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名篇名句默写专项复习(九年级上册)_第1页
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名篇名句默写专项复习(九年级上册)_第2页
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名篇名句默写专项复习(九年级上册)_第3页
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名篇名句默写专项复习(九年级上册)_第4页
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名篇名句默写专项复习(九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名篇名句默写(九上)

(一)沁园春•雪毛泽东

1.《沁园春•雪》中概写北国雪景的(动静结合)句子是: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2.毛泽东《沁园春・雪》运用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方法(化静为动)描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山舞银蛇,原驰

蜡象。

3.《沁园春・雪》中描写作者想象景色(虚写)的句子是: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姨。

4.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由写景到论史起承上启下(过渡)作用的句子是: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

折腰。

5.《沁园春•雪》中由“惜”字所统领的句子是: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6.《沁园春・雪》中点明全文主题,抒发诗人豪情壮志的句子是: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二)我爱这土地艾青

1.《我爱这土地》中最能表现诗人献身精神的句子是:然后我死了,连羽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2.《我爱这土地》中直接抒情,表达主题(感情基调)的句子是: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

土地爱得深沉。

(三)乡愁余光中

1.《乡愁》一诗中将思乡之情升华为家国之思的诗句是: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

那头。

(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林徽因

1.开篇总领全诗,点明“你”轻灵、多变特点的句子: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

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2.以四月几种美好意象作比,突出“你”无比美好的句子: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

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3.从视觉角度,以各种美好颜色为喻展示色彩斑斓灵动活泼的“你”的句子: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初

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4.抒发作者内心满满的爱意、温暖和对新生事物的希望的主旨句: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

月天!

(五)我看穆旦

1.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春风的力度和温柔的句子是:我看一阵向晚的春风悄悄揉过丰润的青草。

2.表达作者要与大自然合而为一、同悲同乐的愿望的句子是:让我的呼吸与自然合流!让欢笑和哀愁洒向

我心里,像季节燃起花朵又把它吹熄。

(六)《岳阳楼记》范仲淹

L范仲淹赞扬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从空间、时间角度描写岳阳楼雄伟景象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

3.表现迁客骚人因物而悲的两个四字句是: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4.表现迁客骚人因物而喜的两个四字句是: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5.文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6.文中表现作者关心国家大事的句子: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7.《岳阳楼记》(范仲淹)中,表达作者旷达胸襟(情操高尚、思想境界、心态)的句子是:不以物喜,不

以己悲;表达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七)《醉翁亭记》欧阳修

1.描绘山间朝暮(早晚)之景的句子: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2.本文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四季之景的句子:(春)野芳发而幽香,(夏)佳木秀而繁阴,(秋)风

霜高洁,(冬)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3.体现全文核心及醉翁命名之意(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中心句)的句子是:醉翁之意

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4.文中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是: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5.文章中微露主旨(为后人传诵名句)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6.文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醉能同其乐。

7.表达作者复杂感情的句子是: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8.文中与“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相照应的句子是: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9.美国在联合国大唱人权高调,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意在借此干涉别国内政。

(A)行路难李白

1.通过动作细节描写刻画,形象揭示了作者内心的苦闷抑郁的句子: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2.李白《行路难》中形象生动地正面描写“行路难”的诗句是: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3.《行路难》中诗人引用两个典故,表示世路虽艰,但自己对前途并未丧失信心的句子是:闲来垂钓碧溪

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4.《行路难》中表明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强烈的自信心的句子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5.运用对比诗人面对美酒佳肴无食欲,运用动词形象表现诗人心情茫然、苦闷、抑郁的诗句是金樽清酒斗

十千,玉盘珍像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6.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的诗句是: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7.运用典故表现诗人信心和信念,希望自己重新得到重用的诗句是: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8.最能表现诗人李白抱负远大、执著自信、勇往直前的诗句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九)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1.《酬乐天扬州初席上见赠》中描写诗人长年被贬偏远之地,诗中饱含无限的辛酸和愤怒的诗句是:巴山

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典故表达回归之后的感受的句子是: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

