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测量工程与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业指导书TOC\o"1-2"\h\u6262第一章绪论 3208951.1测量工程概述 3314191.2地理信息系统(GIS)概述 39614第二章测量基础知识 417422.1测量原理与方法 43372.1.1测量原理 4114422.1.2测量方法 4145272.2测量误差与精度分析 533882.2.1测量误差 5318212.2.2精度分析 597792.3测量数据采集与处理 5197472.3.1数据采集 632272.3.2数据处理 62764第三章地理信息系统基础 636143.1GIS基本概念与组成 6121383.1.1GIS基本概念 668933.1.2GIS组成 6139813.2GIS数据模型与数据结构 791133.2.1GIS数据模型 7195713.2.2GIS数据结构 7129703.3GIS空间分析原理与方法 733643.3.1空间分析原理 720523.3.2空间分析方法 89065第四章测量仪器与设备 8277364.1常用测量仪器及其操作 8170594.1.1全站仪 8259044.1.2电子水准仪 890114.1.3雷达测距仪 9303004.2测量设备维护与保养 968404.2.1定期检查 9173554.2.2清洁保养 9304754.2.3贮存保养 9161444.3测量仪器检定与校准 9148874.3.1检定 997594.3.2校准 101644第五章地籍测量 1013015.1地籍测量基本概念与任务 10178825.2地籍测量方法与技巧 10151015.3地籍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 1111314第六章工程测量 11168756.1工程测量基本概念与分类 11294786.1.1基本概念 11156036.1.2分类 12268776.2工程测量方法与流程 1288946.2.1方法 12279846.2.2流程 12209336.3工程测量数据管理与分析 1253346.3.1数据管理 138996.3.2数据分析 1313392第七章环境监测与评估 13322837.1环境监测技术与方法 13215257.1.1环境监测技术 1382607.1.2环境监测方法 13227407.2环境质量评价与GIS 143767.2.1环境质量评价内容 14213777.2.2GIS在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14288567.3环境监测数据管理与可视化 14147287.3.1环境监测数据管理 14118837.3.2环境监测数据可视化 154026第八章城市规划与管理 15251118.1城市规划基本概念与任务 1596218.2城市规划GIS应用 1548738.3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与维护 1611220第九章地理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 16253889.1GIS软件开发技术与工具 1621519.1.1技术概述 1714349.1.2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 1769819.1.3数据库管理技术 17303809.1.4地图制作与可视化技术 176929.1.5空间分析与决策支持技术 17270279.1.6GIS开发工具 1789619.2GIS应用系统设计与实现 17163269.2.1设计原则 1753069.2.2设计内容 18165819.2.3实现方法 18301799.3GIS项目管理与评价 18156119.3.1项目管理 18158169.3.2项目评价 1823763第十章测量工程与GIS发展趋势 192875110.1测量技术发展趋势 19952010.2地理信息系统发展趋势 191356710.3测量工程与GIS融合创新方向 20第一章绪论1.1测量工程概述测量工程是一门涉及地球表面形态、位置、大小、重力场等信息的科学,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地球表面及其空间位置进行精确的描绘与控制。测量工程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国防、科学研究等领域具有重要地位。测量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大地测量:研究地球形状、大小、重力场及其变化,为地球科学研究和国家经济建设提供基础数据。(2)工程测量:针对各类工程建设,如道路、桥梁、隧道、水利设施等,进行地形、地貌、位置、高程等信息的测量和控制。(3)海洋测量:研究海洋地形、地貌、海洋资源分布等,为海洋开发、国防建设等提供科学依据。(4)城市测量:关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的地形、地貌、位置、高程等信息,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支持。(5)航空摄影测量:利用航空摄影技术,获取地表信息,为地理信息系统、土地资源调查等提供数据。1.2地理信息系统(GIS)概述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简称GIS)是一种以地理空间数据为基础,采用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通信技术等手段,对地理空间信息进行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可视化表达的信息系统。GIS具有以下特点:(1)数据集成:GIS能够将不同来源、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数据进行集成,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体系。