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写作提升课堂:写好考场作文开头的“五法”_第1页
高考作文写作提升课堂:写好考场作文开头的“五法”_第2页
高考作文写作提升课堂:写好考场作文开头的“五法”_第3页
高考作文写作提升课堂:写好考场作文开头的“五法”_第4页
高考作文写作提升课堂:写好考场作文开头的“五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作文写作提升课堂:写好考场作文开头的〃五法”

苏联作家高尔基曾说过,写文章最难的是开头,它如同音乐的定调一样,往

往要费很长时间才能找准。由此可见,写好文章的开头多么重要。尤其是考场

作文,一个不凡的“凤头”能给阅卷老师留下好的印象。那么怎样才能写好文章的

开头呢?结合考场满分作文归纳出了以下五种方法,供考生们参考。

一、开篇点题法

开头就把作文的中心直截了当地告诉读者,目的是让读者洞悉你的行为和意

图,既节省时间,又让阅卷老师很快判断作文是否切题。

考题回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00年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

2008年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

2013年“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

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

2017年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

2018年“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

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

代人阅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技巧运用

追梦青春无怨一晦接力圆梦代代功

——致2035年18岁青年的一封信

亲爱的朋友:

见字如面!

这是一封来自18年前的、在高考考场上的我写给你们的信。它被装进“时光

瓶”,经历了18年的漂流,留待这一刻开启,给18岁的你们一一美丽中国的圆

梦者,请你们来阅读。

(标题紧扣材料,突显中心立意。书信体格式,一目了然。紧扣材料,点明

任务,扣题作文意识鲜明。许多优秀考场作文都是首选开篇点题法,干脆利落,

开篇直奔主题,摆明观点,展开论述。)

二、引用名言开篇法

名言警句是人类文明的积淀,是语言的精华,富有精辟的思想内涵。在文章

的开头恰当地引用名言警句,既能使文章生动而有文采,又可以将名言的内容

与写作巧妙融合,突出主旨。

考题回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

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

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

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

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

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

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擦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

信息;不少于800字。

技巧运用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我演讲的题目是《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管子》有言:“一农不耕,民有饥者;一女不织,民有寒者。”百姓不勤,遂

有饥寒。管仲又说:“仓縻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耕织不仅是衣食之源,

也是礼仪文明的基础。由此可知,勤以修身,劳可安邦。

(标题即中心论点。点明演讲稿文体。开头引用名句,内容与演讲的主旨吻

合,突出中心。既说明问题,阐明观点,又使文章富有启发性,增强了说服力,

还能使文章的语言精练生动,文采斐然。)

三、修辞开头法

有人说“修辞是作文的魔水”,若能将这些“魔水”恰当地洒在作文上,可点石

成金;尤其是在开头,如能巧妙地用修辞来进行点缀,则会使整篇文章熠熠生辉。

考题回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19年,民族危亡之际,中国青年学生掀起了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

爱国民主运动。1949年,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青年投身于祖国建设的新征

程。1979年,“科学的春天”生机勃勃,莘莘学子胸怀报国之志,汇入改革开放

的时代洪流。2019年,青春中国凯歌前行,新时代青年奋勇接棒,宣誓“强国

有我”。2049年,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青年继续奋斗……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

1919年5月4日,在学生集会上的演讲稿。

1949年10月1日,参加开国大典庆祝游行后写给家人的信。

1979年9月15日,参加新生开学典礼后写给同学的信。

2019年4月30日,收看“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后的观后感。2049

年9月30日,写给某位“百年中国功勋人物”的国庆节慰问信。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技巧运用

让青春在奋斗中飞扬

——“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观后感

青春是什么?每个人可能有每个人的理解。有人说青春是一首诗,蕴含着无

与伦比的浪漫;有人说青春是一幅画,充满着梦幻迷人的色彩;有人说青春是一朵

花,散发着恬淡清香的气息;有人说青春是一部电影,每个人都在用心扮演着自

己的角色。然而,在这次获得表彰的XXX、XXX.XXX等时代青年的眼里,青春

不仅是人生中一道最美的风景,更是一段值得拼搏奋斗的历程。

(标题就是全文的中心论点。点明文体。为了使开头的表达具有生动性,作

者综合运用了设问、排比、暗喻、列举等多种修辞手法,围绕中心论点,回答

了“什么是青春”“怎样才能不负青春”等问题,表现了一种“拼搏奋斗”积极向上的

精神,激励我们在不断地奋斗中去追求美丽的青春。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使

文章的开头充满气势,达到了蓄势、点睛的效果。)

四、解题开篇法

有时,议论文的题目就是文章所要论述的论点,文章的开头便对题目的含义

加以解释、阐发,自然导入。

考题回顾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

卡上。

①“韧性”是指物体柔软坚实、不易折断的性质。中华文明历经风雨,绵延至

今,体现出“韧”的精神。回顾漫长的中国历史,每逢关键时刻,这种文明的韧性

体现得尤其明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激发出这种文明的韧性。请以“文

明的韧性”为题,写一篇议论文。可以从中国的历史变迁、思想文化、语言文字、

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及中国人的品格等角度,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技巧运用

文明韧性的光辉

祖先造字之初,便深谙生活的玩味。单看“韧”字的构成,便给人一种难以言

表的折磨与难以挣脱之感。或许与“韧”字相关的,都是需要坚强的意志以及不屈

不挠的抗争一一无论与外人或是与自己一一才能实现,做到尽善尽美。

而韧性,在我看来,又是中国人深入骨髓的性情。中国历史源远流长而且内

涵丰富,提到我们的文明,绝不仅仅指那些可知可感的宏伟建筑或是遗留下来

的璀璨的文艺瑰宝,最值得为人称道的,是我们的民族性格一一敦耳、勤劳、

善良、奋进,最重要的是,百折不屈的韧性。

(命题作文,所以标题不能变。开篇解题,由解释什么是“韧”,自然引出“坚

强的意志”“不屈不挠的抗争”等与论点密切相关的关键词。表明作者对“文明的韧

性”有明确的认识。由个人引申到整个中华民族,顺势提出论点:文明韧性的光

辉就是指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韧性。可以看出作者对文明的韧性与祖国发展关

联性的深刻理解与思考。)

五、顿悟哲理式开头法

在开头设置一个简单的情境或摆出一个朴素的问题,然后以顿悟的方式,引

出写作中心,并将其上升到生命哲理的高度,可展现出一种超乎寻常的意蕴。

考题回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不错,目前的中国,固然是江山破碎,国弊民穷,但谁能断言,中国没有一

个光明的前途呢?不,决不会的,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

一一方志敏

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

----陶行知

若能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人类历史向

前发展,我觉得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

----黄大年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

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技巧运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