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热点01“顶流”AI赋能科技创新
[热点解读J
刚刚过去的2024年,被认为是AI应用元年。Sora横空出世,人工智能内容生成从文本内容生成跃升
至多模态内容生成;Blackwell芯片火热,到2024年10月都已售罄;人工智能专家斩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化学奖。正如“AI教父”杰弗里・辛顿所言,AI的影响力将媲美工业革命。
对于人工智能,广东的野心和决心一直都很大一目标是打造国家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引领地。近
期,中共广东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实施“人工智能+”行动。
庞大的市场主体规模,也为广东人工智能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截至2024年10月31日,广东地
区人工智能组织机构以近28万户的规模领跑全国,占据全国总量的14.7%。
在广东,企业和政策协同发力带来的势能,通过三组数据可以说明一
看区域布局,广东已创建广州、深圳两个国家级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是唯一同时拥有两个先导
区的省份。广东省工信厅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已布局建设11个省级人工智能产业园,全省人工智能产业
规模超过1800亿元。
看产业布局,广东已形成从基础支撑到关键技术再到行业应用的较为完整的人工智能产业链条。广东
已发布64个大模型,大模型数量居全国第二。在基础层,华为、腾讯、云天励飞等龙头企业在高端智能芯
片、大数据、云计算、智能传感器等细分领域,均处于国内外领先地位。
看人才储备,数据显示,目前,广东有27所本专科学校设立了人工智能学院,83所本专科学校和21
所中职院校开设了人工智能专业,每年培养人工智能人才近2万人;2024年,全省人工智能职称参评人数
超1000人,同比增长78%。
展望未来,人工智能将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
我们向AI大模型提出了这个问题。它回答了诸如人工智能体将彻底改变工作方式、测试与定制将成为
构建AI的关键、AI将加速科学突破等方面。
但在答案的最后,它说,“让我们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在这被科技温柔改写的生活里,书写属于自己
的美好故事。”
考法预测J
------------1|
1.可考查中国古代史上的科技创新,如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及明朝时期的科技创新。
2.可考查中国现代史上的科技创新,如新中国成立后的“两弹一星”工程,“863计划”、“科教兴国”战略。
3.可考查世界近现代史上的科技创新,如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信息技术革命。
4.分析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经济结构、国际关系等方面的影响。
f命题情境练
命题情境01
中国古代的科技创新
1.在蔡伦改进造纸术后不久,朝鲜和越南就有了纸张,公元七世纪,造纸技术经高丽传到日本,阿拉伯的
造纸技术由中国工人亲自传授,欧洲人通过阿拉伯人了解造纸技术,随后欧洲很多国家都建造了造纸厂。
这表明造纸技术()
A.有利于文化的保存与传播B.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C.为文艺复兴奠定了基础D.促进了世界文明的进步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中国的造纸术传入朝鲜、越南、日本,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世界文明的
进步,D项正确;材料强调造纸术传播到世界各地,无法说明有利于文化的保存与传播,排除A项;推动
了欧洲社会变革与材料中造纸术传入朝鲜、越南、日本无关,排除B项;造纸术有利于文艺复兴的兴起,
为文艺复兴奠定了基础夸大了其作用,且材料没有涉及文艺复兴,排除C项。故选D项。
2.有学者指出:“在我看来,中国人在古代最重要的创造发明一定不在于那四项。我认为,一个精耕细作
的农耕文明,天文历法肯定是它的第一发明;一个人口最多的民族,中医中药肯定是它的第二发明。”材料
意在强调()
A.中国古代在天文历法方面成就更高B.发明主要取决于实用
C.中国古代的科技水平领先世界各地D.重要发明应服务于农业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农耕文明”与“天文历法”联系起来,“人口”与“中医中药”联系起来,分析可知,作者意在
强调历法能为农业生产服务,中医中药更是关乎人的生死,即发明的重要性取决于实用性,B项正确;材料
没有指出中国古代在天文历法方面是否成就更高,排除A项;依据材料只能说明天文历法对中国的农业经
济来说很重要,并不能说明中国古代科技水平取得的成就更高,排除C项;依据材料“中医中药”分析可知,
与农业经济之间没有关系,可知并不是所有发明都服务于农业经济,排除D项。故选B项。
3.东汉时出现的数学专著《九章算术》,汇集246道数学应用题及解算方法,涉及开平方、开立方、二次
方程和联立一次方程解法,并提出负数概念。这表明我国古代数学()
A.体系完整B.成就显著C.领先世界D.计算精准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东汉时出现的数学专著《九章算术》,汇集246道数学应用题及解算方法,涉及开平方、
开立方、二次方程和联立一次方程解法,并提出负数概念。”体现了我国古代数学成就显著,B项正确;材
料中仅体现《九章算术》汇集246道数学应用题及解算方法,涉及领域多,但是没有体现完整的体系,排
除A项;材料没有与世界的对比,无法体现我国古代数学领先世界,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计算问题,
无法体现计算精准,排除D项。故选B项。
4.历史课上,老师正在讲解一本北朝著作:“它介绍了选种、浸种和给水稻催芽等技术以及轮作和套种的
经验。在强调因地、因时制宜的同时……书中提出的绿肥轮作法,欧洲人直到19世纪30年代后才实行。”
此著作应是()
A.宋应星《天工开物》B.徐光启《农政全书》
C.祖冲之《九章算术》D.贾思勰《齐民要术》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老师正在讲解一本北朝著作:’它介绍了选种、浸种和给水稻催芽等技术以及轮作和套种
的经验。在强调因地、因时制宜的同时……书中提出的绿肥轮作法,欧洲人直到19世纪30年代后才实行,”
