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GB50XXX-XXXX
煤炭工业矿井工程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标准
DesignDocumentPreparationStandard
OfMineConstructionProjectinCoalInustry
征求意见稿
中煤国际工程集团南京设计研究院
2008年7月
刖
本标准是根据建设部建标[2007]126号文件《关于印发“2007年工程建设国
家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的要求,由中国煤炭建设协会组
织、中煤国际工程集团南京设计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编制完成的。
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
本标准共3章,2个附录。“附录A”是对矿井初步设计文件编制内容和深
度的具体要求,是标准的主体部分,但其格式和表达方式又难以标准条文形式编
制,须以专门章节的标准条文将“附录”引入法定的技术标准,因此本标准前3
章标准条文是主体部分的导则和基础。本标准的主要内容:规定了矿井设计文件
的编制必须具备的基本依据和应遵循的工程建设程序;规定了矿井设计文件的编
制应认真贯彻执行煤炭工业产业政策、推进技术进步、安全高效、经济合理的矿
井设计原则;具体地规定了矿井设计文件的编制内容和应达到的深度,其内容和
深度应充分满足矿井建设过程中对设计的各项要求。
本标准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标准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煤国际工程集团南京
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内容的解释。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
认真总结经验,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建议寄交中煤国际工程
集团南京设计研究院(地址:南京市浦口区浦东路20号,邮编:210031,传真:
本标准编制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
主编单位:
参编单位:
主要起草人:
目次
1总则..............................................1
2术语和符号.........................................2
2.1术语..........................................2
2.2常用单位及煤矿常用符号.........................6
3基本规定...........................................9
3.1煤矿初步设计文件编制基本规定...................9
3.2矿井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基本规定................12
附录A煤炭工业矿井初步设计文件编制内容.............13
附录B矿井设计施工图目录..........................181
本编制用词说明......................................196
条文说明............................................197
1总则
1.0.1为贯彻执行我国发展煤炭工业产业的政策和法规,规范煤炭工业矿井建设
项目设计文件的编制内容和深度,不断提高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质量和水平,制定
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设计生产能力0.45Mt/a及以上的新建煤炭矿井设计文件的
编制内容和深度。改扩建矿井及设计生产能力0.45Mt/a以下的小型矿井设计文
件编制内容和深度可参照执行。
1.0.3煤炭工业矿井建设项目设计阶段,至少应包括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
个阶段。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程序,必须遵循国家现行的关于煤炭工业矿井
建设项目管理程序的规定。
1.0.4矿井初步设计文件的内容和深度,应达到指导矿井合理建设、保证矿井建
设技术方案顺利实施和合理控制建设投资的要求,应起到指导施工图设计的作
用,并应满足编制矿井施工组织设计和有关专项设计的要求。
1.0.5矿井施工图设计的内容和深度,应满足矿井建设和施工需要,保证施工生
产安全和工程质量要求,并应合理节省建设投资。
1.0.6煤炭工业矿井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的编制内容和深度,除应符合本标准外,
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矿区miningarea
统一规划和开发的煤田或其一部分。
2.1.2矿田minefield
煤田内划归一个矿山开采的部分,地下开采的矿田又称“井田”
2.1.3煤矿coalmine,colliery
生产煤炭的矿山。
2.1.4矿井(underground)mine
组成地下矿完整生产系统的井巷、洞室、装备和地面构筑物的总称,有时
也指地下矿。
2.1.5单项工程individualproject
凡能单独立项,建成后能独立形成生产能力或规模的建设工程。
2.1.6单位工程unitproject
在单项工程中,能相对独立的建设工程。
