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村财务管理指南_第1页
三农村财务管理指南_第2页
三农村财务管理指南_第3页
三农村财务管理指南_第4页
三农村财务管理指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农村财务管理指南TOC\o"1-2"\h\u4853第一章财务管理概述 383931.1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 376041.2财务管理的目标和原则 3260951.2.1财务管理的目标 3311641.2.2财务管理的原则 3155011.3财务管理的内容与任务 4282541.3.1财务管理的内容 4192721.3.2财务管理的任务 431205第二章财务组织结构 422212.1财务组织结构设置 431772.1.1财务管理部门 4125902.1.2财务工作岗位 4129002.1.3财务组织结构层级 586762.2财务岗位职责与权限 5299342.2.1财务总监或财务主管 5262092.2.2出纳 594112.2.3会计 5312612.2.4审计 6119012.2.5财务分析 65792.3财务人员素质要求 6188632.3.1专业素质 6109822.3.2职业道德 686392.3.3分析能力 6273692.3.4沟通能力 6201502.3.5学习能力 619489第三章财务预算管理 6259463.1预算编制的基本程序 73703.2预算执行与控制 7249113.3预算调整与决算 78956第四章资金管理 72774.1资金筹集与使用 7267754.1.1资金筹集 7110354.1.2资金使用 8156524.2资金风险管理 8277094.2.1风险识别 865324.2.2风险防范 9254504.3资金结算与支付 9195104.3.1资金结算 9192714.3.2资金支付 915078第五章资产管理 1066575.1固定资产管理 10218795.1.1概述 10124705.1.2固定资产购置与验收 10282305.1.3固定资产折旧与摊销 1079635.1.4固定资产维修与保养 1025005.2流动资产管理 10259205.2.1概述 1019415.2.2现金与银行存款管理 10114375.2.3应收账款管理 10229885.2.4存货管理 11315325.3无形资产与长期投资管理 11253525.3.1无形资产管理 11135505.3.2长期投资管理 1167805.3.3无形资产与长期投资评估 1112542第六章负债管理 11197506.1负债分类与计量 11312556.2负债风险管理 12198996.3负债偿还与重组 1226454第七章收入管理 13125757.1收入的分类与确认 13213517.1.1收入分类 13254327.1.2收入确认 13117987.2收入的计量与核算 133517.2.1收入计量 13172597.2.2收入核算 1316007.3收入分析与预测 14114597.3.1收入分析 1436837.3.2收入预测 1417276第八章费用管理 14189338.1费用分类与控制 14271828.2费用核算与分摊 15163318.3费用分析与优化 1526761第九章利润管理 15195159.1利润的形成与分配 15141639.1.1利润的形成 15255219.1.2利润的分配 16176879.2利润核算与分析 1679579.2.1利润核算 16167699.2.2利润分析 1621069.3利润增长策略 17113979.3.1提高经营效益 1738239.3.2拓展市场 1740279.3.3加强技术创新 174970第十章财务报告与分析 171525310.1财务报告编制与报送 17642910.1.1编制原则 172851110.1.2报告内容 17338910.1.3报告编制流程 171898410.1.4报告报送 18986010.2财务报告分析方法 18512510.2.1比较分析法 182046710.2.2结构分析法 181082510.2.3比率分析法 182421510.2.4趋势分析法 182833010.3财务预警与风险管理 18477910.3.1财务预警指标体系 182263710.3.2风险识别与评估 18986210.3.3风险防范与控制 18第一章财务管理概述1.1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财务管理是农村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在一定的经济制度下,对农村集体资产、负债、收入、支出等进行计划、组织、指导和监督的活动。财务管理旨在合理配置资源,提高农村集体经济效益,保障农民利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1.2财务管理的目标和原则1.2.1财务管理的目标财务管理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保证农村集体资产的安全、完整和增值。(2)提高农村集体经济的效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3)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提高农民生活水平。(4)强化财务监督,预防腐败现象。1.2.2财务管理的原则财务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合法性原则:财务管理活动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符合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要求。(2)真实性原则:财务信息必须真实、准确、完整,不得有任何虚假记载。(3)完整性原则:财务管理应全面反映农村集体经济的财务状况,保证信息的完整性。(4)透明度原则:财务信息应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5)效益原则:财务管理应注重经济效益,努力提高农村集体经济的盈利能力。1.3财务管理的内容与任务1.3.1财务管理的内容财务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资产的管理:包括资产的购置、使用、维护、处置等。(2)负债的管理:包括负债的举借、偿还、利息计算等。(3)收入的管理:包括收入的来源、分配、使用等。(4)支出的管理:包括支出的范围、标准、审批等。(5)财务报告的编制与分析:包括财务报表的编制、分析、解释等。1.3.2财务管理的任务财务管理的任务主要包括:(1)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行为。