人。

3.运用典故表达诗人内心无比心酸、流露出老友四散、恍如隔世之情的诗句是: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

烂柯人。

4.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沉舟侧畔千帆

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5.诗中一改抑郁悲痛,尽显慷慨昂扬气概,表现新事物在发展,社会在前进(哲理:历史潮流不可逆转,

新生力量必将茁长成长)的诗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6.表达诗人对生活、对未来积极乐观向上的句子: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7.表达诗人对友人的关怀的感谢,与友人共勉的诗句是: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8.饱含诗人无限辛酸,流露出内心的愤懑不平的诗句是: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十)水调歌头苏轼

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写诗人怅恨久别,用埋怨的口吻对月亮无可奈何地发问的句子是: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词人以理遣情,希望重共赏明月中互致慰藉,离别之憾在兄弟友爱中得到补

偿的句子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宋代著名词人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下阕开头描写月光流转的名句是:转朱阁,低绮户,照

无眠。

4.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天下人美好祝愿,抒发离人心愿的语句是:但愿

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表达豁达胸襟的内心独白,表现了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句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

全。

6.苏轼在《水调歌头》中集中表达词人对亲人的怀念、祝愿和慰藉的词句(望着明月遥祝兄弟平安,现在

人们也常常用来祝福亲友)(道尽千载离人心愿)的词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7.词中蕴含人生哲理、表现作者的旷达胸襟的词句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8.反映作者矛盾心情的句子是: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9.有一句诗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与这句诗意境相似的一句

话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十一)月夜忆舍弟杜甫

1.《月夜忆舍弟》中,感叹离乱所造成的亲人离散的诗句是: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2.《月夜忆舍弟》诗中浸润着作者主观感受的写景句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3.《月夜忆舍弟》点明时令是秋天的诗句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4.《月夜忆舍弟》诗中表达感物伤怀、思念家乡的句子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5.杜甫《月夜忆舍弟》中“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两句诗概括出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的普遍遭遇。

6.《月夜忆舍弟》诗中描绘边塞秋天的图景的句子: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7.诗中写亲人们四处流散,平时寄书尚且常常不达,更何况战事频仍,生死茫茫当更难预料的诗句:寄书

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十二)《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

1.《长沙过贾谊宅》诗中渲染出贾谊故宅萧条冷落之景,抒写出寂寞、怅惘的痛苦、无奈之情的诗句是:秋草

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2.《长沙过贾谊宅》诗中借贾谊遭贬暗寓了诗人自己迁谪的悲苦命运的诗句是: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

留楚客悲。

3.《长沙过贾谊宅》描写贾谊故宅一片萧条冷落的景色的诗句是: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4.《长沙过贾谊宅》诗人用曲折的笔触暗讽当今皇上唐代宗昏耳贵无能的诗句是: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

情吊岂知。

5.《长沙过贾谊宅》描绘出一幅荒村日暮图,象征了当时国家的衰败局势,表现诗人对不合理现实的强烈

控拆的诗句是: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十三)《从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

1.《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表示获罪之快,人生变化无常(直言获罪被贬的原因)的诗句是:一封朝

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2.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表明韩愈效忠朝廷的态度和决心(直言诗人忠君报国的信念)的诗句

是: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3.《从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即景抒情(以景来寓前途坎坷难料)的诗句是: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

关马不前。

4.向侄孙从容交代后事,进一步吐露了凄楚难言的激愤之情的句子: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十四)商山早行温庭筠

1.《商山早行》中点明“早行”的典型情景,引起旅行者感情共鸣的句子是: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2.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由十个名词构成,蕴含六种景物(意象叠加),写出早行之景的句子是: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3.诗中把早行情景写得历历在目,称得上“意象俱足”的佳句是: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诗中描绘诗人

刚上路所见的景物的诗句是:棚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4.《商山早行》中点明行旅中思念着长安,也表现出诗人怀念长安用以表现政治上的进取心的句子是:因

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5.诗人把“早”字巧妙地形象化、具体化,又与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