2.1.7矿井建设周期(underground)mineconstructionperiod
矿井建设从项目核准开始到按设计要求全部建成投产为止的全部时间。
2.1.8矿井施工准备期preparationstageof(underground)mine
construction
矿井建设从办妥土地征购、施工人员进场开始到一个井筒正式开工之日止的
全部时间。
2.1.9建井期constructionstageof(underground)mineconstruction
又称“施工期”,矿井建设从一个井筒正式开工之日起到完成设计规定的投
产前应完成的井下、地面和有关配套工程,并经过试运转、试生产到交付生产的
全部时间。
2.1.10矿井建设总工期overal1stageof(underground)mineconstruction
矿井施工准备期与建井期之和。
2.1.11矿井可行性研究(underground)minefeasibilitystudy
对拟建矿井的必要性、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进行科学论证和具体分析的
研究。
2.1.12矿井设计(underground)minedesign
对拟建矿井的开拓、开采等主要生产系统、辅助环节、配套设施、节能减排
和安全措施等进行的全面的设计。
2.1.13矿井初步设计preliminary(underground)minedesign
在矿井可行性研究基础上,为选择和确定拟建矿井重大技术决策和各系统主
要技术方案和所需设备,以及为编制矿井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和总概算等进行的设
计。
2.1.14矿井施工设计(underground)mineconstructiondesign
为矿井施工提供施工图纸、预算和有关说明书所作的设计,包括矿井施工组
织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2.1.15煤层coalseam,coalbed
沉积岩系中赋存的层状煤体。
2.1.16可采煤层minablecoalseam,workablecoalseam
达到国家规定的最低可采厚度的煤层。
2.1.17薄煤层chinseam
地下开采时厚度在1.3m以下的煤层。
2.1.18中厚煤层medium-chickseam
地下开采时厚度在1.3—3.5m的煤层。
2.1.19厚煤层chickseam
地下开采时厚度在3.5m以上的煤层。
2.1.20近水平煤层flatseam
地下开采时倾角在8。以下的煤层。
2.1.21缓倾斜煤层gentlyinclinedseam
又称“缓斜煤层"。地下开采时倾角在8。一25。的煤层。
2.1.22中斜煤层inclinedseam,pitchingseam
又称“倾斜煤层"。地下开采时倾角在25。-45。的煤层。
2.1.23急倾斜煤层steeplypitchingseam,steepseam
又称“急斜煤层"。地下开采时倾角在45。以上的煤层。
2.1.24阶段horizon
沿一定标高划分的一部分井田。
2.1.25开采水平mininglevel,gallerylevel
简称“水平”。运输大巷及井底车场所在的水平位置及所服务的开采范围。
2.1.26采区district,panel
阶段或开采水平内沿走向划分为具有独立性生产系统的开采块段。倾斜长
壁分带开采的采区又称为“带区"。
2.1.27盘区panel
近水平煤层采区称为盘区。
2.1.28石门cross-cut
与煤层走向垂直相交或斜交的岩石水平巷道。
2.1.29大巷mainroadway
为整个开采水平或阶段服务的水平巷道。
2.1.30瓦斯储量gasreserves
煤田开采过程中,能够向开采空间排放瓦斯的煤层和岩层中赋存瓦斯的总
量。
2.1.31煤层透气性系数gaspermeabilitycoefficientofcoalseam
表征煤层对瓦斯流动的阻力,反映瓦斯沿煤层流动难易程度的系数。
2.1.32钻孔瓦斯流量衰减系数dampingfactorofgasflow-rateperhole
表示钻孔瓦斯流量随时间延长呈衰减变化的系数。
2.1.33矿井瓦斯minegas
矿井中主要由煤层气构成的以甲烷为主的有害气体。
2.1.34煤与瓦斯突出coalandgasoutburst
在地应力和瓦斯的共同作用下,破碎的煤、岩、和瓦斯由煤柱或岩体内突然
向采掘空间抛出的异常的动力现象。
2.1.35煤与瓦斯突出煤层coalandgasoutburstseam
在采掘过程中发生过煤与瓦斯突出的煤层。
2.1.36煤与瓦斯突出矿井coalandgasoutburstmine
在采掘过程中发生过煤与瓦斯突出的矿井。
2.1.37冲击地压(岩爆)
井巷或工作面周围岩体,由于弹性变形能的瞬时释放而产生突然剧烈破坏
的动力现象。常伴有煤岩体抛出、巨响及气浪等现象。
2.1.38吨煤电耗electricalenergyconsumptionpertonneofrawcoal
采It原煤所消耗的电量。通常为直接用于原煤生产的总耗电量除以原煤总
产量。
2.1.39矿用一般型电气设备miningelectricalapparatusfornon-explosive
atmospheres
具有一定安全要求,仅用于煤矿井下无可燃气和煤尘爆炸危险场所的电气设
备o
2.1.40爆炸性环境用电气设备electricalapparatusexplosiveatmospheres
又称"防爆电气设备",按规定标准设计制造不会引起周围爆炸性混合物爆
炸的电气设备。
2.1.41矿用隔爆型电气设备miningflameproofelectricalapparatus
具有隔爆外壳、用于煤矿井下的防爆电气设备。
2.1.42隔爆兼本质安全型电源flameproofandintrinsicallysafapower
supply
具有隔爆外壳而部分电路为本质安全型的矿用电源。
2.1.43智能化Intelligent
能根据外界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归纳、比较、判断,并做出相应的决策来
实现的相应管理及控制。
