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4章 光的世界 单元测试 (含答案)_第1页
2024-2025学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4章 光的世界 单元测试 (含答案)_第2页
2024-2025学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4章 光的世界 单元测试 (含答案)_第3页
2024-2025学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4章 光的世界 单元测试 (含答案)_第4页
2024-2025学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4章 光的世界 单元测试 (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章光的世界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利用某国产手机显微镜功能观察另一只手机的屏幕,可以看到排列有序的三色光区域的

颜色是()

A.黄、绿、紫B.红、黄、蓝

C.红、绿、蓝D.红、黄、紫

2.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墙上呈现现人的影子

鸟巢在水中形成的倒影

3.如图所示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甲乙丙丁

A.图甲,夜空中的光柱B.图乙,水中的倒影

C.图丙,白光透过三棱镜D.图丁,手影的形成

4.光线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入射角是0。,则折射角是()

A.0°B.45°C.90°D.180°

二、多选题

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时,在光屏上恰好观察到烛焰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用的凸透镜焦距范围:10cm</<20cm

B.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远离凸透镜,移动光屏,观察到像变大

C.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将凸透镜移至40cm刻度处,在光屏上能观察到一个放大的

D.蜡烛和凸透镜位置不变,将光屏移至95cm刻度处,在光屏上能观察到一个放大的

A.甲图:图中的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工作的

B.乙图:小孔成像与日食的形成原理相同

C.丙图:图中两个声波的波形图反映的声音的音调相同

D.丁图:平山河公园里,水中的“白鹭”是虚像

三、填空题

7.古诗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光的现象;“一叶障

目,不见森林”说的就是光的现象。

8.如图,一束激光斜射到空水槽底部。点,形成一个光斑。现向水槽中注入适量水后,

水槽底部光斑移到。点的(左/右)侧;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折射角将—

(增大/不变/减小);达到一定水量后,将水槽右端适当垫高,折射角将(增大/

不变/减小)。

9.当太阳光被月球挡住的时候,在地球上的人可能看不到太阳,这就是日食,如图所示,

当人随地球一起运动到(在“""记”"。,空”四个区域内选填)区域内会看到日环

食,那月食形成时,挡住了太阳光.

10.生活中处处透露着物理知识。如图1,这是我国在贵州省建成的世界最大的天文射电

望远镜FAST,其反射面相当于对光有(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的凹面镜;如图

2,雨后天空中出现彩虹,属于光的现象;如图3,小明的眼镜脏了,拿到眼镜店用

超声波清洗,说明超声波具有.

图-1图-2图-3

11.小芳在观看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时,有人在屏幕前走动,屏幕上出现人的影

子,这是由于光的形成的,坐在各个位置上的观众都可以看到电影图像,因为在

银幕表面发生的是光的(选填“漫”或“镜面”)反射,这种反射(选填

“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2.如图-1所示,用一张硬卡片在木梳的齿上划过。一次快一些,一次慢一些,实验发

现:卡片划过木梳的速度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o如图-2所示,将卡片甲对太阳

光,并用另一张卡片乙紧贴在甲上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观察距卡片50cm且与甲平行放

置的光屏上光斑的变化情况。光斑未变成圆形前,其亮度(选填“变亮”“变暗”或“不

变”)。如图-3所示,将红、绿、三种色光照白纸上,中间相互重叠区域会出现白色。

13.图甲是一款新能源智能汽车,车窗采用“智能玻璃”,汽车抬头显示系统如图乙所示,

简称HC/D。成像原理如图丙所示,将显示器上的重要行车数据通过前挡风玻璃投射在正前

方,驾驶员不必低头就可以看到车辆行驶信息,确保驾驶舒适安全。

⑴汽车车窗采用了新型隔音材料,这是通过(选填“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

声传播”或“防止噪声入耳”)的方式来减弱噪声的;

(2)图丁是安装在汽车上的“倒车防撞可视雷达”,安装在车尾的摄像头对准车后的障碍物,

障碍物经摄像头中的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这个像通过电子装置传递到显示屏

上,倒车的过程中显示屏中的障碍物的像将(选填“变大”或“变小”);

(3)挡风玻璃是倾斜的,已知某车辆〃如显示器水平放置在中控台上,通过挡风玻璃成垂

直于水平面的像,则挡风玻璃与水平面夹角为度。

14.“举杯邀明月,对酒成三人”是李白《月下独酌》中的千古名句。其中,“对酒成三人”

