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课程标准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学习目标1.立足于时空观念,了解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儒、佛、道的发展历程,多角度认识其发展原因及其影响2.了解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文学艺术发展的脉络,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理解其成就取得的原因。3.了解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实,理解隋唐时期文化多元的原因知识导航一、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1.三教发展:(1)汉武帝时期:儒学正统地位确立后,在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下呈现繁盛之势。(2)魏晋南北朝:①东汉末兴起的道教在民间广为传播,并受到儒学的影响,主张“贵儒”和“尊道”。②佛教在中国盛行,也吸收儒、道的思想,渐趋本土化。③作为主流统治思想的儒学,自身开始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3)隋朝:儒学家提出儒、佛、道“三教合归儒”。(4)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奉老子为祖先,道教最受尊崇。武则天时,佛教在社会上也有很大发展,形成不同宗派,其中禅宗对后世影响最大。2.反佛运动:(1)原因:佛教盛行,广修寺庙,耗费了大量钱财,很多劳动力不事生产,严重影响到政府财政收入。(2)表现:①南朝无神论思想家范缜是针对佛教宣扬的形神分离。形亡而神不灭的观点,提出人的精神和肉体是统一的,对佛教进行抨击。②北魏、北周及唐朝等统治者几度灭佛,佛教文化遭受损失,但佛教的发展并未从根本上受到遏制。3.复兴儒学:佛教和道教的发展使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唐中期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他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教的观点,巩固儒学主流思想的统治地位。二、文学艺术1.文学:(1)魏晋南北朝:从东汉末年开始,先后出现了以曹操父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东晋陶渊明的田园诗,南朝骈文、南北朝民歌等风格各异的文学形式。(2)唐朝: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代。李白、杜甫的诗作代表了唐诗的最高成就,分别被誉为“诗仙”和“诗圣”。2.艺术:(1)书法:①东汉末年成为一种艺术,魏晋南北朝时期,隶书、草书、行书和楷书等各种书体均已完备。东晋王羲之博采众长,诸体兼精,世称“书圣”。②隋唐时期,融汇了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颜真卿的颜体和柳公权的柳体最为有名。(2)绘画:①东晋出现知名专职画家,以顾皑之为代表。他提出“以形写神”,《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是他的代表作。隋唐绘画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宗教画生活气息浓厚,史园地人物画注重表现人形态,山水、花鸟也成为绘画主题。唐朝吴道子被尊为“画圣”。(3)石窟:魏晋至隋唐,因佛教广泛传播而修造,如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等,都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三、科技1.魏晋南北朝时期:(1)数学:南朝祖冲之精确地算出圆周率是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2)农学: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一部完整的农书。(3)地理学:西晋地图学家裴秀绘制《禹贡地域图》,并提出绘制地图的方法。2.隋唐时期:(1)建筑:是中国古代的成熟期,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石拱桥。(2)印刷:唐朝已经有了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书籍。(3)火药:①唐中期的书籍记载了火药的配方;②唐末,火药开始用于战争,火箭是最早的火药武器。(4)天文: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测算出了地球子午线长度。(5)医学:①孙思邈医学名著《千金方》,全面总结历代和当时的医药学成果,且有许多创新;②唐高宗时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四、中外文化交流1.佛教文化交流:(1)佛教传播对中国的影响:①从东汉到北朝,陆续有中亚、天竺的高僧来华,将大批佛经翻译成汉文。②—些中国名僧西行取经,东普的法显从长安出发,经西域至天竺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③唐朝的高僧玄奘,贞观初年西行前往天竺取经,在天竺的佛教中心那烂陀寺钻研多年,又到许多国家周游讲学,成为公认的佛学大师。(2)中国佛教发展对周边国家的影响:①唐朝高僧鉴真六次东渡到达日本,传授佛法。②日本、新罗等国常常派学问僧来长安求法,日本的空海回国时携带了许多佛经和诗文集,2.其他文化交流:①唐都城长安聚集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使节。商人、侨民,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②新罗、日本两国文化都受到唐朝的巨大影响,它们向唐朝派遣了许多使节和留学生有的还在唐朝考中进士。③唐朝后期,不少经海路来华的西亚商人在广州、泉州等港口城市定居。