(2)空间分析:GIS具备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能够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叠加、缓冲、网络分析等操作,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3)可视化表达:GIS可以将地理空间数据以图形、图像的形式直观地展示出来,便于用户理解和分析。(4)动态更新:GIS能够实时更新地理空间数据,反映地理现象的动态变化。GIS在以下领域具有广泛应用:(1)城市规划:GIS可以为城市规划提供地形、地貌、交通、人口等数据,辅助规划决策。(2)土地资源管理:GIS用于土地资源调查、评价和监管,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3)环境保护:GIS可以监测环境污染、生态变化,为环境保护提供数据支持。(4)灾害防治:GIS用于灾害风险评估、预警和应急响应,减轻灾害损失。(5)国防建设:GIS在军事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如地图制作、目标定位、战场态势分析等。测量工程与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国民经济建设、国防、科学研究等领域具有重要地位,两者相互促进,共同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第二章测量基础知识2.1测量原理与方法测量学作为一门古老而重要的科学,其核心任务是确定地球表面上点的空间位置。以下是测量原理与方法的详细介绍:2.1.1测量原理测量原理主要基于几何学、物理学和数学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几何原理:测量学中的几何原理主要包括欧几里得几何、非欧几里得几何以及射影几何等。这些原理为测量提供了理论基础,如距离、角度、面积和体积的计算等。(2)物理原理:测量学中的物理原理主要包括力学、光学、电磁学等。这些原理为测量提供了技术手段,如利用力学原理进行重力测量,利用光学原理进行角度测量,利用电磁学原理进行距离测量等。(3)数学原理:测量学中的数学原理主要包括概率论、数理统计、线性代数等。这些原理为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提供了数学工具。2.1.2测量方法测量方法根据测量对象和测量目的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1)地面测量:主要包括平板测量、水准测量、三角测量等。地面测量主要用于测量地球表面上点的位置、高程和方位等。(2)空间测量:主要包括卫星测量、航空测量、地面三维激光扫描等。空间测量主要用于获取地球表面及其附近空间的三维信息。(3)地下测量:主要包括地下管线测量、隧道测量等。地下测量主要用于获取地下空间的位置、形状和结构等信息。(4)数字测量:主要包括全站仪测量、数字水准仪测量、数字摄影测量等。数字测量利用计算机技术,将测量数据数字化,便于处理和分析。2.2测量误差与精度分析测量误差与精度分析是测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2.2.1测量误差测量误差是指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根据误差的性质,可分为以下几种:(1)系统误差:由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环境等引起的误差。系统误差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可通过修正或改进测量方法来减小。(2)随机误差:由测量过程中不可预见的因素引起的误差。随机误差没有规律性,但可通过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和估计。(3)粗大误差:由操作者失误、仪器故障等引起的误差。粗大误差往往较大,应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予以排除。2.2.2精度分析精度分析是对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精确度进行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精确度:表示测量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精确度越高,测量结果之间的差异越小。(2)准确度:表示测量结果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准确度越高,测量结果与真实值的差异越小。(3)精密度:表示测量结果的标准差。精密度越高,测量结果的波动越小。2.3测量数据采集与处理测量数据采集与处理是测量工作的关键环节,对于提高测量精度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2.3.1数据采集数据采集是指通过测量仪器和设备,获取测量对象的空间位置、属性等信息。数据采集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野外测量:利用全站仪、水准仪、经纬仪等仪器,在野外进行实地测量。(2)航空摄影测量:利用航空摄影技术,获取地表影像数据。(3)卫星遥感: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获取地表及附近空间的信息。2.3.2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是指对采集到的测量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计算,以获取所需的空间位置、属性等信息。数据处理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数据清洗:去除测量数据中的粗大误差、异常值等。(2)数据整合:将不同来源、不同格式、不同精度的测量数据整合在一起,形成统一的数据集。(3)数据分析:利用数学、统计学方法,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有用信息。(4)数据可视化:将测量数据以图形、图像等形式直观展示,便于分析和决策。