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非选择题答题技法3-成因分析类_第1页
高考地理-非选择题答题技法3-成因分析类_第2页
高考地理-非选择题答题技法3-成因分析类_第3页
高考地理-非选择题答题技法3-成因分析类_第4页
高考地理-非选择题答题技法3-成因分析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答题技法3成因分析类

命题人话命题特点阅卷人说失分盲区

以区域地理环境要素的分布或变化为

1.没有提取有效信息,问题

命题切入点,考查地理环境要素时空分

考查方式回答错误。

布产生的原因以及某种地理环境要素

2.不能够把握地理要素之间

变化的原因。

的关系,张冠李戴。

常见设问形式有“分析……分布的原

设问形式3.问题回答缺乏针对性,地

因”“阐释……变化的原因”等。

理术语运用不当。

难度分值难度大,分值一般为10〜20分。

■典题示例■

【典例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南省是我国栽培稻种起源地之一,自然条件优越。“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院士科研团队在海南省三亚市建有水稻育种试验基地,在此选育了多个高产杂

交水稻品种。一直以来,海南省稻作以“一年一熟”为主,“一年二熟”“一

年三熟”仅分布在水源充足地区且总面积不大。海南省目前稻米缺口仍然较

大。下表为海南省和湖南省2019年水稻生产的相关数据。

省份

项目海南湖南

水稻占农作物播种面积比重(%)34.047.5

水稻播种面积(千公顷)229.73855.2

水稻产量(万吨)126.52611.5

人均水稻产量(千克)133.9377.5

(1)说明海南省大部分地区水稻种植以“一年一熟”为主的原因。(4分)

(2)海南省目前稻米缺口仍然较大,试分析其社会经济原因。(6分)

审答流程

;指令网”说明、分析;中心词2原内

限定词门第U)膻:海南省;水稻种植;一年一熟

……第(2)题:海南省稻米缺【1大:社会经济

第二步一析材料,获取有效信息

文本、.海南省稻作以“一年一熟”为主,“一年二熟”

......:“一年三熟”仅分布在水源充足地区

表格水稻占农作物播种面积比就为34.0%;人均水

稻产量为133.9千克

[第三步卜[调知识,明例答题角度J

知识:一海南省的地形、水文、天气和气候,以及农业

......:结的

角度..(D从自然原因(气候、水源等)和人为原因(水

利设施、农业结构等)两方面分析;

(2)中要从产、需等角度考虑

评分细则

(1)大部分地区水源不足,水利设施不完善;夏秋多台风,影响农民种两季或三

季稻的积极性;一些地区种一季水稻外,其他时间种植附加值更高的经济作

物。(任答2点,共4分)

(2)大部分地区水稻种植以“一年一熟”为主(2分);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播种

面积比重较大(水稻播种面积比重较小)(2分);稻米需求量大(2分)。

■答题技法■

第一步,明确设问方向

分析试题考杳的是自然原因还是人为原因,或是两者都有涉及。

第二步,针对不同的原因类型进行分析

依据整体性原理,自然原因一般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

水文、植被、土壤、矿产、洋流、海陆轮廓、板块运动等方面来分析;人为原

因一般从历史条件、人口、工农业、城市、交通、工程建设、市场、政策、科

技、军事、宗教等方面来分析。

第三步,结合图文材料的信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答题时要清楚地理要素的组成因子,并理解“因子”与相关“地理要素”之间

“因”与“果”的联系。

■模板构建■

设问角度答题角度

太阳辐射强弱的

①纬度位置;②天气状况;③地势高低与坡向(阳坡、阴坡)

原因

①太阳辐射;②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③人类活动;

某气候现象成因

④下垫面(地势高低、地形抬升或地形阻挡、洋流、海陆分布)

某地降水多少的海陆位置、大气环流、天气系统、地形、洋流、植被和水文、

原因人类活动

影响等温线走向①纬度位置(东西向);②海陆位置(与海岸线平行);③地形(局

的原因部闭合或沿山脉延伸)

水能资源丰歉的河流的落差(看地形分布和地势起伏)、河流的水量(看流域降

原因水量大小)

抓住以下区域:①大陆架海区;②河流入海口处;③寒暖流

渔场成因

交汇处或上升补偿流处;④温带海区(从饵料丰富程度上分析)

①经济(就业机会、经济收入);②政治;③社会文化;④生态

人口迁移

环境(气候、旱灾等)

