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5版语文《初中百练百胜》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7短文两篇含答案或解析_第1页
【部编版】25版语文《初中百练百胜》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7短文两篇含答案或解析_第2页
【部编版】25版语文《初中百练百胜》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7短文两篇含答案或解析_第3页
【部编版】25版语文《初中百练百胜》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7短文两篇含答案或解析_第4页
【部编版】25版语文《初中百练百胜》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7短文两篇含答案或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7短文两篇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D)A.陋室(lòu) 噫(yī) 苔痕(tāi)B.鸿儒(hónɡ) 濯(zhuó) 鲜有闻(xiān)C.甚蕃(fān) 清涟(lián) 亵玩(xiè)D.案牍(dú) 淤泥(yū) 德馨(xīn)2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语含义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D)A.可以调素琴(调弄,弹奏)B.往来无白丁(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C.晋陶渊明独爱菊(只)D.同予者何人(给予)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C)A.水陆草木之花/何陋之有B.自李唐来/怡然自得C.濯清涟而不妖/人不知而不愠D.可爱者甚蕃/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4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现象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A.有仙则名(形容词用作动词,出名)B.无丝竹之乱耳(使动用法,使……扰乱)C.无案牍之劳形(使动用法,使……劳累)D.香远益清(形容词用作动词,远闻)5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停顿有错误的一项是(B)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6下列文学常识中有误的一项是(D)A.刘禹锡,唐代文学家,有“诗豪”之称。著有《刘梦得文集》,代表作有《竹枝词》《乌衣巷》等。B.周敦颐,人称“濂溪先生”,北宋哲学家,宋明理学的开山鼻祖。著有《太极图说》等。C.《陋室铭》中的“铭”,是古代的一种文体,“陋室铭”就是说写陋室的文章。D.《爱莲说》中的“说”,是古代的一种抒情文体,抒发的是作者对于莲的赞美之情。7根据课文内容默写句子。(1)《陋室铭》中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2)《陋室铭》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句子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爱莲说》中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是:(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4)《爱莲说》中借莲花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译文: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何陋之有?译文:有什么简陋的呢?

(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译文:(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污染,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

(4)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译文:喜爱莲花的,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课内阅读】(一)阅读文章,完成下题。【甲】《陋室铭》(略)【乙】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安贫乐道,专精耽①学,不营产业,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②,意怡如③也。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妻邪?”时闻者多哂④之。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选自《王欢守志》)【注】①耽:沉迷。②斗储:一斗粮食的贮存。③意怡如:内心还是安适愉快的样子。④哂:讥笑、取笑。9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①何陋之有(结构助词,宾语提前的标志,无意义)②有仙则名(出名,有名)③虽家无斗储(虽然)④欢守志弥固(坚定)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译文:(在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无功名的人。

②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译文:王欢却更加坚守他的志向,最终成为贯通古今、学识渊博的人。

11对两文解读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甲】文中的刘禹锡和【乙】文中的王欢都安贫乐道。B.【甲】文中刘禹锡情趣高雅,怡然自得;【乙】文中王欢专心治学,终有所成。C.【甲】文写主人居室环境简陋;【乙】文写主人日常生活贫困。D.【甲】文表现主人“德馨”;【乙】文表现主人“志固”。(二)阅读《爱莲说》,完成问题。1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1)香远益清更加

(2)陶后鲜有闻 少

(3)宜乎众矣 应当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译文:(它)洁净地挺立,(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赏玩啊。

(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译文: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

14下面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A.文章以爱莲之情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同时还表达了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B.文章浓墨重彩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风节,描写了莲花的超凡脱俗,寄托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C.文中以“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来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端正的高商品质。D.文章还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将牡丹的富贵和莲花的高洁相对比,表达了作者对雍容华贵的牡丹的赞美之情。【拓展阅读】《陋室铭》和《爱莲说》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作者的志向。《养竹记》中也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细读文章,看看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观点。养竹记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贞元十九年春,居易以拔萃选及第,授校书郎,始于长安求假居处,得常乐里故关相国私第之东亭而处之。明日,履及于亭之东南隅,见丛竹于斯,枝叶殄瘁,无声无色。询于关氏之老,则曰:“此相国之手植者。自相国捐馆,他人假居,由是筐篚者斩焉,彗帚者刈焉,刑余之材,长无寻焉,数无百焉。又有凡草木杂生其中,菶茸荟郁,有无竹之心焉。”居易惜其尝经长者之手,而见贱俗人之目。剪弃若是,本性犹存。乃芟蘙荟,除粪壤,疏其间,封其下,不终日而毕。于是日出有清阴,风来有清声,依依然,欣欣然,若有情于感遇也。嗟乎!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然则竹之于草木,犹贤之于众庶。呜呼!竹不能自异,唯人异之。贤不能自异,唯用贤者异之。故作《养竹记》,书于亭之壁,以贻其后之居斯者,亦欲以闻于今之用贤者云。1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B)A.竹本固 固:牢固B.始于长安求假居处 求:探求C.不终日而毕 毕:完成D.以贻其后之居斯者 贻:留给16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明日,履及于亭之东南隅,见丛竹于斯。译文:第二天,散步走到亭子的东南角,见这里长着几丛竹子。

(2)贤不能自异,唯用贤者异之。译文:贤人本身并不能把自己与一般人区别开来,要靠使用贤人的人来加以区别。

17作者以竹喻贤人,借自己的养竹经历希望“用贤者”怎样对待人才?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答:文章末段,作者由竹子的遭遇联想到人才的遭遇,阐述了“贤不能自异,唯用贤者异之”这一道理,认为贤才是不能自我显示其才干的,只有掌权者赏识和任用贤才才能充分发挥贤才的才干,从而培养、重用他。解释了作者希望“用贤者”能够识才、惜才、爱才、重用人才的主旨。

18班级要举行“享受高尚精神生活”的主题活动,请你参加并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1)琴棋书画是我国四大传统艺术,它能使一个人变得高雅而富有情趣,下列短语中与“琴棋书画”无关的一项是(C)A.柳骨颜筋B.伯牙绝弦C.韦编三绝D.丢车保帅(2)同学们搜集了以《爱莲说》为内容的书法作品,举办展览活动。下面最适合此次展览的一幅是(B)A.钟鼓楼中终夜钟声撞不断,荷花塘边何时河水流未停。B.守正不旁枝,直向天心书正字,抱清能逸雅,漫从泥外布清风。C.喜爆声声佳宾共庆双飞燕,和风阵阵丽日常煦并蒂莲。D.春来草原含情脉脉风荷丽,秋临晨曦悲意切切草木情。(3)重庆无隅图书馆的命名缘起于老子《道德经》中的“大方无隅”一词,“无隅”之意为辽阔无际,以此寄托一种文化无隅、思想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