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18-2019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2分)云南是著名的茶马古道的源头,赶马人喜欢在马的脖子上系个铃铛,当马帮在山间行走时,叮叮当当的铃声传出山外,故有“山间铃响马帮来”的美谈,铃声是铃芯击打铃壳使其而发声;人们是根据声音的来辨别出铃声而不是其它物体发出的声音。2.(2分)如图所示是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时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得到的照片,曝光时间间隔为0.02s,木块从1位置到3位置运动的距离是cm,木块从1位置到4位置运动的速度为。3.(2分)“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鱖鱼肥,“是唐代张志和描写湖州境内西苕溪美景的词句。如图所示的是一只白鹭平行于水面飞行的画面,若以白鹭为参照物,它在水中的倒影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白鹭的倒影是由于形成的。4.(2分)如图所示是足球比赛中的精彩瞬间,运动员使用头球改变球的运动轨迹,说明,运动员顶球的过程中可能头部受伤,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5.(2分)为加强交通管理和社会治安,临沂市安装了“海燕系统”,该系统具有跟踪、抓拍及人脸识别功能。如图所示,系统摄像机的镜头是透镜,拍摄时车辆和行人离镜头的距离应满足的条件是。6.(2分)密度有广泛的应用:我国新一代航天运载火箭箭体采用密度比较的新材料,使有效载荷增大。火灾时室内人员在撒离过程中要尽量弯腰降低身体高度,是因为有毒气体的温度升高,体积变导致密度变小而集中在房间的上部。(均选填“大”或“小”)7.(2分)平时我们习惯于讲水比油重“实际上指的是水的比油大,平时我们也习惯于讲大人比小孩重”,实际上指的是大人的比小孩大。8.(2分)图中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N,图中物块的质量为kg(g=10N/kg)9.(2分)山体滑坡是一种强降雨天气极易发生的自然灾害,强降雨时,由于雨水浸入,有些本来不够稳固的山体的不同地质层(板块)之间摩擦力,部分山体在的作用下向下滑动而导致山体滑坡。10.(2分)小明把装有450mL纯净水的容器放进冰箱,当容器里的水全部变成冰以后,冰的质量是g,此过程体积变化了cm3.(ρ水=1×103kg/m3,ρ冰=0.9×103kg/m3)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对应的位置11.(3分)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60g B.标准篮球的直径约为10cm C.普通教室门的高度一般为3m D.女生跑完800m所用时间约为60s12.(3分)共享单车是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小杨骑共享单车游玩邛海湿地公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杨骑行的速度最大可以达到50m/s B.小杨下坡时不蹬车,单车继续滑行是因为受到惯性 C.小杨骑车匀速转弯时,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 D.以上说法都不对13.(3分)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区分的 B.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C.中考期间建筑工地夜间停止施工,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密闭的广口瓶内,抽出瓶内空气的过程中听到声音变大14.(3分)如图是观察对岸的树木在水中倒影的光路图,正确的是()A. B. C. D.15.(3分)下图能正确表示近视眼及其矫正的一组图片是()A. B. C. D.16.(3分)在物理实验过程中经常要使用一些测量工具,测量工具的使用有很多注意事项,下列关于测量工具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A.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时,发现指针偏离分度盘中央应调节平衡螺母直至平衡 B.在月球上,天平依然可以测物体的质量 C.用量筒和水测小石块的体积时,只要保证水能淹没小石块即可 D.使用量筒或量杯前必须要确定它的“0”刻度线17.(3分)如图所小,用扳手拧螺母,手握在扳手位置C的效果会更好,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A.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B.与力的方向有关 C.与力的大小有关 D.与受力面积有关18.(3分)同学们正在考物理,在答题时下列可以减小摩擦的做法是()A.用力握紧笔杆 B.提笔之处做得比较粗糙 C.用力擦去铅笔痕迹 D.用笔尖有小滚珠的笔书写19.(3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同学站在滑板上,在早冰场上相对而立,如果甲用60N的力推乙如图所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甲静止不动,乙向后退 B.乙静止不动,甲向后退 C.乙由静止变为后退,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乙向后退的过程中,始终受到60N推力的作用20.(3分)甲、乙两种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是()A.8:1 B.4:3 C.4:1 D.2:1三、作图题(每题3分,共6分)21.请画出图中人眼通过平面镜M看到桌子底下橡皮S的光路。22.请在图中的小刚身上画出他在粗糙表面上下滑时的受力示意图。(不计空气阻力)四、实验与探究(第23题7分,第24题7分,第25题8分,共22分)2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实验用光具座的长度为1m,如果有焦距为10cm、25cm的两块凸透镜,应该选择焦距为cm的凸透镜完成实验(2)实验前应点燃蜡烛,观察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是否在上,这样做的目的是。(3)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相对位置如图甲所示时,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则像是倒立的实像。