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了解近代以来全球贸易网络的形成及变迁,理解贸易活动在文化交流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学习目标重点近代以来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概况。难点理解商贸活动与文化交流之间的关系。重点难点1.15世纪以前的贸易
主要局限于各洲内部和亚欧大陆之间。15世纪以前,世界各地处于相对孤立的发展状态。世界贸易也主要局限于各洲内部和亚欧大陆之间。最主要的贸易路线是丝绸之路,通过丝绸之路,欧洲人认识了瓷器、丝绸等中国商品,但是和中国的直接往来非常少。一、全球贸易网的形成2.15世纪后至工业革命前的世界贸易
(1)原因: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西欧各国的殖民扩张,各洲之间的贸易随之扩展。(2)表现
①国际流通中的商品种类与数量大大增加。1668年的一幅插图,展示了当时伦敦咖啡馆的风貌特征:充满血腥暴力。目的:进行资本原始积累。
②贸易的扩大促进了股份公司的出现和发展。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股票商业革命:(1)商贸中心转移。(2)经营方式变化(创立银行、股份公司、证券交易、百货公司)。(3)商品种类增多。(4)国际贸易格局多中心。
(3)影响:西欧列强在美洲、非洲、亚洲等地的殖民扩张,客观上推动了洲与洲之间的贸易,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在第一次国际大分工中,南北美洲和东欧提供原料,非洲提供黑奴,亚洲提供奢侈品,而西欧在三大贸易中都占据主导地位,推动商品的全球性流动,成为这次国际分工的指挥者。世界各地区之间经济联系不断加强,以西欧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3.工业革命后的世界贸易(1)原因: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使欧美国家需要寻求更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2)表现:类型丰富的工业产品,通过更快速的交通工具输送到世界各地。
1900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9%,美国12%,德国13%,法国9%。此外,这一时期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世界贸易额均呈现出均衡发展的趋势。从1870至1913年,这两类商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这就说明工业发达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工业革命后,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使欧美国家需要寻找更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用于支持工业生产及倾销商品。蒸汽机车和轮船等新型交通工具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世界各地区的联系更为便捷,类型丰富的工业产品,可以更加便捷地输送到世界各地。形成了西欧、北美国家生产和出口制成品,其余国家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的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欧美资本主义列强在新的贸易格局中仍占主导地位。从1870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世界贸易额增长了近2.6倍。政策:炮舰+商炮特征:开埠通商协定关税4.20世纪上半期的世界贸易
两次世界大战影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世界工业下降46.2%40.6%28.4%16.5%8.4%1/3外贸缩减70%69.1%50%48%50%2/3失业人数1700万600万近300万85万300万3000万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影响时段世界贸易年均增长率(%)1913—19290.71929—1938-1.21938—19480
——摘编自姚曾荫《国际贸易概论》20世纪初,垄断资本主义继续发展。资本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与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最终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在一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虽然有所发展,但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最终导致了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危机期间,世界贸易额缩减近2/3,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缩减了36%,失业工人达3000多万,几百万小农破产,上万家银行倒闭。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损失达2500亿美元,比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损失还要严重。