2.1.44煤炭环境保护coalenvironmentalcontrol,enviromental
protectionincoalmining
研究煤炭开采、储运、加工利用等过程引起的环境间题及其监测、评价和
防治活动的学科。
2.1.45化学需氧量ChemicalOxygenDemand
实在一定的条件下,采用一定的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
它是表示水中还原性物质多少的一个指标,常用COD表示该指标。
2.1.46悬浮物SuspendedSolid
指水样在规定条件下,经过滤或离心可除去的固体,常用SS表示该指标。
2.2常用单位及煤矿常用符号
2.2.1常用单位及煤矿常用符号应符合表2.2.1-1及表2.2.1-2的规定。
表2.2.1-1常用单位及符号
顺
名称代号计量单位计量符号
序
1长L、1米、毫米、千米m、mm、km
2宽B、b米、毫米、千米m、mm、km
3高、深H、h米、毫米、千米m、mm^km
D、d、
4直径米、毫米、千米m、mm、km
①
5半径R、r
平方米、平方公里、公
6面积A、Sm2>km2>hm2
顷
7体积、容积V立方米m3
8质量m公斤、吨kg、t
9力、重力F、W牛(顿)、千牛N、kN
帕(斯卡)、千帕、兆
10压力PPa^kPa、、MPa
帕
11温度T、t度K、℃
焦(耳)、兆焦耳)、
12能量E、WJ、MJ、kW-h
千瓦时
13功率P瓦、、千瓦W、kW
14视在功率S千伏安kVA
15平面角a弧度、度rad、°
s、min>h、d^
16时间t秒、分、小时、日、年
a
17频率f赫兹Hz
18行程、距离s米、毫米、千米m、mm>km
19速度V米/秒、千米/小时m/s>km/h
20转速n转/分r/min
21加、减速度a米/平方秒m/s2
22重力加速度g米/平方秒m/s2
23摩擦系数以
24效率n
表2.2.1-2煤矿常用符号
顺序名称符号计量单位计量符号
1矿井生产能力A千吨/年、兆吨/年kt/a、Mt/a
2矿井服务年限a
3储量兆吨Mt
4煤炭容重V吨/立方米t/m3
5回采率C百分比%
6矿井风量Q立方米/秒m3/s
7等积孔A平方米m2
8涌水量Q立方米/小时m3/h
9用气量Q立方米/分m3/min
10灰分Ad百分比%
11发热量Qgr,d兆焦/公斤MJ/kg
12吨煤电耗千瓦时/吨KWh/t
13风量Q立方米/秒m3/s
14矿井涌水量Q立方米/小时m3/h
15瓦斯含量立方米/吨m3/t
3基本规定
3.1矿井初步设计文件编制基本规定
3.1.1矿井初步设计文件的编制,必须以下列文件为基本依据:
1经评审备案的井田勘查地质报告和评审、备案文件;
2经评审核准的矿井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申请报告'项目评估(评
审)报告和核准文件;
3经审批的矿区总体规划、评估报告和批复文件;
4经审批的矿井建设项目矿业权设置批复文件;
5经审查核准的矿井建设项目安全核准报告及审查和核准文件;
6矿井建设场地的地质灾害评价报告及备案文件;
7经审查批准的矿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水土保持方案及审查'
批复文件;
8国家现行的有关法规'规程、规范。
3.1.2矿井初步设计文件的编制,应有下列文件做支撑:
1以准轨铁路运输为主的矿井,铁路专用线接轨和产品外运的协议文件;
2矿井供电电源及用电的协议文件;
3经审查批准的矿井水源详查报告及取用水的批复文件;
4矿井建设占地及土地利用的批复文件;
5矿井建设场地选址经城市规划部门审核同意的批复文件;
6井口及工业场地洪水位、井田气象环境和地震烈度等资料文件;
7井田内有制约矿井开拓开采的军事设施、文物保护区、水资源保护区、
动植物保护区等,应有相关单位和部门的审核文件;
8井田内有制约矿井开拓开采的铁路干线、高速公路、防洪堤、水库等重
要建(构)筑物,应有经相关单位会审同意的专题论证报告或资料及协议文件;
9建设场地测量和工程地质初勘报告;
10概算编制所需的有关文件;
11其它应具备的协议或批复文件。
3.1.3矿井初步设计文件的编制深度,应符合下列基本规定:
1编制依据必须充分,支撑性文件应齐全,设计程序必须符合矿井建设项
目管理程序的规定;
2应能全面体现煤炭工业产业政策、推进技术进步、实现合理集中生产、
安全高效和经济合理的矿井设计原则;
3必须对评审备案的井田勘查地质报告深入分析论证,必须对井田地质构
造、水文地质条件、煤层赋存条件、煤质、开采技术条件、资源储量的可靠性
及其经济意义'勘查程度等做出具体评价;
4应在核准的项目申请报告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矿井设
计生产能力、井口及工业场地选址、开拓方式和矿井通风安全等重大技术方案进
行多方案比较和论证;
5应对井上、下各生产系统和主要辅助生产系统的工艺及布置、设备选型、
主要建(构)筑物结构及形式和工业场地布置等均应进行多方案比选和论证;
6应对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和综合利用等工程做方案比选或分析论证,选
择合理方案,制定切实可行措施;
7应对矿井投资的合理性进行论证;对概算进行对比分析。
3.1.4矿井初步设计的技术原则和主要技术方案的确定,应符合核准的项目申请
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项目核准文件。当因矿井建设条件发生改变,需对矿井
建设规模、开拓部署或井口及工业场地位置等重大技术方案进行修改调整时,应
配合建设单位以书面形式报请原项目核准部门办理批准或审批手续,在此基础上
编制矿井初步设计文件。
3.1.5矿井初步设计中有关煤矿安全的设计原则、方案及措施,应与经审批的矿
井安全设施设计相一致;当不相符时,矿井初步设计应按照批准的矿井安全设施
设计修改和完善。
3.1.6矿井初步设计文件应由《说明书》、《主要机电设备和器材清册》、《概
算书》和附图组成,其编制内容和深度应符合本标准附录A和附件一、二的具体
规定。附图的图纸编号应符合现行《煤炭工业勘察设计图纸编号》的规定。
