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古建筑的保护 第一课时(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六年级上册_第1页
第13课 古建筑的保护 第一课时(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六年级上册_第2页
第13课 古建筑的保护 第一课时(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六年级上册_第3页
第13课 古建筑的保护 第一课时(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六年级上册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建筑的保护》教案【教学内容来源】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13课《古建筑的保护》。【教学主题】设计制作保护地球的绘画、卡片等,培养学生热爱地球的信念。【课时】共2课时,第1课时【对应的课程标准要求】第三学段(5~6年级)基本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综合·探索领域中,以《古建筑的保护》为例,是典型的“注重人文内涵的‘综合·探索’课程”。以对大自然的情感表现为起点,通过自己喜爱且丰富多彩的美术表现形式,融入文学、表演形式,将学习活动升华为一次有益的环保宣传活动。【背景分析】教材分析本课是一堂“综合·探索”课。教材向我们展示了地球以及地球上的各种资源。学习本课旨在告诉大家,地球是生命栖息的美丽家园,大家应积极行动起来保护它。保护它不仅仅是为了地球,更是为了我们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大家共同携起手来,为拥有一个无污染、无公害、平衡优美的生态环境,为人类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而共同奋斗。2、学情分析五年级是《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第三学段的第一年,作为第三学段的开始,五年级的同学已经进入到表达性自我表现的意识上,主观意识较前两个学段有明显的增强。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看,正是自主意识开始形成的年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意识都逐渐形成完并完善。他们希望自己像成人一样去表达,但是尚力不从心。为此我们的教学应顺势而为,从人文性和技能技巧两个方面,帮助学生找到并巩固可以达成表达性自我表现的方式方法。针对这一特点,在平日的教学中,应注重营造愉悦、轻松的学习氛围,运用多种活动增强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使他们在亲身体验中进行有效的学习,保持他们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让学生在游戏中理解教材内容,建立学生的表象。同时将所学到的知识进一步应用在生活中,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但由于学习要求的进一步提高,作品易缺乏表现力,还有部分学生完成作业的速度比较慢,缺乏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和坚定的美术学习目标。所以在教学中要加强关于学生思想方面的引导,让学生大胆表现的同时,增强作品的表现力与丰富性。关注学生主体性和个性化发展,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美术表达方式,并形成一定的审美观,关注学科特色,也注意学科的相互渗透,重视适合小学生的心理和认识发展规律,激发学生的活泼、朝气和对艺术的向往与憧憬。【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欣赏地球的环境和资源,认识地球家园的美丽。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了解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象,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爱护资源的热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会利用绘画或其他方式表达自己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关爱之情,唤起大家的环保意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难点:学生创作时突出主题的新颖。【所需要条件】1、教具准备:视频及供学生欣赏的图片和优秀习作等。2、学生:四开素描纸、彩笔等。【评价任务】能否与小组共同协作完成主题环保宣传。能否在课后把环保意识付诸实际行动。【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感受地球家园赋予大自然的美好,体会地球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听觉感受:配上大自然的声音,一起感受一段关于地球家园的优美文字,学生闭上眼睛仔细聆听。视觉感受:在地球的另一端,有更美的环境和资源,一起欣赏视频。对比感受,引出课题。出示一组地球已遭受破坏的图片。感受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象以及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了解保护地球的重要性。二、讲授新课1.引导学生谈谈内心的感受。2.小组讨论:怎样保护地球、古建筑的保护?(启发学生想出更多的环保行动。)3.结合教材第37页图片,说一说其他的环保小卫士用了哪些表现形式去宣传和行动。三、学生创作1.确定主题。2.选择艺术表现形式,围绕构思。3.小组分工。四、展示评价五、课堂小结通过学习和尝试,让我们手挽手,心连心铸起环保的桥梁,保护资源、爱护环境、捍卫地球、爱护我们美好的家园!六、课后拓展(以年级、班级为单位)尝试开展“古建筑的保护”主题班会、演讲比赛、绘制漫画、制作文化衫、制作环保宣传卡片、演小话剧等宣传活动。【教学反思】《古建筑的保护》一课是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3课,属于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结合课件和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讨论,认识破坏环境的行为,提高环境保护意识,规范自己的行为,争取人人都是环保小卫士,为了地球的美好明天不懈努力。在课件的开始我选择了学校里的鲜花,第一幅是海棠花,一边看图,我一边说“春天来了,心园的小桥旁、流水边海棠花开放了,火红的的花朵一团一团的,金色的花蕊吸引了小蜜蜂围着她不停跳舞……”结合图片,同学们陶醉在春天的美好回忆里,接着我们有看到了白玉兰、金盏菊,我还展示了木瓜的花,山楂的花,让同学们一下子联想到现在秋天累累的果实,然后我们又观看了大画家创作的有关大自然的作品,和他们所表现的植物照片,同学们看得非常认真,而且发出了对这些的作品的赞美。紧接着,我打开了一幅土地荒漠化的照片,这时候,整个教室里发出一片低呼,“太难看了!”孩子们纷纷说,我问他们,你们知道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么?砍伐树木、过度放牧……他们回答的头头是道,我继续问你知道哪些是保护环境的行为么?他们纷纷举手回答,比如垃圾分类、随手关灯、关闭水龙头、骑自行车,乘公共汽车出行……然后我根据学生的回答让他们进行进一步的思考,例如我们校园的分类垃圾箱,垃圾都分为什么种类?分类后的垃圾将会如何处理,这对我们的环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汽车排出的温室气体,对地球生态环境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是我们人人都可以做到的,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