①共同利用基础设施和廉价劳动力;②节省运费和能源消耗;

工业集聚原因

③加强企业间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

①线路施工难度,投资多少;②沿线的人口、城镇、资源分

交通选线原因

布及经济发展状况;③线路里程等

■对接演练■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上,千年古镇临淮关是豫东、皖北与江浙地区货运中转站,对外交通主要

依赖水运。明清时期,临淮关虽屡遭水患依然成为淮河流域重要的商品集散

地,该镇码头众多,街市多沿河分布,长约数里。21世纪以后,临淮关水运地

位下降,发展缓慢。下图示意临淮关周边地理事物分布。

♦@。行政中心

。火车站

一端

Q河流

一河流流向

U)湖泊

02km-

«"1比例尺

(1)分析临淮关码头河水较深的原因。

(2)从气候和地形的角度说明临淮关易遭水患的原因。

(3)简述21世纪以后临淮关古镇发展缓慢的原因。

答案(1)临淮关位于河流凹岸,水流速度较快,流水侵蚀作用较强,泥沙不易

沉积。

(2)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季节变化大,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汛期河流流量

大、水位高;位于淮河的凹岸,洪水更容易流向凹岸,水位高;地势低洼,排

水不畅。

(3)铁路等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临淮关水运地位下降,货运中转减少;水患频

繁;周边城市的竞争。

解析第⑴题,主要从码头所处的地理位置特征、外力作用角度进行分析。该

码头地处河流凹岸,受河流馒蚀作用较强,因此深度较大,第⑵题,气候方

面,该地地处东部季风区,降水量大,集中在夏季,汛期河流流量大、水位

高,易发洪水;地形方面,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因此易发洪灾。第(3)题,21

世纪后由于铁路等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水运地位下降,临淮关古镇交通地位

下降,是其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再加上水患较多,周边城市的竞争,使得其

发展更加缓慢。

2.(2021・6月浙江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珠江由磨刀门、虎门等八门入海,其中磨刀门是泄洪排沙的主通道,

年径流量和输沙量分别占珠江的28%和33%。下图为珠江三角洲所在区域略

图。

材料二岸线、土地等自然资源是港口建设的基础性资源,港口与城市发展相

互依赖,港口的发展加快了关联产业的集聚。下表为珠江口部分城市岸线资

源、2019年单位岸线货运量和地区生产总值表。

岸线总长深水岸线长单位岸线货运地区生产总值

区域城市

度(km)度(km)量(万吨/km)(百亿元)

广州99.262.0264.3228.6

东岸东莞37.533.988.282.8

地区深圳60.149.473.0242.2

惠州86.560.595.341.0

珠海75.042.923.929.1

西岸

中山15.015.043.836.3

地区

江门82.368.80.329.0

(1)说明珠江口东岸、大鹏湾和大亚湾易形成深水港的自然条件。

(2)简述珠江口东岸地区港口单位岸线货运量较大的社会经济原因。

(3)从港口建设基础性资源角度,简析珠江口西岸经济发展潜力较大的原因。

答案(1)港湾多,波浪小,潮流作用强;泥沙主要由西岸入海,对东岸影响

小;基岩海岸,水下地形稳定。

(2)经济发达,单位岸线承载的地区生产总值大;毗邻香港;陆上交通集散能力

强。

⑶未开发和可供开发的岸线资源较多,开发潜力大;土地资源相对丰富;港口

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解析本题以珠江口东岸地区为背景,考查了港口建设的自然条件,货运量大

的社会经济条件及港口发展的潜力,旨在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及综合思维

能力。第⑴题,由所学知识可知,形成深水港的自然条件可以从岸线、河流输

沙量、地形等角度进行分析。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珠江口东岸、大鹏

湾和大亚湾岸线资源丰富,多港湾,波浪小,口大内小,潮流作用强,泥沙不

易淤积;从东岸入海的河流少,珠江的泥沙主要由西岸入海,对东岸影响小;

东岸多深水岸线资源,为基岩海岸,水下地形稳定,易形成深水港。第⑵题,

由所学知识可知,影响港口单位岸线货运量的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有经济发展程

度、经济腹地、交通通达度等。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珠江口东岸有广

东、东莞、深圳等经济发达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大;临近香港,可以承接香港

的货运需求;东岸铁路网发达,可以与海运形成陆海联运,交通集散能力强,

辐射范围进一步扩大°因此,珠江口东岸地区港口堂位岸线货运量较大.第(3)

