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散文的语言特色试题及答案_第1页
中国古代散文的语言特色试题及答案_第2页
中国古代散文的语言特色试题及答案_第3页
中国古代散文的语言特色试题及答案_第4页
中国古代散文的语言特色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散文的语言特色试题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以下哪位古代散文家被誉为“文起八代之衰”?

A.欧阳修

B.苏轼

C.韩愈

D.柳宗元

2.《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也是一部优秀的散文集,它的语言特点是:

A.朴素自然

B.华丽典雅

C.简洁明快

D.含蓄深沉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这句话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对偶

B.比喻

C.排比

D.借代

4.《庄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哲学著作,以下哪篇散文不是《庄子》中的?

A.《逍遥游》

B.《养生主》

C.《秋水》

D.《论语》

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唐代诗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句话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对偶

B.比喻

C.排比

D.借代

6.《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以下哪篇散文不是《史记》中的?

A.《太史公自序》

B.《项羽本纪》

C.《陈涉世家》

D.《出师表》

7.“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句话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对偶

B.比喻

C.排比

D.借代

8.《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以下哪篇散文不是《诗经》中的?

A.《关雎》

B.《周南》

C.《邶风》

D.《离骚》

9.“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这句话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对偶

B.比喻

C.排比

D.借代

10.“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这句话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对偶

B.比喻

C.排比

D.借代

1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水调歌头》,这句话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对偶

B.比喻

C.排比

D.借代

1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这句话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对偶

B.比喻

C.排比

D.借代

13.“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这句话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对偶

B.比喻

C.排比

D.借代

14.“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句话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对偶

B.比喻

C.排比

D.借代

1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唐代诗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句话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对偶

B.比喻

C.排比

D.借代

16.“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水调歌头》,这句话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对偶

B.比喻

C.排比

D.借代

1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这句话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对偶

B.比喻

C.排比

D.借代

18.“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这句话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对偶

B.比喻

C.排比

D.借代

19.“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句话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对偶

B.比喻

C.排比

D.借代

20.“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唐代诗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句话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对偶

B.比喻

C.排比

D.借代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中国古代散文的语言特色有:

A.朴素自然

B.华丽典雅

C.简洁明快

D.含蓄深沉

2.以下哪些古代散文家被誉为“唐宋八大家”?

A.欧阳修

B.苏轼

C.韩愈

D.柳宗元

E.王安石

3.以下哪些古代散文属于“先秦散文”?

A.《庄子》

B.《孟子》

C.《左传》

D.《史记》

E.《出师表》

4.中国古代散文的修辞手法有:

A.对偶

B.比喻

C.排比

D.借代

E.拟人

5.以下哪些古代散文属于“汉赋”?

A.《史记》

B.《汉书》

C.《东都赋》

D.《西京赋》

E.《出师表》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中国古代散文的语言特色是华丽典雅。()

2.《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一部优秀的散文集。()

3.《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一部优秀的散文集。()

4.《庄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哲学著作,其语言特点是朴素自然。()

5.《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其语言特点是简洁明快。()

6.《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上表后主刘禅,表达自己忠诚于蜀汉的决心。()

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唐代诗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9.“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10.“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水调歌头》。()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5分)

1.题目:简述《庄子》中的“逍遥”思想及其在散文语言上的体现。

答案:《庄子》中的“逍遥”思想主张顺应自然,追求心灵的自由。在散文语言上,这种思想体现为语言的生动活泼、想象丰富,以及哲理的深刻含蓄。例如,《逍遥游》中“鲲鹏变化”的故事,通过对鲲鹏的描述,展示了庄子对自由境界的向往,以及对自然规律的尊重。

2.题目:分析《左传》中语言特色及其在古代散文史上的地位。

答案:《左传》的语言特色主要体现在简洁、准确、生动、富有表现力。它善于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在古代散文史上,《左传》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深邃的历史内涵,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对后世散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题目:论述《史记》中的人物描写手法及其对后世散文的影响。

答案:《史记》中的人物描写手法多样,包括直接描写、侧面描写、对比描写等。它通过对人物言行举止、心理活动的细致刻画,使人物形象鲜明、生动。这种描写手法对后世散文产生了重要影响,如《红楼梦》中对人物心理的细腻描绘,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史记》的影响。