及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的内容是关于农业生产方面,北朝时期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是中国古代重
要的农业科学著作,系统总结了当时的农业生产经验和技术。D项正确;《天工开物》是明代宋应星所著,
主要介绍手工业技术,排除A项;《农政全书》是明代徐光启所著,主要是农业综合性著作,与材料时间
不符,排除B项;《九章算术》是东汉时期的数学著作,排除C项。故选D项。
5.认真研读下面图文材料,可知南北朝时期科技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祖冲之在三国时期数学家
贾思勰汲取农民生产经验,并郦道元在研究前人地理著刘徽所创“割圆术”的宏
在实践,中证明和丰富了这些作和野外考察的基础上,础上,将圆周率精确到小
经验,著成《齐民要术》写成《水经注》数点后七位
A.集中于农业领域B.成果领先于世界
C.继承与创新结合D.注重以民生为本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贾思勰汲取农民生产经验并在实践中证明和丰富了这些经验,著成《齐民
要术》;郦道元在研究前人地理著作和野外考察的基础上,写成《水经注》,祖冲之在三国时期数学家刘
徽所创“割圆术”的基础上,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可知,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成就在继承前人经验基础
上的创新成果,体现了继承与创新结合的特点,c项正确;《水经注》是地理学著作,圆周率属于数学领域
的成就,排除A项;领先世界的是祖冲之的圆周率,与《齐民要术》、《水经注》无关,排除B项;《水
经注》是地理学著作,圆周率属于数学领域的成就,体现不出以民生为主,排除D项。故选C项。
6.祖冲之环形山是月球背面一座相对较小的撞击坑,名称取自中国南北朝时期的祖冲之,1961年被国际天
文联合会正式命名。1986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中国杰出历史人物金银纪念币(第3组),其中22克银币
背面图案之一就是祖冲之。我们纪念祖冲之是因为他()
A.创办私学传承经典B.驱逐倭寇维护统一
C.发展中医预防疾病D.数学成果领先世界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祖冲之环形山是月球背面一座相对较小的撞击坑,名称取自中国南北朝时期的祖冲之,
1961年被国际天文联合会正式命名。1986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中国杰出历史人物金银纪念币(第3组),
其中22克银币背面图案之一就是祖冲之”和所学知识可知,南北朝时期科学家祖冲之应用刘徽的方法,把
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这项成果领先了世界近千年。因此我们要纪念祖冲之的这一伟大
成就,D项正确;孔子创办私学传承经典,排除A项;戚继光驱逐倭寇维护统一,排除B项;张仲景发展
中医预防疾病,排除C项。故选D项。
7.唐中期中国人发明了火药,唐末运用于军事,到宋代则出现了“突火枪”等管形武器;印刷术方面,毕昇
在唐代雕版印刷成熟的基础上,用胶泥刻字,再用火烧制字模排版,印完之后,松脂熔化,泥字拆开,可
再次排版。上述材料说明宋代科技()
A.丰富市民文化生活B.与工业生产相结合
C.居于世界领先地位D.在应用中改进创新
【答案】D
【解析】略
8.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可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高精度的定
位、导航等服务。追溯中国科技史,下列发明与导航相关的是()
A.造纸术B.印刷术C.指南针D.火药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指南针广泛用于航
海事业,还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因此指南针发明与导航相关,c
项正确;造纸术的发明,为人类提供了经济、便利的书写材料,与“发明与导航相关”不符,排除A项;印
刷术的发明,加快了文化的传播,有利于文化的普及,与“发明与导航相关”不符,排除B项;唐朝时,中
国人已经发明了火药。唐朝末年,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与“发明
与导航相关”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9.1620年,培根在《新工具》一书中指出:“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
变了:第一种是在学术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事方面,第三种是在航行方面。”这里的“三种发明”指的是()
A.造纸术、印刷术、火药B.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
C.印刷术、火药、指南针D.火药、造纸术、指南针
【答案】C
【解析】据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印刷术对学术的传播和发展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火药改变了战事
的形态和策略;指南针在航海中起到了导航的关键作用,对航行的发展至关重要,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这三种发明符合培根所描述的情况,c项正确;造纸术虽然对文化的传播有重要作用,但在培根所说的改变
学术、战事和航行方面,不如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的影响直接和显著,排除A项;造纸术对文化传播有
重要影响,但在战事和航行方面的作用相对较小,排除B项;造纸术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文化领域,不如印
刷术对学术的影响直接,排除D项。故选C项。
10.下列著作的共同特点是()
饮
莪a
-
8
m
^
I
^
'辩
!L
配
1煲'
券
Ha
—
r
越,
-
《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
A.传统医学不断发展B.手工技艺推陈出新
C.农业技术推广普及D.古代科技经验总结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明代科技成就主要有《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天工开物》,他们都是对古代
科技的总结,D项正确;《本草纲目》是明朝时期的药物学巨著,只有它能体现传统医学不断发展,不属
