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1页
2025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2页
2025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3页
2025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4页
2025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本试卷共6页,20小题,满分100分。答题时长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须将自己的个人信息填写于试卷和答题卡指定位置,并按要求粘贴条形码。2.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超出作答区域的答案无效;在试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陶寺遗址M22大墓中发掘随葬品“漆木圭尺”,学者推断时人以圭尺观测四方,定“四时”制历法,之后“寻中”或“求中”选定合适的观象台址,在其中心祭坛建立“王都”。这反映了A.早期王权源于神权B.逻辑思维与政治思维的交叉C.早期国家重视农业D血缘政治与神权政治的结合2.公元30年,光武帝刘秀下诏罢郡国都尉官,取消专门统帅军队的武官,将军权归并于守、相,此情况多限于内郡,边郡因多事仍置都尉,以佐太守,分部领兵。此举旨在A解决武将专权局面B.施行柔道治国理念C.减少官员拥兵隐患D.防范地方割据作乱3、表1为两则唐人墓志。这些信息表1白居易墓志乐天幼好学,长工文,累进士、拔萃、制策三科……外以儒行修其身,中以释教治其心,旁以山水风月、歌诗琴酒乐其志。刘府君墓志上元三年,迁秘书少监,又奉敕兼知国史事……古今未有此比,文学者用为美谈。A.反映了唐代儒释道融合B.有赖于学者阐释其价值C.可与传世文献相互印证D.真实描述了墓主人生平4考古学家在摩加迪沙发掘到带有唐代年号的古铜钱,在桑给巴尔还挖掘出大量印有“熙宁通宝”“庆元通宝”等字样的古钱币。这一发现可以证明A.东非地区冶金业的发展B.丝绸之路的经贸交流C.中非之间存在直接贸易D.东方文化的优势地位明初将全国户籍按职业分为民、军、医、匠、站、灶等种类,按户籍承担不同的赋役,“各守本业”,世代相承。明中期以后,匠、站、灶等户的差役改为折银征收,其中站户的差役折入全民赋役中,与民户“一体当差”。这一变化的要因素是A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B.国家治理效能的提高C.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D.征税方式灵活性加强6清朝财政意义上的“外销”,指的是不必依例报部核销,而由外官自行销用者。晚清以来,外销财政局面愈演愈烈,中央官员无法掌握其详细款目和真实收支数据,难以有效监控,收支主导权掌握在行省手中。这表明A.官僚集团腐败问题严重B.政府无力应对列强侵略C.地方与中央离心力加强D.当时农民运动发展迅速表2为1920年、1936年中国交通运输业产值估计(单位:万元),这反映了表21920年1936年铁路运输2237448342汽车运输7102轮船运输600319140木帆船运输2559448800人畜力运输*433210822航空运输514邮政15234278电信11112661合计60937141659注:*指含车站码头搬运A.区域经济联系加强B.政府重视基础设施建设C列强放松经济侵略D.人民生活方式的近代化8表3为1920年-1934年间有关土地问题的部分文件内容摘要,这体现了表31920年《共产党宣言》(陈望道译版)废止土地私有权,将所有的地租用在公共的事业上。1923年《中国共产党党纲草案》划一并减轻田赋,革除陋规;规定限制田租的法律;承认佃农协会有议租权。1934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没收一切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雇农、贫农、中农。A.马克思主义土地理论的中国化B国人普遍接受马克思主义C.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执行D.中华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91942年底,晋察冀边区贸易管理局在各交通要道、贸易路线及重要集镇设置82个关卡,600多个乡村贸易管理组,采用“蚂蚁搬泰山”的方式分批搬运物资,甚至利用日方的公共汽车运输物资,形成了根据地与游击区的环形贸易圈,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日军的经济封锁。这得益于A.自给经济体系的建立B.减租减息政策的推行C.日军经济管理的漏洞D.灵活贸易策略的施行10.《人民画报》中展示的女性形象代表着国家和社会对女性角色的期望,图1为1950-1966年《人民画报》中女性形象服饰情况统计图。这反映了A.