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一中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 历史学科试卷含答案_第1页
合肥一中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 历史学科试卷含答案_第2页
合肥一中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 历史学科试卷含答案_第3页
合肥一中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 历史学科试卷含答案_第4页
合肥一中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 历史学科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时长:75分钟分值:100分佣伯因其少数民族土著的狄人身份成为周人的A.政治实力冲击宗法制度B.等级观念阻碍民C.血缘与政治的结合紧密D.女A.推动了民本思想政治化B.顺应了商品经济发C.实践了积极入世的理念D.有助A.租佃经济发达B.农业种植面积不C.土地兼并严重D.寺5.下图为明宣德至弘治年间徽州地区白A.当时中国人放弃了“夷夏之辨”B.向西方学名目①国民革命的迫切性③南北军阀一丘之貉A.鼓舞抗战必胜的信念B.提升国防实力抵抗日C.仿效苏联实现工业化D.积极应年)的调查统计显示,面对重新选择职业意向这一栏A.说明科教兴国战略深入人心B.表明市场经济体制C.反映时代变迁影响就业观念D.是基量1834~1941年亚洲移出1200~①人口迁移规模大,时间长②从发达③从旧大陆向新大陆迁移④从发展中A.保障亚非国家的经济主权B.适应发展中国家的实C.化解美苏两大阵营的矛盾D.更好提A.西方阵营的分化B.国际关系的C.新兴国家的发展D材料一而主线清晰的族谱体系。在该体系中,传说中——《明代云南地区的民族融合》族地区不是完全不提……不是我们从外面给他们做决定,2000万余人,占人口28%,人民武装已发展到224万余人,占人口3%。更重要——徐有威等《三线建设对中国工业经济及城市化的影材料一从棉花贸易的主要供给者——美国来看,棉花、小麦和烟草出口在1820—在整个19世纪出口占产量比重稳定保持在60%以上。从棉花贸易的需求者——英国来看,英国的棉花消费量远超过其他国家,1890年前甚至远超过欧洲大陆整体的棉花消费量;1820年英国进口美棉占其棉花进口的74.7%,1880年为——摘编自孙泽生《贸易媒介与资源性商品定——整理自黄正柏、梁军《从冲突到和解:近代英美关系考1898年美西战争之后,美国力量的迅速崛起使欧洲国家中产生了“美国威 123456789CBDCABBBCDAACDDC17(1)社会:少数民族与汉族是同一祖先,同源共祖;政治:认同科举制度或政治制度;经济:认同生产方式或注重农业生产;思想习俗:认同儒家思想和伦理道德。(7分)(2)内容:逐步推行土地改革,满足少数民族民众的土地要求;进行了民主改革,赋予少数民族民众民主权利。(4分)原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巩固新生政权的需要;恢复国民经济的要求;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或维护民族团结的需要)。(6分,任答3点即可)(3)特点:国家主导;集中于中西部地区;规模大、范围广;建、拆结合;以重工业(国防工业)为主。(3分,任答3点)必要性:20世纪60年代中国与美苏关系恶化,面临着复杂的国际形势,三线建设是国防安全的需要;当时我国的工业企业主要分布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工业发展薄弱,三线建设也是出于改善国内经济布局的需要;三线建设还可通过区域联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有利于推进中西部落后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5分)18(1)变化:由互补到竞争。(3分)原因:南北战争实现了美国国内市场的统一,为其发展和迅速崛起奠定了基础;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美国迅速成长为工业强国;英国在19世纪后期发展相对缓慢,两国在国际市场上展开了激烈竞争。(6分)(2)影响:削弱了英国的世界霸权;增强了美国的国际影响力;影响了一战前后的国际秩序。(6分)19示例一论题:儒家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的延续性。(2分)论述: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与“礼”,崇尚的是伦理道德。儒家思想由孔子创立,汉武帝时“尊崇儒术”,自此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为维护中央集权政治服务。虽然经过魏晋南北朝及隋唐时期佛、道的冲击,但儒学正统地位并未丧失。到北宋时期,儒者以儒学为基础,吸收佛、道的有益成分,形成了理学,理学推崇封建伦理道德,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儒学作为统治者维护统治的思想工具,也为明清统治者所利用。(8分)由此可见,儒家思想随着封建政治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即随“所处特殊之环境”的需要而变,这一演变历程正反映了儒家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的延续性。(2分)示例二论题: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具有历史的延续性。(2分)论述:中国古代历史上,为辅佐皇帝处理政务而实行的宰相制度,始建于秦始皇。汉承秦制,实行以丞相为核心的中央官制,但后来由于相权的膨胀威胁到了皇权,西汉武帝时建立中朝为决策机构,以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唐代在魏晋南北朝、隋朝的基础上完善三省制,进一步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明朝时废除宰相,代之以皇帝的秘书机构——内阁,清朝设立军机处,君主专制逐渐达到顶峰。(8分“论述”也可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选官制度演变等史实来说明)综上,从宰相制度的废立、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具有历史的延续性,即“依事实上问题之继续而演进”。(2分。)示例三论题:中国近代革命道路要结合国情才能成功。(2分)论述: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但其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规定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原则,这种仿效西方共和体制的道路与当时的中国国情是不相符的,因为当时中国封建势力仍然强大,而袁世凯建立的北洋军阀统治也不可能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共和之路。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仿效苏俄革命发动的南昌起义等城市武装起义也相继失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