于共同特点,排除A项;《天工天物》书中总结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只有它能体现手工技艺推陈
出新,不属于共同特点,排除B项;《农政全书》是一部农业百科全书,体现农业技术推广普及,不属于
共同特点,排除C项。故选D项。
命题情境02
新中国的科技创新
1.“两弹一星,,的成功,是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以钱学森、邓稼先为代表的一批中国科学家自力更生,克
服重重困难取得的伟大成就,这项成就()
①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②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
③建成了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④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两弹一星”的成功,是在党和国家领导下,以钱学森、邓稼先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
科学家自力更生,克服重重困难取得的伟大成就,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
它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综上①②④说法
正确,B项正确;建成了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属于我国在工业上的成就,而“两弹一星”的影响重点体现在国
防领域,所以③说法不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
2.2023年12月9日,蓝箭航天的朱雀二号遥三火箭成功发射,在历经程序转弯、一二级分离、二级点火、
整流罩分离等特定程序后,朱雀二号成功将搭载的三颗商业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至此,朱雀二号成为世界
首款成功入轨的液氧甲烷火箭。下列选项与上述成就属于同一领域的是()
A.袁隆平成功培育出釉型杂交水稻B.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
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D.屠呦呦发现了能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970年,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揭开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序幕,B项正确;釉
型杂交水稻有利于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排除A项;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这提高了我国的国防实力,
排除C项;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贡献,排除D项。故选B项。
3.“他象征着中国走向太空的成功。作为中华飞天第一人,作为中国航天人的杰出代表,他的名字注定要
被历史铭记。”材料中的“他”是()
A.屠呦呦B.翟志刚C.袁隆平D.杨利伟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他象征着中国走向太空的成功。作为中华飞天第一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他指的
是2003年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的航天员——杨利伟,D项正确;屠呦呦是中国现代药物学家,
发现了青蒿素,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翟志刚是中国太空行走的第一人,与题干中“作为中华飞天第一人”
不符,排除B项;袁隆平是杂交水稻之父,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4.十年来,我国以风电、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发展技术持续进步,产业国际竞争优势持续巩固。到2021
年,我国风电机组产量占据全球2/3以上市场份额,光伏产业为全球市场供应了超过70%的组件。这说明()
A.中国光伏发电全球第一B.新能源发展改变生活方式
C.技术进步助力国际竞争D.科教兴国推动新能源发展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我国以风电、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发展技术持续进步,产业国际竞争优势持续巩固”
可知,我国新能源发展技术持续进步,使我国新能源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优势得以巩固和加大,c项正确;
材料中没有涉及中国光伏发电的具体情况,无法推断中国光伏发电在全球的排名,排除A项;材料主旨反
映技术进步助力国际竞争,没有体现新能源发展改变生活方式的有关情况,排除B项;材料主旨反映技术
进步助力国际竞争,“科教兴国推动新能源发展”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5.2023年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等单位联合发布年度十大新词语,其中生成式人工智
能、新质生产力、“百模大战(A:1大模型)”、墨子巡天这类新词语几乎占据半壁江山。这类新词语的出现
反映出我国()
A.生态文明建设成就喜人B.高度重视科技发展
C.人民业余生活丰富多彩D.语言文字发展滞后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其中生成式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百模大战(AI大模型)\墨子巡天这类新词
语几乎占据半壁江山”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映的是我国重视科技发展,对人们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B
项正确;题干强调的是科技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和人民业余生活无关,排除AC项;虽然题干出现了“2023
