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章末检测卷-带有答案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章末检测卷-带有答案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章末检测卷-带有答案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章末检测卷-带有答案_第4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章末检测卷-带有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章末检测卷-带有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不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解释的是()A.在两杯口中间吹气,乒乓球向杯口运动B.在B管一端吹气,水从A管上端喷出C.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乒乓球不掉落D.吸盘挂钩被“吸”在墙上2.我国的高铁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高铁站站台上标有一条安全线,为了避免乘客被“吸”向列车发生事故,乘客必须站在安全线之外候车。这是由于列车进站时车体附近空气()A.流速大,压强大 B.流速小,压强小C.流速大,压强小 D.流速小,压强大3.如图所示,将两个气球用细线悬挂起来。当用力向两个气球中间吹气时,会发生的现象是()A.两气球向两边分开 B.两气球向中间靠拢C.A气球不动,B气球向外飘开 D.B气球不动,A气球向外飘开4.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物块,体积分别为V甲、V乙,边长之比为3:2。现分别沿竖直方向将甲、乙两个物块均切去0.5V乙的体积。甲、乙两个物块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强为p甲和p乙对地面的压力为F甲和F乙。则p甲:P乙和F甲:F乙为(

)A.4:9

46:27 B.2:3

3:2 C.4:9

14:9 D.16:27

3:25.下列做法中,能够减小压强的是()A.把书包带做得宽些 B.软包装饮料的吸管有一端被削尖C.装有细铁丝的切蛋器 D.图钉钉尖很尖锐6.如图所示的装置不属于连通器的是()A.液压器 B.船闸C.茶壶 D.下水道弯管7.下列情形与大气压强无关的是()A.塑料吸盘“粘”在墙上B.托里拆利实验C.“嫦娥五号”在月球上留下足迹D.用吸管“吸”饮料8.在托里拆利实验中,测出的大气压小于实际的原因可能是()A.在玻璃管中混进少许空气 B.将玻璃管稍微倾斜一些C.将玻璃管稍压下一些 D.玻璃管的内径过大9.如图所示,把装满水的矿泉水瓶从正立变为倒立,下列物理量大小改变的是()

A.矿泉水瓶的重力大小B.矿泉水瓶对桌面的压强大小C.矿泉水瓶对桌面的压力大小D.现在的瓶盖受到水的压强大小与原先的水对瓶底的压强大小10.商河县某校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进行了讨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所示,压强计的U形管左右液面高度差可以准确测出液体压强的大小B.图乙所示,纸片和杯中的水不会掉下的原因是纸片受到了液体压强的作用C.图丙所示,通过比较手指上的凹痕可以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D.图丁所示,往纸片中间吹气,纸片靠拢,说明流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大二、填空题11.人正常呼吸过程中,吸气时将空气压入肺内;向两张平行悬挂的白纸中间用力吹气(如图所示),会观察到两白纸(选填“不动”“远离一些”或“靠拢一些”),此现象说明气体流速大的地方压强。12.如图所示是进行室内换气的屋顶风帽,只要速度为0.2m/s的微风即可让其运转,不用电,节能环保。风帽转动时其内部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室内的污浊气体在作用下被排出。13.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时所用压强计中的U形管(选填“属于”或“不属于”)连通器;如图表示探究过程中的两个情景,从图上看出,液体压强与有关。14.“踩高跷”是民间的一种表演艺术,如图所示是某位表演者在表演“金鸡独立”动作的一个静止瞬间。已知该表演者连同高跷质量为66kg,一根高跷底部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2cm2,则这个瞬间高跷对地面的压强为Pa。15.如图所示,用拇指和食指按压一支铅笔的两端,拇指和食指受到的压力分别为F1和F2,受到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则F1F2,p1p2(两空选填“>”<”或“=”);若F2=1N,笔尾的面积是5×10﹣5m2,笔尖的面积为1×10﹣6m2,则p1:p2=。三、作图题16.如图,用细线系住一个小球并挂在墙壁上静止,请画出小球对墙壁的压力F的示意图。四、实验题17.为了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创新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1)使用压强计前,用手指轻压探头的橡皮膜,若U形管两侧的液面升降灵活,说明该压强计(选填“漏气”或“不漏气”)。(2)压强计是通过来反映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这种研究方法叫法。(3)比较图甲、乙、丙可得结论:在同种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4)比较图丙、丁、戊,可得出结论:同种液体内部,。因此拦河大坝要做成(选填“上窄下宽”或“上宽下窄”)的形状。(5)比较丙、己两图,说明液体内部压强还与有关。(6)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中,保持探头位置不变,小明向容器内加入适量的浓盐水,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变大了,于是得出“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的结论。他的结论是(选填“可靠”或“不可靠”)的,理由是。18.如图甲、乙、丙所示,小明利用矿泉水瓶、海绵等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1)本实验是通过观察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2)比较图C、D、E所示实验,可得出结论:受力面积相同时,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通过比较图(填序号),说明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下列实例中,直接应用第二个结论的是;A.图钉的一端做得很尖

B.交通管理部门规定,严禁货车超载C.书包的背带做得又宽又大

D.压路机的碾子很重(3)将整矿泉水瓶放置在砖块上(如图A)时,砖块受到的压强;放置在海绵上(如图B)时,海绵受到的压强,则两次压强的大小关系为(选填“>”“<”或“=”下同)。若将两矿泉水瓶并排放置在地面上(如图F)时,对地面的压强为,则;(4)为了探究压强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老师准备了如下器材供同学们选择,①钉子做腿的小桌②海绵③砝码④木板⑤盛有适量水的矿泉水瓶⑥装有沙的容器。四个同学所选的四组器材中,不能达到探究目的是________。A.①③⑥ B.②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五、计算题19.如图所示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四轮长航程极地漫游机器人,科考队员在附近遥控机器人。已知机器人质量为500kg,每条履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若南极某处冰面能承受的压强为。(g取10N/kg)(1)通过计算判断该机器人能否顺利通过该冰面(2)如果科考队员的重约700N,双脚跟冰面的接触面积为,求科考队员在冰面行走时能携带物品的最大质量。20.如图所示,将底面积为,重为5N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装有质量为4.5kg,深40cm的水。(g取10N/kg)求:(1)水和杯子的总重力;(2)距容器底10cm的A处水的压强;(3)杯子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参考答案1.D2.C3.B4.A5.A6.A7.C8.A9.B10.B11.大气压靠拢一些小12.小大气压13.不属于液体密度14.3×10515.=<1∶5016.17.(1)不漏气(2)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转换(3)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4)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