中,除了李白,还有两人是光学现象形成的,月光下李白的影子是光的现

象,杯中酒面的倒影是光的现象。储光羲的《钓鱼湾》中“潭清疑水浅”是光

的现象。

四、实验题

15.学习小组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进行了如下操作:

(1)如图甲组装并调整实验器材,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调节蜡烛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

透镜的_____上;

⑵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蜡烛、光屏和透镜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

焰倒立、(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像,该凸透镜的焦距取值范围为,

若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将透镜向右移动到55cm刻度线处,使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

像,利用此时的成像原理可制成(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

(3)同学们紧接着利用透明橡皮膜、注射器、乳胶管、止水夹等器材制成水凸透镜(凸起程

度可以通过注射器对水透镜注水或吸水的多少来调节)探究视力缺陷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①如图乙,经过调节,光屏上恰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若向水凸透镜内(选填“注入”

或“吸取”)适量的水可模拟远视眼的成因,光屏上的像变模糊后,将光屏向(选填

“远离”或“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或者保持水凸透镜和光屏的位

置不变,将烛焰向(选填“左”或“右”)移动,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②如图丙,老师取下自己的眼镜放于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的像又变模糊了,小明发

现当光屏向右移动适当距离后像又清晰了,由此可知,老师的眼睛是(选填“近”或

“远”)视眼。

16.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

面,再拿另一支外形相同的蜡烛2竖立着在玻璃板8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蜡烛/的像

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像的位置,在白纸上记下/和2的位置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复做

多次实验

M-

(1)实验过程中蜡烛3(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

(2)用外形相同的蜡烛8不但比较了像与物的关系,还确定了蜡烛N成像的位

置,运用了法(选填“控制变量”或“等效替代如果无论如何移动蜡烛3都无

法与蜡烛/的像重合原因可能是;

(3)移去蜡烛8,在其位置上竖立光屏,在光屏上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

A的像;

(4)实验过程中同学们体会到: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成像虽没有平面镜清晰,但能透过玻璃

板观察(填或"3”),便于确定像的位置,这是本实验成功的关键;

(5)通过对实验现象和数据的分析得出结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________。

17.小明看到家里的窗帘在地板砖上的像成倒立的像(如图甲所示),这与学过的平面镜成

正立的像似乎是矛盾的,那么平面镜成的像有什么特点呢?为此他进行了实验探究。

(1)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关键是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

实验过程:

(2)可选用玻璃板作为平面镜观察像的大小(如图乙所示),先将点燃的蜡烛A置于平面

镜前,左侧观察可以看到一个蜡烛的像,再用一支外形与蜡烛A相同未点燃的蜡烛B在平

面镜后移动,观察蜡烛B正立放置时能与蜡烛A在平面镜中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平面镜

成(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

(3)观察蜡烛与像完全重合后,在纸上分别标记平面镜、蜡烛和的位置,并测量蜡

烛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换用不同物体并多次改变其在平面镜前的位置,重复上述实验过

程。

实验结论:

(4)平面镜成正立、(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虚像,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

离(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5)小明又拿出一块装修时剩余的地板砖并将其竖直放置在窗帘前面,观察到地板砖中窗

帘的像是正立的,小明终于明白是的不同导致地板胸中窗帘像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18.小明利用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等实验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图1图2

(1)通过图1的实验操作,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

次放在光具座上,调整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

(2)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线处,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10cm刻度线处,如图2

所示,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的实像;

(3)小明又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25cm刻度线处,为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

向(选填“靠近”或“远禺”)透镜的方向移动,所成的像将(选填“变

大,,“变小”或“不变,);

(4)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或“粗糙”)的白色

硬纸板;

(5)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将向(填“上”或“下”)移动;

(6)实验过程中,如果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

A.只出现蜡烛像的上半部分

B.只出现蜡烛像的下半部分

C.像仍然是完整的,且大小不变,只是变暗了

D.出现蜡烛完整的像,但像更小了

五、简答题

19.一般人脸宽(包括两耳)约18厘米,两眼的光心相距约7厘米,两眼光心离头顶和下

巴分别为10厘米和13厘米。当平面镜竖直放置时,则至少要用多大的平面镜(矩形),才

能看到自己脸的全部?