第三章地理信息系统基础3.1GIS基本概念与组成3.1.1GIS基本概念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GIS)是一种集成了地图制作、空间数据管理、空间分析和决策支持等多种功能的计算机技术。它主要用于处理、存储、分析和管理地理空间数据,以便为各种领域提供科学、高效的空间信息支持。3.1.2GIS组成GIS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构成:(1)硬件设备:包括计算机、服务器、移动设备等,用于支持GIS软件的运行和数据的处理。(2)软件系统:包括GIS核心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工具等,用于实现GIS的功能。(3)空间数据:包括遥感影像、地图、地形图、统计数据等,是GIS分析的基础。(4)用户:GIS的用户包括专业技术人员和普通用户,他们通过GIS软件进行空间数据的处理和分析。(5)应用模型:根据实际需求,构建各种应用模型,为特定领域提供解决方案。3.2GIS数据模型与数据结构3.2.1GIS数据模型GIS数据模型主要包括矢量数据模型和栅格数据模型。(1)矢量数据模型:以点、线、面等基本图形元素表示地理实体,具有精确的坐标和拓扑关系。(2)栅格数据模型:以像素阵列表示地理实体,适用于处理遥感影像、DEM等数据。3.2.2GIS数据结构GIS数据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矢量数据结构:包括点结构、线结构、面结构等,用于存储矢量数据。(2)栅格数据结构:以像素矩阵形式存储栅格数据。(3)属性数据结构:用于存储地理实体的属性信息,如名称、类型、面积等。(4)空间索引结构:用于快速检索空间数据,提高查询效率。3.3GIS空间分析原理与方法3.3.1空间分析原理GIS空间分析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空间位置关系:分析地理实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如相邻、包含、相交等。(2)空间分布规律:研究地理实体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如聚类、扩散等。(3)空间度量关系:计算地理实体之间的距离、面积、体积等度量信息。(4)空间网络分析:研究地理实体之间的连通性,如路径查找、网络优化等。3.3.2空间分析方法GIS空间分析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缓冲区分析:以地理实体为中心,一定范围的缓冲区,分析缓冲区内的地理现象。(2)叠加分析:将不同来源的地理数据叠加在一起,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3)网络分析:基于地理实体之间的连通性,进行路径查找、网络优化等分析。(4)聚类分析:将地理实体按照相似性进行分组,研究聚类现象。(5)空间插值:根据已知地理实体的属性值,预测未知地理实体的属性值。(6)空间统计分析:对地理实体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空间分布规律。第四章测量仪器与设备4.1常用测量仪器及其操作4.1.1全站仪全站仪是一种集电子经纬仪、电子水准仪和电子测距仪于一体的自动化测量仪器,广泛应用于地形、建筑、道路等领域的测量工作。操作步骤如下:(1)搭建三脚架,保证架设稳定。(2)将全站仪安装在三脚架上,调整仪器水平。(3)打开仪器电源,进行初始化设置。(4)选择测量模式,根据需要设置测量参数。(5)进行测量,记录数据。4.1.2电子水准仪电子水准仪是一种高精度、自动化的水准测量仪器,主要用于测量高程。操作步骤如下:(1)搭建三脚架,保证架设稳定。(2)将电子水准仪安装在三脚架上,调整仪器水平。(3)打开仪器电源,进行初始化设置。(4)选择测量模式,根据需要设置测量参数。(5)进行测量,记录数据。4.1.3雷达测距仪雷达测距仪是一种利用电磁波传播原理进行距离测量的仪器,适用于各种场合的测量。操作步骤如下:(1)将雷达测距仪对准被测物体。(2)打开仪器电源,进行初始化设置。(3)按下测量键,仪器自动进行距离测量。(4)记录测量数据。4.2测量设备维护与保养4.2.1定期检查为保证测量设备的正常运行,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包括:(1)检查设备外观,保证无破损、变形等情况。(2)检查设备连接线、电源线等是否完好。(3)检查设备内部电路板、元器件等是否正常。4.2.2清洁保养测量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清洁保养,包括:(1)清除设备表面的灰尘、污垢。(2)定期清洁设备内部电路板、元器件。(3)检查设备防护措施,保证设备在恶劣环境下正常工作。4.2.3贮存保养测量设备在不使用时,应进行贮存保养,包括:(1)将设备放置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2)避免设备受潮、受压、受震。(3)定期检查设备,防止设备受潮、发霉。4.3测量仪器检定与校准4.3.1检定测量仪器的检定是指对仪器的各项功能指标进行测试,以判断其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检定步骤如下:(1)准备检定设备、工具及标准器。(2)按照检定规程进行各项功能指标的测试。(3)记录测试数据,与国家标准进行对比。(4)根据测试结果,对仪器进行合格与否的判定。4.3.2校准测量仪器的校准是指对仪器的测量误差进行修正,使其满足使用要求。校准步骤如下:(1)准备校准设备、工具及标准器。(2)按照校准规程进行仪器的误差测量。(3)记录误差数据,计算出修正值。(4)将修正值输入仪器,完成校准。通过对测量仪器的检定与校准,可以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测量工作提供有力保障。第五章地籍测量5.1地籍测量基本概念与任务地籍测量是指为了满足土地管理、土地使用和土地产权保护等需要,采用测量学原理和方法,对土地及其附属物的位置、界线、面积、质量等进行测定和描绘的工作。地籍测量的基本概念包括地籍、地籍图、地籍簿、地籍测量标准和地籍测量规范等。