女性积极参与工业化建设B.一五计划推动纺织业发展C.服饰发展性别化趋势明显D.国家重视文艺和体育事业机器人元素近十年多次登上春晚舞台,2025年《秧BOT》通过AI算法“听懂”音乐,穿着东北特色的花棉袄、扭着大秧歌,还能够根据音乐自主调整动作,引发全民热议。这反映出A.我国制造业规模领先世界B.传统文化创新性转化C.科技让传统文化焕发生机D.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12.屋大维下令,元老院无权任命行省总督,但保留铸币权和一定审判权。同时,他从元老院挑选亲信、法律专家和15名抽签选中的元老(每6个月轮换一次)组成“顾问团”,辅助决策。此举A.提高了行省的政治自主性B废止了元老院的政治权力C.扩大了罗马帝国统治基础D.适应了罗马政治体制转型1B14世纪,英格兰某些庄园账簿记载,赫特福德郡切森特的新庄园45块土地大都是买来的,然后以每年约31英镑的租金出租;诺丁汉郡的乡绅大规模开采煤矿,至16世纪初年产量达500吨,年获利200英镑。这反映了A.欧洲封建庄园经济的解体B.庄园内部蕴含着新的生产要素C.庄园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D.资本书义萌荣率先在英国产生14.1921年,列宁宣布“新经济政策”,重新引入市场原则。向年还设立了“国家计划委员会”,以领导国家级计划单位,且作为国家宏观经济的总枢纽。这体现了A.苏俄尝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B党内对发展模式的分歧C.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D.计划经济体制基本确立15.20世纪50年代,联邦德国拒绝承认民主德国政权合法性,在外交上追随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采取强硬态度。70年代后,联邦德国转向“新东方政策”,主动与苏联、东欧国家缓和关系,强调“两个德国”的平等对话。这一政策调整的主要原因包括①资本主义阵营走向瓦解②不结盟运动冲击两极格局③欧洲一体化的深入发展④冷战格局发生阶段性变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6.进入21世纪,美国推动的“世界新秩序”未能带来预期中的稳定,相反,世界似乎陷入了一个“无秩序的新世界”,这一变化关键在于A.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B科技竞争消耗了各国国力C国际政治新秩序尚未建立D.美国内生性矛盾不可调和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材料一城市建设是促进城市发展的重要印证。扬州不但是东西向长江口岸的重要港口城市,同时也是南北向运河沿线的交通枢纽,历史悠久。晚唐以来,地方藩镇势力的坐大,使得北宋政府对地方产生防范心理,致使“州郡望风畏缩,无敢复议修城者”。宋室南渡以后,扬州由“内地”转变为“边郡”,军政地理因素有重大转变。孝宗(1162年-1189年)时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扬州多次修城,各有侧重,有旧城之修补加固,也有新城之创建。-摘编自何适《从内地到边郡-宋代扬州城市与经济研究》材料二2024年“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北京中轴线是历经元、明、清三代及近现代逾7个世纪北京老城历史演进不断延续不断累积的成果。其继承了以往都城中轴线的基本格局,轴线居北面南,宫城居中。同时,北京作为遗产地又具有自身独特的格局与城市景观,它以一系列分布于轴线之上的宫苑建筑、城市管理设施、国家礼仪和公共建筑构成气势恢宏、层级丰富的建筑序列。-摘编自孙燕《北京中轴线的突出性价值及其海内外传播》(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宋对待扬州城建设态度的转变并分析原因。(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向全世界阐释北京中轴线的突出价值。(5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原子弹在广岛、长崎爆炸,给国际社会带来巨大冲击,美联社、合众社和路透社等世界知名媒体竞相报道。限于客观条件,《解放日报》对原子弹报道的时间则相对滞后,基本以摘编西方媒体和国民党中央通讯社的相关消息为主,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关于原子弹的威力,二是关于广岛、长崎被炸后的惨状。对《解放日报》相关报道,毛泽东表示不满,并指出:对原子弹的报道,看似是对一个新式武器的报道,实则是对事件背后美国的地缘战略意图并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毛泽东指出:“美国和蒋介石的宣传机关,想拿两颗原子弹把红军的政治影响扫掉。但是扫不掉,没有那样容易……只有原子弹而没有人民的斗争,原子弹是空的。