(2)加强财务监督,保证财务安全。(3)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经济效益。(4)保障农民利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5)提供财务信息,为决策提供依据。第二章财务组织结构2.1财务组织结构设置财务组织结构是农村财务管理的基本框架,其设置应遵循科学、合理、高效的原则。以下是农村财务组织结构设置的几个关键要素:2.1.1财务管理部门农村财务管理部门是负责财务管理工作的专门机构,其主要职责是对农村财务活动进行统一管理、监督和指导。财务管理部门应设立财务总监或财务主管,负责全面领导财务管理工作。2.1.2财务工作岗位财务工作岗位设置应遵循分工明确、相互制约的原则。一般包括以下工作岗位:(1)出纳:负责现金、银行存款等货币资金的管理和支付。(2)会计:负责财务核算、报表编制、成本控制等工作。(3)审计:负责对财务活动进行审计监督,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完整。(4)财务分析:负责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为决策提供依据。(5)其他财务工作岗位: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增设投资、融资、预算管理等财务工作岗位。2.1.3财务组织结构层级财务组织结构应分为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决策层负责制定财务管理政策、目标和计划;管理层负责组织、协调、监督财务管理工作;执行层负责具体财务工作的实施。2.2财务岗位职责与权限2.2.1财务总监或财务主管财务总监或财务主管是财务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其主要职责如下:(1)组织制定和实施财务管理政策、制度和流程。(2)领导财务团队,协调各部门之间的财务工作。(3)审批财务报告,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准确。(4)负责财务风险防控和内部控制。(5)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和激励。2.2.2出纳出纳的主要职责如下:(1)负责现金、银行存款等货币资金的管理和支付。(2)登记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3)办理银行结算业务。(4)保管财务印章和支票等重要物品。2.2.3会计会计的主要职责如下:(1)负责财务核算,编制财务报表。(2)进行成本控制和分析。(3)办理税务申报和审计工作。(4)提供财务咨询服务。2.2.4审计审计的主要职责如下:(1)对财务活动进行审计监督,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完整。(2)检查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3)提出审计报告,反映财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2.2.5财务分析财务分析的主要职责如下:(1)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为决策提供依据。(2)编制财务分析报告,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3)参与企业战略规划和预算编制。2.3财务人员素质要求财务人员素质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3.1专业素质财务人员应具备扎实的财务、会计、审计等相关专业知识,熟悉国家财经政策、法规和财务管理流程。2.3.2职业道德财务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严守财务纪律,保持职业操守。2.3.3分析能力财务人员应具备较强的分析能力,能够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2.3.4沟通能力财务人员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与各部门有效沟通,协调财务管理工作。2.3.5学习能力财务人员应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及时了解和掌握新的财务管理理念、方法和工具,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第三章财务预算管理3.1预算编制的基本程序预算编制是农村财务管理中的环节,其基本程序如下:明确预算编制的目标和原则。预算编制应当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宗旨,遵循科学、合理、可行的原则,保证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包括国家和地方政策、农村经济发展规划、财务状况、资金需求等方面的信息,为预算编制提供依据。审查和批准预算。预算编制完成后,需提交给农村财务管理部门进行审查,保证预算编制的合规性和合理性。审查通过后,报请有关部门批准实施。3.2预算执行与控制预算执行与控制是保证预算有效实施的重要环节,具体措施如下:明确预算执行的责任主体。农村财务管理部门应承担预算执行的主要责任,各级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预算执行工作,保证预算任务的完成。建立健全预算执行制度。包括预算执行报告制度、预算执行监督制度等,保证预算执行的透明度和规范性。开展预算执行评价。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定期评价,分析预算执行的效果,为下一步预算编制和执行提供参考。3.3预算调整与决算预算调整与决算是预算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操作如下:预算调整。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如遇特殊情况导致预算无法按原计划执行,需对预算进行调整。预算调整应遵循以下原则:符合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保证预算的合规性;充分考虑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保证预算的实用性;调整幅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频繁调整。