地籍测量的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土地权属界线,保障土地产权的合法权益;(2)测绘土地及其附属物的位置、面积、高程等,为土地资源调查和评价提供基础数据;(3)为土地登记、土地交易、土地税收等提供依据;(4)监测土地利用状况,为土地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5.2地籍测量方法与技巧地籍测量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地籍平面控制测量:采用三角测量、导线测量等方法,建立地籍平面控制网,为地籍测量提供精确的位置基准;(2)地籍高程控制测量:采用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等方法,建立地籍高程控制网,为地籍测量提供高程基准;(3)地籍细部测量:采用全站仪、GPS等测量设备,对土地及其附属物进行精确测量;(4)地籍图测绘:根据测量数据,绘制地籍图,包括地形图、地籍图等;(5)地籍簿编制:根据测量成果,编制地籍簿,记录土地权属、面积、界线等信息。地籍测量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合理选择测量方法,保证测量精度和效率;(2)充分利用现代测量技术,提高测量成果的可靠性;(3)注重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提高地籍测量成果的质量;(4)加强测量队伍的培训和素质提升,保证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5.3地籍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地籍信息系统是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地籍测量成果进行管理、分析和应用的计算机系统。地籍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地籍数据采集与输入:通过数字化、扫描等技术,将地籍图、地籍簿等成果输入计算机系统;(2)地籍数据管理:建立地籍数据库,对地籍数据进行有效管理,包括数据存储、查询、更新等;(3)地籍数据分析与处理:利用GIS软件,对地籍数据进行空间分析和处理,提取有用信息;(4)地籍成果输出:根据需要,输出地籍图、地籍簿等成果,为土地管理提供依据;(5)地籍信息系统应用:将地籍信息系统应用于土地登记、土地交易、土地税收等领域,提高土地管理的科学性和效率。第六章工程测量6.1工程测量基本概念与分类6.1.1基本概念工程测量是指在各类工程建设过程中,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工程场地、建筑物、构筑物及其周围环境进行测量、监测和控制的技术活动。工程测量是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安全和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6.1.2分类根据测量对象和任务的不同,工程测量可分为以下几类:(1)地形测量:对工程场地及其周围地形进行测量,为工程设计、施工提供基础地形资料。(2)建筑测量:对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尺寸、形状等进行测量,保证建筑物、构筑物的定位、放样和施工质量。(3)道路测量:对道路及其附属设施进行测量,为道路设计、施工提供基础资料。(4)桥梁测量:对桥梁及其附属设施进行测量,保证桥梁施工质量和安全。(5)隧道测量:对隧道及其附属设施进行测量,为隧道设计、施工提供基础资料。6.2工程测量方法与流程6.2.1方法工程测量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地面测量:利用全站仪、水准仪、经纬仪等地面测量仪器进行测量。(2)航空测量:利用航空摄影、卫星遥感等手段获取地形、地貌信息。(3)三维激光扫描:利用激光扫描仪对物体表面进行扫描,获取物体的三维坐标信息。(4)全球定位系统(GPS):利用卫星信号进行定位,获取测点的三维坐标。6.2.2流程工程测量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资料收集:收集工程所在地的地形、地貌、地质、交通等资料。(2)踏勘选点:根据工程需求,现场踏勘,选择测量点。(3)测量准备:准备测量仪器、工具和设备,制定测量方案。(4)实施测量:按照测量方案进行测量,获取测量数据。(5)数据处理:对测量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计算,得出测量结果。(6)成果验收:对测量成果进行验收,保证测量质量。6.3工程测量数据管理与分析6.3.1数据管理工程测量数据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收集:保证测量数据的真实、准确、完整。(2)数据存储:采用合适的存储方式,保证数据安全。(3)数据整理:对测量数据进行分类、排序、编码等处理,便于查询和管理。(4)数据更新:定期更新测量数据,保证数据的时效性。6.3.2数据分析工程测量数据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对比:分析测量数据与设计数据之间的差异,为施工调整提供依据。(2)趋势分析:分析测量数据的变化趋势,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3)质量评价:对测量数据的质量进行评价,保证工程测量成果的可靠性。(4)成果应用:将测量数据分析成果应用于工程设计、施工和运维等环节。第七章环境监测与评估7.1环境监测技术与方法环境监测作为保障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手段,其技术与方法的发展日新月异。本节主要介绍环境监测的基本技术与方法。7.1.1环境监测技术环境监测技术主要包括物理监测、化学监测、生物监测和遥感监测等。(1)物理监测:通过测量环境中的物理参数,如温度、湿度、风速、气压等,了解环境状况。(2)化学监测:通过分析环境中的化学成分,如水质、土壤、大气污染物等,评估环境质量。