3.1.7矿井初步设计文件的内容和深度,应能指导编制下列矿井专项设计:
1有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的矿井,防治突出专项设计;
2抽采瓦斯的矿井,瓦斯抽采与利用专项设计;
3有热害的矿井,制冷降温专项设计;
4开采冲击地压煤层的矿井,防治冲击地压专项设计;
5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或有突水淹井危险的矿井,防治水专项设计;
6矿井第一次采用放顶煤开采,或在煤层(瓦斯)赋存条件变化较大的区
域采用放顶煤开采的专项设计;
7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的厚煤层采用放顶煤采煤方法,防止采空区自燃发
火的专项设计;
8环保工程专项设计;
9职业安全卫生专项设计;
10消防设施专项设计。
3.1.8矿井初步设计文件的内容和深度,应能指导和满足矿井建设的下列要求:
1指导矿井建设全过程,保证矿井建设技术方案顺利实施和合理控制建设
投资;
2指导矿井施工图设计;
3指导矿井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要求;
4满足土地征购和施工准备工作的要求;
5为矿井建设项目的年度基建计划提供依据;
6为矿井主要设备订货提供依据。
3.2矿井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基本规定
3.2.1矿井施工图设计应符合矿井初步设计确定的主要设计原则和技术方案,当
因条件变化,需调整水平划分及标高、首采区位置、采煤方法、装备水平等重大
技术方案时,应修改调整矿井初步设计文件。
3.2.2矿井施工图设计应对各单位工程进行设计优化,在保证施工生产安全和工
程质量要求的前提下,满足施工进度要求。
3.2.3施工图的内容和深度应满足施工要求。
3.2.4施工图纸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制图标准,图纸编号应符合现行的《煤炭工业
工程勘察设计图纸编号》的规定。
3.2.5施工图纸的内容和深度应满足编制施工图预算的要求。
附录A:
煤炭工业
矿井初步设计文件编制内容
封面格式
(隶属关系及建设单位名称)
XXX矿井初步设计
说明书
(设计单位名称)
XXXX年X月
扉页格式
(隶属关系及建设单位名称)
XXX矿井初步设计
说明书
工程编号:
工程规模:
院长:
总工程师:
项目总设计师:
(设计单位名称)[加盖设计证书章]
XXXX年XX月
审定人员名单
专业姓名职务或职称签章
审核人员名单
专业姓名职务或职称签章
参加设计人员名单
专业姓名职务或职称签章
目录
总论......................................................25
第一章井田概况及矿井建设条件...............................27
第一节井田概况..........................................27
第二节矿井外部建设条件及评价.............................27
第三节矿井资源条件.......................................28
第四节井田勘查程度及开采条件评价.........................31
第二章矿井资源/储量、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33
第一节井田境界及资源/储量................................33
第二节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34
第三章井田开拓............................................36
第一节开拓方式及井口位置.................................36
第二节开拓部署..........................................37
第三节井筒............................................38
第四节井底车场及碉室.....................................39
第四章井下开采............................................41
第一节采区(盘区)布置..................................41
第二节采煤方法及工艺....................................41
第三节“三下”采煤及村庄搬迁规划........................43
第四节巷道掘进及机械化..................................43
第五章井下运输............................................45
第一节煤炭运输方式及设备................................45
第二节辅助运输方式及设备................................45
第三节矿井车辆配备......................................46
第六章通风与安全..........................................47
第一节瓦斯资源分析和瓦斯涌出量计算......................47
第二节瓦斯抽采..........................................48
第三节矿井通风..........................................49
第四节矿井瓦斯灾害防治...................................51
第五节矿井火灾防治.......................................52
第六节矿井粉尘防治.......................................53