家,古道西风瘦马”名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6.温庭筠《商山早行》中触景生情,把景物描写与梦境自然地联系起来,以抒发诗人思乡怀亲之情的句子是: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7.温庭筠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表达的是漂泊他乡的游子残月未落时赶路的辛劳。

(十五)咸阳城东楼许浑

1.写诗人登楼发现眼前之景居然略类江南,思乡之情涌上心头的句子是:一上高城万里愁,兼葭杨柳似汀

洲。

2.《咸阳城东楼》中暗写唐朝政治腐败,已处于风雨飘摇中的诗句是: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3.写晚眺远景暗示唐王朝日薄西山,危机四伏的诗句是: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4.许浑的《咸阳城东楼》中感慨历史沧桑的句子是: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5.写时移世迁,历史痕迹难以分辨,别去追寻前朝往事的诗句是: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十六)无题李商隐

1.寓情于景,以春光易逝,人力对此无可奈何,渲染离情,极写伤别沉痛心情和缠绵的相思之苦的诗句是: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2.运用双关谐音、比喻的修辞写对爱情忠贞,(现常用来形容对事业执著奉献)(常用来比喻教师的工作,

被人们用来赞美无私奉献的精神)的诗句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3.运用想象,推己及人,想象对方和自己一样痛苦,感叹时光易逝,相会无期的诗句是: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4.诗人通过书信找到慰藉自己的途径,表达了自己情感的诗句是: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十七)行香子秦观

1.《行香子》展现了春日至,树郁郁青青,水满池塘,风儿催人行的烂漫春光的句子是:树绕村庄,水满

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

2.秦观《行香子》中从色彩的角度描绘春满小园的诱人图画的句子是: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3.作者的视野由近放远,动静相生描写风光的诗句是:远远围墙,隐隐茅堂。巡青旗、流水桥旁。

4.秦观《行香子》中通过特写田野一隅,营造一幅莺啼燕舞、蝴蝶采蜜的画图的句子是:正莺儿啼,燕儿

舞,蝶儿忙。

(十八)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

1.《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中写少年时代风华正茂而又无忧无虑(也有时用来感叹少年时候的年轻不懂事)

的句子是: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2.《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用来表示那种多愁善感,每爱把自己想成很寂寞,很爱强说愁的无端愁闷情绪

的句子是:为赋新词强说愁。

3.辛弃疾在《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的下阕与少年时无忧无虑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他受压抑排挤、报国

无门的痛苦,对南宋统治集团的讽刺和不满的句子是: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4.辛弃疾在《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用吞咽式的表情,表示有许多忧愁不能明说,只能通过对天气的感知,

来表达心中的悲凉与无奈之情的句子是: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默写(共25小题)

1.(2024秋•龙华区月考)默写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边秋一雁声。,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

(2)鸡声茅店月,o棚叶落山路,o因思杜陵梦,o(温庭

筠《》)

(3),肯将衰朽惜残年!?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

《》)

(4)三年谪宦此栖迟,-秋草独寻人去后,o汉文有道恩犹

薄,?(《长沙过贾谊宅》)

(5)《行路难》(其一)中“,"两句正面写“行路难”,象征人生道

路上的艰难险阻,表现出壮志难酬的苦闷;其中,化用典故,委婉曲折地表达了诗人对从政仍怀抱希

望的诗句是“,";我们也可以用

“,"两句来鼓励自己初三坚定信心、积极乐观、执着追梦。

(6)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借月传情,其中“,”两

句,给予“隔千里兮共明月”的离人以安慰和祝福,引发广泛共鸣。

(7)在古代文人的笔下,四季的流转,总有不同的描述:《岳阳楼记》中范仲淹用“”写

春风的和煦与阳光的明媚,《醉翁亭记》欧阳修中用“”写夏日繁盛的树木浓荫;《秋

词》中刘禹锡用“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表达对秋天的赞美;《湖心亭看雪》中用“雾淞

沆砺”写西湖冬日的奇绝景象。

2.(2023秋•辽阳期末)古诗文默写。

(1)不应有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浊酒一杯家万里,o(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4),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张岱《湖心亭看雪》)

