丑和令人恐怖的情景联系起来,引起人们的一种新的审美体验。(总结一下,这则强调了儿次,可能出)55面待补充荒诞的审美特性:1) 荒诞的文学艺术在形式上是非理性的、不合理的,但是,将荒诞作为艺术表达的主题并成功地进行表现,却是艺术家对现实关系和艺术形式进行批判性分析和把握后之后的理性选择,其效果是对荒诞的现实和人际关系的颠覆和解构2) 荒诞的文学艺术作品是社会特定时期和状态的产物,在形式上是从“美的规律”的相反方向进行艺术变形,在内容上,是对非人性化和反人性化的表现,其内在的根据首先是现实的荒谬性和荒诞性,其次是艺术家的心中执着地保持着大一“美的规律:以及美好人性的期盼和向往。3) 作为一种审美类型,荒诞是西方艺术史和审美关系开始转型的表征。在问题复兴运动以来,西方的艺术创作和审美关系的发展是从内容与形式的平衡关系、从艺术形式与社会内容的丰富联系,像艺术越来越自律话、形式化方向发展,内容和形式的关系,越来越像形式一极倾斜的过程。三.悲剧与喜剧(1) 关于“中国是否有悲剧”的看法:莎士比亚悲剧的三要素:①冲突的必然性②命运的逆转③悲剧效果(2) 命运悲剧一一,性格悲剧一一古典文学中的悲剧(重点)(3)悲剧作为文艺的审美范畴,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53面,待补充)首先,悲剧表现了对于某一个体或某一族群具有重要意义的价值的毁灭。其次,艺术作品中的悲剧不应该是偶然的不幸事件,而应该是有某种必然性的。最后,对悲剧艺术作品的体验必然伴随着强烈的痛苦体验,这种痛苦的审美经验一方面把我们内心深处的恐惧和备件投射出来,成为我们自己批判性审视的对象;另一方面,我们乂在悲剧主人翁的身上感受到某种崇高和伟大的东西,从而唤起和激发出一种情绪,积极为被侮辱、受迫害的弱势者辩护和抗争,其至愿意献出生命。这种情感和体验是人性的证明,也是世界美好的根据。第三章、艺术创作的审美特性一.艺术创作与艺术经验宗教迷狂只是一种弃绝感性经验和认识成果的神秘悄感,它不接受科学的指导和理性的约束,带有非理性的特点。所谓情感的“理性化形式”,也就是常言所说的“合情合理”、“悄理相融”的情况,这是艺术家创作活动的基本准则。二•艺术创作中的想象符号艺术家的创作活动往往是以符号作为基本材料的,他们已经摆脱了知觉那种直接受制于对象的客观性面而有了表征性,其包含的创造力水平有了明显的上升。(重点)符号的特性可与信号相比较而得出:其一,符号所代表的实物并不当时在场或即刻出现,绿色作为交通信号表示当时可以通行,而绿色作为艺术符号便只是意味着春天、生机、欣欣向荣等,如诗歌里云:“春风乂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其中绿色所表征的东西并不即刻来临。其二,符号所表征的是观念的东西、想象的东西,而不像信号所代表的东西则是物质的,行动的,钟声作为信号会引起下课或上课的实际行动,但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悠远意境并不预示什么事情即将发生,而只是让人静观和体味。比如“红袖”就是观念上的东西。其三,如果说信号带有约定俗成的性质的话,那么,符号就必须在此之上更带有文化的色彩,它不仅要在形象外观上来的更加鲜明、生动、简洁、明快,而且要有文化传统的根底,反映人们内心深处的文化意蕴和民族心理,如梅兰竹菊“四君子”之所以成为某种道德风范的符号,与中国人传统的伦理观念和“比德”倾向是分不开的。其四,苏珊朗格指出,符号只包含三个基本要素,即主体。信号、客体,而符号则包含了四个基本要素,即主体、符号、概念、客体。符号比信号多了一个“概念”要素,因此,符号与它所代表的事物的联系比信号更富有主观色彩。艺术符号同时也是人类思想形式的创造,当然这种思想必须与悄感上和形象同在,融化在情感和形象之中。总之,符号体现的是一种想象性意识和创造性心理,它仍然必须得到情感和理智的充实。符号的两类:需要辩证认识结合73面三.艺术创作中的惜感与理智理智与1W感的关系:感惜在艺术构思中是动力因素,理智则是约束、规范因素;没有感情徒有理智,理智便有束缚想象力的负作用;失去理智而徒有感1W,感情也能将作家推向不知所往;理智与感惜之间是冲突还是相互促进,往往被作家当下的心理状态所决定。(重点)艺术创作心理中情感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辽宁2025自考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简答题专练
- 广东2025自考人力资源管理公共关系学选择题专练
- xx片区污水管网改造工程技术方案
- 堤防工程水土保持与绿化方案
- 旅游区生态景观的气候适应性设计
- 4.1 电荷与电流教学设计第一课时-2023-2024学年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
- 2024秋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0 三黑和土地说课稿 新人教版
- 音乐就在你心中说课稿-2025-2026学年中职基础课-拓展模块 上册-高教版(2023)-(语文)-50
- 高教社(第二版)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中职中职专业课财务会计类73 财经商贸大类
- 2025年烹饪营养考试试题及答案
- 行前说明会流程
-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各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
- 《另眼观察》(课件)-2024-2025学年沪书画版五四学制(2024)美术六年级上册
- 2023部编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 竞选竞选大学心理委员参考课件
- 体育运动概论1
- DZ∕T 0248-2014 岩石地球化学测量技术规程(正式版)
- FBS-GC-001-分布式光伏施工日志
- 月考试卷讲评课课件
- 游戏:看表情符号猜成语PPT
- 影视鉴赏-第一章-影视鉴赏的基本概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