【合作探究】魏晋时期佛教的传播材料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后)表现出惊人的调适性·····佛教的自我调适性从入华之初就已开始。两汉时期,中国盛行神仙方术,当时来华的译经家也便风云星宿、图谶运变,莫不钻习。魏晋时期,玄学兴起,佛教学者遂以佛理附会玄学。佛教在民间的传播,主要借助于宣唱形式。佛教在改造自己宗教哲学、传教方式的同时,也在政治理论上竭力迎合儒家伦理道德观念。——摘编自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探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魏晋时期佛教的传播呈现出调适性的原因及表现。[提示]原因:佛教文化与中国本土文化有一定差异;佛教自身传播的需要。表现:附会中国本土文化思潮;采取易被民众接受的传播方式;迎合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达标检测1.(2025·贵州毕节·一模)魏晋时期,士人通过文学作品宣扬“人生天地之中,体自然之形”,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唐代士人则借助诗词发出“丈夫当为国,破敌如摧山”、“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壮志豪言。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环境的变迁 B.文学风格的迥异C.主流思想的演变 D.国家政策的调整2.(2024·安徽合肥·三模)“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7世纪的长安“为一国际的都会,各种人民,各种宗教,无不可以于长安得之。长安胡化盛极一时,此种胡化大率为西域风之好尚:服饰、饮食、宫室、乐舞、绘画,竞事纷泊。”这表明7世纪的长安()A.成为国际贸易中心 B.奉行三教并行政策C.呈现思想多元特征 D.彰显兼收并蓄特色3.(2023·四川成都·三模)魏晋南北朝时期,新编的蒙学教材逐渐普及且无不渗透经学思想,士人幼习五经已趋普遍,私家经传注疏数量远超两汉。这一现象()A.展现了儒学传承的活力 B.反映了官办教育的盛况C.扭转了士族的清谈风尚 D.阻遏了佛道学说的流播4.(2024·浙江·模拟预测)数学是中国古代科学中一门重要学科,其发展源远流长,成就辉煌。下图描述的数学家生活的时代是()A.东汉末年 B.三国时期 C.南朝 D.隋朝5.(2023·福建宁德·一模)东汉中后期,王符、荀悦、崔富、应劭、伸长统等人纷纷著书立说,要求“变风易俗”“辩风正俗”,形成了颇具特色的风俗批判思潮.该思潮认为“夫刑罚者,治乱之药石也;德教者,兴平之粱肉也”。这反映出当时()A.社会危机日趋严重 B.儒学丧失独尊地位C.士人要求复兴儒学 D.法家思想占据优势6.(2024·湖南株洲模拟)魏晋时期,逍遥自然成为士人的追求,对女子的评价也打破“三从四德”的标准,赏识知晓道义、忠正廉洁的女性。注重内在修养、明理善辩的女性得到了士人的赏识。这反映出魏晋时期(A.女性社会地位提高B.儒家思想受到冲击C.经济重心加速南移D.社会普遍崇尚自由7.(2025·山西长治月考)魏晋玄学家何晏、王弼以《老子》《庄子》的思想解释《周易》为天地万物以“无”为本,以道家的“自然”为无,儒家的“名教”为有。这表明当时()A.儒学正统地位日渐巩固B.思想领域交融现象凸显C.政局动荡导致思想混乱D.老庄哲学成为思想主流8.(202·河北邯郸二模)中唐时期,韩愈、柳宗元等人倡导古文运动,提出“载道”“明道”的口号,提倡学古文,习古道;他们的古文理论都把明道放在首位,特别重视作家的品德修养。韩愈说,“学古道而欲兼通其辞;通其辞者,本志乎古道者也”。可见,这场古文运动()A.推动了唐诗的繁荣B.意图复兴传统儒学C.存在薄古非今弊病D.赋予文学教化功能9.(2024·贵州贵阳二模)唐代的诗歌繁荣、种类丰富,其中讽喻诗具有明显的“谏言”性质。如白居易曾说:“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要“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这说明唐代讽喻诗()A.具有经世精神B.促进监察制度的完善C.体现吏治清明D.推动科举制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自然科学硕士生入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基础医学概要》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医学检验师考试试卷及答案对比
- 应用统计入门2025年考试试题及答案
-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第一中学2025年高三年级英语试题二模试题含解析
- 2025年职业技能鉴定考试试卷及答案
- 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白旗中学2025年初三期末调研测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 山西省怀仁一中2025届高三.十三校联考.第一次考试英语试题试卷含解析
- 工业废水处理药剂租赁及环保监管服务合同
- 工业级材料扭转试验机租赁与设备定期检修合同
- 强基计划语文试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玻尿酸市场前景预判及未来消费规模调研报告
- 2025-2030中国船舶行业发展分析及发展前景与投资研究报告
- 耐药菌耐药性监测策略-全面剖析
- 2025年中国陈皮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农艺师考试考试形式试题及答案
- 老年综合评估技术应用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 北京市通州区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一模)英语试卷(含答案)
- 手术中大出血抢救流程
- 初中语文第23课《“蛟龙”探海》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2025重庆武工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招聘1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