(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作者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发展,发出

“,”的感慨,蕴含深刻的哲理。

3.(2023秋•益阳期末)以下是某同学在学校“书香校园”朗诵会上引用的古诗文名句,请你帮他补全句

子。

(1)吟“,"(《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体悟到新事物

必将战胜旧事物的道理,我们对新生事物要抱有包容和尊重之心。

(2)诵“,”(《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体会李商隐运用谐

音双关、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自己对爱情的忠贞之情。

(3)咏“,”(《岳阳楼记》),感受古人吃苦在先、享乐在后,以天

下为己任的忧乐观和博大胸襟。

(4)读“,”(《湖心亭看雪》),陶醉于张岱仅用十余字描绘出的

一片混沌、迷蒙、洁白的冰雪世界。

4.(2023秋•湘潭期末)古诗词默写。

阅读经典诗词,我们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诗词之美,美在画面:在秦观的《行香子(树绕村庄)》

中,“有桃花红,①,菜花黄”展现了百花争艳的田园春景;诗词之美,美在情感:《无题》

中,李商隐用“②,”道尽相思的至死不渝;诗词之美,美在哲思:《酬

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刘禹锡用“③,病树前头万木春”表达了乐观向上的人生态

度,充满哲理。我们还可以从苏轼《水调歌头》中“④,”的美好祝愿中学习

词人博大的境界和旷达的人生态度。

5.(2023秋•句容市期末)根据提示理解默写。

(1)李商隐《无题》中运用比喻、巧妙自然的双关,写出了对爱情的矢志不渝。

(2)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既有念家思归但也想立功报国矛盾心理的句子:

(3)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以魏尚自比,渴望得到朝廷的重新重用的句子:

(4)秋瑾《满江红》中表达知己难觅而感到苦闷悲伤的句子:"?!”

6.(2023秋•广陵区期末)默写。

走过四季都是诗。“(1)倚东风,",遇见的是红紫烂漫的春;“(2)兴尽晚回

舟,”,撞上的是活泼明亮的夏。而秋天的踪影更是随处可见:“(3)露从今夜

白,”“(4)秋草独寻人去后,"“(5),人迹板桥霜”……

雪后天晴,当我们看到丽日下的雪景,会情不自禁地念出《沁园春•雪》中的

“(6),”的句子。“野芳发而幽香,(7),,

水落而石出”,四时之景皆美!

7.(2023秋•双辽市期末)默写。

(1)沉舟侧畔千帆过,。(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行路难》中,用典表达了诗人渴望得到明君重用,成就功名的愿望的诗句

7H:,。

(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此事古难全”的“此事”指的是:,。

(4)《岳阳楼记》中,突出表达作者伟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是:,0

8.(2023秋•兴化市期末)根据提示填写课文原句。

①江山如此多娇,=

②浊酒一杯家万里,o

③,奉命于危难之间。

④,愁云惨淡万里凝。

⑤“舟”作为意象在古诗词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和文化内涵。

“,"(《行路难》),表达了李白渴望得到重用的强烈愿望,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达了刘禹锡积极乐观的人生

态度。

9.(2023秋•长清区校级期末)按要求填写相应语句。

(1)塞下秋来风景异,o(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

(4),半竿斜日旧关城。(纳兰性德《浣溪沙》)

(5)苟全性命于乱世,o(诸葛亮《出师表》)