(3)生物监测:利用生物指示物,如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监测环境变化。(4)遥感监测:利用卫星、飞机等遥感平台,获取环境信息,实现大范围、快速、动态的环境监测。7.1.2环境监测方法环境监测方法包括现场监测、实验室监测和模型预测等。(1)现场监测:通过实地调查、采样、监测设备等手段,获取环境数据。(2)实验室监测:对现场采集的样品进行实验室分析,获取环境指标数据。(3)模型预测:基于历史数据和现有环境条件,建立数学模型,预测未来环境变化。7.2环境质量评价与GIS环境质量评价是环境监测与评估的核心内容,GIS在环境质量评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7.2.1环境质量评价内容环境质量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水质评价:评估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等水质指标。(2)土壤质量评价:评估土壤中的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指标。(3)大气质量评价:评估大气中的污染物浓度、空气质量指数等指标。(4)生态环境质量评价:评估生态环境状况、生物多样性等指标。7.2.2GIS在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GIS在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采集与整合:利用GIS平台,将各类环境数据整合在一起,形成统一的空间数据库。(2)空间分析:通过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分析环境质量的空间分布特征,为评价提供依据。(3)可视化表达:利用GIS的可视化功能,将环境质量评价结果以图形、表格等形式展示出来,便于决策者和管理者理解。7.3环境监测数据管理与可视化环境监测数据管理与分析是环境监测与评估的关键环节。7.3.1环境监测数据管理环境监测数据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采集:通过现场监测、实验室分析等手段,获取环境数据。(2)数据存储:将采集到的环境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便于查询、分析和共享。(3)数据质量控制:对环境数据进行质量检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4)数据更新与维护:定期更新环境数据,保证数据的时效性。7.3.2环境监测数据可视化环境监测数据可视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图表:利用图表形式展示环境数据,如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2)空间分布图:通过GIS平台,将环境数据以空间分布图的形式展示出来。(3)动态监测图:实时展示环境数据变化,如实时空气质量指数、水位监测等。(4)专题图:针对特定环境问题,制作专题图,如污染源分布图、生态环境状况图等。第八章城市规划与管理8.1城市规划基本概念与任务城市规划是对城市空间布局和土地利用进行全面、系统的安排与设计,旨在实现城市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是:明确城市发展战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保障城市安全与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规模:城市规模是指城市的人口、用地、建筑等各项指标的总量。(2)城市性质:城市性质是指城市在一定区域内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地位和作用。(3)城市布局:城市布局是指城市空间形态和结构,包括城市中心、居住区、工业区、商业区等不同功能区的分布。(4)城市规划法规:城市规划法规是指国家、地方和行业关于城市规划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技术规范。(5)城市规划程序:城市规划程序是指城市规划编制、审批、实施和监督的流程。8.2城市规划GIS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城市规划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城市规划GIS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利用GIS技术,可以高效地采集和处理城市规划所需的空间数据,如地形、地貌、土地利用、交通网络等。(2)空间分析:GIS具有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可以用于城市规划中的选址、评价、预测等任务,如城市扩展趋势分析、生态环境评价等。(3)规划方案设计:GIS可以辅助规划师进行规划方案设计,如规划红线、绿地系统、交通网络等。(4)规划成果展示:GIS可以制作规划成果图,如总体规划图、详细规划图等,以便于公众和部门了解和审查。(5)规划实施与监管:GIS可以实时监控城市规划实施情况,如土地利用变化、基础设施建设等,为部门提供决策依据。8.3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与维护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正常运转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与维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设施规划:根据城市发展战略和规划要求,合理规划城市基础设施布局,保证其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2)基础设施建设:按照规划要求,有序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3)基础设施运营管理:建立健全市政公用设施、交通设施、绿化景观等基础设施运营管理制度,提高运营效率。