为了摆脱经济危机带来的危机,德、日走上了法西斯道路,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使世界经济遭到致命打击,世界贸易年均增长率持续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到二战结束后的1948年,世界贸易年均增长率仍为0。5.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世界贸易(不利因素)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贸易受到极大影响。(有利因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签署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947)以及各国围绕贸易、关税的谈判,仍推动着世界贸易的发展。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冷战的结束以及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1995年),世界贸易突飞猛进。
缔约各国政府:认为在处理它们的贸易和经济事业的关系方面,应以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证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巨大持续增长、扩大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发展商品的生产与交换为目的。切望达成互惠互利协议,导致大幅度地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障碍,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以对上述目的作出贡献……——《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二战后世界关税与贸易发展情况变化趋势图
【问题探究】跨国公司海外分支机构的经营状况体现了跨国公司的什么特征?年份海外分支机构总产值占GDP的比例海外分支机构销售额占GDP的比例海外分支机构出口总额占全球出口额的比例1985年4.77%20.02%30.30%1990年6.27%23.56%26.41%1995年5.99%27.63%14.86%2000年9.63%47.70%44.67%2005年9.03%46.18%32.31%2010年10.24%39.98%33.04%1985—2010年跨国公司海外分支机构经营情况跨国公司具有相当的经营规模,发展势头迅猛;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越来越突出。历史时期历史事件贸易概况发展阶段新航路开辟前—世界贸易局限于各洲内部、亚欧大陆之间,贸易路线不稳定区域贸易新航路开辟后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洲际贸易扩展,商品数量种类增加;贸易范围扩大;股份公司出现、发展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两次工业革命期间工业化生产;交通工具革新世界贸易额剧增;国际分工与贸易格局世界市场最终形成20世纪以来两次世界大战;经济危机;冷战;国际金融贸易协调机制、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国改革开放、世贸组织建立、国家垄断组织与跨国公司发展、交通和通信技术的进步等经济联系密切、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世界贸易和国际分工进一步发展全球贸易网的发展历程1.特点
国际贸易的过程伴随着文化的传播。
15世纪后,西欧诸国先后开辟出新航路,在给欧洲带来财富的同时,极大地促进了各大洲之间的贸易往来。穿行在新航路上的商品,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而且作为不同文化的载体,搭起了沟通地区间思想文化交流的桥梁。
——摘编自杨共乐《历史长河中的人类社会》18世纪法国画家弗朗索瓦·布歇的作品《梳妆》,其中有中国风格的屏风和团扇
买卖双方的接触、洽谈、协商、协议,以贸易为平台输送的各种商品,把世界不同地区的、文化迥异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也以直接和间接的渠道呈现各自的知识、信念、道德、艺术和习俗等。商品成为不同文化的载体,搭起了沟通地区间思想文化交流的桥梁。二、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国际化2.茶
(1)地位:饮茶风俗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了含蓄内敛的东方哲学和娴静淡雅的东方美学,是中国文化的符号之一。
19世纪英国贵族用中国瓷器喝茶的生活场景《在安托尼妈妈的旅店》(油画)
1662年,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嫁给英王查理二世,她的嫁妆中有中国茶具和茶叶。品茶从此成为英国宫廷时尚。英国诗人沃勒作诗赞美这位饮茶王后:花神宠秋色,嫦娥矜月桂。月桂与秋色,美难与茶比。一为后中英,一为群芳最。物阜称东土,携来感勇士。助我清明思,湛然祛烦累。欣逢后诞辰,祝寿介以此。——[美]梅维恒、[瑞典]郝也麟著,高文海译《茶的真实历史》明陈洪绶《松溪品茗图》(2)中国茶文化的传播:最初茶主要在中国周边地区传播,比如朝鲜、日本。16世纪以后,中国茶广泛传播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等地区。俄国
