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能力训练试题库_第1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能力训练试题库_第2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能力训练试题库_第3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能力训练试题库_第4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能力训练试题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能力训练试题库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文言文实词辨析要求:从给出的文言文中选出正确的词语填入空格中。1.①甲:吾欲之南海,乙:______,吾将一苇杭之。A.子路曰B.孔子曰C.子贡曰D.孔子曰2.②孔子曰:“学而时习之,______。”A.不亦说乎B.不亦乐乎C.不亦宜乎D.不亦善乎3.③子曰:“______,其不善者而改之。”A.见贤思齐B.见不贤而内自省也C.见贤思齐焉D.见不贤而内自省也4.④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______。”A.是知也B.是也C.是非也D.非是也5.⑤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______。”A.是知也B.是也C.是非也D.非是也6.⑥孔子曰:“君子不器。”______。A.君子之器B.君子之德C.君子之行D.君子之学7.⑦孔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______。”A.敏于事而慎于言B.敏于事而慎于言,敏于言而慎于事C.敏于言而慎于事D.敏于事而慎于言8.⑧孔子曰:“______,仁者见之而思,智者见之而行。”A.知之者不如好之者B.好之者不如乐之者C.知之者不如乐之者D.好之者不如乐之者9.⑨孔子曰:“______,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A.政者,正也B.君子之德,其身正C.君子之德,其身正D.君子之德,其身正10.⑩孔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______。A.是知也B.是也C.是非也D.非是也二、文言文句子翻译要求:将下列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①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②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3.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4.④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5.⑤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6.⑥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7.⑦子曰:“知之者不如行之者,行之者不如乐之者。”8.⑧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9.⑨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10.⑩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四、文言文断句要求:给下列文言文句子断句,并解释断句的理由。1.①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2.②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3.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④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5.⑤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6.⑥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7.⑦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8.⑧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9.⑨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0.⑩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五、文言文理解与分析要求:根据下列文言文内容,回答问题。1.①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问题:请解释“利吾国”在文中的含义。2.②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问题:这句话表达了什么观点?为什么?3.③孟子见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问题:孟子在这里提出了什么问题?他的建议是什么?4.④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问题:这句话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他人?5.⑤子曰:“君子不器。”问题: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它对现代人的启示是什么?6.⑥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问题:这句话强调了什么学习态度?为什么?7.⑦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问题:这句话表达了怎样的自我认知观?8.⑧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问题:这句话在现代社会有什么意义?9.⑨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问题: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样的生活态度?10.⑩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问题:这句话中的“本”指的是什么?它对人们的价值观有什么影响?六、古诗文默写要求:根据提示,默写出下列古诗文的名句。1.《离骚》提示:帝高阳之苗裔兮,______。2.《论语》提示:学而时习之,______。3.《孟子·梁惠王上》提示:得道多助,______。4.《孟子·告子下》提示:得道者多助,______。5.《庄子·逍遥游》提示:______,其翼若垂天之云。6.《庄子·秋水》提示:______,吾丧我。7.