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物理必考实验专项复习: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含解析)_第1页
2024年中考物理必考实验专项复习: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含解析)_第2页
2024年中考物理必考实验专项复习: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含解析)_第3页
2024年中考物理必考实验专项复习: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含解析)_第4页
2024年中考物理必考实验专项复习: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验十五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试验

【探究目的】:

杠杆的平衡条件

【试验器材】:

杠杆、钩码盒一套、弹簧测力计、细线、刻度尺;

【探究假设】:

杠杆的平衡可能与“动力和力臂的乘积”、“阻力和阻力臂的乘积”有关。

【试验步骤】:

①调整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②在杠杆的左右两端分别用细线依次悬挂个数不同钩码【每一个钩50g=0.05kg,重为:

G=mg=0.05kgX10N/kg=0.5N],(假设左端祛码的重力产生的拉力为阻力F2,右端钩码的重力产生的拉力

为动力F”)先固定件大小和动力臂L的大小,再选择适当的阻力展,然后移动阻力作用点,变更阻力臂

12大小,直至杠杆平衡,分别记录下此时动力件、动力臂L、阻力F2和阻力臂1°的数值,并将试验数据

记录在表格中。

③固定E大小和动力臂L的大小,变更阻力邑的大小,在移动阻力作用点,变更阻力臂12大小,直至杠

杆平衡,记录下此时的阻力F?和阻力臂12的数值,并填入到试验记录表格中。

④变更动力储的大小,保持动力臂L的大小以及阻力Fz大小不变,再变更阻力出作用点,直至杠杆重新平

1

衡,记录下此时动力Fl大小和阻力臂12的大小,并填入到试验数据记录表。

⑤整理试验器材。

【数据记录】:试验数据记录表如下:

动力F1(N)动力臂动力X动力臂阻力阻力臂阻力X阻力臂(N・m)

li(cm)(NMF2(N)12(cm)

步骤2

步骤3

步骤4

【试验结论】:依据试验记录数据,探究结论是:动力义动力臂=阻力X阻力臂公式表示:FLLFZL?

思索:在上述探究试验中,为什么每次都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

答:可以便利用刻度尺来干脆测出试验中杠杆的力臂大小

【考点方向工

1、试验前杠杆的调整:左高右调,右高左调。平衡后试验过程中不能在调整平衡螺母。

2、将杠杆调成水平平衡的目的是:便于测量力臂

3、选择杠杆终点作为支点的好处:消退杠杆自身重力对试验的影响。

4、将祛码换成测力计的好处是:能干脆测出拉力的大小,试验操作便利。

5、将祛码换成测力计的缺点是:测力计本身有重量,对试验有肯定的影响,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

6、如上图,乙图和丙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作怎样变更:由大变小,缘由是力臂由小变大。

7、你认为哪个图更合理?答:丁图,试验不受弹簧测力计的重力的影响。

2

8、运用弹簧测力计代替钩码最终目的是:更能正确相识力臂。

9、多次试验的目的是:避开试验的偶然性,是结论具有普遍规律。

【经典例题】:

【母题】:小红和小明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甲乙丙

(1)若试验前杠杆静止如图甲所示,此时杠杆处于(选填“平衡状态”或“不平衡状态”),可将杠杆两端

的平衡螺母向(填“左”或“右”)调整,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

(2)在试验过程中,调整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

(3)在杠杆两端加挂钩码,并移动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测出力臂,多次试验并把数据记录在表格

中.

次序6/N7i/cmK/N-Z2/cm

111025

2210120

3215310

小明依据以上数据得出杠杆平衡条件是:o

(4)杠杆调整平衡后,小红在杠杆上的/点处挂4个钩码,如图乙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应

在B点挂个钩码.假如将B处的钩码换成弹簧测力计,那么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选填“大于”“等

于”“小于”)六个钩码的重力。

(5)当杠杆平衡后,将2点和6点下方所挂的钩码同时向支点。靠近移一格,杠杆(填“左侧

下降”“右侧下降”或“仍水平平衡”).

(6)如图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当弹簧测力计在原位置渐渐向

左倾斜时,使杠杆仍旧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缘由是。

(7)小明试验时变更钩码的个数和位置进行了多次试验,其目的是.