(4)实验中,不但虚像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实像也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如图乙所示在第(3)的基础上,拿掉光屏,用肉眼在(选填“A“、“B“或C)位置沿图示方向能看到这个实像。(5)在第(3)的基础上,当光屏略微向右移动时,光屏上的像将会模糊,如果蜡烛与凸透镜不动,那么,在凸透镜前放置(选填“凸”或“凹”)透镜,才可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这其实就是(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矫正原理。24.小丽同学想知道家里一只陶瓷茶壶的密度,她用壶盖进行实验(1)将壶盖放在调好的天平的左盘,往右盘放入砝码并移动游码,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壶盖的质量为g。(2)如图乙将壶益浸没到装满水的烧杯里,然后把溢出的水倒入量筒中,测出水的体积如图丙所示,为cm3,则壶盖的密度是kg/m3(3)用该方法测出壶盖的密度比真实值(选填“偏大”或“偏小”)(4)小图接着用现有的器材探究水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①在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量空烧杯的质量时,往右盘中加入最小的砝码后,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丁所示,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②她描绘出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图线如戊图中A所示。她分析后发现,由于误将烧杯和水的总质量当作了水的质量,导致图线A未经过坐标原点,由此推断:水的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图线应是(选填戊图中“B”、“C或“D”)。25.如图所示是用相同木块“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1)在实验中需(选填“加速”、“匀速“或“减速“)拉动木块,使拉力大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滑动摩擦力大小。(2)由两图所示的实验可知:压力一定的情况下,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3)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是否有关,应比较两图所示实验。(4)某同学想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受力面积是否有关,他将图甲中的木块沿竖直方向截掉一部分后,重复图甲所示的实验,测得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变小,由此选填(“可以”或“不可以”)得出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情况下,受力面积越小滑动摩擦力越小”,原因。(5)若用未校零,已有一定读数的弹簧测力计进行上述实验,则测出的滑动摩擦力大小(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实际滑动摩擦力大小。五、综合应用(26题10分,27题12分,共22分)26.小聪每天步行上学,为了测算从自己家到学校的路程。他先到学校田径运动场的跑道上以平时行走的速度步行100m,测出所用时间为80s;然后再测出以相同的速度从他家步行到学校用时10min.求:小聪步行的速度是多少m/s?从小聪家到学校的路程是多少m?27.狮子是兽中之王,其形象威雄壮,荡气凌然。古有雕刻石狮子摆放在宫廷建筑、园林名胜、官衙庙堂、豪门巨宅前,用以镇宅护卫。流传至今,有些企业、政府、银行以及豪富家宅的门口,还有这种安放石狮子镇宅护院的遗风不泯。现知某单位门口摆放的一座石狮子质量为1.5t,为了知道它的体积,取一小块质量为10g,体积为4cm3的同种石料,g取10N/kg。求(1)石狮子受到的重力(2)石料的密度(3)石狮子的体积
2018-2019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2分)云南是著名的茶马古道的源头,赶马人喜欢在马的脖子上系个铃铛,当马帮在山间行走时,叮叮当当的铃声传出山外,故有“山间铃响马帮来”的美谈,铃声是铃芯击打铃壳使其振动而发声;人们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辨别出铃声而不是其它物体发出的声音。【分析】(1)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2)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解答】解:(1)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铃声是铃芯击打铃壳使其振动而发声。(2)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人们根据铃声与其它物体发出的音色不同来辨别。故答案为:振动;音色。2.(2分)如图所示是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时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得到的照片,曝光时间间隔为0.02s,木块从1位置到3位置运动的距离是3.60cm,木块从1位置到4位置运动的速度为0.9m/s。【分析】(1)刻度尺的读数:先要明确分度值,在读出准确数字之后,还要读出估计数字,当物体的末端正对刻度尺的刻度时,也要读出估计数字0;(2)根据频闪的次数和频闪的时间间隔,结合图示计算木块从1位置运动到4位置的距离和所用的时间;由v=计算木块从1位置到4位置运动的速度。【解答】解:(1)由图知,刻度尺分度值为1mm,则木块从1位置运动到3位置时距离为:6.20cm﹣2.60cm=3.60cm;(3)由图知,木块从1位置运动到4位置时,频闪3次,所用时间为t=0.02s×3=0.06s,木块运动的距离:s=8.00cm﹣2.60cm=5.40cm=0.054m,则木块从1位置到4位置运动的平均速度:v===0.9m/s。故答案为:3.60;0.9m/s。3.(2分)“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鱖鱼肥,“是唐代张志和描写湖州境内西苕溪美景的词句。如图所示的是一只白鹭平行于水面飞行的画面,若以白鹭为参照物,它在水中的倒影是静止(选填“运动”或“静止”)的,白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分析】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水中倒影响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解答】解:一只白鹭正平行于水面飞行,白鹭和白鹭所成的像关于水面是对称的,若以白鹭为参照物,像与白鹭之间没有位置的变化,故像(即它在水中的倒影)是静止的;白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故答案为:静止;光的反射。