决算编制。预算年度结束后,农村财务管理部门应按照规定程序和要求编制决算报告,全面、准确地反映预算执行情况。决算审批。决算报告编制完成后,需提交给有关部门进行审批。审批通过后,决算报告作为农村财务管理的重要依据,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第四章资金管理4.1资金筹集与使用4.1.1资金筹集农村财务管理中的资金筹集,是指通过合法途径获取资金以满足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需求的过程。资金筹集应遵循以下原则:(1)合法性原则:筹集资金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不得违反相关规定。(2)效益性原则:筹集资金应充分考虑资金成本和效益,保证资金使用的经济效益。(3)安全性原则:筹集资金应注重风险防范,保证资金来源的稳定和安全。(4)透明性原则:筹集资金的过程应公开透明,便于群众监督。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筹集资金:(1)财政支持:积极争取国家和地方财政资金支持,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2)金融支持: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争取政策性贷款、商业贷款等。(3)社会捐赠:鼓励社会各界捐赠,用于农村公益事业和扶贫开发。(4)内部积累:通过发展产业、提高效益,积累内部资金。4.1.2资金使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资金使用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合规性原则:资金使用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不得用于非法用途。(2)效益性原则:资金使用应充分考虑经济效益,保证投资回报。(3)安全性原则:资金使用应注重风险防范,保证资金安全。(4)公平性原则:资金使用应公平合理,避免利益输送和腐败现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资金使用过程中,应关注以下方面:(1)项目审批:对投资项目进行严格审批,保证项目符合发展需求。(2)预算管理:加强预算编制和执行,保证资金使用符合预算要求。(3)资金拨付:按照项目进度和预算要求,及时拨付资金。(4)资金监管:建立健全资金监管机制,防止资金流失和浪费。4.2资金风险管理4.2.1风险识别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资金管理过程中,应识别以下风险:(1)政策风险:国家和地方政策调整对资金筹集和使用的影响。(2)市场风险:市场波动对投资项目收益的影响。(3)信用风险:合作金融机构、捐赠者等信用状况对资金筹集的影响。(4)操作风险:内部管理不规范、操作失误等导致的资金损失。4.2.2风险防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采取以下措施防范资金风险:(1)完善制度: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规范资金筹集和使用行为。(2)加强监管:加强对资金筹集和使用过程的监管,保证合规操作。(3)分散风险:通过多元化投资、合作等方式,分散资金风险。(4)风险补偿:建立风险补偿机制,降低资金损失风险。4.3资金结算与支付4.3.1资金结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资金结算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及时性原则:保证资金结算及时,不影响正常经营。(2)准确性原则:保证资金结算准确无误,避免出现差错。(3)安全性原则:保证资金结算安全,防止资金流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采取以下方式开展资金结算:(1)银行转账:通过银行转账方式办理资金结算,提高结算效率。(2)现金支付:对小额结算,可采取现金支付方式。(3)电子支付:利用电子支付手段,提高结算便捷性。4.3.2资金支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资金支付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合规性原则:保证资金支付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2)合理性原则:保证资金支付合理,符合实际需求。(3)安全性原则:保证资金支付安全,防止资金流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采取以下方式开展资金支付:(1)审批程序:对资金支付进行严格审批,保证合规性。(2)支付凭证:使用规范的支付凭证,保证资金支付有据可查。(3)支付监控:加强对资金支付过程的监控,防止违规操作。第五章资产管理5.1固定资产管理5.1.1概述固定资产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主要包括土地、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等。固定资产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合理配置、有效利用和保障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5.1.2固定资产购置与验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购置固定资产时,应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进行,保证购置的固定资产质量合格、价格合理。购置后,应及时进行验收,办理资产登记手续。5.1.3固定资产折旧与摊销固定资产折旧与摊销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核算的重要内容。应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残值和技术更新等因素,合理确定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保证固定资产价值的合理分摊。