【答案】

3

(1)平衡状态;右;消退杠杆自身重力对试验的影响,水平位置便于干脆读出力臂。

(2)便于测量力臂;

(3)FiLELz;

(4)6;小于;

(5)左侧下降;

(6)变大;依据平衡条件,动力臂变小。

(7)避开试验的偶然性,使结论更具普遍性。

【解析】

(1)若试验前杠杆如图甲所示,左端下沉,右端上翘,可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整,使杠杆在水平

位置平衡,目的是消退杠杆自身重力对试验的影响,水平位置便于干脆读出力臂。

(2)试验时让横杆AB在水平位置平衡,力臂在杠杆上便于测量力臂大小,杠杆的重心通过支点,可以消

退杠杆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

(3)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FL=FL;

(4)设杠杆每个格的长度为L,每个钩码的重力为G,依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JAFBLB,即4GX3L=FBX2L,

解得FB=6G,需挂6个钩码;

假如将B处的钩码换成弹簧测力计,那么由于向下的力,有两个,一是弹簧测力计自身重力,另一个是手

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二者之和才等于六个钩码的重力。

(5)依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ALA=FBLB,若A、B两点的钩码同时向靠近支点的方向移动一个格,则左侧

4GX2L=8GL,右侧6GXL=6GL,因为8GL>6GL,所以杠杆左端会下降;

(6)依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ALA=FBLB,阻力和阻力臂在不变的状况下,动力的方向向左倾斜时,动力臂会

变小,因此会导致动力变大。

(7)小明试验时变更钩码的个数和位置进行了多次试验,能够避开一组数据的偶然性,多次测量才能得出

普遍规律。

练习1:(2024•苏州)利用杠杆开展相关试验探究:

<1)安装好杠杆,将其放到水平位置后松手,发觉杠杆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

向—(选填“左”或“右”)调整,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4

(2)如图乙所示,在A点挂3个重力均为0.5N的钩码,在B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杠杆,使其在水

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N;若在第(1)小题所描述的情形中未调整平衡螺母而干脆开展上述

试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始终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使杠杆从水平位置缓慢转过肯定角度,如图丙所示。此过程中,弹簧测

力计拉力的力臂—(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拉力的大小—o

【答案】(1)左;(2)2.0;偏小;(3)变小;不变

【解析】(1)安装好杠杆,将其放到水平位置后松手,发觉杠杆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左端上翘,如图甲所

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整,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由图可知,依据杠杆平衡条件得:FAXLA=FBXLB,3X0.5NX4L=FBX3L,所以FB=2.ON;

若在第(1)小题所描述的情形中未调整平衡螺母而干脆开展上述试验,由于左侧已经存在杠杆的力与力臂

的乘积,故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偏小;

(3)图丙使杠杆由水平位置时,依据杠杆平衡条件FL=F?L2得,

GX4L=F2X3L,

4

则F2=-G;

当转动到图中位置时,设杠杆与水平位置的夹角为a,物体的力臂、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力臂均变小;则依

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得,

,

GX4LXcosa=F2X3LXcosa,

d

则:F2’——G;

o

所以,在此过程中拉力F的大小不变。

练习2:(2024•聊城)下面是小聪利用刻度匀称的匀质杠杆进行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试验。

(1)试验前为便利测量力臂,应将杠杆调整到位置平衡,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觉

杠杆左端下沉,这时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左”或“右”)端调整。

5

(2)调整平衡后,在杠杆8点处挂6个钩码,如图甲所示,则在4点处应挂个同样的钩码,杠杆仍旧在水

平位置平衡。

(3)图乙是小聪利用弹簧测力计做的某次试验情景,已知杠杆每格长5c处钩码每个重0.5”请将弹簧测

力计的示数填入下表。

试验序号动力FJN动力臂L/m阻力FJN阻力臂LJm

1—0.153.00.10

上述试验数据不符合杠杆平衡条件,出现问题的缘由是。

【答案】

(1)水平;右;(2)4;(3)3.8;弹簧测力计没有竖直向下拉。

【解析】

(1)试验前为便利测量力臂,应将杠杆调整到水平位置平衡,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