(6)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多角度再现紧张激烈战斗场面的句子

7E:,。

(7)文天祥《南安军》中表现山河仍在,城郭沦陷的句子是:,。

10.(2023秋•长清区校级期末)名句默写。

竹高千丈,云腾万里,少年须立志:有孔子《论语》中“三军可夺帅也,①”的坚定

信念;有《长歌行》中“少壮不努力,②”的奋进昂扬;有李白《行路难》(其一)中“长

风破浪会有时,③”的执着追求;有杜甫《望岳》中“④,一览众山小”的

自信豪迈;有李清照《渔家傲》中“风休住,⑤”的热烈奔放;有陆游《卜算子•咏梅》

中“⑥,只有香如故”的坚贞不屈;有夏完淳《别云间》中“⑦,灵旗空际

看”的报国热血;有范仲淹《岳阳楼记》中“⑧,⑨”的高尚情怀。

11.(2023秋•沐阳县期末)请在下面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古诗词。

胸怀家国天下,肩扛使命担当,这是历代优秀中华儿女的本色。岑参戍边,“将军角弓不得

控,"(《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不畏严寒,恪尽职守;苏轼打猎,

“,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报效朝廷,壮心不已;辛弃疾梦回沙场,

“,梦回吹角连营”(《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激昂悲壮,渴望功名;

(填作者)兵败被俘,"?"(《过零丁洋》),舍生取义,视死如归;张

养浩,应召赈灾,“;"(《山坡羊•潼关怀古》),同情百姓,批判统治者。

他们正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12.(2023秋•姜堰区期末)根据提示填写课文原句。

驻足山水,赏自然之美。吟“浮光跃金,①",享洞庭月夜之美;咏

“②,佳木秀而繁阴”,感琅珊春夏之秀;诵”但愿人长久,③”,表深切

思念及美好祝愿。

泛舟诗文,品“舟”中寄语。张岱“莫说相公痴,④"抒超凡脱俗的孤怀雅兴(《湖心

亭看雪》);刘禹锡“⑤,"蕴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酬乐天扬州初逢

席上见赠》);李白“⑥,"借古人典故,表渴得明主赏识的殷切期盼

(《行路难》)。

13.(2023秋叶B江区校级期末)用诗文原句填空。

脚步丈量不到的地方,诗词载你过去;无法经历的人生,诗词带你相遇。徜徉于诗文的国度,你

可以欣赏①“树绕村庄,"(秦观《行香子》)的江南美景,可欣赏②“千嶂

里,"(范仲淹《渔家傲》的塞外风光,还可以欣赏③“,飞镜又重磨”

(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品叔潜赋》)月下美景。你可以触摸古人的心跳,感动于他们的腔热

血:④“持节云中,"(苏轼《江城子》)⑤“,赢得生前身后名”(辛

弃疾《破阵子》)。你可以学习诗歌里的比喻修辞:如李商隐《无题》中的⑥“”用蜡

烛自煎喻指对爱情的至死不渝;许浑《咸阳城东楼》中的⑦“,现在常喻指重大事件发

生前的紧张气氛。自古荟雄出少年,当“生'与"义”不能同时得到时,你也一定会赞同并选择⑧

“,"(孟子《鱼我所欲也》)。

14.(2023秋•扬州期末)请你将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

风骨在自立。秋瑾冲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不惧生活折磨:(1),英雄末路当磨折。

风骨在自守。孟子不汲汲于富贵,重视名节与骨气:(2),万钟于我何加焉!

风骨在笃学。宋濂在苦寒中勤勉投入,恳切专一:以中有足乐者,(3)o

风骨在自勉。苏轼在逆境中搏击风雨,笑傲人生:(4),谁怕?(5)。

风骨在济世。范仲淹在失意中满腹愁思,心忧家国:(6),人不寐,

(7)o

辛弃疾在悲愤下坚守冰心,扫荡黑暗:(8),人道是,(9)o

15.(2023秋•曾都区期末)根据提示,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句子。

(1)溪云初起日沉阁,。(许浑《咸阳城东楼》)

(2),何妨吟啸且徐行。(苏轼《定风波》)

(3)温庭筠在《商山早行》中借对梦境的描绘表达思乡之情的句子是:,o

(4辛弃疾《太常引•健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中的

“,,”这句诗号召新时代青年要乘新时代春风,在祖国的万

里长空放飞青春梦想。

(5)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用比喻手法写出春夜的洞庭湖水月相映美景的句子

7H:,。

16.(2023秋•道县期末)请将下列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o(孟子《鱼我所欲也》)