五、论述题

题目:探讨古代散文中比喻手法的作用及其在现代文学创作中的应用。

答案:比喻手法在古代散文中起到了丰富表达、深化主题、增强感染力的作用。它通过将抽象的概念或情感具象化,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情感。

首先,比喻手法有助于丰富散文的表达。在古代散文中,作者常用比喻来描绘景物、刻画人物、抒发情感,使得文章更加生动形象。例如,韩愈在《祭十二郎文》中用“江水东流去,客子南归舟”比喻自己和亲友的离散之情,形象地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

其次,比喻手法可以深化散文的主题。通过将深奥的哲理、复杂的思想用通俗易懂的比喻表达出来,使得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如王安石的《元日》中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比喻新年换旧岁,寓意着新生命的到来,突显了文章的主旨。

再次,比喻手法增强了散文的感染力。在古代散文中,比喻手法常常与修辞手法相结合,如夸张、排比等,使得文章语言更具节奏感和韵律感,从而感染读者。例如,柳宗元在《江雪》中运用比喻手法,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描绘雪后山林的荒凉景象,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伤。

在现代文学创作中,比喻手法同样得到了广泛应用。作家们继承并发扬了古代散文中的比喻手法,使之更加多样化和富有创新性。以下列举几个现代文学作品中比喻手法的应用:

1.巴金的《家》中,将“家”比作一艘破旧的小船,象征着主人公的生活困境,以及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鲁迅的《阿Q正传》中,将阿Q的“精神胜利法”比作“小丑的把戏”,揭示了阿Q的性格缺陷和社会的冷漠。

3.冰心的《繁星·春水》中,以“繁星”比喻生命的短暂和珍贵,以“春水”比喻人生的激情与活力。

试卷答案如下:

一、单项选择题答案及解析思路

1.C.韩愈:韩愈被誉为“文起八代之衰”,在唐代散文革新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2.A.朴素自然:《左传》的语言特点是朴素自然,符合其史书的性质,语言真实可信。

3.B.比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通过比喻手法,将大漠的景象形象化。

4.D.《离骚》:《庄子》是哲学著作,《离骚》是屈原的抒情诗。

5.A.对偶:“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运用了对偶手法,增强了诗句的韵律美。

6.D.《出师表》:《史记》是纪传体史书,《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诸葛亮的上表。

7.A.对偶:“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运用了对偶手法,表达了思乡之情。

8.D.《离骚》:《诗经》是诗歌总集,《离骚》是屈原的抒情诗。

9.A.对偶:“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运用了对偶手法,描绘了壮阔的自然景象。

10.B.比喻:“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月光与霜联系起来。

11.B.比喻:“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月亮比作询问的对象。

12.B.比喻:“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月光与霜联系起来。

13.A.对偶:“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运用了对偶手法,描绘了壮阔的自然景象。

14.A.对偶:“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运用了对偶手法,表达了思乡之情。

15.A.对偶:“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运用了对偶手法,增强了诗句的韵律美。

16.B.比喻:“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月亮比作询问的对象。

17.B.比喻:“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月光与霜联系起来。

18.A.对偶:“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运用了对偶手法,描绘了壮阔的自然景象。

19.A.对偶:“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运用了对偶手法,表达了思乡之情。

20.A.对偶:“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运用了对偶手法,增强了诗句的韵律美。

二、多项选择题答案及解析思路

1.ABCD:朴素自然、华丽典雅、简洁明快、含蓄深沉都是古代散文的语言特色。

2.ABCDE:欧阳修、苏轼、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被誉为“唐宋八大家”。

3.ABCD:《庄子》、《孟子》、《左传》、《史记》属于先秦散文,《出师表》是三国时期的散文。

4.ABCDE:对偶、比喻、排比、借代、拟人都是古代散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

5.ABCD:《史记》、《汉书》、《东都赋》、《西京赋》都是汉赋的代表作品,《出师表》不是汉赋。

三、判断题答案及解析思路

1.×:中国古代散文的语言特色不仅仅是华丽典雅,还包括朴素自然、简洁明快等。

2.×:《诗经》是诗歌总集,而不是散文集。

3.√:《史记》是纪传体史书,也是一部优秀的散文集。

4.√:《庄子》的语言特点是朴素自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