上流社会把中国的茶具作为最为最珍贵的室内摆设,中俄之间形成了“万里茶道”日本
根据自身的风俗习惯创造出新的茶文化,形成了“日本茶道”英国
用中国茶和中国的茶具招待客人成为主人炫耀的方式,形成了“下午茶”荷兰
许多富裕家庭都设有专门的“茶室”茶以西安为起点的“陆上丝绸之路”以东南沿海为主要枢纽的“海上丝绸之路”以武夷山为起点,通往俄罗斯的“万里茶路”从中国西南地区出发向印度半岛延伸的“茶马古道”3.服装
(1)法国
①中国服装柔软的面料、富有东方韵味的款式、线条流畅的龙凤花草纹样等,融入法国18世纪的服装设计之中。
②20世纪初,法国设计师设计的女装,大胆采用东方女装宽松的样式,奠定了20世纪西方女装流行的基调。“孔子”中国袍系列和服式长袍大衣
(2)中山装:民国早期设计的中山装兼具中西服装的特点,穿着方便,同时体现了一定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
从清末到民国时期被公认的“国服”是中山装。1912年,民国政府规定了中山装的形制,并予礼义廉耻、三民主义和共和理念、五权宪法、和平统一、严谨治国等治国寓意。1929年,国民政府规定“制服用中山装”。——摘编自【日】夏目晶子《“唐装”的流行及其背景》4.钟表
(1)诞生并传入中国:诞生于欧洲,大约在16世纪中期经由澳门传入中国内地。(2)概况
①一些清朝高官将进口的钟表作为珍稀物品收藏。
②在社会中下层中逐渐流行。
傅文忠公(恒)家所在有钟表,甚至仆从无不各悬一表于身,可互相印证,宜其不爽矣!——赵翼《檐曝杂记》昼夜循环胜刻漏,绸缪宛转报时全。阴阳不改衷肠性,万里遥来二百年。——康熙《戏题自鸣钟》故宫钟表馆馆藏钟
③一些公共场所也安装有钟表。
④中国人制作的钟表,其外观多体现了中国自身的文化特点。
鸦片战争后,西方势力对我国的侵入日深,影响渐广,尤其是在沿海和通商口岸的城市中,西方的物质文明和思想文化逐渐流行起来,对中国传统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的改变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其中钟表的广泛普及和公共建筑上大型钟楼的建造对人们的时间感知和时间观念影响深远。中国人制作的钟表,其外观多体现了中国自身的文化特色。苏州在18世纪开始兴起钟表制造业,19世纪后技术日臻完善。所造钟表不仅具有计时功能,还能反映日月星辰变化与四时节气更替,造型简洁、色调清雅,尤其钟盘体大突出,实用性强,成为苏州钟表的显著特点。苏州钟表代表江南钟表风格。广州钟表仿照欧洲钟表的机械装置,结合中国的传统工艺,制造出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钟表。广州钟表的题材多以我国传统中富有吉祥寓意、祝颂太平、庆寿祈福等为主。5.文化交流(1)原因:全球贸易网的形成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交流。(2)表现:电影、音乐、电视节目、动漫、书籍等各国文化产品,也广销世界各地。【思考探究】观察下图,思考它是如何体现中西文化交流的?《红楼梦》也反映了当时民间使用西洋自鸣钟表的情况:51、52回,“只听外间房中十锦格上的自鸣钟当当两声”、“一时只听自鸣钟已敲了四下”。锦衣卫抄宁国府时,一下子抄出了18件钟表。贾宝玉曾从怀里“掏出一个核桃大的金表来”。英国18世纪生产的铜镀金象驮亭式表整体采用中国人喜欢的铜镀金,亮丽的金色外壳上以红、绿、蓝、黄、白等各色料石镶嵌花饰。在造型上,以能体现东方传统风格的建筑为型。有人物、动物,十分注重中国文化所讲的寓意——太平有象表盘上以中文数字标识时间课堂小结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全球贸易网的形成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国际化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工业革命后:世界日益成为经济整体二战后:世界贸易曲折发展冷战结束后:世界贸易突飞猛进茶:中国→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大洋洲服饰:中国、日本等服饰元素被法国吸收;
中山装有中西合璧的特点钟表:16世纪中期经由澳门传入中国内地,18世纪数量已经很多其他:电影、音乐、电视节目、动漫、书籍等课堂练习1.从1870年至1913年,世界贸易中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增加了两倍多;190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为:英国19%,美国12%,德国13%,法国9%。这说明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合伙固定分红合同范本
- 合同权利义务让与协议
- 利雅德酒店住宿协议书
- 保理合同协议文本模板
- 修车协议合同模板模板
- 农村供水工艺流程优化
- 兼职托管教师合同范本
- 会所转让委托合同范本
- 合同对数据的保密协议
- 合伙合同增资补充协议
- 换门施工方案
- 《诗二首 雨巷》(课件)
- 古籍如何修复古籍修复步骤流程
- 完整版全国行政区域身份证代码表(EXCEL版)TextMarkTextMark
- 仙居县国企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 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高职)PPT全套完整教学课件
- 美学原理PPT课件:技术美
- 应力腐蚀和氢脆
- GA/T 830-2021尸体解剖检验室建设规范
- 责任担当斗争精神自查问题清单
- 基于STM32的自动灌溉系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