(2)临近毕业,语文老师用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激励同学

们积极进取,努力实现远大理想。

(3)李商隐在《无题》中巧用谐音,表达对爱情的至死不渝,现常用来赞美无私奉献精神的

是:,蜡炬成灰泪始干。

读诗,读文,也是读人生际遇。我们可以从(4)“,八年风味徒思浙"(秋瑾《满

江红》)读出人生的困境;从(5)“,二十三年弃置身”(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

见赠》)读出人生的坎坷;面对国土沦丧,辛弃疾展现出(6)“,"(《破

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17.(2023秋•邦州区期末)楼以文传,楼折射着文人墨客多元的文采情怀。《岳阳楼记》中,范仲淹超

越了单纯写山水楼观的狭境,传达出“(1),(2)”的乐观旷达的情怀;许

浑登临览眺,在《咸阳城东楼》中,以“(3),(4)”形容晚唐时期

风雨飘摇的政治形势;南宋辛弃疾也曾坦言“爱上层楼,爱上层楼,(5)”,年少时

因爱上高楼而触发诗兴,勉强说愁。

18.(2023秋•邛江区期末)用课文原句填空。

读古诗文亦是读生活、读人生。在作品里,你可赏春夜之静谧,如“杏花疏影里,

①"(陈与义《临江仙》);秋景之奇异,如“塞下秋来风景异,②"(范

仲淹《渔家傲•秋思》)。能体会许浑面对历史变迁的无限感慨:“鸟下绿芜秦苑夕,③"

(《咸阳城东楼》);纳兰性德奉使出塞的凄惘:“④,半竿斜日旧关城”(《浣溪沙》)。

亦可感知秋瑾"⑤?英雄末路当磨折”的凌云壮志(《满江红》);辛弃疾渴望收复失地,

建功立业的雄心:⑥,"(《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李商隐

对爱情的至死不渝:“⑦,"(《无题》)。

19.(2023秋•奉化区期末)小语与小文展开了以下对话,请你填补完整。

小语:雪落在文人前进的路上。“北国风光,千里冰封,(1)”(《沁园春•雪》),雪飘

落在毛主席和红军战士们前行的苍茫大地上;雪堆积在宋濂求学的路上,“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

(2)"(《送东阳马生序》),雪冻裂了他的双足,却没有封冻他的学习劲头。

小文:雪更多的是落在文人的心间。"(3),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心亭看

雪》),几百年前西湖的那场雪,净化了天地,慰藉了张岱对故国的思恋;

“(4),"(《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雪堵塞在韩愈贬谪的路途中,

冷却了老臣的一颗忠君之心;"(5),"(《行路难》),满目美食为

何无心品尝?原是心间飘雪,阻遏了李白的梦想之履。

小语:在卷中已出现的除外,我还发现古诗文中其他有关雪的诗句:

(6),o

20.(2023秋•宿城区期末)小育和小华正在编辑推文中诗歌板块的内容,请你也一起参与吧!

小育:说到诗词中的“成长”主题,不能不提到《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欲说还休,

①"短短一句,就把成年以后遍尝辛酸却无可言说的复杂况味表达得淋漓尽致!

小华:成长也可能伴随着离别,杜甫《月夜忆舍弟》中“②,③"一句写

出了他们一家弟兄分散、生离死别的境况,这样的滋味让人倍感煎熬。

小育:是呀!成长总是如此,悲喜参半,但是我们应该对人生充满信心。我觉得可以把苏轼借明月

写聚合离散的名句“④,⑤”放进这一板块,勉励大家乐观旷达地看待离

别。

小华:我觉得本学期中⑥(作者)写的“⑦,⑧”也可以

放进这一板块,希望同学们能积极地面对成长中的磨难,展望美好的未来!

21.(2023秋•丰城市校级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用互文手法写天气奇寒的诗句是“,”。

(2)国庆节期间,文文一家到大西北旅游,当看到秋风乍起、大雁南飞的景象时,文文不由地吟诵起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词句“,

(3)当洪水来袭,北京门头沟处于危难之际,消防指战员临危受命,挺身而出,奋战在抗洪最前线。

他们的行为充分体现了诸葛亮《出师表》中的“,”。

22.(2024•金川区一模)默写。

君子的人生会遇到许多坎坷。韩愈道尽了英雄失路的无限悲慨:云横秦岭家何在?