年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但不能就此推断出我国语言文字发展滞后,且该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
D项。故选B项。
6.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一词,新质生产力之“新”,核心在于以科技创新推动
产业创新。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灿烂文明领先世界】
材料一
图A蔡伦图B毕昇图C祖冲之
【学习西方工业救国】
材料二面对中国“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看到了中国在武器装备和科
学技术方面大大落后于西方,他们继承了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的思想,并且极力把这一思想主张付诸实践O
洋务运动虽然没能救中国,却为中国的进步、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是中国近代化链条上的第一环。
——摘编自李侃《中国近代史》
【自立自强科技发展】
材料三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在尖端技术领域汇集了一批高水平的专家,开展了一些科研工作。
同时,苏联政府也表示愿意在原子能及导弹技术方面给予中国援助。1958年,中共中央决定成立国防科委,
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已初步建立了比较配套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
——摘编自姬文波《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国防科技工业领导管理体制的形成和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根据示例,在图A、图C中任选一幅,谈谈后人纪念该历史人物的理由。
示例:图B:毕昇是北宋时期的一位杰出科学家,他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为后世的印刷事业作出了重
要贡献,对于推动文化传播和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链条上的第一环”的理由。
(3)根据材料三,分析20世纪五六十年代促进中国科技发展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20世纪50
年代到70年代我国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的成就。
(4)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谈谈科技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答案】(1)图A:蔡伦改进造纸工艺,使纸的质量大大提高。这种纸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
此后纸的使用日益普遍,纸逐渐取代简帛,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也便利了典籍的流传。
图C:祖冲之是南北朝的一位杰出科学家,他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祖冲之运用
刘徽的方法,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即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
世界近千年。(任选一个即可)
(2)理由: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经过30多年的建设,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
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
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3)因素:高水平专家的汇集;科研工作的开展;苏联政府的援助;国家的重视(政策支持)。
成就: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
卫星东方红一号等。(任选一个即可)
(4)作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能够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等。
【解析】(1)图A:结合所学蔡伦的知识可知,东汉时,宦官蔡伦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用树皮、
麻头、破布、旧渔网等植物纤维为原料造纸,纸的质量大大提高。这种纸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
此后纸的使用日益普遍,纸逐渐取代简帛,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也便利了典籍的流传。
图C:结合所学祖冲之的知识可知,祖冲之是南北朝的一位杰出科学家,他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
面都有重大成就。他治学严谨,从不盲从。三国时期魏国的数学家刘徽最早提出了有“极限”思维的圆周率的
正确计算方法,并求得圆周率为3.1416。祖冲之运用刘徽的方法,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
字,即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任选一个即可)
(2)理由:根据材料二“洋务运动虽然没能救中国,却为中国的进步、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是中国
近代化链条上的第一环”并结合所学洋务运动的知识可知,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地主阶级洋
务派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经过30多年的
建设,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