发觉杠杆左端下沉,右端偏高,这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右端调整。

(2)如图甲所示,在杠杆B点处挂6个钩码,设在则在A点处应挂n个同样的钩码,杠杆仍旧在水平位置

平衡;

设每个钩码重为G,每个小格为L,依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动1动=F睚1限:

6GX2L=nGX3L,故n=4,

即在A点处应挂4个同样的钩码,杠杆仍旧在水平位置平衡。

(3)弹簧测力计每一个大格代表1N,每一个小格代表0.2N,示数为3.8N。

弹簧测力计没有竖直向下拉,当弹簧测力计倾斜拉杠杆时,力臂变小,小于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动力臂

变小。

练习3:(2024•德阳)如图所示是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几个试验情景:

中乙丙

6

(1)挂钩码前,杠杆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静止,此时杠杆(选填“达到”或“没有达到”)平衡

状态,接下来调整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处于o

(2)如图乙所示,4点挂有2个质量均为50g的钩码、为了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8点挂

个质量均为50g的钩码。

(3)如图丙所示,现给你一个量程为0〜2N的弹簧测力计,若干个50g的钩码,钩码挂在C点处,现运用

弹簧测力计和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在C点处所挂钩码的最多个数为个。

【答案】

(1)达到水平位置平衡;(2)3;(3)6

【解析】

(1)杠杆保持静止,此时杠杆处于静止状态,达到平衡;

由图中,杠杆的右端较高,平衡螺母应向右端移动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设杠杆的一个小格为L,一个钩码重为G,

因为,FJ尸Fzk,所以,2GX3L=nGX2L,所以,n=3,所以在B处挂3个钩码。

(3)为使拉力最小,动力臂要最长,拉力F的方向应当垂直杠杆向上,即竖直向上,动力臂为最长,F作

用点在最左端,

依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在C点处所挂钩码的最多个数:

nGX4L=FX6L,nmgX4L=FX6L,

代入数据:nXO.05kgX10N/kgX4L=2NX6L,解得,n=6。

练习4:(2024•新疆兵团)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试验中:

(1)试验前,杠杆静止时,发觉杠杆左端低、右端高,此时杠杆处于(填“平衡”或“非平衡”)

状态,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填“左”或“右”)调整。

(2)调整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进行如图所示的试验,用量程为5N的弹簧测力计在A点竖直向上拉(如

图中M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5N;若弹簧测力计斜向上拉(如图中N所示),

7

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填“大于”或“小于”)2.5N,此时拉力的方向

与竖直方向的最大夹角为(填“30°”“45°”或“60。”)o

(3)杠杆上每个平衡螺母的质量为m,杠杆的总质量(含两个平衡螺母)为50m。试验前,调整杠杆在水

平平衡的过程中,若只将右端的平衡螺母移动了距离L,则调整前后杠杆(含两个平衡螺母)的重心在杆上

移动的距离为(填"与"“占"或"二")

【答案】

(1)平衡;(2)右;大于;60°;(3)—;

50

【解析】

(1)杠杆静止时就是出于平衡状态;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须要将高的一端的平衡螺母往外调,也

就是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往右调整。

(2)弹簧测力计在N位置时,力臂小于在M位置时,所以拉力大于2.5N;弹簧测力计的最大拉力为5N,

所以力臂最短为在M位置时的,因此弹簧测力计与竖直方向夹角最大为60°。

(3)杠杆加平衡螺母质量总共为50m,其中质量为m的部分移动了L,则相当于整体的重心移动了人。

练习5:(2024•荆州)小华在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试验的装置如图所示,杠杆上相邻刻线间的距离相等

(1)杠杆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静止时(选填“是”或“不是”)处于杠杆平衡状态的.

(2)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端调整.

(3)如图乙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在A点挂两个钩码,每个钩码重0.5N,在B点竖直向下拉

8

弹簧测力计,仍使杠杆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为N.当弹簧测力计改为斜拉

时,再次使杠杆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小华变更钩码的个数和位置进行了多次试验,其目的是.

