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章人与环境第1节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有哪些影响?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哪些?这对人类的生存以及可持续发展有哪些影响?本节聚焦123怎样从我做起保护生态环境?
某同学假期来到几乎没有工矿企业的青海省茶卡盐湖,这里被称为“天空之镜”,湖水清澈、大气透明。联想到自己生活的大城市时常发生雾霾,他认为,没有人类干扰的自然环境就会很好。次年,他到了几个海滨城市旅游,发现这里经济发达、环境优美。他认识到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似乎并不矛盾。讨论:1.人类活动一定会破坏环境吗?2.怎样才能既发展经济,又不破坏环境?
不是,人类活动可能破坏环境,也可能改善环境,如乱砍滥伐、乱捕滥杀、填湖造地、生物入侵等;有些人类活动会改善生态环境,如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建立自然保护区等。茶卡盐湖
协调好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发展经济不能与保护环境对立起来,要把保护环境放在首要位置,使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
在生物圈中,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存在紧密而复杂的相互联系;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已达到70亿;人口的持续增长,给生态环境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压力;
人类生活和生产会消耗地球的资源,并产生大量的废物,每个人的生存都需要有一个合理的生存空间和资源;
如果将人类为了维持自身生存需要的物质等,换算为相应的自然土地和水域面积,就是生态足迹。1.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一、人口增长与生态足迹一、人口增长与生态足迹2.生态足迹
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也叫生态占用。②排放的CO2总量可转换成吸收这些CO2所需要的森林、草地或农田的面积。(1)概念:(2)换算:①粮食消费量可转换为生产粮食所需要的耕地面积;生态足迹所需资源吸纳废物土地及水域的面积(3)生态足迹示意图碳足迹表示扣除海洋对碳的吸收量之后,吸收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CO2等所需的森林面积。建设用地表示交通设施、住房、工业建筑物、水电库区等人类基础设施所占用的土地面积。渔业用地表示支持水产品生产所需的水域面积。林地表示生产木材、纸浆、薪柴等林木产品所需的林地面积。草地表示生产肉、奶、毛、皮等畜牧产品所需的草地面积。耕地表示用来种植人类消费的作物、油料、橡胶以及生产牲畜饲料等农产品所需的农田面积。与步行相比,开车出行会____生态足迹
①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代表人类所需的资源越多,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就越大。(4)特点:②生活方式不同,生态足迹的大小可能不同。因此,为了减小生态压力,应_____生态足迹的值减小与食用蔬菜相比,吃牛肉会____生态足迹。为什么?增大增大例如:
增加的部分既包括汽车对道路、停车场的直接占用面积,也包括吸收尾气所需要的林地面积等。
提示:能量是逐级递减的,营养级越高,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产生的CO2就越多,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就越大。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环境压力
资料118世纪50年代以来人口增长情况,以及未来几十年的预测情况如左下图;
资料2有研究显示,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进入生态超载状态。与1961年(数据可采集的第一年)相比,全球生态足迹总量增长了约2倍,而生态承载力总量只提高了30%(右下图)。地球早已进入生态超载的状态。超过0.04%。导致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对化石燃料的使用、水泥的生产以及土地利用的变化(如毁林)等。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导致全球变暖的原因之一。资料42010年,我国人均生态足迹为2.2全球公顷,约为世界人均值的85%,却是我国人均生态承载力的2倍多。而且,我国许多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均低于全球人均水平,如人均耕地面积仅为全球人均值的1/3;人均淡水占有量只有全球人均值的1/4,等等。
资料3
1750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只有大约0.028%,而2016年,这一数值已经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环境压力讨论
1.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快、人口增长慢,是不是人均生态足迹就小呢?
不一定,生态足迹与人的消费水平和生活方式有关。2.根据上述资料,分析全球发展将面临的问题。
人口增长过快,全球生态足迹总量的增长远远高于生态承载力的增长,生态赤字增加,地球进入严重的生态超载状态。人口的增长以及人类活动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压力,这将带来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资料3显示的全球变暖就是其中之一。3.研究表明,目前生态承载力比1961年增长的约30%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的发展,那么,未来可采取哪些措施提高生态承载力?
保护耕地;通过发展科技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开发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生产和消费体系等等。4.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我国的生态足迹总量位居世界首位。这给我国的发展带来巨大挑战。请与同学讨论我们应该怎样做。
从整体上思考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消费水平提高人口继续增长生态足迹量大于生态承载量出现生态赤字,因而生态超载。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少城市化和老齡化加速生态足迹大我国思考•讨论: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环境压力二、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臭氧层破坏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全球气候变化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1.全球气候变化①形成原因: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大量燃烧以及水泥的生产等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②危害:温室效应加剧,全球变暖,导致南极冰盖融化,地球海平面上升,进而对人类和许多生物的生存产生威胁。③防治措施:A.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B.促进二氧化碳的吸收: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2.水资源短缺①形成原因: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少,人口剧增以及人类的活动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危机。②危害:生物的生存受到影响。③防治措施:节约用水。2021.04日月潭内近日也已多处干涸见底,湖内用来测水位的“九蛙”已全部露出风景秀丽的日月潭3.臭氧层破坏①形成原因:氟氯烃(CFCs)、哈龙等化合物的使用。②危害:臭氧层变薄意味着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线增强,会对人和其他生物的生存造成极大危害。③防治措施:减少使用和排放氟氯烃(CFCs)、哈龙等物质。4.土地荒漠化①形成原因:植被的破坏(草原开垦,过度放牧)。②危害:干旱区、半干旱区等地区的土地退化,甚至完全荒漠化,气候恶化,沙尘暴肆虐。③防治措施:保护草地、植树造林。宁夏的荒漠化5.生物多样性丧失①形成原因:栖息地的破坏和掠夺式开发。②危害: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③防治措施:就地保护、易地保护。位于北京南海子麋鹿苑中的世界动物墓地6.环境污染①分类: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②形成原因:排放到大气、水体和土壤中的污染物过多。③危害:导致雾霾、酸雨、水体富营养化等频发。④防治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对污染物进行无害化处理。水华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国策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就是指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
概念我国可持续性发展国家节水标志建设生态文明,从我做起,身体力行,节能环保,广为宣传。采用“素食、低碳”的生活方式,减小个人的生态足迹,提高生态承载力。7.可持续发展辨别“偷换概念”
几年前,某地建起一家金属冶炼厂,此后,工厂周边的水稻产量明显下降。农民该为治炼厂排放的废气导致了农作物减产。环境工作者的研究表明,冶炼厂周围的大气透明度明显下降。冶炼厂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探寻北极熊栖息地的》课件
- (67)-考点67 作文-写景状物
- (14)-专题14 写作训练
- (6)-专题06 标点符号辨析与运用
- 全球金融一体化对我国的影响及应对对策
- 2025年太原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模拟题库答案大全
- 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大学英语(Ⅲ)-英语应用文写作》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北工业大学《公共艺术概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濮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光学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墙面油漆工程的详细施工工序
- 血液透析水处理系统通用课件
- 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
- 人工晶体脱位查房
- 投产申请书完整版本
- 春季过敏性疾病预防
- 煤矿一通三防知识培训课件
- 电磁波简介完
- 国家开放大学《广告学概论》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 焦化厂培训课件讲解
- 毕业论文建筑消防系统论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