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故理由: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经过30多年的建设,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
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3)因素:根据材料三“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在尖端技术领域汇集了一批高水平的专家”可得出,高
水平专家的汇集;根据材料三“开展了一些科研工作”可得出,科研工作的开展;根据材料三“苏联政府也表
示愿意在原子能及导弹技术方面给予中国援助”可得出,苏联政府的援助;根据材料三“1958年,中共中央
决定成立国防科委”可得出,国家的重视(政策支持)。故因素:高水平专家的汇集;科研工作的开展;苏
联政府的援助;国家的重视(政策支持)。
成就:结合所学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我国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的成就,可举例1964年,第一颗原子
弹爆炸成功;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等。(任选
一个即可)
(4)作用:根据上述材料反映的古代科技成就、洋务运动和现代科技成就,可从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等角度
进行分析,例如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能够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等。
7.在中国这片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土地上,国防近(现)代化进程不仅迅速,而且充满了强大的动力和活力,
仿佛一道闪电划破夜空,照亮了前方的道路。某校九年级(1)班开展了一场相关历史主题探究活动,请
你参与。
材料一今天我国东南方向,海疆有数万里之长,各国都到我国沿海进行商业贸易、传教,往来自由,
都聚集在京城和各省腹地,明着叫嚷各国友好,暗着却施放吞并我国的计谋。一个国家升起事端,各国都
被煽动起来,形成联军,侵略我国,这实在是几千年从未有过的变化的时局啊。
确译自李鸿章《筹议海防折》(1874年)
北洋舰队与日本
,联合舰队在黄海海
I面展开激战。致远舰
管带邓世昌在舰身
1严重受损'弹药将尽
之际,下令开足马
力,冲向日舰“吉野
¥号”,准备与敌人同
-----Z军注犯8sB
室归于尽,不幸被敌人
-----L:£
一日惠道3:方同炮弹击中,200余名
“■»右军反击方向
X'Hq49■曼故里及的K将士壮烈殉国。
---------3m
图A甲午中日战争形势图
图A甲午中日战争形势图
材料二
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
党、政治建军原则。在军
队建设方面,会议强调,
红军是实行革命的政治任
务的武装集团,必须绝对
服从党的领导,必须全心
全意为看党的纲领、路线
个政策而奋斗.
图B南昌起义图C古田会议会址
材料三
图D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时间或时期发展进程
1949年11月H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建立
20世纪50年代初空军部队已拥有各种飞机3000余架
抗美援朝时期我国空军击落敌机300多架,取得了辉煌战绩
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
20世纪30-70年代我国制造出各种型号的歼击机、轰炸机和强击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行研制和引进了一批新型飞机
图E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的发展历程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新中国海防建设步入现代化、正规化的新阶段,为改革开放和沿海地
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1979年邓小平做出指示:“建立一支强大的具有现代战斗能力的海军。“人民解放
军摒弃了近岸防御的“护城河”观念,确立了以突出国家领海主权和国家利益为原则的近海防御策略。
摘编自于长海《论新中国海防战略指导思想的演变》
材料四建设同国际地位相称、同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中国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是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安全保障。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正在经
历大调整、大分化、大重组,国际战略格局加速演变,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问题交织激荡,新一轮科技
革命和军事革命迅猛发展。只有不断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把我军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军队,国家
安全才有可靠的保障。
——摘自《光明日报》《走好中国特色强军之路》
(1)针对材料一中“几千年从未有过的变化的时局”,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是如何加强海防建设的?结
合鸦片战争和图A中甲午海战的历史,说明加强海洋防卫的重要性。
(2)简述材料二图B所示事件的历史意义。指出图C会议确立的原则。结合所学知识,用古田会议至新中
国成立前的两例史实说明人民军队“全心全意为着党的纲领、路线和政策而奋斗”这一观点。
(3)简述以图D为代表的“两弹一星”成功的意义。图E体现出我国空军的发展历程有何特点?根据材料三,
指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我国海防战略的指导思想。
(4)根据材料四,分析我国坚持发展国防和军队的原因。请用一句话为本次探究活动拟定一个主题名称。
(要求:主题鲜明、语言凝练)
【答案】(1)如何加强:通过购置和自制先进舰船,建立北洋水师等。
重要性:鸦片战争和甲午战争中,中国由于海军力量薄弱,屡次遭受侵略和失败,失去了大量领土和权利,
加强海洋防卫是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关键。
(2)意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原则:思想建党、