假如原子弹能够解决战争,为什么投了两颗原子弹日本还不投降?”1945年8月13日,《解放日报》报道:“不能以原子力量赢得和平……美英等国对原子炸弹过高的估计是荒谬的,并甚至是有害的。”-摘编自耿显家《毛泽东与延安<解放日报>对原子弹报道的变化》(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解放日报》对“美对日投掷原子弹”这一事件的报道发生转变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毛泽东此举的意义。(6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材料一英国政府正式介入印度教育是1813年法案。它规定每年从东印度公司税收中拨出不少于10万卢比用于英属印度居民的文化教育。但是对于印度教育应当奉行什么体制,在实施中产生了两种意见。印度近代意识先驱拉姆向总督递交请愿书:“楚文(书写古印度宗教典籍的文字)的教育制度,将使印度继续愚昧无知。但是,如果政府立意要促进印度民众进步,那么必须着重于自由和开明的教育体系,其中包括数学、自然科学、化学、解剖学及其他实用科学。”1835年,本廷克总督及参事会最终作出决定,教育拨款以后全部用来推广西式教育。-摘编自林太《印度通史》材料二20世纪初,随着印度人民的日益觉醒,在英国殖民当局加强对印度教育控制的同时,作为殖民官办教育的对立物,印度民族教育也发展起来。甘地曾宣布:“我坚信,官办教育使我们的人民失去了民族气概,它把我们造就成办事员和翻译”。-摘编自吴春燕《印度教育的发展与印度现代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印度近代教育改革的原因。(7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甘地这句话的理解。(6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现代国家认同的建构可从三个维度来体现:制度的维度如何建构对现代国家具有决定意义的国家制度体系。时间的维度如何认识这个国家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关系。价值的维度如何建构社会认同和国家核心价值体系。-摘编自林尚立《现代国家认同建构的政治逻辑》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一个或多个维度,拟定一个观点,并进行阐述。(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第一次模拟考试参考答案(历史)题号1213145618910111213141516答案BDCBCAADCDBCDA17.(1)转变:由消极防范到积极建设。(2分)原因:江南经济发展的需要(经济重心南移的推动);扬州军事地位增强;宋代对地方的控制力加强;旧城亟待修整。(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2)突出价值:体现了北京城市发展史;中国礼仪文化传统的见证;体现了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城市景观价值;体现了数百年中国传统都城格局的传承与创新。(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5分)18.(1)原因:毛泽东对舆论风向的指正;抗日战争是人民战争;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路线;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共同努力;日本侵华战争的非正义性。(每点2分,任答四点得8分)(2)意义:破除西方舆论误导,中国共产党掌握了舆论主导权;肯定了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理性认识了科技在战争中的作用;坚定了全国抗战胜利的信心;有利于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继续胜利。(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19.(1)原因:印度传统教育落后;印度有识之士的呼吁;英国殖民当局推动;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进步。(每点2分,任答四点得7分)(2)理解:甘地认识到了英国在印度推行教育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服务殖民统治;英国对印度的教育改革摧残了印度的传统文化,造成文化断层;甘地的思想对印度民族解放运动起到推动作用;但甘地的观点未能全面认识其对印度近代化的推动作用。(正反两个方面,任答三点得6分)20.题目(0-2分)明确且正确(2分)较明确且较正确(1分)错误或没有(0分)阐述(0-8分)史实准确,论证充分(6-8分)史实较准确,论证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