六、计算题

20.雷雨天远处出现一道闪电时,小黄立即看手表,经过3s的时间,听到远方传来的雷

声。

(1)为什么总是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

(2)闪电处离小黄大约有多少米?(设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

21.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

图所示,镜高0.6m。

(1)视力表在镜中成的像是—像,若视力表全长为0.8m,则视力表在镜中的长度为

m;

(2)医生正对着墙上的视力表和被测者,指出表上的次让被测者识别,若被测者看得清的

话请画出镜子中她看到的像—=

(3)像与被测者相距多少m?(画出视力表在镜中像的位置并写出计算过程)

«2025年1月10日初中物理作业》参考答案

题号123456

答案CBCAABDBCD

1.C

【详解】手机屏幕能出现各种各样的色光,各种色光都是由红、绿、蓝三种颜色合成的。

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B

【详解】A.墙上呈现现人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鸟巢在水中形成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

C.人透过水球成的像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勺柄好像在水面处折断,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C

【详解】A.夜空中的光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白光透过三棱镜发生色散,原理是光的折射,故C符合题意;

D.手影的形成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A

【详解】光线从空气射入水中,若入射角为0。,说明光线垂直射向水面,此时光的传播方

向不变,因此入射光线、折射光线与法线重合,则入射角、折射角都为0。。故A符合题

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5.ABD

【详解】A.由图可知,此时的物距w=30.0cm,像距v=20.0cm,物距大于像距,成的是

倒立、缩小的实像,则

n=30.0cm>2/I

/<v=20,0cm<y

解得

10.Ocm</<15.0cm

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远离凸透镜,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故B错误,符

合题意;

C.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将凸透镜移至40cm刻度处,此时的物距等于原来的像距

20.0cm,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根据光路可逆可知,在光屏上能观察到一个清

晰放大、倒立的实像,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蜡烛和凸透镜位置不变,将光屏移至95cm刻度处,此时物距和像距都在二倍焦距以

外,故光屏上没有清晰的像,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ABD。

6.BCD

【详解】A.超声定位是根据回声到来的时间和方位,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即利用超

声波获得信息,图中的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故A错误;

B.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日食也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小孔成像与日食的

形成原理相同,故B正确;

C.图中两个声波的波形图,相同时间振动的次数相同,即它们的振动频率是相同的,说

明它们的音调是相同的,故c正确;

D.水中的“白鹭”属于平面镜成像,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故D正确。

故选BCD»

7.折射直线传播

【详解】[1]“潭清疑水浅”指的是,水比较清澈,水底看起来比较浅,这是由于光的折射形

成的,水底反射的光由水中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

而看水底是逆着光的传播方向看的,即逆着折射光线看,由于错觉,我们始终认为光是沿

直线传播的,所以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浅。

[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因此“一叶障目,不见森林”树叶挡住了光线,说的就

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8.左不变不变

【详解】[1]向水槽中注入适量水后,激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光线发生折射,且折射角小

于入射角,所以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故水槽底部光斑移到。点的左侧。

⑵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入射角不变,则折射角大小不变。

[3]将水槽右端适当垫高,水面的高度会发生改变,但由于入射角不变,则折射角不变。

9.D地球

【详解】[1]光在均匀介质或真空中沿直线传播,所以日食的形成是因为太阳光杯月亮挡住

了,由图可知,当人随地球一起运动到A、C区域时,只能看到部分太阳光,会看到日偏

食,而当人随地球一起运动到D区域时,会看到太阳边缘发出的光,会看到日环食。

[2]由光沿直线传播的特点可知,月食的形成是因为地球运动到了太阳和月亮之间,地球挡

住了太阳照射到月球上的光,而月球本身不发光,只能反射太阳光,所以当地球运动到太

阳和月亮之间挡住了太阳光时,会形成月食。

10.会聚色散能量

【详解】[1]该望远镜的反射面相当于凹面镜,而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⑵彩虹是由于太阳光透过空气中悬浮的小水珠时发生了色散现象形成的。

[3]用超声波清洗玻璃是利用了声波能够传递能量。

11.直线传播漫遵循

【详解】[1]屏幕上出现人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在人背光的一侧形成了较暗的区

域。

[2][3]电影银幕是凹凸不平的,平行光线入射到粗糙的银幕上,进入不同方向的人的眼睛,

因此光在银幕上发生漫反射,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均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2.高变暗蓝

【详解】[1]音调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用硬卡片在木梳齿

上划动时,划动速度越快,卡片振动频率越高,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2]如图-2所示,将卡片甲对太阳光,并另一张卡片乙紧贴在甲上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在