(4)基础设施维护保养:定期对基础设施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保证设施正常运行。(5)基础设施应急处理:建立健全基础设施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6)基础设施信息化管理:利用GIS、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实现基础设施信息的实时监控、分析和管理。第九章地理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9.1GIS软件开发技术与工具9.1.1技术概述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开发涉及多种技术,主要包括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数据库管理技术、地图制作与可视化技术、空间分析与决策支持技术等。本章主要介绍GIS软件开发中常用的技术与工具。9.1.2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数据采集与处理是GIS软件开发的基础。常用的数据采集技术有卫星遥感技术、地面测量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数据处理技术包括数据清洗、数据转换、数据融合等。9.1.3数据库管理技术数据库管理技术是GIS软件开发的关键。常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有Oracle、SQLServer、PostgreSQL等。数据库管理技术涉及数据的存储、查询、更新、备份与恢复等。9.1.4地图制作与可视化技术地图制作与可视化技术是GIS软件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常用的地图制作工具有ArcGIS、MapGIS、SuperMap等。可视化技术包括二维和三维地图显示、动画制作、图表等。9.1.5空间分析与决策支持技术空间分析与决策支持技术是GIS软件的核心功能。常用的空间分析技术有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网络分析等。决策支持技术包括模型构建、优化算法、模拟预测等。9.1.6GIS开发工具目前市场上常用的GIS开发工具有ArcGIS、MapGIS、SuperMap、GeoStar等。这些工具具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可以根据项目需求进行选择。9.2GIS应用系统设计与实现9.2.1设计原则GIS应用系统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符合用户需求:深入了解用户需求,保证系统功能满足实际应用需求。(2)易用性:界面简洁明了,操作简便,易于用户上手。(3)系统稳定性:保证系统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稳定可靠。(4)可扩展性:预留接口,便于系统功能扩展和升级。9.2.2设计内容GIS应用系统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系统架构设计:确定系统整体结构,包括客户端、服务器端和数据库。(2)功能模块设计:根据用户需求,设计系统功能模块,如地图浏览、查询、分析等。(3)数据库设计:设计数据库结构,包括数据表、字段、索引等。(4)界面设计:设计系统界面,包括菜单、工具栏、对话框等。(5)系统集成与测试:将各个模块集成在一起,进行功能测试和功能测试。9.2.3实现方法GIS应用系统实现主要包括以下方法:(1)采用面向对象编程方法,提高系统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2)利用GIS开发工具提供的API,实现地图制作、数据管理、空间分析等功能。(3)使用组件技术,提高系统模块间的耦合度,降低系统复杂度。(4)结合Web技术,实现GIS应用系统的网络化。9.3GIS项目管理与评价9.3.1项目管理GIS项目管理的目标是保证项目按照预定的时间、质量、成本完成。项目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项目策划:明确项目目标、任务、预算、时间表等。(2)项目组织:组建项目团队,明确各成员职责。(3)项目执行:按照项目计划,完成项目任务。(4)项目监控:对项目进度、质量、成本进行监控,及时调整项目计划。(5)项目收尾:总结项目成果,提交项目报告。9.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聚丙烯装置操作工岗位应急处置技术规程
- 新建机液一体智能强夯机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立项备案
- 耐火材料模具工职业道德考核试卷及答案
- 公司咖啡师设备安全技术规程
- 公司黄酒发酵工岗位安全技术规程
- 2025贵州优建建筑劳务有限公司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有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建筑工程安全生产协议
- 2025年新疆籽棉种植合作合同协议
- Octenidine-dihydrochloride-Standard-生命科学试剂-MCE
- 剑桥医学英语题库及答案
- 牛字旁硬笔书法课件
- 企业用人管理培训课件
- 2025年部编版新教材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课教案
- 2025年辽宁省中考语文作文写作指导及范文赏析
- 2025年造林更新技师考试题库
- 剪窗花刻纸艺术教学课件
- 新乐市物业管理办法细则
- 杭州国企采购管理办法
- 2025年成都市中考数学试题及解析
- 罪犯心理健康教育课件
- 向英烈致敬班会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