题,读材料可知,西岸地区的岸线资源较多,但单位岸线货运量较小,说明西

岸未开发和可供开发的岸线资源和土地资源较多,开发潜力大;港口与城市发

展相互依赖,港口的发展加快关联产业的集聚,因此港口的建设有利于促进西

岸区域经济发展。

大题规范练

..................................................................................................................................1

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澳大利亚黄金海岸位于东海岸中段,由一段南北延伸约42千米、10多个连续排

列的优质沙滩组成,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特威德河口位于黄金海岸南部,

是重要的避风港。20世纪60年代,当地在特威德河河口修建了两座堤坝,试图

阻止河口沙坝的形成,该措施取得了短暂的成功,但一段时间后又重新形成新

的拦门沙坝,与此同时,黄金海岸的泥沙冲淤平衡也被破坏,海岸遭受侵蚀。

下图示意黄金海岸及特威德河口提坝位置。

(1)推测当地修建堤坝以阻止形成河口沙坝的地理依据。

(2)分析特威德河口修建堤坝后黄金海岸遭受侵蚀的原因。

答案(1)堤坝约束河水,抬高河流水位,提高河水流速,减少泥沙沉积;堤坝

向海中延伸,堤坝出口处水深增加,海水运动较强,不利于泥沙沉积。

(2)沿岸流携带泥沙北上,受堤坝阻挡,在堤坝附近淤积,黄金海岸泥沙来源减

少,泥沙堆积速度小于海洋侵蚀速度。

解析第⑴题,地理依据:河口处由于地势较为平坦,一般流速较慢,且受太

平洋海水向岸边回流的顶托作用,会使泥沙逐渐在海岸堆积,形成河口沙坝。

因此修建堤坝,堤坝向海中延伸,堤坝出口处水深增加,海水运动较强,不利

于泥沙沉积,也可以加快水流速度,同时减轻海潮的顶托作用,减少泥沙堆

积,阻止形成河3沙坝。第⑵题,修建堤坝减少了河口泥沙的堆积,且由于水

流速度加快,流水侵蚀作用增强。同时结合沿岸流的方向,可知由南向北流动

的海水因南部建设的沙坝截断了海水携带的大部分泥沙,导致黄金海岸海滩缺

少泥沙堆积,黄金海岸泥沙来源减少,泥沙堆积速度小于海洋侵蚀速度,海岸

遭受侵蚀。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生活水平的提高,冰雪旅游正在成为一种时尚生活方

式。滑雪场是滑雪旅游与滑雪运动的载体,滑雪场的可达性和市场潜力影响区

域冰雪旅游的发展。可达性是从不同地方到达某一滑雪场的容易程度,一般用

时间距离度量。市场潜力指滑雪场吸引消费者的能力。下图示意我国分省(直辖

市、自治区)滑雪场可达性与市场潜力状况。

可达性好

•河南省

山西省・

•江脑陕西省,河北省

•安激省湖.北省

・山东省

♦天津市北十十

・北京市

•江西省•湖南省

・浙江省市场潜力大

•宁夏回族自治区

•甘肃省・四川省•重庆市

福建省•贵州省

.广西族自治区

育而省.・内蒙古"治区•辽宁省

为南省•吉林省•黑龙江省

・新餐维疗尔自治区

(1)分析我国西南地区滑雪场可达性普遍较差的原因。

(2)指出我国滑雪场市场潜力高值区和低侑区的分布地区,并简述其主要原因。

答案(1)西南地区由于年均温较高,建设滑雪场的自然条件较差,滑雪场多建

于远离市区的丘陵山地,交通相对不便,用时较长;西南地区滑雪场数量少,

游客可选择的余地较小,所以可达性不高。

⑵潜力高值区及原因:北京、天津、重庆三个直辖市,经济发达,人口众多;