4.(2分)如图所示是足球比赛中的精彩瞬间,运动员使用头球改变球的运动轨迹,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员顶球的过程中可能头部受伤,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分析】(1)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解答】解:(1)运动员使用头球改变球的运动轨迹,足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运动员顶球的过程中可能头部受伤,这是因为头部顶球的同时也受到足球的作用力,即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答案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相互的。5.(2分)为加强交通管理和社会治安,临沂市安装了“海燕系统”,该系统具有跟踪、抓拍及人脸识别功能。如图所示,系统摄像机的镜头是凸透镜,拍摄时车辆和行人离镜头的距离应满足的条件是u>2f。【分析】凸透镜成像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头。【解答】解: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头,拍摄时车辆和行人离镜头的距离应满足的条件是u>2f。故答案为:凸;u>2f。6.(2分)密度有广泛的应用:我国新一代航天运载火箭箭体采用密度比较小的新材料,使有效载荷增大。火灾时室内人员在撒离过程中要尽量弯腰降低身体高度,是因为有毒气体的温度升高,体积变大导致密度变小而集中在房间的上部。(均选填“大”或“小”)【分析】(1)航天运载火箭的工作特点决定了其质量不可能太大,因此,在体积固定的情况下,要想减小质量,只能使密度减小;(2)密度大小的影响因素:物质的种类、温度、气压、状态。【解答】解:航天运载火箭箭体采用密度小的材料才能在体积一定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减小质量,使有效载荷增大;气体的密度与温度的关系:一定质量的气体,当温度升高时,体积膨胀,密度变小;反之当温度降低时,体积缩小,密度变大。所以,发生火灾时,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温度较高,体积变大,密度较小而上浮,会分布在房间上方,所以为了避免吸入燃烧时产生的有毒气体,应该尽量弯腰降低身体高度。故答案为:小;大。7.(2分)平时我们习惯于讲水比油重“实际上指的是水密度的比油大,平时我们也习惯于讲大人比小孩重”,实际上指的是大人的质量比小孩大。【分析】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同种状态)密度相同,不同的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据此分析回答。【解答】解:“水比油重”实际上指的是:水的密度大,即相同体积的水和油比较,水的质量大;“大人比小孩重”,实际上指的是大人的质量比小孩大。故答案为:密度;质量。8.(2分)图中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图中物块的质量为0.22kg(g=10N/kg)【分析】明确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与分度值,再根据指针位置读出示数。再利用G=mg求出物块的质量。【解答】解:读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其示数为2.2N,即测得物块的重力为2.2N。由G=mg得物块的质量:m===0.22kg。故答案为:0.2;0.22。9.(2分)山体滑坡是一种强降雨天气极易发生的自然灾害,强降雨时,由于雨水浸入,有些本来不够稳固的山体的不同地质层(板块)之间摩擦力变小,部分山体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滑动而导致山体滑坡。【分析】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解答】解:强降雨时,由于雨水浸入,有些本来不够稳固的山体的不同地质层(板块)之间渗入水,使得接触面变光滑,摩擦力变小,部分山体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滑动而导致山体滑坡。故答案为:变小;重力。10.(2分)小明把装有450mL纯净水的容器放进冰箱,当容器里的水全部变成冰以后,冰的质量是450g,此过程体积变化了50cm3.(ρ水=1×103kg/m3,ρ冰=0.9×103kg/m3)【分析】(1)已知水的体积和密度,利用公式m=ρV得到水的质量;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状态无关,水结冰后,质量不变;(2)已知冰的质量和密度,根据V=求出冰的体积;冰的体积减去水的体积即为水结冰后体积的变化。【解答】解:(1)因为ρ=,所以水的质量为m=ρ水V水=1.0g/cm3×450cm3=450g;因为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其大小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无关,所以,水结冰后,质量不变,即冰的质量为450g;(2)由ρ=可得水结冰后,冰的体积:V冰===500cm3;水结冰后体积改变了:△V=500cm3﹣450cm3=50cm3。故答案为:450;50。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对应的位置11.(3分)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60g B.标准篮球的直径约为10cm C.普通教室门的高度一般为3m D.女生跑完800m所用时间约为60s【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答】解:A、8个鸡蛋的质量大约1斤,而1斤=500g,所以一个鸡蛋的质量在60g左右。故A符合实际;B、一根筷子的长度在25cm左右,标准篮球的长度略大于此数值,在30cm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C、老师的身高在170cm左右,普通教室门的高度略大于此数值,在200cm=2m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D、女生跑完800m所用时间约为210s。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A。12.