第七节矿井水害防治.......................................55
第八节矿井热害防治.......................................57
第九节矿井冲击地压灾害防治...............................58
第十节矿山救护..........................................60
第七章提升、通风、排水和压缩空气设备.......................61
第一节提升设备..........................................61
第二节通风设备................76
第三节排水设备................79
第四节压缩空气设备...........80
第八章地面生产系统..............82
第一节煤质及煤的用途.........82
第二节煤的加工................84
第三节主、副井机械设备及布置86
第四节肝石和脏杂煤处理系统.…91
第五节辅助设施................92
第九章地面运输...................93
第一节概述..................93
第二节标准轨距铁路...........93
第三节场外道路................95
第四节其他运输方式...........96
第
章
十
总平面布置及防洪排涝98
第
节
一矿井地面总布置..98
第
节
二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98
第
节
三
矿井地面其它场地布置..99
第
节
四
工业场地防洪、排涝和..99
第
节
五
场内运输..............
第
节..99
六
工业场地管线综合布置
第
节
七100
100
第十一章供配电系统101
第一节供电电源.…101
第二节电力负荷.…101
第三节输变电・・・・・・・・104
第四节地面配电.…105
第五节井下供配电105
第十二章智能化系统109
第一节安全、109
第二节安全、110
第三节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114
第四节通信..............115
第五节信号..............116
第十三章地面建筑................117
第一节设计原始资料及建筑材料117
第二节工业建筑及构筑物......117
第三节行政、公共建筑.........118
第四节居住区..................119
给水
排
第十四章122
给
水
第一节122
排
水
第二节123
第三节室内给水排水......................................123
第四节水量平衡..........................................124
第五节消防及洒水........................................124
第十五章采暖、通风及供热.................................125
第一节采暖、制冷与通风..................................125
第二节井筒防冻..........................................126
第三节供热热源与锅炉房设备..............................126
第四节室外热力管网......................................127
第十六章节能、减排.......................................128
第一节项目能源消耗.....................................128
第二节节能措施及评价....................................128
第三节节水措施及评价....................................133
第四节减排............................................134
第五节节能减排指标综合评价..............................136
第十七章职业安全卫生.....................................137
第一节职业危害因素分析..................................137
第二节主要防范措施......................................137
第十八章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139
第一节概述............................................139
第二节污染防治措施及综合利用............................141
第三节生态环境保护措施..................................144
第四节机构设置及人员配置...............................145
第五节专项投资..........................................145
第十九章建设工期.........................................147
第一节建井工期..........................................147
第二节产量递增计划......................................147
第二十章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配置...........................148
第一节组织机构..........................................148
第一节人力资源配置......................................148