(1)。辛弃疾写尽了辛酸人生的复杂况味:欲说还休,(2)!杜甫困顿

离乡,借圆月抒发了深沉的思念:(3),月是故乡明。

君子又不乏自强不息的风骨。李白虽感世道艰难,却仍有(4)“,直挂云帆济沧海”

的豪迈气概;苏轼身处逆境,深知”此事古难全”,仍表达“但愿人长久,(5)”的美好

祝愿。刘禹锡虽长期遭贬,却借诗句“(6),病树前头万木春”表现他的乐观通达。

君子更有家国情怀和远大抱负。王昌龄在《从军行七首•其四》中,“黄沙百战穿金甲,

(7)”表达了诗人的报国壮志;欧阳修借“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8)”表现他与民同乐的思想“俱往矣,

(9),”突出了他立志赶超先人的伟大抱负。

23.(2024•东丽区校级模拟)请根据原文或提示,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1)中庭生旅谷,-(《十五从军征》)

(2)人生自古谁无死?。(文天祥《过零丁洋》)

(3),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春蚕到死丝方尽,。(李商隐《无题》)

(5)诸葛亮仔仔《出师表》中写自己躬耕南阳时的心态的句子是:,o

24.(2023秋•滩溪县校级期末)默写。

(1)诵读经典诗词,感受圣贤的家国情怀。“,”(《江城子•密州出猎》),

这是苏轼以魏尚自喻,抒发自己对戍边抗敌的渴望;","(《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是辛弃疾想要收复失地、留取美名的雄心壮志;

“?"(《过零丁洋》),这是文天祥大义凛然、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2)古人笔下,美景如画。《岳阳楼记》中“,”两句,动静结合,描写了

洞庭湖的月夜美景;《醉翁亭记》中“,”两句,描写了琅珊山春夏两季

的景色,一季一幅图画。

25.(2023秋•亳州期末)默写。

(1)古诗词表达了古人的情感体验。当人生陷入低谷时,我们应像李白那样

“,"(《行路难(其一)》)选择从苦闷和沉郁中振作起来,乐观进取;

当我们思念亲人却不能相见时,不如像苏轼那样“,"(《水调歌头(明月几

时有)》)乐观旷达,把深切的思念化为美好的祝福;当我们屡遭挫折而无限怅惘时,不妨学刘禹锡那样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借自然景物的变化来流露自己的释

然,从沉郁中顿起。

(2)很多文言文中,作者经常含蓄的表达自己的写作意图。比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写滕子京

“,”的卓越政绩,既流露出作者对当今社会现状一种积极的态度,也委婉地

流露出对朝廷“贬谪功臣”的不满;张岱《湖心亭看雪》中“,"则通过舟

子之口突出作者孤高自傲的性格和超凡脱俗的情趣。

名篇名句默写(九上)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默写(共25小题)

1.(2024秋•龙华区月考)默写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2)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棚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温庭筠《商山早行》)

(3)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

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4)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汉文有道恩犹

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5)《行路难》(其一)中“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两句正面写“行路难”,象

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表现出壮志难酬的苦闷;其中,化用典故,委婉曲折地表达了诗人对从政

仍怀抱希望的诗句是“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我们也可以用“长风破浪会

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句来鼓励自己初三坚定信心、积极乐观、执着追梦。

(6)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借月传情,其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两句,给予“隔千里兮共明月”的离人以安慰和祝福,引发广泛共鸣。

(7)在古代文人的笔下,四季的流转,总有不同的描述:《岳阳楼记》中范仲淹用“春和景明”

写春风的和煦与阳光的明媚,《醉翁亭记》欧阳修中用“佳木秀而繁阴”写夏日繁盛的树木浓荫;

《秋词》中刘禹锡用“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表达对秋天的赞美;《湖心亭看雪》中用“雾

