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林黛玉进贾府 (共17张)+视频_第1页
《红楼梦》林黛玉进贾府 (共17张)+视频_第2页
《红楼梦》林黛玉进贾府 (共17张)+视频_第3页
《红楼梦》林黛玉进贾府 (共17张)+视频_第4页
《红楼梦》林黛玉进贾府 (共17张)+视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红楼梦》林黛玉进贾府(共17张)+视频

导入

有人曾说,《三国》是一部智书,“智慧"的“智”;《水浒传》是一部怒书,“愤怒"的“怒”。如果让你概括《红楼梦》,你觉得是一部什么书?

别名:《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和《金陵十二钗》

《红楼梦》1-5回

背景知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

曾祖父曹玺任江宁织造;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帝的保姆;祖父曹寅做过康熙帝的伴读和御前侍卫,极受康熙宠信,康熙六次南巡,曹寅接驾四次。曹雪芹过了一段富贵少爷的生活。

雍正六年(1728年),曹家因亏空获罪被抄家,曹雪芹随家人迁回北京老宅。后又移居北京西郊,靠卖字画和朋友救济为生。

背景知识

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杰出的现实主义章回体长篇小说。

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着重叙述了贾家荣、宁两府逐渐衰败的过程,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象和各种矛盾,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

现存的版本,可分为两个,一个是仅流传前八十回的,保留脂砚斋评语的脂评系统(抄本系统);另一个是经过程伟元、高鹗整理补缀的、删去所有脂砚斋评语的,并续写完成一百二十回的程高本系统(刊本系统)。

课堂任务

任务一:阅读前五回的内容,梳理宁荣两府人物关系。

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

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乱判葫芦

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宁国公贾演-贾代化

荣国公贾源-贾代善

(贾母)

史老太君

贾敷

贾敬(炼丹)

贾赦

(邢夫人)

贾政

(王夫人)

贾敏

(林如海)

贾珍(尤氏)

贾惜春

-贾蓉(秦可卿)

贾链

王熙凤

-巧姐儿

贾迎春

贾珠(李纨)

贾元春(入宫)

贾宝玉

贾环

贾探春

-林黛玉

课堂任务

任务二:细读《林黛玉抛父进京都》的片段,分析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人物性格。

细读文本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

这个人打扮与众姊妹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条、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著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褙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语言描写+侧面描写:放诞无礼

装扮:奢侈俗气

外貌:不怒自威

细读文本

贾母笑道:“你不认得她……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她‘凤辣子’就是。"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天下真有这样标致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说着,便用帕拭泪。

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

他人评价:

泼辣

语言描写:

善于言辞,

八面玲珑

神态描写:

表演大师

语言描写:

精明能干

善于弄权

细读文本

任务二:细读《林黛玉抛父进京都》的片段,分析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人物性格。

细读文本

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生恐被人耻笑了她去。

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书,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心理:敏感谨慎

语言:细心谨慎

寄人篱下

多虑

外貌:体弱多病

细读文本

王夫人因说:“……但我不放心的最是一件: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

《西江月》二词,批这宝玉极恰,其词曰: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眼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条,系着一块美玉。

侧面:混世魔王

似傻如狂

行为乖张

离经叛道

外貌:英俊多情

细读文本

又问黛玉:“可也有玉没有?”众人不解其语。黛玉便忖度着,因他有玉,故问我有也无。因答道:“我没有那个。想来那玉亦是一件罕物,岂能人人有的!"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吓的众人一拥争去拾玉。贾母急的搂了宝玉道:“孽障!你生气,要打骂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宝玉满面泪痕泣道:“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就没趣,如今来了这么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

语言、动作:

顽劣任性

追求个性

追求平等

挣脱束缚

课堂任务

任务三:细读《游幻境指迷十二钗》的片段,选择其中的一则判词进行赏析。

细读文本

金陵十二钗正册: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巧姐、李纨、秦可卿。

金陵十二钗副册:香菱、薛宝琴、尤二姐、尤三姐、邢岫烟、李纹、李绮、宝珠、宝蟾、平儿、娇杏、瑞珠。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晴雯、袭人、小红、金钏、紫鹃、莺儿、麝月、鸳鸯、司棋、玉钏、茜雪、柳五儿。

细读文本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

风流灵巧招人怨。

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这一首是说晴雯的。

1.霁月难逢,彩云易散——“霁月”,明净开朗的境界,旧时称赞人品行高尚、胸怀洒落,就说如“光风霁月”;雨后新晴叫霁,寓“晴"字。“彩云”,喻美好;云呈彩叫雯,寓“雯"字。

2.心比天高,身为下贱——这是说晴雯虽身为丫鬟,却从不肯低三下四地奉迎讨好主子,没有阿谀谄媚的奴才相。这样的性格是她不幸命运的根源。

3.风流灵巧招人怨——传统道德提倡“女子无才便是德”,要求安份守己,不必风流灵巧,尤其是奴仆,如果模样标致、倔强不驯,则必定会招来一些人的妒恨。

4.寿夭——短命夭折。晴雯被迫害而死时仅十六岁。

5.多情公子——指贾宝玉。

细读文本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这一首是说香菱的。

1.判词的第一句暗点香菱其名。香菱本名英莲,莲就是荷,菱与荷同生池中,所以说根在一起。书中八十回香菱曾解自己的名字说:“不独菱花,就连荷叶莲蓬都是有一股清香的。"

2.“平生遭际实堪伤”,作者直抒胸臆,毫不掩饰对她的同情。

3.“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是说自从薛蟠娶夏金桂为妻之后,香菱就被迫害而死了。

细读文本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这一首是说薛宝钗和林黛玉的。

1.可叹停机德——“停机德”,出于《后汉书》。故事说:乐羊子远出寻师求学,因为想家,过了一年就回家了。妻子就拿刀割断了织布机上的绢,以此来比学业中断,规劝他继续求学,谋取功名。这句说薛宝钗,意思是虽然有着合乎孔孟之道标准的那种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