第二i^一章技术经济.........................................150
第一节设计概算..........................................150
第二节投资效果分析......................................151
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52
附设计委托书和有关审批、核准、协议等文件
附件一:主要机电设备及器材清册................................156
附件二:概算书................................................161
附图目录
图号
顺备注
章次图名
序新采(比例)
制用
1第一章井田地质地形图1:5000或1:10000
2第一章综合地质柱状图1:200
3第一章煤层底板等高线及储量计算图1:2000或1:5000
4第一章主要地质剖面图1:2000或1:5000
5第一章井田水文地质图
6第一章冲积层等厚线图1:50005g1:10000
7第一章含水冲积层底部与煤系地层之间隔水层等1:5000或1:10000
厚线图
8第一章煤层瓦斯含量等值线图
9第一章地温等值线图
10第一章煤层灰分等值线图
11第二章工业场地、风井场地安全煤柱图1:2000
12第二章(其它)地面重要建(构)筑物安全煤柱图1:2000
13第三章井田开拓方式平面图(包括开采计划)1:5000Wc1:10000
14第三章井田开拓方式剖面图1:2000或1:5000
15第三章主要运输大巷布置平、剖、断面图1:2000;1:100
16第三章采区划分及开采计划图1:5000或1:10000
17第三章开采影响地表沉陷预计图1:5000
18第三章通风水平巷道布置平、断面图1:2000;1:100
19第三章立井井筒平面(或断面)图1:20或1:50
20第三章副井井筒平面(或断面)图1:20或1:50
21第三章风井井筒平面(或断面)图1:20或1:50
22第三章排砰井井筒平面(或断面)图1:20或1:50
23第三章特殊凿井段井壁结构平、剖面图1:20或1:50
24第三章井底车场平面图1:500
25第三章井底车场线路及水沟坡度图水平1:500、垂直1:50
26第三章主井箕斗装载或给煤机碉室平剖面图1:100;1:200
27第三章主:底煤仓及机头碉室平、剖、断面图1:100;1:200
28第三章主井清理撒煤巷道平、剖面图1:200:1:500
29第三章副井井筒与井底车场连接处平、剖面图1:100;1:200
30第四章采区巷道布置及机械配备平面图1:2000
31第四章采区巷道布置剖面图1:2000
32第四章巷道断面图册1:50
33第四章采煤方法图
34第四章井巷工程数量表(明细表)
35第四章村庄搬迁规划图
36第五章井下运输系统图(轨道及胶带)1:2000或1:5000
37第六章通风系统图(最大、最小风压时)不忌
38第七章压缩空气(注氮气)管道系统图1:2000或1:5000
附图目录
图号
顺备注
章次图名
序新采(比例)
制用
39第七章工业场地压缩空气管道布置图比例与工业场地总平面图相同
40第七章瓦斯抽采管路布置示意图1:2000或1:5000
41第八章地面生产系统总平面图1:500或1:1000
42第八章地面生产系统机械联系示意图附设备明细表
43第八章地面生产系统平、立、剖图1:100或1:200(包括厂房建
筑物结构布置图)
44第八章主井井口机械设备布置图1:100或1:200
45第八章立井井底机械设备布置图1:100或1:200
46第八章副井井口机械设备布置图1:100或1:200
47第八章副井井筒与井底车场连接处机械设备布置图1:100或1:200
48第八章矿井修理车间设备布置平面图1:1000;(包括厂房建筑物结
构布置图)
49第九章铁路专用线平面图1:2000或1:5000
50第九章铁路专用线纵断面图横1:2000、纵1:200或
横1:5000、纵1:500
51第九章接轨站(点)平面图1:1000Wc1:2000
52第九章矿井装车站平面图1:1000Wc1:2000
53第九章铁路特大、大桥全桥总布置图1:100^1:1000
54第九章场外道路路线平面图1:2000或1:5000
55第九章场外道路路线纵断面图横1:2000>纵1:200或
横1:5000>纵1:500
56第九章场外道路特大、大桥桥型布置图1:200~1:2000
57第九章窄轨铁路专用线平面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麦采购合同协议书范本
- 合作经营贸易协议书范本
- 物业前置服务协议书范本
- 热射病的血液净化治疗文档讲课文档
- 细菌性脑膜炎hn
- 医养结合服务模式评估标准考核试卷
- 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案例分析考核试卷
- 信用数据分析在个人信贷市场中的客户流失预测模型研究考核试卷
- 《习作:我有一个》教学课件
- 2025年综合性医院与在线医疗服务平台联合发展协议
- 火灾应急预案评审结论(3篇)
- 烟道安装安全协议书
- 辽宁省大连沙河口区六校联考2025届物理八下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 急危重症护理学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 气管切开患者的管理和康复治疗意见解读
- 一类医疗器械、二类医疗器械质量手册
- 2025榆林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招聘工作人员(47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硬件开发外包合同协议
- 2024年云南楚雄州金江能源集团有限公司选聘笔试真题
- 《塑造出色的东方人》课件
- 2025雇佣家庭护理人员合同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