淞沆硕”写西湖冬日的奇绝景象。

【答案】(1)成鼓断人行露从今夜白杜甫(注意“成”的书写)

(2)人迹板桥霜枳花明驿墙凫雁满回塘商山早行(注意“枳”的书写)

(3)欲为圣明除弊事云横秦岭家何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注意“弊”“秦”的书写)

(4)万古惟留楚客悲寒林空见日斜时湘水无情吊岂知刘长卿(注意“惟”“湘”的书写)

(5)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注意“渡”“钓”“碧溪”“沧”的书写)

(6)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注意“婵娟”的书写)

(7)春和景明佳木秀而繁阴(注意“繁阴”的书写)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及作家作品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

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

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1)戍鼓断人行露从今夜白杜甫(注意“戍”的书写)

(2)人迹板桥霜枳花明驿墙凫雁满回塘商山早行(注意“枳”的书写)

(3)欲为圣明除弊事云横秦岭家何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注意“弊”“秦”的书写)

(4)万古惟留楚客悲寒林空见日斜时湘水无情吊岂知刘长卿(注意“惟”“湘”的书写)

(5)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注意“渡”“钓”“碧溪”“沧”的书写)

(6)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注意“婵娟”的书写)

(7)春和景明佳木秀而繁阴(注意“繁阴”的书写)

2.(2023秋•辽阳期末)古诗文默写。

(1)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4)雾淞沆砺,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张岱《湖心亭看雪》)

(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作者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发展,发出“沉舟侧畔千帆

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感慨,蕴含深刻的哲理。

【答案】(1)何事长向别时圆(注意“事”的书写)

(2)八百里分麾下炙(注意“麾”的书写)

(3)燕然未勒归无计

(4)雾淞沆扬(注意“淞”的书写)

(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分析】本题考查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根据提示和语境写出相应的句子,注意不能出

现错别字。

【解答】答案:

(1)何事长向别时圆(注意“事”的书写)

(2)八百里分摩下炙(注意“摩”的书写)

(3)燕然未勒归无计

(4)雾淞沆碰(注意“淞”的书写)

(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3.(2023秋•益阳期末)以下是某同学在学校“书香校园”朗诵会上引用的古诗文名句,请你帮他补全句

子。

(1)吟“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体悟到新事

物必将战胜旧事物的道理,我们对新生事物要抱有包容和尊重之心。

(2)诵“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体会李商隐运

用谐音双关、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自己对爱情的忠贞之情。

(3)咏“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感受古人吃苦在先、享乐在

后,以天下为己任的忧乐观和博大胸襟。

(4)读“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心亭看雪》),陶醉于张岱仅用十余字描绘出的

一片混沌、迷蒙、洁白的冰雪世界。

【答案】(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注意“炬”的书写)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

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注意“炬”的书写)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4.(2023秋•湘潭期末)古诗词默写。

阅读经典诗词,我们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诗词之美,美在画面:在秦观的《行香子(树绕村庄)》

中,“有桃花红,①李花白,菜花黄”展现了百花争艳的田园春景;诗词之美,美在情感:《无题》

中,李商隐用“②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道尽相思的至死不渝;诗词之美,美在

哲思:《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刘禹锡用“③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表达了乐

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充满哲理。我们还可以从苏轼《水调歌头》中“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

娟”的美好祝愿中学习词人博大的境界和旷达的人生态度。

【答案】①李花白

②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重点字:炬)

③沉舟侧畔千帆过

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

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①李花白

②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重点字:炬)

③沉舟侧畔千帆过

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2023秋•句容市期末)根据提示理解默写。

(1)李商隐《无题》中运用比喻、巧妙自然的双关,写出了对爱情的矢志不渝。“春蚕到死丝方

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既有念家思归但也想立功报国矛盾心理的句子:“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3)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以魏尚自比,渴望得到朝廷的重新重用的句子:“持节云

中,何日遣冯唐?”

(4)秋瑾《满江红》中表达知己难觅而感到苦闷悲伤的句子:“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

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