5.1.4固定资产维修与保养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维修与保养,保证固定资产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维修保养费用应按照财务管理制度的规定,合理计入成本费用。5.2流动资产管理5.2.1概述流动资产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短期周转使用的资产,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存货等。流动资产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保证流动资产的合理使用和高效周转。5.2.2现金与银行存款管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建立健全现金与银行存款管理制度,严格执行现金管理规定,保证现金的安全。银行存款应按照规定开设账户,合理使用资金,降低资金成本。5.2.3应收账款管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及时回收应收账款,降低坏账风险。对长期未收回的应收账款,应采取措施予以催收,确无法收回的,按规定核销。5.2.4存货管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建立健全存货管理制度,合理确定存货采购、储存、销售等环节的管理流程。定期进行存货盘点,保证存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5.3无形资产与长期投资管理5.3.1无形资产管理无形资产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拥有或控制的,无实体形态的非货币性资产。主要包括专利权、商标权、土地使用权等。无形资产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合理评估无形资产价值,有效利用无形资产,提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核心竞争力。5.3.2长期投资管理长期投资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获取投资收益或实现战略目标,对其他单位进行的股权投资、债权投资等。长期投资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合理选择投资项目,保证投资收益,降低投资风险。5.3.3无形资产与长期投资评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转让、购买无形资产或进行长期投资时,应进行资产评估,保证资产价值的真实性。评估结果作为决策依据,合理确定交易价格。同时应建立健全无形资产与长期投资评估管理制度,保证评估过程的合规性。第六章负债管理6.1负债分类与计量负债作为农村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准确的分类与计量。负债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短期负债:指在一年内到期需要偿还的债务,如应付账款、短期借款等。(2)长期负债:指在一年以上到期需要偿还的债务,如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等。(3)流动负债:指在一年内到期且用于日常经营活动的债务,如应付工资、应交税费等。(4)非流动负债:指在一年以上到期且用于非日常经营活动的债务,如长期应付款、长期借款等。负债计量主要涉及负债的确认、计量和披露。确认负债需满足以下条件:(1)负债已经发生,即有明确的债务关系。(2)负债金额可以可靠地计量。(3)负债预计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负债计量方法如下:(1)历史成本法:以负债发生时的实际成本作为计量基础。(2)公允价值法:以负债在特定时点的市场价值作为计量基础。(3)现值法:以负债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计量基础。6.2负债风险管理农村财务管理中的负债风险管理是指对负债进行有效监控和控制,以降低负债风险,保障农村财务稳健运行。具体措施如下:(1)建立健全负债管理制度:明确负债管理原则、程序、权限等,保证负债管理有章可循。(2)加强负债预算管理:编制负债预算,对负债规模、结构、期限等进行合理规划。(3)优化负债结构:通过调整负债期限、利率等,实现负债结构的优化。(4)加强负债信息披露:及时、准确地披露负债信息,提高农村财务透明度。(5)加强风险监测与评估:定期对负债风险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预警。6.3负债偿还与重组农村财务管理中的负债偿还与重组是指对到期负债进行清偿或调整,以降低负债风险,提高财务稳健性。以下为具体措施:(1)制定负债偿还计划:根据负债到期时间、金额等因素,制定合理的偿还计划。(2)债务重组:对于到期无法偿还的负债,可通过债务重组降低负债规模、延长偿还期限等。(3)债务减免:对于确实无法偿还的负债,可通过债务减免减轻财务负担。(4)债务置换:通过发行新债务替换旧债务,优化负债结构。(5)加强债务管理:对债务进行有效监控,保证负债规模、结构、期限等符合农村财务管理要求。第七章收入管理7.1收入的分类与确认农村财务管理中,收入管理是关键环节。应对收入进行合理分类与确认。7.1.1收入分类农村财务管理中的收入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经营收入:包括农业生产收入、农产品加工收入、农村服务业收入等。(2)非经营收入:包括财政拨款、捐赠收入、投资收益等。(3)其他收入:包括利息收入、罚款收入等。7.1.2收入确认收入确认应遵循以下原则:(1)收入实现原则:收入应在实现时确认,即收入已产生且能够可靠计量。(2)权责发生制原则:收入应在权利和义务发生时确认,不考虑款项是否已收付。(3)收入与费用配比原则:收入应与产生收入的费用相匹配,保证财务报表的真实性。7.2收入的计量与核算7.2.1收入计量收入计量应遵循以下原则:(1)实际收入原则:收入应以实际收入金额计量。(2)公允价值原则:收入应以公允价值计量,若无法确定公允价值,可参照市场价格或成本加成等方法确定。(3)谨慎性原则:收入计量应谨慎,避免高估收入。7.2.2收入核算收入核算应遵循以下规定:(1)收入核算应按照收入类别进行,保证各类收入的准确核算。