政治建军。说明:1934-1936年,红军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进行长征,积极贯彻党的指示,最终到达陕北,
为中国革命保留了火种;1937-1945年抗日战争期间,人民军队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积极开展
敌后游击战,为全国抗战的最终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3)意义:标志着中国在核武器和空间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大大提升了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国防实力。
特点: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逐步走向现代化。指导思想:近海防御。
(4)原因:国际战略格局加速演变,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问题交织激荡,需要建设一支与国家安全和发
展利益相适应的强大军队保障国家安全。
主题:国防现代化与中华崛起。
【解析】(1)如何加强:根据材料一“各国都到我国沿海进行商业贸易、传教,往来自由,都聚集在京城
和各省腹地,明着叫嚷各国友好,暗着却施放吞并我国的计谋。一个国家升起事端,各国都被煽动起来,
形成联军,侵略我国,”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一中“几千年从未有过的变化的时局”指的是中国沿海地区遭到
列强侵略,针对这一局面,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通过购置和自制
先进舰船,建立北洋水师等途径加强海防建设。
重要性: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和甲午战争中,中国由于海军力量薄弱,屡次遭受侵略和失败,签订不
平等条约,失去了大量领土和权利,因此,加强海洋防卫是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关键。
(2)意义:根据材料二图B“南昌起义”结合所学可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标志着
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
原则:根据材料二图C“古田会议会址”结合所学可知,1929年12月,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代表大会,在福
建上杭县古田召开。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说明:结合所学可知,1934-1936年,红军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进行长征,积极贯彻党的指示,最终到达陕
北,为中国革命保留了火种;1937-1945年抗日战争期间,人民军队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积极
开展敌后游击战,为全国抗战的最终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些史实体现了人民军队“全心全意为着党的纲
领、路线和政策而奋斗”。
(3)意义:根据材料三图D“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结合所学可知,“两弹一星”成功,标志着中国在核武
器和空间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大大提升了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国防实力。
特点:根据材料三图E内容“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建立,空军部队已拥有各种飞机3000余架,我国制造出
各种型号的歼击机、轰炸机和强击机,我国自行研制和引进了一批新型飞机等”分析得出,图E体现出我国
空军的发展历程的特点是: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逐步走向现代化。
指导思想:根据材料三“人民解放军摒弃了近岸防御的‘护城河’观念,确立了以突出国家领海主权和国家利
益为原则的近海防御策略。”得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我国海防战略的指导思想是近海防御。
(4)原因:根据材料四“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正在经历大调整、大分化、大重组,国际战略
格局加速演变,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问题交织激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军事革命迅猛发展。只有不断推
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把我军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军队,国家安全才有可靠的保障。”分析得出,我国
坚持发展国防和军队的原因是:国际战略格局加速演变,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问题交织激荡,需要建设
一支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强大军队保障国家安全。
主题:根据本次探究活动内容“近现代国防建设的策略、取得的成就、起到的作用”可拟定主题为:国防现代
化与中华崛起。
命题情境03
世界近现代的科技创新
1.中西方的发展顺序不一样,中国是器物层面、政治层面、思想层面,而西方恰好相反,思想层面、政治
层面、器物层面。18世纪60年代最早进行器物层面变革的国家是()
A.法国B.英国C.荷兰D.美国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开始工业革命,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是生产力
的巨大变革,B项正确;法国和美国在18世纪末开始工业革命,排除AD项;荷兰的工业革命开始于19
世纪,排除C项。故选B项。
2.有这样一段广告词:“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
燃了世界……”。"瓦特转动了世界”是指()
A.发现万有引力定律B.发明内燃机