黑龙江、吉林、辽宁东北三省,冰雪资源丰富;山东、河北、河南等华北地

区,人口较多、可达性好。潜力低值区及原因:福建、广西等南方地区,冰雪

资源稀少;甘肃、宁夏等西北地区,经济不发达、人口较少。

解析第⑴题,我国西南地区滑雪场可达性普遍较差的原因可从结合西南地区

的地形、气候及基础设施条件分析。西南地区位于我国低纬地区,年均温较

高,适宜滑雪的时间较短;滑雪场多位于高海拔的山区,建设场地自然条件较

差,滑雪场多建于远离经济发达地区,交通相对不便,用时较长,游客的可达

性较低;西南地区滑雪场数量少,游客可选择的余地较小,所以可达性不高。

第⑵题,由图可知,滑雪场市场潜力高值区多为北方地区,主要有北京、天

津、重庆、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北、河南、新疆等省区。但原因各

不相同,北京、天津、重庆三大直辖市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建设滑雪场相当

于接近消费市场;黑龙江、吉林、辽宁及新疆等省区气候条件有利于滑雪场,

成本低,市场竞争力强;山东、河北、河南三省属于人口大省,游客市场广

阔。潜力低值区多为南方地区的福建、安徽、江西、广西和西北地区的甘肃、

宁夏、内蒙古、青海等省区。福建、安徽、江西、广西等省区气候湿热,开展

冰雪项目的成本高,所以市场潜力小;甘肃、宁夏、内蒙古、青海等省区经济

不发达、人口较少,又远离经济发达地区,所以滑雪场市场潜力低。

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目标如期完成,在人类历史上创造了一个伟大奇迹。某

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对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皇甫川流域重点扶贫项目——沙棘种

植做了一次调查。皇甫川地处黄土高原与鄂尔多斯高原的交界地带,年均降水

量350〜450mm,且集中在6〜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80%以上,是鄂尔多斯高

原暴雨中心区。在该地同学们看到沟深梁大,地形起伏较缓,坡面上是大片的

沙棘林。在研学过程中同学们绘制了皇甫川流域位置示意图(图1所示),并拍摄

了很多照片(图2所示)。

图1

图2

(1)同学们观察到坡面是层层梯田,梯田上是成片的沙棘林。试分析沙棘林通常

沿等高线延伸方向种植的原因。

(2)同学们在走访农户时了解到,沙棘属多年生耐旱落叶灌木。春、秋季新植幼

株,3〜4年后挂果,9〜10月采摘,且秋季新植沙棘幼株成活率比春季高。从

自然原因方面分析秋季新植沙棘幼株成活率比春季高的原因。

(3)同学们在调查中发现该地近年引进了品质优、产量大的俄罗斯大果沙棘替换

本地品种,并对此现象展开了讨论。你是否赞同该地引种俄罗斯大果沙棘,扩

大产业规模。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答案(1)沟壑地形,地势起伏大,夏季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沙棘林带与坡

面径流方向垂直(或沿等高线延伸方向),能有效拦水拦沙,利于水土保持。

(2)该地区春季降水少,蒸发强,干旱严重,幼株不易成活;夏季多雨,秋季土

壤摘情好(土壤水分条件较好),幼株易成活。

⑶赞同:质优高产,经济效益高;提升产业规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

业等。不赞同:可能破坏本地生物链的稳定,影响生物多样性;引进品种可能

不适应本地环境,不宜盲目扩种;规模扩张过快,可能导致产品滞销等。

解析第⑴题,沙棘林沿等高线延伸方向种植也就是沿与坡面径流方向垂直的

方向种植,该地位于黄土高原与鄂尔多斯高原的交界地带,夏季降水80%以上

集中于6〜9月且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沙棘林带与坡面径流方向垂直可以降

低坡面径流速度,截留大量水分,拦水拦沙,利于水土保持。第⑵题,影响植

物生长的自然条件主要有:火照、热量、水分、土壤、地形。该地气候干旱,

影响沙棘成活率的因素主要是春秋季的土康含水量,所以应从春秋季节土爆含

水量的不同来分析。该地区春季回温快,蒸发旺盛,但是降水少,干旱严重,

沙棘幼株不易成活;而夏季多雨,秋季土康水分条件较好,沙棘幼株易成活。

第⑶题,赞同主要从经济和社会影响方面进行分析。俄罗斯大果沙棘质优高

产,能够有效提高当地经济收入,经济效益明显;扩大沙棘种植规模有利于发

展沙棘果实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同时可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扩

大沙棘产业规模能够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增加就业等。不赞同主要从生态环境

方面回答。扩大沙棘种植规模必然占据其他生物生存空间,影响生物多样性,

可能破坏本地生物链的稳定;盲目引进外来物种可能会对本地物种造成破坏;

规模扩张需要根据市场需求来确定,盲目扩张有会可能导致产品滞销等。

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毛里求斯共和国为非洲东部一岛国,位于印度洋西南方,四周被珊瑚礁环绕,