(2)收入核算应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进行,保证收入与费用匹配。(3)收入核算应遵循财务报表编制要求,保证报表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7.3收入分析与预测农村财务管理中,对收入进行分析与预测具有重要意义。7.3.1收入分析收入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收入结构分析:分析各类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了解收入来源及分布情况。(2)收入变动分析:分析收入变动的原因,如市场需求、政策影响等。(3)收入效益分析:分析收入与成本、费用之间的关系,评估收入效益。7.3.2收入预测收入预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趋势预测:根据历史收入数据,预测未来收入趋势。(2)因素预测:分析影响收入的各种因素,如政策、市场、技术等,预测收入变动。(3)综合预测:结合趋势预测和因素预测,对未来收入进行综合预测。通过对收入的分析与预测,有助于农村财务管理更好地把握收入状况,为决策提供依据。第八章费用管理8.1费用分类与控制费用分类是农村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根据费用性质和用途,可以将农村费用分为以下几类:生产性费用、管理性费用、公益性费用和其他费用。生产性费用主要包括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直接用于生产的物资费用,以及机械作业、灌溉、防治病虫害等间接生产费用。管理性费用主要包括村务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等费用。公益性费用主要包括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公共服务、农村社会保障等费用。其他费用包括以上未涉及的各项费用。费用控制是保证农村财务管理健康运行的关键。具体措施如下:(1)明确费用支出标准,制定合理的费用预算;(2)加强费用审批制度,规范费用报销程序;(3)加强财务监督,防范财务风险;(4)提高财务人员素质,增强费用控制能力。8.2费用核算与分摊费用核算是农村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费用核算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正确划分费用类别,明确费用性质;(2)合理确定费用支出时间,保证费用核算的真实性;(3)严格按照财务制度规定,正确计算和分摊费用。费用分摊是合理分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费用的重要手段。具体方法如下:(1)按照实际发生原则,将费用分摊到相关项目;(2)采用适当的比例,将费用分摊到各个受益主体;(3)合理确定费用分摊期限,保证费用分摊的公平性。8.3费用分析与优化费用分析是农村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费用的分析,可以发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费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优化费用管理提供依据。费用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对费用总量进行分析,了解费用支出结构;(2)对费用增长趋势进行分析,预测未来费用支出情况;(3)对费用效益进行分析,评价费用支出的合理性。费用优化是提高农村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具体措施如下:(1)加强费用预算管理,提高费用预算的科学性;(2)优化费用支出结构,降低非生产性费用支出;(3)加强财务监督,提高费用使用效益;(4)建立健全费用管理制度,规范费用管理行为。第九章利润管理9.1利润的形成与分配农村财务管理中,利润的形成与分配是衡量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利润的形成主要源于企业的经营收入与成本支出之间的差额。9.1.1利润的形成利润的形成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收入确认: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过程中取得的收入,按照实际完成交易的时间确认。(2)成本计算: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成本,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期间费用。(3)利润计算:收入减去成本后的差额即为利润。9.1.2利润的分配利润分配应遵循以下原则:(1)合规性: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农村财务管理制度进行分配。(2)公平性:合理分配利润,保证各方利益平衡。(3)可持续性:留存部分利润用于企业发展和壮大。利润分配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按照国家规定比例提取,用于企业弥补亏损、扩大生产等。(2)提取公益金:用于企业文化建设、职工福利等。(3)分配投资者利润:按照投资者出资比例分配。9.2利润核算与分析9.2.1利润核算利润核算是对企业一定时期内利润的形成和分配进行系统、全面、准确地计算和反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收入核算:对企业的各项收入进行核算,保证收入真实、完整。(2)成本核算:对企业的各项成本进行核算,保证成本真实、合理。(3)利润计算:根据收入和成本核算结果,计算企业利润。9.2.2利润分析利润分析是对企业利润的形成、分配及变动情况进行深入剖析,以揭示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和潜在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利润总额分析:分析企业利润总额的变动情况,了解企业经济效益的整体水平。(2)利润结构分析:分析企业利润的构成,了解各项收入和成本对利润的影响。(3)利润变动分析:分析企业利润的变动趋势,找出影响利润变动的主要因素。9.3利润增长策略农村企业要实现利润增长,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