(3分)共享单车是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小杨骑共享单车游玩邛海湿地公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杨骑行的速度最大可以达到50m/s B.小杨下坡时不蹬车,单车继续滑行是因为受到惯性 C.小杨骑车匀速转弯时,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 D.以上说法都不对【分析】(1)共享单车的速度约为5m/s;(2)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本身具有的一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只能说“具有”,不能说“受到惯性”;(3)物体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大小的变化都属于运动状态的变化。【解答】解:A、50m/s=180km/h,该速度比小汽车在高速公路上的速度还快,所以小杨骑行的速度不可能达到50m/s,故A错误;B、小杨下坡时,由于共享单车具有惯性,所以不蹬车也能继续向前滑行;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故B错误。C、小杨骑车匀速转弯时,运动方向不断变化,其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C错误;所以,以上说法都不对,故选D。故选:D。13.(3分)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区分的 B.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C.中考期间建筑工地夜间停止施工,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密闭的广口瓶内,抽出瓶内空气的过程中听到声音变大【分析】(1)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2)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3)减弱噪声有三条途径,即在三个不同的位置﹣﹣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4)声音的传播靠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大多是由空气这种介质传播的。【解答】解: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区分的。故A错误;B、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故B正确;C、建筑工地夜间停止施工,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D、声音的传播靠介质;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密闭的广口瓶内,抽出瓶内空气的过程中,介质逐渐减少,故听到声音变小;故D错误;故选:B。14.(3分)如图是观察对岸的树木在水中倒影的光路图,正确的是()A. B. C. D.【分析】首先确定光的传播方向,然后根据倒影属平面镜成像现象,其原理是光的反射,对各个图进行分析。【解答】解:ACD、图中光线来自水中,且光是直线传播或发生光的折射,故ACD错误。B、树木在水中倒影,是因为来自岸上树木的光线斜射到水面上发生反射,反射光线进入眼睛,所以才能观察到对岸的树木在水中的倒影,故B正确。故选:B。15.(3分)下图能正确表示近视眼及其矫正的一组图片是()A. B. C. D.【分析】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太强,使远处物体射来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由此可以确定哪一个图表示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近视眼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解答】解: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进行矫正。故B图符合要求。故选:B。16.(3分)在物理实验过程中经常要使用一些测量工具,测量工具的使用有很多注意事项,下列关于测量工具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A.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时,发现指针偏离分度盘中央应调节平衡螺母直至平衡 B.在月球上,天平依然可以测物体的质量 C.用量筒和水测小石块的体积时,只要保证水能淹没小石块即可 D.使用量筒或量杯前必须要确定它的“0”刻度线【分析】(1)调节横梁平衡时,要移动平衡螺母,在称量过程中不能再移动平衡螺母,要增减砝码或移动游码。使天平横梁再次平衡。(2)月球上依然存在着引力,所以在月球上,弹簧测力计依然能够测力,天平依然可以测物体的质量;(3)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被测液体体积不能超过量筒的最大测量值;要利用量筒和水测量石块的体积,必须使石块全部浸没在水中。(4)量筒和量杯是用来量取液体的,也就是看看你倒入其中的液体有多少毫升,里面没有液体就是0。【解答】解:A、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时,若发现指针偏离分度盘中央,要移动游码,不能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故A错误;B、月球上仍然存在着引力,所以在月球上,弹簧测力计仍然能够测重力,天平仍然可以测物体的质量,故B正确;C、用量筒和水测小石块的体积时,为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石块必须全部浸没在水中,同时石块放入水中后水面不超过量筒的最大测量值,故C错误;D、量筒和量杯是用来测量液体的体积,也就是看看你倒入其中的液体有多少毫升,不需确定它的“0”刻度线,故D错误;故选:B。17.(3分)如图所小,用扳手拧螺母,手握在扳手位置C的效果会更好,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A.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B.与力的方向有关 C.与力的大小有关 D.与受力面积有关【分析】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三要素是: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哪个因素不同,就是研究的哪个因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解答】解:用扳手拧螺母,手握在扳手位置C,与在A、B点相比,力的大小和方向相同,而力的作用点不同,而手握在扳手位置C的效果会更好,因此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的关系。