C.改良蒸汽机D.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瓦特改进蒸汽机,成为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的动力来源,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c
项正确;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的成就,排除A项;德国人奥托制造出煤气内燃机,戴姆勒发明汽油内燃机,
狄塞尔发明柴油内燃机,排除B项;爱迪生发明耐用的白炽灯泡,排除D项。故选C项。
3.随着工业生产中机器生产逐渐取代手工操作,传统的手工业无法适应机器生产的需要,为了更好地进行
生产管理,提高效率,资本家开始建造工房,安置机器,雇用工人集中生产,这样,一种新型的生产组织
形式出现了。这种新型的生产组织形式称为()
A.资本主义制度B.社会主义制度
C.工业革命D.现代工厂制度
【答案】D
【解析】据材料“工业生产中机器生产逐渐取代手工操作……安置机器,雇用工人集中生产''并结合所学知识
可知,工业革命时期,瓦特蒸汽机提供了更有效便捷的动力,工厂的规模变得更大,进入19世纪,传统的
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D项正确;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来临,
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制度初步确立,排除A项;材料阐述的是资本主义国家产生新的生产组织形式,与社会
主义制度无关,排除B项;工业革命不是生产组织形式,是该生产组织形式产生的时代背景,排除C项。
故选D项。
4.世界上最初的两条铁路是从利物浦至曼彻斯特的,分别于1825年和1830年开通。到1838年,英国拥
有500英里铁路,到1850年,拥有6600英里铁路,到1870年,拥有15500英里铁路。英国铁路时代的到
来主要得益于()
A.蒸汽机的广泛使用B.珍妮纺纱机的发明
C.工厂制度的确立D.内燃机的出现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世界上最初的两条铁路……到1870年,拥有15500英里铁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25
年,由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拖着车厢载着450名乘客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1830年以后,
英国掀起投资建设铁路的狂潮,到1851年,英国建成了总长约1万千米的铁路网,到1870年超过15000
英里,而蒸汽机车的出现与蒸汽机的使用密切相关,蒸汽机为之提供了动力,A项正确;珍妮纺纱机的发
明与纺织业有关,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B项;工厂制度的确立是在工业革命时期,但其并非铁路时代的
到来的主要原因,排除C项;内燃机的出现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
A项。
5.恩格斯在1845年出版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提到:“妻子挣钱养活全家,丈夫却坐在家里看孩子,
打扫屋子,做饭。这种情形是很多很多的;仅仅在曼彻斯特一地就可以数出几百个这种不得不专搞家务的
男人。”恩格斯意在指出()
A.经济大萧条导致工人失业B.传统家庭经济关系发生变化
C.工业革命促进了思想解放D.贫富分化的现象正日益加剧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妻子挣钱养活全家,丈夫却坐在家里看孩子,打扫屋子,做饭”可以得出工业革命改变了
传统的家庭内部分工,女性外出劳作,男性在家服务,这使得女性成为家庭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也就是传
统家庭经济关系发生变化,B项正确;经济大萧条指的是1929年至1933年之间发源于美国的经济大危机,
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女性外出工作,男性不得已自家做家务,没有涉及思想解放,排除C项;材料没
有涉及社会上贫富家庭的对比,不能体现出贫富分化的现象正日益加剧,排除D项。故选B项。
6.《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一书以“推动人类历史进程”为标准,推选了100位名人,其中科学家占38
位,人数远多于政治家、军事家和艺术家。据此推断,作者进行人物取舍的理由是()
A.科技领域成就最多B.科技是最重要的推动力
C.军事和艺术作用不大D.政治文明发展缓慢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推动人类历史进程”“科学家占38位,人数远多于政治家、军事家和艺术家”可知,作者
进行人物取舍主要是依据科技对人类历史进程的推动作用,B项正确;题干数据无法体现科技领域成就最多
的信息,排除A项;军事和艺术作用不大说法错误,科学家人数多不代表军事和艺术作用不大,排除C项;
题干材料与政治文明毫无关系,更不能说明政治文明发展缓慢,排除D项。故选B项。
7.在1870-1916年间,美国每年取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的人数从9200增至49800人。这种智力投资()
A.加速了经济发展B.消除了种族歧视
C.有利于降低关税D.促进经济全球化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在1870—1916年间,美国每年取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的人数从9200增至49800
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智力投资加速了美国经济的发展,A项正确;目前美国依然存在种族歧视,
说明智力投资并没有消除种族歧视,排除B项;题干材料主要强调智力投资加速了美国经济的发展,但智
力投资与关税的降低并没有直接联系,排除C项;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经济全球化发展,排除D项。故选
A项。
8.19世纪,美国人惠特尼开创了使用通用部件进行生产的“标准化生产”模式,一个世纪后亨利・福特又发明
了“流水线”生产工艺,这是现代工厂进行大量生产使用的两种主要方法。可见,第二次工业革命()
A.带来了新的商业模式B.促进了企业管理变革
C.加重了工人劳动负担D.创造了大量工作岗位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标准化生产“流水线’生产工艺”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出现了标准化生产方法,提
