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欢迎进入历史课堂
满江红(卢沟桥忆七七事变)祸起东灜,小妖畜、铁蹄侵越。卢沟犯、狂言三月,将华夏窃。华北方成沦陷地,华东又被疯魔裂。我同胞、横死遍江城,遭凶劫!油画《南京大屠杀》,作者:李自健以史为鉴展望未来---中日关系史专题复习1972年9月27日,毛泽东在中南海会见来访的田中角荣一、中国古代历史时期的中日关系两汉时期知识梳理中国的铁器、铜器、丝帛传往日本。政治交往经济交往2)东汉初:日本倭奴国王遣使来汉,光武帝赐赠“汉委奴国王”金印1)西汉:汉武帝,日本有30多个小国与汉朝来往一、中国古代历史时期的中日关系知识梳理全方位的交往贸易往来著名人物隋唐时期吉备真备(日);鉴真(中)登州、扬州重要港口教授儒学政治:经济:文化:仿照唐制学习建筑互遣使节一、中国古代历史时期的中日关系知识梳理元代海船直通日本清朝宋元时期明清时期南宋和日本交往频繁倭寇侵犯我国东南沿海明朝中日贸易往来成为双方关系重要纽带清朝前期,闭关锁国,中日交往基本断绝二、中国近代时期的中日关系知识梳理1874年,日本在美国的支持下侵略台湾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1904—1905年,日俄战争1900—1901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日本成为侵华主凶,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清政府统治时期(1840-1912)知识梳理1914年,入侵中国山东1915年,提出“二十一条”与美国争夺激烈,逐渐形成独霸中国的局面二、中国近代时期的中日关系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扶植地方军阀势力(1912-1928)大力对中国进行资本、商品输出知识梳理1931年,1932年,1935年,1937年,1945年,二、中国近代时期的中日关系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从局部侵华到全面侵华。阴谋破产(1927-1949)发动“九一八事变”建立伪满州国制造“华北事变”全面侵华发动“八一三事变”制造南京大屠杀日本败降知识梳理1、23年的冷战对立:(1949-1972年)2、30多年的和平友好交往:(1972年至今)——日本追随美国,敌视新中国——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中日邦交正常化三、现当代史上的中日关系——20世纪90年代,中日关系一波三折知识归纳中日关系的发展历程和平友好交往战争邦交正常化古代中日关系:和平友好交往是主流。中日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进行友好交往。古代中国国家实力的强大,先进的科技文化对日本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近代中日关系:战争日本进行战争侵略,经济掠夺,奴化教育,扶植代理人。中日关系恶化1972年建交后:和平友好交往是主流,但在历史遗留问题上日本不能正确对待。“摩擦中求发展”高考回眸2001年上海卷39题:(教科书事件)2002年上海卷第31题:(明治维新)2002年全国卷主观题:近现代主权问题(大连、旅顺)2003年全国卷历史学科内综合题:(长城题)2003年广东卷选择题:(东北地区)主观题(抗战意义)2004年全国卷历史选择题:(中日关系)2005年全国卷:(中美关系“开罗宣言”)2006年广东卷第40题:(南京大屠杀)2006年高考全国卷II选择题:(《马关条约》)2006年高考北京卷:(20世纪的世界战争与人类文明)前瞻预测1、2007年是中日关系敏感而关键的一年,因此,将历史上的中日关系与今日之中日关系相关联,从中总结一些规律性、真理性、现实性的东西,极有可能在今年的高考题中得到的反映。日本人来学习时,中国人奉日本人为上宾;日本人对我们犯下历史罪孽时,中国人宽容大度、既往不咎。
例1、对历史上中日关系的规律性认识:中国强盛时,日本人是中国人的“学生”;中国衰弱时,中国人却沦为日本人宰割的对象。1)日本对中国:2)中国对日本:前瞻预测◆中日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两害,中日关系必将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和平友好始终会是双方关系的主流。例2、作为当代青年,你认为中日关系会如何发展?我们应该做些什么?1)不断提高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2)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积极开展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4)针对当代日本国内右翼势力的军国主义立场,我们必须对此应有足够的警惕。3)要坚持通过对话,平等协商,妥善处理中日之间的分歧,积极探讨解决分歧的办法,避免中日友好大局受到新的干扰和冲击;前瞻预测2、应把“以和为贵”、“和平共处”、“独立自主和平外交”、“和平发展”与外交的原则性进行综合性体悟,站在全局性、大局性的角度考察中日关系的走向,立足于中日友好。例3、中日两国友好交流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中日两国友好交往开始于何时?又在什么时侯达到顶峰?有何突出表现?为此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物有哪些?(2)中日友好关系的建立与发展有何重大政治意义?③对维护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有重要意义。(2)