【答案】

(1)是(2)右(3)1.5N变大(4)使试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解析】

(1)杠杆处于静止或匀速转动都是处于平衡状态,该杠杆是静止所以处于杠杆平衡。

(2)试验前杠杆处于右端高的状态,为了便利试验测量力臂,应当使杠杆处于水平位置平衡,右端高,则

应当把平衡螺母向右侧调整。

(3)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则满意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臂X动力=阻力臂义阻力。此处阻力是两个钩码,

每个钩码是0.5N,两个钩码,则阻力是1N,阻力臂是3格,动力臂是两格,因此列平衡条件1NX3=FX2;

得F=l.5N.

当弹簧测力计改为斜拉时,平衡后,由于动力臂会变小,动力臂和动力都不变,依据平衡条件,弹簧测力

计的示数就会变大。

(4)试验过程中,多次变更钩码的个数和力臂的大小得到多组数据,可以避开试验的偶然性,使结论更具

有普遍性。

练习6:(2024•枣庄)利用杠杆开展相关试验探究:

(1)安装好杠杆,将其放到水平位置后松手,发觉杠杆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

向(选填“左”或“右”)调整,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如图乙所示,在/点挂3个重力均为0.5"的钩码,在8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杠杆,使其在水

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若在第(1)小题所描述的情形中未调整平衡螺母而干脆开展

上述试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始终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使杠杆从水平位置缓慢转过肯定角度,如图丙所示。此过程中,弹簧测

力计拉力的力臂(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拉力的大小。

9

【答案】

(1)左;(2)2.0;偏小;(3)变小;不变。

【解析】

(1)安装好杠杆,将其放到水平位置后松手,发觉杠杆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左端上翘,如图甲所示。则应

将平衡螺母向左调整,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由图可知,依据杠杆平衡条件得:FAXLA=FBXLB,3X0.5NX4L=FBX3L,所以FB=2.ON;若在第(1)小

题所描述的情形中未调整平衡螺母而干脆开展上述试验,由于左侧已经存在杠杆的力与力臂的乘积,故弹

簧测力计的示数会偏小;

(3)图丙使杠杆由水平位置时,依据杠杆平衡条件FL=FL得,

GX4L=F2X3L,贝IJF2=;'G;

•»

当转动到图中位置时,设杠杆与水平位置的夹角为a,物体的力臂、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力臂均变小;则依

据杠杆平衡条件Fl尸F2L2得,

,

GX4LXcosa=F2X3LXcosa,

则:F2'=.:G;所以,在此过程中拉力F的大小不变。

练习7:(2024•龙东)小红和小明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若试验前杠杆如图甲所示,可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填“左”或“右”)调整,使杠杆在水

平位置平衡。

(2)在试验过程中,调整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

(3)在杠杆两端加挂钩码,并移动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测出力臂,多次试验并把数据记录在表

格中。

次数Fi/NLi/cmF2/NL2/cm

111025

10

2210120

3215310

小明依据以上数据得出杠杆平衡条件是—O

(4)杠杆调整平衡后,小红在杠杆上的A点处挂4个钩码,如图乙所示,为使在重新平衡,应在B点挂一个

钩码。当杠杆平衡后,将A点和B点下方所挂的钩码同时向支点0靠近一格,杠杆会—(填“左侧下降”、

“右侧下降”或“仍水平平衡”)。

(5)如图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当弹簧测力计在原位置渐渐

向左倾斜时,使杠杆仍旧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

(1)右;(2)便于测量力臂;(3)FL=FzL*i⑷6;左侧下降;(5)变大。

【解析】

(1)若试验前杠杆如图甲所示,左端下沉,右端上翘,可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整,使杠杆在水平

位置平衡。

(2)试验时让横杆AB在水平位置平衡,力臂在杠杆上便于测量力臂大小,杠杆的重心通过支点,可以消

退杠杆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

(3)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FL=F?L2;

(4)设杠杆每个格的长度为L,每个钩码的重力为G,依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ALA=FBLB,即4GX3L=FBX2L,

解得FB=6G,需挂6个钩码;

依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ALA=FBLB,若A、B两点的钩码同时向靠近支点的方向移动一个格,则左侧4GX2L=8GL,

右侧6GXL=6G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