故选:A。18.(3分)同学们正在考物理,在答题时下列可以减小摩擦的做法是()A.用力握紧笔杆 B.提笔之处做得比较粗糙 C.用力擦去铅笔痕迹 D.用笔尖有小滚珠的笔书写【分析】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代替滑动。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用力握紧笔杆,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故A不符合题意;B、提笔之处做得比较粗糙,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B不符合题意;C、用力擦去铅笔痕迹,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故C不符合题意;D、用笔尖有小滚珠的笔书写,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力,故D符合题意。故选:D。19.(3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同学站在滑板上,在早冰场上相对而立,如果甲用60N的力推乙如图所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甲静止不动,乙向后退 B.乙静止不动,甲向后退 C.乙由静止变为后退,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乙向后退的过程中,始终受到60N推力的作用【分析】(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甲对乙施加力的同时,甲也受到一个大小相同的,方向相反的一个力;(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速度变化和方向变化都属于运动状态的变化。【解答】解:AB、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甲、乙都受到一个60N的力,都会改变原来的静止状态,都会由静止变为运动,故A、B错误;C、由于乙受到甲力的作用,乙由静止变为后退,力改变了乙的运动状态,说明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正确;D、甲和乙接触的瞬间甲和乙都受到60N的推力,当甲和乙分开时,甲和乙不再有力的作用,甲、乙都向后退是由于物体具有惯性的原因,故D错误。故选:C。20.(3分)甲、乙两种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是()A.8:1 B.4:3 C.4:1 D.2:1【分析】从图象中读出任意一组数据,根据ρ=求出两物体的密度,然后得出两者的密度之比。【解答】解:由图象可知,当V甲=1cm3时,m甲=8g;当V乙=4cm3时,m乙=4g,则两种物体的密度分别为:ρ甲===8g/cm3,ρ乙===1g/cm3,则ρ甲:ρ乙=8g/cm3:1g/cm3=8:1。故选:A。三、作图题(每题3分,共6分)21.请画出图中人眼通过平面镜M看到桌子底下橡皮S的光路。【分析】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S的像点,根据反射光线反向延长通过像点,可以由像点和眼睛点确定反射光线所在的直线,从而画出反射光线,并确定反射点,最后由发光点和反射点画出入射光线,从而完成光路。【解答】解:选作出S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即为像点S′,连接S′与人眼的连线交平面镜于点为入射点,从而画出反射光线,连接S和入射点连线画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22.请在图中的小刚身上画出他在粗糙表面上下滑时的受力示意图。(不计空气阻力)【分析】(1)力的示意图就是将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表示在图上;(2)分析小刚受到的力,受重力、支持力,在下滑时还受摩擦力的作用,摩擦力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沿斜面向上。【解答】解:不计空气的阻力,小明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支持力垂直于物体的下表面指向物体,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如图所示:四、实验与探究(第23题7分,第24题7分,第25题8分,共22分)2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实验用光具座的长度为1m,如果有焦距为10cm、25cm的两块凸透镜,应该选择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完成实验(2)实验前应点燃蜡烛,观察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是否在同一高度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3)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相对位置如图甲所示时,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则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4)实验中,不但虚像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实像也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如图乙所示在第(3)的基础上,拿掉光屏,用肉眼在C(选填“A“、“B“或C)位置沿图示方向能看到这个实像。(5)在第(3)的基础上,当光屏略微向右移动时,光屏上的像将会模糊,如果蜡烛与凸透镜不动,那么,在凸透镜前放置凹(选填“凸”或“凹”)透镜,才可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这其实就是近视眼(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矫正原理。