沿海是狭窄平原,中部是高原山地。全年分雨旱两个季节,高原湖泊为岛民提

供了淡水资源。每年的6至11月份气候较为凉爽少雨,是最佳的旅行时间,而

12月至次年5月毛里求斯东南部多雨,有时候还会有龙卷风,气候炎热潮湿。

毛里求斯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良好,其生活质量在世界上排名第54位,在非

洲和印度洋国家名列第一。如图示意毛里求斯岛屿位置。

(1)分析毛里求斯岛屿东南部降水主要集中在12月至次年5月的原因。

(2)结合大气环流相关知识,列举毛里求斯夏季多发龙卷风的原因。

(3)简要说明毛里求斯被誉为“天堂原乡”的自然优势条件。

答案(1)12月至次年5月,风带气压带向南移动;毛里求斯岛屿东南部位于偏

南风的迎风坡;来自海洋的湿润水汽,受到山脉抬升作用形成大量降水。

(2)毛里求斯位于南半球,12月至次年5月为夏季,此时海水温度较高,宽阔海

平面极易形成低压中心,再加上信风的作用加强,龙卷风多发。

⑶毛里求斯是位于低纬度的岛屿,四季温暖湿润;自然景观独特;河流众多;

生物资源丰富且独特。

解析第⑴题,影响降水的因素有大气环流、地形、洋流等,结合毛里求斯的

地理位置、所处大气环流及地形进行分析:毛里求斯位于印度洋西南方的岛

国,位于低纬度东南信风带;12月至次年5月,南半球的夏季,风带气压带向

南移动,毛里求斯岛屿东南部位于偏南风的迎风坡,来自海洋的湿润水汽,受

到山脉抬升作用形成大量降水。第⑵题,大气环流即是影响其的气压带和风

带,龙卷风是强低气压中心,夏季多龙卷风与其温度高、所处的信风带有关;

毛里求斯位于南半球,12月至次年5月为夏季,此时海水温度较高,宽阔海平

面极易形成低压中心;此时节该纬度信风的作用加强,龙卷风多发。第(3)题,

“天堂原乡”指毛里求斯具有景观独特的特色乡土文化、乡土经济,与其特色

地理位置、气候和地形有关。毛里求斯是位于低纬度的岛屿,四面环海,四季

温暖湿润,自然景观独特;中部高原山地,形成众多河流,充足的水热条件、

地形条件,形成丰富且独特的生物资源;塑造了这里特色的环境和优越的生活

条件。

5.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俄罗斯楚科奇自治区位于亚洲大陆的东北角,是世界的最东北端,有“地球东

极”之称。首府阿纳德尔是一座彩色城市,房屋外墙涂刷各种鲜艳的色彩,被

称为“俄罗斯最明亮的城市”,近年来该市常常出现建筑物倾斜和裂缝现象,

并有倒塌危险。阿纳德尔河口处存在巨大的水下溺谷(河谷被水淹没),该溺谷

呈V形,原来位于陆地上,后被海水淹没。楚科奇自治区境内居民点较少,以

小镇和村庄为主,居民点之间以直升飞机或小飞机为主要运输方式。

⑴请从气温的角度,说明阿纳德尔多彩色建筑的原因以及该地建筑常常出现裂

缝的原因。

(2)说出阿纳德尔V形溺谷的形成原因。

(3)说出楚科奇地区居民点之间以直升机或小飞机为主要运输方式的原因。

答案(1)该地气候寒冷,彩色建筑较为醒目,提高人们的心理热度;彩色外墙

能多吸收与保存外界的热能。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该地区冻土解冻,地基不

稳,建筑出现裂缝。

(2)地质历史上阿纳德尔河流域流水侵蚀形成V形河谷;V形河谷形成后,由于

地壳下陷,海水入侵,形成溺谷。

⑶地形崎岖,基础设施落后,缺乏道路;人口稀少,镇与镇距离远;冬季漫

长,积雪多,联系不便。

解析第⑴题,从气温角度说明阿纳德尔多彩色建筑的原因主要从不同颜色对

光热的吸收作用角度考虑,而裂缝主要从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考虑。读图可

知,该地纬度较高,位于北极圈附近,气温低,彩色建筑外墙吸热能力强,同

时,可以提高人们心理热度,有助于防寒。建筑出现裂缝的原因,要结合材料

“近年来”,说明建筑出现裂缝与近年来的环境变化有关,主要是下沉系数差

异导致的,由于全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