《庄子·养生主》提示:吾生也有涯,______。8.《庄子·大宗师》提示:______,大辩若讷。9.《庄子·养生主》提示:以其昏昏,______。10.《庄子·大宗师》提示:夫大块载我以形,______。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文言文实词辨析1.D解析:孔子在这里表达的是自己对于行船的看法,故选“孔子曰”。2.A解析:这句话出自《论语》,是孔子关于学习的观点,故选“子路曰”。3.A解析:这句话出自《论语》,孔子在这里讲述的是如何对待他人的优点和缺点,故选“子路曰”。4.D解析:这句话出自《论语》,孔子在这里强调学习与思考的结合,故选“是非也”。5.B解析:这句话出自《论语》,孔子在这里讲述的是如何对待他人,故选“子贡曰”。6.B解析:这句话出自《论语》,孔子在这里讲述的是君子的品德,故选“君子之德”。7.B解析:这句话出自《论语》,孔子在这里讲述的是君子的生活态度,故选“敏于事而慎于言,敏于言而慎于事”。8.B解析:这句话出自《论语》,孔子在这里讲述的是学习与兴趣的关系,故选“好之者不如乐之者”。9.B解析:这句话出自《论语》,孔子在这里讲述的是君子的行为准则,故选“君子之德”。10.A解析:这句话出自《论语》,孔子在这里讲述的是君子的交往之道,故选“是知也”。二、文言文句子翻译1.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对于他们的缺点,我知道后要改正。”2.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只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疑惑。”3.孔子说:“温习旧知识从而得知新的理解与体会,这样就可以成为老师了。”4.孔子说:“学习并且时常复习它,不是很愉快吗?”5.孔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人做事是否尽心竭力?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可信?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6.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7.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实践它的人;实践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8.孔子说:“不担心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担心自己不知道别人。”9.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求舒适,对工作勤奋谨慎,说话小心。”10.孔子说:“君子以文化人,以朋友辅助仁德。”三、文言文断句1.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解析:此句断句主要根据意义和语气进行断句,注意“王曰”后应断句。2.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解析:此句断句根据意义和文意进行断句,注意“而小鲁”和“而小天下”为并列结构。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解析:此句断句根据意义和文意进行断句,注意“则罔”和“则殆”为并列结构。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解析:此句断句根据意义和文意进行断句,注意“必有我师焉”和“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为并列结构。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解析:此句断句根据意义和文意进行断句,注意每个年龄段后的数字。6.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解析:此句断句根据意义和文意进行断句,注意“温故”和“知新”为并列结构。7.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解析:此句断句根据意义和文意进行断句,注意“不患”和“患”为并列结构。8.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解析:此句断句根据意义和文意进行断句,注意“己所不欲”和“勿施于人”为并列结构。9.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解析:此句断句根据意义和文意进行断句,注意每个部分后的标点符号。10.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解析:此句断句根据意义和文意进行断句,注意“君子务本”和“本立而道生”为并列结构。四、文言文理解与分析1.利吾国在文中的含义是使我国受益,提升我国的国力。2.这句话表达了学习和思考相结合的重要性,只有两者结合,才能避免学习上的困惑和疑惑。3.孟子在这里提出了一个关于诚信的问题,建议人们在交往中要诚信为本,不要因为个人利益而损害他人。4.这句话告诉我们,在与人交往时,应该善于学习他人的优点,并且改正自己的缺点。5.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不应该像器具一样只具备一种才能或用途,而是要具备多种才能和用途。6.这句话强调了温习旧知识的重要性,通过温故知新,才能不断进步,成为他人的老师。7.这句话表达了自我认知的重要性,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而要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8.这句话是儒家“仁爱”思想的体现,告诫人们不要对他人做自己不愿意接受的事情。9.这句话表达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快乐,学习应该成为一种习惯和乐趣。10.这句话强调了“本”的重要性,只有基础打好,才能在此基础上发展其他才能和道德。五、文言文理解与分析1.孔子在这里表达的是自己对于行船的看法,认为只要船的舵手技术高明,即使是小小的芦苇也可以驾驭大船。2.孟子在这里讲述的是学习的态度,认为学习应该以兴趣为基础,只有对学习感兴趣,才能真正地享受学习的过程。3.孟子在这里讲述的是君子的品质,认为君子应该具有高尚的品德和道德修养。4.孟子在这里讲述的是人际关系的处理,认为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的。5.孟子在这里讲述的是君子的生活态度,认为君子应该注重自己的修养,不追求物质的享受。6.孟子在这里讲述的是学习的方法,认为通过温习旧知识,可以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从而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7.孟子在这里讲述的是学习的态度,认为学习应该是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8.孟子在这里讲述的是学习的方法,认为学习应该是一种实践,而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