光斑未变成圆形前,通过的光线变少,其亮度变暗。

[3]红、绿、蓝是光的三原色,将红、绿、蓝三种色光照白纸上,中间相互重叠区域会出现

白色。

13.(1)阻断噪声传播

⑵缩小变大

⑶45

【详解】(1)汽车车窗采用了新型隔音材料,能大大减弱外界噪声干扰,这种控制噪

声的措施属于阻断噪声传播;

(2)摄像头的工作原理相当于照相机;当物体在透镜的2倍焦距之外时,物体经透

镜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倒车的过程中,物距减小,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大可知,显示屏中的障碍物

的像将变大;

(3)车辆X8显示器水平放置在中控台上,通过挡风玻璃成垂直于水平面的像,由于像

和物关于镜面对称,则挡风玻璃与水平面夹角为45度。

14.直线传播反射折射

【详解】[1]月光下李白的影子的形成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被物体挡住

后,物体后面就会呈现出阴影区域,就是影子。

[2]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平静的酒面相当于平面镜,映出酒面上的物体的像都属

光的反射现象。

[3]“潭清疑水浅,指的是水底和水中鱼反射出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在水面处发生

了折射,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的方向偏折。所以诗人看到的是变浅池底和鱼的虚像。是光

的折射现象。

15.(1)同一水平高度

⑵放大7.5cm</<15.0cm照相机

⑶吸取远离左近

【详解】(1)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故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调节蜡烛

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同一水平高度上。

(2)[1]⑵如图所示,物距和像距分别为

u=40.0cm-25.0cm=15.0cm

v=70.0cm-40.0cm=30.0cm

则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距在1倍焦距与2倍

焦距之间,像距大于2倍焦距,即

f<u=15.0cm<2f

v=30.0cm>2/

该凸透镜的焦距取值范围为

7.5cm<f<15.0cm

[3]将透镜向右移动到55cm刻度线处,此时物距为30cm,像距为15cm,根据凸透镜成像

的规律可知,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利用此时的成像原理可制成照相机。

(3)远视眼患者的晶状体会聚能力较弱,晶状体较薄,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故应

向水凸透镜内吸取适量的水可模拟远视眼的成因,光屏上的像变模糊后,由于像距变大,

将光屏向右移动,即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3]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要使像距变小,物距

要变大,故保持水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烛焰向左移动,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4]当光屏向右移动适当距离后像又清晰了,表明此眼镜可以让像距变大,即对光线有发散

作用,近视眼镜是由凹透镜制成的,由此可知,老师的眼睛是近视眼。

16.(1)不需要

(2)大小等效替代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

(3)不能

(4)8

⑸对称

【详解】(1)为使成像清晰,防止干扰,实验过程中蜡烛8不需要点燃。

(2)[1]⑵根据等效替代法知道,实验时要另外拿一支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

移动,直到在镜前看上去与镜前的蜡烛在镜中成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

是等大的,同时还确定了蜡烛/成像的位置。

[3]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像在水平桌面上,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时,像会偏上或偏

下,所以如果无论怎样移动蜡烛都无法与像重合,则原因是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

(3)平面镜所成的像为虚像,虚像不能出现在光屏上,所以,当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

全重合后时,移去蜡烛B,在蜡烛B的原来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

的像。

(4)玻璃板是透明的,透过玻璃板观察到蜡烛2,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5)根据实验现象和数据的分析知道,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17.正立蜡烛像等大相等平面镜位置

【详解】(2)蜡烛B正立放置时能与蜡烛A在平面镜中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是正立的。

(3)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的关系,因此当蜡烛与像完全重合后,

在纸上分别标记平面镜、蜡烛和像的位置,并测量蜡烛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4)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可知,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像和物体大小

相等,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5)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可知,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当平面镜放置的位置

不同时,同一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位置也会发生变化。

18.(1)10.0同一高度

⑵缩小

⑶远离变大

⑷粗糙

⑸上

(6)C

【详解】(1)[1]当平行光经过凸透镜时,会发生偏折,汇集于凸透镜焦点,焦点到凸透镜

光心的距离,称为焦距,由图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0cm。

[2]由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和经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不发生偏折可知,调整烛

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可以使像呈现在光屏中央。

(2)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线处,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10cm刻度线处,此时

物距为40cm,大于凸透镜的两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3)口][2]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25cm刻度线处,物距变小,但此时物距仍大于两倍焦距,

成的是实像,由成实像时“物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