①符合中日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能增进两国人民的友谊和友好相处;②符合两国人民共同利益,能取长补短,为两国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前瞻预测例4、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1300年前鉴真应日本国女皇的邀请,6次东渡日本传法,历经磨难,终于在66岁时,东渡成功。鉴真和尚深受日本人民的敬仰,为他塑像以示纪念。上世纪80年代初,在邓小平同志的关怀下,鉴真和尚塑像曾从日本唐招提寺回中国巡展。材料二电视连续剧《鉴真东渡》将于2007年4月3日在央视一套播出,剧中主题歌唱道:“千金一诺终无悔,一生只做一事又何妨?”请回答:(1)鉴真东渡日本,从海路走可以选择从哪里出发?鉴真东渡为中日友好做出了什么贡献?(2)鉴真的塑像曾从日本唐招提寺回中国巡展说明了什么?”千金一诺终无悔“,表达了一种怎样的精神?2)说明中日人民传统友谊代代相传;表达了一种为成就一番事业而执着、坚持的精神,这种精神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前瞻预测3、中日关系是中国对外关系、也是世界史中国际关系的主要内容,历年高考均有所关注。今年还应特别注意中非、中欧、中美、中俄、中国与东盟等的关系。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地理学科分析日本的资源、气候、地形等特点日本的经济特点及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工业布局及成因和新兴工业布局的新趋向哲学常识: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析日本在教科书问题、钓鱼岛问题,参拜靖国神社的实质。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等。政治学科政治常识:和平发展两大主题和我国外交政策,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经济常识:对外贸易政策。学科链接沙场点兵一、选择题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在历史上既有友好往来,也有冲突与战争,我们应以史为签,和平共处。回答1—7题1、下列表述,不符合隋唐时期中日交往状况的是A、日本大化改新由留学唐朝回国的人策动B、日本的吉备真备对中日交往作出了突出贡献C、日本都城的建造完全仿照唐朝长安的样式D、日本大化改新的新制度全部以唐朝制度为蓝本2、前往日本传播唐文化的高僧是A、玄奘 B、义净C、鉴真D、法显3、1558年,倭寇攻略福建长乐城,城溃二十余丈,居民数千“少壮守阵,老稚妇女运砖石”,终于击退倭寇。这一史实说明A、抗倭是人民的一致要求B、戚继光发动人民抗倭C、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D、人民起义抗倭反明DCA4、下列关于中日《马关条约》的表述,正确的是A、条约中关于割地的内容全部得到了落实B、条约的签订有利于列强对华资本输出C、条约没有规定开放新的商埠D、巨额战争赔款使得日本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5、下列四个地方,在近代史上曾经首次被日本军国主义单独侵占,其时间先后顺序是:①旅顺②沈阳③北平④青岛A、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C、②①④③D、④③①②6、1927年日本“东方会议”通过的侵华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现代汉语考试整体规划试题及答案
- 归纳逻辑考试中的技巧和注意事项试题及答案
- WPS内容合作策略试题及答案
- Photoshop素材下载技巧试题及答案
- 基于2025年电商平台的售后服务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报告
- 深度理解的现代汉语复习方法试题及答案
- 羊养殖项目监控与评估体系建设
- 基于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联邦学习隐私保护技术研究与应用报告
- 交通运输行业人才需求变革2025年培养模式创新路径
- WPS表格美化技巧2025年考试难点试题及答案
- 密封设计规范方案
- GB/T 6003.2-2024试验筛技术要求和检验第2部分:金属穿孔板试验筛
- 【市场营销(实践)调查报告:蜜雪冰城XX市场的调查报告(论文)2700字】
- 研发部考勤管理制度
- 退休延期协议书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举一反三专题11.6期末复习之填空压轴题十大题型总结(学生版+解析)(七年级下册)
- 火龙罐综合灸技术
- DLT5155-2016 220kV~1000kV变电站站用电设计技术规程
- 质量保修卡格式范文
- 【单元专题卷】2024年春季小学测试卷人教版数学5年级下册第1章·专题01 观察物体(三)
- 员工劳务合同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