高了社会生产效率,在大量现代工厂得到推广,带来了生产管理方式的变革,B项正确;题干说明新的生产
模式出现,未提及商业模式,排除A项;题目未涉及工人工作量,不能看出加重了工人劳动负担,排除C
项;题目未涉及工人数量的变化,不能看出创造了大量工作岗位,排除D项。故选B项。
9.他把硝酸纤维素溶解在醇和酸的混合溶剂中,然后将得到的溶液经很细的玻璃毛细管挤出,并使之在热
空气中凝固,从而得到一种类似蚕丝的纺织材料。“他”是()
A.瓦特B.海厄特C.诺贝尔D.夏尔多内
【答案】D
【解析】据题干“他把硝酸纤维素溶解在醇和酸的混合溶剂中,得到的溶液经很细的玻璃毛细管挤出,并使
之在热空气中凝固,得到一种类似蚕丝的纺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84年,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了
人造纤维,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1878年法国人夏尔多内开始决定模仿蚕的吐丝过程用人工的方法
生产纤维,1884年取得制造硝酸纤维素纤维专利。他把硝酸纤维素溶解在醇和酸的混合溶剂中,得到的溶
液经很细的玻璃毛细管挤出,并使之在热空气中凝固,得到一种类似蚕丝的纺织材料,这是人类最早生产
的化学纤维,D项正确;瓦特改良出第一台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机,排除A项;1869年,美国人海厄特发明
了赛璐珞的制造技术,现代塑料工业由此诞生,排除B项;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经过多年的研究,
发明了现代炸药,排除C项。故选D项。
10.观察下表,引发1860—1900年美国制造业产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1860-1900年主要国家制造业产量相对份额表
1860年,关、法、关、申等国制造业产量相对份额表1900年,英、法、美、中等国制造业产量相对份领表
A.第一次工业革命、美国独立战争B.资产阶级革命、民族解放战争
C.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内战D.第一次世界大战、民族民主革命
【答案】C
【解析】从材料数据可以看出,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的比重超过美国,但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
的比重逐渐超过英国,结合所学知识,这主要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后来居
上,超越英国,且这一时期发生了美国内战,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C项正确;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英国的占比大大高于美国,且与1900年的情况关系不大,排除A项;资产阶级革命与工业革命的兴起有关,
与1900年的情况无关,排除B项;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于1914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
项。
H.科技改变世界,创新驱动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传统与现代的分水岭】
材料一在英国曼彻斯特南面16公里处,有个著名景点,叫阔里班克纺纱厂。这里每天有大量游客参
观,还有恢宏的工业历史。参观者可以沿着河岸游览,纺纱厂现在仍在生产布匹,让人们认识水流如何产
生力量驱动纺纱机。车间里身穿工作服的导游带你时光倒流,一睹几个世纪前工人的苦难生活。
——摘编自百度新闻
【开启工业文明的新纪元】
材料二
AC48422420
-摘自百度图片英国50英镑纸币背面肖像下方有两句名言:我在这里售卖全世界都渴望得到的东西
能量。
马修•博尔顿除了机器,我什么都不想说。
詹姆斯・瓦特
【科技与产业的融合】
材料三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表现为电力技术的广泛开发和应用,电力成为补充、取代蒸汽的新动力,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内燃机的创制和应用,带来更便捷的动力,汽车、飞机等新式快速交通工具应运而生,
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具有深远影响的成就。化学工业的兴起令人瞩目,人们不仅用化学方法加工原料,而
且采用合成方法制造新的材料,石油化工业获得发展。通过新技术改造旧产业部门,如炼钢、纺织、采煤、
机器制造和铁路运输等,也焕发出新的活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场营业前工作总结(4篇)
- 合作社茶叶种植收购合同书(3篇)
- 2024年南平延平黄墩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招聘医师考试真题
- 电气设备信号处理与数据分析考核试卷
- 渔业产品批发商的经营效率提升考核试卷
- 桂林市叠彩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笔试真题2024
- 2024年崇左天等县宁干乡卫生院招聘中医科专业技术工作人员考试真题
- 2025代课教师顶岗实习个人总结(4篇)
- 2025二手车交易合同(19篇)
- 纺织品的智能生产资源调度平台优化与实施考核试卷
- 立绘买断合同协议
- 挖矿委托协议书范本
- 2025春季学期国开电大本科《人文英语3》一平台在线形考综合测试(形考任务)试题及答案
- 针灸推拿治疗失眠的禁忌
- 利达消防L0188EL火灾报警控制器安装使用说明书
- 河南省驻马店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 2025江苏盐城市射阳县临港工业区投资限公司招聘8人高频重点模拟试卷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至2030年中国声音感应控制电筒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DB50T 1041-2020 城镇地质安全监测规范
- 2025-2030年中国冰激凌市场需求分析与投资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体育赛事运营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