【分析】(1)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光具座的长度至少为凸透镜焦距的4倍;(2)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为了保证所成的像呈现在光屏的中央,必须保证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同一高度、同一直线上;(3)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4)凸透镜成实像时,像与物体在蜡烛的两侧;(5)凸透镜成实像是,像距变大,像变大,物距减小;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解答】解:(1)光具座的长度是1m,根据凸透镜实验的光具座至少为凸透镜焦距的4倍,所以凸透镜选择10cm;(2)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桌面上,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3)由图可知,此时的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4)凸透镜成实像时,像与物体在蜡烛的两侧,此时应在蜡烛的异侧透过凸透镜观察实像,故应在C处;(5)当光屏略微向右移动时,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此时像距变大,那么应在凸透镜前放置对光线起发散作用的凹透镜;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故答案为:(1)10;(2)同一高度;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3)缩小;(4)C;(5)凹;近视眼。24.小丽同学想知道家里一只陶瓷茶壶的密度,她用壶盖进行实验(1)将壶盖放在调好的天平的左盘,往右盘放入砝码并移动游码,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壶盖的质量为43.2g。(2)如图乙将壶益浸没到装满水的烧杯里,然后把溢出的水倒入量筒中,测出水的体积如图丙所示,为20cm3,则壶盖的密度是2.16×103kg/m3(3)用该方法测出壶盖的密度比真实值偏大(选填“偏大”或“偏小”)(4)小图接着用现有的器材探究水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①在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量空烧杯的质量时,往右盘中加入最小的砝码后,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丁所示,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先取下小砝码,再向右适当移动游码,使横梁平衡。②她描绘出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图线如戊图中A所示。她分析后发现,由于误将烧杯和水的总质量当作了水的质量,导致图线A未经过坐标原点,由此推断:水的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图线应是C(选填戊图中“B”、“C或“D”)。【分析】(1)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总质量与游码所对刻度之和;(2)已知壶盖的质量和体积,利用ρ=计算壶盖的密度;(3)因为茶壶密度等于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所以测量的偏差从质量或体积的测量过程中分析;(4)若最小的砝码不能使天平平衡,则应取出该砝码,通过移动游码来使天平平衡;对比水和烧杯的图线得出水的图象。【解答】解:(1)在天平的标尺上,1g之间有5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0.2g,即标尺的分度值为0.2g;壶盖的质量为m=20g+20g+3.2g=43.2g;(2)壶盖的体积为V=20m3,壶盖的密度为:ρ===2.16g/cm3=2.16×103kg/m3;(3)把溢出的水倒入量筒中时,小桶中会残留少量的水,则所测壶盖的体积偏小,根据密度公式ρ=可知,测得的密度比真实值偏大;(4)由图知,加最小的砝码后,指针右偏,说明砝码质量偏大,则应先取下小砝码,再向右适当移动游码,使横梁平衡;对比A图可知当减去容器质量后水的密度曲线应与A曲线平行,故应该是C曲线故答案为:(1)43.2;(2)20;2.16×103;(3)偏大;(4)①先取下小砝码,再向右适当移动游码,使横梁平衡;②C。25.如图所示是用相同木块“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1)在实验中需匀速(选填“加速”、“匀速“或“减速“)拉动木块,使拉力大小等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滑动摩擦力大小。(2)由甲丙两图所示的实验可知:压力一定的情况下,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3)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是否有关,应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实验。(4)某同学想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受力面积是否有关,他将图甲中的木块沿竖直方向截掉一部分后,重复图甲所示的实验,测得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变小,由此不可以选填(“可以”或“不可以”)得出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情况下,受力面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药店日常活动方案
- 构造艺术考试题及答案
- 高中水平考试题及答案
- 幼儿园教学教案设计:病菌快走开卫生习惯情景模拟课
- 妇幼健康考试题及答案
- 物流运输计划模板含成本分析与时间规划
- 企业安全培训计划实施与记录表单安全生产标准规范版
- (正式版)DB15∕T 3666-2024 《灌木发酵饲料生产技术规程》
- (正式版)DB15∕T 3400-2024 《沿黄灌区盐碱地种植耐盐碱植物技术规程》
- (正式版)DB15∕T 3360-2024 《饲草大麦裹包青贮技术规程》
- 2025年社工工作者考试真题及答案
- 同城理发店转租合同范本
- 2021-2025年高考地理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之地球的运动
- 医院反诈宣传课件
- 2025年日本n4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秋期人教版3年级上册数学核心素养教案(第2单元)(教学反思有内容+二次备课版)
- 2025乡村医生培训考试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智慧工业园区AI大模型数字化平台建设方案
- 雨水监测管理办法
- 驾驶员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 腺样体肥大切除病例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